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墙裂推荐|生活与心理学|一份料理生活的心理学指南
Claim Ownership
48 Episodes
Reverse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曝光效应1、曝光效应的含义:曝光效应,又谓多看效应、简单暴露效应、单纯曝光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2、曝光效应的相关研究:心理学家费希纳在1876年最早对曝光效应进行了研究。心理学家铁钦纳认为人们看到熟悉事物的出现会感到“如沐春风”。心理学家扎荣茨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一群人观看某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肯定受试者不认识毕业纪念册里出现的任何一个人,看完毕业纪念册之后再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相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他把这个现象称为“单纯曝光效果”。实验显示只要一个人或事或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或物。另外一个研究者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来说明简单曝光效应。在一个学期开始时,研究者让大学女生在某些课堂上分别出现15次,10次或5次。这些女生从来不和教室里的其他人交谈,只是坐在那里,她们出现的次数有多有少。然后,在学期末让该课堂真正的学生看这些女生的照片,并询问他们的反应。结果非常清楚:越熟悉的女生(即出现次数越多的女生),对学生越有吸引力,比那些从未看到过的女生更让他们喜欢。3、曝光效应的常见应用领域广告领域,是常见的曝光效应应用领域。虽然曝光效应在广告宣传方面好像天然就有其作用,但曝光对提高消费者对特定公司和产品的态度体验究竟有多大效果,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发现,即使曝光大部分是正面的,媒体上的高曝光率却和公司更低的名气有关联。随后对该研究的重复检验得出结论,曝光会产生矛盾的情感,因为曝光会带来许多联想,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方面。当公司或产品还较新颖,消费者不熟悉时曝光才最可能有促进作用。4、曝光效应使用的注意:1)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作用。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来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5、曝光效应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费解,也就是不太让人喜欢了。当然,曝光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你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差,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反而起了副作用。想想看,你周围有没有常在你面前“露脸”的人。如果想给别人留下不错的印象,常出现在他面前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好方法。简单地,看看身边,经常与人聊天,拉拉家常,带点小礼物的同事,是不是人缘要好许多?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是不是往往比较讨领导欢心?当然,不是鼓励溜须拍马,露脸也要讲技巧,比如吃饭时的礼貌招呼,电梯里的寒暄问候,会议上的相视一笑,某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只要你不再低头走过,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再比如,我们新认识的人中,有时会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亲戚朋友之间多来往能增进感情,否则就可能会慢慢疏远。另外,你细心观察可能会发现,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往往比较受领导喜欢。这可能也是曝光效应的作用。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2邻近效应1、邻近效应的含义:两个人能否相互吸引,这与俩人住处的远近有很大关系,这被称为邻近效应。2、邻近效应的原因1)增强亲近感邻近性一般都会增强亲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机会也相对频繁,重复的接触就会引发、增强相互间的好感。2)强烈的相似性人们大多选择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与自己相近的人为邻,而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相似性。3)越是邻近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邻居之间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便可成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嘱托,有快乐可以共同分享。比如可以请邻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里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都可以相互照应。4)认知的一贯性与讨厌的人比邻而居,在心理上是难以忍受的。人们在交往中大多愿意接近与自己合得来、住所比较近的人3、邻近效应的实验研究1950年,美国的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是针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而做的。这是些二层楼,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是纯属偶然的。在调查中,心理学家对每个住户都问同一个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调查的结果是: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具体来说,在同一层楼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则只有10%。多隔几户,距离上其实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亲密程度却差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代价要更小。一是打交道比较方便,比如借东西可以少走几步路;二是了解起来比较容易,也就更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这样在交往中就更有安全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图文结合呈现时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分离,有研究者将图片信息和文本信息邻近排列而提高学习成绩的现象称也为邻近效应根据具体操作因素的不同,它又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在空间位置上,图片信息和文本信息邻近排列而促进学习的现象,称为空间邻近效应;另一种是在时间因素上,图片信息和文本信息同步编排而促进学习的现象,称为时间临近效应,这两种邻近效应和我们今天讲到的邻近效应有区别,在学习中需要加以区分。3、邻近效应的启示关于邻近效应的启示,也是主播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异地恋很难有结果!在中国,应用“邻近效应”最好的例子,应该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名珂,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生活于战国时期的梁惠王、齐宣王时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本为贵族后裔,到他父亲那一代,家境就已衰落贫困了。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他从小是母亲一手抚养大的。孟母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很能干的女人。她为了抚养儿子,替人家洗衣服,纺线织布,省吃俭用,任劳任怨,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人。开始,孟子家距墓地很近,他常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到墓地里去看热闹,也许是看得太多了,他也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起给死人送葬一类的游戏来。孟母知道这些事以后,觉得这种地方不能让孩子来,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于是,第二天,孟母收拾好家里的东西就搬家了。他们母子二人搬到一个闹市附近住下来。这个市场人来车往,每天从早到晚叫卖声、吵嚷声不绝于耳。时间一长,孟子又学起那些小摊贩的吆喝声来了,孟母觉得这种环境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便再次搬家。这回,他们搬到一个学堂附近住下来,那些来学堂读书的人个个斯文讲礼貌,见面时或作揖或鞠躬。日子长了孟子就照着那些读书人的样子拿书来读,和人见面时也仿照那些读书人行礼作揖,变得非常懂事有礼貌。孟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这个地方对孟子的成长大有帮助,于是就一直住下。后来,孟子博览群书,勤奋苦读,成为名扬四方的学者。“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往往会彼此吸引。人们相互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引起比较一致的行为。但这不是说,在邻近的人群里就一定能发生正常的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近效应”。个体的理智水平高低,是决定是否受消极“社会感染”的重要因素。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即使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人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情不自禁”受感染的现象。对一个头脑冷静、自制力强的人来说,即使在自我控制约注意有所分散、自我控制的意志有所放松时,也可能会发生感染。所以,对蕴藏于“邻近效应”背后的社会感染机制、我们应当采取分析态度,既要善于强化良性“邻近效应”,也要注意防止恶性“邻近效应”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3 晕轮效应1、晕轮效应的含义晕轮效应的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等,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这种错觉现象,心理学中称之为“晕轮效应”2、晕轮效应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实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多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 “冷漠” 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3、晕轮效应产生的原因(1)知觉整体性知觉整体性是认为人的知觉经验是完整的格式塔,不能人为地区分为元素。例如,观察房屋及其周围的树木和天空,看到的不是多少光和色的元素,而是房屋、树木和天空;即便它们确实由若干元素组成,也只能看到这些元素自然组合而形成的整体,而不是人为抽象得出的感觉元素的累加。这类知觉经验是通体相关的有组织整体:整体先于部分,并非部分之和,而且部分也不含有整体的特性。