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奥特快出海笔记24.规模效应的另一面:14亿人要吃饭
24.规模效应的另一面:14亿人要吃饭

24.规模效应的另一面:14亿人要吃饭

Update: 2025-10-04
Share

Description

之前经常去一个也门老板开的中东餐厅抽水烟,认识了很多在中国做采购的阿拉伯人。因为我去过约旦,所以跟其中一个约旦人很快混熟了。问了他约旦当地人对中国产品的看法,他的回答很有意思。

一言以蔽之:当地人觉得中国货质量不太好,但这不是中国人的锅,是他们这些中东贸易商的问题。因为中东贸易商压价太狠,中国老板为了养活员工有时被迫妥协降价,但卖过去的好自然质量不会太好。

说到最后,我再次觉得“规模”是中国最特殊之处,不过之前的很多播客和内容都是在讲规模如何成为中国的优势,今天谈谈规模的另一面。

摘要:

1.约旦人普遍认为中国商品质量不好,根源并非中国造不出来,而是阿拉伯商人把价格压得太低,迫使供应商为生存只能偷工减料。一个10元的杯子,阿拉伯商人可能会砍价到3-4元,中国工厂为了维持运营、养活工人、杀出内卷,只能接单。但这个价格必然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最终在海外市场形成了“中国货质量差”的印象,这是一种逆向的幸存者偏差。

相比而言,面对阿拉伯商人“对半砍”式的压价,日韩欧供应商大多会直接拒绝,以保证产品质量。所以给当地人的感觉好像是日韩欧的产品质量更好,事实上只是愿意接单的已经是高成本供应商。

2.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在满足小众、高端、定制化需求上仍有不足。例如,一对沙特夫妇来中国采购高端定制婚纱,发现中国产品虽然性价比高,但在设计感、独一无二和用料考究方面,评价只是“It's OK”,这在阿拉伯语境下意为“不太好”。

但这并不是中国人不行,而是中国供应链在过去几十年的核心任务,是解决“有没有”和“贵不贵”,而非“精不精”。无论是婚纱还是其他产业,主要矛盾都是生产出“质量比较好、价格更合理”的大众消费品,而非“独一无二、特别精良”的小众奢侈品。这是一种人口规模和历史发展阶段的选择。

<figure></figure>

3.中国最大的特殊之处是“规模”,规模带来了供给侧和需求端的正向飞轮。但这把双刃剑的负面在于,14亿人要吃饭的巨大压力,深刻地塑造了整个国家的商业和社会逻辑

例如,国内公立医院输液室通常是大家坐成一排,而在阿曼则能做到每人一个小隔间。这不是技术或理念问题,而是因为中国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如果采用隔间模式,医院的建设成本将高到不现实。

类似地,说中国的福利体系差,人均医疗和教育资源少,这穿透到底就是一个人口数量多导致的人均资源少的问题。

4.尤其是,中国又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和现世哲学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国家,所以不可能像印度那样放任一大群人自生自灭,在现行体制下更不可能。由此衍生出一种“米里掺沙”的生存哲学:牺牲某些个体最优,换取更多人的基础生存保障(兜底)

如同粮食不够时把白米煮成稀粥,每个人都吃不饱,但每个人都饿不死,而不是少数人吃饱,大部分人饿死。乃至灾荒时和珅赈灾往米里掺沙,让更多灾民(而非少数人)死不了,但肯定也吃不好。

5.这种“兜底”逻辑也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虽然在不断进步但仍然相对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让更多山寨从业者分一杯羹,代价是原创者收益受损)、某些场景下“一刀切”的政策和统一的高考制度(规模巨大导致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成本过高)等。

6.从根本上看,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发展根基相对脆弱,因为能源和粮食高度依赖进口。世界上真正能在极端情况下实现完全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只有能源与粮食自主的美国和俄罗斯。

这一外部约束,也使得保证14亿人的生存底线成为内部治理的核心课题,也是中国很多现象和行为的原点。

说到底,人类社会的第一性原理还是动物世界,搞来搞去绕不过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资源数量、种群数量。

📢 会员群通知

欢迎加入【奥特快出海笔记】会员群。会员费199元,权益永久有效。

会员权益:

1.可以在群里与奥特快本人互动交流;

2.可以在群公告里的IMA知识库链接中获取【奥特快出海笔记】过往播客的整理版文字稿;

3.结识其他志同道合价值观相似的朋友(群公告里有群成员名录);

4.优点参与未来线下活动权益。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加好友请备注“会员”,谢谢🙏

<figure></figure>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24.规模效应的另一面:14亿人要吃饭

24.规模效应的另一面:14亿人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