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漫漫話畫AI對漫畫創作與教學的衝擊與可能
AI對漫畫創作與教學的衝擊與可能

AI對漫畫創作與教學的衝擊與可能

Update: 2025-04-26
Share

Description


AI 繪圖技術正迅速進入漫畫創作流程,從角色設定、風格統整,到分鏡與場景生成。本集邀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黃芳誼老師與學生吳鈺涵,分享他們如何運用 AI 協助製作一本結合學術研究與漫畫敘事的作品,聚焦東亞社會制度變遷,用漫畫作為知識轉譯的媒介,讓嚴肅議題變得更親民易讀。本集同時從非專業創作者的角度出發,討論AI是否正在打破傳統創作門檻,讓「不會畫畫的人」也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激盪出關於原創性與未來創作職涯的新想像。



節目內容重點整理:

一、AI作為漫畫創作工具的潛力與挑戰


  • AI能協助角色設定、分鏡構圖與風格統整,大幅降低創作技術門檻

  • 使用Midjourney進行角色模組化設計,並導入語意控制來提升一致性

  • 對風格統一與創作流程的控制,已成為操作AI漫畫的關鍵能力






二、AI在教學現場的應用觀察

  • AI可作為知識轉譯與資料整理工具,協助學生閱讀多語言學術資料

  • 教師角色轉向「引導者」與「對話者」,建立學生的批判與核對能力

  • 教學中設定明確規範,強調不能全盤接受AI生成內容,須融入人性思維






三、非專業創作者的新機會與新挑戰

  • AI降低了創作門檻,使一般大眾也能參與漫畫創作

  • 未來可能出現新型職業:AI漫畫設計師、敘事顧問、資料策展人

  • 創作核心從「技術能力」轉向「內容構思與敘事能力」






四、著作權與AI生成素材的倫理問題

  • 法律系背景讓創作者更敏銳於資料合法性與原創性問題

  • 強調需記錄AI創作過程、輸入資料與指令作為證據,建立創作透明度

  • 避免套用他人風格資料,轉而建立自有視覺語言與風格模型






五、對未來的展望與期待

  • 漫畫創作未來將以AI為輔,創作者可更專注於角色塑造與敘事深度

  • 教育場域將導向「學生主導、AI輔助」的學習模式

  • 數位公民素養將成為未來學生與創作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AI不會取代創作者,但會改變創作的方式。

會畫畫已經不是重點,想說什麼故事才是關鍵。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AI對漫畫創作與教學的衝擊與可能

AI對漫畫創作與教學的衝擊與可能

曾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