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品626

《实验品626》是一档以「人生探索、自我接纳」为内容主题的播客,每期邀请一位朋友,聚焦一个话题,探讨我们自身面对种种选择的纠结和困惑,面向人生无限可能的向往和想象,以及围绕自我认知的经验和感悟。

清华毕业 美国博士,我在加州当地陪住车里,再苦能有衡中苦?

“追求卓越”是衡水中学的校训。无数人在这里度过了高度相似的三年,却走向了极为多样的人生。本专题《追求卓越》,邀请来自不同年代的衡中校友,分享他们的记忆与选择。在这些故事背后,你不只能看到个人的努力与挣扎,还有时代脉搏与教育制度的烙印。我们想要追问:卓越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名校的代名词,还是更广阔的人生价值?如果你也曾被“卓越”二字所定义、激励或困扰,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在这里,和我们一起思考成长的代价,并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本期嘉宾】小北:高三那年遭遇了班主任带头的集体霸凌,但他在大学期间就完成了心态上的翻转,清华读研,毕业后远赴美国读计算机博士,就在今年经历了导师断供、去留未定的动荡。另一方面,他如今住在车里,一边当司机做地陪,自嘲是homeless,一边探索学术与生活的边界。在他身上,我能看到一种自洽的乐观,也能看到超越衡中优等生范式,从做题家到出题家的转变,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为坚持找到更多理由。【时间轴】04:00-07:30 衡中量化管理:荒诞的细节“某班北前二北一男生拖着下巴眯眼看左同桌女生”“玩脚”“挠胳膊”“12:48没上床”……都是扣分项11:00-14:00 在衡中如何暧昧:“答题卡背面写三行诗,塞进对方柜子,制造拉扯感。”17:00-20:00 高中霸凌:无法反抗的地狱“班主任在讲台上指着我喊‘你为什么不行’,全班哄笑。”“语文老师把我的答题卡揉掉,作文不打分,高考前说‘你再用那支笔就完蛋’。”41:00-43:00 大学转折:在立人班的价值观重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追求卓越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利他,利他的卓越才值得追求。”⭐48:58-43:00卓越可以被定义吗?卓越可以被训练吗?“可以训练的是:如何去解构规则,然后如何去发现捷径,然后如何去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最大的潜能,然后去榨干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这个事情,然后是屏蔽力、高精力。”53:00-54:00 保研清华&赴美读博:信念与极限“每天只睡4.5小时,像是拼图的最后一块,必须拼上清华。”“导师断供,我选择住在车上,在健身房洗澡,比衡中自由。”“衡中之后我对生活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个厕所有门,第二个就是我想洗澡的时候就能洗澡”01:00:00-01:02:00 边读博边做地陪:自洽与反叛“我在12个小时内帮客人找住持做遗体告别。”“车上聊美国的天南海北的故事都很精彩,切身处地感受的那些拳拳到肉的那些和喜怒哀乐。”“引导客人面对真实自我,是我觉得有意义的事。”⭐01:15:00-01:17:00 教育现实:跃迁梦破碎,为什么衡中模式失效了?“做题家路径失效,阶级跃迁承诺崩塌,系统性迷茫普遍”“博士生之间差距比人和狗还大,清华同学多进大厂,本科同学多选国企/银行”“早签合同半年,签字费多7万刀,年薪多12万刀。”01:07:00-01:10:00 情感与亲密关系“衡中出来的人,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普遍差一些。”“女友辞掉工作来美国找我,她没有一丝焦虑,我选对人了。”01:22:00-01:23:00 从做题家到出题家:“我已经不是做题家,我在创造自己的规则。”01:25:00-01:27:00 最后的愿望“希望大家永远活在爱里。”“一路平安——这一路,可以是任何你希望的路。”“找到你真正喜欢做的事,以及更多坚持下去的理由。”【结尾】小北28岁的故事,远未完结,从衡中密不透风的规则,到加州星空下的车轮,他走过的,是一条罕见的路径。这条路,与其说是“追求卓越”,不如说是一场对“卓越”的彻底解构与重建。他亲手拆解了那个由分数与量化砌成的神坛,在废墟之上,用体验、用真诚、用近乎野蛮的生长力,重建了一座以自我为尺度的殿堂。他的经历向我们揭示:真正的卓越,或许从不在于征服一套既定的题目,而是意识到在系统性的迷茫之中,个体并非无能为力,我们依然可以去寻找自己的“题眼”,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微小而确定的意义。感谢小北,也感谢每一位在寻找答案的你们。【联系方式】添加听友群、品牌合作请加主播:edwardlh521

10-27
01:27:50

一位创业女性的生育选择:先催眠再生娃,边出差边哺乳

“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你想清楚这是你选择带来的后果,痛苦就会小很多。”这句话,来自我们今天的嘉宾小YUN。她是一位创业者,一个新手妈妈,也是和施言认识十多年的老朋友。在决定生育前,她确认了自己在物质条件、婚姻关系和内心认同三个层面都拥有了掌控感,并用一场催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受心理学启发,坚持母乳亲喂到一岁半;在大家都觉得带娃和创业无法兼顾时,她带着宝宝和阿姨一起去出差,并拿下了创业比赛的冠军。这期节目,没有育儿的鸡飞狗跳,也没有创业的焦虑内卷。我们将深入一场冷静又温暖的对谈,聊聊她如何通过催眠突破心理卡点,如何看待“父亲是蛋壳,母亲是蛋白”的家庭角色,以及在她看来,剥离掉妈妈、创业者所有这些身份之后,那个不变的自我核心究竟是什么。无论你是否打算成为父母,和我们一起聊聊这场关于选择、责任与自我探索的对话。【时间轴】01:25 – 05:05 决定生育的时间节点:物质、关系、内心三个层面的“掌控感”;年轻时设想的“最早30岁再结婚”,生育更靠后05:05 – 09:46 催眠体验:突破生育的心理卡点——通过催眠回溯童年记忆,释放“当妈妈很辛苦”的潜意识恐惧催眠后次月怀孕,“梦到女儿的那一刻,我体验到全身流过的狂喜”09:46 – 14:39 怀孕与分娩的真实体验,分娩时才发现对无痛麻药过敏的意外经历14:39 – 22:22 哺乳体验与精神分析视角——母乳亲喂对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性每个孩子对喂养方式的接受度不同22:22 – 29:18 带娃出差与时间管理——带宝宝、阿姨一同出差,兼顾哺乳与创业比赛“我们这种管理时间的能力,做什么都能成功”29:18 – 33:51 夫妻角色与家庭协作——丈夫承担“危险三件套”:剪指甲、挑鱼刺、举高高“爸爸是蛋壳,妈妈是蛋白,孩子是蛋黄,爸爸负责保护妈妈和孩子的蛋白与蛋黄”33:51 – 37:25 如何选择育儿嫂:更看重性格匹配,而非经验丰富释放天性 vs. 建立规矩:避免过度干预“教孩子怎么玩”,保护孩子的自发探索与父母分开住,保持育儿自主性41:08 – 45:29 有娃家庭的情绪崩溃与支持——哺乳期睡眠不足导致情绪崩溃丈夫“在场”本身就是一种情绪支撑45:29 – 51:19 朋友因育儿观念差异与丈夫产生冲突,自我意识强的女性更容易产后情绪波动51:19 – 55:50 身份认同与身体变化——“穿回牛仔裤的那一刻,我感觉我回来了”55:50 – 60:17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母职思考——母亲在生理上更具安抚优势接受阶段性“自我融合”,不是丢失自我60:17 – 67:51 育儿对自我与创业的影响——更敏感于言语中的控制与PUA不怕失败,“事情失败不代表人失败,生死之外都是擦伤”67:51 – 70:40 多重身份下的自我核心:本质是“自我探索者”70:40 – 75:23 与母亲关系的重构——从依赖到独立,建立小家庭的自主性“真相不会伤害人”,坦诚面对关系75:23 – 78:26给准妈妈的建议给伴侣与家人的建议【结语】关于母乳喂养可能引起争议的观点,在此我们也转发小YUN的说明:“我分享的这些关于母乳、断奶的观点,只是解释自己的思路和选择,不代表‘正确’,不代表没有选择母乳或更早断奶的妈妈做错了,每个妈妈根据自己和宝宝情况做出的选择都应该被支持和尊重。”从小YUN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女性如何成为母亲,更是一个清醒的个体,如何在人生的重大选择面前,保持思考、承担责任,并主动塑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她的经历或许无法复制,但她那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在每一个角色中持续探索自我的清醒与勇气,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愿我们都能像她一样,无论在何种身份里,都始终记得:拨开所有角色,你始终是那个对自己有兴趣的人。【联系方式】添加听友群、品牌合作、想和我们聊聊天请添加主播:edwardlh521

