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如此城市CityTells
如此城市CityTells
Claim Ownership

如此城市CityTells

Author: 澎湃The Paper

Subscribed: 10Played: 82
Share

Description

城市原来如此,
在这里,听懂城市。

城市技术·城市文化·城市记忆

澎湃新闻the Paper·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出品。
29 Episodes
Reverse
“买卖进展得宽松,快活,用不着过于疲劳,这正合了荔莎的心愿。她早已留心地避开了一切可以造成扰乱的原因,任凭生活在这油腻的和这重浊昌盛气象的环境中滑过去。这地方是一个合理化的幸福小角落,一个舒服的槽头,父母和女儿都在其中受豢养。”法国作家左拉曾经这样描写巴黎的菜市场。在上海与巴黎这两座崇尚生活品质的城市,市集文化有着独特魅力。食物与人际关系是菜市场的独特媒介,传递着城市的温度和本地人的生活态度。上海的弄堂深处、老街巷里,热闹非凡的菜市场不仅是食材的集散地,更是老上海风情的缩影。而在巴黎,露天市场和传统食品店承载着法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文学化理解。今年春日,《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以下简称“奔流”)抵达巴黎。在塞纳河畔的蓝带国际学院,中法嘉宾们齐聚一堂,感受着不同文化在味蕾上的碰撞与融合。“美食与佳酿是跨越国界、沟通心灵的桥梁,蓝带成为了连接中国与法国,乃至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蓝带大中华区总经理商凌燕女士如是说。本期《如此城市》聚焦中法饮食文化与巴黎上海食物人文地理,邀请法国蓝带厨艺学院大中华区总经理商凌燕、旅法作家梅思繁,共同探讨人、城市与食物之间的隐秘联系。——本期嘉宾商凌燕,法国蓝带国际学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梅思繁,旅法作家,著有《文学经典的味觉指南》——本期主持郝汉,澎湃新闻记者——制作团队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
去年下半年,苏州平江路碧绿透亮的河流忽然“火”了,在阳光照射下,人们能清楚地看见水底的鱼和水草,令人联想起因“果冻海”而得名的马尔代夫,苏州版“果冻河”成为古城旅游的全新打卡点。有人说,是“钞能力”的苏州才能在河道整治上为文旅“上分”,也有人质疑科技与狠活的持续性,会否影响水中的生物多样性,也有人表示,果冻河是“晴朗假期限定”——阳光与节假日缺一不可。本期如此城市CityTells,我们与两位扎根环境保护组织多年、关注长三角河流生态问题的嘉宾同行,绿色浙江秘书长董舒和绿色江南传播总监巢博,漫游苏州果冻河。——收听时间线03:04  从小透明到透明河11:18  果冻河的晴朗假日“限定”12:49  7000平方米的平江净水厂参与透析17:21  长三角跨区域治理案例,太浦河与钱塘江22:58  衡量河流水质的“国标”与“民标”26:29  水至清则无鱼?28:23  复制一条果冻河需要的成本和文化条件37:10  我们的身边都有一条河——从小透明到透明河,“钞能力”与“超能力”如此城市:提到江南水乡,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小桥流水人家。作为江南水乡的基底,水很少被单拎出来观赏。生产生活用水的不当排放曾令江南之水一度污臭,成为活化整治的对象。可否请两位帮听众梳理解读苏州果冻河的语境?董舒:十年前,我曾在平江路拍摄古建筑,当时更多关注的是建筑本身,对河流的印象并不深刻。听到“果冻河”这个名字时,我首先联想到的是浙江调研中的“牛奶河”,一种污染的反映。起初不确定果冻河是清澈还是浑浊,但后来了解到它实际上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流。巢博:我们机构在苏州。2019年的冬天,行人减少,加上冬天水生物的活跃度减弱,平江路一带的河好像突然开始变得清澈。平江路属于古城片区,不同于一些乡镇河道存在工业污水排放的问题,其河道的污染以前主要来自生活污水。那时苏州已经开始了管网整治行动和清淤改造工程,阻止了周边商户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然而,河道还没有呈现出‘果冻状’的清澈。直到去年,水体呈现出明显的蓝绿色,水下的石头清晰可见,水面波光粼粼。坐在船上,可以看到水中倒映出的船的全貌。平江片区有七个控制口在进行轮番换水,开闸放水的同时也引入清水。当河道流动起来形成活水,随着时间推移,水自然变得清澈。巢博:果冻河的景象并非随时可见,需要特定的天气条件。例如,今天苏州阴天,平江路的河水便无法呈现“果冻”般的效果。就像在海边看碧蓝的海,需要阳光明媚的天气,而风大的时候效果也会打折扣。2023年1月,平江片区启用了一个7000平方米的平江净水厂。与一般水处理厂不同,它采用物理过滤的方式进行净化,减少了化学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编者注:根据苏州本地报道,净水厂从一步之遥的护城河取水,经过气浮固液分离、生态膜物理过滤等多个流程后,再通过管道从临顿路和东北街交汇处的东北街河出水口源源不断地注入平江历史街区的河道中)。“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整治提升的不仅是平江路一条河,而是整个城市的水系。连我家附近河流的水质也变得特别好。这不仅仅是苏州的“钞”能力,还依赖于人的管理和系统性的规划。董舒:治理流动的水是一项整体工程,因为水系四通八达,不像池塘可以单一治理。对于平江路而言,其历史地位和文旅价值促使政府对其进行更有重点性的投入。苏州的“钞能力”应从多个维度去衡量,不仅是资金的投入,还有综合管理、技术应用和系统规划。苏州的投入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改善水质,提升城市环境,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资者,这种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也增强了苏州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竞争力。——长三角跨区域治理案例,太浦河与钱塘江如此城市 :每一段、每一条河流的治理都需要因地制宜。水是流动的,流经的每一个片区的自然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治理方法需要考虑河流的具体情况。巢博:在长三角地区,太浦河的跨区域治理是一个标杆式的案例。太浦河连接上海的青浦、江苏的吴江和浙江的嘉善,起初各地各自管理,上游与下游互不干涉,水质状况也不理想。