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艾瑞克IN新聞

艾瑞克IN新聞
Author: 資深媒體人陳志仁、資深媒體人李彥謀、資深媒體人李志華、資深媒體人李書璇、資深媒體人林忠勳、體育主播楊博智、資深媒體人林承志
Subscribed: 38Played: 347Subscribe
Share
© 引傳媒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資深媒體人陳志仁、李彥謀強強聯手暢談台灣國內外大小事,即時分析新聞內幕並掌握時事脈動,歡迎喜歡聽「眉角」的朋友們,準時收聽「艾瑞克IN新聞」!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52 Episodes
Reverse
樺加沙颱風沒有登陸台灣,9月22日晚上花蓮被列入降雨警戒,連同台東被發布超大豪雨特報,此時,全台主要縣市消防局或特搜大隊都箭在弦上,隨時待命,23日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副大隊長陳政彥,向花蓮縣消防局方面聯繫,是否需要支援,得到正面回覆時,陳政彥立即整裝,與長官率隊前往花蓮。
陳政彥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說,23日下午5點半第一支先遣部隊出發,晚上8點,第一梯次大部隊集結,總共88人,包括5支特搜人員、義消、醫療組的醫生及護理師,還有民間救難團體,他說,當時收到訊息,馬太鞍橋已被洪水沖斷,有部分民眾受困,事不宜遲了。
陳政彥表示,之前有水患與水域救援經驗,例如2024年山陀兒颱風,造成金山、萬里淹大水,這次備妥橡皮艇、破壞器材、防寒衣、救生衣等,然而到達現場-花蓮光復糖廠指揮中心,才發現災情比想像中還要嚴重,本以為兩、三天就能結束,但卻輪替9天、3梯次。
事實上,新北消防特搜人員前往花蓮時,直到宜蘭南澳鄉,天氣還相當不錯,陳政彥覺得一路上蠻順暢的,22台車、88人部隊,浩浩蕩蕩南下,但是,先遣部隊回報「台11甲」路斷,需開往台東長濱,再繞「台9線」北上;進入花蓮後,風雨交加、土石滑落、路面崩塌,果不其然,一輛救助器材車耗損無法前進,幾分鐘後,竟有一台器材車被落石擊中。
陳政彥趕緊詢問是否有同仁受傷,幸好,但也是千鈞一髮,就差不到一秒鐘,落石砸中後車窗,一來一往,折騰些許時間,陳政彥當機立斷要同仁把遇險車駛離山壁,後來該車仍駛抵光復災難指揮中心,而整趟車程耗費7.5小時;到達現場,聆聽指揮中心簡報,竟有168件報案受困與失聯情況,讓「新北大部隊」都緊張起來。
陳政彥回憶道,第一時間在凌晨搜救時,其實是很艱困的,除了要涉水,有時水高及腰,有時還遇水量暴漲,跟當初在新北預想是兩種情況,「當資訊不對等時,精準判斷並不容易」,尤其是前兩天,依然下著滂沱雨勢,直到第3天才放晴,重機械與山貓才陸續進場…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被開罰單了!許多民眾都覺得自己好委屈,決定申訴去!《艾瑞克IN新聞》再度邀請新北市交通事件裁決處申訴課課長劉彥廷登場,聊聊那些「比八點檔還離奇」的罰單故事,最扯的還有民眾用「遇到靈異」「被下降頭」為理由來申訴自己被開罰單,讓他們苦笑不得。其中像是近來許多假車牌在路上大違規,卻害真車主收鉅額罰單,劉彥廷表示,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報警備案,並憑報案單向裁決處申訴,才能自保。
劉彥廷說,近年最頭痛的案例之一,就是偽造或冒用車牌。有人甚至在網路上買「假牌」掛上車繼續跑生意,結果波及到真正的車主。劉彥廷提醒:「有民眾一天收到20幾張罰單,結果車主人還待在新北,車卻在彰化狂飆。」
