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開心一點
開心一點
Claim Ownership

開心一點

Author: 謝瑞蘭

Subscribed: 0Played: 1
Share

Description

《開心一點》

音檔來源:Needs Radio 全球華語廣播網

在人生的風雨中,總有一些聲音,能夠讓你會心一笑。《開心一點》是一個分享真實故事、溫暖人心的節目,由謝瑞蘭主持,邀請各界來賓,談生命的困頓與突破、愛與療癒、陪伴與盼望。每一集都是一次心靈的交流,從山林育幼院的故事,到面對病痛與重生的經歷,再到創作者的心路歷程,讓我們一起,在故事中尋找活得開心一點的力量。

播出時間:每週四上午9:00 首播(Needs Radio)

節目平台:Needs Radio官網、Firstory、Apple Podcast、Spotify等平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4 Episodes
Reverse
一、從東岸啟程:穿越城市與信仰的足跡 2008 年夏天,駱雄華與謝瑞蘭一家四口開啟夢想中的環美自駕之旅, 從紐約啟程,他們橫越美國北部,途經賓州、俄亥俄與密西根, 抵達底特律時,看見這座汽車之都的蕭條,讓人感嘆時代變遷, 駱雄華說:「看到五大湖的平靜水面,彷彿也在照見人生的沉澱與轉折。」 二、芝加哥風情與66號公路的懷舊浪漫 一路向西,他們冒雨抵達芝加哥,享受街頭音樂與碼頭夜景, 隨後轉入傳奇的「66號公路」,參觀小鎮博物館,感受美國汽車時代的榮景, 走進林肯的故鄉春田市,一家人懷著敬意參觀林肯墓園, 在總統精神中重新理解「自由與信念」的真正意義。 三、信仰與友情的交會 離開聖路易士後,他們拜訪堪薩斯城的「國際禱告中心」,感受持續禱告的力量, 接著前往愛荷華州探望老友,短暫的笑聲與團聚成了旅途中的溫暖插曲, 穿越南達科塔州時,他們驚嘆於拉什莫爾山總統巨像與瘋馬雕像的壯闊, 歷史與原住民文化在此交織成感動的一頁。 四、穿越荒野:從危機到恩典 途經懷俄明州時,他們遇上「油量告急」的危機,卻奇蹟似地在荒野小站買到最後三加侖汽油, 改道山路後,意外看見冰雪初融的小鹿探頭,那一刻他們明白:「有時困難只是通往祝福的門。」 五、走進大自然的心臟 抵達黃石國家公園,老忠實間歇泉壯麗噴發,令全家震撼, 隔日到大提頓國家公園,在湖邊靜坐、午睡、敬拜,彷彿被創造的美景擁抱, 這趟旅程,不只是風景之旅,更是靈魂被更新的時刻。 六、加州歸途:夢想的句點與延續 穿越優勝美地,他們讚嘆造物的奇妙, 最後抵達舊金山與卡梅爾小鎮,欣賞金門大橋與17英里海岸的壯麗,為旅程畫下溫馨句點。 全程 32 天、橫跨 31 州、行駛 15,300 公里,這趟旅程讓他們明白: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實踐夢想;而我們雖平凡,也能活出屬於自己的夢想見證。」 取用歌曲: 兒歌 - 野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gM2Cg5r2Q Bonanz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jb_QiFbJE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3eFAKgbDE&list=RDQp3eFAKgbDE&start_radio=1 暴風雨中的避難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1NeIWaxHg&list=RDLN1NeIWaxHg&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一家四口信心旅程的奇蹟見證 — 2008年全家駕車環美遊(下)》 一、從東岸啟程:穿越城市與信仰的足跡 2008 年夏天,駱雄華與謝瑞蘭一家四口開啟夢想中的環美自駕之旅, 從紐約啟程,他們橫越美國北部,途經賓州、俄亥俄與密西根, 抵達底特律時,看見這座汽車之都的蕭條,讓人感嘆時代變遷, 駱雄華說:「看到五大湖的平靜水面,彷彿也在照見人生的沉澱與轉折。」 二、芝加哥風情與66號公路的懷舊浪漫 一路向西,他們冒雨抵達芝加哥,享受街頭音樂與碼頭夜景, 隨後轉入傳奇的「66號公路」,參觀小鎮博物館,感受美國汽車時代的榮景, 走進林肯的故鄉春田市,一家人懷著敬意參觀林肯墓園, 在總統精神中重新理解「自由與信念」的真正意義。 三、信仰與友情的交會 離開聖路易士後,他們拜訪堪薩斯城的「國際禱告中心」,感受持續禱告的力量, 接著前往愛荷華州探望老友,短暫的笑聲與團聚成了旅途中的溫暖插曲, 穿越南達科塔州時,他們驚嘆於拉什莫爾山總統巨像與瘋馬雕像的壯闊, 歷史與原住民文化在此交織成感動的一頁。 四、穿越荒野:從危機到恩典 途經懷俄明州時,他們遇上「油量告急」的危機,卻奇蹟似地在荒野小站買到最後三加侖汽油, 改道山路後,意外看見冰雪初融的小鹿探頭,那一刻他們明白:「有時困難只是通往祝福的門。」 五、走進大自然的心臟 抵達黃石國家公園,老忠實間歇泉壯麗噴發,令全家震撼, 隔日到大提頓國家公園,在湖邊靜坐、午睡、敬拜,彷彿被創造的美景擁抱, 這趟旅程,不只是風景之旅,更是靈魂被更新的時刻。 六、加州歸途:夢想的句點與延續 穿越優勝美地,他們讚嘆造物的奇妙, 最後抵達舊金山與卡梅爾小鎮,欣賞金門大橋與17英里海岸的壯麗,為旅程畫下溫馨句點。 全程 32 天、橫跨 31 州、行駛 15,300 公里,這趟旅程讓他們明白: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實踐夢想;而我們雖平凡,也能活出屬於自己的夢想見證。」 取用歌曲: 兒歌 - 野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gM2Cg5r2Q Bonanz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jb_QiFbJE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3eFAKgbDE&list=RDQp3eFAKgbDE&start_radio=1 暴風雨中的避難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1NeIWaxHg&list=RDLN1NeIWaxHg&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見證台灣文化的堅持——黃長發董事長專訪 從童年閱讀的回憶出發 為迎接東方出版社八十週年,瑞蘭邀請了幾位小學同學,回顧他們童年與東方叢書的相遇。楊夢萊記得,小學一年級時在家中壁櫥裡發現一本《孤星淚》,雖不懂雨果筆下的法國大革命,卻被那份人性的善良與悲憫深深吸引。