直到2019年,随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建立,这一标志性事件使三地的联合治水合作成为可能。通过联合河长制、联合监测、联合维护,并配合省级、市级督查,三地开始了一体化的河道治理。如今,我们每个月都会去一次太浦河,发现水质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这一治理模式不仅改善了河流水质,也为其他跨区域生态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董舒:在浙江也有一个典型案例——钱塘江。钱塘江的源头分为南北两源,北源在安徽,南源在浙江,这涉及到跨流域治理的问题。钱塘江的上游是新安江,也是千岛湖所在地,千岛湖是浙江重要的水源地。然而,上游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会对水质有一定影响。十多年前,浙江和安徽两地制定了流域共治的生态补偿机制。简单来说,如果下游水质达到一定标准,下游就给予上游补偿。因为作为源头的安徽在治理中会有所牺牲,影响到当地的农业和渔业;但如果下游水质未达标,则由上游补偿下游。很多河流都涉及跨区域治理,流域共治的补偿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模式,动了上游和下游的治水积极性,激励双方共同完成水质治理目标。——水至清则无鱼?如此城市:从社交媒体网红打卡的角度来看,果冻河似乎更关注视觉上的美和“出片”,但专业角度如何评判水质好坏?好的水质一定是好看的吗?董舒:传统的河流评价体系将水质分为一类水到五类水,这是一个相对方便、直观的标准。然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河流是否浑浊、是否有异味。十多年前,“臭水河”还比较普遍,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大幅减少。只要河流没有明显的异味,即便水质看不到底,人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抵触心理。巢博:在讨论国家标准和民间标准的区别时,国家标准通常是针对基本的水质要求,而民间标准更加注重感官层面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举个例子,就像之前提到的果冻河,这是一种民间标准。这意味着,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公众也开始更加注重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高层次的水质状态。因此,如果从公众的角度来评估水质,我们可能会侧重于观察是否闻到异味、是否出现异常颜色,或者是否存在其他突发情况,而不仅仅是使用类似”优良"、"中度污染"、"黑臭"等分类词汇。在与污染受害者或普通观众交流时,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具体的描述,以更贴近公众的感受和体验。一条河道的水质良好的标准除了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水体之外,它还应该符合公众心目中对水质的衡量标准。巢博:“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得分情况去讨论。我也对一些河进行过溯源。在河流的源端,如果说河底铺满鹅卵石,这个水就会特别清,同时也还有鱼。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不冲突的。董舒:即使水质变清澈,并不意味着水中所有的营养物质都被完全清除了。河水并不是纯净的,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存在着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污染会对水中的生物产生影响,但纯水也无法养活任何生物。因此,需要在这两端之间寻求平衡。相对来说,水质清澈时,生物的生存环境更为适宜。就像我们养鱼缸一样,我们希望鱼缸里的水清澈而不是混浊的,这对鱼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水质变清也可能导致捕鱼量增加,从而影响鱼类的数量。这个情况也可以理解为随着水质变清,鱼的数量也相应减少。如此城市:从果冻河的可复制性角度来看,这种模式是否适合在江浙沪乃至更多地方推广,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除了需要充分评估当地的水质、污染源、生态环境等因素,还需要考虑经济可行性和技术支持。当果冻河成为网红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游客的期望管理和环境承载压力。如何平衡游客的高期望与实际情况,避免因期望落差导致的负面评价,也是推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董舒:我认为,像果冻河这样清澈的水质在目前的情况下难以在整个江南水乡普及。要将所有水域都达到果冻河的水质,需要巨大的投入,成本过高。同时,由于东南沿海与西部地区的差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很长时间。西部人口稀少,污染较少,而东南沿海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活动频繁,全面提升水质的难度较大。尽管在某些关键水域实现优质水质可以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但全面推广至所有河流,目前来看并不现实。——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条河昨天我在想,是否可以开展一些类似实验,比如在教室里研究如何让水变得像果冻。这也是一种有趣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亲眼看到污水变清的过程,了解其中的复杂性和所需的多重处理步骤,比如光的折射以及水中元素。这样不仅会让人们更加珍惜清洁河流的美感,还能学习到河流治理的相关知识。2017年,我们在浙江发起了一个名为“小河长”的青少年护水项目。这是一个创举,因为除了政府官方的河长外,还有很多民间河长。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青少年关注河流,于是就提出“小河长”的概念。选择河流作为关注对象,是因为在江南水乡,任何一所学校周边都会有河流。因此,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青少年可以从关注自己学校或家附近的河流开始。