還有不少駕駛自以為聰明,用翹起車牌、塗反光漆等方式逃避攝影機。劉彥廷笑說,看起來或許能規避檢舉,但只要被警察攔下來,這類行為屬於「遮蔽牌照」,罰金動輒上萬元,還可能被要求臨檢、重新驗車。他提醒大家,想省一張罰單,結果反而整個錢包的錢都飛了,真的划不來。
在眾多創意申訴中,他說還有人辯稱自己有「繫安全帶」,只是「背包的帶子比較細」。不過劉彥廷說,交通裁決處真的會去比對照片,確認安全帶的粗細與位置,他也請民眾不要再拗了,笑指「還要比對包包帶子的寬度,真的感覺這工作越來越像法醫鑑識。」
劉彥廷也表示,外送員與計程車司機是申訴大宗,因為一張罰單往往吃掉他們一天的收入;劉彥廷說完全理解他們的無奈和辛苦,也強調會查明是否誤罰,但若證據確鑿還是得依法處理。「我們知道他們辛苦,但安全與法規不能妥協。」他說。
許多民眾申訴時都希望能「打個折」。但劉彥廷無奈表示,所有金額都是依交通部明訂基準,「我們後台也不能改金額啦!」若真的有誤開或條文引用錯誤,才可能調整,但絕非用求情的方式就能減輕。
對五花八門的申訴,劉彥廷印象很深的案例是一位民眾聲稱自己被「下降頭」,因此才會不停違規、被開罰單。他說對方每收到一張就申訴一次,理由從「鬼遮眼」到「被附身」都有。劉彥廷笑說:「我們都很想回他,這類問題要不要去行天宮請示一下…」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釋本願法師以音聲弘法、以願行度眾,從少年薰修梵唄到創建道場鶯歌「滿願寺」、培育弟子,本願法師修習佛法如同梵唄,柔和卻深具力量。而在弘法的過程中,他也影響了許多世俗中的人,其中包括昔日在知名企業擔任專業經理人的張慰慈。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邀請了釋本願法師與知名作家張慰慈,談起兩人因一場告別式結緣,那是關於張慰慈父親的喪禮;讓張慰慈從本願法師的誦經聲裡,聽見了安定與慈悲。
1972年出生的釋本願法師,自幼便展現對佛教音聲的深厚感應。未出家前,他曾在墓地打工,為往生者整理墓碑、除草、清掃。當時的他並未覺得畏懼,反而在那片靜默之地,生起對「生死無常」的深層思索。國小六年級那年,本願法師初次接觸寺院的梵唄,清澈的聲音使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與歸屬;自此,成為他與佛法之間的橋梁。
後來,本願法師拜入佛門梵唄泰斗「上廣下慈老和尚」座下學習,嚴謹的訓練讓他體會到音與心合一的重要。多年修持下來,他的聲音帶著慈悲與力量,成為眾生心靈的慰藉。
2003年,本願法師為報四重恩,創建「佛世界道場」。當時經費有限,他白天監工、夜裡誦經祈願,親手參與每一磚瓦的建造。五年後,鶯歌滿願寺大雄寶殿正式落成,以願力圓成的修行成果。近年,本願法師又投入新竹觀音佛寺的建設,希望將弘法教育與文化推廣結合,打造一座能讓世人修心養性的道場。本願法師說:「建寺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讓眾生有安住之所,心能靜,法就能入。」
為深化佛法內涵並貼近現代社會,2018年,本願法師取得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學位。他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佛法,並透過電視弘法、講座與社會活動推廣佛教文化。他認為:「弘法要入世,才能真正接引現代人。」
本願法師長年推廣梵唄教育,成立梵唄研修課程,培養新一代法音傳人。他以親切溫和的教學方式,帶領學員體會「聲中有法、法中有心」的深意,讓佛教音樂不再只是儀式,而是一種修行的實踐與文化的傳承。