与感觉不同,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多个个别属性的有机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觉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如观看有缺口的圆环,缺一角的三角形时,心目中仍能将缺少的部分补足,完成一个整体的形象。在此过程中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常常能提供补充信息。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常常会对整体的知觉先于个别成分的知觉,如走进一间房子,面对一个陌生人等。(2)内隐人格理论内隐人格理论是指主张个体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关于他人心理和行为假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会刻板地认为别人的人格品质都是相互关联的,一旦了解其中的一种品质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及其行为表现。例如,很多人以为,善良的人也很大方、或是认为胖的人就比较懒惰。从开始观察别人起,人们就用特质来形容他人。虽然通常随着认识程度的加深,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特质来形容他人。4、晕轮效应的运用(1)市场营销随着各学科的不断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晕轮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更是如火如荼。其中晕轮效应在名人广告中的运用已日臻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名人明星代言的产品,在市场中往往是非常受欢迎的。由于崇拜的晕轮效应,消费者在追星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品牌的认知。在品牌营销中,一方面,企业用好晕轮效应,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晕轮欲”,从而刺激购买行为,以达到获利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的品牌形象、品牌传播也会对消费者产生正面的抑或负面的晕轮效应。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各种营销策略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促使购买行为的产生。但在产品差异化日益减小的今天,增加了消费者区分和选择产品的难度,他们有时更容易受到感性情绪的影响。因此,晕轮效应成为影响品牌营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2)避免以偏概全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如果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高,就会导致对该人所有的其他绩效要素也评价较高;反之,如果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差,则会导致他对该人所有的其他绩效要素也评价较差。因此,领导者不应以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评估员工绩效,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晕轮效应。也不能因为一个员工某一次的任务没有完成好,就认为该员工没有能力,不再重用,损失将才。(3)注意“投射倾向”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而有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这是因为他本人猜疑心重。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出现各种偏见。(4)注意“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由于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必要的。但初次接触所提供给你的判断材料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较外在的,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虚假性。问题的严重性又恰恰在于,一般说来,先得到的信息总是影响着对于以后信息的解释方式,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这就是产生晕轮效应的“温床”了。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非常重要。(5)注意“刻板印象”注意“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比如,提起教师便想到“文质彬彬”,说到商人,总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等。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而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却并非认识对象本人的事实,有时刻板印象还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因此,刻板印象与晕轮效应可以说是有不解之缘的,是导致失真的一个“误区”。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6)避免“以貌取人”避免“以貌取人”。一项心理实验中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前苏联心理学家鲍达列夫曾向72个人调查,他们是怎样理解人的外貌的。其中9人回答,方方的下巴是意志坚强的标志,宽大的前额是智慧的标志,3人认为粗硬的头发表示倔强的性格,14人认为人胖表示心地善良,2人认为肥厚的嘴唇是憨厚朴实的标志,等等。这个调查结果是有趣的,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尽管这些生理特征是较为固定的或天生的,但不少人仍认为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分。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7)避免“循环证实”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4吊桥效应1、吊桥效应的含义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2、吊桥效应的研究实验一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者找到一位漂亮的女性做为研究助手,由她到一些大学男生中做一个调查。调查的内容并不复杂,首先,让这些男生完成一个简单的问卷,然后,根据一张图片编一个小故事。实验的特别之处在于,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被分为三组,调查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地点。一是一个安静的公园;二是一座坚固而低矮石桥上;最后的地点是一座危险的吊桥。这位漂亮的女性在对所有的大学生进行完简短的调查之后,她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都告诉了每一个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如果他们想进一步了解实验或者跟她联系,则可以给她打电话。研究者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大学生们会编出什么样的故事,谁会在实验后给漂亮的女助手打电话?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编撰的故事千差万别,给女助手再打电话的人也是各不相同。实验结果最有趣的发现是:与其他两组相比,在危险的吊桥上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给女调查者打电话的人数最多,而他们所编撰的故事中,也更多含有情爱的色彩。实验二在一座悬挂在高高河谷上的吊桥上。研究者让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士站在桥中央,等待着18到35岁的没有女性同伴的男性过桥,并告诉那些过桥男性,她希望他能够参与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她向他提出几个问题,并给她留下了电话。然后,同样的实验在另一座横跨了一条小溪但只有10英尺高的普通小桥上进行了一次。同一位漂亮女士向过桥的男士出示了同样的调查问卷。结果走过高跨河谷吊桥的男性认为这位女士更漂亮,大概有一半的男性后来给她打过电话。而那个稳固的小桥上经过的16位不知名的男性受试者中,只有两位给她打过电话。实验三在试验中,让一组人跑步十分钟,跑步之后立刻观赏女大学生自我表现的视频录像,结果,跑步时间较长的男大学生,能更强烈地感受到美女们的魅力。运动后的人更加易被照片上的帅哥美女所吸引。这说明,如果一个人在与别人会面时精神处于非常激动的状态,那就会大幅增加其获得浪漫感觉的机会。也表明,在惊慌、激动和爱慕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3、吊桥效应的原因当人居于危险的情境中时,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形成相应的恐惧之情,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些在危桥上的参与者们更容易在生理上有所激动。根据情绪的二因素理论,他们会对自己的生理表现寻求一个合适的解释。与其他两组参与者不同的是,对于自己心跳和呼吸的异常表现,在吊桥上的男生可以产生两种都看似合理的解释,一是因为调查者的无穷魅力让自己意乱神迷,二是因为吊桥的危险让自己心如撞鹿。两种解释似乎都有道理,都可以接受,而真正的原因却是难以确认的。在这样模糊的情境下,但是大多数男性会对自己的生理唤醒进行错误归因,即对于吊桥上的男性,本来是危险的环境致使他们心跳过速,但是他们却将这错误地理解是由于调查者的魅力所致。而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那些处于危险情境中的男性,与其它环境中的人相比较,对自己身边的调查者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更多地拨通了漂亮女调查员的电话。4、吊桥效应的启发当我们了解到吊桥效应的原理后,就可以在与自己暗恋的人接触时小小的运用一下,你可以选择类似于吊桥这种,能让人产生心跳加速体验的环境,使得对方认为自己的生理变化是由于和你待在一起而产生的,是被你所吸引而感到心跳加速。像看恐怖片、去游乐场等,都是对心理学吊桥效应的应用。另外想要更加打动你暗恋的人,让对方重视你、喜欢你,不仅仅要学会创造类似与吊桥实验类似的环境,还可以利用心理学上一些促进人际关系的策略,来提高对方对你的喜爱程度。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5恋爱补偿效应1、恋爱补偿效应的含义当发现对方喜欢自己之后,自己似乎就喜欢上了对方。心理学上的“恋爱补偿效应”通常是指一个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对方喜欢自己,也会容易对喜欢自己的人产生复杂的感情,并认为这就是喜欢。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2、恋爱补偿效应的原因(1)获得安全感喜欢自己的人,更能营造出一种充满安全感的氛围,在这种舒适的氛围中,我们会更享受爱情的美好。因为我们很明确的知道对方喜欢我们,知道TA不会轻易伤害我们,我们就不会那么患得患失,不会那么害怕失去。特别是那些安全感缺失比较严重,或者是对自我评价不高的人,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先喜欢自己的人,因为对方能给自己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认同感。(2)提升自尊,获得价值感自我认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认可感。在充斥着各方压力的生活中,自我认同负担着自信心和自我感知,让我们能够理智地看待并接受自己以及外界,抵御压力和打击对自己带来的伤害,能够精力充沛地热爱生活。别人喜欢我们,是对我们的认同,而这种“认同”会让我们感到愉悦。