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商业有味道

<p data-flag="normal" style="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color:#333333;word-break:break-all;font-weight:normal;"><span>聚合优质的创新信息与人群</span></p><p data-flag="normal" style="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text-align:justify;"><span>捕获精选|深度|犀利的商业科技资讯:</span></p><span><br /></span><p data-flag="normal" style="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text-align:justify;"><span><span>“Hi,嗅友。这里是一档日更的音频节目,精选虎嗅耐听的文章,分享有洞见的商业故事,每天刷刷你的耳朵,陪你日出与日落。</span>”<br /></span></p>

打工人的续命咖啡,快要喝不起了?

过去一年里,云南咖农们的日子突然就好起来了。“咖啡鲜果采购价从往年的每斤3到5元,一年内涨了近3倍,来到每斤11元左右。”炬点咖啡园艺师叶涛告诉虎嗅,“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阿拉比卡咖啡主要种植地减产,驱动咖啡豆价格上涨。” 但“一个令人忧心的事实是,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种植面积正因气候变化而逐渐缩小,等到下一代,我们能喝到精品咖啡豆的机会可能很少了。”那么,气候变化究竟是如何影响咖啡豆生产的?我们作为消费者又会如何买单?【时间轴】01:36 从咖啡生长过程,看气候如何影响生产07:05 咖啡豆涨价那么多,为何你还能喝到9.9元一杯的咖啡?10:53 作为热带国家支柱产业的咖啡,与更可持续的未来

09-30
14:12

美国人的养老真相

在过去的工作中,因为需要给老年人设计智能产品,我逐渐接触到了美国的老年人群体;遇到过很多对科技热情的老年人,也探访了不少老年人社群和养老院。于是,我便准备写一写我看到的现状。我尝试描绘美国普通人的养老生活,并揭示在其他地方很少被提及的挑战。我们将从这一代美国老年人的画像开始,解读美国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并带你看看真实的养老现状。【时间轴】00:42 经历过黄金时代的“婴儿潮一代”,到底有多自豪?04:06 美国养老院贵得离谱,性价比也不高07:59 养老院和居家养老的生活,分别是怎样的?12:22 老年人中最高发的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孤独感

09-29
17:20

减肥药巨头大裁员,掀开国产药千亿商机

九月的最后两周,减重药又成医药圈讨论热门。其中,手握“药王”司美格鲁肽的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全球裁员9000人,掀开了全球减重药市场重构的一角:“一家独大”的黄金时代谢幕,“诸神混战”的下半场拉开序幕。此次行动不只是裁员,更是一次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是一次全公司转型。调整后,诺和诺德的资源将进一步聚焦到降糖和减重领域。 辉瑞、礼来等跨国药企也在斥巨资买入下一代减重药,中国玩家们也正悄然集结。诺和诺德的战略失误与研发焦虑,正在成为更多玩家登上千亿牌桌的绝佳机会。【时间轴】01:38 市场营销成了减重药王的最大失误05:46 国产减重药,有哪三张牌可打?08:47 副作用和内卷,成了达摩克利斯之剑

09-28
12:46

主理人咖啡到底惹谁了?

爱喝咖啡茶饮的消费者,开始躲着“主理人”。在星巴克、瑞幸教育完咖啡市场,将咖啡拉下神坛后,消费者厌倦了千店一面的体验,于是,一个不错的“IP故事”变成主理人咖啡品牌的重要资产。然而,主理人光环正迅速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各大社交媒体上,KOL争相模仿“嘲讽”主理人的情景。主理人故事被滥用了,变成了掩盖产品不足的遮羞布。主理人,也演变为所有个体户和小店老板的通用标签。那么,曾经的“主理人”是怎么做咖啡的?为什么这个小众市场迅速变得良莠不齐?“高价、难喝、规矩多”的刻板印象是真的吗?主理人咖啡的模式,走到尽头了吗?【时间轴】02:19 从拒绝流水线,到变成流水线05:43 讨厌主理人咖啡,到底是在讨厌什么?09:37 “个性”与商业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09-26
13:50

宗馥莉的第二次“自伤式袭击”