知名作家張慰慈原在企業界擔任專業經理人,生活忙碌、節奏快速。直到父親離世的那一天,她在悲痛中聽見本願法師的誦經聲。那是一場莊嚴的告別式,法師的慈悲,透過音聲低沉而穩定,像一股溫柔的力量,撫平她的悲傷…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一袋茶葉,早期老行家只要『踢一腳』,便知道比重與價格多少。」這段江湖傳奇,正是台灣茶產業隱性知識的縮影。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主持人茶路掌門林承志與講茶學院創辦人湯家鴻(Tommy),邀請茶業改良場前場長陳右人回望茶產業自外銷轉內銷與「還茶於農」之後的歷程,直指關鍵不在浪漫敘事,而在系統化的人才梯隊與可被市場信任的標準。
說起陳右人,自民國100年(2011年)借調回任場長起,他推動茶葉感官品評認證系統與丙級製茶師等制度,嘗試把師徒口耳相傳的功夫,轉譯成可擴散、可驗證、可升級的公共能力。他的盤算簡潔而宏觀:以標準重聚產業價值鏈,以教育補上世代斷層,讓台灣茶重新長成一門「能規模、可溢價」的現代產業。
民國七十年代後,台灣茶逐步由外銷轉內銷,「自產自製自銷」固然喚回了茶權,但也帶來規模切碎、品牌分散、驗證薄弱的副作用。陳右人坦言:「門市與小廠林立,單點風景更美,卻難以支撐長鏈投資與國際溝通的共同語言。當市場信任仰賴個別店家的『行家踢一腳』,產業便容易被經驗綁架、被價格帶著走,議價權與技術累積皆難以沉澱。」
「踢茶看比重」、「手捻辨熟成」、「併堆調勻香氣」…這些看不見的技藝,需要長時程的身體記憶。然而青年多半先赴異業累積能力,回鄉投入茶業時,管理思維有、古法手感卻不足。結果是產線可運作、風味難複製,世代傳承斷在關鍵的臨門一腳。陳右人提醒:「沒有結構化的訓練梯道,產業很快「會做產品,卻做不出經典」。
為了把師徒秘訣轉成公共資產,陳右人在任內完成茶葉感官品評認證系統,並推動丙級製茶師考照,把「看、聞、嘗、評」的流程、指標與誤差都制度化。標準不是抹平風土,而是建立可比較、可教學、可升級的共同底盤;一旦底盤穩固,地方風味與名莊敘事才有可信度,國內外市場也才有可被驗證的溢價依據。
制度向內穩盤,教育向外擴圈。陳右人設計循序漸進課程,面向準從業者、現職店家與純興趣者,讓消費者不只「喝得喜歡」,更能「說得明白」。當品飲變成共享語言,社群會產生躍升式的話題波峰。「一次議題帶動一次進場,需求升溫刺激供給創新,形成小而密集的產業脈衝,避免平緩下滑…」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福添福嘉南鷹隊今年在「企業女子壘球聯賽」戰績橫掃各隊,以28勝2敗王者之姿進入季後賽,其中兩位新生代球員葉貴萍、陳喜晏在賽場上代表青春活力新力量、展現福添福嘉南鷹雄厚的球員實力。葉貴萍、陳喜晏接受了《艾瑞克IN新聞》體育節目「企業女壘週報」主播楊博智專訪,暢談如何兩人的成長與默契,不僅在球場上展現精進的球技,私下也以真摯的友誼鎖定未來目標。
對於嘉南鷹的兩位年輕戰將葉貴萍、陳喜晏,主播楊博智笑稱她們是「聯盟的無聲殺手」,話不多、表情淡定,但一上場就以快狠準的動作掌握比賽節奏。
葉貴萍以打擊「怪力少女」著稱,防守外野幾乎沒有死角;陳喜晏則以穩定打擊與冷靜判斷著名。兩人雖少言語,卻能在關鍵時刻心領神會。「此時無聲,甚有聲。」這份默契,是多年訓練與相互信任的結晶。
葉貴萍每一年都讓自己「升級一個等級」,從校園聯賽一路晉升企業聯盟,再入選國家隊。她的努力,讓球迷見證一位外野強打的養成。而陳喜晏,高三時就以最年輕的身份轟出全壘打,展現強烈的競爭心與潛力。
她們彼此依賴,並靠實力站穩球隊位置。葉貴萍說:「能進國家隊,不是因為誰帶誰,而是各自有能耐。」兩人同為嘉南鷹的主力野手,默契十足,平時少話,卻能在比賽中以眼神傳遞戰術。
兩人不僅是隊友,更是彼此的精神支柱。擔任游擊手的陳喜晏笑著說:「因為後面是她,我才敢放鬆、做自己。」這句話透露出對葉貴萍的信任。她們在場上互補,場下則互相傾聽。