当有一个还不错的人对你存在好感时,这会提升你的自信、自尊及自我认同,这使你感到很舒服,因为别人对你的爱慕包含了对你的肯定,提升了你的自我认可。(3)可以在关系中较少付出,获得相对较多的价值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其实心中都会有一杆秤,这杆秤也许是无意识的存在着,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我们会有意或无意的去做各种权衡,而如果和喜欢我们的'人交往,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这里提到利益最大化这个概念,并非鼓励大家把人际交往或爱情功利化,而只是指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的选择。喜欢我们的人,会愿意为我们做很多事,相比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想要得到同样的奖赏,要付出的代价要少很多,这就是现实。(4)体验情绪愉悦,带来幸福感喜欢常常带来苦恼,但被喜欢通常不会。“被喜欢”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一种来自外界的赞美,是一件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感的事。感受到被喜欢时我们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递质来传递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如果没有得到其他合理解释,就会常常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是不是,我也喜欢上ta了”。但反之,如果感受到的爱很稀有,有个人愿意亲近自己时,会不知不觉地让人建立起舒适感和依赖心理。3、恋爱补偿效应启示(1) 积极向他人释放你的善意人类,甚至很多其他生物,都对社交信号很敏感,如果有个人喜欢我或者释放善意的社交信号,我会感觉到我受到了某种认同,人大体上喜欢被认同的感觉,喜欢来自他人的善意,因此也会多多少少喜欢能增加自己认同感的人(和事)。或者至少,因为他喜欢我,我感觉TA至少不会伤害我,跟TA在一起很舒服。(2) 提升自尊以减少对恋爱补偿效应的依赖不得不承认,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海王,都是利用恋爱补偿效应的高手,但是海王得手的背后,很有可能是我们自身的自尊感不足,对于来自别人的点滴善意或者好感,会被无限放大。所以不断提升自己身的自尊感,降低对于恋爱补偿效应的敏感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建立生活的节奏感,建立对于生活的掌控感,降低对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程度。(3) 避免滥用了解了恋爱补偿效应后,我们就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注意,避免滥用或假意释放爱意,撩拨别人,尤其是对身边比较内向敏感的人,会对对方造成长久的心理刺激,破坏她对人际关系的信任感,致使其更加内向敏感。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6认知失调效应1、认知失调效应的含义认知失调又名认知不和谐、认知不协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由1957年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费斯廷格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对于事物的态度以及态度和行为间是相互协调的;当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的状态,即认知失调,并会导致心理紧张。个体为了解除紧张会使用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改变行为等方法来力图重新恢复平衡。2、认知失调效应的研究费斯廷格在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实验证据加以验证。即著名的不充分合理化实验。主要过程如下:让实验被试做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但是被试获得酬金不同,一部分被试会获得20美金,另一部分会获得1美金。然后实验者再请所有被试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们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获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活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斯廷格认为,获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可是对获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比较困难,因为获得酬金太少,由于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其中“我对别人说这活有趣”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说出去的事不易收回;“我不喜欢绕线工作”是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所以,被试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的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3、认知失调效应产生的原因(1) 决策导致的认知失调决策几乎总会引起认知失调。当我们不得不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中做决定时,最后的选择总是至少和我们的某些信念存在一定的不一致。作出决定之后,我们放弃的选择中的好的一面和我们选择的决定中的不好的一面,都与此决定不一致,会造成认知失调。(2) 反态度行为导致的认知失调反态度行为也被称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当一个人持有一种信念,而又表现出与之不一致的行为的时候,就会产生失调。因为行为本身是难以收回的,所以通常只能改变态度以消除失调。(3) 负面诱因产生的认知失调使用威胁、强迫、惩罚等手段让人们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如果你不戴着领带上班,或你不缴纳所得税,或不做家庭作业,你就会被惩罚。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认知失调。(4) 不能变更的承诺导致的认知失调只要我们觉得自己对某个行动有不能变更的承诺,为了避免产生失调就会促使我们对这个行动的态度发生改变,哪怕我们对于这个行动内心是抗拒的。但是,当我们觉得如果做得不好还可以改变,或者认为自己可以不必认真去做,或者认为可以不遵守承诺,那么就不会有失调产生,也不会有态度改变发生。(5) 可预见的后果导致的认知失调人们相信自己能够预见自己的某个行动会造成的不良后果,那么在开始这个行动的时候会产生认知失调。如果有一个人决定开车行驶在马路的左侧而非右侧,如果他完全不懂交通规则,预见不到行驶在马路左侧会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分线,那么他不会产生认知失调。相反,如果他知道交通规则,那么她就会经历认知失调,这个时候要么改变行为(到马路右侧行驶),要么改变态度,告诉自己这条路上现在行车很少,不会发生意外。(6) 由于个体努力造成的身心压力导致的认知失调个体为达成某种目的持续行为,如果使个体感觉到更多的身心压力,会使个体产生更多的认知失调。如果你在权力备战考研,而准备考研的过程却很辛苦、压力很大、尤其临近考试的时候,更加令人筋疲力尽,这时你可能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你会强化你自己的态度可能会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你很想成为研究生,或者认为自己今年考不上了,努力也是白费,直接放弃,以消除认知失调。4、认知失调效应的消除(1)改变态度以戒烟为例,处于健康考虑想要戒烟,但是烟瘾大戒不了,这个时候个体会尝试改变自己的态度,觉得吸烟会放松心情,会确保自己心里愉悦,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2)改变行为以戒烟为例,处于健康考虑想要戒烟,但是烟瘾大戒不了,这个时候个体会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比用电子烟、嚼口香糖等其他行为来代替吸烟,从而消除认知失调。(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以戒烟为例,处于健康考虑想要戒烟,但是烟瘾大戒不了,这个时候个体会尝试降低戒烟有益健康的认知的重要性,比如某某人吸了一辈子烟,也没有生病,而且也很长寿,来说服自己。(4)减少选择感以戒烟为例,处于健康考虑想要戒烟,但是烟瘾大戒不了,这个时候个体会减少选择感,比如告诉自己,自己的领导、同事都抽烟,自己不抽烟就无法与他们相处,不是自己想抽烟,是因为工作的缘故,自己没有选择,所以要抽烟,这样也可以消除自己的认知失调。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7 登门槛效应1、登门槛效应的含义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所以称为登门槛效应。2、登门槛效应的研究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地屈从一一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同类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3、登门槛效应的产生原因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请求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该项请求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作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改变成为持久的行为。不言而喻,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超过半数,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提出了一个较小的要求;而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换句话说,前一组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4、登门槛效应的应用(1)登门槛在学校、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在学校、家庭教育中,当我们要求孩子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2)登门槛效应在推销上的应用一个人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往往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更容易更顺利地登到高处。推销员就常常使用这种技巧来说服顾客购买他的商品,通常成功的推销员都不会向顾客直接推销自己的商品,而是提出一个通常人们都能够或者乐意接受的小小要求,从而一步步地最终达成自己推销的目的。其实对于推销员来讲最困难的并非是推销商品本身,而是如何开始这第一步。当你把一名推销员让到你的家里,可以说他的推销已经成功一半了,即使你开始并不想买他的商品,仅仅是想看看他如何表演。有时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的确是个达成自己目标的好办法,尤其是用于和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偶尔使用成功率还是挺高的。(3)登门槛效应在员工管理方面的应用在要求别人或者下属做某件较难的事情而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同样,对于一个新人,上级不要一下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建议你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当他们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员工容易接受,预期目标也容易实现。