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世家】藝術家父女兩代的選擇 ft. 藝術家徐嘒壎、雕塑家徐永旭、弎畫廊負責人蘇三
Description
本集精華:
00:03:19 從影像到抽象繪畫的轉折脈絡
00:07:32 疫情成為創作方法的關鍵轉捩
00:10:20 放下教職全職創作
00:18:12 色彩旋律×理性構圖
本集以抽象繪畫走出自我路徑的徐嘒壎,從家族傳承談起,父親以耐力與紀律淬鍊大型雕塑的極限,女兒則在名字的意象與當代視覺語彙之間,選擇以更貼近心緒的抽象繪畫發聲。
嘒壎分享創作轉向的關鍵:她以錄像起家,熟悉機具與敘事結構,也因此練就縝密的編排感。但回台任教後,零碎的教學節奏與錄像所需的大量前置,使創作被層層中斷。疫情來臨,時間忽而慢下,她在遠距教學與與學生討論中,重新拿起畫筆;抽象繪畫的「感性觸發」讓她能在日常縫隙立即進入狀態,順著第一筆的滴流、暈染與力度推進,建立不畫草圖、即興推演的工作法——每一次決定都是下一步的引子。
面對作品《海邊的聖誕樹》、《夏天從不會結束》到黃黑對比強烈的《冬眠銀器》,我們從「色彩旋律」切入導讀:感性用色之上,仍可見理性的佈局與結構。錄像時期訓練出的邏輯,在抽象畫面中轉化為節奏與層次;抽象不是省略,而是把感受與秩序並置——第一眼就要令人「舒服」,而後回看有耐讀的玄機。
父女之間的理解也在對話裡動人浮現。徐永旭回憶女兒國中時就立志走藝術路,他以自身為例:43歲毅然離開教職、全心創作——選擇,總要自己承擔重量也擁抱自由。蘇三則以策展與經營視角,點出永旭的三個關鍵特質:驚人的體力與意志、近乎企業家的執行與工程化思維、以及對自我語言的忠誠——作品要獨特,也要做到「無可取代」。
從父女兩代的抉擇與轉身,我們看見藝術家的堅持,以及一種在變局中,對自我與時間的回答。
📌 展覽資訊:
╭☆╭★╭♬ ╭☆╭★╭♬ ╭☆╭★╭♬ ╭☆╭★╭♬ ╭☆╭★╭♬ ╭☆
▞ 弎畫廊喬遷首展|徐永旭個展《潤潤》(lūn lūn) ▞
展期:2025/11/8 ~ 2025/12/20
地點:偕行館|臺南市北區公園南路21號
開幕日:2025/11/08 3:03 pm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10:00-18:00
相關講座
11/15(六)15:00 |徐永旭 × 段存真《身體、勞動與突破 — 雕塑家的時間與邊界》
主講:#段存真 教授(東海大學美術學系)
與談:藝術家 徐永旭
12/06(六)15:00 |徐永旭 × 陳貺怡 創作對談
主講:#陳貺怡 館長(國立臺灣美術館)
與談:藝術家 徐永旭
12/13(六)15:00 |徐永旭 × 陸潔民《徐永旭 HSU YUNGHSU》新書發表會(簽書會16:00 )
主講:#陸潔民 老師
與談:藝術家 #徐永旭
特別來賓:陳家毅 建築師
╭☆╭★╭♬ ╭☆╭★╭♬ ╭☆╭★╭♬ ╭☆╭★╭♬ ╭☆╭★╭♬ ╭☆
💌探索不同的藝術觀點、感受生活的美好樣貌,歡迎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artabcedm
________________
製作 | 孫聖峰
<figure class="image">
</figure><figure class="image">
</figure><figure class="image">
</figure><figure class="image">
</figure><figure class="image">
</fig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