这种实践非常易实现,因为在江南水乡,河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几乎不会遇到走很远都看不到河流的情况。相比研究大气或噪音,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便于进行实验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直观,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从1924年开始建造到如今,武康大楼(原诺曼底公寓)已在上海屹立了一百个年头。它曾是安静街区中的寻常公寓,却在近些年成了“网红大楼”——流畅的弧线、复古的红砖、漂亮的券廊拱门吸引游客纷至,打卡摩登风情,节假日则更是盛况空前。在《蚌壳与珍珠》一书中,著名作家陈丹燕、媒体人陈保平通过武康大楼住户的口述,记录下这栋建筑之中“活”的故事,在他们看来,游客围观的只是武康大楼的“蚌壳”,而其中的人与故事,才是此间真正的“珍珠”。陈丹燕根据入住时间将武康大楼住户们分成三批。第一批是建造之初搬进的外国白领与管理人员,他们是摩登生活的践行者,有着与这座公寓相契合的新潮的生活方式。第二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经分配住进来的,他们大多是文艺工作者与干部,是当时为主流社会价值所认可的人员。第三批则是新世纪至今的住户,是新的社会精英。不论哪一批住户,都象征了上海在不同时期的都市性与前卫性。正如书中陈保平所写:“近百年来,武康大楼经历了民国、抗战、解放、新民主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大时代的风风雨雨,里面的住户就像轮船上的乘客,上上下下,来去匆匆。武康大楼百年,其中人的情感与故事才是武康大楼最生动的痕迹。”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陈丹燕与陈保平,一起剥开网红的“蚌壳”,寻觅其中历史的“珍珠”。——本期嘉宾陈丹燕,作家、电影导演陈宝平,媒体人、出版人——本期主持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收听时间线03:30  时间中回溯武康大楼的前世今生09:56  旧档案、老照片,寻找武康大楼最初的居民17:55  摩登公寓标志着一种中产生活的诞生26:31  抢房潮与房屋产权变化38:13 武康大楼生活的“优越感”与“责任感”48:17 城市改造:剥开蚌壳,看见珍珠——制作团队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
“城隍”是人格化的中国城市守护者,最早是老百姓对于城墙与壕沟的朴素信仰,明代以后才被官方纳入体系。城隍庙从此成为官方祭祀系统中的一环,承载着地方治理与道德教化的重任。上海城隍庙,当属现今全国最出名的城隍庙之一,是来沪旅客必游之地。曾做过上海城隍庙历史研究的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郁喆隽指出,上海城隍庙在当时是县级城隍庙,其地位不比苏州府与松江府,这与古时城隍庙与城市行政级别的对应安排有关。他还研究过一度兴盛的“城隍庙三巡会”,并认为与上海给人的商业、经济、工业、中西交通等标签印象不同,上海有极丰富的本土信仰仪式,神圣和世俗非常紧密地结合于此,这在全世界的大都会中都是罕见的。三巡会折射出曾经上海城市管理中的政府部门角色,社会的自我组织和竞争,乃至信仰生活的经济和社会史维度等等,对城市的集体记忆至关重要。上海城隍举行传统城隍华诞庆典活动©视觉中国潜心道教研究的哲学博士祝逸雯谈道,“如今在上海城隍庙,许多长辈替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儿孙们祈福,地址都是用外语书写上去的,‘文化小传统’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活力。”她认为上海城隍庙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更是上海城市发展与变迁的见证者。城隍信仰,以独特的方式与中国城市的世情生活深刻互动,展现了其作为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当城隍庙成为文旅与城市更新重地,当“城隍”与“道”不再作为普遍信仰,当年轻人突然又兴起“求神拜仙”,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与个体心态?本期节目,如此城市从城隍庙看中国城市生活的神圣与世俗。——本期嘉宾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祝逸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本期主持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收听时间线09:20 城隍的诞生与体制化的宗教关系不大,是自发的民间信仰13:42 城隍被制度化、体系化,关键节点在明朝洪武年间23:28 清末民初,城隍庙与世俗工商业社会的互动加强42:10 中西方游神文化、圣人体系对比50:54 本土宗教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55:55 “祛魅”、“佛系”:网络热词成为时代精神指示器——制作团队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
劳动节假期,从外滩到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游人如织。这些区域的历史建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人们早已不满足于拍照打卡留念,在一场Citywalk中进行“建筑可阅读”,考察“1.0版本”的都市摩登生活,是上海这座城市富有吸引力的旅游新名片。建筑师、策展人哈凌指出,这些建筑是这座城市饱经风霜的见证,同时记录着一种摩登生活的出现。公寓弧形的转角和阳台,与高耸的摩天大楼、几何形的装饰,是摩登审美在建筑上最直观的标准。现代主义标志着审美性与功能性开始走向统一,它不仅停留在建筑领域,还蔓延至设计、时尚、广告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少就是多”成为都市生活哲学,并影响至今。“摩登复兴”设计与艺术展(展期至2024年6月16日),由致力于复兴上海摩登设计文化的设计师哈凌与他的朋友们,携手今潮8弄联合打造,展览主题板块分为“摩登与建筑”“摩登与时尚”“摩登与设计”“新摩登设计”“摩登与艺术”。资深城市漫游者格里董 ,还提到外滩Citywalk路线中的一个有趣之处,"从圆明园路路口往东看,会注意到大量的高层建筑,中国银行和沙逊大厦十分简洁,立面有大量的竖线条,宛如身处彼时的纽约,这是二十世纪美国的力量。