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一个人听【真故第62期】七十岁时还能为你做些改变-沐格
【真故第62期】七十岁时还能为你做些改变-沐格

【真故第62期】七十岁时还能为你做些改变-沐格

Update: 2018-02-01
Share

Description

这是真实故事计划的第 70 个故事



由于爸妈工作经常调动,我上小学时跟着爷爷奶奶住过一阵子。

当时爷爷奶奶已经退休了,住在教工小区。小区楼下有个很大的广场,每天晚上吃完饭,奶奶都要下楼跳广场舞,爷爷年轻时就不喜动,老了更不情愿在大庭广众下扭来扭去。不管奶奶怎么劝,他就是不跟她搭伙跳舞,但对于这个爱好,爷爷倒不说什么,还主动承担了晚饭之后洗碗的家务。

爷爷是个棋迷,八十年代,聂卫平获得中日围棋擂台赛十一连胜那会,中国刮起了围棋热,爷爷就是那个时候爱上围棋的。下班之后,球也不去踢,几个老师组织创立的诗会也不参加了,当月拿到工资就去文具店买了副棋子,找块木板,自己镂刻棋盘,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捧着本棋谱,没日没夜地看。

“从那会起,想让你爷爷陪我逛个街看个电影都难了。”奶奶经常回忆说。

那时候,爷爷已经三十好几了。棋界有个不成文的说法,二十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围棋是竞技的艺术,涉及竞技就是吃年轻饭,年纪大了,在棋盘前连着坐十多个小时,大脑高强度运算是吃不消的。

不过爷爷喜欢,奶奶也奈何不了他。下班之后,除了打扫房间,做饭,她还把原属于爷爷的活——接爸爸,叔叔和姑姑放学——给揽了。做好饭得叫个两三次,爷爷才出房间吃,有时候爷爷打谱打得入了迷,不动身出来吃饭,等到半夜叫饿,奶奶还得起床给他热饭吃。

苦心孤诣地研究了几年之后,爷爷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教职工围棋比赛,虽然参赛的总共不到十个人,但爷爷实打实的拿了冠军。

“奖品是一条灰黑色的羊毛绒围巾,当时可把你爷爷高兴的,走起路来连跑带跳的,跟个小孩子一样。一回到家,我正在包饺子,一脸的面粉,他也不管不顾,硬要叫我放下手里的活,给我戴上那条围巾,还一个劲说好看。”

后来爷爷陆续拿过好几个业余比赛的冠军亚军之类的,有奖钱,奖洗衣机,奖电冰箱的,但那条围巾,在奶奶心中地位最重。

我刚搬到爷爷家没几天,他就要教我下棋。我当时哪静得下心,一放学就想着下楼去,跟同一小区的小孩玩过家家。我很自来熟,没几天就跟小区的小朋友们打成一片,有个小女孩还同意玩过家家的时候当我老婆。

看我心不在焉,爷爷就开始想各种办法。

刚开始,每做出一个死活题,手筋题,或者背熟了一个定式就奖励一颗大白兔奶糖。后来糖没了吸引力,就奖励玩具,玩具手枪,变形金刚,塑料宝剑,俄罗斯方块游戏机。我喜欢什么就奖什么,前提当然是我认真学好棋。

爷爷最常用的招式,还是讲故事。小孩子正是好奇心最强的时段,总是喜欢听故事。

爷爷不仅棋下得好,记忆力也好,肚子里装了一大堆典故,古今中外大国手的名人轶事信手拈来。从施襄夏范西屏的当湖十局,到聂卫平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十一连胜,到韩国李昌镐君临世界棋坛,到古力李世石亦敌亦友。

当然,爷爷也经常穿插一些他年轻时的英勇事迹,每当他讲到他自己的事时,没前面那些故事有趣,我就不怎么爱听。他以为我是不相信他,认为他在吹牛,就较起真来,走到书柜旁,拿起他的那些奖牌奖杯,一个个的细数给我听,跟个老小孩似的。奶奶在旁边看着我们爷孙俩,被逗得笑起来。

