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4 为什么要工作?从《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寻找答案
Description
你是否正在为求职而焦虑?是否在犹豫是否要离职或跳槽?又或者,你正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
• 人究竟为什么要工作?
• 为什么明知是苦活累活脏活,但仍然干活?
• 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 真的所有的工作都让人感到无意义吗?
• 不是说好了,“工作了就好了”,为什么工作后,反而觉得离自由更远?
如果你对自身的工作状况充满困惑,也曾被上述问题困扰,那么这期播客正是为你准备的。欢迎和我们一起,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这本书中,寻找可能的答案。
Timeline:
1:35 那些毕业季面临的就业焦虑与反复面试失败的挫败
2:54 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不教的东西:如何进入市场
4:00 怎么我上班了,比上学那会过得还惨?说好了上班就有钱了呢?
4:40 工作能力评价体系主观大于客观
6:22 你是否也在坚持一份既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充足回报的工作
7:47 工作辛苦带来的一系列“消费”行为
10:26 上班的心态就是:干又干不下去,辞又不敢辞职
11:50 不要用一些所谓正确的话苛责自己
13:32 等到升职,等到加薪,等到年终奖,等到……再离职会不会更好
15:00 “等到大学就好了”从小被培养的忍术
15:38 尊重自己当下的体验和感受就好
16:10 是不喜欢考编考公的工作吗?还是排斥考试呢?
17:05 人为什么要工作?——工作伦理的诞生
18:25 工作伦理的戒律:人必须要工作
18:50 工作一种证明“我”身份的方式
20:12 福利政策的存在实际是为了突出工作的“好”与“自由”
21:22 我们为什么会自动遵守人一定要工作的这条戒律呢?
23:00 无法积累原始资本的工作,让人除了工作,别无选择
23:45 持续被刺激且不被满足的欲望,促使人不停的工作
24:35 “沪爷炸街”——一种对有钱人的羡慕
25:34 擦边/团播/下海,赚快钱的风口赛道还是下一个陷阱?
27:10 对擦边的美化:钱比人更重要
29:23 新穷人——消费社会定义的无法一直消费的人
30:26 富人才是小金豆,穷人只配叫小土豆
31:20 世界是个嫌贫爱富的爱丁堡
32:05 比起放假,我好像更喜欢工作
33:06 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钱,普通人打工的出路在哪里?
33:54 打造自己的个人IP,去尝试获得可以持续为自己赚钱的生产资料
35:04 工作太痛苦的原因:责任心和道德感太强了
35:22 如何更舒适的打工,如何和现在的工作共存
35:35 工作的神圣感,本身就是被塑造
35:49 把自己的生活“变大”,建立除工作外的其他支点
36:21 跳出游戏的工作,攒够钱提前结束打工
36:51 无论选择继续工作,还是提前FIRE,都需要 对消费主义祛魅
37:02 如何在消费主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
37:16 消费困惑:我是真的需要,还是看到别人有才想要?
38:59 通过消费购买“我”曾今对别人的羡慕
39:14 把消费当成一种融入群体的方法
39:45 融入群体靠的是被消费符号遮盖的自身魅力
40:22 旅游必须要出片的焦虑
41:01 不要因为有消费主义这个词,就总用这个词责备自己
41:31 用自己的钱,进行合理的消费,就很厉害
41:53 是买贵买精,还是买低价次抛
43:38 冤枉钱:买本身不舒服/不合时宜的物品
45:31 买房买车的朋辈压力
46:55 喜欢房子或许只是想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49:00 把消费变成一种创造和产出
51:20 花钱焦虑的原因:害怕承担消费的后果
52:38 婚礼被塑造的“女人最重要的一天”
53:35 为什么要为几千公里外的县城婚礼哭泣
本期节目提到:
片头曲:Feeling Happy: Sketch Music/ Matthew Anderson / Florian Moenks
书籍:《纳瓦尔宝典》《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