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聽康健

聽康健
Author: 康健雜誌
Subscribed: 1,842Played: 35,925Subscribe
Share
© 2023 康健雜誌(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營養偵探社】每週一為你解析最流行的飲食話題,破解都市傳說,一起懂吃、懂營養、好健康。
【減壓練習室】每週二針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壓力,邀請客座專家來解答,分享如何面對、做好壓力管理,安放身心。
【請問康健】每週三重磅專家訪談,涵蓋外食、失眠、久坐、壓力...等全身心議題,一次解決職場人一個健康煩惱。
【癌症問康健】每週四解讀癌症精準醫療大趨勢,提供正確安心的預防治療和照護解方。
【退變力養成班】隔週五帶您面對人生的重大變化,它也將是你「蛻變」的大好機會。只要你可以提前5年、甚至10年展開規劃。
【醫Mail收信中】隔週五為你打開健康信箱!我們邀請專業醫師親自回覆聽眾最關心的健康問題,讓醫療知識不再難懂。
最值得信賴的健康生活平台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減壓練習室】每週二針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壓力,邀請客座專家來解答,分享如何面對、做好壓力管理,安放身心。
【請問康健】每週三重磅專家訪談,涵蓋外食、失眠、久坐、壓力...等全身心議題,一次解決職場人一個健康煩惱。
【癌症問康健】每週四解讀癌症精準醫療大趨勢,提供正確安心的預防治療和照護解方。
【退變力養成班】隔週五帶您面對人生的重大變化,它也將是你「蛻變」的大好機會。只要你可以提前5年、甚至10年展開規劃。
【醫Mail收信中】隔週五為你打開健康信箱!我們邀請專業醫師親自回覆聽眾最關心的健康問題,讓醫療知識不再難懂。
最值得信賴的健康生活平台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80 Episodes
Reverse
你是不是在某個瞬間,突然覺得自己老了?回想過去經常熬夜唱K、爬山健行,現在卻早早就累癱;明明以前記性很好,最近卻常常忘東忘西。這真的是所謂的「初老」嗎?還是你的身體正在發出警訊?
國外研究發現,人到了2個年齡,身體機能就會突然變差,怎麼回事?幾個初老症狀,你也有嗎?本週邀請中西醫師廖芳儀,從科學研究與中醫經驗,帶你破解「斷崖式老化」背後真相,並教你如何用飲食、營養、作息與心境調整,延緩變老速度、頭腦清晰。
✅本集您將聽到:
1.兩大斷崖老化年齡:研究發現,人體在44歲與60歲出現代謝力與機能的急速下降。
2.初老症狀大集合:
-體力差、容易疲倦,只想下班就躺平。
-睡眠品質下降、淺眠早醒。
-眼睛模糊、老花提早報到。
-記憶力衰退、健忘頻繁。
-女性出現卵巢功能退化、更年期徵兆;男性則稍晚顯現。
3.代謝力×中西醫觀點,怎麼看初老?
4.幾招提升代謝力、延緩初老
5.給30、40、50、60歲的人,延緩初老的建議。
6.無論你中了幾個初老症狀,只要現在開始調整,提升代謝力,抗老都還來得及!
#初老 #Good Energy代謝力打造最強好能量 #Good energy #代謝力 #營養 #頭腦清晰 #抗老 #中西醫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點選【訂閱】聽康健,並且給我們五星好評鼓勵,好節目不漏接!
