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看上海摩登,看什么?怎么看?
Description
劳动节假期,从外滩到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游人如织。这些区域的历史建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人们早已不满足于拍照打卡留念,在一场Citywalk中进行“建筑可阅读”,考察“1.0版本”的都市摩登生活,是上海这座城市富有吸引力的旅游新名片。
建筑师、策展人哈凌指出,这些建筑是这座城市饱经风霜的见证,同时记录着一种摩登生活的出现。公寓弧形的转角和阳台,与高耸的摩天大楼、几何形的装饰,是摩登审美在建筑上最直观的标准。现代主义标志着审美性与功能性开始走向统一,它不仅停留在建筑领域,还蔓延至设计、时尚、广告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少就是多”成为都市生活哲学,并影响至今。
<figure></figure>“摩登复兴”设计与艺术展(展期至2024年6月16日),由致力于复兴上海摩登设计文化的设计师哈凌与他的朋友们,携手今潮8弄联合打造,展览主题板块分为“摩登与建筑”“摩登与时尚”“摩登与设计”“新摩登设计”“摩登与艺术”。
资深城市漫游者格里董 ,还提到外滩Citywalk路线中的一个有趣之处,"从圆明园路路口往东看,会注意到大量的高层建筑,中国银行和沙逊大厦十分简洁,立面有大量的竖线条,宛如身处彼时的纽约,这是二十世纪美国的力量。而在路口回头,青砖红砖配合承接的是100多年甚至120年前的英式新古典建筑典范,是十九世纪欧洲帝国的最后余晖。彼时的上海人会认为它们都是摩登的。"这符合学者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的判断,即“摩登”在东方不仅仅意味着对传统、古典的叛逆,更是东西方时兴元素的混杂。
<figure></figure>哈凌与格里董带队城市行走 ©“摩登复兴”设计与艺术展
在当下重提“摩登”,哈凌与格里董都认为,这不仅是为了复古与怀旧。“摩登”背后蕴含的审美趋向,及其对今天中国人的影响,是人性中改善生活、追求幸福的朴素愿望。它渗透在魔都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彰显着上海对于“新”与“变”的信心、包容和行动力。
城市行走中看上海摩登,看什么,怎么看?
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哈凌和格里董,以声音漫游城市,探寻摩登上海的踪迹。
——本期嘉宾
哈凌,建筑师,“摩登复兴”设计展策展人
格里董,资深上海城市文化推广者
<figure></figure><figure></figure>——本期主持
郝汉 澎湃新闻记者
<figure></figure>——收听时间线
06:00 摩登对于上海不仅是一个时期,更是一种风格
16:05 站在圆明园路路口,能感到美英势力的“沪上博弈”
36:46 摩登风靡背后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3:56 不止建筑:从小说与画报的女性形象看摩登
52:00 “公开-私密-半私密”:上海弄堂独有的空间过渡理论
56:54 重提摩登不在于复古与怀旧,而是复兴与创新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
<figure></fig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