5、低球效应与登门槛效应的区别(1)地球效应的含义低球效应又叫“滚雪球效应”,是从推销术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技术,是一种依从诱导策略。具体做法是,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随即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要比直接提出较大要求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2)与登门槛效应的区别1)时间间隔:登门槛效应指前后两个大小要求之间存在时间间隔,低球效应在提出第一个要求之后,没有时间间隔,立马会提出第二个要求。2)前后联系:登门槛效应指前后两个大小要求之间可以没有密切联系,比如签订交通安全倡议书和门口竖立交通安全告示牌,低球效应前后两个要求之间密切联系,属于同一时间范围。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8过度理由效应1、过度理由效应的含义过度理由效应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识失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根据认识失调理论,如果人们一种行为本来有充分的内在理由,如兴趣支持,则人们对于行为与其理由的认知是协调的。但此时如果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给人们的行为额外增加“过度”的理由,那么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而减少或放弃用原有的内在理由。此时人们的行为就从原来的内部控制转向了外部控制,如果外在理由不复存在,如不再提供金钱奖励,则人们的行为就失去了理由,从而倾向于终止这种行为。这就是过度理由效应。2、过度理由效应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家德西等人及博吉亚诺等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它们的存在。这些研究表明,与没有得到报酬的人们相比,得到报酬的人,降低了对原来喜欢的测智难题的兴趣,如果不继续付给报酬,他们倾向于放弃解题的机会,而没有受到报酬这一过度理由影响的人,则一直保持对解题的兴趣。对于儿童,承诺付给报酬也将他们原来喜欢玩的游戏变成了工作。即若不真的付给报酬,他们就不再玩这些游戏。而没有承诺付给报酬的儿童,则继续保持对游戏的兴趣。又叫“德西效应”。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请他们分别单独解答测量智力的问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被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另一组被试解题不会获得任何报酬;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存在考察被试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实验结果结果发现,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组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对解题的兴趣。第二阶段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奖励组被试向用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态度已经改变的被试,没有奖励则就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而,第三阶段仍继续着对解题的热情。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过度理由将对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着作用,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3、过度理由效应的启示(1)注重区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通过外部动机引导内部动机我们做任何事情背后都存在着动机,而动机都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一定要区分和认识自己的做事时得到动机,去分析哪些是内部动机即自觉自发的动机,比如兴趣、爱好等,分析哪些是外部动机,比如来自外部的奖励、诱惑、惩罚等。明白内在动机是自己长久发展的内在核心,外部动机是不可持久的,是锦上添花的内容,不依赖、不依靠外部动机来驱动自我。(2)不要过度进行外部强化,防止抵消内部动机在企业管理岗位的人都会发现,奖励的刺激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别人保持高涨的热情,尤其对于处于低潮中的人尤其如此,但是如果在很时间里奖励内容或者程度保持不变,奖励的效果就会变差。成为工作的过度理由,一旦失去奖励或者奖励无法满足其需要时,结果就会反而不如从前。所以在实施外部强化给自己或者他人实施外部激励,建立外部动机的时候,需要注意到外部动机的边际效应变化,从物质的、外部奖励逐渐过度到精神的、内部的奖励,建立持久的内部动力,才是激励自己或他人的持久方法。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9 启动效应1、启动效应含义启动效应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称为启动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称为目标刺激)的知觉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为正启动效应,起抑制作用的为负启动效应。一般来说,启动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启动与目标刺激间存在的某种正或负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含义的(如语义),也可是形式的(如字音或字形)。2、启动效应的研究向被试呈现一串字母,要求被试判定字母串是否是英语单词。字母串成对呈现,被试对第一个字母串作反应后,立即呈现第二个字母串。字母串是各式各样的,其中有英语单词,也有无意义字母的组合。成对呈现的两个单词之间的意义联系也不同,其中有语义联系的如“nurse-doctor”,也有无语义联系的如“bread-doctor”。结果发现有语义联系的一对单词中,后一个单词的反应判定时间,比无语义联系的要短。3、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关于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比较难理解,听不懂的听友可以直接跳过或私信我,很乐意为你耐心解释)(1)启动刺激量现时间及SOASOA是指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出现的时间间隔)。对启动刺激的加工时间会直接影响它的加工程度,从而也对目标刺激的加工产生了影响,因此启动刺激呈现时间与SOA是启动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2)任务及策略不同的启动效应研究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或是对启动刺激,或是对目标刺激,或是对二者关系的。常见的任务有:(1)词汇决定任务,对目标刺激是否是真词作判断;(2)语义一致性任务,对启动与目标刺激的语义是否一致作判断;(3)命名任务:以言语或按键表明刺激是什么;(4)诵读任务,读出言语刺激。(5)归类任务,说出概念的语义范畴的名称。(6)字母搜索任务,在刺激中搜寻某一字母。显然,任务要求不同,被试的加工方式和策略也随之受到影响。(3)掩蔽刺激在视觉启动实验中,掩蔽刺激通常由一些黑白或彩色的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可以含有启动和目标刺激符号,也可以是无意义符号,如点、线、星号或几何图形等。掩蔽刺激的密度或稀或密。它有时作用于视野中心,有时也作用于视野边缘,可以是双眼或单眼呈现。掩蔽对启动现象有着重要作用。掩蔽作用的大小与密度、种类、位置和呈现时间等因素有关,掩蔽对被掩蔽刺激的作用是整合的而非干扰的。(4)刺激类型研究中采用的不同种类的启动和目标刺激如图、词或色块等,会给启动效应带来不同的影响。(5)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的关系启动与目标刺激的关系可为字形的、字音的或语义的。上述研究表明,字形有一定的启动效应,但字音的启动效应是主要的。(6)构词法不同的书写系统的字形、字音的距离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是构词法的不同,或称为构词深度不同,字形、字音的距离越远,构词越深。构词越深的文字受语义的影响越大,启动效应就越强。4、启动效应的理论解释(1) 双加工理论双加工理论认为,存在着两种特征完全不同的认知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加工和注意加工。当刺激呈现时,自动加工会自动地加工,自动地引起内部表象。它是平行发生的,并不受能力限制,不要求有意识努力,但它会受刺激物物理特征的影响。注意加工则是受能力的严格限制并需要意志努力的加工,它是可训练的,并在意志控制下进行。人对新奇刺激的反应需要注意加工的参与。所有刺激都要进行自动加工的加工,但只有被注意(选择)的刺激才会接受注意加工,二者共同完成了认知加工。双加工理论认为启动刺激类似于自动加工,目标刺激类似于注意加工。(2) 语义激活扩散模型该模型认为:语义系统是一由结点(node)和结点间的联结(link)按照语义关系组成的网络。当其中某个结点(或联结)被激活时,它会沿联结向周围的相关联结及结点扩散开,引起了不同远近的结点和联结不同程度的激活。这种扩散激活模型对启动效应的解释是,启动刺激代表的结点,表达的激活通过联结自动扩散到相关的,目标刺激代表的结点,使后者在刺激呈现之前就有一定的激活,从而导致其加工速度的改变。5、启动效应的启示避免手中拿着锤子,眼里看什么都是钉子。启动效应与另外一个效应武器效应比较类似。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一般很少变化为肢体冲突,但是给中处于冲突中的两个人,呈现一些侵犯的情景线索,如呈现枪支、菜刀、武器等暴力线索,会极大提升两人发生暴力冲突的可能性。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 10鸡尾酒会效应1、鸡尾酒会效应含义:初期该效应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环境嘈杂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该效应揭示了人类听觉系统中令人惊奇的能力,即我们可以在噪声中谈话。后期该效应含义发展为,在鸡尾酒会中,虽然人们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但当背景中出现自己的名字或报警信号等,人们还是会迅速注意背景信息。我们对自己的名字的声音具有优先选择性,耳朵会很注意和我们名字相近的发音。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此,意识会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该效应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适应能力2、鸡尾酒会效应的相关研究:在一项实验中,彻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课文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这个实验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因此,没有被人们所接受。1960年,格雷(Gray)等人在一项实验中,通过耳机给被试两耳依次分别呈现一些字母音节和数字,左耳:ob、2、tive;右耳:6、jec、9。要求被试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声音,并在刺激呈现之后作出报告。结果发现,被试的报告既不是ob、2、tive和6、jec、9,也不是ob、6、2、jec、tive、9,而是objective。格雷的实验证明,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3、鸡尾酒会效应启示(1)鸡尾酒会效应的作用有其两面性。