其中,節目也提到如果有一天葉貴萍被挖角旅外日本時,陳喜晏立刻一句「我跟她去」,展現兩人深厚情誼。她們彼此砥礪、互相支持,讓比賽之外的關係更顯溫暖;多年相伴,她們從國中、高中到企業隊,成長軌跡幾乎重疊…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中國連前總理李克強的死亡真相都能封口了,一個演員于朦朧算什麼?」中國男明星于朦朧離奇身亡,引發外界懷疑「被自殺」,中國官方雖聲稱「意外死亡」,但消息一出即遭全面封鎖,相關關鍵字、消息在微博、抖音等社群平台被刪除。
在最新一集的《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特別邀請了長期關注中國議題的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律師兼會計師王朝正,分別從政治與法律的角度,來分析整起事件的諸多疑點,于朦朧事件似乎與中國長年處理「敏感人物」的手法如出一轍,構成一條熟悉的壓制真相的路徑。
公都盟執行長張宏林分析,中國近年多起「疑似被自殺」案件皆有共通特徵:警方第一時間封鎖現場、拒絕公開監視畫面、延宕或操控法醫報告,使「自殺說」淪為維穩話術。
律師王朝正則指出,依照正常法律角度來看,死亡案件應有完整的調查、蒐證、法醫鑑定等司法程序;更最重要的是針對案發當時的周遭證人、家屬或者相關對象進行訊問,追查真相程序理應繁瑣又謹慎。「所以很難想像如此重大的案件可以在不到半天,就能完全排除他殺可能性。」
節目中,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也將于朦朧事件與李克強之死對照,指出兩者的輿論處理幾乎一致:先「降溫」、再「封口」、最後刪除所有相關字詞與訊息。「中國政府最害怕的並非死亡本身,而是人民產生共感、進而形成政治情緒。」
張宏林進一步分析表示,官方壓抑哀悼與討論,目的在切斷社會的情感連結。這樣的高壓手法雖能暫時消音,卻讓社會信任進一步崩壞。「當人民連哀悼都要小聲,真相自然會永遠沉默。」此話引起網友強烈共鳴,也凸顯在中國體制下,連死亡都可能成為高度政治敏感議題。
「真正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社會對謊言的習慣。」從藝人到公務員,每個人都可能在體制中被犧牲,而沉默成為唯一安全的選項…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許多民眾都有交通罰單申訴的經驗,網路節目《艾瑞克IN新聞》邀請到新北市交通事件裁決處申訴課課長劉彥廷,他接受主持人花俏妹和陳志仁訪問時說,讓他們苦笑不得。另外對許多民眾常常使用的「撇步」像是拒簽罰單、「牽車偷吃步」等等,他也在節目一一告訴大家這些「招」到底有沒有用。
劉彥廷笑說,有駕駛以為「不簽名、不收罰單就不算成立」,但事實上警察只要完成告知權利程序(例如五天內可繳款、可到裁決處申訴等),罰單依然生效。他提醒大家,拒簽不代表沒事,別以為這樣就可以規避罰單。
交通申訴榜前三名:方向燈、闖紅燈、不禮讓行人
去年「行人地獄」議題發酵後,交通部修法加重「不禮讓行人」罰則,也使這項違規暴增;另外針對最常遇到申訴的三種樣態,劉彥廷指出,前三大申訴案件分別是:沒打方向燈,闖紅燈,以及不禮讓行人;經常有許多民眾被開罰單的超速,反而不在榜上,他說,這是因為超速都是機器拍下的就是事實,比較沒什麼好辯的。
劉彥廷也分享,駕駛人的申訴理由真的是五花八門,常見的有:「照片那個人不是我」,還有闖紅燈者堅持「那是橘燈不是紅燈」,即使調出影片,大家一起看畫面,民眾還是咬定自己沒錯,他笑說:「這時候我們都會很想建議對方去驗色盲。」另外還有看過民眾經常來申訴,每次申訴的理由都跟「靈異」有關係,不是「被下降頭」就是「被附身」,讓他們真的苦笑不得。
針對一些民眾,是因為紅燈時牽著機車偷渡過路口被開罰單來申訴,認為自己當時應該是行人,不該被開罰單,劉彥廷特別澄清:「法院已判定牽車仍屬駕駛行為,等同闖紅燈。」他說除非是機車真的壞掉、完全不能發動,才不算違規。
