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里胡哨triple bloom

我们是花椒、花皮、花生 “花里胡哨”是我们的自我认同 我们曾在北欧、澳洲和台湾生活 读过一些书 看过一些世界 每期节目里 我们都将以两本书为基础 用对话来挑动「思考」 看看那些似乎被「定性」的结论 是否还存在解释的「空间」 试图找寻生活的「真相」 也许结果不尽人意 但我们始终相信 「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微小的积累,才是生活最终的答案」 小红书账号:花里胡哨triple bloom

09|通往北方的路:聊聊挪威,极夜、雪山、深海与四季美味

-导语-冬天来临的时候,北欧沉眠的雪山、舞动的极光、调皮的驯鹿开始朝我们挥手,挪威,打开了一扇通往北方的门。浪漫、壮美、宁静,是挪威冬夜的形容词。但另一面,是一场重金属摇滚、糖与酒精的狂欢,暗示着极夜的孤寂与沉沦。本期特别节目,我们从阅读《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开始,回忆过往在挪威大地上的酸甜苦辣交织,带你走近一点,看看挪威的传统与现代、自然与文明,聊聊亲身体验过的庆典、四季美味、冰雪世界、山与湖,和山间小屋里的学术生存。让我们从一首北极圈萨米人的音乐开始这趟旅程吧!-收听贴士-01:47 因为一首萨米人的歌而去挪威04:33 梦幻的冬季也是漫长孤寂的极夜09:00 长夜里的木家具与灯光是幸福的来源11:55 挪威、瑞典和丹麦的相爱相杀16:03 放羊和捕鱼的“农业国家”挪威18:08 5月17日-挪威人的独立庆典23:18 君主立宪挪威王国的文化象征25:00 热衷挂国旗的北欧人28:10 昂贵的薯片和稀有的“新土豆”29:10 中国东北和挪威东北的相似美味29:48 四季轮转中的挪威美味,土豆球、野莓和热狗、羊肉、鳕鱼和棕奶酪40:04 暗藏财富和汹涌的深海捕鱼43:03 挪威人冬季跳海蒸桑拿的文化46:06 尊重与回归自然,从山中小木屋与“学术生存节点”说起52:21 挪威人的姓氏来自自然、地名56:00 从北欧穷国到挖石油致富59:42 福利使人懒惰?雇瑞典人剥香蕉61:48 永远在间隔年和重启人生的年轻人68:38 北欧重金属音乐、酒精与糖71:52 在挪威越野滑雪,一不小心就上了山75:21 挪威读书经历:充分尊重兴趣和想象78:37 极端种族主义杀人犯:坐牢边读书?84:35 嘉倩纪录片-在冰岛开中国博物馆的老太太85:08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面向更好的未来-本期提到的书、文献与影视作品-1、《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作者: 迈克尔·布斯,译者:梁卿2、《Stein på stein》,作者:ElisabethEllingsen. Kirsti Mac Donald3、《Her på berge》,作者:ElisabethEllingsen. Kirsti Mac Donald4、《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5、人物报道《北冰洋捕蟹,一个女孩月入13万的背后》,作者:李雨凝6、电影《海蒂和爷爷》,导演:阿兰·葛斯彭纳7、电影《赛德克巴莱》,导演:魏德圣8、电视剧《绿光森林》,导演:冯凯9、美剧《VirginRiver》,出品:Reel World Management10、纪录片《来过中国38次的冰岛人》,导演:亲爱的嘉倩-本期主播-想去圣诞老人村看极光的花皮大口吃鳕鱼和羊肉的花椒-音乐-JonHenrik Fjällgren -《Daniel's Joik》AURORA -《Stjernestøv》

