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取景框
7 Episodes
Reverse
你现在正在收听的是取景框心理学专题系列的第一期节目,它源自英文播客「Hidden Brain」。这是我非常想要推荐分享的宝藏播客,它是一档由美国知名记者、作家Shankar Vedantam主持的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类播客。它的核心目标是探索“人类行为背后的隐秘驱动力”,即那些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却深刻影响着思维、决策和人际关系的心理机制,我称它为「隐藏的大脑」。目前他们已有五百多期节目,我将从中精选出最有价值的几期翻译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订阅他们的官方播客了解原文:podcast、小宇宙搜索「Hidden brain」【节目介绍】本期节目搬运自《隐藏大脑》The Art of Unknown 这一期。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生活好像被一张看不见的网紧紧缠绕——明明制定了完美的计划,却总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明明追求高效率,却发现自己越来越脆弱,一点风吹草动就焦虑不已?我们总希望人生可控、未来可期,却又在无数个“如果当时……”的瞬间里,意识到命运其实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从小小的选择,到时代的巨变,偶然与随机,无处不在。你是否好奇:我们究竟该如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韧性?这期内容,正是从“偶然性的艺术”出发,带你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微小信号”,也许答案,就藏在那些你从未留意的细节里。【内容提要】05:06 伊万在希腊被救的故事和二战中京都被排除轰炸名单的巧合—偶然性与命运的奇妙交响12:38 我们喜欢想象自己生活在一个非常有序的节奏和宇宙当中,但偶尔我们的生活却会被一些意外事件颠覆。20:50 随机性与人类存在的脆弱性34:29 效率的代价是韧性,如果你把效率提升到极限,你的生活系统其实会变得无比脆弱,毫无弹性。39:35 贪睡按钮效应会提醒我们无法控制一切,但这种感觉会带来力量。44:24 拥抱生活偶然性,感恩现有幸福【英文单词学习笔记】Kokura's luck, 小仓的幸运: 因种种机缘巧合,日本小仓这个地方躲过了被原子弹轰炸的命运,借此隐喻那些“你躲过的一劫”,大幸运。Magnitude bias,量级偏见Fluke : 比目鱼,但重要的意思是侥幸,偶然的幸运Resilience :韧性【节目中提到的主讲者和他的作品】《Fluke: Chance, Chaos, and Why Everything We Do Matters,》by Brian Klaas, 2024.【团队介绍】制作人:王菲菲【互动方式】微博,公号,小红书:@七堇年「欢迎添加微信号:qujingkuang77,小助手会将你拉进粉丝群,在这里可以许愿和提问、获取节目最新资讯~」
【本期嘉宾】Alex,视频内容创作者,女性媒体计划「绝对是个妞」创始人,播客「绝对是个妞」主播。胡辛束,作家,自媒体人,户外爱好者,「百分之十Radio」主播。曾出版《我想要两颗西柚》《当相爱的人住进一个房间》。【节目介绍】小七最近出版的小说集《巧克力与佛》,其中带入了她这几年的攀岩经验,于是本期邀请到了同样有攀岩经验的女性创作者Alex和胡辛束展开这次对话。三位女性创作者,虽然各自领域不尽相同,但某种程度,有不少共通的人生经验,例如都是自由职业者,没有选择朝九晚五的常规路径,也都有丰富的户外运动经验,通过极限运动,在拓宽女性身体与生活的边界。今天会从攀岩聊起,聊聊运动、女性身体在运动中的经验、局限与突破,聊聊我们终将都会面对的衰老,以及在这个无限攀爬的世界上,爬不动了,该怎么心安理得地歇一会儿。本期也把节目录成了视频,看视频请移步B站、微博、视频号搜索「七堇年」。*小小提示🥺,对谈开头因为收音问题有几秒持续的电流声,还望听友们的小耳朵多多包涵,让我们一起进入三位老师的精神世界吧~【内容提要】PART 1 站起来,直接走,伸手就有1、聊聊最热爱的一项运动2、运动与身体3、运动教会自己的事PART 2 我和我的身体1、运动场上的性别观察2、女性身体与运动3、背对衰老,也面对衰老PART 3 爬不动,就歇会儿!1、肉体与精神2、打破刻板印象3、攀岩是享受失败的运动结尾小彩蛋1、如果让您动物塑自己,会是哪一种动物?2、如果有限时十天的岩羊变身体验,且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攀岩(不管任何科学或地理的限制),你愿意付出以下什么交换?并解释原因。【团队介绍】制作人:王菲菲【互动方式】取景框官方小红书:取景框微博,公号,小红书:@七堇年「欢迎添加微信号:qujingkuang77,小助手会将你拉进粉丝群,在这里可以许愿和提问、获取节目最新资讯~」