大脑内部的选择性注意机制对人的生存有积极意义,它要求人们一次尽量专注于一件事,只对被选择的重要刺激进行精细加工,这对提高做事效率是有利的,它也能帮助我们及时觉察并利用有用的信息,或躲避有害的事件。(2)我们会对生活中有关于自己信息更加敏感,比如工作中听到别人谈论到自己的名字,等等。这是人类进化中产生的一种本能,这对我们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帮助我们迅速注意到与自身有关的信息,坏处是让我们在遇见与自身相关的情景时,变得更加警惕、多疑、敏感。4、注意将鸡尾酒会效应和鸡尾酒效应区分开来鸡尾酒效应是指因组合协调各种条件、元素而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称为鸡尾酒效应。鸡尾酒是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期起源于美洲的一种酒精饮料,用几杯酒调和在一起,以产生一种色香味俱佳的奇妙饮料。比如用于HIV治疗的“鸡尾酒疗法”,就是指用3种或以上的抗病毒药物的联合疗法、高熵合金的鸡尾酒效应指,混合许多不同的元素制成高熵合金,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显著的特性的合金。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10鸡尾酒会效应1、鸡尾酒会效应含义初期该效应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环境嘈杂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该效应揭示了人类听觉系统中令人惊奇的能力,即我们可以在噪声中谈话。后期该效应含义发展为,在鸡尾酒会中,虽然人们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但当背景中出现自己的名字或报警信号等,人们还是会迅速注意背景信息。我们对自己的名字的声音具有优先选择性,耳朵会很注意和我们名字相近的发音。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此,意识会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该效应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适应能力2、鸡尾酒会效应的相关研究在一项实验中,彻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课文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这个实验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因此,没有被人们所接受。1960年,格雷(Gray)等人在一项实验中,通过耳机给被试两耳依次分别呈现一些字母音节和数字,左耳:ob、2、tive;右耳:6、jec、9。要求被试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声音,并在刺激呈现之后作出报告。结果发现,被试的报告既不是ob、2、tive和6、jec、9,也不是ob、6、2、jec、tive、9,而是objective。格雷的实验证明,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3、鸡尾酒会效应启示(1)鸡尾酒会效应的作用有其两面性。大脑内部的选择性注意机制对人的生存有积极意义,它要求人们一次尽量专注于一件事,只对被选择的重要刺激进行精细加工,这对提高做事效率是有利的,它也能帮助我们及时觉察并利用有用的信息,或躲避有害的事件。(2)我们会对生活中有关于自己信息更加敏感,比如工作中听到别人谈论到自己的名字,等等。这是人类进化中产生的一种本能,这对我们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帮助我们迅速注意到与自身有关的信息,坏处是让我们在遇见与自身相关的情景时,变得更加警惕、多疑、敏感。4、注意将鸡尾酒会效应和鸡尾酒效应区分开来鸡尾酒效应是指因组合协调各种条件、元素而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称为鸡尾酒效应。鸡尾酒是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期起源于美洲的一种酒精饮料,用几杯酒调和在一起,以产生一种色香味俱佳的奇妙饮料。比如用于HIV治疗的“鸡尾酒疗法”,就是指用3种或以上的抗病毒药物的联合疗法。高熵合金的鸡尾酒效应指,混合许多不同的元素制成高熵合金,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显著的特性的合金。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 11 舌尖效应1、舌尖效应的含义一些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信息,提取到嘴边就是无法记起,过后却突然忆起。心理学上称这种特殊现象为记忆的“舌尖现象”,意思是回忆的内容到了舌尖,只差一点,就是无法忆起。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很多考生在考试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些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字、单词或公式等话到嘴边就是无法记起,考试过后却突然忆起。心理学上称这种特殊现象为记忆的“舌尖现象”,意思是回忆的内容到了舌尖,只差一点,就是无法忆起。2、舌尖效应产生认知机制理论(1)不完全激活理论部分激活理论也叫不完全激活理论被看作发生机制最早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舌尖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目标词没有被完全激活且达不到提取阈限,同时,如果目标词的激活强度小于其他相关词的激活强度,也不会被成功提取。例如,激活了目标词的第一个字母或者与目标词接近的相关词(词形相似、词义相同或相似)。通常,被试需要对这些词进行反复提取,即首先产生目标词的类别信息,然后逐渐缩小范围直至该词的正确提取。他们认为,在舌尖现象下,来源于不同渠道的各种信息总量都不足以达到提取阈限,当达到或超出提取目标所需信息的阈限时,舌尖现象状态就会自然解除。(2)传递不足理论传递不足理论主要观点是:词语的语义和语音是在不同的脑区,为了回忆出一个词语的意义,被试的语义系统必须被激活,同样,为了说出一个词语,他们的语音系统必须被激活;当目标词的语义系统得到充分激活,而由于各个音素表征之间的传递不充分导致了整个语音表征没有得到充分激活,从而产生了舌尖现象。(3)阻抑理论阻抑理论也叫障碍物理论,该理论认为,舌尖现象的发生是因为相关词的干扰妨碍了目标词的提取。与前两个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将舌尖现象的解除解释为对障碍物的克服。部分研究学者发现,舌尖现象状态下,人们经常会产生和目标词相似的词。现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舌尖现象中,59%伴随着至少一个干扰词,正是由于干扰词的存在产生了舌尖效应。(4)定量神经网络模型舌尖现象的定量神经网络模型是于2000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解释舌尖现象产生机制的理论。该模型认为,言语产生是一种包含词汇节点的选择、词汇提取、模型比较三个阶段的人工计算机网络模型,网络中,每一个词的结点是由相互连接着的神经网络建立的,神经网络是自动联系的,每个神经网络分别代表词语的语义、词法和音韵成分,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完整的语言单元。定量神经网络模型认为之所以产生舌尖现象,是因为词语低频和难度过高损坏了人工神经网络而导致的。3、如何克服舌尖效应(1)形成知识网关键在平时要扎实地学好知识,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多感官记忆,采取及时复习、分散复习、系统复习等方式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有效的检索体系,在需要运用知识的时候能准确、及时地提取出来。(2)保持冷静无论平时学习多么认真,总会有些地方学得不是很扎实,特别是处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舌尖现象,这时要保持冷静、放松,可以想一想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3)通过线索回忆如果过一段时间还不能想出答案来,就要努力回忆面临的问题与以往所学的哪些课程、所记得哪些笔记及练习题有关,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线索。(4)转移注意力如果还是不能记起来,就应暂时放下这道题,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题目上,以免耽误太多的时间,也许过一会儿就能找出答案,更有可能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4、舌尖效应的其他特点(1)年龄与舌尖效应现象有关老人的舌尖效应现象更多。语言结点之间的激活传输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2)双语与舌尖效应现象有关研究者不仅发现双语者比单语者更容易出现舌尖效应,而且还在双语者身上发现了同源词促进效应和翻译促进效应。(3)词汇本身的特性与舌尖效应现象有关一些词比另一些词更容易产生舌尖效应现象。有研究表明,舌尖效应现象在词汇长度长、低频而且邻近词少的词上更容易出现。另有研究表明,词汇邻近词的频率也会影响舌尖效应的发生率,词汇的邻近词频率越低,该词汇越容易产生舌尖效应。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12:布利丹毛驴效应1、布利丹毛驴效应含义指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也叫“决策规避效应”。2、布利丹毛驴效应起源该效应由法国著名哲学家布里丹提出的理论引申而来的,该理论主要含义是两个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力下,要随意行动是不可能的。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由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3、布利丹毛驴效应产生的原因(1)“损失厌恶”原理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例如,试验显示,许多人宁愿选择无风险(即100%的机会)地获得3000元,而不会选择有80%的机会赢得4000元的赌博。产生布利丹毛驴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面对眼前收益的时候,处于厌恶损失状态,面对唾手可得的收益,人们不愿意承受任何一点损失。所以面对面前两捆一模一样的草料,驴子会左右为难,因为不想失去任何一捆草料,在反复犹豫中活活饿死。(2)决策的非理性非理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在遇到困难的决策问题,难以作出决定时,或者无法客观判断决策问题,或者决策方案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劣差异,或者决策问题要求决策者迅速作出反应,没有搜集信息、分析论证的机会等,决策者只能依照自己的习惯、猜测,本能等非理性的心理因素,或者盲从权威的分析意见作出决策。客观地说,任何决策过程都存在这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决策理论认为人的决策过程遵循经济人假设,即人的决策过程是完全理性的,但是实际决策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人的决策并不是遵循完全理性原则,而是满意原则即,在众多决策选项中选择最满意的选项,不是最理性的选项。4、克服布利丹毛驴效应产生的方法(1)决策前考虑决策的必要性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齐国有个女孩,两个人同时来求婚。东家的儿子很丑但是家财万贯,西家的儿子相貌英俊但是很穷。那女孩的父母不能决定选谁,就去问他们的女儿想嫁给哪个。女孩不好意思说话,母亲就说,你想嫁哪个就露出哪边的胳臂。结果女孩露出两个胳臂。母亲奇怪地问她原因,女孩说:“我想在东家吃饭,西家住。”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看上去是一个笑话,但却不失为了一种稳健的决策取向。在很多情况下,当一种趋势出现时,有些人一个劲地陷入哪个好哪个坏的争论之中,事实上没有这个必要,只要没有明确的二者择一的必要,就不必太早决策。(2)决策前考虑决策的及时性不能独立思考,总是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正确决策的。