有任何建議或想聽的話題,歡迎寫信到 move.eat@m2k.com.tw 與我們分享
也歡迎關注我們的IG: www.instagram.com/podcast_move_eat
👉也推薦你免費訂閱【科學化增肌減脂小學堂】 https://yusukee.pse.is/move_eat
實踐吃美味、吃健康、吃在地的好生活: https://yusukee.pse.is/hhdiet
製作團隊:林慧淳、陳德信、邵晉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一週健康大小事》由 AI 語音播報,為你快速整理康健每週最受關注的健康新聞與醫療趨勢。
📌 本集精選:
1️⃣【吃B群吃到手麻?這款日本神藥恐釀神經損傷】
赴日熱銷「合利他命」含高劑量B6,若與其他B群產品疊加,恐引發手腳麻木、刺痛等神經症狀。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3046
2️⃣【喝水前只做這件事,就能遠離塑膠微粒】
研究指出,只要將水煮沸放涼再喝,或搭配濾水器使用,可去除高達 90% 塑膠顆粒!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6243
3️⃣【膽固醇不是愈高愈好?醫揭護心真正關鍵】
好膽固醇過高反而增加死亡率,壞膽固醇也有益處?醫師提醒,平衡才是保命關鍵。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6250
4️⃣【肺部結節不等於肺癌!恐是這種黴菌在作怪】
近期有旅美男子返台確診「球黴菌感染」,症狀易與肺癌混淆,旅遊史是診斷關鍵!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3035
5️⃣【哈佛新研究:這種「鋰元素」有望改善失智記憶】
日常飲食中的微量「鋰」或能提升記憶功能,成為未來預防失智的新希望。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6245
🎧 本節目由《康健》製作,採用 AI 語音技術播報,打造嶄新聆聽體驗。
每週更新,讓你用最短的時間掌握最重要的健康資訊!
#一週健康大小事 #康健雜誌 #AI語音播報 #健康新聞整理
#B群過量 #塑膠微粒 #膽固醇迷思 #肺部結節 #失智預防 #鋰元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多數人聽到「麻醉」就會緊張,怕睡不醒、怕對身體不好。
但其實,麻醉的種類很多,也越來越安全。更重要的是,麻醉不只用在手術裡「讓你睡
著」,還能幫助控制痠、麻、痛,甚至應用在慢性疼痛治療上。
今天我們邀請到亞東紀念醫院麻醉部專任主治醫師王姿文,來跟大家聊聊麻醉的解析、
破解迷思,還有最新的疼痛治療方法!
00:42 麻醉大致有哪些類型?
06:28 「神經阻斷術」,它的概念是什麼?
09:35 「神經阻斷術」最常用在哪些情況?
11:56 麻醉技術也能應用在「慢性疼痛治療」嗎?
12:45 「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和「射頻脈衝式神經調控」
19:09 網友Q&A:膝關節置換手術,聽說可以用神經阻斷術止痛,效果真的比全身麻醉好嗎?
20:52 網友Q&A:小孩要做小手術,麻醉會不會對發育中的腦部有影響?
22:05 網友Q&A:我聽說有人打麻醉後會全身癱軟,連呼吸都要靠機器,這是不是很危險?
康健雜誌影音製作 / 監製、撰稿、錄音、後製:邵晉璿
#麻醉迷思 #神經阻斷術 #慢性疼痛 #麻醉副作用 #超音波導引 #高頻熱凝治療#射頻脈衝 #疼痛門診 #手術止痛 #帶狀皰疹神經痛 #聽康健 #康健雜誌
隔週五更新
FB、YT搜尋 | 康健雜誌
▹ ▹追蹤看更多
▪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x1rMxe
▪ KKBOX https://reurl.cc/MXlxY4
▪ Spotify https://reurl.cc/oZaoOM
▪ Facebook https://goo.gl/btfngB
▪ YouTube https://reurl.cc/bVnmbv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節目主持人詢問趙可式老師,面臨乳癌復發,晚期癌症骨轉移,隨時都有可能蒙主恩召,那你怕不怕死呢?她坦然地說:「不怕,我相信天主會在最好的時間、用最好的方法、最好的地點收我的靈魂回去他的懷抱,我擔心什麼?」。
在節目中,她分享了從信仰中汲取的力量,她說,信仰的深度決定了我們如何面對生死,而癌症讓她學會篩選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與自己的信仰建立更深層的連結。願你在聆聽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那份安定與力量。
✅這集你會聽到:
-信仰如何讓靈魂有依靠,不怕死?
-宗教信仰對病人在面對死亡課題,有無差別?
-平常會做哪些事情與上帝連結?
-如何讓信仰深植在骨髓血液裡
-趙老師如何做到凡事感恩
主持人:資深醫藥記者、前康健雜誌總主筆 張曉卉
來賓: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趙可式老師
製作團隊:陳巧怡、梁惠明
*「癌症問康健」全集收錄:https://bit.ly/3NQ1SdT
*癌症問康健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QCxb8mw
*癌症問康健-陪伴你解答癌症旅程大小事:https://bit.ly/3sC722v
*意見信箱:cancerch@cw.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女性健身擔心自己練了沒用、白花錢嗎?到底怎麼練才真的有效?多久才會看到成果?女生健身和男生一樣嗎?
