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秋月的育儿天地 - SYOK Podcast [CHI]
秋月的育儿天地 - SYOK Podcast [CHI]
Claim Ownership

秋月的育儿天地 - SYOK Podcast [CHI]

Author: SYOK Podcast

Subscribed: 36Played: 212
Share

Description

当爸妈后,才知道——原来「育儿」不只是教孩子,更是重新认识自己的一段旅程。


欢迎回到《秋月的育儿天地》第七季,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一群愿意一起搞懂教养的爸妈, 分享那些哭笑交织的日常, 也交换我们在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


我是秋月, 一路陪你走过不确定,育儿也育己, 欢迎你一起。




节目更新 ➔ 每週一上架;


合作需求 ➔ 电邮至 hello@syok.my 或 WhatsApp 012-2494632;


听众来信 ➔ moonpositiveparenting@gmail.com;


更多日常交流 ➔ instagram.com/moonparentingtips/




记得订阅频道, 一起搞懂教养, 开展属于你的 #育儿天地。

245 Episodes
Reverse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画面:孩子在商场崩溃大哭,一个想抱走现场、一个坚持当场说道理;为了藤鞭、补习、读哪一间学校,夫妻在孩子面前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大家都累了,孩子也开始怀疑:「爸爸是不是不爱我?」「妈妈是不是不爱爸爸了?」 这一集,我和马先生把这些 真实的教养分歧 摆上桌: 从高敏感大儿子小时候的崩溃,到MCU期间的甩门、大吼 为了藤鞭、学校选择、补习方式,各自坚持的那些立场 孩子如何把我们的情绪、吵架方式,复制到手足关系里 我们也一起回头看:是什么让彼此开始愿意放下「谁对谁错」,改成在孩子面前练习:不互相推翻、不翻旧账,先照顾关系。 如果你和伴侣也常常为教养吵到背后冒汗、吵到孩子夜里大哭,希望这集能陪你们看见——孩子真正看见的,不是谁赢,而是爸妈怎样合作。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秋月受邀出席 《2025 女性领航者大会 & 女人心世界论坛》,与两位专家共同探讨新时代父母最难解的教养课题。  Dr. Shane|生物学、儿童发展与大脑可塑性专家温仪彬博士|婚姻与家庭辅导专家 三位从大脑科学、家庭系统到真实教养现场,一起讨论: 为什么现代孩子“不是不听话,而是太容易被压垮”? 为什么父母越想做好,反而越焦虑? 如何在“尊重”与“界线”之间找到平衡? 在孩子变快、社会更快的时代,父母到底要跟上什么? 这一集,献给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努力学习、希望温柔带领孩子成长的每一位父母。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有些礼物,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 它们可能是病痛、告别、失去, 但当我们换个角度,它们其实都在提醒: 活着,本身就是一份礼物。 这一集,秋月邀请《交换礼物》导演——曾宝仪, 聊她在五年纪录片旅程中,看见的「生命练习」。 当她说:「癌症不是敌人,它是个想被你看见的孩子。」 秋月回应:「父母的陪伴,其实也是一种‘活着的练习’。」 两位女性,从疗愈到育儿,从生命教育到自我觉察, 在一场又笑又泪的对谈里,找到最简单却最难的功课: 让心柔软,让自己好好活着。 🎁 对谈最后的那一段祝福,送给所有听众:“Have fun——在痛里、在爱里、在活着的每一刻。”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当孩子遇到不友善或委屈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常是焦虑、愤怒,或急着介入。但霸凌只是事件的开端,真正需要被看见的是:关系、陪伴、倾听,以及那座让孩子愿意回家的桥梁。 这一集,我们一起聊: 面对伤害或冲突,父母该先做什么? 如何让孩子愿意开口,而不是把痛藏在心里? 亲子之间的“桥梁关系”如何建立、修复与保持? 我们无法替孩子挡掉所有风雨,但我们可以成为 他永远能靠近的那棵大树。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孩子要升中,你焦虑吗? 选择变多,资讯满天飞,父母好像更不确定该怎么选。 这一集,我们邀请到亲子教养陪跑团的两位老师—— 叶福兴与 Joyce 聊聊: 为什么现代父母越了解,越焦虑? 怎样让孩子参与选校,而不是被安排? 当孩子因为朋友改变主意,我们能怎么稳住自己? 升中后三个月,父母要从“指挥者”转成“并肩跑者”。 最后,我们也聊到: 当孩子卡关时,如何用一句「初心问」重新找回动力与责任感。 📍选校的关键不是哪所学校,而是: 你希望孩子在怎样的关系与氛围中成长。