11-05
01:27:35

08|又穷又爱买,真不是我的错啊:聊聊消费社会下的意识形态、假性需求和工作伦理

-导语-当难得的休息日来临,我们或许规划着能去哪里放松、娱乐,或许直接在家躺平刷手机。前者离不开消费,后者或许是没有体力或足够的资金进入消费场景。我们身处消费社会的包围圈中。工作的价值用工资的购买力来衡量,休闲时间的有趣或无聊也高度与消费挂钩,工作压力刺激我们消费,还款带来的压力激发“更努力赚钱”的念头……看着家里成堆的东西,思索是否已经买了太多不必要的商品?但更多时候,又继续被不断涌现的新奇商品和与商品相关的群体归属感牢牢吸附。双十一又要来了,今年可以忍住不剁手吗?我是谁、我属于哪里,全然由消费定义。消费引领了美、清洁、健康,为了追逐它,我们心甘情愿献上钱包。本期节目中,我们阅读《消费社会》和《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通过从宏观角度解构消费和需求,试图理解当人们从从生产社会过渡到消费社会,个体的工作伦理、消费行为和幸福感知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消费定义不了人,更定义不了世界,不止买买买才能拥有快乐。-收听贴士-1:07 消费其实是一种浪费?2:46 知识付费,买一个学习的梦3:30 消费的意义逐渐抽象,往往是为了制造差异6:01 消费需求不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7:17 更虚无的消费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7:51 夸富宴和船货/货物崇拜都是出于“炫耀”的本质8:57 消费是圈层入场券:爱马仕包9:39 福利社会用再分配的形式调解社会矛盾13:28 “丰盛”与“贫瘠”共存的世界17:51 消费社会的流动性带来了不安全感与心理贫困化18:49 收入、购买与超级工作量的闭环20:54 信用消费的驯化扣紧了工作消费的“惩罚”循环23:16 “二次元”IP抽象消费的集体心灵抚慰,像极了爱情26:19 消费吧!为了你的幸福!26:41 用消费弥补工作的辛苦,钱花光了继续努力工作28:01 直播:惦记你口袋的三瓜两枣28:49 消费是为了“爱自己”:越来越抽象的追求33:59“公共物权”被重塑,要消费才能拥有36:40 过去比较容易快乐吗?信息过载提高了快乐阈值41:31 不消费=无聊?43:02 所谓“穿衣自由”和“美丽自由“是否让你失去自由?45:41 美黑与美白的的一体两面47:55 商家的致富之道:“为您服务”48:24 微笑服务只是标准化流程50:49 消费掠夺了我们对身体、自然、空间的权利52:45 文化消费:文学艺术的加冕与反思58:58 消费社会中的暴力与刺激63:03 GDP的宏观评价体系忽视了什么、带来了什么?66:47下期预告:从《疾病的隐喻》和《两种心灵》出发,聊聊疾病-本期提到的书、文献与影视作品-1、《消费社会》,作者: 让·鲍德里亚,译者:刘成富、全志钢2、《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齐格蒙特·鲍曼,译者:郭楠3、《丰裕社会》,作者: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4、《不平等的童年》,作者:安妮特·拉鲁5、电视剧《三十而已》,导演:张晓波6、电影《爱情神话》,导演: 邵艺辉7、英剧《黑镜》,编剧:查理·布鲁克8、美剧《西部世界》,导演:乔纳森·诺兰9、电影《默杀》,导演:柯汶利-本期主播-对防晒霜祛魅的花生被拖把包围的花皮迷失在二次元店的花椒-音乐-开场白-《大腕》,导演:冯小刚ABBA -《I Do, I Do, I Do, I Do, I Do》

10-22
01:07:33

07|战争没有幸存者:聊聊战争失语者、个体创伤经验及背后的结构性力量

-导语-“我受不了它的味道,战争的味道”战后六十年的大洋彼岸,晚年的君子女士依然清楚记得战时美军给朝鲜人投递的、无限供应的、让人拉肚子的奶粉散发出的“战争味道”。她在战争中幸存,但战争与殖民结束并没给她带来新生活。年轻的君子来到釜山谋生,美军基地给了她一份让她在韩国再也抬不起头的工作,她生下两个混血孩子,被当地人视为耻辱。一无所有的君子如愿去到「女人可以干大事」的美国,然后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家暴、种族歧视、女儿被性侵、目睹甚至经历性暴力、直至精神分裂。她努力地扮演美国人,成为干大事的黑莓女士,赢得身份和尊重,但关起门来,她还是那个用大酱就火鸡肉、腌泡菜、给女儿煮海带汤的韩国妈妈。