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厂二代反内卷攻略】To B企业怎么做品牌?
Description
⚠️「老板对品牌的认知,正在杀死To B企业的未来?」本期揭秘制造业困局:当你的产线世界领先,为何净利不到5%?本期节目告诉你,真正的行业巨头都在玩"C2B"游戏——通过建立行业标准、提升溢价能力、反向收割采购商心智,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在内卷加剧、成本红利消失的今天,价格战已是死路一条,品牌差异化才是破局关键。节目首次公开"C2B"战术:如何让终端用户的认知成为你最锋利的谈判武器?从莱卡面料到英特尔芯片,揭秘新一代工业巨头的血腥增长密码!
👉隔壁付费课程《创业大败局》第一季上线啦!百万学费得来的12条创业死亡法则,分享给你!
💗截至当期,隆重感谢累计赞赏榜单TOP3的听众👑「 Rainnh 」🥈「 哈哈哈哈的哈哈哈 」🥉「 rapheal比较二 」,所有的赞赏都将会作为我们的节目营销支出,让我们彼此可以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更多臭味相投的同伴一路向前、无问东西。
我们相信: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渺小,但一群人的思考足以改变潮水的方向!感谢你们让我们成为了平台赞赏最高&增长最快🥇的节目之一
🕰️ 本期对谈的是两位营销行业实战派CMO,他们是:
—夏翰杰:超级内容CEO,营销策略专家,前中国500强品牌副总,上市公司营销顾问,专注整合营销与行业趋势研究,擅长拆解商业底层逻辑,多次操盘新消费品从0到亿。
— 周龙:中国营销100人,中国广告年度最佳CMO,中欧EMBA,金狮奖/金投赏评委,美特斯邦威前CMO(投资奇葩说,操盘品牌3亿至100亿),UOOYAA CEO(操盘2亿到4亿),AKCLUB CEO(操盘6000万至上市)。
📢核心理念
品牌是战略,不是装饰:To B品牌化的本质是重新定义竞争规则,而非简单设计logo或投放广告。
信任>功能:B端决策依赖长期信任,品牌通过标准化、情绪化、故事化降低客户选择成本。
增量思维:品牌必须创造新价值(如溢价能力、行业话语权),而非消耗存量(如压价、垫资)
📢关键策略
对标国际玩家:研究西门子、松下等2B巨头的品牌路径,避开“中国式内卷”陷阱。
联合战友,非服务甲方:向客户传递“我们共同服务终端用户”的价值观,转变零和博弈关系。
ISO9001式“标准C2B”:将自身技术/服务包装成行业认证(如“安全等级达XX标准”),绑定客户心智。
终端渗透:在展会、销售物料、客户沟通中统一品牌语言,强化差异化感知。
📢实战建议
投放C端,反攻B端:学习英特尔、莱卡,通过C端内容(广告、冠名)建立行业标准认知,倒逼B端客户选择。
聚焦战略,拒绝杂货铺:梳理核心优势(如“混凝土界的顺丰”),砍掉冗余SKU,用单一卖点穿透市场。
重塑宣传片:将枯燥的“产能说明书”改为故事化、情绪化的品牌片(使命/温情向)。
一把手工程:老板必须亲自带队,避免品牌部沦为“老板IP宣传组”。
👀金句点睛
“有竞争的地方就要做品牌——To B企业也不例外。”
“品牌不是logo,而是符号;不是标识过去,而是创造增量。”
“比阶级更难跨越的,是认知差异——老板的认知决定品牌的天花板。”
“绑架C端的认知,才能掌控B端的议价权。”(英特尔、莱卡案例)
“To B品牌化的终极目标:让客户以选择你为荣,而非以砍价为乐。”
「AI总结」To B逆袭的本质是品牌的差异化玩法。用莱卡的吊牌当护照,用英特尔的音效当枪炮,从面料厂到混凝土,真相是:没有符号的生意,终将成为订单的乞丐。
💿 时间戳:
01:44 To B企业渠道迷思:藏在供应链深处的品牌价值盲区
04:53 芯片霸权现形记:英特尔标识统治术的「噔噔噔噔」洗脑术
07:06 科技马太效应:研发-品牌-定价的黄金三角循环
10:40 第三代品牌革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符号」的战略重构
15:47 面料暗战:用「无声」技术颠覆行业标准的降维打击
22:41 代际认知断层:老一辈企业家看不懂的品牌资产密码
31:58 莱卡奇迹:800万广告费撬动To B市场的认知核弹
37:58 ISO认证幻象:质量管理体系背后的消费者心智博弈
41:23 心智穿刺术:To B品牌建设的毫米级精准打击
47:05 温情营销觉醒:中国To B企业缺失的情感连接基因
52:44 全球化突围:中国品牌认知升维的价格战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