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以读攻读065 马华不只胶林, 黎紫书与她的市井、人情与流年 | 马华文学03
065 马华不只胶林, 黎紫书与她的市井、人情与流年 | 马华文学03

065 马华不只胶林, 黎紫书与她的市井、人情与流年 | 马华文学03

Update: 2025-10-08
Share

Description

欢迎回到以读攻读的马华文学系列节目。在之前的两期节目之中,我们分别讲述了张贵兴和黄锦树这两位马华文学的大家。他们共同奠定了马华文学一些非常重要的特质:华丽的文字,茂密的胶林,瓢泼的大雨,故事里也有很多黑暗历史的映照。但这些并不是马华文学的全貌,马华文学还有其他的一些面相,就比如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作家——黎紫书。

作为近几年最为大家熟知的马华作家,黎紫书的马华世界呈现一种截然不同的风貌。在《流俗地》里,她书写的是市井小民的俗务俗事,充满着温暖而又让人动容的力量。这是我们熟悉的黎紫书,但并不是她的全部。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黎紫书出发,讲述她写作轨迹的变迁,以及她为马华文学开辟了什么样新的道路。

马华文学系列节目:

熟悉又陌生的凶险之地,华人下南洋的血泪史 | 马华文学01

马共、胶林与甲骨文,黄锦树的南洋异托邦 | 马华文学02

<figure></figure>

嘉宾:

陈济舟

四川成都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荣誉学士学位,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著有短篇小说集《永发街事》(联经2019)曾获新加坡大专文学奖散文组、文学赏析组首奖,联合早报金奖。文章散见两岸三地和新马。

豆瓣 @济舟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figure></figure>

时间轴:

00:04:25 黎紫书早年的个人经历与写作特色

00:07:02 《告别的年代》中的现代主义风格

00:09:53 黎紫书写作风格的转向

00:15:49 马华文学之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风格之争

00:20:24 “新南方写作”对于马华文学的重新定义

00:26:56 《流俗地》故事发生的地点与现状

00:34:45 《流俗地》中对于市井生活的描绘

00:38:06 主人公作为盲女设定的用意

00:39:53 “513”事件与马来西亚的黑暗历史

00:48:06 《流俗地》中黑暗与温情的交织

00:54:05 借助《流苏地》,黎紫书对于马华文学的革新

00:57:47 黎紫书早期短篇小说中的国族焦虑

01:05:13 黎紫书早期短篇小说与《流俗地》之间的联系

01:10:37 马华文学未来的走向

<figure></figure>

近打组屋: 1982 “旧场二十楼”

<figure></figure>

涉及作品:

黎紫书 《流俗地》《野菩萨》《告别的年代》

黄锦树《雨》

张贵兴《野猪渡河》

李永平《婆罗洲之子与拉子妇》《吉陵春秋》

童末《大地中心的人》

王安忆《长恨歌》

<figure></figure>

马来貘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陈百强—— 今宵多珍重

中插:凤飞飞——苦酒满杯

结尾:梁文福——历史考试前夕

<figure></figure>

東革阿里 Tongkat Ali:根與生殖力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065 马华不只胶林, 黎紫书与她的市井、人情与流年 | 马华文学03

065 马华不只胶林, 黎紫书与她的市井、人情与流年 | 马华文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