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生物老師聊自然】小故事,談生態
【生物老師聊自然】小故事,談生態
Claim Ownership

【生物老師聊自然】小故事,談生態

Author: 小虎老師

Subscribed: 156Played: 953
Share

Description

台大昆蟲系與師大生科所畢業的小虎老師,是服務於國中教學現場的生物老師,一直以來致力推行環境教育,曾獲教育部環境教育績優人員獎與環保署國家環境教育獎之肯定。

新世代環境教育與現行課綱的重點就是素養導向的主題式課程,即重視生活情境脈絡的學習,其實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生物課本,今天起就跟著小虎老師,從觀察周遭的環境與生態開始,一起輕鬆學習生物知識!

小虎老師的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775312566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7 Episodes
Reverse
八里國中位處觀音山山腳,校園生態豐富,學校有一間很特別的教室「八里國中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裡面收容了許多動物,除了作為課堂教材外,更是學校與社區的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基地。今年整理後重新開張,特此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分享八里國中的環境教育成果,不但提升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也促進學校與社區的交流合作。 收容數量破百隻!八里兩棲類教育收容中心整修後再啟用(聯合報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7788010 更多八里國中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新北市環境教育電子報) https://www.sdec.ntpc.edu.tw/epaper/10812/3.htm     小虎老師為服務於國中教學現場的生物教師,一直以來致力推行環境教育,曾獲教育部環教教育績優人員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環境教育獎之肯定。教育部推行之新世代環境教育,希望跳脫舊式只注重資源回收的框架,期盼走入真實的生活:發現周遭不永續的現況,透過學科知識與身體力行,從實作中解決困境,一起邁向永續的未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校園環境暗藏著鳥類的隱形殺手-透明玻璃窗戶。因為人類建築使用了大量的玻璃窗戶,鏡像反射出天空與樹林,鳥類誤以為可以飛越通行而撞擊窗戶。八里國中位處觀音山,生態資源豐富,時常有野鳥撞玻璃,不但使學生無法安心上課,也造成許多無辜生命的消逝。除了全校行動外,我們也發起鳥類友善校園的倡議,聯繫社區的多所國小,到校指導學弟妹們進行窗戶改善,並推廣至社區,更走入人群進行社會參與。 天下雜誌創意教案(2022 日月光環境教育獎) https://smiletaiwan.cw.com.tw/teach/article/395   教育部實作競賽第二名暨年度影響力獎(新聞報導) https://reurl.cc/803k9R 大愛電視-人文講堂分享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66/article/13800     小虎老師為服務於國中教學現場的生物教師,一直以來致力推行環境教育,曾獲教育部環教教育績優人員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環境教育獎之肯定。教育部推行之新世代環境教育,希望跳脫舊式只注重資源回收的框架,期盼走入真實的生活:發現周遭不永續的現況,透過學科知識與身體力行,從實作中解決困境,一起邁向永續的未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領角鴞是一種中小型的貓頭鷹,活動範圍與人類生活環境重疊。校園偶然發現了一對領角鴞,平常白天棲息於隱密的樹叢休息,入夜才出來覓食活動。因為每年2~5月繁殖季時需要樹洞築巢育幼,因此師生在校園架設起貓頭鷹巢箱,藉由實地觀察認識領角鴞的生態。由於領角鴞屬保育類動物,一般民眾是千萬不能飼養與接觸的,所以我們也向農委會提出領角鴞校園觀察計畫,而領角鴞媽媽也很捧場,連續幾年都來巢箱下蛋呢!   校友領角鴞野放活動(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jdZyEfI9o   國語日報(電子報) https://reurl.cc/yYEqA8      小虎老師為服務於國中教學現場的生物教師,一直以來致力推行環境教育,曾獲教育部環教教育績優人員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環境教育獎之肯定。教育部推行之新世代環境教育,希望跳脫舊式只注重資源回收的框架,期盼走入真實的生活:發現周遭不永續的現況,透過學科知識與身體力行,從實作中解決困境,一起邁向永續的未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節目由八年級學生小潘潘、叡叡、FISH和鹹魚製作播出* ~~新單元上線囉~~ 小虎老師為服務於國中教學現場的生物教師,一直以來致力推行環境教育,曾獲教育部環教教育績優人員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環境教育獎之肯定。