本期我们从Grace Cho为母亲君子书写的回忆录《她是幸存者》(英文书名:《Tastes Like War: A Memoir》)聊起。母亲在Grace十五岁时开始出现精神分裂的征兆,此后的时间里母亲开始幻听直至无法正常社交和生活。她的人生是战争伤害的缩影,而在个体创伤的背后,结构性的力量弥漫在君子和女儿Grace的生命历程中,像战争的味道一样绵延不绝。战争的幸存者可能无法在生活中幸存,他们是受害者、失语者、失势者、是隐身在历史书里的人,这群人的故事也需要被记得被书写被保存。我们应该较真。战争无论胜败、阵营立场、性别年龄,没有赢家。希望世界和平也不是口号。-收听贴士-一、战争里的失语者00:38白先勇《一把青》,空军妻子眼中的战争01:20 战争中除了正面战场上的英雄外,还有不被注意的角落里的失语者03:05《她是幸存者》中君子女士慰安妇的经历不可言说04:00 《二十二》中慰安妇们无法诉说的痛06:50 《一把青》中朱青从英雄的妻子变成舞女,是为了得到活下来的机会08:33 《赛德克巴莱》中自我牺牲的妻子们:真正的男人死在战场上,真正的女人为男人编织战衣10:45 战争伤害不分阵营立场:《赛德克巴莱》、《萤火虫之墓》、无辜死去的朝鲜人、被征兵的无辜平民、《里斯本丸沉没》中沉入海底的英军战俘、马祖小岛上的平民女性14:40 战争创伤跨越了性别、阵营,甚至在同一阵营内部的伤害也无处不在二、战争与战后的个体经验与情感创伤:君子女士的故事15:33 奶粉的味道是战争的味道,香皂广告里的场景是慰安妇的心理创伤17:55 记忆中惨烈的战争场景和离散的亲人19:22 美军接管朝鲜半岛后,乡村女孩用身体换取食物和生存的机会20:38 君子女士生下的两个混血孩子21:00 来到美国依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22:00 缺位、家暴和招妓的丈夫、家庭与社会的种族歧视24:20 君子脱掉长裙和高跟鞋,变成一个伐木工的样子,保护自己25:11 在向往的美国身份和原本的韩国身份间夹缝生存27:25 为战争孤儿煮韩国菜、努力成为黑莓女士,在“给予”中重建自己三、个体经验背后不可忽视的社会结构力量:韩国与美国社会31:54 父母记忆中的截然不同的“芝士汉堡”记忆:权力的上位者与下位者33:44 部队锅:美军基地的廉价火腿却是韩国人视若珍宝的食物35:15 被视为耻辱与社会危机的的无国籍混血儿与混血儿母亲37:30 美国是一个任何人都能成大事的地方,是这样吗?39:04 离开韩国的Grace在美国依然反复遭受歧视VS不被接纳的日本人孩子40:48 由政府主导的伤害:为美军训练妓女的韩国政府41:58 对她们来说,不出卖自己的身体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44:04 君子的精神分裂来自各种社会因素:长期社会逆境、低社会经济地位、生理或性创伤、移民、白人社区中的有色人种......46:00 “你母亲以前是妓女”,母亲过去的一切得到了解释的理由46:50 在军营工作或许是当时女性反抗权力的方式,如若不然,权力结构可能让你去死47:42 Grace:“面对创伤是是治愈的第一步。”49:19 较真的不该是她们,我们也不该逼着她们表现出较真,较真的该是我们50:42 战争中没有赢家和幸存者51:08下期预告:从《消费社会》和《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聊聊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为信仰买单”-本期提到的书、文献与影视作品-1、《她是幸存者》,作者:格蕾丝·赵,译者:陈磊2、《台北人》之《一把青》,作者:白先勇3、《岛屿幻想曲:战地马祖的想象主体与未来》,作者:林玮嫔4、Lee, J. (2010). Service Economies:Militarism, Sex Work, and Migrant Labor in South Korea (NED-Newedi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5、电视剧《一把青》,导演:曹瑞原6、电影《萤火虫之墓》,导演:高畑勋7、电影《赛德克巴莱》,导演:魏德圣8、纪录片《二十二》,导演:郭柯9、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本期主播-为失语的她们较真的花生看一把青必哭的花皮因为别人胡乱解读本书而出离愤怒的花椒-音乐-开场白-《一把青》,导演:曹瑞原任家萱 -《最高的地方》-封面-José Mongrell Torrent (1870-1937):Madre e hija (Mother and child)

