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心理學?我們都是跟著芭樂特一起重頭學 Feat.阿包
Update: 2020-10-29
Description
「嗨,我叫芭樂特,我喜歡你,我喜歡性,那很讚喔。」
回到18歲,我和阿包剛認識的時候,一起看了《#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 》這部電影,我們愛死這部片,跟這個令大眾討厭卻又可愛到不行的角色,幾乎在看完的當下就又重複播放再看了一次,津津樂道好一陣子。
事過多年,阿包去了社會學領域,又唸了心理所,現在在某知名上市櫃科技業公司上班,我則改讀了電影,現在載沉載浮中。兩條漸漸疏遠的生命線,突然又因為最近芭樂特居然釋出了第二集,而又有了交會。
「幹!芭樂特出第二集??阿包你看到沒?」
於是我這次找來阿包,回頭想想我們當時為何喜歡這部片,如今我們更成熟了,再重新審視分析這部電影為什麼還是這麼有價值?它依然反映—甚至更深刻的諷刺了哪些社會現況?
延伸出來,我們這集也聊聊藝術,聊聊歧視的本質,聊聊地獄梗,甚至很不要命的,兩個臭直男聊了一點我們認為的女性主義,過程中,我們都發現,自己就是芭樂特,那個還帶著刻板印象過活,但虛心學習不想被拒絕對話的那個鄉巴佬。
好啦不說了我先去看第二集。
Comments
In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