教育部推行之新世代環境教育,希望跳脫舊式只注重資源回收的框架,期盼走入真實的生活:發現周遭不永續的現況,透過學科知識與身體力行,從實作中解決困境,一起邁向永續的未來。 我們將學校廢棄的電窯,經過發想與討論,將所學結合環境教育素養,最終將原本的廢棄物華麗轉身,更結合課程推行食農教育,變成學校的特色素養教室,符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將廢棄斷熱磚華麗轉身成柚香窯,廢物變黃金,資源循環再利用。與SDG4優質教育:結合課程推行食農教育。未來不但里中的學生們都能操作到,還會邀請附近國小師生一同來體驗,回應了SDG 17 夥伴關係。文旦柚是我們八里的特色農產,而里中的柚香窯也將是讓八里區所有學校共享的驕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琉球是位於屏東外海的小島,是台灣所有島嶼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小琉球的潮間帶生機盎然,是全世界最多綠蠵龜的島嶼之一,許多遊客都是慕海龜之名而來。不過據研究人員觀察,海龜胃裡幾乎都有塑膠垃圾,甚至在牠們的糞便中也能發現這些人為垃圾,我們隨手的一丟,就可能造成許多海龜的痛苦,因此有許多人覺醒,自發的去淨灘,希望大家能多為牠們著想,並從源頭減量隨手做環保。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每年的5月22日為聯合國訂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目的在於提高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並促進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努力。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呢?生物多樣性包含了三個層面: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與生態系多樣性,更簡單的說:隨著環境條件的不同,生物的特徵、習性、種類和棲地等,會有許多差異,就稱為生物多樣性。我們的食物、醫藥、科技、工業、美學、休閒上,也都必須仰賴各式各樣的生物,這些都屬於生物多樣性的範疇。而今年2024的主題為「你我共參與」,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改變飲食、消費等日常習慣做起,謹慎選擇友善環境的商品,並減少資源的浪費。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4年四到六月美國周期蟬迎來相隔221年的大發生,一些地區的13年蟬與17年蟬同時破土而出,為什麼牠們要在地下待這麼久?這是因為13和17是一個很大的質數,因數只有1和自己,因此當牠們每13或17年才出現一次時,就可以大大降低與其他生命週期的天敵或競爭者相遇的機會,使族群的生存機率提高。而牠們數量如此之高則是「捕食者飽食效應」的生存策略,餵飽了所有的天敵,還是有大量的個體可以繁衍下去。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真菌」包含了菇類、黴菌與酵母菌等,雖然它們根植物一樣不會動,但是真菌並不是植物,這是因為它們細胞壁成分與植物並不相同,加上又缺乏葉綠體不能行光合作用,所以在生物學分類上,真菌便自成一界稱為菌物界或是真菌界。真菌對人類來說可是又恨又愛,而在自然界中常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在大自然的地位非常重要呢!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狐狸娶親」是日本的一則古老傳說,說起會發光的生物,大部分的人首先會想到螢火蟲,臺灣山林除了螢火蟲之外,還有一種會發光的生物就是螢光蕈。螢光蕈是一種菇類,和螢火蟲都是自然界夜晚的美麗小燈籠,但是它們發光的目的卻不大一樣。螢火蟲季節又到了,小朋友賞螢時請攜帶「小」手電筒,要有大人陪同,螢火蟲活動時間多為傍晚,此外也千萬不能抓螢火蟲喔!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地瓜又稱蕃薯或甘薯,是台灣早期的重要食物來源,因台灣外型有點像地瓜,台灣人常以地瓜做為象徵,但其實地瓜不是本土作物喔!一般地瓜大多以營養器官繁殖的扦插法或是塊根種植,屬一種無性生殖。一般所吃的地瓜葉品種也與結地瓜的品種不同。馬鈴薯跟地瓜很像,但其實是塊莖而且發芽有毒不能吃。地瓜營養好吃又幫助腸胃蠕動,所以小朋友記得要多吃地瓜喔!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黑熊在分類上屬於食肉目熊科,但其實是雜食性的動物,而且吃菜菜遠多於吃肉。黑熊會爬樹也會吃屍體,不過小朋友可以放心,一般人在台灣幾乎是不可能遇到黑熊的,因為台灣黑熊數量少且主要出沒於中央山脈的中海拔森林,難以遇到。也因為黑熊的活動範圍很大,土地開發導致棲息地喪失,臺灣黑熊的數量正在下降中,需要大家一起來保護牠們。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故事中的桃太郎餵食野生動物而成為好朋友,在現實生活中,野生動物不宜餵食,如果愛牠們,請記得,別餵牠們。不過小朋友還是可以體驗餵食動物的樂趣的,像是有些人為飼養的動物,但前提必須是經過管理員的允許,甚至園方還會提供特別的飼料,像是餵食綿羊或是錦鯉等。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台江國家公園區是國際級與國家級濕地。