10-08
52:22

06|戒不掉手机到底是谁的问题:聊聊娱乐至死下的时间焦虑、假性学习和算法困境

-导语-当印刷术为各个阶层的人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地送到茅屋和宫殿前,所有人都拿到了打开世界的钥匙。从印刷时代到电视时代,从有线网络时代到移动网络时代,世界越来越没有尽头,知识获取越来越简单,但我们却连读完一本书都变得艰难,媒介带来的到底是五彩斑斓的礼物还是精心编织的陷阱呢?本期我们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聊起。作者在1980年代电视媒介兴起时反思视觉化和娱乐化对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同时讨论到当孩童通过看电视接触到和成人一样的信息时,童年也就消逝了。当人类成为娱乐的附庸,孩童失去了纯真,那些使人丧失思考能力的技术和声光电是否还值得被崇拜呢?时间来到2024,电视变成网络,永不下线的手机被精准投放「猜你喜欢」,点进app查资料三秒后就忘了为什么进来,碎片化、被捏造、被加工的信息如病毒一样传播复制,最后没人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只有一键三连和321买。或许我们不用永远盯着手机守着一条「不存在」的重要微信、或许错过一场直播也不会损失一个亿。我们可以偶尔像小时候一样,假装电视出现了雪花屏然后出门晒晒太阳。或许可以好好看一本书,不要摆拍,不要假装。希望你永远都不会忘记思考,并在思考后发自内心地笑。-收听贴士-一、《娱乐至死》01:20互联网时代,电视已经成了背景音02:00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曾经的拨号上网、QQ离线与现在的“牛马”始终在线04:34信息爆炸:娱乐圈的消息总是占据热点05:17错误的信息也在爆炸:二手信息难查证、我们的自我反思与被“借鉴”08:02你的碎片化学习真的有效吗:我们是否对丰厚的知识仍有渴望?(张朝阳的抖音物理课)11:57停下来思考难能可贵:停下来看书VS手机的“视听盛宴”?13:02电视雪花或许是一个来自宇宙的浪漫信号,提醒你停下来仰望星空14:36 媒介改变思维方式:古希腊严肃的辩论思维VS电视时代的声光电特效15:10我们注意力只有7秒了吗?15:48修辞的价值,并非一切信息都要简化、视觉化、娱乐化18:11教育娱乐化:《芝麻街》与动画英语课,快乐学习是假象吗?21:52媒介也为教育带来了好处:远程教育让我们多了获取知识的渠道23:40学播:有好有坏的陪伴式学习25:38 “假自律”和“伪精致”贩卖的不仅是焦虑也是他们的货品27:54 伪语境:被创造出来的需求可能是精致的枷锁29:58直播带货:有限理性在红包雨狂欢中迷失自己31:08媒介是一种认识论:直播带货本身无罪,但娱乐至死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认知?32:15《激赞网红》的眼球经济:“黑红也是红”、“美的反义词是无趣”......34:15娱乐狂欢和“数字价值项圈”,可能都是资本的玩物38:18坚持做好内容的力量:一位认真教人化妆的化妆师的胜出36:47真正的好内容输出要坚持!学到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二、《娱乐至死》对下一代的影响:《童年的消逝》38:05 “童年”是被制造出来的吗?38:45 可以和成人看同样节目的孩子,童年消逝了39:00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倒置: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39:30刷抖音的孩子知道的可能比大人还多,但他们能判别真伪吗?40:37扁平化与错误的认知可能会框限住了孩子41:05女性审美的倒置与资本的推动:女童服饰的性别色彩与白幼瘦、冠“小”的称谓43:15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快手”里违法的“常态”44:40不平等的童年:未成年女孩被拐卖,“凉山兄弟”把坐牢当“成人礼”46:55因信息茧房而看不见的群体:同温层、两个性别47:35不同平台的污名化标签:微博、虎扑、豆瓣、小红书与“App隔离”49:26平台的算法不仅算计了我们的线上,还有我们的线下生活:跑不赢算法的外卖员和滴滴司机51:29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同时绑架了所有人52:05是“过渡”而不是“过度”劳动,挣不脱的算法绑架53:05我们已经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的边界了:《黑镜》中人是如何被异化的54:55媒介创造了新世界,原本的世界也消失了56:11下期预告:从《她是幸存者》出发,聊聊二战创伤-本期提到的书、报道与影视作品-1、《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2、《童年的消逝》,作者:尼尔·波兹曼3、《过渡劳动》,作者:孙萍4、《我的凉山兄弟》,作者:刘绍华5、《从家中偷走一个十一岁女孩》,作者:洪蔚琳6、《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项飙专访7、《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孔大山8、《黑镜》,编剧:查理·布鲁克8、《激赞网红》,导演:李在石/孙秀晶9、《脱口秀大会》,邱瑞:“拼多多的东西是真便宜,但也真没用啊”-本期主播-用三个账号躲避算法的花生好想隐身的花皮接收宇宙浪漫信号的花椒-音乐-开场白-《大腕》,导演:冯小刚ABBA -《Money, money, money》

