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碎叔侃电影
碎叔侃电影
Claim Ownership

碎叔侃电影

Author: 碎叔侃电影

Subscribed: 1Played: 3
Share

Description


非正常选择电影、非正常分享影评、非正常更新播客、非正常强行乱侃!


87 Episodes
Reverse
《蜗牛回忆录》从格瑞斯的视角,展现创伤对她和她的弟弟吉尔伯特成长的影响,试图告诉观众如何在破碎的生活中寻找希望并实现自我救赎。导演亚当・艾略特通过电影表达着成长的“阴晴不定”和柔软的生命态度,尽管角色们存在一些 “怪异” 行为,但影片依旧传递着 “生活虽苦,仍要前行”以温暖结局传递希望。碎叔认为影片虽充满苦难,但核心和结局依旧是 “向前走” 的生活态度,觉得导演因人生阅历增长,创作基调从尖锐转向温和,但依旧对结局中吉尔伯特“死而复生” 的设计进行了阴暗的解读。LinLin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角色行为,认为格瑞斯和吉尔伯特的 “怪癖” 源于童年创伤。而老奶奶萍奇成为了格瑞斯的“黑暗中的宝石”,她的临终关怀体现出了“破碎者的善意”,是一种精神支柱。嘉沫注意到导演将自身经历融入角色,认为影片是导演坦诚的个人表达。指出蜗牛、书籍、疤痕等意象的象征意义,作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她觉得阅读是逃离痛苦的方式。影片通过 “不完美” 角色传递对边缘群体的包容和人生希望的探求,粘土动画的手工质感增强了趣味性,但是制作的过程确实有点煎熬。乐观的结局是否合理?也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说人到中年需要戒断的四件事“没有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和虚情假意的朋友”。这种现如今大行其道的“断舍离”生活态度,让人不禁想起了一部电影——《在云端(up in the air)》。这是一部上映于2009年的电影,山叔出国前我们就商量着录一期这部电影应应景,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录音计划直接延后了两个月。节目中山叔也分享了这些年up in the air的一些经历。影片中乔治克鲁尼半年的职场老手,总是在各地飞,帮助那些不愿意面对员工的公司老板进行裁员。机场和航站楼成了他的家,而租住的公寓则是他的中转站和补给站。片中乔治克鲁尼也现场演示了一把如何快速过安检、如何高效出行。能打破按部就班生活的只有两样东西,突如其来的感情和工作上的革新,乔治克鲁尼在这双重刺激下,对自己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做出了一点调整,只是没想到这样的调整让他的工作和生活开始失控。本次录音的三位主播对这部电影的喜好不尽相同,打分环节也出现了一点“分歧”。三位主播交流了影片中三位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也分享了自己在职场上的一些类似的经验,试图从各自的角度去解读乔治克鲁尼饰演的瑞恩的“悬而未决”。
4K修复版《青蛇》8月23日在内地重映,作为一部93年上映的电影,多年后选择重映,用山叔的话说自然是对品质有绝对的信心,这也跟电影目前的评分相吻合。影片以传统的“白蛇传”故事为蓝本,融合了武侠、奇幻、爱情等多种元素,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前卫的实验性作品。所以电影上映时在《侏罗纪公园》等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和实验性题材挑战传统认知的影响下,票房成绩并不理想。电影在创作过程中有很多轶事,男女主选角都经历了一波三折,但是王祖贤、张曼玉、赵文卓、吴兴国的阵容组合是十分成功的。白蛇的贤淑忠贞、青蛇的觉醒蜕变、法海的自我质疑、许仙的懦弱善变,被几个演员演绎得深入人心,堪称影史经典形象。影片围绕主题的艺术表达深刻又隐喻,“人不如妖”“男不如女”等颠覆传统的设定,让影片颇具思辨性。这也跟原著作者李碧华的作品一脉相承,而李碧华在《胭脂扣》《霸王别姬》中“从一而终”的爱情哲学也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呈现。本期节目,四位主播围绕电影的创作背景、角色塑造、主题隐喻及文化影响,结合4K修复版重映探讨其艺术价值与当代意义。