10-19
01:22:13

衡中制造的理想与伤痕:一个衡二代的教育叛逃与自我修复

“追求卓越”是衡水中学的校训。无数人在这里度过了高度相似的三年,却走向了极为多样的人生。本专题《追求卓越》,邀请来自不同年代的衡中校友,分享他们的记忆与选择。在这些故事背后,你不只能看到个人的努力与挣扎,还有时代脉搏与教育制度的烙印。我们想要追问:卓越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名校的代名词,还是更广阔的人生价值?如果你也曾被“卓越”二字所定义、激励或困扰,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在这里,和我们一起思考成长的代价,并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本期嘉宾】Aurora:父母都毕业自衡中的“衡二代”,她也在衡中度过三年高压青春;大学毕业后,她又在美国做过初中数学老师,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她以双重视角反思教育与自我。她把自己从“小镇做题家”的叙事里抽离,反而自嘲为“小镇错题集”——全是错题,没有对的;跨越中外,她重新审视“追求卓越”的定义:不必时刻追求卓越,要时刻追求开心。【时间轴】衡中三年回顾:高压下的个人情感、社交与家庭关系02:59 衡水人从小对于衡中是怎样的印象?07:45  作为一个“衡二代”,“人生的唯一路径就是上衡中”。11:20  在衡中如何表达喜欢?—— “我喜欢一个人必须要在成绩上超过他,这样我就会彻底忘记他。”14:07  “这个地方没有办法让我交朋友,交那种真心或是可以留下很久的朋友。”16:25  衡中排名PTSD:好几次失败都会想起曾经一次月考四位数的退步26:03 “鸡血打三年,打一次人就已经肿了,打三年只能越来越肿。”30:05  父母的角色——“我妈妈不愿意承担我的情绪,我爸像一个传销组织头目。”逃离与重构:人生的转折点,不断追问与反思自己,重新定义“卓越”35:17  选择南方大学是逃离衡中的关键节点,“开始思考我到底要为谁而活。”39:55  重新思考衡中校训——“一群卓越的人在追求卓越,其实他们不需要去追求卓越,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卓越。”39:44  “我的内驱力、行动力远高于别人,在于我对自己的高要求和高焦虑。”41:47  “别人可能是小镇做题家,我是小镇错题集。因为我全是错题,没有正确的。”44:42  卓越是必须追求的吗?“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因为你过了线才能拥有。”47:42  被优绩主义影响的爱情观——“一定要足够优秀才值得被爱,但事实上这事儿就很离谱!”疗愈与重新出发:对中美教育的亲身体验,疗愈自己,开启人生新的篇章54:27  看到美国学生,“凭什么ta的中学能过得如此开心?我初高中就是在成绩单上找自己的名字。”57:04  “我抑郁的根源在于分不清身体的疲惫和情绪的累。”67:46  在美国任数学老师,国内外教育对比:是塑造“考试机器”,还是培养“有灵魂有血肉的人”?69:50  如何疗愈自我:更换多位心理咨询师的感悟、写作和旅行75:29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学习是现在特别痛苦的一件事情,但它是帮助你成为自己的一个工具。”【结语】从衡中的“错题集”成长为跨越中美多元尝试的独立个体,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仅仅是分数的竞争,更是一场关于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的漫长探索。在痛苦与疗愈之间,逐渐学会与过去和解,也重新定义“卓越”——它不必是外界的标准,而是内心真实的自洽与自由。希望每一位曾在或正在“优秀”与“快乐”之间徘徊的人,都能从她的经历中获得一丝共鸣与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节奏。【联系方式】添加听友群、品牌合作、想和我们聊聊天请添加主播:edwardlh521