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每一份刺痛的背后,其实都是想保护的爱。只是,当情绪超过负荷,我们容易从「关心」滑向「控制」,或在无力中,慢慢关上心的窗。 这一集,秋月邀请 Dr. Hiro 一起聊聊:🌿 什么是父母的「情绪窗口」Window of Tolerance🌿 如何辨识「过激」与「过低」的反应🌿 三步稳定法:深呼吸 × 蝴蝶拥抱 × 身体扫描🌿 可控/不可控清单:把能量留给做得到的那几件事🌿 修复,不是回到过去找错,而是一起往前 愿这一集,成为你的小小静心时光。让我们一边呼吸,一边练习,学会安住自己,也更温柔地陪伴孩子。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看不见终点的长途航行。每一次浪来,都是成长的邀请。风浪来袭会来,我们怎样保持弹性,依然不慌不暴、带着灵活、带着觉察,稳稳向前。 这一集,继续有两位超爸,最日常、也最难得的真实对话: 自信与自我保护:Shelton 分享如何陪听损的儿子把“电子耳=眼镜”的比喻,化成不自卑的底气;遇到好奇与冲撞,学会善用界线与求助,而非以暴制暴。 生活就是训练场:没有外援的异地生活,自己做饭、自己解决问题;在每一个小选择里,长出独立与担当。 运动与价值观:好教练教的不只是赢,更是品格与团队;爸妈回到家里的“世界过滤器”,决定孩子不当受害者、也不做施暴者。 父亲的考题:Shelton 为孩子放下事业、走过复健与离婚后的关系重建;刘轩与孩子坦诚谈忧郁、一起面对心理健康——脆弱并不可怕,诚实会带来韧性。 给20年后的你:时空胶囊里的两句寄语,给孩子也给自己的内在充电。 这不是完美爸爸的故事,而是真实在场的爸爸:在风浪里陪伴、在界线里成长、在脆弱中彼此成全。谢谢这一场难得的对谈,也谢谢你的聆听。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乘风破浪的航行。世界不总是友善,风浪也会不期而遇。父母能做的,是陪伴他们学会灵活面对,而不是替他们挡掉所有风雨。 这一集,我们邀请到两位来自海外的「世界超爸」: 👨‍👧‍👦 刘轩 —— 台湾知名作家、心理学博士,同时是两位刚升上中学孩子的父亲。 他常说,孩子是我们生命的礼物,也是最真诚的镜子。他用父亲的视角,带着心理学的温度,陪伴孩子一步步成长。 👨‍👧‍👦 Shelton 詹斯顿 —— 教育与人生教练,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他在《千分之三的意义》一书中,记录了陪伴听损儿走过成长路程的真实心路。作为爸爸,他把生活与身心灵实践结合,给孩子一个既坚定又柔软的后盾。 在这集对谈中,两位超爸分享: ✨ 怎么陪孩子乘风破浪,让生命保持灵活 ✨ 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独特又不可取代的角色 ✨ 如何让孩子在面对霸凌与挑战时,不当受害者,也不成为施暴者 这是一集关乎勇气、陪伴与成长的对话。听完,你会更懂:爸爸的力量,能如何成为孩子的生存法则。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新闻一则又一则滚动播出,数字冷冰冰,却代表一个个孩子的眼泪。 曾经,我们青春里的“糗事”,几年后还能变成笑谈; 但在今天的网络世界,同样的乌龙,却可能成为霸凌的起点, 让孩子一夜之间陷入无法逃脱的“社交灾难”。 在这集节目里,我们聊聊为什么霸凌不只是孩子之间的事, 也带来爸妈能立即开始的 五个步骤,帮助孩子在受伤前,就有力量说出口。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孩子不是一张标签纸。一句“过动”、“难搞”、“爱哭”、“不专心”,可能就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可能悄悄塑造了他们的自我认同。这一集节目,你会听见几个真实故事,也会明白: 为什么标签,常常会变成“自证预言”。 大人能怎么做,撕掉这些标签? 亲爱的大人啊,我们一起放慢脚步,别太快「定义」孩子,好吗?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爸妈是不是很熟悉这种日常:“快点写功课!”、“快点去洗澡!”、“快点穿鞋出门!”我们以为催促孩子,是在帮他们守时间、守责任;但其实,真正不安的,常常是我们自己。 这一集,秋月尝试做了个实验:“如果有一天,完全不催孩子,会发生什么?”她整理了爸妈的真实留言,也访问了自己两个儿子的感受——原来在孩子心里,催促和不催促,留下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印记。 最后,秋月也分享了 4个让孩子更有自驱力的小秘诀愿我们都能在少一点催促、多一点信任中,看见孩子真正的成长。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可你还是忍不住说‘还不够好’?或者,你明知道自己已经累到不行,却还是逼着孩子报更多补习、练更多才艺,好像一停下,就会愧对自己的角色。 其实,这些‘高要求’,看起来是针对孩子,背后却常常是在惩罚自己。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对待自己和孩子?  