《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四个小妖都有是“一体两面”的,他们整个团队既保留了取经队伍的坚韧、勇敢和爱憎分明,又有着不完美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反差萌”既制造了很多的笑点,又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体会到了每一个小妖怪为了取经这个目的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改变。嘉沫和山叔都提到了试错、磨砺和觉醒,结合四个小妖怪拼团上路这个事儿讨论了人生道路的选择和从错误中汲取力量,分享了自己在职场和人生的一些成长感悟,这些感悟都是大家和影片以及影片里的角色共情的点。黄鼠狼精果然是让很多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投射。老戴用“放大镜”找到了影片中对《大闹天宫》、星爷、陈佩斯老爷子等经典作品、台词的致敬细节,分享了动画作品中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扬,这些都是这几年国产动画作品能够赢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中国奇谭》如是,《浪浪山小妖怪》亦如是。
作为一个被上美影的动画投喂大的“80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意味着浓浓的中国艺术风格和经典的动画形象。所以,当看到《朗朗山小妖怪》要上25年暑期档的时候,碎叔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又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上美影的作品了,忧的是现在的观众会喜欢这种水墨画的2D风格吗?随着电影的上映,一切担忧都烟消云散了。看完点映的阿沸急急忙忙过来安利,身边的朋友都纷纷种草,这四个小妖怪真的赢得了各个年龄层的喜欢。有人说今年暑期档的“牛马”电影太多了,都有些审美疲劳了。《浪浪山小妖怪》可不止是一部“牛马”嘴替电影!他把西游记里那些看不见的“背景板”拿到了台前,把他们的初心、梦想一点点解构开来,用角色的错位、特征的互换,带给了很多孩子欢乐,也带给了很多成年人思考。有人说“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我想说的是“见山已不是山,见水已不是水”。虽然说“不甘心啊,这辈子啥也没成”,但是最终“我想要活成我喜欢的样子”。
年初禤枍说起过她同学参与了一部电影的声音部分,同组的还有梁家辉。当时没留意,没想到居然是当前大火的《捕风追影》。综合这几年港片在暑期档这种大热档期的表现和导演上一部作品的口碑,其实一开始主播团队对《捕风追影》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的,还有主播明确表示不会去看。冲着梁家辉和宣发物料里又帅又干净利落的动作戏,碎叔还是带着对港片的滤镜和美好期许走进了电影院。没想到,赚到了!本期节目,碎叔和禤枍两位主播从画面和声音入手,分享了电影带给大家的爽感。禤枍作为一名科班出生的声音工作者,科普了一下现场收音的难度。碎叔则分享了这部电影和《跟踪》的异同,其中的一些细节真的十分有意思。