吳智良則回憶,小學四年級時在圖書館花了一整個學期,讀完東方出版的《薛仁貴征東》,從此愛上中國古典故事。張明玉的童年書櫃裡,整齊擺著《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這些故事陪她走過童年時光,也讓她相信文字能跨越时空、種族,帶來溫柔與力量,而上帝透過《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她心中栽下第一顆憐憫的種子。這些共同的閱讀記憶,正是東方出版社陪伴一代人成長的縮影。 蘭陽童年的艱辛與溫暖 如今接手東方使命的黃長發董事長,童年也有屬於書的起點。他出生於宜蘭公務員家庭,七個孩子讓生活拮据。小學時每天清晨五點,他騎腳踏車到修車廠取工人的工作服帶回家讓母親清洗;下課後又到夜市撿拾客人吃剩的西瓜皮餵豬。雖然辛苦,但兄弟姊妹情感深厚。最令他難忘的,是大哥當兵休假回家時,六個弟妹會擠在小房間裡,圍著聽他講故事,那是他記憶中最溫暖的夜晚。那份故事的魔力,也悄悄播下他日後走入出版界的種子。 從品格教育到文化承擔 退伍後,他進入外商出版社推廣英文百科全書,首次接觸出版專業,體會知識改變命運的力量。1983年,他創立「臺灣麥克」,以兒童品格教育叢書《親子樂園》起步。雖然銷售不是很理想,但他堅信好書能潛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品格與信念。之後麥克出版藝術與音樂書系,甚至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合作,引進國際藝術叢書,在臺灣造成轟動。 讓經典重生,為文化守望  2012年,他承接歷史悠久的東方出版社,視之為一份文化使命。「出版是良心事業,」他堅定地說。因此,從內容、裝幀到印刷細節,皆以孩子安全為優先,所有印刷都是大豆油墨保障無毒。經典書系如《世界少年文學經典》《亞森羅蘋》《古典文學精選》全面改版,以新視覺、新編排迎接新世代。 他同時扶植本土作家,推出《等媽媽來的時候》《狐狸與樹》等原創繪本,成功走向國際。黃長發董事長堅信:「紙本能培養專注力與思辨,是數位載體無法取代的。」 面對東方出版社的八十週年,他微笑說:「只要讀者能從書裡獲得養分,就是我們最大的鼓勵。」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見證台灣文化的堅持——黃長發董事長專訪 從童年閱讀的回憶出發 為迎接東方出版社八十週年,瑞蘭邀請了幾位小學同學,回顧他們童年與東方叢書的相遇。楊夢萊記得,小學一年級時在家中壁櫥裡發現一本《孤星淚》,雖不懂雨果筆下的法國大革命,卻被那份人性的善良與悲憫深深吸引。吳智良則回憶,小學四年級時在圖書館花了一整個學期,讀完東方出版的《薛仁貴征東》,從此愛上中國古典故事。張明玉的童年書櫃裡,整齊擺著《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這些故事陪她走過童年時光,也讓她相信文字能跨越时空、種族,帶來溫柔與力量,而上帝透過《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她心中栽下第一顆憐憫的種子。這些共同的閱讀記憶,正是東方出版社陪伴一代人成長的縮影。 蘭陽童年的艱辛與溫暖 如今接手東方使命的黃長發董事長,童年也有屬於書的起點。他出生於宜蘭公務員家庭,七個孩子讓生活拮据。小學時每天清晨五點,他騎腳踏車到修車廠取工人的工作服帶回家讓母親清洗;下課後又到夜市撿拾客人吃剩的西瓜皮餵豬。雖然辛苦,但兄弟姊妹情感深厚。最令他難忘的,是大哥當兵休假回家時,六個弟妹會擠在小房間裡,圍著聽他講故事,那是他記憶中最溫暖的夜晚。那份故事的魔力,也悄悄播下他日後走入出版界的種子。 從品格教育到文化承擔 退伍後,他進入外商出版社推廣英文百科全書,首次接觸出版專業,體會知識改變命運的力量。1983年,他創立「臺灣麥克」,以兒童品格教育叢書《親子樂園》起步。雖然銷售不是很理想,但他堅信好書能潛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品格與信念。之後麥克出版藝術與音樂書系,甚至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合作,引進國際藝術叢書,在臺灣造成轟動。 讓經典重生,為文化守望 2012年,他承接歷史悠久的東方出版社,視之為一份文化使命。「出版是良心事業,」他堅定地說。因此,從內容、裝幀到印刷細節,皆以孩子安全為優先,所有印刷都是大豆油墨保障無毒。經典書系如《世界少年文學經典》《亞森羅蘋》《古典文學精選》全面改版,以新視覺、新編排迎接新世代。 他同時扶植本土作家,推出《等媽媽來的時候》《狐狸與樹》等原創繪本,成功走向國際。黃長發董事長堅信:「紙本能培養專注力與思辨,是數位載體無法取代的。」 面對東方出版社的八十週年,他微笑說:「只要讀者能從書裡獲得養分,就是我們最大的鼓勵。」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受訪嘉賓:駱雄華 一、久違的夢想,再次啟程 2008 年夏天,駱雄華與謝瑞蘭全家終於圓夢,展開期盼多年的「美國環島自駕之旅」, 當時 57 歲的駱雄華尚未退休,兩個孩子也剛踏入職場,於是全家人從深圳、蒙特婁、香港三地出發, 在洛杉磯集合。手中那本厚厚的 30 天自製行程手冊,不只是旅行計畫,更象徵一家人多年心願的實現。 二、信仰之旅的開場:荒漠中的提醒 從拉斯維加斯出發,他們穿越內華達的荒原與廢礦場,沿途看見手寫的聖經標語,讓人心生敬畏, 夜晚,他們在燈火輝煌的賭城欣賞太陽馬戲團的《KA》, 即使身處娛樂中心,也堅守信仰原則──不賭、不沉迷,只單純享受藝術與家庭的時光。 三、暴風雨中的詩歌安慰 前往紀念碑谷途中,突遭暴風雨與冰雹襲擊,視線全黑的瞬間,謝瑞蘭沉著駕駛、緊急停車避難, 暴風中,車內響起詩歌〈I Will Praise You in This Storm〉──「即使我眼淚流下,我仍要讚美祢。」 當晚,他們得知附近出現龍捲風,心中明白,這一切平安絕非偶然。 四、跨越四州、感受自由的呼吸 抵達紀念碑谷,他們站在電影般的壯麗紅岩前讚嘆不已, 之後抵達「四州交界點」── 孩子們開心地趴在地上, 手腳同時踏入猶他、科羅拉多、新墨西哥與亞利桑那,象徵夢想跨越界線。 五、歷史與信仰的同行 從德州甘迺迪遇刺博物館,到紐奧爾良爵士之都,他們在文化與歷史之間反思生命, 抵達佛羅里達時,颶風來襲,本以為行程受阻, 卻意外獲得「迪士尼無人排隊」的祝福 ── 神以祂的方式安排每一步。 六、北上之旅與家的溫度 風暴過後,他們參觀甘迺迪太空中心,再一路北上至華盛頓、費城與紐約, 從林肯紀念堂的莊嚴,到自由女神島的昂首,他們看見美國的精神,也更珍惜家庭的團聚, 駱雄華回憶:「看似繞路的經歷,其實每一段都有神的祝福與心意。」 