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肿瘤界100s肿瘤界100s S1E56:什么是FOLFOX方案(4)
肿瘤界100s S1E56:什么是FOLFOX方案(4)

肿瘤界100s S1E56:什么是FOLFOX方案(4)

Update: 2023-08-02
Share

Description

跟随肿瘤界,听点肿瘤学。大家好,这里是肿瘤界100s,我是主播李静。

书接上回。

让我我们再来看看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是由一位日本名古屋大学(Nagoya City University)的教授发现[1],在1996年首先在欧洲上市。从铂类的大排行来讲,奥沙利铂是第3代,第二代是卡铂,顺铂是鼻祖。

那么铂类药物是如何抗肿瘤的呢?这还得从顺铂的发现讲起。

18世纪以来,铂这种金属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一直用作惰性电极,至于白金这些装饰属性还是后来的事儿。

1965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有位教授,发现了铂电极的奇妙现象,就是将正常的大肠杆菌(左图)暴露于铂电极产生的电场时,会不停的往纵向生长,甚至能“拉长”到正常长度的 200~300倍,究其原因是细菌的有丝分裂被抑制了,但细胞的生长未被抑制,这种现象后来被命名为细胞的“丝状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文稿看看示意图。

图片

<figure>大肠杆菌在铂电场中被无限“拉长”</figure>

这位教授的名字叫罗森博格(Barnett Rosenberg),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的徒孙,没错就是写相对论的那个爱因斯坦[2]。

随后,罗森博格和他的同事开始寻找是什么物质导致了大肠杆菌不分裂只往长里长。

他们首先替换了其他金属电极,确定了只有铂电极才有这一现象。然后他们锁定了一种含铂化合物 (NH4)2[PtCl6 ],但放入培养基后大肠杆菌没有出现丝状化。但如果把这种含铂化合物放置了一段时间后,再次放入培养基就有了丝状化反应,说明它的分解产物具有抗有丝分裂的作用。随后,罗森博格和他的同事想让这种含铂化合物快速降解,把它放在紫外线下照射,但得到的新物质([Pt(NH3)2Cl4])也没有活性,经过分析后发现它同形异构体,也就是顺式的那种才有活性。

这种顺式的铂类化合物大名叫顺式二氯二氨合铂,简称顺铂。

顺铂的临床开发速度很快,从1970年 I 期临床研究开始,对睾丸癌这一当时这一束手无策的生殖肿瘤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疗效,此后快马加鞭的在睾丸癌、上皮性卵巢癌、膀胱癌等领域攻城略地,并扩展到如今的肺癌、妇瘤等多个癌种。

顺铂呕吐反应比较常见,肾毒性和耳毒性偶尔发生。随后的研究发现,肾损伤大多可以通过积极补水来预防,这也是后续铂类化疗药物的开发重点为什么要重视水溶性的原因。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角奥沙利铂。奥沙利铂相比于前两代的主要优势是抗癌谱相对更广,特别是对结直肠癌更有效,肾毒性、消化道不良反应比较少,耐受性更高。但是美中不足,神经毒性更为严重,而且呈剂量依赖性,这也是FOLFOX等若干方案中不停的调整奥沙利铂剂量的原因之一。

时间关系,本期100s端午节FOLFOX故事特别篇就到这里了,感谢巴一教授对本次特别篇的倾情审校,我们明天继续。

参考资料:

[1]一位日本名古屋大学(Nagoya City University)的教授发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xaliplatin

[2]没错就是写相对论的那个爱因斯坦: 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015.60.7481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肿瘤界100s S1E56:什么是FOLFOX方案(4)

肿瘤界100s S1E56:什么是FOLFOX方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