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商周Bar【與永續者同行】投資不止看減碳,ESG內涵重新定義:能源、安全與地緣戰略
【與永續者同行】投資不止看減碳,ESG內涵重新定義:能源、安全與地緣戰略

【與永續者同行】投資不止看減碳,ESG內涵重新定義:能源、安全與地緣戰略

Update: 2025-09-23
Share

Description


本集聆聽重點:



一、永續觀點聽商周-

1.中國援助稀土加工——馬來西亞成資源戰略要角

馬國因擁有價值高達 1,750 億美元的稀土資源,快速被推上全球能源戰略舞台。中國援助技術合作,但北京政府規定僅限國企參與。

這不只是經濟新聞,而是地緣政治。台灣半導體業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的「資源外交」該如何做選擇?

2.從馬來西亞發展AI 資料中心,看未來台灣產業因應

馬國佛州將發展14家AI 資料中心,吸引大量外資投入。預估未來總耗能將達 2.2 GW,每年高達 9,900 萬噸的碳排放,相當於新增 **200 **萬輛汽車的排放量。2035 年資料中心用電預估占整體電力一半,水電資源可能讓本地產業被排擠、成本飆升。

一個國家在追求新經濟的同時,該如何保護傳產和地方產業不被犧牲?

3.黑石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美國電力公司惹爭議:永續承諾還是利益置換?

能源轉型不只是技術或財務問題,更是制度設計的平衡考驗:要如何在吸引私人資本與守護公共利益之間找到平衡?

4.ESG 內涵 重新定義:加入「能源、安全與地緣戰略」

Euronext Euronext 泛歐交易所集團提倡ESG 新概念,為 「Energy, Security, Geostrategy(能源、安全、地緣)」,強調資本需服從於抗風險與能源主權的戰略方向。「戰略資本導向」新時代,投資不僅要減碳,也要確保國家自主、防禦能力與能源安全。



二、永續商業聽商周-巴斯夫

百年化工企業巴斯夫被批評為碳排大戶,如今喊出要在 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押寶氫能裂解、碳捕捉封存、塑膠化學回收等技術,求轉型。對同樣為高碳排的台灣石化、塑膠企業們有什麼啟示?



主持人:商周編輯處副總監、ESG總編輯 管婺媛

客座主持: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 林泉興

共同製作人:管婺媛、賴姿君

√ 看更多#ESG趨勢與企業個案 https://bwnet.pse.is/43fzuz

√ 訂閱 #ESG 共學報,獲取更多趨勢與應用  https://bwnet.pse.is/43l9k6

√ 用各種Podcast平台聽《商周Bar》 https://linktr.ee/BWne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與永續者同行】投資不止看減碳,ESG內涵重新定義:能源、安全與地緣戰略

【與永續者同行】投資不止看減碳,ESG內涵重新定義:能源、安全與地緣戰略

商業周刊 編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