如果不能有效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随时随地因为别人的观点而否定自己的计划,将会使自己的决策很容易出现失误。从前,有兄弟两个看见天空中一只大雁在飞,哥哥准备把它射下来。说:“等我们射下来就煮着吃,一定会很香的!”这时,他的弟弟抓住他的胳膊争执起来:“鹅煮着才会好吃,大雁要烤着才好吃,你真不懂吃。”哥哥已经把弓举起来,听到这里又把弓放下,为怎么吃这只大雁而犹豫起来。就在这时,有一位老农从旁边经过,于是他们就向老农请教。老农听了以后笑了笑说:“你们把雁分开,煮一半烤一半,自己一尝不就知道哪一种方法更好吃了?”哥哥大喜,拿起弓箭再回头要射大雁时,大雁早已无影无踪了,连一根雁毛都没有留下。(3)坚决执行决策纪律一个越国人为了捕鼠,特地弄回一只善于捕捉老鼠的猫,这只猫善于捕鼠,也喜欢吃鸡,结果越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鸡也所剩无几,他的儿子想把吃鸡的猫弄走,做父亲的却说:“祸害我们家中的是老鼠不是鸡,老鼠偷我们的食物咬坏我们的衣物,挖穿我们的墙壁损害我们的家具,不除掉它们我们必将挨饿受冻,所以必须除掉它们!没有鸡大不了不要吃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哩!”利与弊往往是事情的一体两面,很难分割。有的人明明事先已经编制了能有效抵御风险的决策纪律,但是一旦现实中的风险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往往就不容易下决心执行了。很多股民在处于有利状态时会因为赚多赚少的问题而犹豫不决,在处于不利状态时,虽然有事先制定好的止损计划和止损标准,可常常因为最终使自己被套牢。(4)及时止损,落袋为安不要总是试图获取最多利益。过高的目标不仅没有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反而由于目标定得过高,带来一定心理压力,束缚决策水平的正常发挥。事实上多数环境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水平做支撑,一味地追求最高利益,势必将处处碰壁。而且,很多人不了解尽快停损的重要性,当情况开始恶化时,依然紧抱着飘渺的构想,无法客观分析状况,以赌徒的心态,盲目坚守以致持续深陷,直至无法挽回的地步。这时平衡的心态往往更重要。有个人布置了一个捉火鸡的陷阱,他在一个大箱子的里面和外面撒了玉米,大箱子有一道门,门上系了一根绳子,他抓着绳子的另一端躲在一处,只要等到火鸡进入箱子,他就拉扯绳子,把门关上。有一次,12只火鸡进入箱子里,不巧1只溜了出来,他想等箱子里有12只火鸡后,就关上门,然而就在他等第12只火鸡的时候,又有2只火鸡跑出来了,他想等箱子里再有11只火鸡,就拉绳子,可是在他等待的时候,又有3只火鸡溜出来了,最后,箱子里1只火鸡也没剩。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13:证实倾向1. 证实倾向的含义:证实倾向指的是个体无意识地证实已有观念或假设,而忽略与之相矛盾的证据的一种倾向或偏差。即个体在对信息进行选择或评估时,倾向于证实一个已知的关键假设,这种倾向甚至具有较强的排外性。这种倾向带来的后果是使得人们坚持毫无根据的信念,相反的观点或证据倾向于被忽视甚至被曲解以支持现存的信念。这种行为倾向也被称为证实性偏差。2.证实倾向的研究:研究表明,个体并不总是能基于所有已知信息作出客观、理性的判断与决策,而是表现出了“有限理性”。人们的有限理性还体现在人们在决策或者搜索信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其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是证实性偏差,也称为证实倾向。证实倾向指的是个体无意识地证实已有观念或假设,而忽略与之相矛盾的证据的一种倾向或偏差。自证实倾向的概念提出以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研究兴趣,研究者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发现了这一倾向的存在。如问题解决和推理领域,法律领域,医学领域以及科学领域。证实倾向有时有助于我们快速且准确地作出判断,但更多的时候这种倾向却使得我们作出有偏差的决策,甚至作出完全错误的结论。沃森在1960年首次提出了“证实倾向”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于他早期的一项研究。随后,沃森进行了著名的“四卡片选择任务”的研究。该任务中的四张卡片正反两面分别为数字和字母,其中两张正面是字母“E”或者“K”,另外两张卡片的正面则是数字“4”或“7”。任务开始时主试会告知被试一条规则,“如果显示字母的一面为元音字母,那么其另一面则为偶数”,而被试需要通过选择必须要翻看的卡片来判断此规则的真伪。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任务,其中,要验证上述规则,正面显示为“4”的卡片无须翻看,因为其反面是什么字母都无法推翻上述规则;而正面显示为“7”的卡片必须要翻看,因为如果其反面字母为元音,那么上述规则为假,如果是辅音,那么上述规则为真。同理,正面为字母“E”的卡片也必须要翻看。研究结果显示只有10%的被试判断正确,大多数被试会选择先去看显示为4的卡片的背面是什么,而不是选择先去证伪,这个结果进一步表明证实倾向是存在的。3.证实倾向的理论解释证实倾向虽然有时候有利于人们快速地作出准确判断,但更多的时候证实倾向还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往往影响人们的决策效果并降低人们的效率。目前,研究者提出了多种观点来解释证实倾向,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肯定检验策略指的是人们通过寻找那些符合假设的已发生的例子,或者期望出现的属性来验证某一假设。例如在检验个体是不是外向型的人格时,提问者可能会问“你喜欢参加聚会吗?”,如果得到肯定地回答,那么就可以证实假设。提问者一般不会问“你喜欢一个人独处吗?”。个体可能会为了更快地证明当前假设,进一步缩小搜索范围,因此很可能会使用这一策略。(2)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作出一系列的决策后,会得到关于已经选择过的选项与未选择的选项之间的有利和不利的消息,而已经选择的选项的不利消息,与未选择的选项的有利消息,对个体作出决策是不利的,这些消极结果会导致个体不舒适,即产生认知失调。首先,当个体出现认知失调时,就会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地搜索,个体关注会增加证实倾向。其次,当个体出现认知失调时,个体会对当前信息作出不当的解释,即曲解相关信息。(3)“相关错觉”理论即高估两者之间关系的错觉。认为如果个体事先认定证据与假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那么即使二者根本不存在相关关系,或者二者存在相关但是证据很少,个体会聚焦于这些较少的证据并夸大这些证据从而得出二者相关的结论,这种相关错觉就导致了证实倾向。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Smith和Alpert的研究发现,对黑人存在种族歧视的警察更可能认为黑人会作出违法行为,在调查过程中也更倾向于证实他们的罪行。这也和刻板印象的研究结论相类似。(4)错误规避理论Nickerson提出了错误规避,认为证实倾向的出现是由于个体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错误。Lehner等人的一项研究让被试根据提供的遥感数据来判断下流水域中是否出现腐蚀性高危化学物质,结果发现被试表现出了强烈的证实倾向,即大多数被试认为下流水域受到化学物质影响。在提供的实验的情境中,如果被试漏报了下流水域受到威胁的信息,那么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害,而虚报仅仅是造成不必要的一些防御措施,因此权衡二者的后果,个体可能为规避出现重大错误而表现出了证实倾向。4. 证实倾向的影响因素(1)条件参考框架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为什么某件事会发生时,人们总是会自觉地去为这件事发生寻找原因,而不去思考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Nikerson就提出条件参考框架来解释这类现象,即个体往往会聚焦于规定好的假设结果,并且认为该假设结果已经发生,因此往往自觉地为这种结果寻找原因而不去怀疑该结果真正发生的可能性。关于审讯的研究发现,如果审讯员潜在地假定嫌疑犯有罪时会问更多假定其有罪的问题,会使用更多地技巧并施加更多的压力以证明嫌疑犯有罪,同时也会使得清白的嫌疑人更加忧虑、防御甚至更倾向于承认罪名。(2)任务的抽象性越高,证实倾向的可能性越强实验任务的抽象程度可能与证实倾向之间存在相关。沃森将四卡片选择任务中的字母和数字换成个体较为熟悉的、更加有具体指向的信息,其中两张正面写着“曼彻斯特”和“利兹”,而另外两张的正面写着“汽车”和“火车”,并相应地把假设改为“每次去曼彻斯特都坐火车”,被试通过翻看卡片来验证假设,但是结果却发现有62%的被试作出正确判断,较之字母和数字组合的卡片选择任务有了显著提升。(3)已有经验越丰富,克服证实倾向的能力越强个体对某一事物所具有的经验多少,会影响证实倾向的程度。如果个体对某事物具有的经验较多,那么个体就会对该事物提出更多其他的假设并根据经验判断不同假设的可能性,从而作出更为合理的决策。选取有经验的警员与大学生作为被试,他们均阅读一系列杀人案件的相关资料,并判断嫌疑人是否真的有罪,相比于没有办案经验的大学生,有经验的警察则更能克服证实倾向,从而提出更多可能的假设并验证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4)认知闭合需要认知闭合需要指的是个体面对模糊性时的动机和愿望。高认知闭合需要的个体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容忍度较低,因此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境时倾向于寻求确定性、给出答案,即使证据并不足以作出结论,因而容易表现出证实倾向;而低认知闭合需要的个体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容忍度较高,会在更进一步搜索信息的基础上再作出判断和决策。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 十四 :情境依存效应1.情景依存效应含义:情景依存效应又叫场合依存效应或情境依存性。场合依存记忆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指当记忆提取时所处的背景场合与事件发生时所处的背景场合相匹配时,将易于目标信息提取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在记忆提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人们在记忆提取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寻找一些线索,然后根据这些线索去回忆所要提取的信息,而场合依存效应即是根据事件发生时的环境特征和背景设置等作为线索来有效提取目标信息的过程。2. 情景依存效应的详细解释人类从古至今的演化历史始终存在于情境中,个体每天都在生活的情境内接收和传递信息。个体的注意、记忆、思维、决策等认知加工过程都在生活的情境内进行。人们在情境中对自身的活动进行构想,进而调节自身的情绪、言行及思维,即个体的知、情、意、行根植于社会情境成员的角色之中。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信息传递、社会适应、学习工作等都与周围的情境密切相关。个体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与其所处的情境和场合有着密切的关联,即记忆中特定的情境对记忆本身有着深刻的影响。诸多研究表明学习阶段和回忆阶段情境背景信息的匹配程度影响学习内容的提取。当记忆提取时的情境背景与事件发生时的情境背景相匹配时,将会更有利于个体提取目标信息。该效应包含对项目的记忆和来源信息的记忆。前者表示对内容的记忆,是指事件本身;后者表示对情境信息的记忆,是指事件发生时的场合或时间、事件的具体细节、触及的感知觉通道以及事件发生时个体的认知和情感状态。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典型的情境依存效应的例子。例如,“当你在客厅阅读一份报纸时,你想将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裁剪下来。然而,你意识到剪刀在厨房。于是你进入厨房,但是当你到达厨房时,你却忘了进入厨房的原因。于是你又返回了客厅,当你踏入客厅的那一刻,你终于想起来了你要去厨房的目的。”在这个例子中为什么当你踏入客厅的那一刻就想起来进入厨房的目的呢?这可以用编码特异性原则来解释。该理论认为,当编码环境与提取环境的匹配程度较高时,则会易化提取过程。3. 