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城镇:这里“欠债”不用还,还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Vol.81
Description
“想做的人,在想做的时候,做想做的事,想做多少做多少”
——《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试验》
上面这句话精辟地总结了转型城镇的内核。那么,什么是转型城镇?
几年前,我在法国纪录片《明天》里第一次知道了转型城镇(transition town),当时只是觉得转型城镇的创始人罗伯·霍普金斯(Rob Hopkins)特别逗,手里拿了一张面值21元的社区货币侃侃而谈。
纪录片《明天》剧照,罗伯·霍普金斯谈论他对世界末日的理解
他说:人类对于自己的灭绝有各种精彩绝妙的想象,我们拍摄了各种人类被灭亡的电影,核弹、传染病、僵尸、机器人等等。但我们没有拍如何去解决问题的电影,大家对于解决气候问题的想象是生活会变得悲惨,只能吃发霉的土豆,像世界末日一样。
话锋一转,霍普金斯突然兴奋地说,世界末日多美妙啊,也是重生的契机!具体怎么重生呢?其中给一个方式就是他发起的转型城镇。
《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试验》这本书介绍了日本的转型城镇——藤野的社区实践,让我对转型城镇有了更多具体的想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作者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认知。
“当今世界最丰富却利用得最少的可再生能源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是太阳能和风能,但我认为是人类所拥有的创造力。”
这段话让我想到曾经采访过的东京草原公园,发起人下中菜穗女士告诉我,草原公园和家纹一样,是所有人一起创造才得以延续的场所。
注:日本的“家纹”始于平安时代,通过贵族和武士代代相传;到了江户时代,平民也可以使用家纹。所有人都能使用,这些美丽的纹切得以流传下去。
藤野自然风光。图 老汤
同样地,转型城镇的核心不是硬件设施,而是如何唤醒当地居民体内的创造力,创造一个让人最大限度发挥潜力的社会。转型城镇可能就是一片空地,让“想做的人,在想做的时候,做想做的事,想做多少做多少。”
本期播客,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这本书的译者Fancy,另一位是零活实验室的老汤。二位都去过藤野,有很多一手见闻,同时也都关注和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
转型城镇日本藤野的存折型社区货币,欠债不用还。图 老汤
我们在这期播客里聊了聊:
转型城镇如何在日本藤野变成了现实?
什么是社区货币?如何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如何一起社区养鸡?剥树皮能让森林更健康?
如何激发人的创造力?如何从零开始实现转型城镇?
本期又有福利啦!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我们会精选三条留言,送出三本《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试验》。
【本期制作者】
主播:Jing / 明日之路发起人
聊天人:
· Fancy / 《转型城镇》译者
· 老汤 / 零活实验室发起人
音频制作:艾莎
【时间轴】
02:40 对转型城镇的第一印象:尊重当地人,低调融入生活
09:52 藤野在日本是怎样的存在
13:10 藤野新居民来源:艺术家、朴门/华德福、反思311
15:38 藤野的社区货币:用存折记录人的连结,搭建网络
25:00 不用担心负债的社区货币,负债是为了挖掘别人的潜能
31:22 社区货币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