取用歌曲: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 Main Theme • Ennio Morrico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9EZGHcu3E8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IhYhrOJA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受訪嘉賓:駱雄華 一、久違的夢想,再次啟程 2008 年夏天,駱雄華與謝瑞蘭全家終於圓夢,展開期盼多年的「美國環島自駕之旅」, 當時 57 歲的駱雄華尚未退休,兩個孩子也剛踏入職場,於是全家人從深圳、蒙特婁、香港三地出發, 在洛杉磯集合。手中那本厚厚的 30 天自製行程手冊,不只是旅行計畫,更象徵一家人多年心願的實現。 二、信仰之旅的開場:荒漠中的提醒 從拉斯維加斯出發,他們穿越內華達的荒原與廢礦場,沿途看見手寫的聖經標語,讓人心生敬畏, 夜晚,他們在燈火輝煌的賭城欣賞太陽馬戲團的《KA》, 即使身處娛樂中心,也堅守信仰原則──不賭、不沉迷,只單純享受藝術與家庭的時光。 三、暴風雨中的詩歌安慰 前往紀念碑谷途中,突遭暴風雨與冰雹襲擊,視線全黑的瞬間,謝瑞蘭沉著駕駛、緊急停車避難, 暴風中,車內響起詩歌〈I Will Praise You in This Storm〉──「即使我眼淚流下,我仍要讚美祢。」 當晚,他們得知附近出現龍捲風,心中明白,這一切平安絕非偶然。 四、跨越四州、感受自由的呼吸 抵達紀念碑谷,他們站在電影般的壯麗紅岩前讚嘆不已, 之後抵達「四州交界點」── 孩子們開心地趴在地上, 手腳同時踏入猶他、科羅拉多、新墨西哥與亞利桑那,象徵夢想跨越界線。 五、歷史與信仰的同行 從德州甘迺迪遇刺博物館,到紐奧爾良爵士之都,他們在文化與歷史之間反思生命, 抵達佛羅里達時,颶風來襲,本以為行程受阻, 卻意外獲得「迪士尼無人排隊」的祝福 ── 神以祂的方式安排每一步。 六、北上之旅與家的溫度 風暴過後,他們參觀甘迺迪太空中心,再一路北上至華盛頓、費城與紐約, 從林肯紀念堂的莊嚴,到自由女神島的昂首,他們看見美國的精神,也更珍惜家庭的團聚, 駱雄華回憶:「看似繞路的經歷,其實每一段都有神的祝福與心意。」 取用歌曲: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 Main Theme • Ennio Morrico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9EZGHcu3E8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IhYhrOJA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一、傾聽,不是急著給答案 諮商心理師金克剛老師指出,許多人在傾聽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太快想「幫忙」, 他舉例說,一位失戀的大學生若求助,旁人若急著給「挽回祕訣」,反而忽略了對方真正的情緒需求, 真正的傾聽,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陪伴他梳理心緒,讓力量從自己心裡長出來。 二、放下“我懂”,才能真的懂 金老師提醒,「自以為懂」是傾聽最大的障礙, 很多人因為經驗豐富,話還沒聽完就急著下結論, 他引用聖經的話說:「若有人自以為有智慧,倒不如變作愚拙,好成為有智慧的人。」 真正的智慧,是放下自我、保持謙卑,讓對方能完整說出他的故事。 三、傾聽的界線:誠實地說「我現在聽不了」 有時候,別人的故事太沉重,聽者也會感到壓力, 金老師說,這時可以誠實表達:「這個話題我可能還沒準備好面對,我怕我會太難過。」 這樣的誠實,比勉強傾聽更健康,也維持人際間的真誠尊重。 四、讓愛在傾聽中流動 真正的傾聽需要練習,金老師建議,可以主動邀請家人或朋友分享近況, 並用眼神、點頭、簡短語助詞來表達關注。 尤其夫妻之間的傾聽,最容易被情緒影響,因此更需要練習「聽」而不是「反駁」, 當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就會自然產生自癒的力量。 五、傾聽是一生的修煉 金老師總結:「傾聽,是讓愛流動的行動。」 他提醒,傾聽並非天生能力,而是可以被學習的生活態度, 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靜下心,真正聽懂他人的故事時,理解與療癒就會發生。 取用歌曲: 鄉間的小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dvIbZC-DU&list=RDxadvIbZC-DU&start_radio=1 輕輕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IMuC0Y08U&list=RDaXIMuC0Y08U&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一、傾聽,不是急著給答案 諮商心理師金克剛老師指出,許多人在傾聽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太快想「幫忙」, 他舉例說,一位失戀的大學生若求助,旁人若急著給「挽回祕訣」,反而忽略了對方真正的情緒需求, 真正的傾聽,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陪伴他梳理心緒,讓力量從自己心裡長出來。 二、放下“我懂”,才能真的懂 金老師提醒,「自以為懂」是傾聽最大的障礙, 很多人因為經驗豐富,話還沒聽完就急著下結論, 他引用聖經的話說:「若有人自以為有智慧,倒不如變作愚拙,好成為有智慧的人。」 真正的智慧,是放下自我、保持謙卑,讓對方能完整說出他的故事。 三、傾聽的界線:誠實地說「我現在聽不了」 有時候,別人的故事太沉重,聽者也會感到壓力, 金老師說,這時可以誠實表達:「這個話題我可能還沒準備好面對,我怕我會太難過。」 這樣的誠實,比勉強傾聽更健康,也維持人際間的真誠尊重。 四、讓愛在傾聽中流動 真正的傾聽需要練習,金老師建議,可以主動邀請家人或朋友分享近況, 並用眼神、點頭、簡短語助詞來表達關注。 尤其夫妻之間的傾聽,最容易被情緒影響,因此更需要練習「聽」而不是「反駁」, 當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就會自然產生自癒的力量。 五、傾聽是一生的修煉 金老師總結:「傾聽,是讓愛流動的行動。」 他提醒,傾聽並非天生能力,而是可以被學習的生活態度, 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靜下心,真正聽懂他人的故事時,理解與療癒就會發生。 