10-09
01:18:29

vol.16 聊聊situationship:爱是同床共枕时,袒露的不只是身体

好久不见各位朋友们~本期播客我们将聊透situationship,一种很多人嘴上说“这样挺好”,枕头里藏的全是眼泪的关系。你将会听到从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分析这种关系的成因,从亲身经历和多方视角拆解这种关系的影响,最后给出切实可操作的Tips。那些在深夜共享体温却回避灵魂触碰的人,正在经历这个时代最典型的情感饥饿。或许听完这期,你会突然看懂自己手机里那个既不舍得删、又不敢备注全名的人,欢迎朋友们一起留言交流~(太久没更新了,开头佩佩和施言在唠嗑,大家可以直接从03:20开始)【时间轴】03:20 定义:是介于某友和date之间的三无对象——情感上没有承诺、没有标签、没有共同的长期目标06:59 situationship往往结束在,当其中一个人提出"想要明确关系/身份"的时刻08:28 探讨关系状态:situationship、“朋友之上,恋人未满”、某友与date有什么区别?14:40 为什么当前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情感关系?你愿意选择代餐吗?22:00 亲密关系代餐:一切的矛盾的根源来自于贪心24:35 选择题:-你是愿意从未拥有过你喜欢的人,还是愿意拥有后再失去他ta?-状态低谷时,你愿意独自走过还是希望身边有个人,哪怕并不是真感情?26:47 爱是同床共枕时,袒露的不只是身体29:55 当代年轻人为何有这么多情感问题:因为婚姻不再是关系的尽头30:44 从心理机制上来说,是因为我们对确定性的恐惧31:25 问题不会独立存在,所有微观问题的背后,都是社会问题34:56 这些人的共性:对婚姻没兴趣,在经济上独立36:20 situationship会麻木吗:“不会,我的需求只要明确了,一直换人就好了”38:30 为什么大家沉迷于不确定性:回避型依恋的自我保护,保护交出自己的程度40:57 一个案例:“我觉得我们对彼此的chemistry,不会让彼此进入一种被传统定义的关系,那太boring了”⭐如何保护自己的情绪?:57:00 Tip1:不要把对方对你的态度等同于你对自我价值的认同58:10 Tip2:审视自己的胜负欲,我们是为了爱而来,不是为了赢而来63:20 Tip3:自问---你到底是真的想要这个人/感觉,还是在害怕什么-你是否可以接受他的随时离开-你是否可以接受永远不跟他讨论未来-全情地体验,但面对关键决策,请不要拖沓【音乐】《Girls Need Love》——Summer Walker/Drake有句歌词我想就是在写尝试situationship的开始:"We could start with a handshake babyI'ma need more than a hug"【联系方式】添加听友群、品牌合作请加主播:edwardlh521

04-21
01:06:31

vol.15 轰动清迈舞池,今天我决定穿女装跳舞,聊聊我们遇到的偏见与歧视

【本期内容】大家好~今天是一期特别节目,嘉宾Andrew是一位长期旅居东南亚的数字游民,他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关于性别表达和个人探索的故事。裙子为什么宽宽大大男生也可以穿?有很多裙装非常舒服为什么男孩儿不穿来跳舞?谁规定的女孩儿必须化妆才是正式约会?被误会了为什么不能直直地说?......Andrew不仅分享了他穿女装的心路历程,还和我们探讨了关于偏见、个性表达以及如何在社会中保持自我,节目里还有更多你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发~【时间轴】00:00 - 05:52 Andrew的女装经历:他尝试穿女装的背景和动机,以及在服装店的小插曲。05:52 - 08:57 舞蹈与社交体验:Andrew穿女装参加舞蹈活动的经历,以及他作为“follower”的新视角。08:57 - 12:20 性别表达与偏见:性别表达在社交场合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此的第一反应。12:20 - 20:52 个人故事与社会偏见:佩佩和Andrew分享了他们面对社会偏见的个人经历和看法。20:52 - 27:44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达:如何在约会等社交活动中展现真实自我。27:44 - 33:49 误解与沟通:误解的产生和如何通过沟通来消除偏见和误会。33:49 - 35:33 环境影响与个人选择:Andrew分享了他在泰国和国内对于穿女装的不同感受和可能的选择。35:33 - 42:37 文化差异与社交体验:文化背景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社交体验。希望在bgm结束时,能让你感受到一点点的放松,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或故事想要分享,别忘了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见~

07-09
42:48

#“我真的好想发火!”,那就发吧!

【本期内容】好久不见,这一期其实录制于一年前,但现在才发出。距离美剧《Beef(怒呛人生)》播出也已经一年了,这一年大家过得好吗?你现在有情绪时都会用什么途径发泄呢?还是会压抑克制自我,在委屈麻木和毁灭欲爆棚之间纠结内耗?本期播客中,我们从美剧《Beef》情节切入,由个人经历出发讨论了情绪失控和同理心的话题,分享个人情绪失控的经历,探讨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达和管理:比如与亲近人和陌生人发生冲突时有哪些不同情绪反应?如何在情绪高涨时觉察自我,避免过度伤人?同理心是否是天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和培养同理心?【时间轴】00:00 - 05:59  与父母争吵时情绪失控的体验:痛哭、无力感,毁灭欲06:00 - 10:59   同理心的天赋性和在社交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在情绪表达时不伤害他人11:00 - 14:59     工作和社交场合中如何处理情绪和冲突,保持情绪表达的适度15:00 - 19:59    公共场合遇到不文明行为时的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勇敢地表达不满20:00 - 24:59   同理心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以及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同理心的挑战25:00 - 29:59   情绪高涨时如何通过冷静思考和深呼吸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30:00 - 33:59   公共场合遇到不守规矩的小孩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反应34:00 - 39:59   如何在保持真实的同时表达同理心40:00 - 45:59   共情能力的减退,以及如何影响个人的表达能力和社交互动46:00 - 58:14   “别装,别矫情!”

07-03
59:36

vol.14 事业爱情一团糟,但总有朋友会用力拥抱你

【本期内容】六一儿童节了,你还记得小时候最要好的那个朋友吗?这期选题原本是一个有点伤感的话题:每个人只能陪你一段路,“告别”不同阶段的“朋友”。施言和佩佩聊了彼此对朋友的理解,各自不同时期对于友情的美好回忆,结果聊得越来越欢乐,也让我们自己想起了存在于友情之中的点点闪光之处。借用《三联周刊》描述《老友记》Joey的话:我们或许最终都会迈向更加稳定的所谓的下一个人生阶段,但是我们都不会忘记,曾经有过那样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那个时候你的事业、你的爱情都是一团混乱,但是你有朋友,有朋友陪你,有朋友用力地拥抱你。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很喜欢 Joey 这个人的原因,当其他人都马不停蹄地奔向成人世界,只有 Joey 执着地停留在那些很幼稚但是又很热烈的状态,在无限的时光中,他就是单纯地希望朋友们可以永远都在一起。【时间轴】01:17 伤心,姐妹结婚以后购物都跟老公去costco,再也没陪我逛过便利店02:51 佩佩和施言互不知情的五个快问快答06:58 “你什么时候才真正把我当朋友的?” 震惊!互相认为对方是好朋友的时间竟然差了一年09:50 一起来做小测试:请用“我、兔子、钥匙、桥”造句13:24 朋友是什么?“是你观看这个世界的另一双眼睛”18:10 还记得小学每天一放学就去朋友家看动画片的欢乐时光23:50 大学的疯狂经历,跟朋友一起整夜徒步55km去另一个城市!25:55 哎,为什么长大了,更难交到朋友了呢?28:54 我们认识新人的方式渠道多了,也不再轻易表达友情中的占有欲了33:24 朋友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你会如何维系这段友情?36:33 交给你的身体和你的心,默契和信任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消失~37:40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老友记》中的Joey?44:10 在班主任面前,朋友把违规零食全部揣进口袋替自己解围,“她像在发光!”46:43 日本京都街头,默默旁观目送道别的少女,太暖了,直男也会被女生的友情打动!48:45 被友情滋润着的大家,记得不用害怕前路,无论发生什么,朋友会用力地拥抱你~【音乐】片头曲:《Photograph》 - Arcade Fire片尾曲:《She Said》 - 菅野洋子 (《下妻物语》插曲)一起聆听洋子阿姨的清甜少女音,祝大家六一愉快~【听众社群】合作请加:edwardlh521