此外,針對一些錯誤的概念,劉彥廷也特別做說明,像是外界以為檢舉人能領獎金?他表示「完全沒有,一毛都沒有!」還有很多民眾認為紅線停車「只是買瓶水為何被開單?」他說,紅線24小時禁止停車,就算停一秒都算違規,提醒民眾勿存僥倖,不然「你那瓶水可能變成全台最貴的一瓶…」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我們選擇蔬食時,不只是減少肉類,而是學習用一種更慈悲、更正念的方式來對待世界。」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再度邀請知名作家張慰慈,暢談自己選擇蔬食的心路歷程。張慰慈表示,飲食並非僅是身體的補給,更是心靈的修行;透過這樣的飲食方式,她感受到與生命更深層的連結,也讓生活回歸簡單與安定。
在節目中,張慰慈被問到為何會決心走向「佛法生活」?她表示,經歷事業的起伏後,逐漸將重心轉向身心健康,尤其皈依藏傳佛教的過程中,讓她更加體悟「慈悲」與「感恩」的重要,並自然地融入飲食選擇。「佛法教會我放下執著與慾望,而蔬食則是最實際的生活實踐。這份選擇,讓我不只照顧自己,也將善意擴及他人與環境。」
張慰慈的飲食日常簡單卻充滿幸福。她習慣在早餐準備一碗溫熱的燕麥粥,搭配當季水果與堅果,補足營養也讓身體有安定能量。午餐常見的是多樣化的蔬菜便當,像是炒青江菜、豆腐佐香菇,既清爽又均衡;晚餐則偏向清淡,一碗南瓜濃湯或蔬菜湯搭配全穀飯,就能帶來溫暖與滿足。她強調:「蔬食不是犧牲,而是讓自己用更健康的方式好好善待身體。」
在節目中,她談到自己對料理的態度。對她而言,做菜不是繁複的技術挑戰,而是一場專注的過程。她喜歡邊切菜邊默念感恩,體會食材的自然風味。她說:「當我在廚房裡專注料理時,其實就是在修心。」例如她常煮的番茄羅勒義大利麵,只需幾樣簡單食材,就能呈現清新的風味;她也愛以香菇、芹菜與紅蘿蔔熬製蔬菜湯,讓家人朋友在分享時感受到暖意。
張慰慈特別喜歡邀請朋友到家中,品嘗自己用心準備的蔬食料理。她不急於說服大家立即成為純素者,而是建議「先從減少肉開始,一週一日不吃肉」。朋友們常驚訝於蔬食的多變與美味,這些回饋讓她覺得喜悅倍增。她說:「分享這條路,不是壓力,而是一種快樂。」因為當身邊的人因飲食而變得更健康時,這份幸福也會自然回到自己身上。
《無肉之歡》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個推廣正向生活的媒介。張慰慈用自身的故事與料理方式告訴觀眾,蔬食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修行。當人們以正念和慈悲出發,能同時滋養身體與心靈,並帶動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她堅信,當每個人都願意從一餐開始改變,世界就會因此更加溫柔與美好…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企業女子壘球聯賽」本季競爭激烈,臺北臺產熊讚隊在年輕世代的推進下,展現截然不同的活力。兩位新生代代表,鍾宜芸與高宥瑄,接受了《艾瑞克IN新聞》體育節目主播楊博智專訪,暢談如何以「美少女戰士」和「台南囡仔」的身分,逐步在企業女子壘球聯賽球場上,一步步嶄露頭角。她們不同的成長背景與球風,正巧合地構成球隊攻守兩端的重要補強,也讓臺北臺產在激烈的戰況中保持競爭力。
鍾宜芸,從小便展現過人運動天賦,球場上有時神來一筆的表現,自稱被教練取為「美少女戰士」,但也因為在球場上的表現,時而美技連發、時而失誤連連,被主播楊博智取了「神經刀」的綽號。
對於今年球場上的表現,鍾宜芸坦言開季時給自己太大壓力,希望挑戰金手套,卻因此一度陷入失誤率偏高的困境。儘管如此,她在攻、守兩端仍成為球隊關鍵人物,往往能為球隊帶來轉機。因此,球隊也衷心期盼著鍾宜芸能學會在活潑與專注間找到平衡,才能真正成為球隊中流砥柱。