而在路口回头,青砖红砖配合承接的是100多年甚至120年前的英式新古典建筑典范,是十九世纪欧洲帝国的最后余晖。彼时的上海人会认为它们都是摩登的。"这符合学者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的判断,即“摩登”在东方不仅仅意味着对传统、古典的叛逆,更是东西方时兴元素的混杂。哈凌与格里董带队城市行走 ©“摩登复兴”设计与艺术展在当下重提“摩登”,哈凌与格里董都认为,这不仅是为了复古与怀旧。“摩登”背后蕴含的审美趋向,及其对今天中国人的影响,是人性中改善生活、追求幸福的朴素愿望。它渗透在魔都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彰显着上海对于“新”与“变”的信心、包容和行动力。城市行走中看上海摩登,看什么,怎么看?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哈凌和格里董,以声音漫游城市,探寻摩登上海的踪迹。——本期嘉宾哈凌,建筑师,“摩登复兴”设计展策展人格里董,资深上海城市文化推广者——本期主持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收听时间线06:00 摩登对于上海不仅是一个时期,更是一种风格16:05 站在圆明园路路口,能感到美英势力的“沪上博弈”36:46 摩登风靡背后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3:56 不止建筑:从小说与画报的女性形象看摩登52:00 “公开-私密-半私密”:上海弄堂独有的空间过渡理论56:54 重提摩登不在于复古与怀旧,而是复兴与创新——制作团队澎湃新闻·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
从上海长乐路和襄阳北路的十字路口开始,东西南北各走一个街区,6条马路,9个路口,111种职业,580家门店,62个人——这是作家伊险峰和杨樱新书《九路口》中所记录与描绘的范围。街区中琳琅满目的商业生态是这本书的着眼点。书中甚至将这小小0.25平方公里比作演化生物学家E·O·威尔逊叹为观止的热带雨林,“刹那间展现在你眼前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在那一天、那一周甚至那一年都不会再次看到。”在这个业态丰富多样的街区,竞争同样是残酷激烈的,有韧性的个体才能活下来。英姐的公路商店、范阿姨的服装店、高松的门窗店、小胡的小酒馆……是着墨较多的故事。他们各有各的与城市打交道的方式,面对上海这座庞然大物,有着自己的野心与抱负,他们身上既有中国过去二十多年改革烙印,又有蕴于个人性格与命运之中的决断、偶然、幸与不幸。城市里的故事总是有聚有散,相比于散的悲伤,伊险峰和杨樱更想记录人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在此相遇和聚合的故事。这是一个“城市因集聚而生”的故事。本期节目,如此城市与伊险峰、杨樱聊聊滤镜之外的上海“九路口”街区,以及蕴于其中的城市文明。——本期嘉宾杨樱、伊险峰,媒体人——本期主持李麑、郝汉 澎湃新闻——收听时间线05:04 九路口街区的商业生态复杂性,本身就是有价值的20:20 许多作家写大城市的“离散”,这本书更关心他们为何聚集于此25:28 当机立断转型的小商业主,是街区宇宙中最澎湃的生命个体30:31 保罗酒家传奇落幕——一个令人怀念的地标故事45:51 商业地产项目与城市街区有机体之间是有张力的50:57 当“怎么拍起来好看”主导街区营造——制作团队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
《带电的火花》中,主人公这样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马建东,来自河北张家口,是一名电焊工。”这位素人演员站在舞台上讲自己如何闯北京,在钢筋森林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讲城市的蜕变,讲命运的魔幻与现实。这并非新青年剧团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表达与城市化有关的故事,将公交车作为舞台的《25.3KM》、由普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实验戏剧《大众力学》《美好的一天》等作品,皆与城市这一主题关系密切。新青年剧团创始人、戏剧导演李建军则表示,自己这些作品与城市化是一种暗合的关系。普通人的一生与城市化凶猛浪潮之间的张力,乃至宿命般的联系,本身就是戏剧性的,是今天的戏剧所应该捕捉与呈现的内容。普通人、戏剧和城市化有何联系?实验戏剧有哪些新的变化?北京与上海,两座城市孕育出怎样不同的戏剧生态?戏剧节庆能够给城市带来哪些可能性?本期节目,《如此城市》与导演李建军、媒体人吕彦妮谈谈城市与戏剧。——本期嘉宾李建军 戏剧导演、新青年剧团创始人吕彦妮 独立媒体人——本期主持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收听时间线02:11 城市化与戏剧的化学反应:《25.3KM》《美好的一天》《带电的火花》16:48 一场演出中的观众与演员的共鸣:剧场中的交流与互动39:14实验戏剧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当下环境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4:51 北京国有剧团演出占比仍高,戏剧在上海市场化程度比较高56:05 戏剧节与戏剧市场如何互补,有些作品没有戏剧节没法孵化出来01:01:41 乌镇戏剧节机制与爱丁堡阿维尼翁更相似——制作团队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
提起试管婴儿,你会想起什么?当承载着古老渴望的医学技术进入日常生活,想要生育的女性会经历什么?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戴媛媛是北京大学医学人类学硕士。2018至2021年间,她在一家生殖医学中心旁的家庭旅馆里做田野调研。她的受访者大多是从农村和县城来北京做试管婴儿手术的女性。(澎湃研究所《试管之路》系列文章)如果怀孕顺利,她们要在旅馆里待一两个月。但很多人都经历了不止一次手术。有人在七八年的时间里一直尝试,但从未成功。她说自己“青春的后半期什么都没干,只做了生孩子这一件事。”本期节目是妇女节特辑。在戴媛媛的讲述中,我们将听到她们的笑与泪。其中有对生育的强烈期盼,对自身处境的不甘和抗争,亲情的羁绊,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流动的女性情谊......生育与养育紧密相连。母女关系是亲切的,但又包含了很多谜团。在《危险关系 母亲与女儿的相处之谜》中,筑波大学教授斋藤环谈到:“母亲与儿子的关系相对单纯,但母亲和女儿的关系就很容易错综复杂。”女性作家如何言说母亲?