05-31
52:12

vol.13 寻找最小单位的确定性,真正接纳自我

【本期内容】从大学到职场,我们都曾经历各种迷茫和焦虑: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能成为怎样的人,缺少建立对自我和外界认知的立足点,陷入无意义的内耗。这期播客,我们从“最小单位的确定性”这个概念出发,聊聊我们是如何感受、理解所经历过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跟当下、附近、具体的生活产生连接,抓住身边微小的确定性,从而真正接纳自己。5月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谐音“我爱我”),友情播报:打开小红书搜索🔍确定性,找到更多自我肯定的确定性。5月25日-6月25日,带话题#我的确定性  发布笔记,则有机会获得小红书独家周边。【粉丝福利】评论区说说你最近焦虑的事情,或者确定性,我们将送出5份小红书独家周边“心理学精美盲盒”!【时间轴】01:10 如何理解“最小单位的确定性”04:28 刚上大学的感受:大学竟有晚自习?爸妈,你们欺骗我了太多11:56 衡水中学毕业生现身说法:被规训的“确定性”,让我们缺少对自我的认知,和对外界主动探索的欲望23:12 真相是:其实,迷茫只是你自我否定的保护色24:45 如何建立确定性no.1:从事入手,从建立可持之以恒的小习惯开始,甚至是每天吃一个水煮蛋28:04 如何建立确定性no.2:从人入手,从释放善意开始,建议浏览豆瓣<陌生人善意小组>32:24 如何建立确定性no.3:从真实生活中的附近入手,哪怕只是跟楼下便利店老板打个招呼,陪邻居遛个狗39:12 “世界那么大”、“生活在别处”,都对,但如何能过好当下,生活里细微的美好也值得细细体会41:55 拆解:当世界的唯一正确观太强了,当大家都奔着同样的目标,当这个目标过于遥远或者宏大,就感觉迷茫,就丧失了确定性42:30 再拆解: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开启新的旅途47:04 如何做到自我认同?why me?why now?52:14 佩佩荐书:《千面英雄》,世界与自我的本质。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向内探索就能看到整个世界,英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的神性,只是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它,使它呈现出来。我们不需要与平凡握手和解,个体一直在英雄体内,真正的英雄,只有一个,那便是我们自己。53:33 施言荐书:《社会学的想象力》,想象力就是有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外一种视角,我们如何从一种宏大的、抽象的、远方的困惑,转换到对当下的、附近的、具体的、自我的认知和感受,去建立这样一种确定性。【片尾曲】-真的很好听,请一起听完这50s吧~milet - 《Who I Am》听众群二维码:我们也在小红书上开设了“实验品626”的同名账号,欢迎逛一逛!商务合作请联系:edwardlh521

05-25
55:58

vol.12 节后告别家乡和爸妈,我才发现这次真正“回到了家”

【本期内容】:这期播客是两个月前(农历正月初七)在上海小宇宙录播室录制的。年初三四,就开始卷小宇宙同学,问:“你们啥时候复工?小宇宙录播室啥时候能用?”但录完后,施言自己还是拖了两个月才剪出来(啊啊dbq),还把开场、结尾“祝大家新年快乐”的话都剪掉了(笑)。这期主题的出发点,也是缘起于施言的心态转变:节前回家时,带着逃避、想走、待不下去的心情;年初二临走前,和父母哭吵、和解,最后竟然还有了想“常回家看看”的念头。最后意识到:这一次“告别”,反而是真正“回家”。告别家乡,在上海和佩佩激情洋溢地聊了聊: 不同成长阶段的春节返乡都有哪些见闻? 如何看待以及如何维系家乡里的那些关系(父母/亲戚/老友)? “家乡”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告别家乡”? 【音乐】《For The Love Of Life》 - David Sylvian

03-27
53:01

vol.11 支棱起来!年后开工如何唤回丢失的激情?

【本期内容】:开年第一期,施言和佩佩聊一聊“如何唤回丢失的激情”:如何定义激情(passion)?激情和情绪的关联及差异是什么?工作上和感情上缺失激情又该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时而充满能量,时而困顿麻木;也总看到身边这样那样的人,或是热情似火,或是冷眼旁观;有人缠绵在不同的关系,也有人抗拒关系就想一个人呆着。但我们都会有(有过)对美好的渴望和期待:即使内敛的人也渴望情绪的自然流露,即使孤独的人也渴望有所共鸣地拥抱在一起。在那一刻,激情在心中萌芽。【时间轴】00:40 佩佩开场锐评:“施言,你就是台没有激情的、坏掉的机器!”03:48 施言回顾2022的三个阶段:工作问题如何影响情绪状态07:03 自我修复的能力,是保持passion、保持赤诚真心的前提09:53 怎么去定义激情(passion)?它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11:05 “热爱”作为激情的情绪原动力,热爱的浓度足够高,就让人唤起激情13:59 工作上和感情上,缺失激情的原因有哪些不一样?17:04 识别自身状态,是充满能量的“真有激情”?还是强作积极的“情绪假象”?19:03 激情一定来自正向的情绪状态(热爱)吗?极度的悲伤、愤怒、痛苦是否也可能驱动激情?25:28 缺失激情的状态表现:1、压抑/克制情绪表达;2、缺少改变和行动的勇气26:51 施言自述“学坏”经历,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乃至过去自己的对立面29:44 把自己逼到极限状态,去感知情绪的力量32:46 要勇敢,给自己造一个能量库34:27 诚实剖白,不要假装没有情绪起伏,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38:23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孤独的人也渴望有所共鸣的拥抱在一起,而这也是激情的萌发40:41 行动力,干!凡事你先干了再说42:55 什么样的人会精神内耗?44:13 “很有激情”和“情绪稳定”,两种追求是否矛盾?47:15 情绪是某个瞬间迸发的火花,而激情(passion)是一种连绵的内在自我驱动力50:15 工作场景如何唤回激情:1、不得不承认,你得“熬”到问题解决;2、主业外找到工作生活状态的正反馈53:10 亲密关系如何唤回激情:坚定地相信感情和缘分,“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王小波)57:00 佩佩继续锐评:“施言,我觉得现在跟你说话,我更大胆了”58:48 施言回评:“佩佩,你其实也有脆弱受伤的一面”66:59 新年期许:四个大字,“支棱起来”!【音乐】《I Could Go》 - Oberhofer【粉丝社群】也可添加主播微信:edwardlh521