那时候,经常有些棋友来家里找爷爷下棋,这时我就能出去玩,偶尔也会坐在棋盘前旁观。

经常来找爷爷下棋的棋友有四五个,奶奶每次都会留他们吃饭。她能记得他们各自的口味,那个年轻的叔叔来的时候,当天的菜肯定比较辣;花白胡子的老爷爷来的时候,当天的菜肯定比较清淡,基本上都是素菜。

小学毕业后我就要搬走了。爸妈来接我时,爷爷皱着眉头,看看爸妈,又看看我,一低头,摆摆手,说:“走吧走吧。”

奶奶把我们送到门口,悄声对我爸说:“老爷子这是不舍得,少华搬走了,他少了个棋友呢。”

后来,不知道怎么,爷爷就不记事儿了,见到我们都不认得。听到我们叫他只是木木地点点头,上下打量我们,歪着脑袋,挠挠头,努力回想什么。这时奶奶就凑近他耳边,给他介绍,这是老大,这是老二,这是咱闺女……爷爷笑着点点头,意思是告诉奶奶他记下了。

一顿饭功夫还没过,又分不清谁是谁。他抠着手指,忸怩地问奶奶:“红英,这是谁来着?”红英是奶奶的名字,他还记得她。奶奶一边往爷爷碗里夹菜,一边耐心地再告诉他一遍谁是谁。偶尔看到他领子上有菜末,就会帮他清掉。

爷爷记不清我们的名字和身份,但还记得有儿子,女儿,孙子外孙。

夏天天热,爷爷吹不惯空调,就开个电风扇,呼噜呼噜地吹着。电风扇老旧,爷爷不舍得扔,经常摇头摇不利索,摇到一半,卡在脚或者头的方向,另一半身体就热得流汗。爷爷经常半夜热醒,醒来之后很难入睡,就拿着把蒲扇,满屋打蚊子。看到奶奶也一头汗,就拿扇子帮她扇扇。

有时奶奶也醒了,爷爷就说:“我梦到儿子女儿了,他们来看我们了。他们好久没来了吧?”

奶奶听到这,就糊弄爷爷说:“你老糊涂了,不记事了,孩子们昨天刚来过呢。”

爷爷挠挠头想一想,不太确定,看看奶奶,信了,喃喃一句:“我真是老糊涂了。”

他跟别人下棋,布局还没下完,就忘了该谁走,经常半小时不着子,对手等急了,就催,爷爷反问:“不该是你下了吗?”慢慢的,对手都没了耐心。

一个人时,他就捧着本棋书,在棋盘上打谱。棋书上黑白子缠成一团,每个棋子上标着个数字,代表着子的次序,打谱便是根据这次序在棋盘上摆出来,想一想,高手为什么这么下,这手棋有多少埋伏,变化。都想通了,对棋的理解便更深了一层。

后来他经常打谱打到一半,便找不到棋书上的次序。不知道自己打到了第几步,就满盘找,找不到就嚷嚷叫奶奶过来。奶奶放下手里的活计,蹒跚跑过去,拿着棋书,对着棋盘,帮爷爷找已经摆到哪一步。

围棋涉及很多心算,形势判断要算空,布局要谋划着占大场,棋子怎么配合才能效率最高。中盘黑白子近身搏斗更要算,有时一算就要到几十步之后。这些老年痴呆的爷爷当然算不来,算不来,棋力就下降了。这也还好,棋力下降可以找水平不高的人下。真正导致别人不再跟爷爷下棋的是嗜睡,他下棋下到一半就开始打盹,两手撑着下巴,打呼噜流哈喇子。

没人跟爷爷下棋,他就心慌,一天那么多时间,怎么花。每天在屋里踱步,偶尔也去小区里散步。有一次,他背着手在小区里来回走,看到两个小孩在滚弹珠。爷爷觉得有趣,就蹲在旁边看,起劲了就问小孩能不能带他一起玩。小孩问:“你有弹珠没?”爷爷说:“没有。”小孩说:“没有那你玩什么,不跟你玩。”爷爷只能蹲在旁边看,直到奶奶来找他吃晚饭。

<p style="line-height:30px;hyphens:auto;color:#333333;text-align:justify;font-size:16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font-weight:normal;" data-flag="norm
Comments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真故第62期】七十岁时还能为你做些改变-沐格

【真故第62期】七十岁时还能为你做些改变-沐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