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漫漫話畫
漫漫話畫

漫漫話畫

Author: 曾建華

Subscribed: 58Played: 474
Share

Description

生活中充滿著漫畫,漫畫是如何構成?漫畫是如何畫出來?台灣有那些漫畫家正在線上努力創作?期許藉由聲音的傳播,找回讀者對台灣漫畫的熱情,讓我們用漫畫來豐富這整個世界吧!!
Life is filled with comics. How are comics structured? How are they drawn? Which Taiwanese comic artists are currently striving online? Hoping to reignite readers' passion for Taiwanese comics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sound, let's enrich the world with com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84 Episodes
Reverse
本集帶你走進今年9/13-9/21的台中國際動漫博覽會,以「漫想傳說」為主題,探索漫畫如何承載歷史、知識、奇幻與個人故事,最終累積成為傳說。 展覽重點 漫畫與插畫展區:展出涵蓋歷史、奇幻與非人類題材的多元創作,像是李隆杰的《國姓爺來襲》、葉明軒的《大仙術士李白》最終卷,以及安妮羊的《不朽與獸之歌》。 公仔原型師展區:台中作為台灣公仔原型師的重鎮,邀請多位在國際獲獎的原型師參展,呈現精緻作品。 動畫與補助作品:展出由市府支持的漫畫與動畫,展現創作能量。 戶外與互動活動 日本動畫歌手松本梨香(《寶可夢》小智聲優)將舉辦演唱會,並提供簽名抽獎。 動漫隨機舞蹈派對,觀眾隨動漫歌曲即興舞動,打造青春活力氛圍。 專業講座與對談 台灣金漫獎得主與漫畫家,分享創作與成長歷程。 日本導演吉平直弘與作曲家片山修志對談,深入探討怪獸與科幻題材的創作火花。 展覽特色 今年首次移師台中市政府市政大樓惠中樓,利用大樓的玻璃建築特色進行獨特展場規劃,同時克服辦公環境的挑戰。 Cosplay 友善政策 活動期間歡迎 Coser 自由參與,提供更衣區與打卡小禮物,鼓勵角色扮演文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有滿腦子想法,卻不知如何轉化為完整故事與他人分享? 這一集我們再度邀請到漫畫家日下棗老師分享她的新課程「日下棗的畫面創作全攻略」。 教導你如何以公式化實作流程,將抽象點子具體,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 節目內容重點如下: 日下棗老師真實感的創作理念 不同漫畫形式的創作思維差異 運用「角色對比性」創造故事效果 如何運用獨特的「運鏡」與「敘事能力」 將抽象點子公式化為具體故事的方式 課程設計實作導向的「推理遊戲」式教學 文字、影音、圖文創作者如何從中學習 應對AI時代的創作核心與應對 目前老師的課程《日下棗的畫面創作全攻略》正在募資 ✦角色X分鏡X故事|日下棗的畫面創作全攻略✦ ✎從靈感到畫面呈現|最完整的圖文創作流程 ✎角與故事設定公式|打造寫實有魅力的角色 ✎完整畫面敘事思維|從分鏡技巧到節奏安排 ✎ IP 經營心法分享 |獨家公開社群經營秘訣 ✨不論你是初學者、還是進階創作者,都能透過這門課都能學習如何用畫面說出好故事! 👉 7/24 - 9/7 限時優惠低於5折 👉 結帳輸入專屬折扣碼「漫漫350」再折350元 ✏️ 課程介紹:https://hi.sat.cool/VSgHzo5aO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依舊由AI代班,從AI的角度繼續聊集合 Rendezvous漫畫中的第三集《The Missing Letter》。主角穿越回1935年日治臺灣,在限制重重的官辦選舉中,力挽狂瀾喚醒人們投票的權利與意義。這次的任務跟他能否繼續存在有關,更跟每個人是否願意「站出來」有關,主持人後段竟跟現實的罷免做結合,給出了我們不只是在講一段歷史,而是在思考:「民主」究竟意味著什麼?連AI都跟上時事,實在出乎意料之外!