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创业和上汽、阿里、腾讯大厂实战,与汽车电子教父施雪松聊20 年座舱进化史和不被时代淘汰的生存智慧
Description
</figure>本期《泰坦Talk》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一位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的行业老兵——施雪松,他不仅在车企、互联网大厂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创办过多家自己的公司。
从1981年在南京工学院学习无线电技术,到1998年南下惠州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再到2015年加入上汽和阿里的合作项目,后来又加入到腾讯智慧出行,施雪松的职业生涯堪称汽车行业的“活历史” 。
在本期《泰坦Talk》中,施雪松将与我们分享他的每一次职业生涯转折,他是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如何在技术浪潮中保持创新动力?我们还探讨了软件定义汽车和AI定义汽车时代有何不同,以及创业者和从业者如何在AI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等等话题。
本期播客时间线:
3:10 与汽车结缘:离开学校,南下创业
8:23 加入上汽和阿里的合作项目:打造第一辆互联网汽车,车、座舱和用户都在线
12:32 加入腾讯:这里有更完整的互联网服务生态可以跟汽车结合
16:06 职业生涯里印象最深刻的事:天派和博世的合作
20:27 加入斑马项目后做的第一件事:导入5万个测试用例
23:46 即便是今天,汽车电子核心供应商仍有很多东西要向博世等巨头学习
31:02 汽车安全没办法速成,博世、丰田等企业最最最最宝贵的是他们积累多年的Bug库
35:41 从讲台到大厂,如何始终敏锐捕捉新技术?如何融入和适应不同企业?
40:35 机会稍纵即逝,正向研发、慢功夫会让你失去很多商机,但不能冒险
42:58 人们误认为AI是万能的,但没有建立良好的环境,AI 很难发挥作用
48:20 行业从业者应该深入研究特斯拉,不少资深自动驾驶人士也不完全理解
51:52 传统车企面临的挑战:组织和能力构建问题
57:38 今天可能无法定义“AI定义汽车”,“AI base”更合适一些
1:02:23 传统车企很难改变,但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了
1:05:44 今天的汽车营销已经眼花缭乱,用户很难获得真实信息,要回归车本身
1:10:46 创业公司跟传统车企合作与竞争:以自动驾驶为例,今天的矛盾非常尖锐
1:14:43 竞争非常惨烈,今天在汽车赛道创业还有生存空间吗?
1:17:16 互联网大厂在汽车生态里的身位:车厂要把他们当作重要资源,不是竞争对手
1:24:45 车企有没有可能去做Robotaxi运营?互联网大厂有没有可能用轻量化的方式造车?
1:27:14 做技术的人最容易陷入自己的世界,看不到别人
1:30:43 传统汽车人该如何适应AI浪潮?怎样才能不被淘汰?
1:35:54 合作要共生共活,要相互滋养,一家控制的合作不会走得更长久
1:40:00 聊聊现在的公司,为什么选择毫米波雷达赛道?为什么叫隼眼科技?
1:46:07 市场被“ABC”瓜分,早期英飞凌和恩智浦还不提供芯片,于是又创办了一家芯片公司
1:58:07 已经到了退休年纪,AI浪潮中还有创业的冲动吗?
2:08:27 自动驾驶领域,大厂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它怎么做?
2:10:28 AI不仅是技术,更是人文和文化的竞争
主播|傲然
编辑|杨布丁
<figure>
</figure>|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腾讯新闻、小宇宙、苹果播客等平台收听节目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认识我们|
《泰坦 Talk》是由腾讯新闻、腾讯汽车出品的对话节目,得名于苹果曾轰动一时的造车计划 “Project Titan”。“Titan” 常被译为 “泰坦”,在希腊神话中,泰坦是古老的神族,象征着强大、有力和具有开创性 。苹果造车计划曾被视为 “汽车界的 iPhone 时刻”,人们期待看到一款重新定义出行方式的划时代产品。尽管该计划最终搁浅,但其所激发的创新想象,至今仍是产业变革的重要注脚。
如今,“泰坦” 被赋予新的内涵:《泰坦 Talk》聚焦汽车产业各维度的 “塔尖人物”(车企创始人、CEO、CTO、CMO、首席架构师等),以人文视角切入科技与汽车的碰撞现场,解码产品形态的迭代逻辑,洞察产业变革的底层脉络,让技术叙事回归人的视角。
正如 “泰坦” 在神话中开辟新世界的隐喻,《泰坦 Talk》希望:深入技术狂热背后的人文思考,记录产业剧变中的个体抉择,与行业参与者共同探索 “未来汽车” 终极形态 ,成为为产业进化的见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