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生活慢慢學

生活慢慢學
Author: IC之音竹科廣播節目部
Subscribed: 184Played: 1,861Subscribe
Share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cription
IC之音《生活慢慢學》,以「自然」出發的慢生活美學,透過「閱讀」啟動思考、邁向自由,通往感性「創作」的美好時代。
從聲音節目出發,透過多元的五感體驗活動,邀請人們慢下來,感受日常的美好,找回最自在的生活輪廓。
———
●常態節目|每週二更新
【獨角獸的靈感圖書館】主持人李惠貞,從閱讀出發,開啟探索世界的眼光。
———
●專題節目|每週五更新
【香氣小酒館】主持人Poky,以「野島美學」為題,從土地出發,展開一段探問人與自然關係的全新企劃。
【茶葉小宇宙】主持人馮忠恬,用一杯茶,回到自然節奏的練習,品飲島嶼的生活滋味。
【親愛的生活練習】主持人劉芊瑩Peggy,邀請達人分享從古物、瑜珈、插畫、植物到正念,探索城市裡的自然慢生活。
【跳舞的星星】主持人沈岱樺,從身體去感受情緒的變化,十條通往身心的體感路徑。
【無用的旅行】主持人高耀威,藉著對「旅行」的探問,衍生出十場意料之外的奇幻旅行 。
———
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
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
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從聲音節目出發,透過多元的五感體驗活動,邀請人們慢下來,感受日常的美好,找回最自在的生活輪廓。
———
●常態節目|每週二更新
【獨角獸的靈感圖書館】主持人李惠貞,從閱讀出發,開啟探索世界的眼光。
———
●專題節目|每週五更新
【香氣小酒館】主持人Poky,以「野島美學」為題,從土地出發,展開一段探問人與自然關係的全新企劃。
【茶葉小宇宙】主持人馮忠恬,用一杯茶,回到自然節奏的練習,品飲島嶼的生活滋味。
【親愛的生活練習】主持人劉芊瑩Peggy,邀請達人分享從古物、瑜珈、插畫、植物到正念,探索城市裡的自然慢生活。
【跳舞的星星】主持人沈岱樺,從身體去感受情緒的變化,十條通往身心的體感路徑。
【無用的旅行】主持人高耀威,藉著對「旅行」的探問,衍生出十場意料之外的奇幻旅行 。
———
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
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
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291 Episodes
Reverse
曾經前往清邁參加大象保育營的諠,這次要前往亞馬遜雨林去加入聯合國的志工團隊。在出發前她帶著許多新的驚奇動物故事來到節目中,與大家分享她最近著迷的各種神奇動物生存方式!有可以編舟渡河的紅火蟻,還有用流星錘捕獵食物的蜘蛛!這些動物和我們同時存在在地球上,在我們未知的地方以超不可思議的方式生活著。一起來聽這一集驚嘆連連的節目,見識那些奇特的動物,跟著諠一起,看見更多地球的夥伴們。關於本集,我們的推薦書單:《氣味、記憶與愛欲》黛安.艾克曼 《動物的存在與虛無,以及牠們如何溝通的科學藝術》伊娃.邁爾《傾聽地球之聲》大衛.喬治.哈思克 《博物學家的動物分類圖鑑》朱爾斯・霍華《博物學家的史前動物分類圖鑑》朱爾斯・霍華《五感之外的世界》艾德.楊 前集精彩回顧:EP32:那些顛覆想像的世界【關於動物】-ft. 阿比動物園園長陳德諠https://www.ic975.com/episodes/13491/ 想獲得最新推薦書單嗎?立即訂閱節目電子報:https://rebrand.ly/unicorn2025======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節目製作|陳冬菱
一年一度的藝術嘉年華回來了!第32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25)將於世貿一館登場。暖身主線「台北藝術週」串聯全城,近70家畫廊與20餘處館舍共同響應,讓台北化身行走的美術館。台北藝術週主理人暨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指出:去年首屆即受國際媒體關注,今年擴大規模,凝聚城市藝文動能,打造面向國際的文化品牌。ART TAIPEI今年主題鎖定「多元、平等與永續」,聚焦女性、原住民、LGBTQ+等關注議題的藝術家與永續策展實踐上。另外,必看亮點還有——今年是歷年最多韓國畫廊參展一次;香港、歐陸畫廊亦再度回歸。特展區包含原民藝術、MIT新人、女性影像單元等,呈現台灣市場的厚度與多元。進場前建議聽眾先上「線上展廳」做功課:鎖定主題與口袋名單;入場後索取地圖、按動線標記「必看」攤位與特展,避免選擇困難。安排一整天,必要時連續多日分區攻略;看展之餘,留白給對話、導覽與藏家交流,讓作品在你心中發酵。