09-24
58:13

05|民国单身女富豪vs晚清朝廷命妇:聊聊百年前走出国门的女性与主体意识

-导语-清朝女性面临的困境,不仅是裹小脚带来的生理不便,还有将女性牢牢拴在闺阁之中、美人榻上的封建礼教。缺乏教育和自主意识的她们,被动或主动将自己局限于深墙之中,贵族亦或平民女子皆是如此。1765年,Jeanne Baret开启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女性环球航行,为了隐藏身份乔装成男仆度过了整个旅程。一百多年后的晚清,部分中国女性也走出国门开始环游世界的旅行。2023年,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晚清百态」特展从宫廷、贵族、平民、革命等各个角度展现了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们,万人之上的慈禧、养尊处优的官妇、养在深闺的小女子、艰难求生的女工和心怀天下的革命烈士。而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出了最早倡导并推行女子受教育的「先驱」们,朝廷命妇单士厘、鉴湖女侠秋瑾、晚清大女主吕碧城等等。本期节目中,我们从大英博物馆的「晚清百态」展出发,聊聊两位最具代表性的两位女旅行家-单士厘和吕碧城,她们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下了当时的海外行旅,也给现在的我们打开一扇与之对话的窗口。透过阅读她们百年前的游记,我们看见了女性是如何一步步走出封建藩篱,走向世界,并建立起了自己的主体性的,也以此启发了当下的我们。愿你在任何时刻,都能在声色名利中守住本心,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本期主人公-*单士厘(1858-1945)1903年随外交官丈夫出海,途径日本、朝鲜、中国东北抵达俄国,写下《癸卯旅行记》,此后又在游历欧洲时写下《归潜记》,钟叔河称她为「最早走出闺门、走向世界的中国知识妇女」。*吕碧城(1883-1943)少年丧父、青年逃家、成为《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23岁出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校长、1920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旁听、经商成为女富豪后于1926-1933年只身游历欧洲,写下《欧美漫游录》,终身未婚的吕碧城晚年潜心修佛逝于香港。-收听贴士-01:22第一位环游世界的女性-巴黎奥运会致敬Jeanne Baret04:10晚清百态特展-「南京条约」原件和以女性为叙事主轴的晚清百态04:54「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女人」慈禧和被过度性别化的封建卫道士08:28裹小脚的女性背后的国家叙事-消失的女人和被忽略的疼痛12:05风雨飘摇中觉醒的中国女性和革命烈士-秋瑾14:21 晚清第一批走出闺门走向世界的中国女性-单士厘和吕碧城17:29吕碧城「民国版小红书」游记VS 单士厘「外交官妻子的家国隐忧」19:55吕碧城的「漫游」与「平等自由」的思考-林肯解放黑奴和动物保护与素食主义21:01 困在父权和夫权制度下单士厘的「亡国隐忧」与家国情怀23:47吕碧城的瑞士雪山浪漫经历和「被搭讪」的身份困境25:05 坚持文言文和国学书写游记-西化与传统并存的吕碧城27:03殖民和帝国叙事下的海外记录-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29:44 被殖民者叙事下的海外记录-单士厘《癸卯旅行记》中对日本与沙俄的描写31:15 单士厘对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反思32:47 单士厘的阶级优越感和「外子」执念35:18 「富豪」吕碧城的平等视角和轻松自然38:17单士厘和吕碧城对于女学态度的比较-中国女性的系统性教育思考VS「女德」不能忘44:46新文化运动与语言文字变革对于思想改变的重要性-「闺秀」的封建意涵称谓47:34 对西方「他者」的观察与反思-红磨坊看Dancing Queen的吕碧城和赏罗马雕塑的单士厘51:54 和吕碧城隔空对话-100年前后的伦敦与雪山咖啡53:25当代女性的主体性思考-社会对女性「独自出游」的偏见从古到今58:09闭塞年代选择出走的女性VS开放年代选择把自己锁起来的女性62:14下期节目预告:从《娱乐至死》和《消逝的童年》聊聊充斥日常生活的媒介对人的影响-本期提到的书与电影-1、《癸卯旅行记》,作者:单士厘2、《欧美漫游录》,作者:吕碧城3、《晚明以降才女的书写、阅读与旅行》,作者:魏爱莲4、《近代女子西游记-单士厘与吕碧城欧游书写的性别自觉与再现策略》,作者:陈室如5、《萨摩亚人的成年》,作者:Margaret Meed6、《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作者:夏晓虹7、《美食、祈祷与恋爱》,导演:Ryan Murphy8、《去有风的地方》,导演:丁梓光-本期主播-即将再次出发远行的花生从北半球跑到南半球的花皮在雪山怀念吕碧城的花椒-音乐-开场白-《觉醒年代》ABBA -《Dancing Queen》

