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餐桌上的食農對話
餐桌上的食農對話
Claim Ownership

餐桌上的食農對話

Author: Pina & Yuren

Subscribed: 2Played: 2
Share

Description

在早餐桌上,一個農夫家庭的輕鬆對話

#跟著農夫這樣吃 #農夫怎麼想/農業反思 # 當季食譜


音樂credit: Frogs Legs Rag by Kevin MacLeod
7 Episodes
Reverse
寺院的料理- 時光裡的醍醐味 #大樹林出版社 《時光裡的醍醐味》 水上勉著 (後改編為電影#舌尖上的禪 ) - 思考飲食的內在精神,從餐食等生活微小的事件悟道 - 日本齋食料理與週邊的土地、農產、環境緊密結合的關係 - 台灣的例子:大岡山比丘尼照顧龍眼林,烘成龍眼乾 獅頭山因靠近山邊,每一季的物產會醃釀成醬菜,素齋成為特色 - 日本齋食「精進料理」,提供台灣素食與齋菜異文化的反思:跟土地裡面的東西商量、全食材料理 「無分別心」,深入食材,發揮它們的極致風味 - 有什麼可能?寺廟多有田產,有什麼可能?是否跟跟在地社區、在地農民連結,成為食農文化的一環, 以保存食作為預備的食材,以特色齋食素菜作為與信眾互動的媒介?
06 百變菜豆

06 百變菜豆

2023-07-0606:11

夏天小葉菜不容易種,以豆菜跟瓜菜為主,來認識菜豆(豇豆)吧! - 有哪些豆菜與瓜菜 - 菜豆的百變料理 不同粗細的酸豆有不同的料理方法 醃酸豆角(炒肉末)、日曬老菜豆(滷豬腳) 細嫩酸豆過油爆炒、有豆仁的菜豆悶煮,吃豆仁甜口感 - 菜豆飯的做法
05 在地風味的雞

05 在地風味的雞

2023-07-0106:56

聊聊令人困惑的雞肉與雞蛋選擇: 放山、平飼(飼養密度較低) 白殼、紅殼雞蛋、洗選蛋 肉質、口感,飼料造成雞肉的風味差異 全球 v.s. 在地:除了國際的商業品種外,是否可發展在地風味的雞,符合在地的餐桌
農夫在餐桌上討論一下原因 小農因應之道:打算自己養雞、鴨、鵝 已經變成全球化的工業化養雞:白肉雞 鴨、鵝是比較本土化的產業 作為一個消費者如何因應?白肉雞 v.s. 有色雞(土雞) 改吃水禽? M型社會下,食物價格漸趨兩極化
- Prof. Isabelle Doussan來台的演講 - 歐洲的範型轉移:從追求產量的工業化農業,到注重生態價值的永續農業 - 為什麼要成為生態有機小農 - 所需要的教育
02- 夏天水果

02- 夏天水果

2023-06-0606:25

荔枝、芒果產期到了 台灣夏天水果 該搶早買水果嗎?
01- 米豆

01- 米豆

2023-05-2909:14

米豆粥作為農家菜 米豆的種植特性 米豆粽、米豆籤 老人家不愛種了:稀有的本地新鮮米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