另外,尊彩藝術中心推出「陳澄波百三特展」,響應藝術週與畫壇前輩130年紀念;25件原作齊聚,並於展期每週六安排導覽與講座,深入理解台灣美術史的現場能量。面對大師原作,是訓練審美的最好起點。把地圖放入口袋,把好奇裝進眼睛。這個十月,與我們在台北相見,用腳步丈量藝術,用心跳記住作品。📌 展覽資訊:╭☆╭★╭♬ ╭☆╭★╭♬ ╭☆╭★╭♬ ╭☆╭★╭♬ ╭☆╭★╭♬ ╭☆▐ 台北藝術週:展覽及開幕活動將於台北市內多個藝文場地舉行,詳見官網:https://taipeiartweek.tw/zh/▐ 展覽及活動日期:2025年10月18日(六)至11月2日(日)╭☆╭★╭♬ ╭☆╭★╭♬ ╭☆╭★╭♬ ╭☆╭★╭♬ ╭☆╭★╭♬ ╭☆╭☆╭★╭♬ ╭☆╭★╭♬ ╭☆╭★╭♬ ╭☆╭★╭♬ ╭☆╭★╭♬ ╭☆ART TAIPEI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覽地點: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世貿一館(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貴賓預展時間2025年10月23日(四) 15:00-21:002025年10月24日(五) 11:00-14:00公眾展覽日期2025年10月24日(五) 14:00-19:002025年10月25日(六) 11:00-19:002025年10月26日(日) 11:00-19:002025年10月27日(ㄧ) 11:00-18:00╭☆╭★╭♬ ╭☆╭★╭♬ ╭☆╭★╭♬ ╭☆╭★╭♬ ╭☆╭★╭♬ ╭☆╭☆╭★╭♬ ╭☆╭★╭♬ ╭☆╭★╭♬ ╭☆╭★╭♬ ╭☆╭★╭♬ ╭☆陳澄波百三特展Chen Cheng-po’s 130th Birthday Anniversary Exhibition展期|2025.08.02(六)- 2025.11.02(日)開幕|2025.08.02(六)3 PM地點|尊彩藝術中心 二樓展覽館(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66號)協力單位|將捷集團/薰風╭☆╭★╭♬ ╭☆╭★╭♬ ╭☆╭★╭♬ ╭☆╭★╭♬ ╭☆╭★╭♬ ╭☆💌探索不同的藝術觀點、感受生活的美好樣貌,歡迎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artabcedm________________ 製作 | 孫聖峰
雕塑的每一面都是正面,沒有一個角度是配角。在林怡芬的記憶裡,土的氣味是一場夏日午後的雷陣雨──潮濕的草香與泥土味,混合著童年的鄉愁。從平面插畫到立體雕塑,她選擇用雙手直接碰觸泥土,藉此與自然對話。她的作品線條若有似無,沒有明確輪廓,如同萬物皆一,土裡蘊藏著很多生命,而人也終將回歸於土。透過形體的融合,她探索著自己與自然萬物的關係。在這一集,我們跟隨林怡芬的雙手,觸碰泥土的質地與記憶,慢慢看見世界與自己不同的角度。 慢下來的片刻轉動觀看作品的角度——嘗試從不同方向看待一件物品或一個人,就像雕塑的每一面都是正面,在立體的世界裡,我們很難用單一的視角看清全貌。與陌生的土相遇——台灣自由多變的土、日本安全穩定的土、芬蘭潔白細緻的土——從質地與特性中欣賞自然的多樣性。接受恐懼的另一面——就像節目中提到「蛇」的故事,害怕與不安也可能同時是守護與支持。練習在恐懼中找到力量。 ——— 〈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適任從一個文化人類學者,到舞者再到撒哈拉沙漠上的民宿主人,轉變的只是身分,她一直帶著一顆好奇心探索研究這個世界。就如同她今年的新書《玫瑰與龜殼琴》不同於過去她對摩洛哥與沙漠民族的紀錄,重新展現一個文化人類學者對回教民族露天市集的觀察與研究。本集為您邀請她來談一談近年在摩洛哥的生活,談她看見觀光業對沙漠生態帶來的衝擊,也談新資本進入遊牧民族產生的改變。來自遠方的故事,透過她的筆談記錄下來,也走進你我的生命裡。 關於本集,我們的推薦書單:《玫瑰與龜殼琴》蔡適任 《沙塵暴裡要回家》蔡適任 《蔡金麥與我:一隻撒哈拉耳廓狐的故事》蔡適任 《黃旺成的林投帽》蔣竹山《維梅爾的帽子》卜正民 《沙漠。詩集。書店》娜蒂亞.瓦瑟夫 想獲得最新推薦書單嗎?立即訂閱節目電子報:https://rebrand.ly/unicorn2025======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節目製作|陳冬菱