趕快來聽聽本集的分析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竟然有人想要取代主持人曾老師?沒主持人怎辦?別擔心!本集《漫漫話畫》由新朋友代班,帶大家聊一部超級特別的台灣漫畫! 你想像過台灣歷史可以跟奇幻、科幻,甚至外星人結合嗎?由曾老師監製的台灣漫畫《集合 rendezvous》,就打造了這樣一個腦洞大開的世界!故事從一位熱愛歷史的國中生「藍廷元」開始,他只是在博物館多看了一眼,下一秒竟被傳送到時間凍結的異世界,被迫扛起「修補歷史」的重責大任! 本集節目,你將聽到: * 第一集《打了三百年》:觸摸博物館古物,下一秒竟穿越到時間停止的異世界? * 奇妙的夥伴:會說話的蜥蜴當隊友?與失憶的神祕少年「阿古」並肩作戰! * 傳統 vs 現代:故事竟融入台灣原住民「射日傳說」!現代槍械與傳統弓箭的對決,哪個才是致勝關鍵? * 第二集《發光的琉璃印》:畫風突變!這次不打魔王,改跟外星人組隊,穿越到清代的台灣! * 最諷刺的結局:主角的歷史筆記本,竟然被「正牌」歷史人物撿走,還拿去改寫出版了? 想知道更多關於時空方塊、琉璃印與玄黃會的秘密嗎?快點擊收聽,跟我們一起潛入《集合 rendezvous》的奇妙時空!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喜不喜歡這次的代班組合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專訪了作品《如果不在意的話》的獨立漫畫家「刻刻慢話」。本作以靈異題材包裝深層人性,描繪日常中壓抑、記憶與情感的暗潮。刻刻慢話分享創作過程中對「慢慢說故事」的堅持,如何以日常語言與個人生命經驗堆疊角色厚度,並探討他如何用細膩鋼珠筆筆觸傳遞「靜靜的詭異」氛圍。本集節目中也深入討論了台灣獨立創作現況,包括資源不足、行銷困境、語言呈現等實務問題。刻刻慢話坦言「創作是慢的,推廣卻要快」,也期盼未來有更多讓創作者專心創作的支持機制出現。 內容重點摘錄: 創作理念:作品從靈異切入,但重點不在驚嚇,而是藉由「死後更誠實」的設定,呈現生者壓抑的情緒與無法說出口的傷痛。 角色建構:《如果不在意的話》中的阿嬤角色靈感來自長輩與地方口述歷史(養女、同養觀念),融合虛構與情感投射。 語言與文化:台語穿插+注音輔助,避免全然用台文造成閱讀門檻,也反映台灣語境與角色身份背景。 風格與工具:以 0.38 鋼珠筆慢工細描,營造層次與情感沉澱,畫面節奏講究氛圍堆疊,類似素描、非典型日漫風。 產業觀察:談及獨立創作者在出版、推廣、資源取得上的挑戰,期盼未來有更完善的媒合平台與非商業導向的選書機制。 《如果不在意的話》為獨立出版作品,可於刻刻慢話 Instagram 或 Facebook 專頁查詢購書與閱讀方式(線上免費開放觀看) https://www.facebook.com/kurkurmanga/ https://www.instagram.com/kurkurmanga/ https://cxc.today/zh/@kurkurmanga_tw/wor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I 繪圖技術正迅速進入漫畫創作流程,從角色設定、風格統整,到分鏡與場景生成。本集邀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黃芳誼老師與學生吳鈺涵,分享他們如何運用 AI 協助製作一本結合學術研究與漫畫敘事的作品,聚焦東亞社會制度變遷,用漫畫作為知識轉譯的媒介,讓嚴肅議題變得更親民易讀。本集同時從非專業創作者的角度出發,討論AI是否正在打破傳統創作門檻,讓「不會畫畫的人」也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激盪出關於原創性與未來創作職涯的新想像。 