14岁开始隐忍布局,40岁正式反击,宗馥莉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长公主归来复仇”短剧。这部短剧汇聚了接班受阻、遗产争夺、股权纠纷等各种要素,按节奏该进入高频反转的“爽点”剧情了。但现实毕竟不是短剧,宗馥莉也不是爽文女主,没有超能力buff,她能做的也只有以身入局,并展开贴身肉搏。去年7月,她就曾以辞职为手段,发起过一次“自伤式袭击”,最终不仅接任娃哈哈董事长,还接手宗庆后所持有的娃哈哈集团公司全部股份,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但近期的新一轮战役,她直接拿“娃哈哈”品牌开刀,或将从2026销售年度起推广使用新品牌“娃小宗”。那么,宗馥莉究竟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压力,让她如此频繁地兵行险着?“替换”国民品牌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这又可能给娃哈哈带来哪些冲击?【时间轴】02:31 “娃哈哈”商标与品牌话语权争夺战05:44 相比辞职风波,经销商为何此次反应剧烈?09:15 腹背受敌的宗馥莉,想要“不破不立”

09-25
12:32

起底救市旗手中央汇金

A股的主要指数仍在持续走高。中央汇金在4月8日发布公告,明确了自身“国家队”和“类平准基金”的角色,并表示该出手时将果断出手,下一步,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在A股市场上,中央汇金、社保基金、证金公司、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因为各自的地位,都会被冠以国家队的身份。那么现在,为何是中央汇金成了它们中的“旗手”?【时间轴】00:39 中央汇金的救市历史与资金来源05:59 为什么中央汇金的核心手段是ETF?10:17 牛熊自有转换规律,不要对中央汇金的影响估计过高

09-24
12:13

TikTok电商重心转移,从美国到东南亚

北京时间9月20日凌晨,字节跳动发布公告称,字节跳动将按照中国法律要求推进相关工作,让TikTok美国公司继续服务好广大美国用户。各方表态和动向似乎都在指向:这家短视频巨头在美国市场暂时安全。然而,当所有聚光灯都打在这场角力上时,悬而未决的美国命运之外,TikTok电商正在全球多个战场秘密上演着一场战略“迁徙”。 曾被寄予厚望的美国市场,实际表现远不及预期;而在另一端的东南亚,却所向披靡,一路狂飙。【时间轴】01:06 从美国到东南亚,TikTok的秘密“战略迁徙”03:04 TikTok直播电商,在美区水土不服05:44 在东南亚高歌猛进,TikTok想和Shopee争巨头?08:38 摸索新兴市场,拉美成为TikTok重要一环

09-23
09:56

始祖鸟这次被骂,不冤

当喜马拉雅的烟花散尽,始祖鸟面临的不只是一场公关危机,也是户外中产们对品牌价值的信仰考验。 9月19日,户外运动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举办名为“升龙”的烟花表演。但这样一场“人类精神与自然对话”的表演,在短时间内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舆论风暴,引发社会群众对于高原环境保护方面的质疑。对于始祖鸟来说,烟花秀事件是警钟的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怎样重建户外中产们对始祖鸟的信任,以及如何在增长压力下构建持续的增长曲线。【时间轴】03:04 环保营销塌房,中产信仰崩塌?06:10 争议背后,始祖鸟已在面临增长压力

09-22
10:13

美联储温和降息,挡不住衰退将至?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这一结果本身并不意外,市场早已普遍定价。这意味着这是一次“预防性降息”——在给经济托底的同时,保留足够的政策空间。但美联储会议纪要已明确,劳动力市场的风险正在上升,消费支出放缓,通胀在关税冲击下仍然顽固。这种“就业恶化+通胀高企”的滞胀困境,限制了美联储宽松步伐,使政策比以往衰退时期更谨慎。问题来了,这样的“谨慎”能否稳住经济软着陆的希望,亦或只是一次“温水煮青蛙”的拖延?【时间轴】01:13 鲍威尔“嘴硬心虚”03:46 就业数据敲响警钟,贸易保护主义正反噬美国经济06:20 美国经济走弱,将如何影响全球各类资产?

09-19
11:00

2000万老外低调涌入中国

一位外航朋友最近跟我说,“我们航班上的外国旅客现在比疫情前还多出170%—180%”。这让我想起月初回国时在机场看到的一幕:自动通关一眼望去几乎空无一人,中国旅客刷脸走得飞快;但旁边的人工柜台前,乌泱泱挤满了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有1364万人次外国人免签入境,占所有入境外国人比例高达71.2%,等于总共入境了1916万人次的护照类外籍访客。这么多老外都去了哪里?他们来访的理由和疫情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我们又该如何接住这一波旅游流量?【时间轴】01:13 中国免签政策扩容后,入境游早已强势复苏03:43 近2000万老外涌入中国,为啥我们“没见到”?06:46 悄悄热起来的入境游,对谁是机会?