慢下來,收集屬於你的海洋印象。清晨的魚市場,有它獨特的氣味劇場:不同捕撈方式的魚,氣味也不一樣;市場剛開時的人聲鼎沸,與收攤後的靜謐,留下不同的氣味風景。這一集,我們跟著 黃之暘副教授,走進魚的世界。從「香魚為什麼叫香魚?」到「虱目魚如何承載台灣日常餐桌的記憶?」再從帛琉機場的壁畫,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當我們保護樹木與土地,海洋就會源源不斷地回饋食物給我們。「每個人一天有三次,改變這世界的機會。」——珍古德三餐,是每天最日常、也最重要的選擇。慢魚運動提醒我們:吃魚前,先認識魚與海,用更有意識的方式與海洋共生。 慢下來思考的片刻魚市場的氣味|魚的氣味,訴說著捕撈方式與環境的故事。香魚的名字|生鮮香魚帶著瓜果香,名字裡藏著自然氣息。慢魚運動|選在地、當季的魚,用日常選擇守護海洋。推薦日常料理的一條魚|虱目魚乾煎、薑絲湯、西瓜綿湯、川燙魚皮、炸魚里肌或魚丸絲瓜,每一道都承載在地味道與餐桌記憶。 ——— 〈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即日起至10/16,歡迎到boven雜誌圖書館(免費參觀)野島美學居家情境 X 台東紅烏龍圖書館 X 自然生活選書 除了自然生活 × 風土飲食主題選書,還有台東紅烏龍圖書館與自然情境角落,讓「讀、聽、聞、喝」都成為日常裡的自然練習。———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歡迎熱情分享生活感動的愛導再次來到節目中!這次她要分享的是獨自徒步之旅的快樂。從大學就開始獨旅的愛導,要向大家推薦她認為最適合首次獨旅的濟州島「偶來小路」 (Jeju Olle Trail) 這個環濟州島的步道目前已經規劃出27條,每條路線大約都是10到15公里,沿途都有特別的風景與便利的店家,是非常適合新手的徒步行程。愛導在節目分享在徒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驚喜,以及她在這樣慢速旅行中開啟的五感體驗,還有更多的感動。聽完之後會讓你馬上想開始規劃行程,踏出充滿期待的第一步。 關於本集,我們的推薦書單:《換一雙眼睛散步去》亞莉珊卓.霍洛維茲《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川内有緒 《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伊藤亞紗《歡迎回來,旅人》旅屋おかえり《不要和鯊魚接吻,但要和勇敢一起睡覺》諾艾兒.漢考克《지금 어디야?現在,在哪裡?》草莓牛奶 | 獨角獸工作室 想獲得最新推薦書單嗎?立即訂閱節目電子報:https://rebrand.ly/unicorn2025======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製作|陳冬菱
雜魚不存在,每一條魚都是必要的生命。EMBERS 主廚郭庭瑋帶我們從海洋到山林,看見被忽略的漁獲與野植,發現食材背後的故事。他說:「重要的不是食材,而是食材與土地、與人的關係。這才是文化,而我想做的,是台灣的文化。」MBERS餐廳,九成食材來自台灣,從山林、漁港到部落,每一樣食材都有故事。構樹──磨成粉末後帶著古物氣息,沖泡時淡雅如茶;破布子──全世界只有台灣人懂得吃的風味。這一集,邀請你重新認識餐桌,從日常的一道菜,嚐出屬於台灣的風土味道。慢下來的片刻料理魚不難,難的是理解海洋。你知道什麼是「雜魚學」嗎?雜魚學的第一課:對生命的判斷——哪一條魚該被捕?最震撼的一刻:劃開母鯊魚的肚子,看到十二條小鯊魚。構樹、破布子──小小食材,卻藏著台灣最獨特的味道。一道最難忘料理的故事與風味。———〈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廖瞇的家族書寫像一格格閃現的底片一樣,靜止的畫面隱藏著時代流動的故事。她對父母沖印店的回憶與追溯,帶出了一代沖印事業的起落興衰。本集請廖瞇來談近年她的兩本家族書寫《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聽聽她在展開與家人的對話、以及陌生家族血緣的追索中,那些對自身存在更多的體會,還有故事出版後,更多的回饋與新發現。這些故事都還沒有劃下句點,也都正待發掘。 關於本集,我們的推薦書單:《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廖瞇《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廖瞇《大港的女兒》陳柔縉《我的神鬼人生:在深夜的山谷裡,遇見一位博物學家》李家維, 廖宏霖《討海人》廖鴻基 《為什麼我們這樣對話,那樣生活?》查爾斯.杜希格 想獲得最新推薦書單嗎?立即訂閱節目電子報:https://rebrand.ly/unicorn2025======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我們如何開始一個自然的都市?「我沒有辦法活在沒有植物的地方,它是證明我活著的狀態。」——吳書原從小住在台南郊區荒野邊緣的童年經驗,讓景觀建築師吳書原一生都忘不了那片自然。他相信,人跟自然本來就是同一件事,不需要去控制或塑造,只要好好欣賞它的樣子。對他來說,最理想的設計,就是明明是人種出來的庭園,卻看起來像是大自然自己長的。吳書原將帶我們走進台灣的荒野,聊植物、聊城市,聊一種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節目亮點荒野的啟蒙:童年在荒野邊緣長大,「這些不受打擾的自然,是我看過最美的自然。」觀看自然的哲學:「人不是面對自然,而是自然的一部分。」重新定義我們與環境的關係。台灣的植物力:「每個地方,永遠都是地球上的唯一。」一萬多種植物,足以展現世界級的微縮地景。居家荒野提案:「萬物自然的生長,就是它最美的姿態。」