七堇年新书《巧克力与佛》现已上市!【节目介绍】当小说成为人生的试验场,冒险家与上班族站在同一座山下。雪山与社保,星辰与职级,鲜明对峙。小说集里,一半是作为冒险家的普通人,在身体上克服地心引力,却逃脱不了社会框架的牵引;一半是作为普通人的冒险家,被固定在两点一线和朝九晚五,却在日常生活的平静角落,经历心理层面的非凡历险。二者合一,共同指向普通人的存在: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人都要面对本质上的无聊,面对内心深处细小的恶、微弱的善,面对种种两面煎、两不舍、既要又要。无数一念之差,组成我们生命中的顿悟时刻,是命运的禅。【内容提要】01:42这块儿巧克力就是你的佛。07:29有时候你也会想你爬的到底是这座山,还是这座山的名气。09:49攀岩是一门享受失败的艺术。15:16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回到变成猴子的时候。16:27互联网将我们在虚拟中无限拉近,但是现实中其实把我们隔得无限远。20:26坐在沙发上刷一段20秒的户外视频我也爱看,但是眼睛和身体都还是只在沙发上、在人间。它不能代替一个具体的自己,去切肤的置身那种稀薄的空气,感受刺痛鼻腔的寒冷、恶心、头痛、疲惫。但与此同时,四周又是无与伦比的壮美跟崇高。这种具身经验无论怎么观看手机,它都是得不到的。【购买方式】🛒🛒Step1️⃣:点击领取播客听友专属优惠券(每人限领5张)Step2️⃣:专属购买链接*请先领取专属优惠券再下单书籍呦~【提到的作品】《达摩流浪者》【美】杰克·凯鲁亚克《冻》 【日】 泽木耕太郎, 台湾译本序言by雪羊【团队介绍】制作人:王菲菲【互动方式】取景框官方小红书:取景框微博,公号,小红书:@七堇年「欢迎添加微信号:qujingkuang77,小助手会将你拉进粉丝群,在这里可以许愿和提问、获取节目最新资讯~」
【节目介绍】这期节目来自《多多指教》的串台,谢谢主播杨大壹和我一起回顾了那些来时的路,枝桠上的果实。是啊,原来最大的乐趣,都来自那些当初看似毫无回报的事。恰如导演阿巴斯所说:“信不信由你,我总是从获益中受损;从受损中获益”。【内容提要】关于阅读和写作1、在高二就拿了新概念作文的一等奖,当时是什么感觉?新概念作文大赛对当时的80后意味着什么?2、家人、朋友、同学、老师们的反应是怎样的?3、拿了奖,出了书,有小说,有散文,销量过百万,有人说你是“畅销女皇”,那时候对自己的认识是什么,会一门心思决定要当作家吗?有过飘了的时候吗?4、做《青年作家》的主编,工作是你向往的吗?进入之后的体验和你预想的相同、不同分别是什么?5、什么是少年天才?6、据你观察和阅读,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在写什么,他们的思考是什么?从13年到25年,这十几年产生了什么变化?7、当代青年作家正在被什么塑造和影响?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值得警惕的?8、最近看到了哪些让你惊喜的当代文学,它特别之处在哪里?9、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面向影视化的写作是作家应该追求的吗?它的利弊是什么?10、什么是一部作品的文学性?关于旅行、最大限度地活着1、在《横断浪途》里你写,“最低限度的生活引人思考,最高限度地活着本该是怎样的。”当时写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2、疫情三年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3、投身户外运动,去旅行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有哪个瞬间是让你印象深刻的?4、在《横断浪途》里你描写了许多崩溃的、痛苦的、尴尬的瞬间,这是你追求的一部分吗?很多人认为户外意味着中产享受生活,也有人认为户外意味着危险和吃苦,你是怎么看待这项活动的?5、我们这一代人面对一个经验失效的世界,过去的生活经验不足以指导我们当下的日子,原来信奉的理念也不能支撑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在不同媒介的刺激下,用文字书写旅行好像变成了一个很古典、有些落伍的方式,更多人习惯的是出片、打卡、网红景点,你会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旅行文学的出路在哪里?6、怎么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地平线?7、在这个时代做创作要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团队介绍】制作人:王菲菲【互动方式】取景框官方小红书:取景框微博,公号,小红书:@七堇年《取景框》合作联系邮箱:353662216@qq.com「欢迎添加微信号:qujingkuang77,小助手会将你拉进粉丝群,在这里可以许愿和提问、获取节目最新资讯~」