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怡微,和她聊了聊生育书写,具体而微的女性经验,母女之间的幽微情感与时代的鸿沟。(海报设计:傅小凡)——本期嘉宾张怡微,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本期主创戴媛媛,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倪瑜遥,澎湃研究所编辑——时间轴05:05-11:57 住进家庭旅馆,“试管之路”田野调查11:58-13:52 没有收获孩子,但收获了流动的情谊13:54-15:20 青春的后半期只做了生孩子这一件事15:24-17:00 妻子等待生育时,丈夫在家赚钱18:40-21:52 为了给儿子结婚,母亲到上海打工21:53-28:59 当生育经验进入女性书写和社交媒体29:07-31:00 生育愿望的背后,污名、羁绊和联结32:08-34:10 生育不能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34:16-40:30 母子关系结构简单,母女关系是个谜团40:31-42:17 当母亲和女儿之间隔着时代的鸿沟47:52-50:24 在妇女节想说的话——制作团队澎湃新闻the Paper旗下城市智库·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
公园,在城市规划中的定位是有较完善设施和良好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在作家顾湘的眼里,这片公共绿地不仅有人类聚集逗留的身影,还有动物生活的痕迹。家附近的和平公园构成了幼时顾湘的公园记忆,无论是梅花鹿、豹子等奇珍异兽,还是兔子、鸡、羊等常见家禽,它们都生活在和平公园里,与人类和平共处于这片公共绿地之间。学者梁捷对上海公园的记忆融进了点点滴滴的日常中,年轻的人们在公园尽情享受多彩夜生活,也坐在咖啡馆、草坪上插科打诨;老年人来到公园,下棋、聊天、相亲(为子女或为自己),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起社交连接。公园之“公”,意在共享,共享的主体却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还有人与自然与历史。公园像一个大型的生态聚落,人潮如鸟如蟹,一群人来了,另一群人又离开,每个人都在公园里规律地进行活动,互不干扰,和平共存。或许公园之于城市人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拥有这样一片自由天地,恣意地舒展开来。上海公园里,人们有着怎样的生活样态?公园又蕴藏着哪些都市传说?本期节目,我们跟随顾湘与梁捷,走进上海公园的记忆与日常。*小红书「逛公园才是正经事」和小宇宙编辑部联合推出的「公园,城市生活的浪漫入口」播客企划(collection.xiaoyuzhoufm.com)系列节目。感谢小红书和小宇宙的邀请,在春天和大家一起重新逛公园。在公园里理解我们的城市,看见这座城市的人如何生活。更多公园可能性可以在小红书搜索🔍 「逛公园才是正经事」在小宇宙搜索🔍「听播客逛公园」——本期嘉宾顾湘 作家、画家,著有《老实好人》等梁捷 公园围棋爱好者,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期主持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制作团队澎湃新闻the Paper旗下城市智库·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引导收听
从“天津大爷跳水”出圈到北京亮马河桨板走红,从划船上班到河边垂钓,当下的城市并不缺少与河流有关的轶闻趣事。冬泳、皮划艇、帆船......水上运动也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但总体而言,都市生活与河流的关联并不算太紧密。河流是众多城市的源头,也是形塑城市生活的自然力量。河流曾是运输航道、生活水源和游戏场所。但在陆路交通发达、自来水管网普及普及的今天,河流却成了“臭水沟”,或者单调的景观河。离你最近的那条河叫什么名字?它是清澈还是浑浊,宽阔还是狭窄,湍急还是平静?它如何穿城而过,在沿岸留下了哪些记忆?本期如此城市CityTells,我们从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河流谈起,聊聊我们与河流的距离为何越来越远。这也是我们推出的新系列“河流的100种打开方式”的第一期。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系列聊聊在城市中,河流水域可以是怎样的存在?理想的城水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在当下,河水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启发?——本期主创倪瑜遥 澎湃研究所编辑赵忞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收听时间线03:36--16:11 北京、昆明和上海,不同年代的河流与城市记忆16:13--26:16 水域结冰后,成为季节性的公共空间27:15--36:32 难以抵达的滨江,难以扩散的人气36:32-- 42:56 防汛墙 v.s. 亲水平台和码头,城市如何给水以空间42:56--48:12 河滨小空间与骑行绿道,公共性何以发挥48:12--54:16 如何打造一条可以游泳的河54:18--57:47 河浜公园,安全的亲水界面57:59--1:00:48 河流的野性与魅力——制作团队澎湃新闻·城市智库·研究所——引导收听
今天,谈论城市的街区往往绕不开“士绅化”这一概念。士绅化研究者莎伦·佐金(Sharon Zukin)认为,士绅化可以简单概括为城市里“ ABC 的组合”——艺术画廊(art galleries),精品店(boutiques)和咖啡馆(cafes)。当这些东西在某个街区受到追捧,它的士绅化基本完成了。社会学者朱伟珏指出,在社会学领域,士绅化与城市更新几乎是同义词。土地与新资产与商业形态的结合,会释放旧城空间活力,同时也会残酷地抹去原有的社会关系。而在全球范围内,城市中心街区“士绅化”是城市焕新升级的主要路径,它是既成的现实,并且与城市消费、经济相结合,形成复杂的样态。不应该仅仅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士绅化与空间正义如何平衡,还有更多的城市解法,可商榷,可探讨。作为老住户,朱伟珏在南昌路的规划与更新研究中深耕多年,“街道的活力,难以由一家企业或管理方‘规划’出来”。相比将一条街道承包给一家企业运营,南昌路能够吸引更多元的创意阶层来此设店、消费、生活——这是她所谓的“自下而上的士绅化”。策展人和艺术家王懿泉同样是这些年上海城市更新的深度观察者。在顺昌路更新项目中,他通过城市策展和艺术创作,让一位位店主讲述自己的故事与街道的变迁。