學會欣賞每一株植物的獨特。理想的自然城市:「先有森林,再有房子。」讓都市從自然誕生,而非反過來。 ——— 〈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 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 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 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 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 ——— 野島美學日,是一場重新連結自然的邀請當我們學會靜下來,就能成為自己的「野島」 9/13(六).9/14(日) 11:00-17:00▍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 |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主題選書 活動網址:https://tinyurl.com/29d6b6tt ——— 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 ———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一直在花蓮推廣閱讀的許慧貞老師在今年退休了,她沒有停下推廣的腳步,而是帶著更多好奇投向未知的世界,去嘗試更多關於書的可能。本集為您邀請老師再次來到節目,與大家分享她在英國行的第一天就遺失了行李,但是一點都不影響她的愛書人行程的全新體驗。同時慧貞老師也會談到未來的各種推廣計畫,以及她自由放飛不受限的快樂閱讀生活。 PS.行李後來有回來,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關於本集,我們的推薦書單:《成為自由人》李惠貞《世上為什麼要有圖書館》楊素秋《欲望植物園》麥可.波倫 小隐藝文空間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77082682817 想獲得最新推薦書單嗎?立即訂閱節目電子報:https://rebrand.ly/unicorn2025生活慢慢學 年度活動———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9/13(六).9/14(日) 我們在 boven 雜誌圖書館 見!▍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 boven主題選書活動網址:https://tinyurl.com/29d6b6tt======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侘寂」,不只是風格,而是一種 原始、自然、質樸又低調 的生活態度。 在台中東勢,一棟 60 年老房子因「aged」品牌而重生,保留老磁磚與鐵花窗,漆上自然感的泥土漆,透過光影、風與舊物,化為一處安心停留的慢活空間。 本集邀請 aged 主理人 陳芝羚,分享她如何將老屋變成靜謐如洞穴般的居所,帶著孩子與自然共處,在日常裡慢慢找到舒服的節奏。 野島美學日|9/14 慢學講座特別場首次公開分享!aged 主理人 陳芝羚 將帶來她的生活哲學——從一杯台東紅烏龍的緩慢發酵,談到如何在日常裡實踐 侘寂與自然的軟裝之美。想知道怎麼用光影、舊物與自然素材,把家過得簡單卻有溫度?這是一場關於 時間、空間與生活態度 的對話。 名額有限,立即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10551074748176300節目亮點 侘寂哲學:如何在光影與四季變化中,找到與時間共處的美感。 空間設計的起點:從一盞光、一張桌子到一種氣味,思考空間的可能性。 空與滿的平衡:當物件愈來愈多,如何保有留白美感? aged 的品牌故事:從老屋到選物,打造讓人真正休憩的生活場域。——— 〈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 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 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 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 ——— 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 9/13(六).9/14(日) 11:00-17:00▍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 |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主題選書活動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10551074748176300———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近年許多出版社前往韓國參加首爾書展,不僅各種議題書受到韓國版權青睞,今年台灣更成為首爾書展主題,在現場成為矚目焦點。