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反向流行富人为何热衷于“上天”
富人为何热衷于“上天”

富人为何热衷于“上天”

Update: 2021-08-19
Share

Description

东京奥运会刚刚结束,在8月8日的闭幕式上,“巴黎8分钟”有个让大家一直讨论的亮点:马赛曲的最后,法国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在空间站上吹起了萨克斯。我们不禁也想起,中国有三个宇航员也还在空间站出差。其实今年7月以来,是太空旅行以及太空想象大爆发的一个时段。

7月4日,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第一次在太空进行了出舱活动——7个小时的太空行走。7月11日,维珍银河的团结号太空船也载着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以及机组人员完成了亚轨道试飞。9天之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也搭载航空飞船进入了太空。

在这个航空新闻不断爆发的时间点,本期的反向流行也想跟大家聊一聊,我们对于太空的想象是怎样的?科幻作品中如何描绘人类的太空想象?以及,为何富人总是如此热衷于上天?

我们也从人类的太空想象开始,聊到了太空探索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他者想象。而在太空迈向祛魅之际,人类自身的勇敢与怯懦、坚强与脆弱也在其中一览无余。


【本期主播】《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青青子/ 张婷 / 肖舒妍 / 徐悦东

【后期制作】张婉琪

【本期音乐】Steve Barakatt - Wistler's Song


【节目时间轴】

[03:10 ] 一个对于航空想象大爆发的夏天

[05:20 ] 你会想去太空旅行吗?

[09:05 ] 航空史中的性别轶事

[10:30 ] 航空成为了“三个老男人的竞争”?

[20:20 ] 女性航天员进入太空和被太空拒绝的历史

[23:20 ] 航天中的竞争意识、国家竞争与商业竞争

[25:05 ] 太空探索的意义之一在于技术溢出

[27:45 ] 太空探索中的人类中心主义

[30:02 ] 人类需要一个“他者”来映照自身

[34:35 ] 我们在航空想象中的野心、恐惧与向往

[35:14 ] 科幻作为一门新的语言,建构了怎样的太空想象?

[38:00 ] “黑暗森林”体系之外,是否存在更温馨的人与太空关系的想象

[43:30 ] 面对太空时的无尽孤独,却也能带来治愈

[52:00 ] 太空探索,映照了人性自身的矛盾


【收听方式】

为了方便大家收听长节目,反向流行已经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多个音频平台上线,在以上平台搜索“反向流行”也可以听啦!

【互动方式】

微博:@反向流行

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富人为何热衷于“上天”

富人为何热衷于“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