01-26
01:10:15

vol.10 年度总结:其实想做播客版的《老友记》

【本期内容】:迟来的2022年度总结,我(施言)和佩佩在上海小宇宙录播室录制了这期节目。过去一年我们只推出12期内容,产量不算多,但感谢各位听众朋友一路的陪伴和支持!作为主播,我们也在一边创作一边感悟,直到这期才与大家分享:为什么做《实验品626》这档节目(还有为什么取这个名),以及我们想做一档怎样的节目。佩佩说“想做播客版的《老友记》”,我觉得很妙,这是我们做节目的发心也是坚持创作的理念。2022年对每个人都意义特别,我们也聊了过去一年里眼中的彼此、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己的变化。一年前我们在录制第一期播客时,问过彼此对2022的期待。新的一年,我们也将怀抱对2023的美好期待,继续坚持创作,也希望能和各位听众朋友有更亲密的连接! 【时间轴】01:59 施言做播客的缘起,从个人solo到与朋友对谈06:06 第一期crush主题播客录制的那一夜07:17 临场被cue:施言和佩佩眼中的对方09:59 继续被cue:让彼此印象深刻的3件小事25:22 施言做播客的心路历程27:03 为什么取名《实验品626》?(佩佩:我超喜欢XX,施言:但这与你无关)30:07 新一年做播客需要竭力改善的3大问题35:31 播客继续坚持,但我们不喜欢给别人画饼(高情商发言)38:17 《实验品626》会坚持的选题方向45:54 聊聊过去一年,彼此身边的改变53:27 再聊聊过去一年,自己的改变69:27 聊到最后,问问彼此对新一年的规划  【音乐】《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星际宝贝史迪奇》插曲)- A*Teens  【粉丝社群】也可添加主播微信:edwardlh521

01-06
01:13:41

#医美男女的容貌焦虑,与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播前福利】:感谢护肤品牌瑷尔博士对本期的赞助支持!瑷尔博士是福瑞达医药集团旗下的品牌,专研微生态科学护肤,通过精准科学的护肤方式,帮助亚洲女性解决肌肤微生态失衡困扰,从内外源一起抗老。双十二之际,我们为听众朋友争取到了优惠福利,大家可以复制淘口令【38¥hZzrdWfkGIJ¥】到某宝领取产品专属优惠券,或者直接到官方旗舰店,给官方客服回复【实验品626】即可查看详细优惠信息,也可领取部分产品专属优惠券,参与双十二满减叠加;下单时备注【实验品626】,部分产品还会有加赠哦!【本期内容】:与皮肤科医生浅野一起聊聊:医美护肤小知识,不同性别的容貌焦虑和对美的追求,以及如何接纳我们自己的不完美。【本期主播】:佩佩、施言【本期嘉宾】:浅野(即刻ID:浅野一生):中国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生,三甲医院不会看皮肤病的皮肤科医生,可能是最年轻的美国艾尔建认证注射医师,十分热爱医美,日常折腾自己。【时间轴】02:36 从小在美业长大的佩佩,看过不下500个做医美的女生,却从不做项目?04:45 浅野遍尝所有项目的体验,起源于悄悄打肉毒素06:54 唯一真正做过“整形”的施言:“我终于拥有了下巴!”07:42 医美行业的男性客户都是什么样的13:28 一个性别视角:男性女性在审美和容貌焦虑上的差异19:14 男性客户消费医美的画像是什么21:18 一起惊呼“弯弯圈”为何如此内卷!24:25 “你从哪一岁开始做项目保养,你的皮肤就停在哪一岁”这句slogan是真是假?27:32 “早C晚A”的正确用法30:06  化妆水真的能补水吗?(并不!)32:36 男生很喜欢送女生各种化妆水,但妹子真得需要吗?34:08 为什么不建议用卸妆水?使用卸妆膏后还需要二次使用洗面奶吗?35:37 抗糖化强推烟酰胺!37:20 我身边做轻医美项目的男生花了六万去给自己的脸“换了一次血”38:15 社交动向晴雨表:男生是否用发蜡抓发型,女生是否夹睫毛做美甲43:00  接纳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是短板,而是特色45:45 医美消费,悦人还是悦己?但发心还是为了快乐! 【粉丝社群】也可添加微信:edwardlh521