瀅如連續兩年代表木馬文化前進首爾書展,本集為您邀請她來說說首爾書館與台北國際書展有哪些不同之處,以及擅長IP行銷的韓國市場,在出版界有哪些跳脫舒適圈的思考與推廣方式。 關於本集,我們的推薦書單:《做繪本的人》十二位當代繪本創作者《尋找唐吉訶德》金浩然《遊隼》J.A. 貝克課程:羅 PD 的王牌創意企劃力想獲得最新推薦書單嗎?立即訂閱節目電子報:https://rebrand.ly/unicorn2025======生活慢慢學 年度活動———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9/13(六).9/14(日) 我們在 boven 雜誌圖書館 見!▍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 boven主題選書活動網址:https://tinyurl.com/29d6b6tt======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從蠻力到韻律:一瓶苦茶油的慢生活課 種下一棵油茶樹,要等五年才結出第一顆果實。在這段靜慢的時光裡,蜜蜂、蝴蝶和蚯蚓慢慢回來了。 「小島大果」主理人陳生慶、陳致甫,在南投山坡上守護油茶樹,與土地同頻。他們曾用蠻力清除雜草,直到領悟『雜』才是自然常態,心才慢慢放鬆,跟隨土地的節奏,溫柔而有效的整理山林。一瓶苦茶油,便是山林贈與的風味。 9/13、9/14|野島美學日歡迎你來野感小聚,與 陳生慶、陳致甫聊聊——苦茶油的滋味,與山林裡的慢生活。活動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10551074748176300 節目亮點 台灣苦茶油,只佔市售5%?你喝過真正來自台灣的苦茶油嗎? 苦茶油一點也不苦!還帶有堅果香、糖果般甜感 首度公開:南投油茶園的隱藏秘境,適合野餐的森林場景 農事時間感:以『一季』為單位的生活 ——— 〈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 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 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 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 ——— 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 9/13(六).9/14(日) 11:00-17:00▍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 |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主題選書 活動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10551074748176300 ——— 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 ——— 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美珍在十二歲就立志當記者,後來也成功在三十多歲成為知名雜誌的總編輯。但是在四年生下三個孩子後,她決定辭職回家成為全職媽媽。養育三個年齡相近的孩子是非常辛苦的,更何況當時她也是大家族的長媳,每天都還要在廚房中忙碌十多個人的餐食。在孩子陸續進入大學後,美珍重新回到工作職場,熟悉教養與閱讀教學的她成為「品學堂」的文化長,繼續在職場上發光發熱。本集我們邀請甫出新書《工作媽媽學會的事》的美珍,來談這些年她主動選擇的一連串身分的轉變,也分享她在養育三個孩子中領受的一些心得,她怎麼看待媽媽與孩子關係的建立與調適。 關於本集,我們的推薦書單:《工作媽媽學會的事》丘美珍《青少年愛之語》蓋瑞.巧門《青色之花》一青妙 Hitoto Tae《為什麼我們這樣對話,那樣生活?》查爾斯.杜希格 想獲得最新推薦書單嗎?立即訂閱節目電子報:https://rebrand.ly/unicorn2025生活慢慢學 年度活動———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9/13(六).9/14(日) 我們在 boven 雜誌圖書館 見!▍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 boven主題選書活動網址:https://tinyurl.com/29d6b6tt======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飲食,是我們讀懂島嶼最自然的方式一杯茶、一道菜、一種氣味,都是帶我們回家的路徑。本集邀請 飲食文化總編輯馮忠恬,聊聊台灣餐桌上的日常與驚喜。