09-10
01:03:11

04|在不平等的童年里治愈自己:聊聊亲子关系中的协作、困境与挣扎

-导语-或许还记得那场的纸飞机比赛吗?放学回家,将书包一丢,也将妈妈的「别太晚回来吃饭」丢在了耳后肆无忌惮地玩到西山日落妈妈也只是无奈地摸摸你的头或许还记得爸爸出差后带回来的一大包果冻吗?精致的塑胶小书包是可以在好朋友面前炫耀的「最佳时尚单品」软糯甜腻的口感是夏日午后最美好的回忆硬币的另一面是一遍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念叨是在家族群里分享完旅游照后「为什么乱花钱」的指责是委屈抱怨时收到的「怎么不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质疑……纠结内敛的中国式亲子关系里往往是温情与残酷相伴而生,这并非个例,当我们撕开「温情」的面具和童年滤镜,无论是北美鸡娃还是海淀家长,也无论东亚卷还是欧洲躺,每个人的童年都无法被单一地定义,每个家庭的亲子关系也独特且复杂。本期节目中,我们通过阅读《不平等的童年》和《父母:挑战》两本书,从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父母的养育观念出发,回观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亲子关系困境,思考我们如何在不平等的童年治愈自己,一起聊聊亲子关系里的挣扎与领悟。愿曾经夕阳映照在操场上的那一缕光也会偶尔钻入你的脑海-收听贴士-02:00 郑钦文和全红婵-协作培养模式与成就自然成长模式造就的两种不同的奥运冠军03:05 中产的协作培养是父母为孩子安身立命做出的长远规划03:18 工人阶级与贫困阶级父母最大的目标是让孩子平安长大、分辨善恶,而不是培养兴趣03:47 另一种全方位培养的例子-江旻憓05:00 协作培养最重要的事情-时间安排06:16 辅助转场和交通通勤对于工人和贫困阶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困难07:27 郑钦文、江旻憓、谷爱凌,中产阶级的科学培养和分工协作08:01 中产阶级的养育困境- 除开成功的少部分人,其他大部分孩子对于自主安排时间的无措感08:59 为了兴趣班而牺牲掉的与家人吃饭的时间,值得吗?09:50 我们的童年-孩子与亲属的深厚情谊12:00 两种培养模式在沟通能力上的差异-与同龄人的沟通还是与成年人的平等沟通?13:08同龄人眼中的孩子王在大人面前却无所适从-一种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局促感和不自信14:25 自信与大人沟通并敢于直视对方眼睛的中产阶级孩子15:42提前导入社会关系之中并能够快速融入社会的中产阶级孩子VS 长期被教育听大人话的、畏惧权威的工人与贫困阶级孩子16:31 被「标准化」规训的工人阶级孩子-听话就好、规则生活就好16:54 被「标准化」侵袭的中产阶级孩子-早教班、学钢琴、研学团17:24 六千万的中国琴童-究竟是兴趣培养还是尝试打通上升通道、彰显品味和暗示家庭财富的工具?19:12 中产的困境-快乐的阈值被拉高20:12 游戏人生-太常被全然安排的孩子如同游戏中练级练号,容错感很低21:55 人生只需要主线任务还是可以多开几个支线任务探索世界呢?22:37 拥有「自主权」和「可能性」是否又意味着脱序行为和走弯路的风险?24:24 纪录片《人生七年》展现出的不同阶级孩子的一生-七岁就想上剑桥的贵族小孩和长大就想结婚的工人阶级孩子25:40 脱离被老师父母掌控的人生后去流浪的中产阶级孩子26:11 知足常乐的工人阶级孩子-拥有来自家庭的自由与关爱27:25 或早或晚,人生总要经历对于自己内心的探索,但执行力和自律可能对于「成功」都至关重要29:10 中国充满内卷,而国外就全是快乐教育吗?-对国外的观察29:50 欧洲视角-花大量时间进行户外运动的挪威家庭31:40 《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在新西兰的观察:孩子之间自由玩耍打闹的自主权32:30澳洲更不明确的阶级分野与教养差异34:06 更「平等」的北欧与更「自由」的人生选择35:30 不「唯精英论」国家是否又会缺乏「成为精英」的动力?36:40 世界巨大的两极分化-ABCD妈的精英养娃模式VS 山区多子女贫困家庭的自然养娃模式:38:30 被投注了全部资源与爱的孩子-每个女孩都想成为王诗龄?39:59 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和对孩子的期待-自带高要求的海淀家长42:41 学校资源匮乏、效率低下以及家长畏惧权威,让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无法得到及时注意和帮助43:23 阅读障碍或许只是因为字号太小了?44:24 对有障碍的孩子缺乏关注可能是整个社会和制度环境的问题45:19 被耽误的神童张炘炀-被父母操控的人生46:44 学校和社会的权力应该与父母的权力适当抗衡-澳洲和美国的社会强制力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48:15 教育孩子应该是以孩子为圆心而非以父母的欲望为圆心48:48 成人儿童化与儿童成人化,父母介入孩子生活的尺度在哪里?49:54 从小到大的家长群-被拉进来的家长们是在参与协作培养还是被学校转嫁教育责任?51:54 《抓娃娃》-教育版的《楚门的世界》?53:08 “高考这一天反叛是不是太可惜了?”-被「洗脑」的我们53:42 东亚父母的教育逻辑-没苦硬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54:20 《不平等的童年》中美国中产父母为了给孩子营造自如感,不会轻易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55:00 就算是父母也不应该考验孩子的人性55:52 中国式家长的愧疚教育造成的孩子的「不配得感」-涉过愤怒的海与亲子关系的道德困境57:05 父母的理性选择与情感勒索-项飚谈「人的再生产」58:30 跳出道德困境、重新养育自己的成年人01:00 重新养育自己首先要经济独立,其次是有割离伤害的勇气01:01:32我家那闺女-卢昱晓VS柳岩,两种家庭环境养育出的不同女孩01:02:58打压式教育背后是封建等级结构的代际传承-冤冤相报何时了01:03:49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实践「爱的教育」01:05:42张爱玲《茉莉香片》-被打压式教育扭曲的男孩01:07:16亲子关系不止局限于亲和子,也会向上追溯到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01:07:46缺位的父亲和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VS父亲参与教育对于家庭和谐的帮助01:09:08北欧夫妻一起修产假,制度保障对家庭和谐与亲子教养的加持01:09:26花生、花椒和花皮成长过程中的「父亲时间」01:14:45降低对于男孩和女孩的不同预期可以让他们更自由地发展01:16:50如何去合理地对待不同的孩子-请回答1988里被忽视的德善、美国不同阶级的多个孩子之间的竞争or互相依赖01:21:11新型亲子关系-让孩子成为你的搭子是不是一种对孩子的压力呢?01:23:40长大后的我们开始面临父母的情感期待-逃离还是和解?01:23:29每一个家庭都经历过一样的快乐和悲伤,但家庭会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命历程中01:25:15结语-马上要成为妈妈的花生的内心独白01:27:24下期预告:晚清女性眼中的世界-单士厘《癸卯旅行记》、吕碧城《欧美漫游录》-本期提到的书与电影-1、《不平等的童年》,作者: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2、《父母:挑战》,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3、《倾城之恋》之《茉莉香片》,作者:张爱玲4、《美国往事》,导演:赛尔乔·莱昂内 (Sergio Leone)5、《人生七年》,出品:BBC6、《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7、《涉过愤怒的海》,导演:曹保平8、《抓娃娃》,导演:闫非、彭大魔9、《楚门的世界》,导演:彼得·威尔(Peter Weir)-本期主播-「真的要生了」的花生爸爸说「听写可以用抄」的花皮认为「平等的爱最重要」的花椒-音乐-开场白-《玫瑰故事》希林娜依高-《Shine Brighter》

