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誠實說 HONEST Movie & TV series

單純以… 半個影視產業工作者(擁有間廣告公司,拍過不少廣告和微電影,同時…也斜桿了導演及攝影、美術、配音、文案) 半個影視作品的愛好者(看過上千支電影+影集作品) 的我… 梅鎧炎以《影視劇誠實說》這個單元,用輕鬆的方式和您一同分享我覺得有趣的影視作品的“看後心得”。 一同領略這些作品的好好壞壞,還有本台絕對主觀!💯不套水喲。 👉 不用抖內也不用贊助!目前也不打算置入廣告,所以聽喜歡再訂就行囉!! 🌸我的小公司《遍花組》:https://www.flowering0402.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上個世紀的「多元成家」

《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上個世紀的「多元成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8-20
38:33

《28年毀滅倒數/28 Years Later》從電影的難看!實踐行銷裡的造神!

【28 Years Later' is like watching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play out in modern movie marketing】 I'm a huge fan of Danny Boyle and Alex Garland, and 28 Days Later is hands-down one of my all-time favorite zombie films. It's a classic-gritty, deeply British in its storytelling, and almost carries a disdain for traditional commercial cinema. I still remember that moment in the film when the characters are traveling through the countryside, and Ave Maria plays in the background. It's hauntingly beautiful, spiritual even-offering a breath of calm and reflection in a story soaked with blood and brutality. But 28 Years Later… the problem isn't just that it looks like it was shot on a smartphone. It's that the entire plot feels like a zombie-themed fairy tale for adults-or maybe even a mutated cousin of Wicked: Part I? Maybe this is meant to be the first act of a bigger trilogy, and maybe the next two films will blow us away with some wild narrative expansion… but honestly? I'm just exhausted. The way Sony Pictures has been hyping this film across all media platforms, like they're trying to convince us it's a masterpiece-it's insulting. Do they think the audience is blind? I didn't expect that in 2025, we'd still be getting force-fed films like this. And writing all this just makes me miss the raw, uncompromising brilliance of 28 Days Later even mor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6-24
51:07

《工作細胞/はたらく細胞》沒想到這個電影一點也不難看

抱歉!本期口誤,Joe Dante那段應該是《異形奇花/Little Shop of Horrors》而不是《驚異奇花》。 #工作細胞 是一部很成功的電影,不得不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6-15
22:29

《魔法壞女巫/Wicked: Part I》第二集的故事重點預測!

《 #魔法壞女巫 》是由臺灣裔美國電影導演朱浩偉所編導的作品。 看完後的直覺感想是…它是有魔法的電影,不是形容詞喲!是真正的魔法,還不是哈利波特裡過於商業的魔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6-01
23:47

《妖惑心計/ Sirens》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

《 #妖惑心計 /sirens》可以算是很怪的影集,如何怪呢? 可以從兩姐妹的父親 Bruce DeWitt這個很配角的人設上進行分析,妹妹的視角裡完全是十惡不赦的存在,恨透了!!這父親的的確確對她做出非常壞的事。 姐姐眼中卻是需要用全心照料的父親,能理解父親怎麼會變成這樣,雖然是沉重的負擔,最後還是選擇了親情的照顧父親。 所以觀眾也最好要有這個心理準備看這個作品,它的確是黑色幽默的影集,只是大概在3集以後,它是畫風丕變的成為“類驚悚”。 這是它的怪的其中之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30
20:21

《隔壁的房間/The Room Next Door》裡的主題“安樂死”