今天邀請到健身教練 Ryan 鍾睿昕,來解答這些你超想知道的事!
> 女性健身一般來說多久會開始看到「有練」的效果?
> 女生健身和男生不同嗎?需要調整策略嗎?
> 女生哪些部位相對較弱?建議先從哪裡練起?
> 重訓前後的飲食,需要跟男生不一樣嗎?
> 該怎麼評估自己的訓練成效?除了體重還可以觀察哪裡?
> 一開始一定要找教練嗎?自己去健身房,能練嗎?
康健雜誌影音製作 / 監製、撰稿:張雨亭 / 錄音:邵晉璿
#女性健身 #女生重訓 #熟齡肌力 #臀部線條 #練出馬甲線 #女生運動日常 #肌肉存摺 #減脂增肌 #運動後怎麼吃 #運動動力來源 #聽康健 #康健雜誌
每週三更新
FB、YT搜尋 | 康健雜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最近睡得好嗎?是不是也常常翻來覆去睡不著、半夜醒來回不去,或者明明睡了七個小時,隔天還是覺得很累?其實睡眠困擾可說是現代文明病,很多人愈想睡,卻愈睡不好,到底要怎麼擁有一夜好眠,讓身心和大腦都能得到修復呢?「減壓練習室」邀請康健出版總編輯慧雲,帶我們聊聊新書《Good Energy代謝力打造最強好能量》,分享到底要怎麼睡得好、增加睡眠品質、改善失眠?
本集重點
1.為什麼說「想睡好,關鍵其實在白天」?
2.睡眠不足會讓身體陷入什麼樣的「壞能量循環」?
3.哪些日常習慣,正在默默破壞你的睡眠?
4.為什麼「愈努力想睡,反而愈睡不著」?
5.有哪三個立刻能開始做的改善睡眠方法?
如果你也想擺脫「睡不飽的惡性循環」,讓身體和大腦真正修復,這一集會帶給你很實用的內容,也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
減壓練習室|每週二更新 @聽康健
監製、企劃:葉懿德/錄音、後製:邵晉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我明明有睡飽,為什麼還是累?」、「怎麼練肌肉都長不起來?」……這些困擾背後,很可能是「胰島素阻抗」在作怪!它不會馬上奪命,卻能慢慢偷走你的能量、健康與壽命,從三高、脂肪肝到早衰,牽動一連串的健康危機。本集邀請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來分享,如何逆轉危機,重啟身體的健康代謝。
✅本集你會聽到:
1.胰島素阻抗是什麼?有哪些警訊?
2.胰島素阻抗不只影響血糖,還帶來哪些健康危機?
3.修復阻抗三步驟:FIT策略分別是什麼?
4.揭密日常飲食陷阱,「看似健康」的選擇,可能正讓你陷入代謝危機。
5.想逆轉胰島素阻抗,第一步該做什麼?
#胰島素阻抗 #重啟代謝 #疲倦 #肥胖 #脂肪肝 #全榖 #腸道健康
高通膨已經夠煩了,還要被身體開罰單?高血壓、高血糖、膽固醇超標,年輕人也會有!用健康存摺APP掌握身體數據,選一位家庭醫師幫你顧健康。
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您:存健康比存錢更重要!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點選【訂閱】聽康健,並且給我們五星好評鼓勵,好節目不漏接!