上期节目两位主播讨论了电影《南京照相馆》中让人难忘的剧情,也都结合自己和朋友的观影体验分享了不同的代入角度下不同的触动点,阿沸特别期待未来导演能推出一版加长的导剪版,把因为时长、画面等原因没有剪进正片的剧情加入进去。本期节目的重点则是影片中的一个个鲜活的角色。确实,在王骁、高叶、刘昊然、王传君、杨恩又等人的演绎下,这些角色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们在他们如浮萍的多舛命运中一次次留下了眼泪。原本以为能走出去的却永远留在了南京,也有人倒在了通向希望的大门前。碎叔觉得高叶饰演的林毓秀是一个思想独立的女性,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并没有被王传君饰演的王广海带偏自己的想法。阿沸则认为王骁饰演的老金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和智囊担当,他拿起相机走向侵略者的一刹那真的让人动容。延伸环节,阿沸分享了她对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看法,还科普了一下同档期岛国上映的一些类似题材的电影,真相让人大惊失色。两相比较,还是那句话,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一部优秀的抗日题材电影,并不需要很多血腥暴力的镜头和四处呐喊的口号来讲述历史的沉重和抗争的意义。《南京照相馆》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7月25日上映至今,电影凭借过硬的质量赢得了认同和赞许。影片已一家照相馆为切口,用记录侵略者暴行的照片为载体,通过冷峻的镜头、克制的表达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大背景,刻画了真实的历史小事件。正式这种表达方式,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影感受。碎叔从一开始不敢不看,到看完后录节目时差点情绪崩溃、哽咽失声。阿沸则从里面看到了如何用“人民史观”讲述历史伤疤。两位主播分享了电影中让人难以释怀的情节,传递着影片克制而平视的情感表达。暑期档已经接近尾声,强烈建议还没有看过的观众可以走进电影院感受一下历史的痛。
电影《戏台》属于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同框演出,“老”当然指的就是陈佩斯老爷子了,“中”自然就是黄渤、姜武、杨皓宇等人,“青”则是徐处长陈大愚。不同年龄层的喜剧演员对喜剧的理解不一样、表现手法不一样、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三位主播分享了对影片中主要角色和演员的看法,尝试着将别的演员带入到影片中的角色中去,探讨着各自心目中某个角色的最佳人选。不是说某个角色演得不好,而是说是不是有更好的可能。本期节目最重磅的环节自然是解构影片中那些讽刺意味拉满的情节和隐喻,电影或明或暗地讽刺了当时的时代变迁和强权更迭下的社会现象,借古喻今讽刺了如今有的“爱豆”的荒唐行为和“饭圈”文化。这些讽刺和隐喻,既有陈佩斯老爷子对行业乱象的不吐不快,也包含着老爷子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关心。聊完电影,不免还是要聊一下陈佩斯老爷子这些年留下的经典作品了,他对小品这种艺术形式的影响,直到现在都还能看出端倪。而他那些电影作品,多年后看依旧极具批判精神。
当阔别观众多年的陈佩斯老爷子携儿子陈大愚和电影《戏台》再次出现在广大观众眼前时,唤起我们的不仅仅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经典小品的记忆,还有对他把广受好评的话剧搬上大银幕的期待。虽然经历了档期调整,但依旧没有浇灭碎叔、山叔和老戴对电影的热情,看完点映场后,我们花了两周时间精心准备了这期节目。心中对陈佩斯和《戏台》的喜欢呼之欲出,但心中又隐隐有些担心电影的票房,就像老搭档“老茂”朱时茂在首映礼上讲的那番话。好在电影凭借过硬的品质迎来了正式上映后的市场认可,口碑和票房也是一路走高。作为一部话剧改编作品,《戏台》用民国为背景、用京剧当面子,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刻画了梨园戏子们对艺术的坚持,鞭笞了洪大帅外行指挥内行的荒诞,讽刺了左右逢源、见风使舵的市侩。让观众见证了台前幕后的喜怒哀乐、世态炎凉。三位主播就想告诉大家,《戏台》,可冲!