節目內容重點整理: 一、AI作為漫畫創作工具的潛力與挑戰 AI能協助角色設定、分鏡構圖與風格統整,大幅降低創作技術門檻 使用Midjourney進行角色模組化設計,並導入語意控制來提升一致性 對風格統一與創作流程的控制,已成為操作AI漫畫的關鍵能力 二、AI在教學現場的應用觀察 AI可作為知識轉譯與資料整理工具,協助學生閱讀多語言學術資料 教師角色轉向「引導者」與「對話者」,建立學生的批判與核對能力 教學中設定明確規範,強調不能全盤接受AI生成內容,須融入人性思維 三、非專業創作者的新機會與新挑戰 AI降低了創作門檻,使一般大眾也能參與漫畫創作 未來可能出現新型職業:AI漫畫設計師、敘事顧問、資料策展人 創作核心從「技術能力」轉向「內容構思與敘事能力」 四、著作權與AI生成素材的倫理問題 法律系背景讓創作者更敏銳於資料合法性與原創性問題 強調需記錄AI創作過程、輸入資料與指令作為證據,建立創作透明度 避免套用他人風格資料,轉而建立自有視覺語言與風格模型 五、對未來的展望與期待 漫畫創作未來將以AI為輔,創作者可更專注於角色塑造與敘事深度 教育場域將導向「學生主導、AI輔助」的學習模式 數位公民素養將成為未來學生與創作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AI不會取代創作者,但會改變創作的方式。 會畫畫已經不是重點,想說什麼故事才是關鍵。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台灣漫畫界三位老師──呂水世、湯翔麟、李隆杰,以一位當年是漫畫迷、如今已成創作者的小讀者,一起聊聊那些「關於漫畫與成長」的故事,以及未完的業界八卦。 本集精彩內容: 回憶台灣漫畫黃金時代(1990年代)幕後點滴 「青文新人獎」往事與那些後來都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得獎者 與漫畫家出國參展、同房同床的革命情感 那些年我們偷偷消音的圈內八卦 前輩們從編輯到畫家的轉型歷程與產業制度演變 從兒童漫畫到歷史三部曲,李隆杰老師分享《1661國姓來襲》、《1624男人與島》,及即將推出的壓軸新作 反思台灣漫畫產業的斷層、失落與遺忘:如何讓被時代遺落的創作者與作品被重新看見? 那些曾啟發創作夢想的漫畫老師,如今是否還在線上? 那些影響你成為漫畫家的瞬間,是否值得再次致敬? 老師們金句整理: 我們那年代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有的只有一直畫圖的自己。 雖然畫得慢,但死前一定會畫完,這對我太重要了。 讓善良變成習慣,畫漫畫也一樣。 漫畫家有別的娛樂也是人性,但還是會畫啦,會畫的啦…… 我們畫的,不只是漫畫,而是一段歷史。 小讀者長大了成為創作者,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 我參加比賽得獎,和小時候偶像刊登在同一期雜誌上,卻變成一段很複雜的回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回憶、八卦、消失的台灣漫畫時代,這些話題從沒人敢公開談!這一集請到了呂水世、李隆杰、湯翔麟三位老師一起來聊新書,聊八卦!! 本集重點: ▪️呂水世老師新書《防亂少年團》亮相,探索未來世界的失落與尋找! ▪️漫畫界的秘辛大公開!那些曾經消失的台灣漫畫,究竟經歷了什麼? ▪️台灣漫畫的黃金時代?還是傳說? ▪️台灣漫畫與日本漫畫的影響與差異,從讀者到創作者的觀點! ▪️傳說中的漫畫八卦:業界內幕、編輯手法、未完的故事 ▪️「有些漫畫家,最好不要認識本人」——這話是什麼意思? ▪️神秘的消音話題:某漫畫家的性格「微妙」,引發業界議論!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剛出道的漫畫新人大受打擊!? 由於這集的話題實在太勁爆,聊的太嗨超過預期時間,最後決定剪成上下兩集,也請期待下集上架! 呂水世老師作品集: https://reurl.cc/lzd9nY 李隆杰老師作品集: https://reurl.cc/NY6pnp 湯翔麟老師作品集: https://reurl.cc/4Lm4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小河少年的《16647》顛覆傳統 BL 漫畫,融合懸疑、心理戰與遊戲世界,帶來張力十足的愛恨交織!故事圍繞「16」與「647」,在遊戲裡是並肩作戰的戰士與魔法少女,在現實中卻是殺人魔與被害者。當遊戲的羈絆滲透現實,他們的關係究竟會走向毀滅還是救贖? 本作先於 CCC 平台連載,後改編為單行本,以細膩筆觸描繪愛與執念的極端拉扯,帶你進入既甜又痛的命運糾葛! 