有任何建議或想聽的話題,歡迎寫信到 move.eat@m2k.com.tw 與我們分享
也歡迎關注我們的IG: www.instagram.com/podcast_move_eat
👉也推薦你免費訂閱【科學化增肌減脂小學堂】 https://yusukee.pse.is/move_eat
實踐吃美味、吃健康、吃在地的好生活: https://yusukee.pse.is/hhdiet
製作團隊:林慧淳、陳德信、邵晉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老師,2007年確診乳癌,10年後復發轉移。外界誤傳老師已經去見上帝,Google搜尋還有「趙可式還活著嗎?」的關鍵字。本集邀請她來告訴大家「我很好」,並分享中醫對控制疾病的幫助。
照顧癌症病人超過四十年,趙老師坦言,直到自己生重病,才真正學習到同理心。她也鼓勵大家:「面對悲傷與病痛,沒有人是真的堅強或勇敢,允許情緒找到出口,才有可能順利度過」,邀請你一起來聆聽充滿生命智慧的精采分享。
✅這集你會聽到:
-趙可式老師確診乳癌和治療經過。
-趙老師接受西方醫學教育,對中醫的想法與看法?
-認識許中華醫師,服用中藥、寬心飲,帶來哪些改變?
-身旁有人罹癌,作為朋友或照顧者,想表達關懷該注意的事?
-如何避免成為「高危險哀傷者」?
主持人:資深醫藥記者、前康健雜誌總主筆 張曉卉
來賓: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趙可式老師
製作團隊:陳巧怡、梁惠明
*「癌症問康健」全集收錄:https://bit.ly/3NQ1SdT
*癌症問康健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QCxb8mw
*癌症問康健-陪伴你解答癌症旅程大小事:https://bit.ly/3sC722v
*意見信箱:cancerch@cw.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今天要來深挖大家可能不太願意面對的真相:家中只要一個人臥床,全家人的人生都會被改寫。那麼,該怎麼辦呢?
邀請到減藥藥師胡廷岳,最近他出了新書《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他要告訴你,最容易導致臥床的6大疾病,但不要絕望,其實都有機會提早預防!
> 6大讓人臥床的失能疾病,是哪6種?
> 「跌倒」最容易造成臥床嗎?為什麼?
>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為什麼會走向臥床?
> 稱自己是「減藥藥師」為什麼呢?
> 減藥了還能預防臥床嗎?
> 要怎麼讓自己或長輩「自願健康」?
康健雜誌影音製作 / 監製、撰稿:張雨亭 / 錄音:邵晉璿
#預防臥床 #長照危機 #跌倒風險 #減藥生活 #照顧父母 #健康老化 #藥師觀點 #生活習慣病 #高齡照護 #家庭照顧者 #聽康健 #康健雜誌
每週三更新
FB、YT搜尋 | 康健雜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為什麼明明睡很久,還是覺得累?而且愈靠咖啡,愈覺得沒精神?這一切都與「代謝力」有關!好能量能讓細胞發電廠粒線體源源不絕供能,壞能量則會把你拖垮。
今天我們邀請營養師呂美寶來聊一聊《Good Energy代謝力打造最強好能量》,破解迷思,教你如何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重啟代謝、補滿能量。
✅本集你會聽到:
1.破解能量迷思,細胞與代謝的健康運作,才是關鍵。
2.如何達到「好能量」,與粒線體功能有什麼關係?
3.3大「壞能量食物」,日常怎麼應該避免?
4.Omega7是什麼?為什麼愈來愈熱門?
5.如何用早餐為一天的能量打好基礎?上班族怎麼快速準備?
7.除了飲食之外,還有哪些「好能量習慣」?
👉《Good Energy代謝力打造最強好能量》看更多:https://reurl.cc/K99YNj
#代謝力 #好能量 #Goodenergy #氧化壓力 #慢性發炎 #高糖 #粒線體 #早餐 #精緻碳水 #好油脂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點選【訂閱】聽康健,並且給我們五星好評鼓勵,好節目不漏接!