我非常討厭那種刻意惹人哭哭泣泣又婆婆媽媽的電影/影集,或許提供某些心靈太過易碎的誰,一個情緒價值的出口。 而且更討厭這種作品在上映時,在粉專或是社群媒體,底下一堆可能要去看身心科的患者…留言說什麼,從頭哭到尾,我心都想:「根本沒哭點,在假肖什麼?!」 以上這類的作品,或許在上個世紀,使用這種過份強迫煽情的影像敘事手法,在票房/收視率上收到好的斬獲,自然不意外;但都已經是新的世代了,是真不用這些俗套的爛哏。 本以為《 #隔壁的房間 》是拉子片(LGBTQ+的女同性戀片種),但我錯了!徹底的錯了!! 《隔壁的房間》它是很有內涵的討論 #安樂死 的作品,很是喜歡電影中的氣質,總覺得有些《 #摯愛無盡 》的好品味和氣質,但又覺得那麼愛紅、綠配色,很看得出來導演很在乎美學,似乎有點西班牙的審美感,這樣的作品視覺很熟悉。 結果… 是“阿莫多瓦”的電影,難怪那麼的像似熟人的親切。 這個作品不只有品味、有很好教養,卻很平實的在討論、執行安樂死這件事,兩位好朋友其實友誼中斷個幾年,所以Ingrid受到協助赴死的邀請時(還不是第一人選),也真的天人交戰一時(換做是任何心智成熟、正常的人都會)。 插個題…Ingrid的那台紅色的suv是VOLVO的XC60,一台頂配要價約330萬元新台幣。 劇中並沒有特別要去控訴什麼(但畢竟安樂死是犯罪行為,也就要更小心的策劃一切),也沒有一般認知裡該要大喜大悲的過份敏感到情感泛濫,只在接近故事的最末,運氣不太好的遇到承辦Martha案子的警察,碰巧是極右派的宗教狂熱份子,但也迎刃而解(她/他們在事前也都做了很慎密的規劃)。 電影中只有一顆鏡頭,就是… Ingrid悄悄地陪著Martha睡去,不到十秒間,就會發現飾演劇中人的Tilda Swinton和Julianne Moore是如此的演技成熟、強悍。 也為什麼這部電影幾乎是兩人戲就完成了電影佔90%,卻完全不沉悶或無聊,那顆鏡頭裡沒有任何台詞,卻感人的勝過千言萬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26
32:44

《米奇17號/Mickey 17》他媽死在TOYOTA的跑車上

《米奇17號/Mickey 17》這個電影有著眾多的議題是包裝在電影裡,我比較會有興趣的是參議員代表了“政治+宗教+權威”,透過劇情也看到了對偶像崇拜的盲目,蠻反諷現今的世界對政治領䄂的過份神格/偶像化、過於巨嬰般的依賴這些政治領䄂,但從沒想過…所妥非人,把這些政治領袖當神拜,卻都是“請鬼拿藥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24
25:04

《絕密保富區/Secrets We Keep》有錢才是這個世道的硬道理!

以前還相信什麼公平、正義的,但隨著人事物也見過、經歷夠不少,也有不同已往的想法… 以致於當我和警員在閒聊時,他大意告訴我年輕時考警專,也是曾經的正義感,但也被磨的… (我知道他要講什麼,我也有同感,但為免帶到了負面的思路中,於是我打了個圓場是繞了這個話題出去) 在前不久很想做一期是在介紹《 #魔鬼代言人 》這個作品,有些對現世裡、這個世道之中…個人的想法和經驗也打算在那期介紹中約略帶到。 追根究底,我似乎對脈絡/因果關係更感興趣,什麼樣的經歷能讓一個意義上的“好人”逐漸蛻變成“惡徒”?或反之。 有沒有任何可能在蛻變的過程中,再走回原來的點,而不魔化? 或是…原本的好心好意搞到後來變成罪大惡極? 也可能我們也是神也是魔的過這個一生,對來世真有影響? 在看了 #NETFLIX 近期的短影集《 #絕密保富區 》,上面這些是我其中一個感想。 該慶幸… 故事裡的女警仍有正義追著案子不放,但唯一有著正義光茫的角色,也有她的”不為人知”和錯傷無辜的莽撞。 PODCAST版本: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21
18:40

《愛死機器人:第四季/Love, Death, Robots season 4》/評價崩盤?這一季為何不再驚豔?