09-18
09:10

“帮你维权”的黑灰产,成了一门大生意

如果你交了几年保险金,突然不想续保,那你此前几年交的保费几乎退还不了多少。你想让保险公司多退点。于是,你的需求催生了一个黑灰产生意——(非法)代理维权。我们深入调查,发现这个黑灰产已成体系,用流量漏斗精准筛选人群,并做了非常有效的转化。那么,这个黑灰产背后是如何运作的?它真的会“帮你办事”吗?它给上钩的“客户”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哪些困扰?这个危害巨大的黑灰产,究竟该如何治理?【时间轴】01:15 公司化运营的“维权代理”,把流量玩明白了05:26 从“退保”到“反催收”,它们如何糊弄“客户”?10:29 “真办事”的机构,反而会给你带来更大的风险

09-17
15:29

拯救低生育率的“王炸”就要来了?

今年8月,“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明年交付样机”“初步定价约10万元”等炸裂信息,在国内外都引发了激烈而持续的讨论。8月14日,深圳卡伊瓦机器人创始人张其峰紧急在其微博账号上发布澄清声明:“孕育机器人是境外的项目,我们只配合做仿真人型机器人本体”,并在随后干脆做了进一步彻底切割。“孕育机器人即将上市”的闹剧草草谢幕。然而,在如火如荼的科技热潮中,AI+机器人等新技术改变人类生育、养育现状的进程却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技术的应用真的能使人类免除生育痛苦、改善养育困境吗?它们真的会让生育率止跌回升吗?【时间轴】02:26 “体外生育”,离我们还有多远?06:35 机器育儿保姆大军,已经来了10:47 AI机器人,真能为幼儿创造“完美世界”吗?

09-16
13:23

西贝冤不冤?

9月10日16:55,网红企业家罗永浩的一条63个字的微博,将西北菜头部品牌西贝推至风口浪尖。到12日晚20:30,双方第三回合“对战”开始,罗永浩在11个平台,以“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为主题同时开启直播。三轮对战中罗永浩的“淡定”的确与贾国龙的“委屈与激愤”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两位“行业翘楚”的争论,实则揭开了中国餐饮行业在预制菜时代最隐秘的伤口:品牌叙事与消费者认知之间的断裂。【时间轴】01:42 西贝究竟贵不贵?为什么“预制菜”的批评如此严重?04:57 到底什么是预制菜?消费者在意的究竟是什么?

09-15
08:28

这几个小国股市,正在暴打美股

在很多论坛上,“假如中了1000万要怎么花”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答案通常只有以下几种:买房买车、旅游消费、存钱买保险。但普通人若想要长久过上富足的生活,应该早点从消费主义中挣脱开来;更要打开眼界,看到更多的理财方式及背后的运作机制。除了黄金这样的避险类资产,今年涨势最好的全球资产之二,竟然是曾经濒临破产的希腊股指,以及越南这样的东南亚小国的股指;相比之下,A股沪深300表现稳定,而曾经“高高在上”的美股则落在后方。四国股指为何呈现不同走势?背后深层原因是什么?对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些,能怎样帮助未来的投资? 【时间轴】01:54 希腊与越南:不同的增长逻辑04:52 A股与美股:结构调整与创新引领07:25 增长背后,驱动股市运转的力量

09-12
11:52

网文是理解当前社会最好的镜子

在文科领域,有一句耳熟能详,而又提纲挈领的总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精神状态”。网文作为读者的“精神榨菜”,这些年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革。这些变化,一点都不比当代社会物质层面的改变小。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经历了多轮工业变革。站在40多年前,即使最激进的预言也无法想象出当前科技对于生活的巨大改变。网文的变化也是如此。从题材上看,读者经历过的主要有四大类,武侠、穿越、修仙和女频。它们分别展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样貌?未来的网文会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又能从网文的发展中历程获得什么生活与投资启示?【时间轴】01:04 从武侠到穿越:从农业社会迈入大工业时代05:23 修仙文:用最浪漫主义的形式,唱最现实的歌09:46 作为“人性镜子”的女频和展望未来的重工业科幻13:26 网文是现实的镜子,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客观看待因果

