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回信:如何安放对原生家庭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
Description
【主播】
亦扬(小红:亦扬)
来野(小红:来野很幸运)
Jenny(公号:思享咖啡馆)
任意(小红:任意在路上)
【内容概览】
本期是「动心解忧铺」问答栏目第 3 期。筹备这期时,我们反复看着听友的文字,发现很多困惑都绕不开 “原生家庭”——不是抱怨,而是带着 “想理解、想和解,却不知道怎么做” 的迷茫。我们不想说 “你要多体谅父母”“别在意” 这种空泛的话,因为那些委屈、抵触、内耗都是真的。
我们更想做 “陪你捋思路” 的人,和你一起拆解委屈背后的期待、抵触之下的需求:比如 “父母偏心” 背后可能有他们被规训的局限,“对家人夹枪带棒” 或许是因为你在家人面前才敢展露脆弱。希望听完这期,你能觉得 “我的情绪被看见了”,哪怕只是多了一点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的安慰,也足够了。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0:27 问题一:结婚前父母给哥哥买车却没为自己准备,自己在外漂泊从不敢伸手要钱,却心疼妈妈为哥哥辛苦,如何平衡 “心疼妈妈” 与 “自己失落”?
11:23 问题二:一和父母聊天就想逃、甚至没说话就想发脾气。“抵触感” 背后可能藏着哪些未被看见的需求?
25:52 问题三:遇到问题总是情绪化,尤其对父母控制不住。除了 “忍住不吵”,还有哪些 “稳情绪” 的小步骤?
34:57 问题四:父母否定男友(家境普通、备考 4 年未上岸),自己明知男友上进却仍崩溃,怎么减少家人声音的 “内耗”?
46:32 问题五:80 后长女 “被迫成熟”,长大后还要当原生家庭的 “半个家长”。如何给这种关系划一道舒服的边界?
01:03:19 问题六:童年缺爱,如今带孩子时怕自己变成 “冷漠妈妈” 而陷入内耗。怎么跳出 “复制父母” 的焦虑?
【推荐书籍】
《松弛养育:不控制的妈妈,不内耗的孩子》沙法丽·萨巴瑞 著
《要有光》梁鸿 著
【幕后小组】
剪辑:亦扬
音乐:雨夜曼彻斯特-盘尼西林
【联系我们】
动点心思是一档由多名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研究生随机组合的群像电台,将至少包含心理学角度解读热点话题、心理学书籍分享、心理咨询常识科普等三个专栏。
邮箱:如果你有节目主题相关的困扰,欢迎来信,地址3166285689@qq.com。请注明昵称,以及是否愿意在节目中公开。信件回复不可替代医疗或心理治疗。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tasiaqiang」并备注「动点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