好期待像“第三季的最後一集《吉巴羅》”那樣令人難忘的《愛、死、機器人》,但看完了第四季之後,還會期待第五季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17
29:54

為什麼她越可憐越危險?《我被媽媽詐騙了/Con Mum》心理機制全解剖|你也可能被騙

《我被媽媽詐騙了/Con Mum》它的事件大致是說英國知名的甜點師Graham從小就沒有母親,也沒有媽媽,所以對母親有份說不出的依戀,也想找到生母。 當Graham和Heather快樂的結婚後也準備迎接新家庭成員時,突然收到一位叫Dionne自稱是他母親的女人和他相認,而漸漸地相信也Dionne就是他的生母,也發現生母只剩下不到半年的壽命,恰巧Dionne又是「蘇丹」王室的私生女,非常有錢而且富可敵國,而延伸的真實事件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08
42:07

庫柏力克拍完《大開眼戒/ EyesWideShut》就離奇身亡?邪教暗示藏在這部電影裡?

在不久的未來 人們仍然 熱衷 陰謀論 (相信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30
40:28

《瑪莎·史都華來當家/Martha》瑪莎·史都華:從牢獄翻身的傳奇女王!

在 #NETFLIX 的紀錄片《 #瑪莎史都華來當家 》的觀後感想之一是… 「別做名人,而且是世界頂級有名的名人;如果是了,要記住千萬別相信任何人。」 不夠有名,不到真頂級,可能還無法真正體會紀錄片中的一切。 還有台灣有些寫手、記者真它媽的太井底之蛙,因為總慣以“家政女王”來代稱Martha Stewart,她不是只有”家政婦”這樣貌,Martha是能說水喊凍的”非常人”,還代表了美國曾經擁有過的黃金時代, 一個全球都仰首想成為的”美國夢”。 「是傳奇的非常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29
26:29

《邪惡勿語/Speak No Evil》打中了人性最痛的點 卻無法成為經典

不算壞的電影 只是難說服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27
19:15

這部被遺忘的Jolie電影,居然全球爆紅!《天算不如人算/ Life or Something Like It》翻紅的背後竟然是…?

真的不好看啊!但就是爆紅,到底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23
21:11

《最後生還者2/the last of us season 2 ep2》第二集深度分析|報復與寬恕的界線在哪裡?

聽說《 #最後生還者第二季 》所登場的Abby,在遊戲中是以倒述的方式,告訴玩家她是何人又為何而來。 只是在影集版,更動了這原本的述事方式,很單刀直入的讓觀眾看得懂,Abby不為別的,”僅僅”為了報殺父之仇而來。 第二季第二集中,當Abby對Joel動手,幾乎是虐殺的方式結束掉Joel的生命,我在看這段的第一時刻想到的卻是《 #追殺比爾 》,只是在電影裡這段是淡淡的,對痛失母親的小女兒說:「想復仇,長大後來找我。」 幾乎無痛不癢,但在《最後生還者2》裡,這看了很有感觸。 因為是認同Abby的尋仇,在她的眼中、視角Joel才是邪惡的一方,一點也沒錯,這仇變得很真實、很立體…以至於只是幾句,而沒有任何添油加醋是”準確”的交待掉父親是怎麼死的(可見她在大腦中,對這痛也無限的運算著父親的死,走不出來)。就算Joel還救了Abby一條命,也沒有什麼加加減減的抵償掉。 Joel也真是別無選擇,能選擇的應該是只有兩件事,一:不留任何活口、二:不該殺手無寸鐵的人。 「但都過去事了。」 該來討命的還是會來,所以… 「要就痛快一點吧!」 看著原本是具有英雄、領導者氣質的Joel被砸的稀巴爛不成人形,我是沒什麼傷感,只是有些感觸的想… 「該來的還是會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21
27:01