09-11
16:18

苹果终于不糊弄人了

素以刀法精湛而闻名的库克,罕见地挤爆了牙膏。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iPhone 17系列、Apple Watch 11、Airpods Pro 3等产品。在这代iPhone 17上,你可以看到:内存颗粒是没那么金贵的,电池容量是可以增加的,动态高刷屏是能在基础款上出现的,iPhone与均热板也不是天生相克的。对资深苹果用户来说,上面任何一条出现在新品上已足够感到惊喜,而如果同时出现,且定价还与上代产品相同,难免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苹果在产品更新策略上发生如此大的转弯?【时间轴】00:54 17代iPhone,终于补齐了基础款短板03:53 新产品线iPhone Air,能补上Plus的窟窿吗?06:47 一骑绝尘的健康应用,迟迟未来的AI功能

09-10
10:56

禁酒令下,白酒惨烈

如果不是禁酒令,白酒业的出清可能没有这么快。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量连降八年后,再降近6%;53度飞天茅台价格近一年跌去快三分之一;总利润比去年同期少10%。一言以蔽之,难。可以预料,白酒企业第三季度的日子会更难过。 那么,白酒行业究竟遭遇了什么困境?未来的走势如何?过往我们对白酒企业的观察往往落在产品、渠道等具体经营层面,或许理解央地复杂的互动,以及地方经济对白酒的依赖度,同样有助于把握中国白酒行业的脉搏。【时间轴】02:05 年中财报:头部酒企尽力体面,尾部活着就已不易07:18 市场现状:禁酒令加速了人们白酒消费习惯的改变12:19 西强东弱的“白酒地理”:酒对地方经济有多重要?

09-09
17:36

普通人为什么很难变有钱?

1880年,莫泊桑在《一生》的开篇里写道:“生活既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普通人的生活似乎还是在原地打转。只不过,我们对于生活的想象,早已被层层叠叠的消费符号重塑。极光、雪山、洱海、民宿……共同构成了理想人生的范式模板。与此同时,关于“一人公司”“下班副业”“数字游民”的讨论持续升温,仿佛“只要表达自我,就能被看见;只要被看见,就能获得回报”。那现实中,为什么投入了大量时间与情感的内容创作,最终难以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收益?为什么“做自己”反而成了最昂贵的消费?当我们把“情绪价值”“自由表达”“理想生活”视为人生目标时,是否正陷入了另一种更为隐蔽的资本逻辑?【时间轴】01:44 “做自己”背后,消费主义的隐蔽升级04:06 你需要的“情绪价值”,不会凭空产生06:22 资本收割方式迭代,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09-08
09:20

中俄刚签订的超级大单,究竟有多重要?

在上合峰会后的9月2日,中、俄、蒙三方就过境蒙古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跨国天然气管道签订了具有法律意义的备忘录。该项目将从西西伯利亚气田经蒙古国向中国输送每年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合同期限为30年。购买价格目前没有披露,俄气首席执行官表示肯定比欧洲的买价要低。这是一个兼具外交和经济需求的重大国际工程,但早在2015年,该项目就签署了意向协议,过了10年之久,终于最终确定。“西伯利亚力量2号”为何长期悬而未决?路线究竟有何深意?其规模和建成能否改变能源格局?【时间轴】01:10 为什么新线路选择途经蒙古?03:29 “专属欧洲”的西西伯利亚油气,终于轮到中国用了05:11 中国缺气,俄罗斯更缺钱

09-05
08:31

最严新国标落地,广州“电鸡”并非城市的敌人

被业内称为最严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9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明确规定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禁止预留改装接口,要求杜绝非法改装。新规释放的信号相当明显,以前管理电动车主要是管路上骑车的人;而这次直指源头,生产厂家和销售商也需要承担责任,不能把所有的安全风险都甩给末端的用户。同日,广州市也出台了新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办法》和《广州市专用号牌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那么,广州“电鸡围城”的景象,是如何产生的?过往的几次治理,收到了哪些成效,又带来了哪些经验?我们该如何与“电鸡”更好地相处?【时间轴】01:08 电动车新规直指源头,生产厂商要尽主要安全责任02:55 拥有“最高路权”的电动车,为什么在广州问题最突出?04:48 “电鸡”为何不能像禁摩那样一禁了之?

09-04
08:15

Katie Qi

This podcast stopped updating here; can you fix it?

12-02 Reply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