與鍾宜芸截然不同,高宥瑄是本季最令人驚喜的突破者,雖然她並非科班菁英出身,而是從國小參加樂樂棒後,才逐步接觸壘球。來自台南的她,獨自北上追夢,在球隊裡曾長時間坐板凳,等待上場的機會。然而,今年她終於以穩定守備和靈巧跑壘,站穩先發名單。高宥瑄笑著說:「在場下休息太久了,會輪到我也不意外。」這份自信,正是她在場上快速成長的最佳寫照。
本季臺北臺產在賽場上,除了仰賴老將經驗,更要歸功於年輕世代的承接。鍾宜芸雖然一度因失誤率讓自己心情沉重,但她仍是外界公認的攻守兩端潛力股。而高宥瑄的守備與擊球,則在多場比賽中獲得主播點名,期待能更多出現在「好球回顧」片段。兩人分別代表了「高期待」與「努力派」,也因此成為臺北臺產不可或缺的雙重力量。
過去被主播戲稱臺北臺產隊內「不太熟」,但鍾宜芸與高宥瑄的搭檔卻打破了這樣的印象。兩人一動一靜的性格組合,讓球隊氣氛更多了互動與笑聲,也使得年輕球員敢於展現自我。她們的友誼與默契,不僅延伸至場下的趣味對話,更在比賽中化為默契配合,讓團隊凝聚力顯著提升…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可以在Netflix等頻道找到很多關於「大洪水」的電影,場面怵目驚心,拍得唯妙唯肖、煞有介事般,但這樣的場景以真實在台灣上演,「樺加沙颱風」在沒有登陸的情況下,挾帶豪雨衝擊東台灣,並在花蓮造成慘重傷亡,超過20人死亡,失蹤數最多從30多人,至今仍有數人尚未尋獲。
花蓮縣政府此次鬧了空城計,縣長徐榛蔚出國未坐鎮地方,飽受外界批評,藍委傅崐萁又因為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禍,與中央及行政院長卓榮泰槓上,企圖甩鍋責任;面對慘重災情,各界善款與物資源源不絕進到花蓮,國軍、義工等先後抵達光復鄉救難,朝野各黨亦自發性組織「鏟子隊」赴前線「作戰」。
時代力量發言人、新竹市議員廖子齊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表示,據了解,物資已暫時無虞,但人力仍欠缺,即災後復原與重建,需要更多人力協助,時力的苗栗縣議員葉忠倫以率隊投入;時力評估,災民心理創傷比起硬體重建,需要更多時間,因此決定分批進駐花蓮,包括黨主席王婉諭等,現階段先協助重整家園,後續則是對災民的心理輔導。
廖子齊指出,可以感受到台灣人的熱情與熱血,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過建議大家不要漫無目的到花蓮,而是要先到「前進指揮所」報到,或選擇自己信任的單位,接受調遣;她表示,目前先減少中央與地方相互的責罵,共體時艱解決問題,不要一直搞一些小手段,特別是物資的分配,地方的決策者必須發揮智慧。
相較各政黨投入賑災,民眾黨則陷入另一場「狗仔暴風圈」,黨主席黃國昌被戲稱又搞垮一個媒體「菱傳媒」,他數年前成立「吹哨者協會」,意在揭發弊案,不料卻爆出與記者合作跟拍朝野政治人物,除近期的王義川,還有之前的潘孟安、陳時中、林右昌,菱傳媒也證實,國民黨立委顏寬恆的弊案,資料也來自於黃國昌系統。
黃國昌的行為,猶如當年的水門案,更像是清朝商人任伯安,專門收集官員資料或醜聞,做為防身或打擊對手的材料「百官行術」,最後被四貝勒雍正燒毀;黃國昌神隱6天,在立法院開議首日打破沉默,仍為自己辯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在市長任內,曾進出所謂「會館」,後續不了了之,有狗仔成員事後恍然大悟,原來黃國昌已被提名為不分區立委。
廖子齊說,自己曾在網路看到一則笑話-「柯粉昌粉終需一戰」,因為柯昌都想拿到第三勢力的代表權;然而,「民眾黨根本沒有資格說自己是第三勢力,他們沒有中心思想」,廖子齊指出,狗仔記者辭職,說不定還有背信罪則,然後菱傳媒為此關閉,「請問黃國昌做了什麼?我相信以他學法律的背景,他早就設了防火牆…」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一般民眾都以為動保處大概就是處理流浪狗貓相關事宜,其實可沒這麼簡單,新北市動保處技正蔡任桓在節目《艾瑞克IN新聞》中大聊救援日常,從狗貓、蜥蜴到猴子,甚至還得因為鄰居間的寵物檢舉而要充當「鄰里和事佬」,簡直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他也提醒大家,如果在外面被一群狗包圍,「不要跑、不要挑釁,更別想『擒賊先擒王』打帶頭的那隻!」
