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可持续进行时Vol.51 政策解读|《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正式发布:企业披露进入实操阶段
Vol.51 政策解读|《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正式发布:企业披露进入实操阶段

Vol.51 政策解读|《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正式发布:企业披露进入实操阶段

Update: 2025-09-21
Share

Description

一、政策脉络

  • 2024年11月: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央行、证监会等九个部门,发布了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奠定了我国企业可持续披露体系的基础。
  • 2025年6月23日:财政部发布了 《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重点就“价值链范围”“相称性原则”“可持续风险与机遇的财务影响”等操作性问题提供解释。
  • 2025年9月:财政部正式印发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文件在条款表述上更为精炼,同时吸收了市场反馈,更加突出了与国际准则(如ISSB IFRS S1、S2)的对接。

二、文件主要内容

  1. 价值链范围
    企业在披露时不仅考虑自身,还应涵盖供应链、分销、使用及回收环节。
    披露范围应遵循“相称性原则”,即根据信息的重大性和可获取性进行合理界定。
    在企业经营环境或价值链发生重大变化时,需重新评估披露边界。
  2. 重要性与相称性原则
    企业应基于“重大性”原则,判断可持续事项是否对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产生影响。
    指南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相称性”调整信息披露的深度与广度,避免不必要的披露负担。
  3. 信息关联性
    要求可持续披露与财务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等信息形成逻辑关联。
    企业需说明可持续风险和机遇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的潜在影响。
  4. 信息使用者定位
    明确主要使用者为 投资者与债权人
    投资者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和成长潜力,债权人则重视偿债能力与风险稳定性。

三、政策解读与影响

  1. 制度演进:从框架到细则
    这一应用指南标志着中国可持续披露体系已从“顶层制度设计”进入“实操落地”阶段。
    通过“自愿先行”,为未来可能的强制披露积累经验,也给市场预留了适应空间。
  2. 与国际对标:提升资本市场可比性
    指南的表述和逻辑与ISSB发布的IFRS S1、S2高度呼应,显示出中国在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中注重与国际对标。
    有助于跨国投资人理解和比较中国企业的可持续表现,增强资本市场透明度。
  3. 对企业的影响
    短期
    :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在资本市场融资需求较高的企业更有动力率先采用,以树立形象和获得融资便利。
    中期:企业将需要建立内部跨部门的数据收集和管理机制,例如财务、战略、环保、供应链等部门的协作。
    长期:未来一旦转为强制披露,企业已有经验可降低转型成本,并提升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运营的契合度。
  4. 对投资者与债权人
    有助于提高企业披露信息的可比性与决策价值。
    尤其是在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增长的大背景下,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将降低融资风险。
  5. 对监管层
    通过“征求意见—正式发布—自愿实施”的渐进式路径,既能推动制度落地,又能缓解企业的执行压力。
    未来可能会在部分行业(如能源、制造业、金融业)率先试点强制披露。

四、总结

此次应用指南的发布,是我国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从顶层设计到操作细则,制度框架已逐步清晰。虽然当前仍以“自愿”为主,但已为未来全面、强制、统一的披露体系奠定了基础。对于企业而言,越早行动,就越能在政策和市场趋势中占得先机。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51 政策解读|《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正式发布:企业披露进入实操阶段

Vol.51 政策解读|《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正式发布:企业披露进入实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