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 EP 15 「送給世界的禮物—駐地藝術家Eleng Luluan 安聖惠」
Description
從小在山林中的舊好茶部落長大的安聖惠,養成無論白日或黑夜,感官全然展開與觀察的能力。身為魯凱的女孩與貴族階級的身份,她承受許多關愛與豐盛的物質文化洗禮,但天生藝術家的叛逆性格,讓她寧可跳脫舒適圈,置身在曠野原始的東海岸創作,隨著生命經驗的累積堆疊,透過龐大的作品量體,呼應出她那骨子里源自山林、海洋、環境的能量,且逐漸形塑出一件件令人安適、安住身心靈的小宇宙(作品),而滋潤她生命原初的愛,讓這樣的創作能量也成為藝術家反饋給世界的禮物。
01:05 只要是安聖惠在的地方就會有安定的感覺。意識部落對聖惠的啟蒙意義,但海浪的聲音好恐怖喔。
02:55 2002年金樽沙灘上的意識部落誕生,藝術家們不約而同聚集在此,回歸最原始自然的環境,一起生活與創作、用生命在「吵架」
04:58 出生成長於屏東舊好茶部落,生在部落領袖家族的期許下備受關注與疼
愛。叛逆靈魂從未停止過。
06:20 叔叔不愛江山愛美人、姊姊(聖惠母親)只好擔起領袖家族的重任。魯
凱的女性雙手永遠不會停歇。
08:46 在一場告別式中終於明白,女性終生雙手不停下來的意義,為孩子縫製、刺繡最美麗的傳統服,因為每個重要的成長、生命階段都充滿了母親們的祝福與期許。
10:22 從事創作後潛心探索母體文化中的身體感。魯凱語pacase包含雕刻、刺
繡、織布、書寫等意義,啟發許多想像。
11:40 三度為大地藝術節駐地創作,位於長濱寧浦的〈faki的背影〉,揣摩部落
男性為部落事務、家園,與山海環境共生共存的、有擔當的背影。
16:26 聖惠從小到大喜歡觀察人的身體語言與背後的精神,尤其是部落擔當者
的身影。
18:22 山坨兒颱風來襲,部落年輕人義無反顧守護家園。
20:12 颱風與聖惠的作品關係密切。尼伯特颱風一夕之間將位於加路蘭的第一件大地藝術節駐地作品〈風搖籃〉摧毀。
23:44 第二件駐地作品為位於寧浦的〈放在那邊的海〉,以「鬼頭刀」的身影
愛捕魚的男性對海的感情,這件作品「吃」了不少人(喜歡坐在裡面看海的觀眾)。
26:13 〈放在那邊的海〉後來到了日本福岡變成了「鯖魚」。國際合作靠肢體語言、敬業態度和「精神糧食」溝通。
29:27 利物浦王子碼頭上的〈Ngialibalibade—致失落的神話〉,以漁網編織成魯凱、排灣的神聖器皿:陶壺造型,回應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對世界的影響、傳統文化的消失。
34:11 多樣化的材料使用反映生命不同階段的記憶,每天生活都跟各種素材的
對話。
37:14 從小在山林中長大,無論在白天或黑夜,感官都是全然展開,直覺很
準。
39:37 大型量體的作品對應著身心靈所感知的能量與反饋,找到平衡後便成為了生命的禮物,也成了藝術家送給世界的禮物。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駐地藝術家Eleng Luluan安聖惠
錄音:巴賴Balai
後製:巴賴Balai
製作: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本集音樂:
1. 植夢(片頭片尾)|桑布伊
2. 成為出海口|巴賴Balai
3. 光明的道路 Na Demelja Lja Jalan|巴賴Balai
4. Lovely|巴賴Balai
5. 反覆的新芽|巴賴Balai
6. Ayi愛|巴賴Balai
7. 柳哲光手碟創作EP|柳哲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ea6xpqjvad08397n6mqrj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