下半期节目,碎叔和老戴主要讨论了电影《长安的荔枝》中的一些人物,毕竟大鹏导演对原著中的有些角色略微做了“二创”,比如让白客饰演的苏谅多了一些年轻的气息,也承担了影片中的一些笑点。另外,刘俊谦在片中的出演也让人有些意外,除了因为妆容而没认出来的意外之外,还有演员本人进入内地电影市场的意外。作为新生代动作明星,刘俊谦在《九龙城寨之围城》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参演《长安的荔枝》也希望能给他带来更多内地的电影资源。此外,刘旸、金广发、付航等人的出演也为电影增添了很多喜感。金广发标志性的喝水动作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作为喜剧演员走进观众视线,凭借过硬的人脉和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大鹏的电影之路既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也可以说是一步一个台阶。从《煎饼侠》到《缝纫机乐队》再到《吉祥如意》,不同的题材见证的是创作思路和价值追求的变化,也证明了大鹏是一名可以拍摄出有深度的电影的导演。虽然这种严肃性和思辨性并没有从《吉祥如意》延伸到后面的《保你平安》和《热烈》,但是叙事手法的成熟和剧情设计的合理,能让人看到作为导演的大鹏的进步。所以说,《长安的荔枝》能获得不错的口碑。
改编自马伯庸原著的电影《长安的荔枝》算是今年暑期档第一部票房和口碑都不错的电影了,导演大鹏对原著的影视化改编既合情又合理。当代社会的一些趣事在影片中的投射体现了大鹏导演商业化创作上的功力和水准,碎叔直接评价这部电影是提振“暑期档”票房士气之作。不同于电视剧版加入了一条全新的故事线,影版看似小人物逆袭的故事背后有着权力斗争下人如草芥的辛酸,这条草蛇灰线让整部电影的立意深刻了很多。本期节目,碎叔和老戴着重分享了影片中各自最喜欢的剧情,也分析了电影、电视剧和小说在剧情设定、人物设置等方面的异同。特别是结局这个环节,三部作品是有一定差别的,这样的差别可以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接上回,本期节目碎叔、山叔和老戴继续跟大家分享丧丧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作为一个北方城市,曼彻斯特和这部电影的气质非常契合,加上冬天的设定,肃杀、冰冷和距离感充斥着整部电影,浓厚了悲伤的气息。用山叔的话说,是卡西的表演撑起了整部电影。他看似扑克脸的表演,实际上是大悲之后生无可恋的写照,是一种近乎于病态的生活状态。除去两场有情绪波动的戏码,其余时间的卡西,都是这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感觉。也让试图去温暖他的前妻感到望而却步。《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创意源自约翰·克拉辛斯基,他在某一天与马特·达蒙共进晚餐时分享了这个故事,而达蒙对这个想法表示了极大的喜爱。可惜因为“呆萌”要去拍《长城》没有档期,所以推荐了卡西阿弗莱克出演,成就了后者的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2016年上映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很“丧”的电影,“丧”到三位主播录这期节目的时候因为交流的内容太过于沉重,而不得不通过中途休息的方式来舒缓情绪。电影由卡西·阿弗莱克主演,讲述了因为哥哥心脏病意外离世不得不回到伤心地的李·钱德勒,在为哥哥办理葬礼、财产和孩子抚养权等生后事的过程中,不断回忆起不堪的往事并试图与之和解,但最终失败的故事。影片采用了插叙的手法讲办理生后事和与过去和解两条线交织在了一起,用冷静和疏远的镜头向观众呈现着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李·钱德勒的压抑生活。影片中高频出现的元素是“死亡”,李·钱德勒和侄子帕特里克对待哥哥去世的不同态度让三位主播产生了各自的解读,这既是文化的差异、也是年龄的沟壑。就如同他俩在片中大相径庭的崩溃点,既出乎意料又合乎人情。三位主播还针对“船”这个在影片中承载着故乡和家庭的符号进行了分析,试图解读影片肃杀的风景下藏着的那些关于和解和成长的痕迹。