12-12
49:23

vol.9 小白向香水入门,用气味开启感知之眼

半年前邀请Tara(即刻ID:Captaintara)录制的一期香水主题播客《vol.3 我如何把香水用作自我探索的工具?》,意外得到大家普遍好评,并有幸上了小宇宙首页编辑精选。当时在评论区看到来自睡山的这则留言(睡山是施言的大学校友,目前主业影像科医生),以此为契机,撮合Tara和睡山两人合作了这期播客。上一期侧重从感性经验和人生经历层面,探索香水和自我认知的关联。这一期则从客观且专业的香水知识入手(香水剂型分类、香水轮理论和香调分类),理解香水创作,并延伸到香水与其他艺术之间的通感勾连,以期带大家感受凝结在香水创作过程中的那些智慧、美感和灵思。【时间线】02:43 小白识香第一步:常见香水剂型有哪些种? 基于香精含量由低到高,可分为:古龙水、淡香水(EDT)、淡香精(EDP)、香精06:14 留香和扩散,是彼此牵制的反函数 古龙水的挥发扩散性更强,而香精的留香时间更长 更有目的地选香水:用香到底为了取悦别人还是取悦自己?08:34 同一款香水的不同剂型,浓度的参差带来截然不同的感知体验 香水是一种元素的交响 Diptyque · 水中影 | 娇兰 · 蝴蝶夫人11:57 香水轮理论下的香调分类:统一描述香气的语言规则 香调大类:清新香调(Fresh)、花香调(Floral)、东方香调(Oriental)、 木质香调(Wood) 东方香调到琥珀香调的命名流变15:10 清新香调 - 芳香草本 清新香调的五个小类:芳香草本、柑橘、水生、绿调、果香 谐调(accord)、香调(note)的分别 芳香草本(兼论馥奇调):YSL · 鸦片男士 | 霍比格恩特 · 皇家馥奇 | Dior · 旷野 | 香奈儿 · 蔚蓝17:15 清新香调 - 柑橘调 爱马仕之旅 | 欧珑 · 情柚独钟/赤霞橘光 | 祖氏挚爱· 醉心青柠 古龙的分类里会大量用到柑橘:迪奥 · 清新之水 | 爱马仕 · 橘绿之泉19:59 清新香调 - 水生调 Creed · 银色山泉 | 三宅一生 · 一生之水 | 爱马仕 · 尼罗河花园 | 大卫杜夫 · 冷水24:39 清新香调 - 绿调 积歌蒙 · 寂静 |  娇兰 · 薄荷青草 | 香奈儿· 绿色气息  香奈儿19号 | 解放橘郡 · 像你的人 不同香调分类间存在绵延、微妙而流动的过渡28:06 “像创作者一样思考”,从感知和结构双重角度与创作者共鸣 超脱原本分子/元素层面,让香水成为时间维度上更开放的系统31:19 清新香调 - 果香调 尼古莱 · 无花果茶 | 祖玛珑 · 黑莓与月桂 | Creed · 拿破仑之水36:20 花香调(普通花香调、朦胧花香调) 普通花香调 - 白花:芦丹氏 · 柠檬树花 | Memo · 茵莱茶桂 | 爱马仕 · 蓝水仙 普通花香调 - 有色花朵:馥马尔 · 一轮玫瑰 贵妇肖像 | 卡朗 · 同名男士 | 迪奥· 真我 | Masion Margiela · 鲜花市场 朦胧花香调:香奈儿 · N5 | 芦丹氏 · 银霭鸢尾 | 帝国之乡 · 光之呐喊46:09 东方香调 东方花香调:Coty · 牛至 | 娇兰 · 蓝调时光 午夜飞行 YSL · 女鸦片 | 芦丹氏 · 迈索尔檀香 | 爱慕 · 史诗女士 | 阿蒂仙 · 廷巴克图 娇兰 · 蓝调时光:晨光熹微时巴黎蓝色天幕即将绽开的样子。 新间美也 · 香染:对艺术与文学远渡重洋的捍卫。54:20 木质调 娇兰 · 伟之华 | 芦丹氏 · 林之妩媚 | 香奈儿 · 梧桐影木 | Le labo · 33号香水 | 莱俪 · 墨恋 | 馥马尔 · 不羁香根草 | Tom Ford · 乌木沉香 苔藓木质(兼论西普调):Coty ·西普 | 娇兰 · 蝴蝶夫人 | 香奈儿 · 19号香水 | YSL · 左岸64:51 睡山对于香水和其他文艺作品的感知起源,“见识高山,珍藏顿悟瞬间”【音乐】OP&ED:《UNDERSTAND》 — keshi插曲(按先后顺序): 《One Last Dance》 — Us The Duo 《us》 — keshi 《Affection》 — Cigarettes After Sex 《Snug》 — Aso 《Apocalypse》 — Cigarettes After Sex【附录】香水轮(琥珀香调=东方香调)注:关于播客中提到的芳香草本-馥奇、苔藓木质-西普这两组的对应关系,芳香草本、苔藓木质都属于香调(note),代表基础的香味类型和感受;馥奇、西普则都属于谐调(accord),是多种note的固定组合搭配。以卡牌游戏类比,馥奇和西普是卡组,芳香草本和苔藓木质则是单张核心卡牌。另外播客中Tara提到的「解放橘郡 · 赫曼如影」创作灵感与雨果诗作的关联故事:雨果 | 静观集,《两个骑手在森林里想什么》

11-19
01:10:05

vol.8 拥有自由后,我该去哪儿:被改变的出行、社交距离和亲密关系

这期邀请到喵哉(即刻ID:喵哉)作嘉宾,也是第一次做三人对谈,录制过程“曲折”而有趣。一开始我们三位一起脑暴内容、提前串提纲,准备了很多精彩有价值的点。结果录制的时候,发现按着提纲再去表达,生硬不自在。于是临时决定抛开提纲,在几个大主题下,即兴漫谈。本来还担心聊得比较发散,但实际边剪边听时,内容脉络很清晰,表达状态也很棒。尽管三人观点各有差异,但得益于各自的感受、思维和表达力——喵哉总能用形象的比喻串联点题,佩佩也总有生动的案例故事来活跃氛围,彼此搭配十分默契。这期内容的起点是,疫情前后如何影响我们的出行状态和社交距离,人和空间、人和人的关系的变化,进而在关系中应该如何维系、如何结尾,最后聊到差异化的生活状态和底层驱动力。就像我们三个之间的相互碰撞,我们的分享没有也不会给出生活的唯一解,但相信各位听众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那份共鸣和收获。【时间线】01:52 上海解封后的恍如隔世,被限制的出行和自由09:44 身在北京的封闭和开放,随心飞的便利,与每天4小时的通勤路14:21 被啃食之后残缺的自由,当获得这份自由,我该去哪里呢?16:29  出行自由和心灵自由的隔阂,自由它到底是什么?19:02  自由的对象,从广阔的空间和城市,转移到具体的个体身上20:26 探索与自己相处的过程,只是对象、方式和环境发生了变化23:40 《海上钢琴师》的结尾,与城市空间的断联,于是人成为一种介质26:31 北京vs上海,城市空间规划如何影响出行、社交距离和社会关系33:30 人的表达欲永远存在,它不会莫名其妙被消解,只会转移到其他关系中35:36 老朋友还是新朋友,给不同社交距离的对象去配置时间投入37:07 线下面对面的深度沟通,彼此时空的互相占有38:28 线上的简单互动,社交关系的连点成线42:05 人跟人的关系质量是时长乘以密度48:25 关系并不总是如理想般光滑,关系的边界模糊而粗糙50:47 关系走向结尾,一个人愤怒地摔门而去,而另一个人看起来天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54:23 发给ex的话,人的关系长短靠情义,而不全是情意58:20 关系营造应该是彼此在同一个屋子里共建氛围,离开之际尽可能留下灯盏,不要让对方置于黑暗60:40 关系结尾的状态代表一个人的社交底线,人际的善意一直流动,火种一直延续63:13 社交状态的矛盾体,关系中奋不顾身的付出和毁灭,和死本能的动机66:05 关系中追求存在还是幸福?有的人追求幸福,事实上却是追求存在感68:23 生活状态中的征服欲、不松弛和不配得感72:12 永远只跟自己比,别人的游戏会让你的价值框架被带跑73:47 但松弛也是一种特权,人生是否是一场马拉松,我知道要积极乐观向上,但也想接纳痛苦的自己79:05 有些人看到灯塔会直奔而去,黑暗中待久了你是会迷茫的83:32 但有些人看到那盏灯还是执意选择黑暗,光照会限定方向,而黑暗则孕育无限86:02 选择灯塔,与目标同在;而选择黑暗,与未知作伴【音乐】OP:《Luv(sic.) Part 2》 - NujabesED:《Aruarian Dance》 - Nujabes【阅读】《关于旅行、城市和公路片》