【本期嘉宾】她叫张诺娅。她就是那个徒步的姑娘。张诺娅出生在山城重庆,自小辗转于北京、重庆、成都。十七岁时求学美国,于2013年以特优生的成绩从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毕业,主修心理学。2013年,张诺娅徒步了800公里的科罗拉多小径,成为第一位完成这条线路的中国女性。2014年,她用了137天,纵穿“太平洋山脊”,从墨西哥徒步走到了加拿大,成为了第一位完成PCT的中国人。2015年,张诺娅用时155天,从佐治亚走到缅因,从斯布林格山走到卡塔丁,完成了世界长距徒步路线的始祖–3500公里的阿帕拉契小径。2014年和2015年,张诺娅连续两届被提名为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背包客,并于2014年凭借4200公里的太平洋山脊徒步斩获这一奖项。2017年,诺娅正式完成美国长距离徒步三重冠的最后一条线路——大陆分水岭,并成为第一名三重冠华人女性,同年9月被美国长距徒步协会(ALDHA)正式授予“皇冠”。张诺娅的精神导师是爱默生和梭罗。她尤其爱那句“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她自己的诠释是:“除了最远的远方,我哪儿都不想去。除了最纯净的生活,我什么都不需要。除了必须有的东西,我尽可能不去拥有太多。”这条“极简之路”把张诺娅带上了一条不寻常的旅途。她在哥斯达黎加和云南支教,创办公益社团,在精神病院实习,辅导过自闭症儿童,在本科就发表过认知心理学学术成果。张诺娅在大学时用当辅导员挣取的零用钱游遍了大半个美国。在旅途中,她最看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喜欢参与当地特有的活动,“不走寻常路”,还体验过沙发客和搭车(由于长距徒步补给的特殊性,这两年她搭车不下30次)。在不徒步的时候,张诺娅喜欢看书、画画、写文章。张诺娅的心理学背景让“人”和“人性”成为了她长距徒步之旅最重要的元素。关于她的徒步故事,@张诺娅 制作过很多精彩视频发布在B站,小红书,微博等而我,是从她的个人网站了解到她,以及很多装备和线路信息的:徒步-张诺娅【本期节目介绍】本着“不说重复话”的原则,略过了那些网上已有的素材,和她聊了聊徒步之外的精神世界。【内容提要】06:14 “人在15岁之前,如果经历了重大的比如说搬家、转学,父母离异这样的人生变故,那他之后就会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人。”08:40 “4000公里的步道,只能在没有风雪的那几个月里进行,所以季节限制导致你没有景观的自由度和选择度...所以在这种无力感的前提下,你就会对景色这个东西很放得开。”10:33 视频创作与写作的心理压力和应对—“为什么这个视频它的结构和叙事是吸引我的?为什么那个视频就不能?……做视频对徒步的体验折扣至少是一半。”14:35 " 写作就像开盲盒,如果我今天早上喝的咖啡吃的燕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昨天我就能够下笔如有神?为什么我今天就写出来一坨crap?"39:33 "我想象我的脑中我有一个能量,有一团火...如果看了太多庞杂的信息,我会无法有足够的力气把我带到书桌前。"44:10 "西方心理学之恶...让我们有了很多的武器和工具去攻击自己人。"56:48 徒步穿越荒野,却困于现代“原子化”生活:我们如何找回消失的“附近”?【节目中提到的作品】《女武士》The Woman Warrior by Maxine Hong Kingston《听客溪的朝圣》 Pilgrim At Tinker Creek by Annie Dillard《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李娟《浮生六记》沈复《秋灯琐忆》蒋坦《陶庵梦忆》张岱《异乡记》张爱玲【团队介绍】制作人:王菲菲【互动方式】取景框官方小红书:取景框微博,公号,小红书:@七堇年《取景框》合作联系邮箱:353662216@qq.com「欢迎添加微信号:qujingkuang77,小助手会将你拉进粉丝群,在这里可以许愿和提问、获取节目最新资讯~」
【节目介绍】对谈李亮辰,对我而言是一次等待了十年的聊天。2015年,在一次偶然的旅途中,同伴在车里放了《有一块青苔很明显》以及《镜中》,我一耳朵就爱上了这几首作品,因此特意看了一眼创作者:李亮辰。十年过去了,他的旧作品陪我走过无数旅途,从加拿大的海岸,到川西轿顶山的星雪夜,循环有一千遍不止。2025年,我开始注意到李亮辰陆续上线新作品,从《一千万片》到《每一个悉达多》,嗯,是时候了,我想和借此机会和他聊聊——什么都行,最好是关于创作这回事。这是一期创作者之间的交谈,那些漫不经心挥霍掉的时光,那些转变,那些与生命周期同步的创作。是的,亮辰在播客中分享了创作过程中面对的难题、接受自己的平凡,以及:我们可以不可以不要这么呕心沥血。轻松一点,来,就像放学后在桥下唱歌那样。【本期嘉宾】李亮辰,音乐人,常驻南京,曾参加第三季中国好歌曲,既往代表作《有一块青苔很明显》《镜中》等等。关于2025年最新专辑《最一开始的风》,他说:“专辑的曲⽬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优秀⾳乐⼈的合作歌曲。