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稻埕漫談 More Than Casual Talkvol.4 最後的秘境: 藝術學院的瘋狂日常
vol.4 最後的秘境: 藝術學院的瘋狂日常

vol.4 最後的秘境: 藝術學院的瘋狂日常

Update: 2020-12-03
Share

Description

稻埕漫談出外景到高雄!最近閱讀《最後的秘境  東京藝大:天才們的渾沌日常》,只讀過一般綜合型大學的我非常好奇台灣的藝術學院的校園生活。求學的生涯發生過怎樣瘋狂的事情?又如何影響到創作?以及在畢業之後,脫離了面對功課、作業、期末評圖的目標,藝術家如何保持創作的動力和動機?本集邀請到三位藝術家:程仁珮、林正偉、黃建樺一起來聊他/她們的學校生活、創作和藝術生涯的挑戰。




來賓介紹|


程仁珮 (1983)經歷過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研究所。作品探討民族遷移和飲食風俗之間的關聯性,並聚焦在飲食文化和歷史記憶。透過採訪行動,挖掘當地居民的回憶與故事,將食材與個人物件,組裝成食物雕塑,以攝影裝置呈現。因為常做食物有關的「參與式藝術」計畫,人稱食物程仁珮。


林正偉 (1984)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作品經常運用錄像、裝置和某種身體經驗營造奇特的氛圍幻覺。討論議題和環境、歷史、集體記憶有關。喜歡變魔術,所以人稱魔術林正偉。


黃建樺 (1979)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碩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於南藝大就讀時轉而趨向影像創作,試圖將對實體時間空間的存在獨有看法帶入當代科技影像,創作持續對人類存在於影像時代的身分定位做探討。作品主角有許多動物,造訪世界各地異文化之下的動物園作為其中一個研究標的,所以是動物黃建樺。




任何建議或是歡迎點播想聽的主題email至 ericayuwenhuang@gmail.com




單集大綱找亮點


[06:13 ] 一場工業設計轉學考的歷險記


[12:02 ] 高師大美術節?? 吃西瓜大賽?? 考驗造型能力還是承受力?!


[16:30 ] 男生也想要參加淑女日!! 原來在大學時代就無意間做過性別平權倡議


[17:05 ] 非典型拉拉隊 - 台藝大新生比念書還最重要的事


[28:10 ] 從藝術大學生到專職藝術家之路


[33:05 ] David Salle在[更正]紐約藝術學院畢業演講“”


[39:00 ] 當兵的後要重回藝術的創傷症候群?!


[42:00 ] 南藝大的藝術家養成


[46:30 ] 如何打破創作的同溫層


[54:24 ] 回到高雄,面對自己與創作


[1:05:09 ] 高雄需要怎樣的創作活力


[1:08:30 ] 藝術環境的生態循環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4 最後的秘境: 藝術學院的瘋狂日常

vol.4 最後的秘境: 藝術學院的瘋狂日常

Erica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