“在街区营造中,整条街就是艺术品,而艺术家就是街道上的住家和商户,他们的生活和经营,以及他们与路人顾客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艺术。”上海城市中心街区的更新有哪些历史特殊性?在中国城市,重新理解“士绅化”这一概念?艺术策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如何?从南昌路到古北路,士绅化城市街区有哪些多元想象?本期如此城市CityTells对话朱伟珏、王懿泉,谈谈上海街区在更新大潮之下的变化与挑战。——本期嘉宾朱伟珏 同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王懿泉 艺术家、活络空间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本期主持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收听时间线04:03 由于上海特殊的历史,中心城区风貌几乎得以完整留存08:16在社会学领域,城市更新几乎等同于士绅化17:05 艺术家是街区营造的开拓者,同时是房租上涨的“受害者”24:43 街区更新背后,有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街道的活力也有赖于此37:38 上海新天地运营成功后,全国城市争相模仿46:24 世纪末,上海古北路街区的建筑设计与街道规划堪称典范48:38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面临建筑设计、房屋维护与更新等现实问题49:56 未来的街区营造,应当形成各主体间的协商对话机制,采取精细化运营方式——制作团队澎湃新闻the Paper旗下城市智库·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引导收听
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展示出自由开放、生机勃勃的面貌。彼时的上海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来探索与冒险。2005年,24岁的沈恺伟从家乡迈阿密辗转香港,来到上海当厨师,成为了万千外籍“沪漂”中的一员。这一待便是近二十年。沈恺伟把自己的经历写进了新书《洋盘》中。穿越在两种文化之间,他带着“局外人”的好奇,观察上海城市中的人和事——寻访手工锅匠、测评上海小笼包、与“牛油果阿姨”和“啤酒阿姨”交朋友……他写到外国人在沪的社会圈,谈如何在中国租房、看病。他还意外发现家族故事,重访祖辈在华留下的痕迹……“上海是我的家,我不会称它作第二故乡”,对于扎根在此的沈恺伟来说,上海既不是他乡,也不是故乡,而是生命热情真正得以延续的地方。本期如此城市,恺伟和你讲述他与中国城市的故事。——本期讲述者——收听时间线05:13 世纪初的上海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我也被这股力量吸引而来09:13 当两种文化相遇时,外来者总会建立起自己所熟悉的世界,这就是“泡泡圈”20:42 如果早知道自己会在中国待这么久,我会在20年前买下一套房31:45 我的外高祖父曾在20世纪前往晚清中国,而我一无所知39:50 “牛油果阿姨”与“啤酒阿姨”,见证上海的全球化48:59 上海就是我的家,是我的根基所在50:48 在中国生活了近二十年,我却始终是“局外人”——制作团队——引导收听
佛手举起的静安寺,巨鹿路安上自动化步道,橱窗里的模特与人共舞……金宇澄画出这些兼具上海特色与超现实主义的画面,呈现既私人又公共的上海“潜意识”。展览“繁花——金宇澄绘画展”正在外滩上海东一美术馆展出,这是画家金宇澄迄今规模最大的一场展览。早在小说《繁花》出版单行本阶段,金宇澄就有了画插图的念头,当时只是想补充文字表现的不足,但很快青年时期的绘画技能便苏醒过来,一画不可收拾。人们能看到上海标志元素,如梧桐、马车,街道橱窗和彩衣华服,还有阿宝曾生活过的那座隐秘的工业魔都,更有许许多多神话般的天外来物......正如金宇澄在节目中所说“上海这座城市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外来力量。在这里,什么事情都不让人感到奇怪”。东一美术馆执行馆长谢定伟和画展展陈设计师袁宗磊都是上海人。他们对上海都有着独特的感知与记忆。本期如此城市以繁花画展作起点,谈谈上海。——本期嘉宾——本期主持——收听时间线06:39 从小说插图到后期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画作呈现了上海的历史变迁09:25 上海的魅力在于,它孕育了中国近代城市的概念14:15  如今住宅林立的淮海路和高安路一带,曾有一座奶牛场18:25  开埠与马路23:25 五湖四海的“外来人”来到上海闯出一番事业34:56 同名电视剧《繁花》即将播出,“繁花”画展是电视剧最原初的视觉注解——制作团队——引导收听
逛美术馆打卡,赴一场文化艺术沙龙,已经成为都市潮流生活的标配。城市中的艺术片区更是变成人们Citywalk的热门目的地,艺术集聚区的文化艺术机构数量、公共对话活动的频率与展览的水平都变成城市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泛指文化艺术活动与展览的“沙龙”一词,是巴黎人在三百年前创造的观展方式。普罗大众在“沙龙”上第一次可以自由地欣赏、谈论文化与艺术,这是都市人看展的1.0版本,是城市生活里崭新公共空间——公共展览的首次亮相。作为全球人文艺术之城,上海像巴黎一样有丰富的艺术片区,从西岸、外滩,到苏州河畔,艺术如水一般汇聚于斯,各种沙龙对话源源不断。《奔流计划》致力于推动上海与国际城市间的多元对话,首季对话双城即上海与巴黎。在2023年9月21日《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以下简称《奔流》)首季上海论坛现场,来自中法两国不同领域的嘉宾展开了一场圆桌论坛,分享了他们对“摩登水岸与理想都市”的思考与遐想。本期如此城市结合首季奔流双城对话,聚焦河流的汇聚与艺术在城市的集聚,节目邀请到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 Philip Tinari、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法国文化学者程小牧、上海苏河湾管委会品牌总监刘畅,一起聊聊巴黎、上海的艺术集聚二三事。作为公共展览(沙龙)的始作俑者,巴黎人如何创造全新的都市文化?如何看待中国现当代美术馆对于都市生活的相互作用?巴黎、纽约、伦敦、上海,艺术片区打造中有哪些国际经验?法国巴黎又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生态?在上海中心城区,静安苏河湾如何助力“艺术苏河”,营造美好滨水生活?——本期嘉宾田霏宇 Philip Tinari,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程小牧,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法国文化学者刘畅,上海苏河湾管委会品牌总监——本期主持——收听时间线00:04:57 巴黎沙龙展,通过公共展览创造出全新的都市文化与公共空间00:12:06 UCCA选址从北京郊区废旧工厂到苏州河畔,见证中国城市化进程00:25:20 中国艺术公众范围不断扩大,看展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00:28:48 地处中心的苏河湾,成为年轻人落地上海的首站打卡地00:43:05 蓬皮杜艺术中心建造,是巴黎重返世界艺术潮流00:51:25 苏河湾滨水光影秀与巴黎白夜,城市与艺术何以交融01:01:58 艺术与河流类似,在流动中描摹和重塑城市边界——制作团队——引导收听
