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四合的火塘对话:她让一个村庄重新生长
Description
🎐可能是今年最值得你听的一期《油条配咖啡》。
这期节目的缘起,是我八月底去云南采菌时,在沙溪外的一个小山村马坪关的意外收获,也可以说是我全程最大的收获。马坪关是个只有四十多户人家的村子,2009 年才通电、2015 年才修通公路。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没太多人知道的地方,我遇见了一位让我震撼到无以言表的女性——四合。
她是我所在的民宿老板娘,人非常的热情爽朗,做得一手好饭。在我们抵达的第一晚,旅伴光哥忽然特别兴奋地和我说:「这个老板娘太厉害了,她刚刚跟我聊天提到了罗伯特议事原则和自组织。」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我整个人是愣住的。一个在山里经营民宿的女性,会主动谈到这些概念?这让我立刻生出强烈的好奇。
于是在第二天,我们围坐在火塘边,开始了这场漫长的夜谈。四合告诉我们,就在十年前,她还是一个不太会说普通话,性格很好秀的家庭主妇。但就在这十年里,她一边学习、一边做事:自学普通话、办民宿、推动修路、推广抽水马桶、带领村民管理松茸山、建立公共基金、组织亲子阅读。她说起这些的时候语气平静,却有一种令人信服的笃定——那种「我试过、我知道可行」的踏实感。
让我更震撼的是,她谈的每一个「行动」背后,几乎都有一套逻辑:规则怎么建立、公共如何维护、分配怎么透明。那种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治理智慧,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我们所谓的「城里人的现代性」,并不比他们更高明。
这期节目,是一场关于学习、行动与乡村治理的深度对话,也是一场对「城市傲慢」的反思。而四合身上那种安静却坚定的女性力量,让我深信:推动世界前进的,不是那些说得最响的人,而是那些真正愿意去做事的人。
火塘已经点燃,我们从这里开始。
📻 正番开始
00:00  缘起光哥的一句话:「这个老板娘太厉害了!」
05:00  从学普通话到开民宿,学习带来的改变
08:40  在村里推广冲水马桶的意义——「公共」的意识从生活开始
12:30  修路、管山、建基金:一个村庄的治理实验
16:20  黄印武老师登场:教育者的介入与理念的落地
18:45  村民大会的故事:共识、分红与公共基金的建立
23:40  「我们村也有议事规则」:自组织的日常练习
28:30  妈妈们的亲子阅读会:女性走向公共生活
33:00  「吃不完的在锅里,做不完的在地里」:生活秩序的哲学
37:40  城市傲慢的松动——谁才是真正的「现代人|?
42:10  火塘边的思考延伸:从治理谈到学习与连接
49:20  从治理聊到教育——「读书是为了把事说清楚」
53:00  黄印武的影响继续发酵:教育如何成为治理的土壤
57:40  「自组织」在村里的模样:不靠口号的协作练习
63:30  村民大会怎么开?让每个人都能开口的会议现场
68:10  「公共」意味着什么:从松茸山到孩子的书
73:00  女性的视角:四合眼中的温柔力量与现实勇气
77:30  乡村治理的另一面:当制度与情感交织
82:10  雨白的思考:城市效率 vs. 山村秩序
86:00  火塘边的小结——「学习要回到生活里」
- 生产车间
旅伴:大卫翁 光哥 知了 雨白
后期:谢谢伟大的大卫翁老师!
邮箱:liyub@163.com(欢迎联络)
- 订阅与收听
🎧 你可以在小宇宙(这个平台比较容易互动一些)、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还不错,希望你可以订阅我们的节目哦,如果能在你收听的平台留下五星好评,那就再好不过了!
💪 轻点订阅会对我们会有大大的帮助
🤩 每一个点赞、每一条留言和好评,都会给我们大大的动力。
- 社交媒体
📕 小红书:雨白Rosie
👀 微博:雨白Rosie
⌚️ 即刻:雨白Ros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