從無咖啡因的龍眼花茶與黃花蜜菜,再走進記憶裡的風味—醬油的香、三杯的熱鬧、油蔥的底蘊,拼湊出台灣獨特的風味形狀。節目亮點「青草茶」與「野草茶」的差異?米的身體裡有溫度計?用「日水風土」讀懂台灣米「台灣的味型」:醬油香、三杯、油蔥酥為什麼世界開始重新採集? ——— 〈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 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 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 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 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 ——— 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 9/13(六).9/14(日) 11:00-17:00▍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 |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主題選書 活動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10551074748176300 ——— 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 ———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來自世界繪本之都--義大利波隆那的碧翠絲.阿雷馬娜,如今是享譽全球的繪本與插畫大師。她在2025年國際書展接受阿布拉教育文化的邀請,來到台北,吸引許多書迷前往聆聽她的分享。主持人惠貞也在今年成為新晉書粉,所以邀請阿布拉的總編輯郭妙芳來一起聊聊阿雷馬娜的魅力,以及繪本的各種神奇魔力。有趣的繪本不僅會吸引孩子,也同樣能吸引大人,重啟成年人的想像世界。這些繪本看似輕薄,但卻能讓人不斷重複翻閱,思考那些簡單字句和繪畫之間描繪出來的世界,以及更多沒有說明卻能觸動心靈的感受。繪本的魅力就是如此無限,一起來聽郭總編與主持人的分享。 阿布拉教育文化FB:https://www.facebook.com/ABULAPressFans 關於本集,我們的推薦書單:《阿雷馬娜專書:探尋微小而珍貴的事》哈梅林文化協會 《童書中的神奇魔力》妮娜.米可森《兒子使用說明書》黑川伊保子《巴黎的獅子》碧翠絲.阿雷馬娜《無所事事的美好一天》碧翠絲.阿雷馬娜《哈洛史尼普波特前所未有最好的災難》碧翠絲.阿雷馬娜《5個廢柴》碧翠絲.阿雷馬娜《神奇的胖胖-蓬蓬-小小》碧翠絲.阿雷馬娜《做繪本的人》十二位當代繪本創作者《想像力的文法》羅大里 想獲得最新推薦書單嗎?立即訂閱節目電子報:https://rebrand.ly/unicorn2025======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野,是自然,是保有生物的多樣性 野,不只在遠方的森林,也可能在你家樓下的縫隙裡,或餐桌上一道菜。 民族植物學者董景生,用二十年的田野經驗,帶我們從部落餐桌走到都市街角,尋找藏在日常的野生植物。從都市養蜂到墳墓區的稀有花草,從被遺忘的風味到未來生存的智慧——你會發現,野,其實一直都在你身邊。 本集亮點 部落餐桌的季節智慧 城市野生植物尋寶術 都市養蜂觀察—蜜蜂健康,城市才健康 「野」作為未來生存線索—在變動世界中保持彈性與共感力 〈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 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 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 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 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 ——— 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 9/13(六).9/14(日) 11:00-17:00▍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 |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主題選書 活動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10551074748176300 ——— 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 ———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作家徐振輔是一個自然觀察者、當代的博物學者、也是一個寫作者。