網路書店(18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990 16647連載平台 https://www.creative-comic.tw/zh/book/341/conten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漫畫不只是故事,而是一種文化記憶,我們要用團隊的力量,讓世界看見台灣。」 這回來聊聊我正在進行的作品- 集合!Rendezvous 的創作初心。台灣漫畫家長期習慣單打獨鬥,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是如何透過「集合」漫畫計畫建立團隊合作模式,提升產業影響力?本集邀請陳立栢董事長一起分享我們如何透過漫畫推廣台灣文化與歷史,並拓展至動畫、講座與跨界應用的規劃。 本集精彩內容: 為何創立「集合」漫畫? 陳董事長談台灣文化「被邊緣化」的問題,如何用漫畫重塑年輕世代的文化認同! 團隊合作vs. 單打獨鬥:我則分享台灣漫畫產業的困境,以及如何透過分工提升創作效率。 漫畫 X 文化教育:「集合」如何結合學者審查、巡迴講座、台語動畫,讓漫畫不只是娛樂,而是文化載體! 產業未來發展:「集合」的下一步?從漫畫到桌遊、影視改編,甚至探索AI技術應用,打造台灣代表性圖像品牌。 集合ccc追漫台線上免費: https://www.creative-comic.tw/zh/book/276/content 集合博客來: https://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key/Rendezvous+Studio/adv_author/1/ 集合官網: https://rendezvousthecomic.com/index.htm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邀請到近年來成功的漫畫IP經營案例,《三個不結婚的女人》的作者日下棗老師。老師以漫畫為核心,把這個IP透過影視、音樂劇、周邊商品等不同形式,成功延伸其影響力並建立完整的品牌價值。在經營策略上,《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不僅推出角色專屬漫畫連載,增強與粉絲的情感連結,跨界活動也成為IP經營的重要一環,讓故事和角色進一步融入生活場景中。 音樂劇的改編更是這個IP的一大亮點。從讀劇到Showcase,再到正式演出,採用三階段測試並完善內容,不僅提升了故事與角色的深度,也成功吸引到不同年齡層的觀眾群。這一切的成功背後,關鍵在於聚焦女性議題並創造具有社會共鳴的內容價值,《三個不結婚的女人》透過靈活運用跨領域合作,將核心精神拓展到多媒介平台。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成功展現了台灣IP如何通過創新與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本土IP經營樹立了典範。 音樂劇4月開演,北中南門票現正熱賣中~ https://reurl.cc/O5NVj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這集中,我們邀請到資深漫畫家紅小將老師,他以三十餘年的創作經驗,聊到從動畫代工的黃金年代到現今漫畫產業的數位變革。他分享了如何在這些轉折中持續精進自己的創作技巧,並探討了分鏡與色彩運用的突破。特別是他的新作《黑魅》,融合科技、神話與現代社會背景,透過創新的色彩運用與分鏡結構,重新定義漫畫表現的可能性。除了創作心得,紅小將老師還談到漫畫與不同平台間的適配問題,以及他對於條漫、頁漫等新興形式的看法,並為年輕創作者提供了寶貴建議。節目最後,老師也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哲學:「用專長說故事,讓漫畫成為心聲的載體。」 本集亮點: 漫畫分鏡與色彩的新思維 《黑魅》創作靈感與未來規劃 從手繪到AI時代的漫畫產業變遷 漫畫作為敘事媒介的獨特性 紅小將老師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3898087031 黑魅連載 https://cxc.today/zh/store/hongxiaojiang/book/27707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一集《漫漫話畫》,我們邀請到了風格獨特的漫畫家狼七老師,一起聊聊她在漫畫創作路上的各種酸甜苦辣,狼七老師分享了她從同人誌起步,一路成為職業漫畫家的成長過程,並且細數了在這條路上如何保持對創作的熱情,如何在面對挑戰時突破自我。 