許多民眾都很想知道,如果遇到「惡犬」到底要怎麼因應?蔡任桓說,正確方法是降低存在感、慢慢後退,慢慢離開,不要做出奇怪或激怒牠們的大動作。簡單說就是:「裝沒事,比兇更安全。」
他說除了犬貓,動保處還常接到寵物蜥蜴、蛇或兔子的通報,蔡任桓透露,有些動物根本是走私來的,又沒有晶片能辨識主人,只能公告協尋。若是合法可養的種類,會開放認養;若是外來種如綠鬣蜥,就必須依法處理。至於更特別的案例,他笑說:「還真的有人養過食人魚!」
提到最讓人頭痛的,其實是「抓猴任務」,蔡任桓坦言,誘捕籠才是最安全的方法。他還爆料,最近同仁用雞排當誘餌,猴子馬上乖乖入籠,「因為牠們早就習慣人類食物啦!」至於電影裡常見的「吹箭麻醉」?他直呼危險,不僅容易誤傷同仁,也可能讓動物亂竄,現在已極少使用。
另外像是在台灣南部,綠鬣蜥的族群繁殖已成為棘手問題,甚至被公告為禁止飼養品種。雖然北部氣候較不適合,但仍有零星案例傳出。蔡任桓也說,這類外來物種一旦失控,會對當地生態造成衝擊,因此救援與管制的平衡,就是動保處的重要任務。
蔡任桓說,新北動保處接到的寵物相關檢舉不勝枚舉,最常見的是「鄰居家狗太臭」或「半夜狂吠」。不過他解釋,動保法只管「是否傷害動物」,味道和叫聲並沒有明確標準,很多時候只能勸導。有人養一兩隻就被檢舉「很臭」,有人養十幾隻鄰居卻覺得還好,這其實更多是鄰里關係問題,也讓動保處人員因此疲於奔命。
談到工作難度,蔡任桓說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怕狗」。畢竟不只面對溫馴的寵物,還會碰到比特犬或其他有攻擊性的動物,甚至連貓咪的爪子都能造成嚴重抓傷。因此動保人員必須學會自我保護,也要有心理建設…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中國知名男演員于朦朧,因在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飾演楊冪的四哥而爆紅,擁有龐大粉絲基礎。然而,年僅37歲的他卻在9月11日驟然離世,傳出墜樓身亡的消息。一開始媒體以「自殺」報導,但隨即出現「他殺」、「被陷害」等不同說法,至今事件真相陷入羅生門。對此,在最新一集的《艾瑞克IN新聞》中特別邀請了兩位阿卡西紀錄解讀師,加拿大阿卡莎國際中心的專家王幼辰(Allen Wang) 與陳逸歆嘗試從靈性的角度還原事件,並以正向關懷的方式,探討人生命運與社會真相之間的連結。
「于朦朧的前世曾是一位戲子,常以花旦角色示人,並因氣質細膩而受矚目。那一世,他同樣面臨表演之外的社交壓力。」阿卡西紀錄解讀師王幼辰表示,從靈性的角度來看,于朦朧重複的生命經歷,提醒人們名利場背後往往隱藏著難以言說的脆弱。正因如此,外界對他的憐惜與同情,不僅來自於演藝作品的喜愛,更是一種對靈魂韌性的共鳴。
節目中,阿卡西紀錄解讀師王幼辰也指出,于朦朧生前參加的那場聚會並非一般飯局,而疑似涉及黨政高層、企業大佬與娛樂圈之間的權力遊戲。更令人震驚的是,現場可能存在潛在的性剝削安排。
「在聚會現場有人手持平板,顯示當紅男演員的名單與價格。」阿卡西紀錄解讀師王幼辰提起這個細節也引爆討論,若屬實,是否代表部分藝人被迫淪為權勢者的「商品」?這樣的揭露不僅戳破光鮮亮麗的演藝圈表象,更引發社會對潛規則的憤怒。
事後,于朦朧母親據稱發布聲明,表示後事已低調完成,並強調兒子「自行結束生命」。然而,坊間質疑聲浪不斷,認為這份聲明可能並非母親親筆,而是出於高層壓力所迫。這種矛盾,再次放大「真相被掩蓋」的懷疑。
