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宥嘉:我才是被治愈的那个人
Description
</figure>【本次专访文字稿件已发布在新周刊公众号:十九年了,唱“怪情歌”的林宥嘉还在】
大家好,欢迎来到新周刊刀锋时间。
不知道大家日常里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刷社交媒体的时候,我们似乎越来越难听清对方说的话。社交媒体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们愤怒,我们争吵,好像进入尘烟四起的战场,闹哄哄一片。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特别抽象的意义之战里,人们好像失去了沟通的可能。
那么,贯穿我们成长经验里的,在我们记忆里的,可以让我们成为某一个临时“共同体”的东西是什么?
回想起来,这两年在音乐会、演唱会的现场,是少有的能够感受到联结的时刻。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流行音乐几经转变,这些改变中,既有播放媒介的改变——从磁带、CD、MP4变为Apple Music、QQ音乐这样的流媒体,也有歌曲气质的改变。捕捉和打捞这些记忆不只是一次怀旧,也是一次触摸当下和窥探未来的旅程。
这个新专题叫作“谁作时代曲”。
我们相信,这些嵌刻着时代记忆的曲子有着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意义和力量。
本专题的第一位嘉宾,是音乐人林宥嘉。
或许可以将林宥嘉看作上一个时代更严格的唱片工业之下成长起来的音乐人。选秀出道,非科班出身,有极高传唱度的歌曲,也有大众认可的唱功,更有辨识度超高且难以替代的音色。
一个歌手要怎样被记住?一些声音怎样才不会被 AI替代?一些音乐怎样才可以在短视频喧闹的背景音里提纯出来被好好欣赏?
我们从他的新专辑开始,进行了一次回溯。
00:04:42 录制的第一首歌
00:06:06 关于为什么这两年会一年发一张新专辑
00:14:40 新专辑的每一首歌,都是写一个族群。想和开心的人一起开心,难过的人一起难过
00:26:11 为什么大家针锋相对?当下的环境,毁灭一个人很容易,治愈也很容易
00:31:09 “不做艺人”的时候,写出了《兜圈》和《天真有邪》
00:34:50 好像越来越喜欢唱大火的“芭乐歌”
00:40:15 才华就是要不停地使用
00:45:30 关于创作的几个阶段
00:48:30 流量和创作到底是什么关系?
00:52:28 现阶段最大的安慰和恐惧
嘉宾:
林宥嘉,音乐人
主播:
钟毅,新周刊首席编辑
团队
出品人:孙波
总监制:蔡彬、吴慧
内容监制:罗屿
节目策划:钟毅
视觉设计:dd
后期制作:阿鲸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