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中国哲学史话 学贯中西的哲学大家带你了解往圣先贤34《中国哲学史话》第六章超尘不羁的才士庄子8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34《中国哲学史话》第六章超尘不羁的才士庄子8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34《中国哲学史话》第六章超尘不羁的才士庄子8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Update: 2024-03-20
Share

Description

然而我们这些芸芸众生,非但不了解这种妄见偏执,相反的,却争得非常起劲。我们都争大而舍小,羡贵而轻贱,求成而避毁,贪生而怕死,是己而非人。我们为了小名小利,便钩心斗角;我们得到了一点小名小利,就沾沾自喜。这正像秋天涨水时的那些江河,看到百川支流,涌进了自己的怀抱,便得意忘形,以为天下之美,尽在于己。可是等到它流入了大海,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无穷无际时,才望洋兴叹,悔悟昔日的浅薄无知。人类行为的可笑可怜,也正是如此!

庄子这一连串的寓言,一连串的嘲笑,就是要我们舍小知而求大悟。他从天上放下了一根绳子,要把我们从这个褊 bian3 狭的世间中超度出来。这根绳子的作用,就是要我们打破差别之相。对于这点,他和惠施曾做过一次有趣的辩论。

有一次,他和惠施在濠 hao2 水的石梁上漫步,他心情很愉快, 便说:你看水里的鱼儿们,从容地游着,多么的快乐啊!惠施和他抬杠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们的快乐?他反问说:这样说来,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懂得鱼儿们的快乐?惠施很不服气地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你也不是鱼,那么你也无法知道鱼儿们的快乐,这不是很明显的吗?他却回答:让我们回到起先的问题,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儿们的快乐,显然你已知道鱼儿的快乐,才问我怎么知道的,告诉你,我是在这石梁上体悟到的。

在这段辩论中,可知惠施把彼此的界线分得很清,使物我相隔。但庄子能以自己的心去体现万物,由自己的悠然,以推知鱼儿们的快乐。因而拆除了樊篱,把彼此打成一片,把物我融为一体,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境界,就是齐物思想的最高表现。

然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不仅要知得真切,而且更要有心性修养上的实际功夫。因为嗜欲深者天机浅,一切的偏见执着都是由于欲念的作祟,所以我们要破除差别之相,首先应舍弃选择贪取之心;而要舍弃选择贪取之心,功夫就在一个“忘”字。



Comments 
loading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34《中国哲学史话》第六章超尘不羁的才士庄子8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34《中国哲学史话》第六章超尘不羁的才士庄子8子非鱼焉知鱼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