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Recipro#7 從零碳建築到永續城市!
Description
錄製時間: 2025.01.17
本期介紹
本集我們探討建築與氣候行動的交集,從雅加達因氣候變遷下沉引發的遷都計畫,到低碳及零碳建築創新的未來發展。
聚焦EcoBricks和BioZeroc等公司如何透過回收塑料與生物技術改變建材的生態足跡。同時,也展望印尼努山塔拉新都的永續城市指標及亞洲其他先進的永續案例。
--------------------------------
主理團隊
Keke | AMPLIFI.tech 主理人, 主理 未来不打烊 及 CSS 播客频道, 從事影响力投資, 也經由播客故事的傳播, 持續推動 AI-Crypto, Climate tech-氣候行動, 以及人類在永生科學中意識及長壽進化的各種行動. Linktree
Crystal | 從事創新科技業十年。 曾經於金融科技獨角獸以及Web3項目經營策略和業務管理。同時,在亞洲各地推進普惠金融及社會創新項目。現在主力為 Climate Tech 公司在亞洲進行業務發展,推進可持續生計。 LinkedinLillian | 是base在紐西蘭的UI UX設計師,有六年設計web3產品的經驗,包含DeFi 等去中心化產品。對公共物品 (common goods)很有熱情,參與過plurality書的開源設計,也持續在這領域探索, 貢獻所長.。Linkedin
--------------------------------
時間軸
開場
(01:36 ) 印尼遷都計畫的背景:雅加達因氣候變遷及地層下陷的緊急情況。
(03:29 ) 建築中的碳排放與創新解決方案
建築價值鏈的 37% 碳排放來源解析。
隱含碳(Embodied Carbon)的挑戰。
台糖智慧綠能科學城案例:模組化、再利用建材的應用。
(07:46 )低碳混凝土的革命:EcoBricks 案例
回收塑料製成零碳混凝土,解決塑膠與建築高碳排的問題。
Netflix - Our Oceans推薦。
台灣的案例 – 圓山環生方舟案例。
慈濟每年的寶特瓶回收計畫。
(14:45 ) 生物技術建材的未來:BioZeroc 案例
利用細菌生長出零碳混凝土,實現生物技術與材料創新結合。
(22:07 ) 創新的永續建築工法
印尼 IBUKU 竹子建築公司案例:以竹子建築住宅與學校。
台灣桃米生態村:竹構建築的環保應用。
Gunter Pauli 藍色經濟裡提到用竹子工法建造的低成本、環保的社會住宅
Build up Nipel — 用壓縮磚減少碳排,提供社區培訓,建造抗震建築
(32:53 ) 印尼遷都
努山塔拉永續城市的八大指標,與智慧城市建設、貧困率歸零的願景。
(44:13 ) 後感
永續城市與韌性城市的差別。
沙烏地阿拉伯 The Line 項目:零道路、零汽車、零碳排放的未來城市構想。
--------------------------------
行動呼籲
支持更多低碳建築與永續城市創新,了解建築與環境的最新發展趨勢,歡迎訂閱 Substack 的 Recipro 共生頻道,並分享您的想法或建議!
--------------------------------
參考與提及連結
世界首个可持续浮动城市原型,联合国人居署 + OCENIX公布‘釜山水上社区’
--------------------------------
你現在收聽的是 AMPLIFI |未來不打烊
在此, 我們關注 AI, 氣候變遷及海洋科技, 長壽及生物科技, 與人類認知進化與成 的發展; 號召有志之士, 加入我們的同頻共振! 主理人: Keke | AMPLIFI.tech & CSS 主理人, 更多 AI, Web3, 氣候科技, 永生科學, 身心成长 主题 都在 AMPLIFI -未來不打烊 & CSS 頻道收聽
Recipro 這個系列, 是在11月初在曼谷參加 「Funding the commons-挹注公共物品」黑客松中, 我们幾位同頻共振的小夥伴們創建的項目, 旨在 傳播在全球 有高度潛力 的 創新實踐, 並在 兼顧推進 除了“可持續生計” 的同時, 重建地球.更詳細的文字內容 @Recipro
--------------------------------
--------------------------------
🎵片頭|片尾:Music from https://icons8.com/music/author/savvier
重要聲明:Hosts,或 嘉賓在播客中的觀點僅代表他們的個人看法。此播客僅用於提供信息,不作投資參考。
Disclaimers: All opinions expressed by Hosts, or other podcast guests, are solely their opinion. This podcast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