情境依存效应的加工机制对情境依存效应的理论解释,主要是从认知心理学中信息编码和提取的角度加以阐述,情境信息通常被视为目标信息的提取线索。但情境信息较为复杂,偶然情境的物理复现对目标信息提取的促进作用到底是基于怎样的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对此,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理论加以阐述。(1)掩蔽假说掩蔽假说认为情境线索的有效性建立在其他类型线索是否有用的基础上。当情境线索与其他类型的线索相比是一种弱线索时,此时的情境线索通常会被其他类型的线索“掩蔽”掉。这说明在回忆测试阶段,情境线索能否促进目标项目的提取取决于当下是否存在其它更为有力的线索。研究发现情境线索会随着学习材料意义的加深以及学习时间的增加而被“掩蔽掉”。实验结果显示当被试学习无意义的词语或者每个词语只学习 1.5s 的时候,会出现典型的情境依存效应。但当被试学习有意义的词语或者每个词语的学习时间延长至 4s 的时候,情境依存效应则会消失。从掩蔽假说角度解释,有意义词语和更长的学习时间对被试来说是更为明显的线索。该条件下被试记忆更为深入,此时情境线索作为一种弱线索就易被掩蔽掉。而在无意义材料或者学习时间短的情况下,被试能够利用的其他线索很少,此时情境线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2)心理复现假说在记忆得测验过程中,让被试对学习时所处的场合进行心理复现,也会产生显著的场合依存效应,有些情况下甚至还要高于场合的物理复现。心理复现指在记忆测验过程中,让被试想象当时所处的场景。当学习者处于与学习情境不同的场景中时,他们可以通过心理想象活动复现当时的学习情境,并利用它来提取能够提高回忆成绩的相关信息。研究发现儿童在记忆测试的过程,在情境心理复现条件的回忆成绩明显优于自由回忆的成绩。这表明情境依存效应不仅仅依赖于真实情境的物理复现,对情境进行心理复现也会提高回忆成绩。据此,不同的情境对个体回忆成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境心理复现的困难程度。此外,也有研究者发现,被试在测试过程中并不总是自发地使用心理复现策略。4. 影响情景依存效应的因素场合的类型、学习材料的类型(语言类、数字类、图形类)、学习材料的性质(意义性、熟悉性)、学习的水平、测验的方式(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年龄、人格特征(场独立、场依存)都会影响情景依存效应效果的大小。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15:可爱侵犯 为什么看到可爱的东西,就想狠狠Rua TA!1、可爱侵犯效应的含义可爱侵犯(Cute aggression)或称为“嬉戏侵犯”(playful aggression),指的是因为看见可爱的事物而引发的表面上的攻击行为。处于可爱侵犯状态下的人会情绪兴奋、握紧拳头,产生一种咬、捏和挤压的想法,甚至会咬或捏对方,但也只是一个想法,并非真的有意造成伤害。是一种由于看到一些可爱的东西,比如人类的婴儿或小动物而引起的表面上的攻击性行为。这是一种高度积极的情感互动,是正常的情绪宣泄和本能反应。这种对自己认为非常可爱的事物表现出攻击侵犯的倾向,与人在愤怒时的攻击侵犯行为有本质区别,其实质是可爱事物带来的刺激让人们失去了对情绪的控制,从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我们接下来可以看看那些跨文化中的类似于可爱侵犯的表达:例如,在菲律宾语中,“gigil”一词指的是“咬紧牙关,并且想要捏或者挤一些可爱得让人无法忍受的东西的冲动。”在印尼语中,“gemas”一词指的是当你看到可爱的物体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会导致你咬牙切齿或想掐一掐。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如危地马拉,它被称为“the thing”。例如,“That cat gives me the thing”,紧随其后的是咬紧牙关,很愉快的啃咬动作。2、可爱侵犯效应的相关研究2013年耶鲁大学两位心理学研究者瑞贝卡·戴尔和奥瑞娜·阿拉贡将一些可爱、有趣或是中性的动物和婴儿图片展示给109位志愿者。随后让被试为自己的行为打分,评估自己失控的程度,比如“我要被萌死了”,或者“我受不了了,想捏它们”。为了证明人们的这种反应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他们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实验。实验中不仅被试会观看三种类型的图片,而且给被试提供一种塑料气泡膜,以起到模仿被试揉捏、挤压真实可爱动物的感觉和愿望,同时告知被试在观看图片时根据自己的愿望尽量多或者少的挤压气泡。结果发现,被试在观看可爱动物的图片时挤破气泡膜的数量显著多于有趣和正常图片。3、可爱侵犯产生的原因1. 神经水平上处理信息的重叠人们之所以对可爱的事物表现出的强烈侵犯性,主要是因为它们激发了人的保护欲,当无法很好的宣泄这种保护欲时,随后会产生挫败感,会引发侵犯欲望和攻击行为。因为侵犯和关爱都与调节社会行为的神经过程相联系。可爱的事物会启动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或者说奖赏系统,当试图接近照顾、接触可爱事物的时候,奖赏系统会将大量的多巴胺释放到大脑皮层。但是,相同的神经通路也会被侵犯行为激活。事实上,大脑的奖赏系统不仅会被可爱的事物激活,也可以被侵犯行为激活。所以对可爱事物明显的侵犯表现,是被两种动机共同调节的反应。确实有先例,即看似独立的行为反应,实际上是由多种大脑行为融合的结果,例如联觉。也许可爱侵犯与联觉产生的过程相似,融合了不同动机与行为,最终输出的结果。如果假设成立,那么真正的侵犯和可爱侵犯在神经系统水平上是有差异的。2. 二态表达什么是二态表达?即积极情绪引发的行为,不仅有亲社会积极行为,也有一般合乎社会规范之内的消极行为。这种二态表达的特点是,积极与消极行为是混乱和无一般规律的,无先后顺序,我们对二态表达的意义需要通过评价周围环境和前后发生的事件,即上下文来判断。一般的情绪过程的可总结为以下步骤:第一步出现刺激,第二步对该刺激进行评价,第三步产生情感体验,最后一步是行为表达。用该情绪模型来解释二态表达可总结为以下步骤:第一步出现刺激,第二步对该刺激进行评价,第三步产生情感体验,最后一步是产生两种行为表达反应。目前认为,二态表达可以帮助调节极端情绪。研究者们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将实验材料进行了评定,主试要求被试评估所有实验中用到的婴儿照片,其中一些图片中的婴儿确实比其他婴儿更婴儿气(例如:更饱满的脸颊,更大的眼睛)。被试对这些照片显示出更高的关心表现,报告说更想去照顾和保护他们。但同时被试对这些婴儿也有更多侵犯表现,报告说想捏这些婴儿的脸、咬或吃。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那些看婴儿照片有更高侵犯欲望的人,在观看照片5分钟后也表现出更多积极情绪的下降。这样可爱刺激物引发的二态表达中的消极行为,实际上调节了过度积极情绪反应,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对这些婴儿和小动物的看护任务。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可爱侵犯这一概念的流行并不是说人们真的想伤害可爱的小动物们,对待可爱动物和孩子的过激行为并不是可爱侵犯,两者之间有度和质的巨大区别。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保护机制,是大脑以自己的方式尝试缓解或者发泄极端幸福感。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16:煤气灯效应 为什么会产生情感操控PUA?1、煤气灯效应的含义煤气灯效应,又称煤气灯探戈、煤气灯操纵,是指对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无法逃脱。煤气灯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心理操控手段,受害者深受施害者操控,以至于怀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理智。2、煤气灯效应的起源煤气灯效应概念最早起源于1938年的话剧《煤气灯》,《煤气灯》主要讲述了少女宝拉因为姑妈的意外身亡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青年安东为了谋取宝拉的遗产,先是向宝拉求爱确定关系,其后用尽各种方法企图把宝拉逼疯,将她送进精神病院,从而获得宝拉的巨额财产。该部话剧中经典的煤气灯操纵,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对受害人信息封锁,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强调某一信息安东和宝拉新婚满三个月时,外出去伦敦塔游玩。出门前安东送给妻子一枚小巧的白色胸针,声称是母亲去世前留给他的,并嘱咐宝拉把它收好。此时安东略显刻意地强调了一句:「你可能会弄丢,你知道的,你经常丢三落四」。当天的游玩结束后,安东便以饰物常年未佩戴、需要修理为由,向宝拉索要胸针。由于安东从一开始就并未将胸针放入宝拉的手包,而是偷偷将其藏在手心转移至别处,宝拉自然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胸针的踪影,还以为是自己不慎遗失,十分懊恼。因丢失胸针而产生的内疚、自责,外加安东使用虚假信息进行的旁敲侧击,使得宝拉对自己记忆力的信心彻底动摇。第二步:激起受害人嫉妒心,然后批判这种情绪不正常安东在与宝拉二人独处时,怂恿她唤女佣上楼点燃煤气灯。而当年轻貌美的女佣点灯之余,安东便凑过去言语轻佻地与其大肆调情。此时宝拉已极为不悦,表面上故作镇静地看书,实则是在旁听着二人的对话。待女佣走后,宝拉便质问安东为何要这样同女佣说话。安东解释称,自己只是「想将她当成平常人,而不是下人」。当宝拉委屈地表示,安东与女佣这种过分亲密的相处模式会让她们瞧不起自己时,安东却将矛头转向宝拉,直接坐实她精神出了问题这一说法。第三步:关系封锁,限制受害人社交,将其禁锢在自己身边当邻居老太太要来拜访二人时,安东显得十分暴躁,生气地说,「别让他们总来烦我们了」。并且由于担心日后无法全面控制宝拉,命令女佣以「夫人身体微恙」的理由,拒绝这位不速之客的来访。而当宝拉委屈地询问丈夫,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安东换上一副关切的面孔,将其归咎于宝拉的表述不清,「我以为你只是礼貌回答而已,你想见她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在之后的一次宴会上也是如此。安东不愿意让宝拉出现在众人面前,在未告知宝拉的情况下就拒绝了主人的邀约。由于该部话剧中的煤气灯操纵过于经典,2007年,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结合20年的临床经验出版了《煤气灯效应:远离情感暴力和操纵狂》。该书出版之后,煤气灯效应被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学科领域。后不断延伸扩展到哲学、政治学(政治评论)等学科领域。3、煤气灯效应关系的特点1. 煤气灯效应是的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共同打造的一种关系,往往涉及一个或一组加害者,以及第二个人(受害者)。2. 煤气灯效应总是通过两个人实现:其中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播种困惑和怀疑;另一方是被操纵者,为了能让这段关系继续,不惜怀疑自己的认知。3. 煤气灯效应的产生和影响可以是有意识地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并且是秘密进行的,因此所产生的情感虐待不会被公开滥用。4. 煤气灯效应在受害者中引起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通常是充满情感的认知失调,并使受害者对自己的思维,感知和现实测试提出质疑,从而容易引起他们的自尊心低落和令人不安的想法和影响。并可能促进混乱,焦虑,抑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精神病的发展。5. 当受害者对自己的心理能力失去信心并发展出一种习得性的无助感之后,他们就更容易受到加害者的控制。受害者往往是权力和地位较低的人。4、煤气灯操纵者的三种类型1、魅力型煤气灯操纵者:为你打造一个特别的世界他们不可能一直给你带来负面的感受,甚至可能一切都很完美,表现魅力和浪漫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浪漫的手段让你不再专注自己的感受比如,送你鲜花,这样你就不会批评他约会迟到;又比如,他在朋友面前羞辱你之后,立即进行最夸张的、让你无法呼吸的赞美,让你怀疑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但不是只有恋爱对象才能成为魅力型煤气灯操纵者,很多领导、同事,甚至亲戚朋友都可能是那个让你又爱又恨,琢磨不透的那个人。2、好人型煤气灯操纵者:让你说不上来哪里有问题这种人看起来通情达理,很“好”,但其实铁了心要按自己的方式来做事。