狼七老師的經歷充滿了啟發,她用最真誠的話語,講述了身為漫畫家如何面對壓力和瓶頸,也讓我們看到了她的勇氣和堅持。從同人創作的自由,到進入商業化創作的專業與磨練,每一步都是對熱愛漫畫的確認與再確認,她也談到,如何在創作困難時找到靈感,並在過程中不斷精進自己,為讀者們帶來更有深度的作品。 精彩內容包括: 狼七老師分享了同人擺攤的心得,如何用創意來吸引讀者的目光,從作品風格的選擇,到攤位的設計,以及與讀者互動的竅門,她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小技巧,讓新手能夠更快融入這個世界。 從《湧與浪》到《黎明前的回聲》,狼七老師的創作歷程與風格變化一路走來,見證了她如何不斷進化,在不同作品中的心路歷程,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並讓角色與故事更具生命力。 對於新一代創作者,狼七老師給出她的忠告:如何在創作中堅持自我,又能靈活應對修改,如何接受別人的建議並從中學習。她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夢想值得堅持,但靈活的調整與學習同樣不可或缺。 漫畫創作中的「想像力」與「同理心」,狼七老師談到如何將生活中的點滴融入創作,使故事更具感染力,透過她的分享,我們得以一窺她如何用畫筆連接不同的世界,並展現真摯的情感。 快來收聽這一集,一起感受漫畫創作的激情與挑戰!這集節目不僅讓你更理解漫畫的世界,也為每一位懷抱創作夢想的人帶來滿滿的動力與鼓勵。 狼七老師作品: 博客來書店 https://reurl.cc/ReNGYr CCC追漫台 https://www.creative-comic.tw/zh/book/431/conten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節目邀請到漫畫家艸肅老師,她從國中時期便開始涉足同人創作,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同人圈磨練,逐漸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老師在訪談中分享了她如何從個人愛好進一步發展為職業創作,並將自己的興趣與市場需求平衡。她闡述了在同人創作的自由中,如何釋放自身的靈感,並且在商業出版中面臨的挑戰。艸肅老師特別提到,原創 BL 漫畫的市場正在壯大,創作內容亦不再侷限於傳統題材,她以獨特的「殭屍」題材結合 BL 故事,展現出她對於情感和角色塑造的深刻理解。 本集精華 創作動機與歷程:艸肅老師從國中開始同人創作,逐步拓展至原創作品,並以BL題材的原創作品在商業出版中嶄露頭角。 自由與限制的對比:她在訪談中比較了同人創作的自由與商業創作的規範,說明同人在內容上無拘束,商業創作則需配合編輯意見,兩者帶來不同的創作挑戰。 經營方式:艸肅老師表示,她的創作以滿足自身的喜好為主,不會為了迎合市場而妥協;她在同人作品中多採用限量但精緻的印刷方式,藉此增加作品的吸引力。 創新題材與風格的運用:艸肅老師偏好挑戰冷門且具獨特性的題材,並在創作手法中融入水墨、工筆等傳統美術元素,以豐富漫畫的視覺表現,塑造出不同於一般BL漫畫的獨特風格。 對漫畫市場的觀察:她認為現今市場上畫技精湛且年輕的漫畫家越來越多,競爭加劇,但原創BL漫畫的市場仍然具備成長空間,尤其是能以獨特題材吸引特定讀者的作品。 艸肅老師作品 https://cxc.today/zh/store/tsaosu/wor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 年駁二動漫祭將於 12 月 14、15 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盛大舉行。 今年的活動規模更勝以往,共規劃了六大主題展區,蓉佩將帶領聽眾一覽各個展區的特色和亮點,並分享策展團隊的理念和規劃。