有任何建議或想聽的話題,歡迎寫信到 move.eat@m2k.com.tw 與我們分享
也歡迎關注我們的IG: www.instagram.com/podcast_move_eat
👉也推薦你免費訂閱【科學化增肌減脂小學堂】 https://yusukee.pse.is/move_eat
實踐吃美味、吃健康、吃在地的好生活: https://yusukee.pse.is/hhdiet
製作團隊:林慧淳、陳德信、邵晉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一週健康大小事》由 AI 語音播報,為你快速整理康健每週最受關注的健康新聞與醫療趨勢。
📌 本集精選:
1️⃣【真的不用走一萬步?研究揭最有效健康步數】
每天約 7,000 步即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心臟病、失智與癌症風險,重點是持續活動而非追步數。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2967
2️⃣【朋友說「想死」時該怎麼辦?5件事比說「想開點」更重要】
傾聽與陪伴比你想像中更有力量,這 5 步驟能救下一條命。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2981
3️⃣【站起來就能降血壓?醫:每天站26次讓血管變年輕】
最新研究:規律「坐→站」動作刺激腿部肌群,有助促進循環、提升血管彈性。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6239
4️⃣【乾香菇怎麼選才香?泡法、產地、口感一次看懂】
從「敲聲音、看菇傘、挑菇柄」開始,4 招教你買到香氣最濃、口感最佳的乾香菇。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2976
5️⃣【藥局變健身房!巴金森爺爺天天來練肌,3個月改善失眠與漏尿】
雲林一間創新藥局成功將中高齡健身、長照整合,創造社區健康奇蹟。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2980
🎧 本節目由《康健》製作,採用 AI 語音技術播報,打造嶄新聆聽體驗。
每週更新,讓你用最短的時間掌握最重要的健康與生活趨勢!
#一週健康大小事 #康健雜誌 #AI語音播報
#走路健康 #站起來降血壓 #心理支持 #自殺防治 #長者運動
#乾香菇挑選 #巴金森 #社區健身 #健康新聞懶人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有多久沒「提重物」了?你家長輩是不是天天走路散步,卻還是越來越容易跌倒?
今天要和你談肌肉——這個讓你站得起來、走得動、活得自主的關鍵。
隨著年齡增長,肌力會悄悄流失,而蛋白質的攝取,除了是維持肌力的關鍵,更可以修復身體組織、維持免疫系統健康,植物蛋白還是腸道的防線!
該如何正確補充蛋白質、維持肌力呢?邀請到萬芳醫院院長、復健醫學部專任主治醫師劉燦宏來為我們解答!
> 肌力退化到什麼程度,就要小心是肌少症?
> 從幾歲開始要注意,預防肌少症?
> 很多人都有運動習慣,為什麼還是會肌力退化?
> 運動之外,吃得對不對、夠不夠也是關鍵?
> 該怎麼補蛋白質才足夠?有沒有計算標準?
> 除了蛋白質,還有什麼營養素能幫助長肌肉?
康健雜誌影音製作 / 監製、撰稿:張雨亭 / 錄音:邵晉璿
#合作推薦 #肌少症 #蛋白質補充 #植物蛋白 #延緩老化 #肌力訓練 #健康老化 #蛋白質怎麼吃 #補蛋白不發胖 #腸道健康 #維生素D補充 #聽康健 #康健雜誌
每週三更新
FB、YT搜尋 | 康健雜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子宮內膜癌是台灣最常見的婦科癌症,過去好發於5、60歲女性,如今40歲以下病人有增加的趨勢,發病中位數也提前至50至57歲,顯示環境與飲食西化正悄悄影響女性健康。
節目中李怡萱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症狀是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包括停經後出血以及月經週期外的非經期出血。生活中有哪些潛藏危機、保健食品會增加罹癌風險嗎?
✅這集你會聽到:
-為什麼選擇當不孕症專科醫師?
-什麼是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
-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症狀?何時該就醫?
-子宮內膜癌治療方式,還有機會懷孕生子當媽媽?
-自行補充女性荷爾蒙、留住青春的保健食品的提醒
主持人:資深醫藥記者、前康健雜誌總主筆 張曉卉
來賓:TFC臺北生殖中心 李怡萱醫師
製作團隊:陳巧怡、梁惠明
*延伸閱讀《與妳的子宮對話》: https://bit.ly/4mMYUFz
*「癌症問康健」全集收錄:https://bit.ly/3NQ1SdT
*癌症問康健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QCxb8mw
*癌症問康健-陪伴你解答癌症旅程大小事:https://bit.ly/3sC722v
*意見信箱:cancerch@cw.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今天要聊很多運動新手常有的困擾:為什麼我的重訓效果出不來?甚至越練越傷呢?
不少物理治療師和復健科醫師分享,很多上門求診的病人,是因為重訓拉傷、扭傷,重訓真的這麼容易受傷嗎?如何避免呢?