取用歌曲: 鄉間的小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dvIbZC-DU&list=RDxadvIbZC-DU&start_radio=1 輕輕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IMuC0Y08U&list=RDaXIMuC0Y08U&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從社會學走向心理輔導的契機 諮商心理師金克剛老師,大學就讀東吳大學社會學系,課程中接觸到社會工作與心理輔導的內容, 受到教授與學長姐的啟發,他第一次認識「諮商心理學」的世界, 也在那時決定將「傾聽與陪伴」作為一生的使命。 青春啟蒙:從志工到專任輔導員 大學時期,他在「張老師中心」擔任志工,這個由救國團設立的青少年輔導組織, 以開放、平等的精神打破傳統階層,讓每個參與者都能自在表達, 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助人之前,先懂得聽人」。 退伍後,他順利通過張老師中心的甄選,成為專任輔導員,並負責基隆中心的營運,帶領超過百位志工, 這段快速成長的歷程,讓他從「被帶領者」轉變為「領導者」,並奠定了他日後的專業基礎。 第一次被傾聽的震撼 金老師回憶,大學時曾因暗戀煩惱,主動到張老師中心尋求輔導, 當他傾訴完心事時,輔導員只問了一句:「你們有開始嗎?」 這句簡單的話,讓他瞬間理解自己的情感現況,也第一次感受到被真正「聽見」的力量, 這段經驗成為他選擇成為心理師的關鍵轉捩點。 傾聽,是讓人重新找回力量 金老師指出,張老師的服務分為面談、電話與回函三種形式,但核心都在於「傾聽」, 真正的傾聽,不是急著給建議,而是陪伴當事人,讓他在安全與接納中整理情緒, 他曾輔導一位焦慮父親,因孩子誤入幫派而陷入絕望。透過長期傾聽與對話, 父親逐漸冷靜,學會表達關心與支持, 最終,親子關係重建,父親也恢復了對生活的掌控力。 從協助到自助,諮商的真正目的 在那次輔導結束時,父親已能主動尋求資源、面對困境, 金老師說:「當個案能自我生產時,輔導的任務就完成了。」 這正是心理諮商的終極價值──讓人重新成為自己生命的主角。 取用歌曲: 【明天會更好 Tomorrow Will Be Better】Official Music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6T4DXRKYHM 【傾聽我的心 Listen to My Heart】官方歌詞版MV (Official Lyrics MV) - 讚美之泉敬拜讚美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iQt4n4Af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從社會學走向心理輔導的契機 諮商心理師金克剛老師,大學就讀東吳大學社會學系,課程中接觸到社會工作與心理輔導的內容, 受到教授與學長姐的啟發,他第一次認識「諮商心理學」的世界, 也在那時決定將「傾聽與陪伴」作為一生的使命。 青春啟蒙:從志工到專任輔導員 大學時期,他在「張老師中心」擔任志工,這個由救國團設立的青少年輔導組織, 以開放、平等的精神打破傳統階層,讓每個參與者都能自在表達, 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助人之前,先懂得聽人」。 退伍後,他順利通過張老師中心的甄選,成為專任輔導員,並負責基隆中心的營運,帶領超過百位志工, 這段快速成長的歷程,讓他從「被帶領者」轉變為「領導者」,並奠定了他日後的專業基礎。 第一次被傾聽的震撼 金老師回憶,大學時曾因暗戀煩惱,主動到張老師中心尋求輔導, 當他傾訴完心事時,輔導員只問了一句:「你們有開始嗎?」 這句簡單的話,讓他瞬間理解自己的情感現況,也第一次感受到被真正「聽見」的力量, 這段經驗成為他選擇成為心理師的關鍵轉捩點。 傾聽,是讓人重新找回力量 金老師指出,張老師的服務分為面談、電話與回函三種形式,但核心都在於「傾聽」, 真正的傾聽,不是急著給建議,而是陪伴當事人,讓他在安全與接納中整理情緒, 他曾輔導一位焦慮父親,因孩子誤入幫派而陷入絕望。透過長期傾聽與對話, 父親逐漸冷靜,學會表達關心與支持, 最終,親子關係重建,父親也恢復了對生活的掌控力。 從協助到自助,諮商的真正目的 在那次輔導結束時,父親已能主動尋求資源、面對困境, 金老師說:「當個案能自我生產時,輔導的任務就完成了。」 這正是心理諮商的終極價值──讓人重新成為自己生命的主角。 取用歌曲: 【明天會更好 Tomorrow Will Be Better】Official Music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6T4DXRKYHM 【傾聽我的心 Listen to My Heart】官方歌詞版MV (Official Lyrics MV) - 讚美之泉敬拜讚美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iQt4n4Af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受訪嘉賓:李俊賢 一段從戰火中展開的家族記憶 李俊賢的父親李榕生,出生於廣西上思縣,祖父曾任桂系軍閥李宗仁部屬、抗戰時期的團長, 隨著戰亂與政局動盪,李榕生自幼隨家人輾轉各地,最終回到十萬大山, 青年時,他響應號召加入青年軍205師,期望以服役換取免試入學機會。 青年軍訓練與金三角任務 李榕生在台灣鳳山受訓後進入特種部隊,學習野外生存與敵後滲透等高強度訓練,之後被派往滇緬邊境執行秘密任務, 出發前,他將貴重物品託付給未婚妻 ── 李俊賢的母親 ── 因為他深知此行生死難料。 抵達金三角後,他擔任山區機場電台台長,負責情報與通訊任務,蔣經國曾親赴前線視察,不久戰區遭轟炸, 李榕生死裡逃生,隨著戰況惡化,他奉命撤退,途中橫渡湄公河,子彈貼耳而過,不少戰友喪生, 但他最終在苗族村民救助下脫險,輾轉至清邁、清萊,成功撤離。 戰火下的書信與永恆的愛情 在那個音訊難通的年代,他與未婚妻以書信往來傳遞思念,每封信都滿載深情與盼望,是亂世中最珍貴的慰藉。 戰爭結束後,他平安返台,兩人終成眷屬,共度五十四載, 如今85歲的母親仍珍藏著那些泛黃的家書,在紙邊寫下註記,回憶與丈夫的點滴,那些信,不僅是愛情的見證,更是一段歷史的縮影。 走回父親的足跡 多年後,李俊賢帶著敬意前往湄公河,追尋父親的足跡,雖未能抵達當年的駐地, 他仍在河畔靜立,感受父親曾歷經的戰火與孤獨,也更加理解那一代人的勇氣與信念。 從歷史走進影像的見證 李俊賢,眷村文化記錄者、台藝大攝影講師,曾歷任快遞員、攝影記者與公益組織成員, 他用鏡頭與文字,為世代之間搭起理解的橋樑, 父親的軍旅記憶,不僅成為家族的傳奇,更成為他創作靈魂的源頭。 