心理治疗师莱斯特·利诺夫很贴切地用“不尊重的顺从”来形容这种行为:表面上同意对方的观点,实际上不予理会。他们可能会帮你很多忙,为你做很多事,你们之间出现分歧,他会道歉或放弃自己的需要,满足你的需要。他们看起来很善良,并对你极好,但实际上他们又会一边做着答应你的事情,一边摆臭脸、生闷气,运用一系列小手段,向你表示他们的不满。3、威胁型煤气灯操纵者:盛气凌人、嫁祸于人和刻意隐瞒魅力型煤气灯操纵和好人型煤气灯操纵往往很难发现,因为操纵者的行为在其他情况下可能是非常令人向往的。但有些煤气灯操纵行为的问题显而易见,比如吼叫、贬低、排挤、嫁祸于人,以及其他种类的惩罚和威胁。在某些情况下,威胁型煤气灯操纵可能和魅力型或好人型煤气灯操纵交替出现。但大部分时候,是两人关系中的主导特征。5、该如何摆脱煤气灯效应1、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相信自己有重建人生的勇气大多数被操纵者,尤其在长期被操纵之后,会习得性无助。他们内化了操控者施加的责备和否定,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甚至会更加沉溺和卷入这种不良的人际关系,甚至不断否定自己正处于不良人际关系中。而事实上,你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只要你识别出对方在操纵,你就可以破坏这种操纵行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控制,其实是最艰难的一步。操控者持续操控,是因为你的反应配合了他们,他们发现操控是有效的,是能够达到目的。如果你不给予他们这样的奖赏,不令他们的目的达成,不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去做,就打破了对方的幻想。2、建立健康和平衡的社交网络,不要过于依赖单独个体和集体确保自己社交关系网络不会“隔离”,是避免自己被操纵的关键。这也意味着,来自朋友、家人,以及所有爱你、关心你的人支持,是帮你离开操纵式关系的最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当你与外界的接触总是需要通过个体或某个集体实现的时候,你也给予了这个个体和集体控制你生活的能力。所以,你需要自己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这个社交网络应该包含着平衡的互相关系和多维的社交关系,不过分依赖和倚重某个个体和集体。3、察觉社交关系中摩擦感,逐步建立自己的掌控感“不再有能力为自己做决定”是被操控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因为他们不再相信自己,只能完全依赖对方。因此,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之后,你需要重新赋予自己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力。即便暂时还无法去除“我不行”的心理,也试着先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做决定、做选择——从午餐吃什么,穿什么出门,与什么人联络,到对对方为你做得决定说“不”。在期间,你也要在自己成功作出并实现每一个决定时奖励自己。
50个必听的心理学效应17:首因效应 一见钟情是怎么产生的?1、首因效应的含义:首因效应,又被称为第一印象。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两个概念:第一种是在记忆研究领域,首因效应通常和近因效应一起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意思是人们会出现一种对最初的信息和最后的信息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出现的信息的现象;第二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首因效应是社会认知偏差的一种主要形式,即在交往初期,由于最初接收到关于对方某个外部特征的信息,进而产生对他其他方面的认识,比如个性、外貌等。这些印象综合成为第一印象,虽然第一印象可能并不准确,但会对之后的行为指导,以及双方的人际交往产生重要的影响。2、首因效应的特点目前认为首因效应具有以下特点:(1)瞬时性是指首因效应的形成并不需要多久的时间,而是在刚刚接触到的很短的时间内就产生;(2)主观性是指人们一旦对某个对象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就会先入为主,像一个领导者一样,左右其他后来的信息,并对其产生强烈的影响;(3)误导性更像是首因效应的一个局限性,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首因效应产生的影响,会让交往双方仅仅根据第一印象而产生对某一类人或对象的刻板印象,这样可能会对他人产生错误的判断,而且这种判断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不可改变的;(3)可变性即是说首因效应其实是可以改变的,接触时间的增多或者交往的深入都能使最初形成的不一致的第一印象产生变化。3、首因效应会产生的原因针对首因效应的产生原理,目前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倾向于认为一般人会对最先出现的信息相对更看重一些,而且会以这个信息为准进行判断,这样对于接下来出现的信息就不会太注意了;如果出现前后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人们会倾向于认为首先出现的信息更能够代表某个人,后面出现的信息可能并不那么真实,自然而然地把后面出现的信息忽略了。第二种看法认为,人对某一对象形成的印象是基于第一印象,并以此为中心形成的,第一印象比其他信息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也更久。第三种看法认为最初接收的信息会在大脑中形成某种图式,后来的其他信息则会被纳入到己有的这种图式中,相当于被同化了,新的信息不具备新的特点,而是具备先前信息的特点。4、首因效应的影响因素综合前人关于首因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可以将其总结为两大方面:一是个体的影响因素,二是信息本身的影响因素。(1)个体的影响因素首先是个体的经验丰富程度及后天学习经历:如果个体不缺乏社会历练,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富实,他们会有意识地将首因效应的影响降低。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专家和新手之间的区别。通过观察专家和新手之间的品酒行为,假设如果品酒者更加偏好第一次品尝的酒是最好的话,就是产生了首因效应,结果发现专家在品酒时并不会总是偏好第一个,而是会持续品尝直到发现心目中最好的酒。这也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是可以影响首因效应的。专家相对于新手学习的文化知识更多,更加能够理性地意识到首因效应的存在,并且会在大量的社交、训练等活动中与对象全面接触,多方面接受信息,不断地修正之前的错误信息。第二是个体精神状态。主要有三大因素:疲劳、责任感和认知需求。研究表明精力不足会使个体的决策需求同样减低,从而产生首因效应;但是在个体对该任务的结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时,首因效应也会减少。发现如果被试对某一结果的求知欲望很强时,比较不会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第三是个性特点。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思想越开明,活泼外向,是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而一个传统保守的人可能更加相信最初的印象,不愿改变。(2)信息本身的影响因素首先信息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当面对的对象数量较多、内容比较复杂时,会产生首因效应。人们通常会以首先接触到的初始信息来解释因果关系,后来的信息并不会改变这个初始信息,而是在以初始信息为基础上进行更新修改。第二是信息的呈现顺序。在公民投票研究中发现,如果将肯定选择放在否定选择的后面,则选择肯定的人数比例更多,即出现了首因效应,也说明了选项的先后呈现确实影响到了公众的选择。将信息呈现方式分为两种前者是依次交叉呈现,后者是整体分开呈现,结果发现在整体分开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第三是信息材料的性质。如果两个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为因果关系,被试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说明信息材料的性质是首因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有经验的专家回答问题时会因为实验材料性质不同而产生变化:受消极的证据比积极的证据影响更大,受连续呈现的信息比同时呈现的信息影响更大。可见呈现信息的性质确实会与个体是否产生首因效应相关联。第四是信息呈现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如果两类信息同时出现或者间隔时间不长的话,会出现首因效应,如果间隔时间比较长的话则会出现近因效应,因为时间会将之前接受的信息部分遗忘,最近接受的信息相对会更加深刻。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吝啬鬼,他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这时有个好心人路过,就趴在岸边对着这个吝啬鬼喊道:“快把手给我,我把你拉上来!”但是,这个吝啬鬼怎么也不肯伸出手。好心人一开始很纳闷,后来突然醒悟,就冲着快要沉下去的吝啬鬼大喊:“我把手给你,你快抓住我!”这个吝啬鬼听到之后,一下就抓住了这个好心人的手。别人怎么做决定,取决于你怎么表达听了这个笑话之后,不知道你有什么感想,吝啬鬼是不是有点像成语故事《朝三暮四》里那几只傻傻的猴子?这个故事背后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现象——框架效应。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吝啬鬼,他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这时有个好心人路过,就趴在岸边对着这个吝啬鬼喊道:“快把手给我,我把你拉上来!”但是,这个吝啬鬼怎么也不肯伸出手。好心人一开始很纳闷,后来突然醒悟,就冲着快要沉下去的吝啬鬼大喊:“我把手给你,你快抓住我!”这个吝啬鬼听到之后,一下就抓住了这个好心人的手。别人怎么做决定,取决于你怎么表达听了这个笑话之后,不知道你有什么感想,吝啬鬼是不是有点像成语故事《朝三暮四》里那几只傻傻的猴子?这个故事背后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现象——框架效应。
越差越自信——这是虚幻的优越感,越强越谦虚——这是对他人的认识偏差。这一现象几乎在我们所有人身上都会出现,因为我们总有着自己不擅长,并且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某些领域。长辈以前常说:半罐水响叮当,网友们常说: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能力低的人对自己的错误定位,往往会导致不好的影响,那么让我们着重从这一视角,谈谈我们如何会给自己错误的定位,以及尝试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
Comments
Top Podcasts
The Best New Comedy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s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 Business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 Sports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 True Crime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 Joe Rogan Experience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The Best New Dan Bongino Show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The Best New Mark Levin Podcast – June 2024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