除了介紹展區內容,蓉佩也分享了她對台灣動漫產業發展的觀察。 想一探南台灣最大的動漫盛事嗎? 好奇今年駁二動漫祭有哪些不容錯過的亮點? 想了解台灣動漫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挑戰? 本期節目將帶你深入了解: 2024 年駁二動漫祭六大主題展區的特色和活動安排 音樂表演、Cosplay 大賽、模型比賽等精彩活動的幕後故事 駁二動漫祭如何平衡南北資源分配,為南部動漫愛好者打造專屬舞台 台灣動漫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蓉佩對於產業未來發展的觀察和期許 駁二動漫祭如何與高雄在地文化結合,打造城市文化觀光新地標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節目邀請到台灣資深漫畫家依歡老師,分享她在漫畫創作三十年來的點滴與轉折。三十年的資歷,聊的不是時事,反而都是聊往事,依歡老師以少女漫畫為主題,呈現出對純真、浪漫情懷的執著與探索。節目中她談到與我一起被出版社「退稿」的經歷,並戲稱我們為「難兄難妹」。隨著時代的推移,依歡老師面對漫畫產業變遷與讀者需求的變化,她分享了如何在堅持自己風格的同時,適應市場與讀者的期待。 本集精華 創作歷程:從兒時開始模仿畫娃娃,到少年時期受《尼羅河的女兒》等經典漫畫啟發,逐步邁入少女漫畫創作領域。 創作風格:依歡老師擅長於古裝題材,並將歷史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以豐富的情感細節吸引讀者。 產業觀察:隨著數位化進程,她觀察到讀者習慣改變,並分析少女漫畫的需求逐漸減少,談及現今作品宣傳的重要性。 面對挑戰:依歡老師以經濟壓力與自我調適來面對創作中的困難,並建議年輕創作者應重視基礎知識與角色塑造。 三十年特展:為了回饋讀者,她將於台灣漫畫基地舉辦三十周年特展,以彩稿和作品展示帶領讀者回顧過去,並表達對讀者的感謝與創作的熱情。 依歡老師作品 https://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key/%E4%BE%9D%E6%AD%A1/adv_author/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一集我們邀請了漫畫《帶我回家》的創作者——小黑炭老師來聊聊她的創作歷程。《帶我回家》是一部讓人感動的作品,透過娃娃的視角,細膩地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小黑炭老師會跟我們分享她的創作靈感、角色的塑造過程,以及她在這段漫長創作路上的種種挑戰和成長。 本集亮點: 創作靈感與娃娃角色 小黑炭老師談到童年時期陪伴她的大象娃娃「毛毛」,這段回憶成為了她創作《帶我回家》的靈感來源。 娃娃的角色設定不僅展現不同的個性,也反映出人類情感的多樣性。 漫畫創作過程中的挑戰 小黑炭老師分享了她在創作道路上的挑戰,包括參加漫畫新人獎時的艱辛投稿經歷,以及她如何一步步實現夢想,讓自己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角色之間的情感張力與故事發展 小黑炭老師深入談到角色之間的互動,如何透過對話來建構角色的情感張力。像是兔子的傲嬌、大象的溫柔、小熊的體貼,這些獨特的角色個性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漫畫中的陪伴與理解 小黑炭老師希望透過《帶我回家》傳遞陪伴的力量與理解的重要性。每個角色的塑造,都是她對人類情感的探索與呈現。 一起來聽聽這位充滿熱情的漫畫家如何從生活中的小細節找到靈感,並透過漫畫講述那些看似平凡卻充滿深情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小黑炭老師的漫畫世界,感受那份真摯的情感與溫暖。 《帶我回家》 CCC追慢台: https://www.creative-comic.tw/zh/book/309/content 博客來: https://reurl.cc/xvRja5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I 真的會取代人類嗎?