取用歌曲: Love to You Taiw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yyS_ALORY&list=RDqwyyS_ALORY&start_radio=1 願嫁漢家郎 — 蔡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feax8KkTKg&list=RD2feax8KkTKg&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受訪嘉賓:李俊賢 一段從戰火中展開的家族記憶 李俊賢的父親李榕生,出生於廣西上思縣,祖父曾任桂系軍閥李宗仁部屬、抗戰時期的團長, 隨著戰亂與政局動盪,李榕生自幼隨家人輾轉各地,最終回到十萬大山, 青年時,他響應號召加入青年軍205師,期望以服役換取免試入學機會。 青年軍訓練與金三角任務 李榕生在台灣鳳山受訓後進入特種部隊,學習野外生存與敵後滲透等高強度訓練,之後被派往滇緬邊境執行秘密任務, 出發前,他將貴重物品託付給未婚妻 ── 李俊賢的母親 ── 因為他深知此行生死難料。 抵達金三角後,他擔任山區機場電台台長,負責情報與通訊任務,蔣經國曾親赴前線視察,不久戰區遭轟炸, 李榕生死裡逃生,隨著戰況惡化,他奉命撤退,途中橫渡湄公河,子彈貼耳而過,不少戰友喪生, 但他最終在苗族村民救助下脫險,輾轉至清邁、清萊,成功撤離。 戰火下的書信與永恆的愛情 在那個音訊難通的年代,他與未婚妻以書信往來傳遞思念,每封信都滿載深情與盼望,是亂世中最珍貴的慰藉。 戰爭結束後,他平安返台,兩人終成眷屬,共度五十四載, 如今85歲的母親仍珍藏著那些泛黃的家書,在紙邊寫下註記,回憶與丈夫的點滴,那些信,不僅是愛情的見證,更是一段歷史的縮影。 走回父親的足跡 多年後,李俊賢帶著敬意前往湄公河,追尋父親的足跡,雖未能抵達當年的駐地, 他仍在河畔靜立,感受父親曾歷經的戰火與孤獨,也更加理解那一代人的勇氣與信念。 從歷史走進影像的見證 李俊賢,眷村文化記錄者、台藝大攝影講師,曾歷任快遞員、攝影記者與公益組織成員, 他用鏡頭與文字,為世代之間搭起理解的橋樑, 父親的軍旅記憶,不僅成為家族的傳奇,更成為他創作靈魂的源頭。 取用歌曲: Love to You Taiw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yyS_ALORY&list=RDqwyyS_ALORY&start_radio=1 願嫁漢家郎 — 蔡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feax8KkTKg&list=RD2feax8KkTKg&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受訪嘉賓:李俊賢 一、成長於眷村的溫暖記憶 李俊賢老師出生於特種部隊軍人眷村,那是一個充滿笑聲與人情味的地方。 由於父親服役於陸軍特種部隊,他的童年生活與一般都市小孩截然不同, 眷村裡,鄰居孩子年齡相近,媽媽們彼此照應,形成獨特又緊密的社群文化。 那段歲月中,有濃濃的飯菜香、有共用玩具的笑聲,也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連結, 然而,隨著都市發展與政策推動,許多眷村逐漸消失, 小學五年級那年,李俊賢一家人搬離了眷村,但那份溫暖與歸屬感,從此深藏心中,成為他人生的重要底色。 二、用鏡頭記錄逐漸消失的家園 退伍後,李俊賢聽聞家鄉眷村即將拆除,內心的不捨化成行動的力量, 他拿起相機,開始拍攝眷村的街巷、老屋與居民的笑容,想為這段歷史留下最後的記憶, 最初,他只打算記錄自己的家鄉,但隨著時間推移,足跡遍及全臺,甚至到達離島, 他總是帶著一張摺舊的地圖,只要看到“某某新村”的標記,就會前往拍攝, 那時的他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有一個信念:「現在不拍,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三、從記錄者到文化保存推手 多年累積的影像作品,讓他受邀參與文化保存相關審查會,進而投入政策推動, 早在民國69年(1980年)政府開始推動眷村改建時,文化保存的概念尚未被重視, 直到民國85年(1996年)立法後,透過文化工作者與學者的努力, 才將保存條文正式納入政策,使各地政府得以提出具體的保存計畫, 李俊賢也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協助辨識、記錄並守護具歷史價值的眷村。 四、守護記憶的影像使命 如今,臺灣已有十多處眷村被完整保存並改建為文化園區,讓更多人得以走進那段歷史, 李俊賢不只是拍攝者,更是讓眷村精神延續下去的文化守護者, 透過他的鏡頭,眷村不再只是老一輩的回憶,而成為一種能被看見、被理解、被珍惜的文化資產, 他的故事提醒人們——有些風景一旦消失,就再也回不來;唯有記錄,能讓時間留下溫度。 取用歌曲: Antonin Dvorak - New World Symphony No. 9 2nd Movement - Seiji Ozaw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MufM_GUM&list=PL20ub2Nz5baAWnuk049Nf5XMjFZ8gYJmO Libera in Leiden - Going Ho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ThHk-wMRk&list=RDTvThHk-wMRk&start_radio=1 新世界交響曲 《念故鄉》|鋼琴療癒小曲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ZPUwEh68g4&list=RD5ZPUwEh68g4&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受訪嘉賓:李俊賢 一、成長於眷村的溫暖記憶 李俊賢老師出生於特種部隊軍人眷村,那是一個充滿笑聲與人情味的地方。 由於父親服役於陸軍特種部隊,他的童年生活與一般都市小孩截然不同, 眷村裡,鄰居孩子年齡相近,媽媽們彼此照應,形成獨特又緊密的社群文化。 那段歲月中,有濃濃的飯菜香、有共用玩具的笑聲,也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連結, 然而,隨著都市發展與政策推動,許多眷村逐漸消失, 小學五年級那年,李俊賢一家人搬離了眷村,但那份溫暖與歸屬感,從此深藏心中,成為他人生的重要底色。 