【不存在的城市】龔瑞琦談建築設計的下一步
Update: 2025-09-21
Description
當AI能在短短一週生成多個完整設計方案,建築師還需要學什麼?在這一集節目中,龔瑞琦建築師直面這個世代的挑戰,帶我們重新思考建築教育該如何轉型,才能在AI與永續浪潮下走出新路。
龔建築師首先從台灣建築美學談起。他認為過去我們歷經模仿階段,從華國美學、日治時代影響到美式現代化,如今台灣正逐漸走出自己的樣貌。這背後的核心理念是「越在地,越國際」——唯有從土地與生活生長出的語言,才能真正與世界對話。
接著他談到建築教育的變革。傳統教育過度強調繪圖與模型,如今AI能快速完成設計與結構計算,建築師的價值將轉向「選擇與判斷」。未來的建築師,除了美學素養,更需要跨領域的知識:經濟、社會、環境、人文,甚至溝通能力,才能在眾多方案中做出最符合需求的選擇,並能說服業主與社會接受。
在永續議題上,他認為建築是碳排大戶,面對2050淨零目標,建築師必須承擔起責任。從木構造、預鑄化、循環建材,到被動式設計(如遮陽、通風),每一個細節都是改變的契機。他相信,建築教育若能將永續價值內化,並與社會意識相連結,台灣不僅能跟上潮流,甚至有機會輸出全新的方法與理念。
最後,龔建築師提醒:未來最成功的建築師,可能不是「畫得最漂亮」的人,而是「能說好設計、懂得跨界、理解社會需求」的人。建築師將更像是哲學家、藝術家,甚至溝通者。這不只是專業的挑戰,更是價值觀的翻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In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