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趋势20251009 | 智能体上岸:从会说到会办
Description
� 简介
这一期,我们把“只会聊天”的AI拉去正式上班:写代码、点浏览器、管流程,还顺带卷起视频生成与合规治理。
低代码让原型像泡面一样三分钟出锅,智能显示屏闯进客厅做多模态中枢;但隐私诉讼、教育场景的反思、以及“数字永生”的伦理雷区,也在提醒创业者:效率是油门,合规是刹车,护城河在执行面。
� 要点
� 一、产品化加速:从模型秀到干活王
行业焦点迁移至企业应用、开发者工具与可执行智能体。
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生态与落地,成本与安全成为试金石。
� 二、三巨头打法:AI开始“会用电脑”
微软开源智能体框架,工程化上手快、便于企业接入。
Anthropic × IBM 联手做企业智能体协作。
Google Gemini 2.5 能操控浏览器自动化表单/测试。
� 三、视频生成之争:质感 vs 速度
Sora 2 主打高画质与强语义;Imagine v0.9 免费、快、移动优先。
肖像权与版权成为“必修课”,别让商业化跑在法务前面。
� 四、科研+人才:量子加码,文化比拼
量子进展提振“硬科技”信心;
长线赢家往往押注基础研究、治理与合规体系。
� 五、低代码与新入口:原型更快、场景更多
Google Opal 扩至 15 国,文字就能生成交互网页。
智能显示屏成家庭健康/教育的多模态中枢。
️ 六、信任红线:隐私与教育要绕开坑
Otter.ai 从会议记录转知识平台,隐私诉讼敲警钟。
教育场景需保护学生探索欲,拒绝“效率碾压学习”。
� 七、工程效率范式:先让AI跑“非关键路径”
IBM Project Bob 协调多模型理解代码库,内部测效率约 +45%。
小规模试点→量化稳定性与回退成本→再进生产。
️ 八、成本文化:向廉价航司学“飞得远又省”
严控成本+聪明选址形成网络效应;
技术投入分短期实验与中长期战略,避免成本失控。
� 九、情感与遗产:敏感但巨大的新市场
数字永生与情感陪伴 AI 受追捧,监管与文化差异复杂。
涉心理干预产品需内置危机响应与合规护栏。
� 十、护城河再定义:从会说到会执行
把模型能力变成稳定流水线;控制 API/硬件执行面。
深耕垂直工作流与数据资产,把合规做成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