二、用鏡頭記錄逐漸消失的家園 退伍後,李俊賢聽聞家鄉眷村即將拆除,內心的不捨化成行動的力量, 他拿起相機,開始拍攝眷村的街巷、老屋與居民的笑容,想為這段歷史留下最後的記憶, 最初,他只打算記錄自己的家鄉,但隨著時間推移,足跡遍及全臺,甚至到達離島, 他總是帶著一張摺舊的地圖,只要看到“某某新村”的標記,就會前往拍攝, 那時的他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有一個信念:「現在不拍,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三、從記錄者到文化保存推手 多年累積的影像作品,讓他受邀參與文化保存相關審查會,進而投入政策推動, 早在民國69年(1980年)政府開始推動眷村改建時,文化保存的概念尚未被重視, 直到民國85年(1996年)立法後,透過文化工作者與學者的努力, 才將保存條文正式納入政策,使各地政府得以提出具體的保存計畫, 李俊賢也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協助辨識、記錄並守護具歷史價值的眷村。 四、守護記憶的影像使命 如今,臺灣已有十多處眷村被完整保存並改建為文化園區,讓更多人得以走進那段歷史, 李俊賢不只是拍攝者,更是讓眷村精神延續下去的文化守護者, 透過他的鏡頭,眷村不再只是老一輩的回憶,而成為一種能被看見、被理解、被珍惜的文化資產, 他的故事提醒人們——有些風景一旦消失,就再也回不來;唯有記錄,能讓時間留下溫度。 取用歌曲: Antonin Dvorak - New World Symphony No. 9 2nd Movement - Seiji Ozaw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MufM_GUM&list=PL20ub2Nz5baAWnuk049Nf5XMjFZ8gYJmO Libera in Leiden - Going Ho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ThHk-wMRk&list=RDTvThHk-wMRk&start_radio=1 新世界交響曲 《念故鄉》|鋼琴療癒小曲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ZPUwEh68g4&list=RD5ZPUwEh68g4&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一、中年轉身,用音樂築起愛的橋樑 從科技企業家到公益推動者,邱媛美的人生在中年時迎來華麗轉身, 她以幫助18歲以下偏鄉與弱勢青少年為使命,透過音樂教育與美學啟發,讓孩子看見更大的世界, 她常說:「公益可以很簡單,卻一定要感動。」 十年來,她以實際行動見證愛的力量,也因此寫下了築愛協會的動人篇章。 二、科技人的藝術靈魂 作為成功的科技人,邱媛美同時擁有藝術家的熱情,她深知企業除了追求獲利,更應肩負社會責任, 因此,她創辦「築愛協會」,讓音樂成為社會的療癒力量, 她相信,一座城市的進步,不僅要有科技的創新,更需要文化的溫度。她以實際行動帶領企業投入藝文支持, 讓新竹不只是科技重鎮,也能被世界看見它的文化底蘊。 三、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 邱媛美相信音樂的力量能超越語言與文化的界線,她推動音樂教育的初衷, 是希望現代人能放下手機,重新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她說:「在音樂會現場,我們都被旋律牽起,成為彼此心靈的共鳴者。」 這份信念,也成為築愛協會多年來堅持舉辦音樂節與音樂會的動力來源。 四、讓臺灣的聲音被世界聽見 邱媛美積極推廣臺灣優秀的音樂團體,如親愛愛樂、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泰武國小古謠隊等, 她感嘆這些團體雖具備國際水準,卻常因資源不足而無法被世界看見, 於是她透過築愛協會,募集資金、舉辦活動、拓展舞台,讓更多人聽見臺灣的美麗樂音, 她更呼籲:「讓我們一起成為築愛之友,用音樂改變未來。」 五、結語:愛的堅持,讓人生更美 邱媛美以理性的科技思維與熱情的藝術心靈,投入音樂公益十餘年, 她相信教育沒有休止符,而音樂能喚醒人心, 她說:「生命的價值不只是關心自己,更要關心社會。因為有你,讓我的生命更豐富,也讓世界更美。」 在她的故事裡,秋天不再只是收穫的季節,更象徵生命的圓滿與愛的延續。 取用歌曲: 〔月亮代表我的心〕原聲合唱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X-zL0gi7OA&list=RD5X-zL0gi7OA&start_radio=1 秋天原來這麼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xDXyPVQ12c&list=RD_xDXyPVQ12c&start_radio=1 新竹市築愛協會官網:https://bulove.oen.tw/?fbclid=IwY2xjawNuZHxleHRuA2FlbQIxMABicmlkETFWTVM2MTUxQkNVY0xIZW5QAR4_WfMc8sX_cZOKRwilYRlIF08drVb5cIgvmdmMzFO8MDJ3EkP82480PmzMyA_aem_e_v6_5oSr1Oza0PxQcKqcw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ulove.org.tw 親愛愛樂官網:https://www.chin-ai.org.tw/?fbclid=PAZXh0bgNhZW0CMTEAAafdS-dufDrCehIqjf9xphhIZjwINWasFjuBn6PveZ3liAoEbgDLUXToO4wknQ_aem_HrJpOPdQXWLFy9mA9OiFeQ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inaimusic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in_ai_music?fbclid=IwY2xjawNuY9ZleHRuA2FlbQIxMABicmlkETFWTVM2MTUxQkNVY0xIZW5QAR6EhqDGRGGHOIjsP9LjDOVFrMo4lypZ-TuwdKyMivyd6L-vGrtUoNnpj6hQmA_aem__buL33OAKE43b9a5GbhhYw 台灣原聲教育協會官網:https://voxnativa.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xNativaTaiwa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一、中年轉身,用音樂築起愛的橋樑 從科技企業家到公益推動者,邱媛美的人生在中年時迎來華麗轉身, 她以幫助18歲以下偏鄉與弱勢青少年為使命,透過音樂教育與美學啟發,讓孩子看見更大的世界, 她常說:「公益可以很簡單,卻一定要感動。」 