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传奇
Description
主播:汉堡
编辑:皮皮
制作:汉堡
文稿来源:成都成华历史人文丛书
在每一个成理人心中,成都的“理工”,理工的“砚湖”,早已不是一连串单一符号和水土的联想,而是一种能与时代精神共存共舞,能于传统人文之大势之下见诸精神与成效,是经由一种质朴、一种美善的文化传导所达成的格物与致知。这是一座夯筑了六十多年的思想之园,是一首绵延了六十多年,击叩学术、崇尚科学、爱国奉献的大学之歌。
现在成都理工大学位于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的老校区,有几处景观标志性地存在着,红砖斜瓦的苏式建筑,碧水渎沈的碗湖,掩映在葳蕤的梧桐林里,述说着六十余年的过往。
而回想当年建校之初,学校就建在荒地上,一穷二白,几乎是1956年建设者无一例外的回忆。
当年5月初,一场轰轰烈烈的“草棚运动”在东郊展开。出于对经费、开学时间和校址可能变动种种因素的考虑,除了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为砖瓦房之外,教职工的办公室都是草房。学校不通水,就先搭建一个大水箱,同时抓紧修水塔。原基建科副科长徐国权回忆,五几年成都天还冷,冬天会结冰,水塔上结了长长的冰柱,每次用水首先要解冻,“怪费劲的”
由于建校时间紧迫,两栋教学楼的设计图纸直接来自北京地质学院:大礼堂的图纸借用的是成都一个大厂房的图纸;理化楼用的是设计公司以前的图纸。当时,四川省指定新组建的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负责工程设计,四川省建筑二公司承担施工任 务。1956年3月27日 委托设计,5月底就将学院总体规划及单体施工图纸报地质部审批。
1956年6月,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正式破土动工。要先解决基本生活,吃住肯定是头等大事。于是一宿舍、二宿舍、三宿舍、四宿舍以及食堂、浴室、礼堂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挺立在了学院的土地上。而同一时间,东风渠也正在挖建,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校者决定以渠为界,将学习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于是九幢家属楼在渠对岸拔地而起。为了照顾带有孩子的教职工,学院也在家属区增建了幼儿园和小学。
时间眨眼而逝,9月,学生生活基础建筑完工。学校立即投人第一届招生工作中。这一年秋天,成都地质勘探学院迎来了建校后招生 的第一个高潮——总共招收学生1500人。 而当时,整个地质勘探学院只有三个系:地质测量与找矿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及勘探系。
于是,在1956年10月10日,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就正式开课了。
当时的教师干部队伍实力非常雄厚。教师队伍以重庆大学地质系全体成员为主,还有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铁路、部队等十几个单位调来的教师。
1956年10月15日,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举行了开学典礼。这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骄傲。时任四川省副省长的康乃尔、四川大学校长彭迪先出席了开学典礼。高等教育部.地质部和重庆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兄弟院校发来贺电、贺信。 李四光部长在贺电中热烈祝贺学院开学,并指明了办学方向。
那么,在此后的岁月中,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又是怎么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的,这所学校,又为成都市、四川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我们下期《成华风采》节目,接着为您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