09-12
01:28:19

vol.7 女性所身处的结构性困境,和性别讨论中我们所陷入的结构性愚蠢

一个月前,和《极客公园》执行主编卫诗婕(即刻ID:卫诗婕)录制这期“性别”主题播客,和最近发生在小宇宙、即刻上的事件没有关系,但我们所讨论的内容也印证了一些相关现象和问题。舆论场上的各种性别讨论很多,也很撕裂。看得出大家对性别问题很关心,也意识到其严重性和紧迫性,但却难以达成共识。这期播客,我们更多基于自身切实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理解当前女性群体所面对的“结构性困境”,尤其是各种场合下所遭遇的性骚扰、性侵、暴力风险。进一步,我们从媒体和传播学视角,探讨社交媒体平台上男女对立的性别冲突是如何造成的,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在公共讨论中的“结构性愚蠢”。必须承认,当前的性别困境下,女性是显著的弱势群体,不能忽视和否定女性群体为自身所做的长期努力抗争。但同时,不管男女,我们在面对性别等复杂公共议题时,都应该审慎思考和表达,努力辨别真问题、真矛盾,少谈主义,少去攻击。没有谁天生就是谁的敌人。【时间线】00:42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往往是发生在女生受到切身的骚扰甚至伤害08:24 破除“受害者有罪论”和“荡妇羞辱”,首要原则是倾听理解,而非审视施压14:40 长路漫漫,强烈的声音要有,实用的声音也要有16:43 怎么界定“性骚扰”?23:13 女生如何应对所遭遇的性骚扰?30:11 唐山事件绝对是一个性别问题,折射出女性的共同恐惧35:12 社交媒体环境的恶化,让人们陷入性别对立的“结构性愚蠢”之中38:21 少谈主义、少去攻击,骂男人解决不了问题41:44 社交媒体产品设计应引入传播学、伦理学视角,减少公共议题讨论撕裂45:22 国内性别话题讨论的发展趋势【音乐】OP:《A Word of Wisdom》 - M83ED:《Running Up That Hill (A Deal With God)》 - Kate Bush【《怪奇物语》插曲】【拓展阅读】《当我不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施言)

08-06
49:42

vol.6 沟通的常见困境,以及如何解决职场/亲密关系/家庭中的沟通问题

时隔四个月,施言和佩佩两位主播再度合体,策划并制作这期以“沟通”为主题的播客内容。我们通过即刻征集了大家在职场、家庭、亲密关系及其他场景中所涉及的典型沟通问题,希望能做个拆解,并尝试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除此之外,我们也讨论了沟通的意义——人为什么要沟通,如何结构化分类各种沟通问题以及对应的根因,我们所认为的善于沟通的特质,以及一些通用型的沟通原则和技巧。本期内容比较干货,但我们更想传递的是,主动沟通的价值。正如巴西小说家保罗·科埃略说:“原罪不在于夏娃吃了禁果,而在于她如果不跟亚当分享这项发现,她就会孤独。”【时间线】02:05 人为什么要沟通:《圣经》巴别塔典故,人的社会性、对连接和关系的需求05:30 沟通的4个目的:信息的传递、情感的表达、关系的建立、问题的解决06:31 两个维度划分沟通困境:双方是否有沟通意愿+是否有能力用语言沟通清楚09:24 讲不清楚的原因(1):没想清楚,结构化思考和表达能力欠缺11:50 讲不清楚的原因(2):语言本身的有限性,词不达意14:20 讲不清楚的原因(3):传播媒介的有限性,文字、声音、面对面的三种沟通场景18:02 两位主播的第一次面即经历(感谢佩佩回忆得这么细致)21:58 讲不清楚的原因(4):沟通双方思维方式、预设立场的差异,缺少共同的context23:36 职场沟通困境: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信息差,彼此需求不明确,背景信息没拉齐32:02 职场要求理性、做成年人,而爱情则是两个人心安理得做小孩的唯一场景35:19 亲密关系沟通困境:“我不说,但是希望对方懂”,到底是想要发泄情绪 or 解决问题?44:11 相爱容易相处难,不论男女,一切靠智慧47:52 与crush对象的沟通,如何拿捏尺度:明确目的+适当勇敢主动53:11 与陌生前辈大佬的沟通,如何平衡自己的心态:好奇心+真诚+利他59:39 家庭沟通困境:父母的立场好像永远和我们不一样65:26 善于沟通的人有哪些特质(1):信任、同理心、认可沟通本身过程的价值70:17 善于沟通的人有哪些特质(2):愿意先坦诚、及时反馈、给对方一个愿意说话的环境73:28 有效沟通四步走:明确谈话目的+统一立场+拉齐背景信息+一些沟通技巧75:18 重复沟通,不断触达76:51 沟通小技巧(1):“yes,and”原则,给对方更多肯定,引导对方更多表达77:39 沟通小技巧(2):前置情绪,将沟通双方拉到同样的出发点78:59 沟通小技巧(3):做“选择题”,而非“是非题”79:33 沟通小技巧(4):持续寄予肯定,没有人喜欢被说服82:01 沟通小技巧(5):“PEE表达原则”point+evidence+explanation【即友问题简要整理】职场场景: 沟通双方中至少有一方目标不清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导致沟通无法顺利推进。如何能明确对方真实的沟通目的(针对客户)or 如何能让对方明确其自身需求(针对团队)? 双方默认背景信息已拉齐,但实际存有分歧,直到最后跑出结果不如意,才发现路走错了。亲密关系场景: 一吵架我就自闭,一自闭对方就抓狂,一抓狂对方就更加自闭,恶性循环。 明明知道沟通不畅是绝大部分事情的成因,但生气上头的时候就是不想沟通。 当我情绪低落,对方不能共情我的情绪和感受,直接来一句:“你为什么老是这样子?你能不能开心一点呢?你为什么就是不能开心一点呢?不要再不开心了…” 在恋爱中怎么表达愤怒? 想知道怎么跟一个crush对象平等相处,既不想太主动也不想失去联系。家庭场景: 在原生家庭里常被忽略感受和不能表达情绪,久而久之失去沟通的意愿。 和父母沟通时,你在讲道理,他们给你讲道德(绑架你)。 和家人沟通的时候,不能完全理解对方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如何破解家人的阴阳怪气? 怎么和长辈沟通不想结婚?其他场景: 跟不熟悉的前辈大佬沟通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而且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大学宿舍里有时会因为沟通不当产生误会,从而产生消极情绪。【音乐】OP:《Maria la o》- Los Indios TabajarasED:《Over the Rainbow》 - Los Indios Tabajaras

08-05
01:23:55

vol.5 自我认知的深度思考,从探索优劣势开始

这是一期《实验品626》和《人财两空》的串台节目。跟做HR的素素聊一下,在面试中被问到优劣势该怎么回答。之前也在文章中专门写过。抛开面试场景,明确自己的优劣势,仍然是自我探索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你是否足够了解自己,是否有勇气接纳自己。要基于个人多样化的人生体验,去挖掘不同于绝大多数人的个性特质,并且为这些特质构建体系和关联,以辩证思维去接纳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从而明确对于自我的认知,引导未来的人生选择。【时间线】00:30 校招生视角:2年时间,就业市场和人生选择的风向转变07:07 面试官/HR视角:经典面试问题“说出你的三个优劣势”,到底是在问什么?17:02 个人优势不等同岗位要求,而应该是你差异化的闪光点22:20 优劣势往往是相对的,一体两面25:35 为矛盾的自我建立关联,用辩证的思维探索自我33:44 相对剥夺感驱使着我们尝试更多体验42:18 把个人优劣势作为自我探索的切入点【音乐】OP:《a little because》 —— 菅野洋子(作曲)/手嶌葵(演唱)ED:《Because》—— 菅野洋子(作曲)/手嶌葵(演唱)