十年來,她以實際行動見證愛的力量,也因此寫下了築愛協會的動人篇章。 二、科技人的藝術靈魂 作為成功的科技人,邱媛美同時擁有藝術家的熱情,她深知企業除了追求獲利,更應肩負社會責任, 因此,她創辦「築愛協會」,讓音樂成為社會的療癒力量, 她相信,一座城市的進步,不僅要有科技的創新,更需要文化的溫度。她以實際行動帶領企業投入藝文支持, 讓新竹不只是科技重鎮,也能被世界看見它的文化底蘊。 三、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 邱媛美相信音樂的力量能超越語言與文化的界線,她推動音樂教育的初衷, 是希望現代人能放下手機,重新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她說:「在音樂會現場,我們都被旋律牽起,成為彼此心靈的共鳴者。」 這份信念,也成為築愛協會多年來堅持舉辦音樂節與音樂會的動力來源。 四、讓臺灣的聲音被世界聽見 邱媛美積極推廣臺灣優秀的音樂團體,如親愛愛樂、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泰武國小古謠隊等, 她感嘆這些團體雖具備國際水準,卻常因資源不足而無法被世界看見, 於是她透過築愛協會,募集資金、舉辦活動、拓展舞台,讓更多人聽見臺灣的美麗樂音, 她更呼籲:「讓我們一起成為築愛之友,用音樂改變未來。」 五、結語:愛的堅持,讓人生更美 邱媛美以理性的科技思維與熱情的藝術心靈,投入音樂公益十餘年, 她相信教育沒有休止符,而音樂能喚醒人心, 她說:「生命的價值不只是關心自己,更要關心社會。因為有你,讓我的生命更豐富,也讓世界更美。」 在她的故事裡,秋天不再只是收穫的季節,更象徵生命的圓滿與愛的延續。 取用歌曲: 〔月亮代表我的心〕原聲合唱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X-zL0gi7OA&list=RD5X-zL0gi7OA&start_radio=1 秋天原來這麼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xDXyPVQ12c&list=RD_xDXyPVQ12c&start_radio=1 新竹市築愛協會官網:https://bulove.oen.tw/?fbclid=IwY2xjawNuZHxleHRuA2FlbQIxMABicmlkETFWTVM2MTUxQkNVY0xIZW5QAR4_WfMc8sX_cZOKRwilYRlIF08drVb5cIgvmdmMzFO8MDJ3EkP82480PmzMyA_aem_e_v6_5oSr1Oza0PxQcKqcw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ulove.org.tw 親愛愛樂官網:https://www.chin-ai.org.tw/?fbclid=PAZXh0bgNhZW0CMTEAAafdS-dufDrCehIqjf9xphhIZjwINWasFjuBn6PveZ3liAoEbgDLUXToO4wknQ_aem_HrJpOPdQXWLFy9mA9OiFeQ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inaimusic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in_ai_music?fbclid=IwY2xjawNuY9ZleHRuA2FlbQIxMABicmlkETFWTVM2MTUxQkNVY0xIZW5QAR6EhqDGRGGHOIjsP9LjDOVFrMo4lypZ-TuwdKyMivyd6L-vGrtUoNnpj6hQmA_aem__buL33OAKE43b9a5GbhhYw 台灣原聲教育協會官網:https://voxnativa.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xNativaTaiwa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用音樂改變偏鄉孩子的未來 ── 從科技人到公益校長!邱媛美的築愛之路(一)》 一、從科技企業家到築愛的夢想家 邱媛美畢業於東海大學社會系,曾任職於科技產業,事業穩定亮眼, 然而,2009年她被原聲童聲合唱團的歌聲深深打動, 接著又被親愛愛樂弦樂團的音樂所觸動,這份感動,成為她人生轉折的起點, 她相信:「公益可以很簡單,但一定要真誠;可以很單純,但必須能感動人心。」 2015年,她成立了「築愛協會」,專注陪伴18歲以下的偏鄉與弱勢青少年,以音樂與藝術為媒介, 培養美學素養與生命自信,她堅信,唯有「長期陪伴」,才能真正帶來改變, 協會自成立以來,每年舉辦「築愛音樂節」,以音樂點亮孩子的未來。 二、勇敢承擔,成為原聲高中部首任校長 2018年,原聲教育協會籌辦國際實驗學校高中部,卻遲遲找不到合適的校長, 創辦人阿貫老師在禱告中浮現「Amy」這個名字,便聯繫了邱媛美, 雖然沒有校長經驗,她仍憑著信心與勇氣接下挑戰:「既然別人都不擔心我做不好,我有什麼好擔心的?」 她以行動與愛心,帶領團隊為孩子們打造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在人生的旅途上看見希望。 三、十年築愛,用音樂傳遞希望 築愛協會的音樂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團體參與, 包括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泰武國小古謠隊、親愛愛樂弦樂團、挪威Cantus女聲合唱團等, 音樂會所得全數捐贈給弱勢團體,如新竹泰雅學堂、六龜育幼院與屏東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 2025年適逢築愛十周年,協會將於5月24日(六)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舉辦「十年築愛·緣來有您」 特別音樂會,持續以音樂傳愛,陪伴孩子築夢。 四、在人生秋天綻放愛的芳香 從科技企業家到教育推動者,邱媛美以勇氣和愛心詮釋「秋天原來這麼美」, 在她眼中,人生的秋天不是結束,而是收成的季節, 她以行動告訴世人:當愛發芽、當音樂響起,每個生命都能重新被看見。 取用歌曲: 遠方的夢想 〈原聲童聲合唱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2cQeokPY&list=RDM-Z2cQeokPY&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用音樂改變偏鄉孩子的未來 ── 從科技人到公益校長!