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農地不能做魚塭,卻會長工廠?嘗試解決50年土地使用亂象的國土計畫,為何變成政治擂台?
農地不能做魚塭,卻會長工廠?嘗試解決50年土地使用亂象的國土計畫,為何變成政治擂台?

農地不能做魚塭,卻會長工廠?嘗試解決50年土地使用亂象的國土計畫,為何變成政治擂台?

Update: 2024-10-04
Share

Description


把各縣市土地重新整合、依照特性進行功能分區,並且杜絕地主隨時可申請變更地目所造成的混亂,看起來立意良善——但為何《國土計畫法》卻讓雲林縣政府劍指屏東?這部一般人幾乎難以搞懂的法案,其實與你我未來的生活空間息息相關。



立法10年後,《國土計畫法》經歷漫長的規畫期程,終將在2025年上路,將全國「非都市計畫土地」從目前《區域計畫法》中的11種分區,轉換成《國土計畫法》下的4大分區,解決過去「既破碎又僵化」的土地利用現況,讓地方政府有更多管理彈性,同時也負起妥善規劃、以計劃引導使用的責任。



然而,「農業發展地區」卻成為各縣市爭點——屏東縣的「最優良農地」(農1)面積從4萬公頃降為5千多公頃,將多數私有地劃為農2,引發其他農業縣市不滿;被劃入農1的農民,是否等於失去彈性變更土地使用目的的權利?



而在「農民權」的爭議之外,政大地政系副教授戴秀雄認為,被劃入「城鄉發展區」的「未來辦理重大建設地區」(城2-3)更需審視,他也批評桃園市將大量平地農田轉為潛在開發區的做法,前後兩任市長一以貫之,有如未規劃就先「圈地」,可能讓投機炒作有機可乘、農民卻蒙受損失風險⋯⋯



這集,一起從頭理解《國土計畫法》到底是什麼?為何規劃學界咸認不該再拖,而立法院不分藍綠,卻傳出暫緩的呼聲?



來賓|政大地政學系副教授戴秀雄、《報導者》記者林雨佑

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汪彥成

攝影|林彥廷



📍搭配閱讀:

【《國土計畫法》上路風暴】https://bit.ly/3XQY7Zt

【投書/盡快為土地利用失序止血,國土計畫不應因人為風雨延宕實施】https://bit.ly/3TQVINh

【護地變炒地?「增劃編」原保地缺乏監督,只是廉價的土地正義】https://bit.ly/3BEMNIi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農地不能做魚塭,卻會長工廠?嘗試解決50年土地使用亂象的國土計畫,為何變成政治擂台?

農地不能做魚塭,卻會長工廠?嘗試解決50年土地使用亂象的國土計畫,為何變成政治擂台?

報導者 Th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