伴随中国城市更新,空间与艺术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自2014年筹备立项,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已举办了五届。作为中国城市空间艺术领域的关键角色,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仍在探索公共空间与艺术连接的可能性。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高长军坦言,在美术馆、艺术馆、文创园区不断出新的同时,与之匹配的内容和运营却没有跟上步伐——空间生产过剩,而内容不足。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促进中心王明颖回溯这几年主办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经验。她认为,在城市空间的艺术实践中,不仅需要考虑其审美,还需要通过空间策略的方法进行调研,考虑公共空间的实际用途以及与人之间的联系。空间艺术在城市落地时,如何被人们创造性地利用?当公共空间遭遇艺术作品,又会经历哪些困难?本期节目邀请高长军与王明颖一同探讨。——本期嘉宾高长军,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同济大学博士候选人王明颖,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项目总负责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项目负责人——本期主持郝汉,澎湃新闻记者——收听时间线03:20 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继承发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09:14“一江一河”贯通开放后,整个城市的气质发生了变化16:07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实验属性,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27:05 走向“总体艺术”,是要将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等相关因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艺术状态28:12以空间策略的方法进行调研,去重新认识城市的公共空间,31:58 在社区进行艺术介入,面临着更高难度的挑战39:30 艺术对于社区,不仅仅是视觉美化作用,更要考虑实际的用途46:34 艺术生产的内容,是空间策略的核心54:35“共栖”是一个跨领域的主题,涉及到生态、环保、低碳等领域的内容——制作团队——引导收听
南通、上海一衣带水,江海相通,自古便有深厚的渊源。近代以来,南通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倾注心血,将家乡打造成了一座享誉中外的模范城市,这或许是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城市的典范。彼时的南通,公园、博物馆、戏剧社一应俱全,电灯、电话走进百姓日常生活,有四通八达的公路与连通上海的航运,东南西北中五公园和唐闸公园是中国城市美化的先驱。在闸北码头、工厂商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有“小上海”之称。随着沪苏通高铁开通,南通有望成为上海市民的新兴旅游目的地。2023年,澎湃新闻与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打造“南通好玩:寻迹‘中国近代第一城’”文旅传播计划,解读沪、通双城文化渊源,讲好“南通好玩”文旅故事,带领上海及环沪地区游客体验南通旅游。本期节目邀请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国家金牌导游张建,通过沪通对话,增进双城亲近感,在沪传递“南通好玩”城市新名片。——本期嘉宾杜嘉乐,南通博物苑党支部书记、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国家金牌导游,国家导游技术技能大师——本期主持郝汉,澎湃新闻记者——收听时间线08:45 通州城,是第一座中国人自主规划经营的模范城市15:18 中、西文化如何交融于南通博物苑18:01 百年前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南通的N座“公园”23:34 社会学家费孝通、画家赵无极都在南通上过学29:38 乡绅“张南通”之南通,象征着一种社会自治的城市精神32:42 重温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南通城内有哪些精品CityWalk路线42:51 “沪”“通”往事——上海与南通的对话与协同发展48:58 “南通好玩”新兴文旅体验+南通秋冬康养攻略推荐:羊肉、鱼鲜、主题乐园—— 制作团队澎湃新闻thePaper试说新语工作室——引导收听