今天邀請到經驗非常豐富的健身教練 Ryan 鍾睿昕,教你避開新手最容易踩中的3大陷阱。
> 以重訓來說,你發現新手最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 通常會怎麼樣幫學生設計課程?用哪些方法來防止運動傷害?
> 有些人覺得沒痠痛就是沒練到?這個觀念是正確的嗎?
> 真的受傷了怎麼辦?應該完全停練嗎?
> 怎麼幫大家建立比較正確、有耐心的期待?
> 除了重訓本身,飲食、睡眠、鞋子選擇,對預防傷害有多重要?
康健雜誌影音製作 / 監製、撰稿:張雨亭 / 錄音:邵晉璿
#重訓新手 #運動傷害 #姿勢錯誤 #暖身 #代償動作 #最大肌力 #過度訓練 #熟齡訓練 #馬甲線 #教練保養 #聽康健 #康健雜誌
每週三更新
FB、YT搜尋 | 康健雜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身邊的朋友情緒低落、狀況不對勁,但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你是不是也曾遇過這種情況,想幫忙,卻怕說錯話讓事情更糟。這正是心理健康急救(MHFA)想解決的問題。心理急救不用是專業人員也能學,讓一般人也能成為別人最需要的那雙手,在關鍵時刻接住對方。
在這一集「減壓練習室」,邀請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總幹事藍素禎、課程講師張瓈文來分享,到底心理健康急救是什麼?上完課程之後,能學到什麼?怎麼樣救人一命?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急救課程,不妨看看:https://www.mhfa.org.tw/
減壓練習室|每週二更新 @聽康健
監製、企劃:葉懿德/錄音、後製:邵晉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夏天只吃連鎖壽司店的生魚片就太可惜了!從鎖管、白帶魚,到櫻花蝦、海菜、花蟹,盛夏其實藏著滿滿的鮮味寶藏,等你來品嘗。
本集邀請魚達人黃之暘老師,帶你逛市場、看海況、認識季節限定的水產好物,還教你怎麼挑、怎麼吃,才能品嘗最鮮美的滋味。想知道夏天的海味名單與保鮮祕訣?一次告訴你!
✅本集您可聽到:
1.夏天吃海鮮,順應季節該吃哪些魚蝦蟹,不只鮮美,營養也正當時?
2.破除海鮮迷思,實用挑選與保鮮祕訣一聽就懂
3.小卷要挑哪種才新鮮?白帶魚怎麼吃最有趣?
4.選購時留意海況與捕撈時間,上市場遇到極鮮貨。
5.螃蟹與海菜的夏季亮點,現在有什麼好吃又永續享用的好選擇?
#好好吃魚 #夏季海味 #生魚片 #鎖管 #白帶魚 #小卷 #石花凍 #花蟹 #抱卵 #海鮮文化 #永續水產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點選【訂閱】聽康健,並且給我們五星好評鼓勵,好節目不漏接!
有任何建議或想聽的話題,歡迎寫信到 move.eat@m2k.com.tw 與我們分享
也歡迎關注我們的IG: www.instagram.com/podcast_move_eat
👉也推薦你免費訂閱【科學化增肌減脂小學堂】 https://yusukee.pse.is/move_eat
實踐吃美味、吃健康、吃在地的好生活: https://yusukee.pse.is/hhdiet
製作團隊:林慧淳、陳德信、邵晉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一週健康大小事》由 AI 語音播報,為你快速整理康健每週最受關注的健康新聞與醫療趨勢。
📌 本集精選:
1️⃣【滑手機、吃宵夜都傷心臟?睡前這3個習慣最要命】
醫師提醒:睡前90分鐘別進食,滑手機恐影響入睡、增加心律不整風險。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2949
2️⃣【戒糖不能防癌?反而可能加快癌細胞轉移!】
單靠「餓死癌細胞」是錯的!4招才是正確抗癌關鍵。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6234
3️⃣【嘴破真的只是火氣大?醫師提醒:小心癌變警訊】
缺B群、咬合不正、喝太燙都是隱憂,別讓潰瘍變成口腔癌。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6237
4️⃣【爸媽住得安心嗎?挑長照機構記得看這三件事】
從門口到冰箱,甚至觀察照服員的「心情」,都藏有關鍵線索。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6236
5️⃣【又是詐騙!「政府發錢簡訊」狂傳,錢一秒飛走】
165報案、切勿點連結、別給個資!最新詐騙防範4招快記下。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2964
🎧 本節目由《康健》製作,採用 AI 語音技術播報,打造嶄新聆聽體驗。
每週更新,用最短時間掌握最關鍵的健康與生活趨勢!