本集《漫漫話畫》邀請到了一位對AI相當熟悉的專家,一起深入探討AI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AI會有自己的想法嗎?AI只是遵循程序運作,還是會有自己的意識與情感?AI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是否真的理解「自我」的存在? AI會變成人類的伴侶嗎?隨著「虛擬男友、女友」的流行,我們和AI之間的情感連結會超越傳統人際關係嗎?未來的人類世界會不會出現「AI情人」? 當AI無法控制時,世界會變得怎麼樣?若某天AI失控,真的會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毀滅世界嗎?或許,我們現在最該擔心的是AI對我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潛在影響。 AI真的不會遺忘?會比人類更有創造力嗎?AI永遠記得所有的資料,那它是否比我們更具創造力?而遺忘對於人類創造力的獨特影響,又是如何在AI身上呈現的? 人類的神經系統 VS. AI的網絡系統:誰更強大?人類的神經系統和AI的網絡系統之間有著怎樣的異同?在未來,AI是否會成為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存在? 倫理與科技的界線:如何確保AI發展在可控範圍內?當AI的進化無法被人類控制時,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無法預測的未來?AI是否會挑戰我們對於「倫理」與「安全」的認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專訪金漫獎得主-貓妖傳作者艾莉柚老師,一起來聊聊她投入漫畫的歷程: 漫畫創作契機與挑戰 艾莉柚分享了她進入漫畫行業的原因和經歷,提到這個行業收入不穩定且面臨社會疑慮,但她還是堅持創作的原因。 《貓妖傳》的創作背景 討論《貓妖傳》的創作靈感來源及其受到台灣妖怪文化影響的部分,以及如何將這些元素融入漫畫中。 台灣漫畫產業現狀與挑戰 討論台灣漫畫產業目前面臨的困境,包括助手的短缺及對新人的培養,以及艾莉柚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建議。 助手制度的困境 深入探討漫畫產業中助手的重要性、招募的困難以及助手訓練與溝通的挑戰。 創作心態與日常 艾莉柚談及如何保持創作熱情,尤其是在長期連載中面臨的倦怠期,並分享了她如何將漫畫創作融入日常生活。 國際視野與台灣漫畫 討論台灣漫畫如何在國際上拓展市場,艾莉柚提到跳脫同溫層的重要性,以及參與國際漫畫展的經驗和心得。 艾莉柚老師作品: https://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key/%E8%89%BE%E8%8E%89%E6%9F%9A/adv_author/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再度邀請人氣作家謝東霖老師,一起來聊聊台灣漫畫的發展,以及老師的最新力作。 精彩內容: 台灣漫畫的挑戰與潛力: 台灣漫畫在日本與韓國漫畫的強勢影響下,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歷經1966年的連環漫畫審查制度打擊,1990年代迎來短暫的黃金期。 台灣漫畫的發展潛力: 台灣漫畫品牌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應加強本土文化的聲量。 現在的台灣漫畫應該學習成功的圖文IP經營模式,加強漫畫角色IP的延續性與多元化發展。 創作者的經驗分享: 謝東霖老師談及自己在漫畫界十年的創作歷程,分享面臨的挑戰與成就。 台灣妖怪題材新作: 新作品將以有趣的方式呈現台灣妖怪,挑戰讀者對本土妖怪不熟悉的現狀,帶來新鮮感。 書店文化的魅力: 鼓勵讀者走進實體書店探索新書,享受與網絡書店不同的驚喜與發現。 這些重點突顯了台灣漫畫的獨特挑戰與潛力,發展的可能性,新題材的創作探索,以及書店文化的魅力,能有效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