07-03
52:57

vol.4 两狗一猫,海淀区95后“三胎妈妈”的育儿经

这期邀请翎羽(即刻ID:顾翎羽-)来聊下她养育两只狗狗的酸甜苦辣。翎羽说自己是一位“海淀区95后的三胎妈妈(两只狗狗,一只猫猫)”。更打动我的一点是,她会很有心地从养宠物反思到家庭教育——如何养孩子,以及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做这期播客,当然不仅仅是养宠育狗的经验分享,而是以养狗的话题切入,我们探讨人和宠物的关系、互动,又延伸到围绕亲缘关系,我们和父母,和下一代该如何相处。这是我们希望通过声音和故事,更想分享给大家的。友情提示:这期播客中,大家会不时听到动次打次、嗷呜嗷呜的背景音,这是狗狗们在房间欢快地闹腾,请大家见谅。【时间线】03:08 养狗狗之后,生活方式有了哪些变化?06:58 狗狗意识到自己被换了主人,会如何反映在情绪状态上?12:46 收养的大宝vs亲养的二宝,当妈妈的会偏心嘛?18:24 育娃(狗)生活的酸甜苦辣23:09 为什么年轻人普遍把养宠物定义为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养娃和养宠物有哪些相似和差异的地方?28:38 养宠物是年轻人迫于生育养娃压力的一种替代性满足嘛?31:33 可小时候养宠物不会代入这种家长心态,宠物在家庭结构中的角色变化35:23 养宠物是单身青年对亲密关系缺少的一种替代性满足嘛?39:20 为什么是这只而非另一只:挑宠物的时候会考虑什么?45:51 如何成为合格的主人?47:37 对狗狗未来的预期,以及如何看待宠物的“离去”52:10 从养狗狗到反思家庭教育,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父母?56:55 养宠物和养娃,家庭教育中如何正确运用权威66:48 对待宠物也要有同理心69:20 机器宠物能够作为实际宠物的代替项吗?72:02 育娃心得:心累并快乐着!【音乐】OP&ED:《Nel Blu Dipinto Di Blu》 —— 小野丽莎

06-17
01:17:50

#0-3岁打工人职业发展的选择逻辑

第二期和阿梓聊了从选专业到找工作所面对的各种人生迷茫,这一期聚焦在职场主题,和同在大厂做战略的朋友胖胖一起探讨,0-3岁打工人在职业选择上的困惑和我们的思考。这次对谈完全基于我们个体化的经验和视角,不指望给到有类似困惑的听众以明确建议,更何况我们自身也处在这种迷茫和焦虑中。但仍希望这种思考的力量给到大家以勇气,思考的角度给到大家以参考,去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时间线】02:54 找工作的理想预期:兴趣和自我价值实现06:28 现实环境下,对校招和社招来说还要不要进大厂?11:48 找工作的底层逻辑:能不能让我以后选择变得更多?16:39 调整预期:每份工作都是一个围城,都是有限认知下做出的有限选择22:16  做一个体验派,破除想象,强化认知,理性决策24:21 积极输出也是一种体验28:14 不要让“行动力不足”限制自己的选择【音乐】OP&ED:《Toy Blues》 —— 岩崎太整 (《血界战线》OST)

05-30
34:03

vol.3 我如何把香水用作自我探索的工具?

“分子维度上同频共振的友与爱:一闻到你,就想要微笑。”上周邀请Tara(即刻ID:Captaintara)以香水为主题做了场直播。Tara对香水的体验和研究很深,品鉴和通感能力也极强。而且在前期协作内容提纲时,她就准备了详实的材料。我作为一个对香水/气味很钝感的人,读到她笔下的文字,都惊艳于她能将这样一种抽象的感触,用生动而形象的文字描绘出来。Tara还聊到今年3月她参加“理想国x小众之地”举办的一场香气寻踪展的体验,如这场展的主旨:“被文字撩拨起嗅闻的欲望,由香水触动引起阅读的本能,创造空间得以注入每个人的想象”。香水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时尚消费品。作为一种媒介、一种工具、一种语言,香水也在帮助我们定义自我、连接他人、认识世界。【时间线】01:41 一闻到你,就想要微笑:通过气味产生连接的故事06:54 如何帮别人去挑选香水?如何发掘他人身上的隐秘特质?如何将这种特质和香水气味匹配起来?11:59 如何通过香水更好地完成自我定义和身份认同?16:27 一场香气寻踪的展:突破疫情禁锢,脑内巡游4大洲26:40 为什么未来想把香水和工作结合起来?如何成为调香师?现在都在做哪些努力和准备?35:17 思索和联想:如何培养底层的通感能力?38:09 气味是认识世界的一种语言,是敲开思维之门的钥匙41:49 从第一瓶香水到通往香水之路,有哪些重要的事件或节点?45:17 昨日重现:气味唤醒对日本的记忆,和对日本文化的联想50:26 听众互动:更爱描摹意境还是还原现实的香水?52:46 听众互动:Tara喜欢的香水的故事【音乐】OP&ED:《magnolia》 —— keshi插曲(按先后顺序): 《Beautiful》—— Finding Hope 《Sweet》 —— Cigarettes After Sex 《无眠》 —— Tara(Cover 苏打绿) 《Ophelia》 —— 魏如萱【相关香水】 无人区玫瑰,百瑞德 Byredo Santal 33,Le Labo 托斯卡纳皮革,Tom Ford 慵懒周末,梅森·马吉拉 Maison Margiela 和服·扁柏 & 和服·樱,独立调香师 新间美也 Miya Shinma 柏林人 Berlin(h)er 不眠打字机 Typewriter 玫瑰窗 Rosarium 巴厘风情 Balinesque 焦黑炼狱 Black Tar 东京柑橘,蒂普提克 Diptyque 可可小姐,香奈儿 Chanel 月亮女神 & 牧羊少年,潘海利根 Penhaligon's 冥府之路,阿蒂仙 L'Artisan Parfumeur(播客中未出现) 黑莓缪斯,阿蒂仙 L'Artisan Parfumeur(播客中未出现)【推荐书籍】 温佑君《精油图鉴》 林翔云《调香术》 克罗德·艾列纳《香水:气味的炼金术》 庄卉家《京都之水·瓶装记忆》 颂元《有悬念的气味,以及不盲从的生活》 乌尔巴诺维斯《东京夜行》

05-21
55:29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