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低能量,越要温柔活:试了4个方法,睡得好很多|低能量妈妈心力恢复02
Description
越是低谷,越要温柔地活:给低能量妈妈的一封晚安信
你不是懒,只是太久没好好休息了。
本期播客,我想陪你一起走进低能量的深处,
不是为了「振作起来」,而是为了好好待在那里,
听见自己的身体,照顾内在那个被忽略很久的“宝宝”。
这一集,我们会聊聊:
当你一躺到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该怎么一步步慢下来;
如何建立一个属于你和孩子的「早睡仪式」;
低谷期如何不苛责自己,而是一点点地找回力量;
我亲测有效的睡前流程,包括食物、运动、线香与睡前小仪式。
也会分享我如何在最疲惫的时候,
重新理解“照顾自己”的意义,
如何把它变成一件值得骄傲、甚至是甜蜜的小事。
时间轴:
00:20:00 低谷期太好了?重建生活秩序:饮食、运动、睡眠
00:26:22 想要晚上9点睡,但孩子怎么办?如何帮孩子早睡(干货)
00:36:33 现在立刻马上就休息!不休息,就永远不会休息
播客中提到的理论,相关的信息是:
一些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人专注做手工、绘画、编织或其他创作类活动时,大脑中负责处理情绪的杏仁核活动会下降,而前额叶等和专注、自我调节有关的区域会更活跃。
这种变化让我们不那么容易被情绪带走,更容易沉浸在手上的动作和感官体验里,进入一种“心流”状态。
比如 2024 年的综述《How the arts heal》提到,艺术活动能帮助前额叶调节情绪、减少杏仁核过度反应;而 2022 年的研究《The brain in flow》也发现,人在心流中,大脑的控制网络会放松,自动化网络更活跃——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越做越静”的感觉。
主播:六一,家有7岁女孩,播客《时而散步》主理人。
因为育儿焦虑,开始访谈身边高手父母,一边育儿,一边重养自己。
想帮助更多和自己相似的父母,学习教育底层逻辑,从一生角度看教育,育儿不焦虑。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