08-27
01:28:50

03|管它什么减肥,食物总有它的道理:聊聊与食物有关的情感、欲望和文化象征

-导语-吃,看似简单,却能渗透入我们人生的每个角落:从三角贸易中的黑人奴隶将非洲味道带上奴隶主的饭桌,到日本本土宗教体系里将装载稻米的腹部视做神的寓所,再到堪称奇观的飞天意面神教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承认为正式宗教。食物不仅牵动着我们的情感,直击我们的欲望,甚至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信仰与文化潜意识之中。本期我们从《饮食人类学》和《作为自我的稻米》两本书出发,思考从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开始,直至今日,食物是如何链接人与人、人与家乡之间的情感;而我们又是如何在放纵与节制食欲中反复纠缠;试图思考地域、权力、经济等多重因素是如何与食物碰撞出火花的?同时,我们相信吃很重要!如果有什么不开心的,那就吃顿好的吧。如果一顿不行,那就两顿吧。-收听贴士-01:48 我们跟别人约饭,不仅仅是为了吃,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进行情感交流02:09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吃饭的场景往往伴随着故事的发生或戏剧的冲突-《饮食男女》04:15  无锡排骨的故事-食物常常是连接你与一座城市情感的桥梁04:55 中国人含蓄的情感表达常常透过吃这个场景来表达-《天下无贼》05:56 饮食偏好不仅仅有情感性的面向,还有生理性的面向07:03 大酱汤的故事- 发酵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09:17 外省人与原乡和亲人的情感联结在食物中迸发,-话剧《宝岛一村》里的天津肉包子10:34 16世纪被贩卖到加勒比的黑奴,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重新创造家乡的味道-《饮食人类学》11:20 回家的「仪式感」-高中母校的牛肉面12:25 云南米线的故事-当食物跟你的情感记忆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细微的差别也可能会让「锚点」消失14:27 婴儿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最早就是透过「哺乳」这一行为产生的15:53 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化到如今,「吃」已经从本能行为变成了欲望的投射16:50 在北欧的阿拉伯同学的斋月是平衡食欲和宗教禁忌的17:13 人们对糖的复杂态度:对食欲的极端克制和对食物的极端放纵18:52 糖最早是贵族的专供品-《甜与权利》,如今却被钉上了道德的枷锁20:29 食物的优劣很多时候是跟它的稀缺程度相关的-冰淇淋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食物21:58 人们对食物的评价从最早对于欲望的反思,演变成了一种跟阶级、文化和市场相关的消费22:18 鲑鱼从最廉价的食物变成了如今的高级、健康的象征-《吃: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23:30 对于糖的抵抗还有一部分是出于对剥削黑人劳工的反抗-《饮食人类学》26:01 为什么要把你对吃的欲望跟道德扣连这么高呢-996的日子里我们更需要「肥宅快乐水」的抚慰27:00 二战时期,美军喊出了「为可口可乐而战」的口号-《饮食人类学》27:48 食物与信仰的极端案例-飞天意面神教31:30 农业其实跟宗教有密切的关系-《石器时代经济学》32:30 到底是「人奴役了稻米,还是稻米奴役了人」34:04 水稻和日本神道教的关系的典型:少女与口嚼酒-《你的名字》35:00 女性常常在祭祀仪式里充当很重要的角色:女性到底是神圣的?还是物化女性的行为?35:58 祭祀与食物的关系,祭祀中的仪式物品和禁忌会跟当地的物产有密切关系37:54 稻米本身就是神的礼物,承载着信仰,甚至可以当作金钱使用-《饮食人类学》38:20 「干饭人」而不是「干菜人」38:38 食物的地域差异不仅在国家维度,在中国南北差异也很大40:11 「食物」常常被用来区别他者和我群:不同国家对做土豆的方式也会不同40:41 每一个食物被命名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文化43:30 食物在不同国家的融合-伦敦的咖喱、加勒比海菜、大酱版的风干羊排45:47 不同地域和文化里的饮食禁忌47:20 食物中的象征与隐喻-稻谷与日本天皇、中医里的阴阳调和、食补药膳、以形补形49:00 我们赋予食物阴和阳的属性是否跟它的生产过程有关?-中国人的24节气50:50 电影推荐-《美味关系》:透过对过去食物的演绎,也是讲过去的故事带到了现在,我们吃的食物也是我们的故事51:52 结语-食物不仅连接着过去,也指向未来52:30 下期预告-《不平等的童年》《父母:挑战》:东亚亲子关系的讨论-本期提到的书与电影-1、《饮食人类学》,作者:西敏司(Sidney W.Mintz)2、《作为自我的稻米》,作者:大贯慧美子3、《甜与权利》,作者:西敏司(Sidney W.Mintz)4、《石器时代经济学》(Stone Age Economics),作者: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5、《吃: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作者:菲利普·费尔南多(Felipe-Fernandez-Armesto)译者:韩良忆6、《法式料理圣经》(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作者:朱莉雅·柴尔德等(Julia Child et al.)译者:林洁盈7、电影:《饮食男女》,导演:李安8、电影:《天下无贼》,导演:冯小刚9、电影:《美味关系》,导演:桑德拉·内特尔贝克(Sandra Nettelbeck)10、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导演:新海诚11、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导演:宫崎骏-本期主播-怀念奶奶大酱汤且爱吃到发癫的花椒云南米线必须是粗米线的花皮连吃三天牛肉面的花生-音乐-开场白-《甄嬛传》Slugs and Bugs-《Food》