今天,人们普遍对公园抱有一种休闲的印象,它还往往与老年人的活动场所相关联。然而晚清时期以来,公园在引进中国之初,是作为一种城市文明的新装置而存在的。公园与启蒙教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彼时新鲜的都会生活与城市理念的先锋试验场。公园为什么和都市摩登生活息息相关?100年前,在公园,人们是怎样喝咖啡品茶,化装舞会、约会恋爱以及Citywalk,乃至闹革命的?服务业、商业再度成为城市重心后,公园有哪些变化?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期如此城市CityTells邀请了公园研究学者、《公园北京》作者林峥,以及北京公园基层工作人员、青年作家杜梨,通过她们的视角,理解公园的过去与未来。——本期嘉宾林峥,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公园北京》作者杜梨,青年作家,公园基层工作者——本期主持——收听时间线00:08:30 公园最初引进中国时,承担了重要的文明启蒙功能00:09:53 北京公园的最大特点,就是由帝国遗迹加之改造00:18:12 社稷坛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公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00:27:40 公园里的规章制度,折射出社会对于文明的期待与想象00:32:36 百年前的北海公园具有阶级性,事实上面向社会的中上阶层开放00:34:39 共和国的到来,如何体现在北京公园的变化上00:46:58 公园拆围墙浪潮与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园如颐和园01:13:24 曾经的公园+与公园引进多种经营场所之困——制作团队
镜头,作为刻画时代与社会面孔的工具,能够拉近看照片者与照片中人的距离,其深刻性不亚于文字。同时,随着时间变化,照片的语境会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解读。摄影师刘香成的大型回顾展“刘香成 镜头 · 时代 · 人” 于6月9日起在浦东美术馆正式开幕。透过那些已成为历史的图片,人们试图洞察几亿人曾经的生活方式。那些关于时代与城市公共生活的记忆,如浪花一般,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怎样的社会变迁?如何理解摄影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在社交媒体时代,影像能否继续承担记录时代故事的功能?本期如此城市CityTells对话刘香成,从半世纪以前的中国城市生活回忆谈起,以公共生活作为关键词,谈谈影像中的都市。——本期嘉宾刘香成,纪实摄影大师,曾担任美国《Times》周刊及美联社首席驻华摄影记者——本期主持郝汉,澎湃新闻记者李麑,澎湃新闻记者——收听时间线01:35 三十年前的中国,宏大理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09:22回中国前,我意识到中国可能出现的转型会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13:48人们的面孔与我童年看到的不一样了,肩膀、表情开始变得放松24:08镜头作为一种报道工具,在表现画面的深刻性方面不亚于文字31:18随着时间变化,照片的语境会发生变化44:40中国双城记:北京是中外精英的聚合点,上海更具商业气息——制作团队澎湃新闻thePaper试说新语工作室——引导收听
建筑师何志森认为,在设计和建造时,更应当关注建筑的社会意义,即建筑如何与社会、与人去互动和联结。除了“盖房”,建筑师还能扮演别的角色,他们通过改造、运用城市空间,将建筑变成连接人与人的平台,这样的建筑才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更是一个社会空间。如何理解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对于何志森,广州这座城市气质对他有哪些启发?光鲜亮丽的城市改造更新背后,如何重申建筑与社会关系构筑的重要性?本期如此城市CityTells邀请了建筑师何志森,从他所居住的岭南与广州谈起,探讨空间、建筑与社会关系。——本期嘉宾何志森,建筑师、策展人、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李靖越,资深文化艺术记者——本期主持——收听时间线06:05广州迷人的地方在于,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被尊重”11:21广州看似“混乱”的背后,有一种“高级的自信”21:08公共空间的实用性能激发广州人的创造性31:35广州潮湿的天气会激起人的欲望,这种欲望会转化为一种“血性”37:15建筑师不只是盖房子,还要去建构空间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42:42如果城市慢慢变成一个个“孤岛”,走向私密和割裂55:06烟火气不应该变成一种文化和IP,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应该被刻意包装和建造。—— 制作团队澎湃新闻thePaper试说新语工作室—— 引导收听
工作,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常见联系。近年来,诸如“内卷”“脱不下的长衫”“985废物”“孔乙己”“逆向考研”“宇宙的尽头是考公”等热词,呈现出当今年轻人面对工作的百般焦虑。当今青年人如何理解工作?读研读博为何会成为青年人暂缓工作的选择?从人类学视角出发,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意味着什么?今年,澎湃研究所播客“如此城市CityTells”推出特别系列“城市所以燃”,我们将走进N个城市角落。6月16日,“城市所以燃”首期特别节目,我们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飙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袁长庚共同探讨青年与工作。本期如此城市CityTells由“城市所以燃”首期直播录音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项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飙和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袁长庚,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本期主播郝汉—— 收听时间线08:10 当读研读博成为一个集体性的行动11:32 二十年前,只要愿意参加工作“都会上一些岸”34:06 青年走向社会的焦虑,是“付出—回报”链条的断裂44:25 “3个人,拿4份工资,干5个人的活”背后的超人崇拜与成功崇拜48:30 对奋斗景观的迷恋中,杂糅着危机感和对人之潜能的极致追求52:52 年轻人不一定真正了解什么是“稳定的工作”56:45“打工而已,不必太认真”背后,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悄然转变61:01 在工作中,需要寻找属于自我的意义吗?—— 制作团队澎湃新闻thePaper试说新语工作室—— 引导收听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