除了河口生態系常見的紅樹林植物與魚蝦貝類等生物,更因為位在候鳥遷徙路徑上,提供良好棲地和豐富食物,每年秋冬都有數以萬隻的水鳥來這裡過境或過冬。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黑面琵鷺了!優雅的黑面舞者黑面琵鷺屬全球瀕危的物種之一。近三十年來,牠們從全球不到300隻,到現在全球的6000隻,是無數人努力的成果。小朋友假日有空時,不妨來此走走,來趟充滿自然與人文的台江國家公園知性之旅吧!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自古華人世界對龍崇拜,不過龍到底是怎樣的生物呢?龍有可能是以鱷魚、巨蜥或是蛇為原型再加上人們的想像而成,但也有說法是龍源自於古人對於自然現象而產生的意象。小虎老師偶然發現校園附近的溪流出現大型的外來種蜥蜴-亞洲水龍又稱綠水龍,經過野外調查與實驗室觀察實驗後,我們做成科展主題發表,也順勢成立「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將水龍飼養並作為教學用途,推廣生命教育與環境保護等重要概念。 更多小虎老師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的相關報導: 公視台灣囡仔讚 https://youtu.be/si18QonAQt0?si=tgdTrq_xUwsQkKoN 鏡電視 https://youtu.be/n-iUU0huIDo?si=AV4-Vd6cKqHwl1jK 大愛電視台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66/article/13800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動物,世界上有一種龍確實曾活躍在地球上,那就是恐龍。根據科學證據,鳥類就是唯一存活並演化至今的恐龍,更簡單來說恐龍並沒有絕種,鳥類就是一種恐龍,而我們以往熟悉的霸王龍、迅猛龍、三角龍與劍龍等古代大型恐龍則統稱為非鳥類恐龍,台灣島因為太年輕,所以是沒有非鳥類恐龍的。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天鵝通常生活在溫帶環境中,台灣並沒有野生的天鵝,在池塘看到的天鵝大多都是觀賞寵物,但偶而還是會有迷鳥出現在台灣。北半球的天鵝都是白色,因此長時間人們把天鵝作為純潔的象徵。後來人們在澳洲發現了黑天鵝,完全顛覆了大家的想像,也因此有黑天鵝事件的說法。另外,有一種昆蟲也叫做天蛾,分類上屬於鱗翅目中的天蛾科,是一種中大型的蛾類,是飛行界一等一的高手,大部分的天蛾是夜行性,少數種類屬日行性還常被誤認是蜂鳥呢!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龍眼雞並不是一種雞,而是一種蠟蟬科昆蟲,在本草綱目中稱蠟蟬這類的生物為「樗雞」,加上寄主植物為龍眼,所以我們便稱牠為龍眼雞。雖然龍眼雞外觀美麗,但是牠在原生地可是龍眼的農業害蟲之一,也可能對原生種造成危害。小虎老師以「龍眼雞」做為主題式議題進行教學,教學生使用望遠鏡並走出學校進行實地觀察,最後以國家大事作為課程總結,從身邊環境出發,最後反思環境保育的意義,向學生傳達不隨便攜帶動植物等管制生物與產品是公民最基本的義務與責任。   認識龍眼雞 https://reurl.cc/edqkpx 在地時事-戶外觀察龍眼雞 https://www.sdec.ntpc.edu.tw/epaper/10804/3.htm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食物吃進去後,從嘴巴、食道進入胃和小腸,食物的養分也就慢慢消化分解,小分子養分在小腸吸收後,經過大腸變成便便排出。「狼」在生物學上與狗為同一物種,野狼其實並不壞,只是在狩獵時的習性以及智慧,在農耕文化中妖魔化及汙名化,其實因為棲地破壞與人為捕殺,大野狼數量越來越少,也急需大家保護。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梁山伯與祝英台可說是中國最有家喻戶曉的故事了,淒美的愛情故事至今仍感動許多人。小朋友有沒有想過,故事中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什麼最後化身為蝴蝶,而不是其他昆蟲呢?原因除了蝴蝶本身就美麗討喜,應該也與牠們的求偶行為有關。求偶是昆蟲羽化後的大事,透過求偶才能夠覓得最佳伴侶以交配繁衍下一代。而不同的昆蟲也都具有不同的求偶方式。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河童是日本傳統文化中家喻盧曉的妖怪,所有的一切跡象都表明,日本大鯢就是河童的原型。大鯢在中國大陸俗稱「娃娃魚」,台灣雖然沒有大鯢,但有較小型,且有些接近的山椒魚,山椒魚是一種冰河孑遺生物,分類上屬於兩生類的稱小鯢科或稱山椒魚科,生活在氣溫比較冷的高海拔山區溪澗附近和森林底層潮溼處。目前臺灣已知的五種山椒魚,都是保育類動物。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不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或是外國的伊索寓言,不但可以獲得閱讀故事的樂趣,還可以從中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許多故事中還隱含著一些生態知識與哲理喔!一起聽小虎老師說故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pg0lx300n601v72hrm4u5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