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緬金三角與父親的青春相遇 —— 李俊賢:眷村文化的記錄者(二)》(1)
Description
受訪嘉賓:李俊賢
一段從戰火中展開的家族記憶
李俊賢的父親李榕生,出生於廣西上思縣,祖父曾任桂系軍閥李宗仁部屬、抗戰時期的團長,
隨著戰亂與政局動盪,李榕生自幼隨家人輾轉各地,最終回到十萬大山,
青年時,他響應號召加入青年軍205師,期望以服役換取免試入學機會。
青年軍訓練與金三角任務
李榕生在台灣鳳山受訓後進入特種部隊,學習野外生存與敵後滲透等高強度訓練,之後被派往滇緬邊境執行秘密任務,
出發前,他將貴重物品託付給未婚妻 ── 李俊賢的母親 ── 因為他深知此行生死難料。
抵達金三角後,他擔任山區機場電台台長,負責情報與通訊任務,蔣經國曾親赴前線視察,不久戰區遭轟炸,
李榕生死裡逃生,隨著戰況惡化,他奉命撤退,途中橫渡湄公河,子彈貼耳而過,不少戰友喪生,
但他最終在苗族村民救助下脫險,輾轉至清邁、清萊,成功撤離。
戰火下的書信與永恆的愛情
在那個音訊難通的年代,他與未婚妻以書信往來傳遞思念,每封信都滿載深情與盼望,是亂世中最珍貴的慰藉。
戰爭結束後,他平安返台,兩人終成眷屬,共度五十四載,
如今85歲的母親仍珍藏著那些泛黃的家書,在紙邊寫下註記,回憶與丈夫的點滴,那些信,不僅是愛情的見證,更是一段歷史的縮影。
走回父親的足跡
多年後,李俊賢帶著敬意前往湄公河,追尋父親的足跡,雖未能抵達當年的駐地,
他仍在河畔靜立,感受父親曾歷經的戰火與孤獨,也更加理解那一代人的勇氣與信念。
從歷史走進影像的見證
李俊賢,眷村文化記錄者、台藝大攝影講師,曾歷任快遞員、攝影記者與公益組織成員,
他用鏡頭與文字,為世代之間搭起理解的橋樑,
父親的軍旅記憶,不僅成為家族的傳奇,更成為他創作靈魂的源頭。
取用歌曲:
Love to You Taiw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yyS_ALORY&list=RDqwyyS_ALORY&start_radio=1
願嫁漢家郎 — 蔡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feax8KkTKg&list=RD2feax8KkTKg&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