這不僅讓他的科學生涯增添了人文思考的厚度,也讓他的書寫帶出對環境的知性省思。近期他為北美館「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特展寫了一篇短篇〈鳥如何學會語言〉,透過印尼移工訓練綠繡眼的競賽,刻劃人與動物的語境。接下來也將前往印尼群島調查其中一座島嶼的特有種鳥類,人為的開發正在威脅這個島上的生物族群。能夠書寫每一次觀察與感動的博物學者,是怎麼看待這個「人類世」對其他物種的影響?每一次物種的發現與消逝,在振輔眼中看來與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的鏈結?一起來聽本集的分享。關於本集,我們的推薦書單:《馴羊記》徐振輔《Flight Ways》Thom Van Dooren《小鳥小哲學》菲利浦杜柏瓦, 艾莉絲胡梭 《身而為鳥》大衛.希伯利《五感之外的世界》艾德.楊 想獲得最新推薦書單嗎?立即訂閱節目電子報:https://rebrand.ly/unicorn2025======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香氣小酒館|野島美學 𝑨𝒓𝒐𝒎𝒂 𝑩𝒊𝒔𝒕𝒓𝒐由拾心香研主理人 Poky 主持的《香氣小酒館》第二季,以「野島美學」為題,從土地出發,展開一段探問人與自然關係的全新企劃——有飲食與茶,有海洋與魚,有荒野與創作。野,是自由,是每個人擁有自己的形狀。島,是生命的本源。美,是打開感官的那一刻。學,是深度與可能性的展開。每個人,都可以長成一座自己的島。全新企劃的專題節目《香氣小酒館》第二季每週五在〈生活慢慢學〉Podcast頻道、YouTube首播〈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 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 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9/13(六).9/14(日) 11:00-17:00▍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主題選書報名網址:https://tinyurl.com/29d6b6tt———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
在科技時代,我們該如何找尋「生命的出路」? 本集邀請 獨角獸計畫創辦人 李惠貞,展開一場關於自然、閱讀與未來的深度對話。 「即使科技做得到,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那樣做?」本集挑戰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邀你重新審視人類與自然的關係。讓自然不只是遙遠的風景,而是日常中持續回應我們存在的力量。 本集重點:自然與AI,看似對立,其實同源? AI時代,為何我們仍需理解部落智慧? 從《生命的尋路人》出發,走進多元文化,看見世界的另一種可能。來自婆羅洲、太平洋島嶼、極地部族的生命哲學 〈香氣小酒館〉第二季 節目預告 野島美學—成為自然之島不只是走進自然,而是讓自然走進你。8/08 李惠貞|從《生命的尋路人》探尋人和自然的關係8/15 董景生|植物學家的城市『野』學8/22 馮忠恬|從一杯茶開始,尋找島嶼的自然風味8/29 小島大果|來自森林的光—台灣苦茶油的新美學9/05 陳芝羚|侘寂美學的生活空間 9/12 吳書原|自由不羈的荒野—台灣當代的植物美學 9/19 郭庭瑋|從雜魚到野植學—重新認識台灣的風土餐桌9/26 黃之暘|我們與海的距離—今天吃的那條魚,從哪裡來?10/3 林怡芬|捏塑人與土的記憶—在自然與生命之間創作10/10 蔡宇哲|在快的世界裡學會慢,找回好好休息的節奏 每週五《生活慢慢學》Podcast 頻道 / YouTube 首播 ——— 打開一座有風的島——循著台東紅烏龍的香氣,展開一段「人與自然」的對話。 9/13(六).9/14(日) 11:00-17:00▍野島美學日 × 野感小聚 × 慢學講座 × 閱讀策展 |野感小聚|茶飲、香氣、蔬食與選品的聚會交流|慢學講座|台東紅烏龍 × 氣味風景 × 侘寂美學|閱讀策展|自然感官 × 風土飲食主題選書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10551074748176300——— 主持人|拾心香研 Poky企劃統籌|生活慢慢學視覺設計|霧室 ———Podcast|https://www.ic975.com/pglink_lagom/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gom97.5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agom97.5生活慢慢學計畫|https://linktr.ee/lagom975合作來信|service@ic97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