#一週健康大小事 #康健雜誌 #AI語音播報
#睡眠健康 #心臟保養 #防癌迷思 #口腔潰瘍 #口腔癌
#長照機構選擇 #防詐騙 #健康新聞懶人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節目中,閻雲博士剖析東西方文化對癌症病情告知上的差異,並探討照顧者與病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心態調整,他提倡「病人與照護者應互相學習,而非建立在犧牲的關係」,強調同理的重要性,成為相互扶持的夥伴。
此外,閻博士也強調臺灣中西醫結合的獨特優勢,醫療團隊應賦予病人更多治療選擇的自主權,將重心放在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福祉上,尊重病人作為醫療決策的重要參與者,才能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
✅這集你會聽到:
-癌症病情告知,東西方文化大不同,閻博士的建議?
-照顧者與病人該如何同理,成為彼此互相扶持的夥伴?
-台灣中西醫共治的優勢,病人可以設計自己想要的治療?
-為了健康而做激烈的改變,都不會長久!理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主持人:資深醫藥記者、前康健雜誌總主筆 張曉卉
來賓: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癌症研究專家 閻雲博士
製作團隊:陳巧怡、梁惠明
*延伸閱讀《與癌共舞》:https://bit.ly/3IYK3JJ
*「癌症問康健」全集收錄:https://bit.ly/3NQ1SdT
*癌症問康健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QCxb8mw
*癌症問康健-陪伴你解答癌症旅程大小事:https://bit.ly/3sC722v
*意見信箱:cancerch@cw.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如果你哪天突然昏倒、失去意識,誰會替你做決定?要不要插管?急救到什麼程度?真的離開了,遺產又怎麼分配?很多人以為,家人會知道怎麼做。但現實中,這往往是家族衝突的開始。甚至到了最後,有可能只剩下你一人。
今天邀請到謝青樺律師,也是《不擔憂的後半生》這本書的作者,要告訴你多早之前就該規劃「最後一段路」,又該怎麼做才對?歡迎律師!
> 遺囑、醫療決定書,大概會是怎麼樣的形式?
> 有沒有哪些真實案例,因為沒先做好這兩大決定,而引發糾紛的?
> 獨居、不婚不生的比例攀升,這樣的狀況需要先指定「代理人」?
> 遺囑可以規範哪些事?
> 寫下了遺囑,然後呢?一定要公證嗎?需要找律師嗎?
康健雜誌影音製作 / 監製、撰稿:張雨亭 / 錄音:邵晉璿
#預立醫療決定 #遺囑怎麼寫 #病人自主權利法 #特留份是什麼 #遺產分配糾紛 #醫療決策書#高齡財產規劃 #不婚不生怎麼辦#遺囑執行人 #生前規劃必備 #聽康健 #康健雜誌
每週三更新
FB、YT搜尋 | 康健雜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是不是有時候,你躺在床上,腦子卻還停不下來?白天的待辦事項、未完成的工作、甚至一點小小的不順,都在腦海裡反覆播放,明明很累,卻怎麼也睡不著嗎?
這集《減壓練習室》,想帶你做一段「睡前感恩練習」。研究發現,睡前花一點時間回想並感謝生活中的美好瞬間,不僅能縮短入睡時間,還能提升睡眠品質,讓隔天醒來的你更有精神、更輕盈。
今晚,留一點時間,對自己、對身邊的人、對今天的一切說聲「謝謝」,短短幾分鐘,幫助大腦從緊繃切換到放鬆,讓你安心入夢。
莊廣和堂 贊助播出
📩 有任何回饋或想聽的主題,歡迎追蹤、私訊我
https://www.instagram.com/selfcare_practice
減壓練習室|每週二更新 @聽康健
監製、企劃:葉懿德/錄音、後製:邵晉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