这些曲⽬涵盖多样的⻛格 —— 世界⻛元素电⼦⾳乐,Lofi 卧室⾳乐,另类电⼦舞曲,流⾏,另类摇滚,Bossa Nova… …在这分散⽽漫⻓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帮助和对于⾳乐更多维的认知,我的词曲和演唱得以被多元的⽅式呈现。最终排列专辑曲⽬的时候,我总想起 ⽂森特·维多夫罗 的诗歌《⾼蓝》中的⼀段:「 你的星这样经过以你的呼吸远⽅的疲惫以你的表情你⾛路的⽅式以向你致意的磁化的空间它以夜的⾥程将我们分隔但我要提醒你我们被缝在同⼀颗星我们缝在⼀起被同样的⾳乐弥漫 」感谢这些善良的朋友们,是他们,丰富了我。”【内容提要】06:27 创作力与生命周期同步进化的人是很少见的,而Radio Head是其中之一14:10 音乐创作中,独自创作与团队合作的不同之处29:39 灵感来临时刻,也是“神性降临”时刻32:00 最好的诗人只有两种身份:传教士和预言家34:14 南京朋友立铁律:深度聊天一年限定两次41:15 被伯克利老师点醒,“你应该用你的母语创作”43:53 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处境:那些诗人,也该被写进作曲者里53:02 创作中的虚无感与自我和解01:00:27 假如能见上帝:青史留名与幸福生活之间的选择01:03:51 杰作的参照系,到底应该由谁来定?【节目中提到的作品和创作人】Readiohead 电台司令,是一支来自英国的摇滚乐队,组建于1985年《A moon shaped pool 》:2016年,电台司令发布的专辑重轻:投资人,播客节目《不在场》主理人,最新翻译作品《创意行为:存在即答案》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简称钢协二)宗萨钦哲仁波切(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正见》七八点:中国内地乐队,成立于1997年南京,核心成员包括杜磊、朱二毛、王羽中等Geoff Dyer 英国作家,《然而,很美》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陈其钢: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屡获国际大奖,曾谱写北京奥运主题曲《我和你》等【团队介绍】制作人:王菲菲【互动方式】取景框官方小红书:取景框微博,公众号,小红书:@七堇年📮《取景框》合作联系邮箱:353662216@qq.com「欢迎添加微信号:qujingkuang77,小助手会将你拉进粉丝群,在这里可以许愿和提问、获取节目最新资讯~」
【本期嘉宾】颜怡颜悦:脱口秀演员/作家(《新型关系2.0》专场周边礼物 :一只冒犯程度量杯)【本期节目介绍】双胞胎创作者颜怡颜悦首次敞开私人空间,与作家七堇年展开了一场关于创作本质的深度对谈。当喜剧演员不再扮演“炸场小丑”,当写作者逃离书桌攀上岩壁——我们将如何面对精神世界的荒诞与救赎?本期围绕「创作体悟」「对抗虚无」「创作与表演的关系」三部分进行,那些烛光下的争吵、城墙与院门的隐喻,以及如何在“被AI取代”的喧嚣中,依然选择用肉身碰撞荒诞,这一切都会在对谈中徐徐展开。「欢迎添加微信号:qujingkuang77,小助手会将你拉进粉丝群,在这里可以许愿和提问、获取节目最新资讯~」【内容提要】01:55 我们卧室的大门免签进入,而且希望随时被人震惊到05:53 经历一场心理上的按摩后,才发现创作对观众里来说是一种虚拟发货的精神礼包12:31 当“月经羞耻”不再羞耻,说明这个城市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7:47 佛学里「我执」的点不在于「执」,而在于「我」22:08 当表演和文本融洽结合时,我便不再追问自己“我能这样演吗?”28:14 写作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是一种无尽的、反复的循环,而在运动中,能让人完全沉浸于行动本身,忘却生活中的虚无感。32:03 对想转行做脱口秀的人的建议是:要喜欢受虐、准备好承受羞辱37:29 人类是唯一一个能在灾难面前笑出来的动物40:12 AI与人类创作的边界和归属感44:02 对身边失业朋友的隐形压力,让人反思焦虑的来源48:30 一创作就吵架,各种吵,倒个垃圾都要吵【节目中提到的作品和创作人】英国情景喜剧《peep show》,译作《窥视秀》 2003-2015英国演员,喜剧人,编剧,监制:Sacha Baron Cohen英剧《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How to with John Wilson Season 1 (2020)美国喜剧人,演员,电影电视人:Louis C.K. 代表作《路易不容易》等成庆《佛学入门四十讲》白先勇 奚淞 《红楼梦幻》【团队介绍】制作人:王菲菲【互动方式】取景框官方小红书:取景框微博:@七堇年公众号:@七堇年小红书:@七堇年📮《取景框》合作联系邮箱:3536622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