08-12
53:51

02|谁说读书改变命运啊:考研、考公、上岸,聊聊一生都在考试的「小镇做题家们」

-导语-躺平和内卷的话题这些年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大家一边厌恶卷心菜的生活,一边又在躺不平的现状中挣扎着,反复仰卧起坐:小镇做题家靠读书走出一条路,却在踏出校门后发现读的那些书,做的那些题和工作没有一点关系,甚至被告知请停止思考,安安静静做一颗螺丝钉;而在世界的另一端,英国工人阶级子弟们看破了文凭和工作本质,唾弃学校教育并早早进入工厂,在用体力劳动换取固定回报的同时,也亲手关上了阶级跃升的大门。本期我们将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和大卫·格雷伯的《毫无意义的工作》这两本书出发,与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子弟对比,聊聊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思考所谓的“读书改变命运”还当下语境中是否仍旧可行?而当代青年从读书到工作,从小镇到城市,面对日益狭窄的上升通道时,又应该何去何从?我们究竟是在「上岸」还是始终「溺水」?-收听贴士-02:14 从小镇来到大城市的做题家们,无所不在的「失落感」04:56 那些拥有学习以外的兴趣的、没有被那句「考上大学你们就好了」绑架的孩子们07:17 作为应试教育成功者的小镇做题家在大学被全面碾压,佼佼者变得泯然众人08:43 内卷的循环下被仰望的人也被仰望着,是小镇做题家可以是所有人09:50 英国工人阶级的子女早早意识到读书的无意义性10:26 “读书改变命运”的世代割裂感,大学扩招后卷学历的结局充满未知性12:48 英国小镇青年的“清醒”、“认命”与“躺平”13:42 上一辈面对的命运是读书改变命运 我们面对的命运是读书能否真的改变命运14:03 夹在中间的90后,到底是努力读书还是彻底放飞16:00 考公最大的迷惑性在于「它还是考试,延续了做题家的逻辑」16:50 「考试作为晋升的途径」是东亚的普遍现象18:22 文科一千名要去读包分配的师范提前批吗?21:00 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女孩希望帮助另一个女孩改变命运23:12 沾沾自喜的工人阶级子弟们醒悟后发现是亲手丢掉了跨越阶级的钥匙25:11 对校园的期待到底是文凭还是知识?28:34 文凭到底是我们「跃升阶级」的工具还是「阶级固化」的帮凶32:10 我们顺着时间的长河往前游,也许没有所谓的岸33:57 90后和00后的差距已然是代际的差距,两者经历的社会环境完全不一样36:44 当社会开始流量为王,社会开始用「一夜暴富」方式造梦38:50 在阶级固化的同时,大家仍然会突围创造新的堡垒39:35 父母可以脚踏实地做辛苦无聊的工作,为什么我们却无法忍受40:33 父母辈选择的「局限性」41:11 父辈虽然辛苦但可以把家养好43:58 以前的单位生活不叫重复的工作,叫舒适的生活46:33 东莞杀马特少年的挣扎与探索:当工人还是杀马特之王?50:55 阶级宝塔下层的人,即使结成联盟依然无法互相拯救53:00 彻底躺平的「三和大神」54:49 父母辈是得到保障的舒适,但住回山村和做日结工作的年轻人是得不到保障的舒适61:33 只要孩子生得够晚,是不是就没有竞争对手了?63:25 下期预告-《饮食人类学》&《作为自我的稻米》,聊聊食物与人的连接-本期主播-国企辞职后去澳洲喂马劈柴的花皮小镇-大城市念书-回到村里做田野的花生从横店剧组到体制内的花样打工人花椒-背景音乐-开场白-《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ABBA-《I have a dream》

07-30
01:04:09

01|我拜月老庙但不妨碍我恐婚啊:聊聊相亲、彩礼、婚前同居的那些事儿

-导语-毕业之后,两代人最常爆发的矛盾就是围绕「结婚」这个话题展开的:逼婚的老一辈人想不通「结婚不就是添一双筷子的事情吗」-累了有人安慰你,老了有人照顾你,何乐而不为;恐婚的年轻人则认为「婚姻就是浪漫爱情的终点和不自由的开始」-伴随婚姻而来的是吵不完的架,付不完的账单和柴米油盐的琐碎;越来越多人选择晚婚甚至不婚亦或是在长辈的威压之下开始打卡式相亲;所以,结婚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改变了什么?本期我们将从阎云翔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一书出发,他讨论的虽然是1949年-1999年的下岬村,与现在相比有一定的年代感,可是书中的许多现象和思考的框架与当下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照,因此我们想要以此为基础,从两代人的意见、不同国家的态度和身边人的看法,来聊聊「结婚」这个动作。-收听贴士-02:26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排斥相亲了?-985相亲平台的出现03:38 社会环境的压力和经济增速放缓造成的不安全感,影响了年轻人的择偶选择06:53 工作对人的异化-我们生活在有极光的星球上,却每天被困在格子间里重复自己的生活09:35 两代人对于相亲和婚姻的看法为何存在分歧?10:45 现代的主体自诞生之日就有一种宿命式的焦虑-过去经验的不适用性13:32 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拉扯感-一方面保守,一方面期待灵魂交流15:48 当前的贫富差距已经不是过去三五亩田可以弥合的了17:33 当下的相亲模式对亲密关系的选择上,评价尺度是否单一了18:39 厦门南坡陀寺实录-月老宫前面的信众怎么比财神庙还多啊?20:13 考虑现实稳定亲密关系的反面-两个无业游民在异国他乡陷入浪漫爱情的故事23:08 时间的紧迫性:浪漫的爱情故事只能发生在二十几岁吗?24:35 年轻人焦虑的原因:婚姻常常跟生育绑定在一起26:32 《私人生活的变革》中对「彩礼」的讨论30:44 「高额」之外,我们究竟应该关注「彩礼」这个语境下的哪些内容?35:41 北欧对于「生育补偿」的不同看法39:28 怎么样区分「婚前/婚后」:是举办婚礼?还是领证?40:10 老一辈的意见:必须是社会意义上的承认才算结婚41:07 年轻人的两种选择:先领证再办婚礼/先办婚礼再领证44:57 不同国家对于婚姻的定义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澳洲的法律对同居关系同样有保障47:05 年轻人对待「婚姻」的谨慎态度:试婚阶段51:02 婚前长辈的态度:男生家长vs女生家长的不同态度52:28 北欧家长对待子女谈恋爱的态度54:30 《私人生活的变革》中对婚前同居的态度-现在是否变得更保守了?61:48 结语-年轻人还是向往亲密关系但是对婚姻持有谨慎态度63:54 下期预告-《学做工》:工人阶级的孩子注定只能当工人吗?-聊聊工作、学习和阶级-本期主播-选题会的时候正在焦头烂额备婚的花生受疫情影响领证三年才举办婚礼的花皮纯爱战士、未婚但是有过在婚庆公司工作经历的花椒-音乐-开场白-《裸婚时代》ABBA-《Mamma Mia》

07-15
01:05:39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