这一集 #原生家庭 系列,我们依然有 冯以量老师 陪伴看见。在高要求下长大的他,也坦诚分享自己如何看待母亲、看待自己,再一步步学会“分化”,从高标准的期待里,找到出路。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生活卡住、关系受挫,就忍不住叹一句:“唉,都是我原生家庭害的。”好像这样说,就能找到一个出口,也顺便帮自己找到理由。 但我们真的是被原生家庭“困住”了吗?还是,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只是把问题推回过去? 这一集,我邀请到 马来西亚家庭关怀工作者、家族治疗推手——冯以量老师。 超过20多年帮助无数家庭前行, 很开心有机会能在对谈中,一层一层聊到: 原生家庭的真实影响与界线 父母如何避免把“旧伤”复制给孩子 教养理念不同的夫妻,怎样走在同一条路上 我们如何才能,真正从原生家庭“毕业”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如何为自己人生负责。欢迎你收听这一集,和我们一起,把自己从过去解放出来。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我好像哪里都不够好”这句话,你是不是也常在心里默默说过? 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不行,而是原生家庭留下的声音与标签,在我们心里一次次重播。这一集,秋月邀请伴侣 小马,一同开启全新 #原生家庭 系列。他们真诚分享了: 父母无心的一句话,如何在心里留下烙印? 长大后,总觉得自己“笨”“普通”“不够好”,是从哪里来的? 当这些声音重播,我们还能不能学会“按下停止键”?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如何练习打破旧有标签,创造更健康的循环? 这是一集需要勇气,也充满疗愈的对谈。愿你在聆听的过程中,也能与自己和解——成为更懂自己、也更懂孩子的大人。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当智慧型手机闯进孩子的生活,社交模式、情绪管理、身体活动、甚至睡眠习惯,都被悄悄改写。这是一场全球正在发生的 #童年大重塑,焦虑升级,但我们不能被它推着走。 这一集「爸妈来翻书」,我们从《失控的焦虑世代》出发,看见 Z 世代的焦虑现象,聊聊爸妈如何接住拿起手机的孩子,守住他们的身心健康。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孩子哭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急着制止?给出规矩?还是先蹲下来拥抱? 其实,每一次回应,都会在悄悄塑造孩子长大后的样子。 本集邀请创伤知情专家同时也是一位家有 10 个月大宝宝的 Dr. Hiro与我们分享 当孩子哭泣时, 他们的身体和大脑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哭声背后,又藏着哪些我们最容易忽略的 「情绪的痛」 与 「社交的痛」?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很多父母都会纠结: 「我要替孩子做决定,还是放手让TA自己选?」 这一集,我们邀请Dion分享她从幼儿期一路陪伴到青春期的真实经验,她用十几年的实践,累积出一套“尊重但不放纵”的教养方式。 放手,不代表放任;欣赏孩子的选择,有时比替TA选更重要。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当孩子开始“顶嘴”,我们很容易觉得——TA没礼貌、不尊重、找借口。但有可能,TA只是想说一句:“我也有感受,你能听听我吗?” 这集,我们聊聊顶嘴背后的情绪信号、孩子表达的笨拙起点、还有大人那一瞬间的爆炸感。 如果能暂停三秒,我们也许就多了一次机会,把吵架,变成一次练习好好说的开始。 #ConnectionBeforeCorrection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过去20年的媒体历练,让这位妈妈勇敢在育儿路上,做自己。这三个字「做自己」,是一份很难得到的教养礼物。如何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放掉焦虑和外界评价声,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这一期 《秋月的育儿天地》很开心邀请 YOON来分享她育儿理念和做自己的信念。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孩子终于睡着了,家里安静下来。有的人追剧、偷吃零食、开一杯小酌;也有人趁机复盘今天的育儿情绪,或只是静静地呼吸、发呆、放空…… 这一集,我们聊的不是娱乐八卦,而是爸妈在人看不见的时刻,如何用短短十几分钟,慢慢修复自己、找回自己。 🌙 当我们愿意照顾好自己,孩子也更容易感受到爱与安全。欢迎一起聆听这段生活中最真实的「Me Time」,也看看你是哪一型的“深夜爸妈”?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