邱媛美的築愛之路(一)》 一、從科技企業家到築愛的夢想家 邱媛美畢業於東海大學社會系,曾任職於科技產業,事業穩定亮眼, 然而,2009年她被原聲童聲合唱團的歌聲深深打動, 接著又被親愛愛樂弦樂團的音樂所觸動,這份感動,成為她人生轉折的起點, 她相信:「公益可以很簡單,但一定要真誠;可以很單純,但必須能感動人心。」 2015年,她成立了「築愛協會」,專注陪伴18歲以下的偏鄉與弱勢青少年,以音樂與藝術為媒介, 培養美學素養與生命自信,她堅信,唯有「長期陪伴」,才能真正帶來改變, 協會自成立以來,每年舉辦「築愛音樂節」,以音樂點亮孩子的未來。 二、勇敢承擔,成為原聲高中部首任校長 2018年,原聲教育協會籌辦國際實驗學校高中部,卻遲遲找不到合適的校長, 創辦人阿貫老師在禱告中浮現「Amy」這個名字,便聯繫了邱媛美, 雖然沒有校長經驗,她仍憑著信心與勇氣接下挑戰:「既然別人都不擔心我做不好,我有什麼好擔心的?」 她以行動與愛心,帶領團隊為孩子們打造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在人生的旅途上看見希望。 三、十年築愛,用音樂傳遞希望 築愛協會的音樂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團體參與, 包括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泰武國小古謠隊、親愛愛樂弦樂團、挪威Cantus女聲合唱團等, 音樂會所得全數捐贈給弱勢團體,如新竹泰雅學堂、六龜育幼院與屏東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 2025年適逢築愛十周年,協會將於5月24日(六)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舉辦「十年築愛·緣來有您」 特別音樂會,持續以音樂傳愛,陪伴孩子築夢。 四、在人生秋天綻放愛的芳香 從科技企業家到教育推動者,邱媛美以勇氣和愛心詮釋「秋天原來這麼美」, 在她眼中,人生的秋天不是結束,而是收成的季節, 她以行動告訴世人:當愛發芽、當音樂響起,每個生命都能重新被看見。 取用歌曲: 遠方的夢想 〈原聲童聲合唱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2cQeokPY&list=RDM-Z2cQeokPY&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受邀嘉賓:林木筆教授 林木筆教授不僅是一位社會工作者與學者,更是一位牧師與世界展望會的終身志工, 在美國任教期間,他接到一通改變人生的電話——邀請他前往中國開展貧困救援工作, 面對熟悉的生活與未知的挑戰,他選擇順服呼召,帶著家人踏上新的使命之旅。 一、深入災區:從台灣到中國的足跡 為了執行世界展望會的任務,林木筆深入台東與中國的偏鄉地區,實地走訪災區、協助重建, 他積極評估災後狀況,將當地實際需求傳達給國際夥伴,包括美國、澳洲與台灣等地,爭取物資與資金援助, 他還推動農業技術改革,如引進「脫毒馬鈴薯」技術,協助農民恢復產量、改善生活,為當地農村帶來希望。 二、廣西助孤計畫:改變6000名孤兒命運的行動 1995年,林木筆與廣西民政廳合作推動「助孤計畫」,面對人滿為患、資源匱乏的孤兒院, 他提出以家庭寄養取代集中照護的創新構想, 這項制度讓下崗女工成為寄養保姆,不僅改善孤兒的生活品質,也為許多家庭帶來新的生計, 每戶寄養家庭可獲補助,並由專案官員定期探訪,確保孩子們在安全與愛中成長, 此外,他與當地官員推動改革孤兒院體制,從護理學校引進年輕專業人員,改善照護品質, 讓孩子們重新獲得溫暖與尊嚴。 三、影響持續:從救助生命到改變文化 多年後,林木筆在美國教書時,遇見了三名當年受助的中國學生, 他們曾是孤兒,卻因助孤計畫而得以生存,並走上幫助他人的道路, 這讓他深感欣慰——那不僅是救命的行動,更是一場文化的改變, 他常說:「當我們願意回應需要,神就會使用我們成為祝福的器皿。」 四、退休不退場:持續的信仰實踐 即使退休後,林木筆仍持續投身婚姻與家庭教育事工,與妻子共同開辦成長營,關懷現代家庭的需要, 他以一生實踐愛與信仰,證明了服事不在職位,而在生命的呼召。 取用歌曲: 腳步 Footsteps 盛曉玫 Amy Sand 泥土音樂專輯 3:脚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9Gr1ATrDo&list=RDIz9Gr1ATrDo&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受邀嘉賓:林木筆教授 林木筆教授不僅是一位社會工作者與學者,更是一位牧師與世界展望會的終身志工, 在美國任教期間,他接到一通改變人生的電話——邀請他前往中國開展貧困救援工作, 面對熟悉的生活與未知的挑戰,他選擇順服呼召,帶著家人踏上新的使命之旅。 一、深入災區:從台灣到中國的足跡 為了執行世界展望會的任務,林木筆深入台東與中國的偏鄉地區,實地走訪災區、協助重建, 他積極評估災後狀況,將當地實際需求傳達給國際夥伴,包括美國、澳洲與台灣等地,爭取物資與資金援助, 他還推動農業技術改革,如引進「脫毒馬鈴薯」技術,協助農民恢復產量、改善生活,為當地農村帶來希望。 二、廣西助孤計畫:改變6000名孤兒命運的行動 1995年,林木筆與廣西民政廳合作推動「助孤計畫」,面對人滿為患、資源匱乏的孤兒院, 他提出以家庭寄養取代集中照護的創新構想, 這項制度讓下崗女工成為寄養保姆,不僅改善孤兒的生活品質,也為許多家庭帶來新的生計, 每戶寄養家庭可獲補助,並由專案官員定期探訪,確保孩子們在安全與愛中成長, 此外,他與當地官員推動改革孤兒院體制,從護理學校引進年輕專業人員,改善照護品質, 讓孩子們重新獲得溫暖與尊嚴。 三、影響持續:從救助生命到改變文化 多年後,林木筆在美國教書時,遇見了三名當年受助的中國學生, 他們曾是孤兒,卻因助孤計畫而得以生存,並走上幫助他人的道路, 這讓他深感欣慰——那不僅是救命的行動,更是一場文化的改變, 他常說:「當我們願意回應需要,神就會使用我們成為祝福的器皿。」 四、退休不退場:持續的信仰實踐 即使退休後,林木筆仍持續投身婚姻與家庭教育事工,與妻子共同開辦成長營,關懷現代家庭的需要, 他以一生實踐愛與信仰,證明了服事不在職位,而在生命的呼召。 取用歌曲: 腳步 Footsteps 盛曉玫 Amy Sand 泥土音樂專輯 3:脚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9Gr1ATrDo&list=RDIz9Gr1ATrDo&start_radio=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