《完美伴侶/ Companion》表面甜蜜,背後超毛!這不是你以為的愛情電影

在這部《完美伴侶》看快到最後的階段 男女主角已徹底翻臉,而Iris也完整的、不留情面的剖析了Josh,這時我才更意識到,電影的導演Drew Hancock沒有打算讓Josh這位男主角又是最終大魔王“只停在"渣男這個層次,如此淺薄。 Josh他象徵了”被剝削的中下階層”,自身能力有限、人格也沒有自我除錯的”防呆機制”,而只會發牢騷,又過度的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全世界都是錯的,可能連他呼吸的空氣也在害他,是一個“巨嬰"。 有著一顆自怨的心靈… 想當然的就是直指”自戀”的心理,這不得不說電影的選角導演(執作人團隊)是選角選得好! 飾演Josh的男星Jack Quaid可是妥妥地星二代,他的老爸是Dennis Quaid(電影《 #懼裂 》中的那位電視台制作人就是他演的),而媽媽曾是上個世紀千萬少男、少女的偶像的Meg Ryan,有這麼好的家世背景和好的基因,也自帶”貴氣”;想當然的這個Josh的自戀也是合理又應該。 「Josh還有那麼些討好人格。」 再加上不想想… 人家Jack可是在影集《 #黑袍糾察隊 》演大男主,可是練過那些“暗黑人格”的詮釋方式,也就在《 #完美伴侶 》裡是如此的恰如其分。 「Josh是這個看起來還真像末日近臨的時代下,怎麼努力都無法翻身的”喪世代”,這是這個世代、這個階層裡的人所無法突破的瓶頸,也沒有好的運氣,碰上自我人生的”奇點”來突破社會階級直奔上流,好似《 #大亨小傳 》裡的Gatsby;連Iris都是租來的,可能連已經有LV5自駕系統的電車也是租賃來的,所以你想?」 不就也細思極恐,若要破圈好像也只剩下”從被剝削者成為剝削者“一途? Gatsby是這樣、Josh是這樣、2025年的美國所擁抱的美國夢MAGA亦是如此。 從電影走進了現實、毫無強迫感的過渡來到了這個世間,會不會是我們都需求那些”倒果為因”的思哲,都在崇拜惡的而都拼了命的選擇不好說,所致。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20
21:27

《午夜福音/The Midnight Gospel》第八集-重製版

《午夜福音/The Midnight Gospel》第八集-重製版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7-04
24:59

《怒嗆人生/Beef》

《怒嗆人生/Beef》的第一集一開始就一整個很對 它的主創/執行執作是韓裔的Lee Sung Jin 他選擇了一個開車族都遇過的事件 逼車糾紛 做為這個作品的故事的起因再延伸後面的 故事枝節和最終的結果 這主要也是Lee Sung Jin他自己遇過相同的事 他也尾隨追車和他起衝突的中年白人駕駛 由於Lee Sung Jin早就在《Tuca & Bertie》這部動畫影集 和《怒嗆人生/Beef》的男主角飾演Danny Cho的 Steven Yeun合作過 當Lee Sung Jin和他花了幾個小時 談他難忘的路怒症事件時 從雙方仇視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27
45:58

《最後生還者:第一季/The Last of Us:season 1》

《最後生還者:第一季/The Last of Us:season 1》 剛看完 至於它是不是神作? 這集告訴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13
25:20

《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現在來我公司面試的人 我都會問一個問題就是 什麼是你這一生一定要推薦的一部電影或影集作品 畢竟來我小公司工作的 大部份都是台灣影視相關學校畢業的畢業生 或是已經這圈子裡一陣子的從業人員 所以我這問題是最能知道來面試的人 如何看待一個他/她此生必須要推薦的作品 還能看出品味在哪? 熱情是放在哪? 只是這個問題 我從來沒問過自己 這樣的事是和我這個人的內在設定是互斥的 因為若我這問題自己也沒答案 那我不就是在找別人麻煩? 或是為了問而亂問? 所以這樣的問題問我自己時 我的答案會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08
30:12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