本杰明和黛西之间的爱是贯穿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的一条重要感情线,两人的关系从老小无猜到情窦初开、从少不更事到一厢情愿、从相濡以沫到依依惜别,本杰明特殊的“体质”让这段感情线宛如一段“红豆曲”,看起来充满了波折,也多了很多“意难平”。在这一期节目中四位嘉宾还讨论了电影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元素,包括引人深思的台词、复杂的人物关系、充满张力的剧情发展以及画面艺术,那艘擦肩而过的泰坦尼克号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延伸环节,碎叔和山叔推荐了《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第六感生死缘》、《时空恋旅人》和《时光尽头恋人》等同类型的电影。
“返老还童”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却触不可及的事,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的任何抗拒都是螳臂当车。2008年,由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莱切特主演的《本杰明巴顿奇事》从另一个维度,向观众呈现了一个“返老还童”的故事。反方向的钟、震动翅膀的蜂鸟、经常出现的数字8和️,都暗示着电影关于时间的主题。从一个老态龙钟的婴儿开始,到一个回到襁褓的婴儿结束,本杰明巴顿逆生长的一生,给他带来了异于常人的人生体验。本期节目,四位主播分享了对电影的观感、对角色的理解和对剧情的感悟,166分钟的电影,可分享和发散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这期节目我们分成了上下两集呈现给大家。
上期节目,三位主播聊了聊《碟中谍8:最终清算》的观影感受,这期节目则切换到了“吐槽”模式,搬出了各自觉得电影中那些感觉不合理的情节。“吐槽”之余,三人也是感叹,系列电影拍到了第八部,既要帅出新天际,又要回顾一下过去的作品,还要做一个完美的告别,太难为主创团队了。所以个别有点“降智”的剧情也能强行合理一下。延伸环节,三位各自分享了这个系列电影中自己最喜欢的那一部,呼声最高的第四部居然没有人选,着实有些出乎意料的说。
阿汤哥真的老了,当镜头怼脸拍的时候,“伊森亨特”30年的特工生涯都写在了脸上、刻进了皱纹里。当看到他在各种场景里略显力不从心的时候,不免让人想起那句“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世人见白头”。拍了近30年的IP“碟中谍”似乎要跟影迷们说再见了,铺天盖地的宣发细节都在眉来眼去间透露着这一信息。在影迷们的翘首以盼中,《碟中谍8:最终清算》终于定档5月30日,三位主播也都在第一时间去影院领略了一下阿汤哥的风采。影片中的阿汤哥也就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带领着IMF小队跟上一部就暴露了的“智体”做殊死一搏。亲自上阵的阿汤哥除了狂奔外,扒飞机、跳海、深潜,反正就是要玩儿出点新招数来。除了个别细节有点“反智”外,整部电影的动作戏依旧是无可挑剔。既然是“最终清算”,自然少不了致敬、回顾和告别。用“智体”串起前七部线索的做法有点自圆其说的意思,但是看到熟悉的场景还是会感受到“回忆杀”,特别是有意想不到的角色的出现。当然,也还有小队成员跟伊森说了再见,这也让我们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影片的温度。2小时40分钟的时长,值得分享的地方很多,所以,我们也学电影把节目分成了上下两期,一起走进伊森亨特的最终清算吧。
山叔在节目中说,好莱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一部电影里有阿尔帕西诺,那么其他演员的光芒都会被他盖过。电影《闻香识女人》中,阿尔帕西诺凭借自己的演技carry全场,留下了影史上教科书般的演技。本期节目,碎叔和山叔共同分享了不同时间观看《闻香识女人》的不同感受,交流了影片中诸如家庭聚餐、街头飙车等让人印象深刻的桥段,分析了阿尔帕西诺在影片尾声那场振聋发聩的演讲,讨论了弗兰克和查理这对忘年交在影片中身份的转变和人物的成长。山叔在节目中对弗兰克最后那场激昂慷慨的演讲的分析,情绪同样饱满,对影片内核中关于对生命的尊重这一主题的挖掘同样发人深省。一起戳链接来听一听两位主播眼中的《闻香识女人》吧!
“五一档”电影上映前,碎叔、禤枍都觉得《水饺皇后》肯定能票房、口碑双丰收,而老戴则持有不同意见。虽然刘伟强、马丽、惠英红等人联手打造的传记电影《水饺皇后》最终依旧拿下了“五一档”的票房冠军,但在口碑方面则遭遇了一些非议。确实,人物传记电影真的是不好拍,既要真实还原主角的人生经历,又要考虑到艺术创作和剧情改编,稍不留神就容易被扣上“过度美化”或者“无编乱造”的帽子。本期节目,碎叔、禤枍和小贺一起分享《水饺皇后》的观影体验,以及影片中的那些小确幸和小遗憾。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