阿卡西紀錄解讀師陳逸歆指出:「于朦朧的母親或許早已知曉部分真相,卻因無力對抗龐大壓力,只能選擇沉默,作為母親的無奈,讓人更能體會家庭在失去至親後的痛苦。」從靈魂角度而言,亡者最需要的是理解與祝福,而非無止境的爭議…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台灣女子壘球的舞台上,來自不同學校的選手往往因比賽而相遇,但U18周宜葶與張宸瑄這對投捕搭檔,卻在競爭與磨合中培養出獨特情誼。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的體育節目「企業女壘週報」,體育主播楊博智邀請了U18周宜葶與張宸瑄,她們既是對手,又是並肩作戰的夥伴,從高中聯賽到U18國際賽事,都能看見兩人攜手奮戰的身影,不僅展現了年輕球員的求勝心,更詮釋了壘球場上的團隊精神。
周宜葶來自台中東山高中,球隊在近兩屆高中聯賽完成連霸,展現壓倒性實力;張宸瑄則效力於新北丹鳳高中,連年打進四強,始終扮演挑戰者的角色。兩人原本在場上互為勁敵,卻因入選U18代表隊而並肩作戰。這段「敵人變隊友」的過程,也為她們之間的故事埋下伏筆。
在球場上,投手與捕手的合作是比賽的核心,但這對組合也不乏摩擦。周宜葶以剛毅著稱,速球均速超過95公里,控球能力逐漸成熟;張宸瑄則屬於智慧型捕手,能夠在比賽中臨場調度,設定投球框架。兩人有時意見不合,球場上難免有爭執;然而,正是這份強烈的求勝慾望,讓她們在高壓比賽下持續精進,白天爭執、晚上和好,成為彼此最了解的戰友。
其中,對周宜葶與張宸瑄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竟然意外造成如膠似漆的好友,出現激烈爭吵、甚至冷戰。原因是張宸瑄曾在協會盃關鍵比賽上,對決投手周宜葶,最後在滿壘時,張宸瑄打出再見安打,導致周宜葶的球隊吞下敗仗,兩人一度僵持到集訓時互不說話。
最後,周宜葶選擇放下,買了張宸瑄喜歡的「史迪奇盲盒」,低著頭送上小禮物,兩人才紅著眼眶破冰和好。這段插曲,從一場激烈對決延伸為生活中的情感交流,也顯示她們不僅是投捕搭檔,更是能分享眼淚與笑聲的好朋友。
高中教練對周宜葶的評價是「貌似柔弱,實則剛硬」,她雖然外表文靜,但在場上卻能展現不服輸的韌性,去年更在高中聯賽以防禦率1.20、奪三振率高居全隊之首,成為奪冠的重要關鍵。張宸瑄則被形容為思路清晰、指揮型捕手,她在本季以捕手阻殺率超過四成的成績,證明了她掌控比賽的能力。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因壘球結合,激盪出互補的化學反應…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中國國民黨主席10月18日改選,6位候選人分別是「孫文學校」張亞中、前國大蔡志弘、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彰化縣長卓伯源;至於具有民意基礎的縣市長盧秀燕、侯友宜,以及立法院長韓國瑜都未參選,新黨魁將迎戰2026地方選戰乃至2028總統大選。
究竟誰的勝選機率較高,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呂家愷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稱,黨主席選舉還是要看誰具有基層動員能力,特別是有地方組織系統支持者,其中以郝龍斌相對較有實力,但有部分年輕黨員青睞羅智強,而網路能量不弱的鄭麗文也有一定支持度。
「如果認為必須藍白合才能贏得政權,國民黨主席有沒有戰略?我認為不論怎麼合,國民黨不能失去主體性與特色,也就是要藉由國民黨的力量,去影響民眾黨,不是讓國民黨越來越靠向民眾黨」,呂家愷說,「確實有聽到基層聲音,表示大罷免32:0,是有白營的支持,所以下次要投桃報李挺白軍,我認為這是黨中央必須注意到的事。」
呂家愷直言,對於民眾黨的主張、立場、價值,自己從政至今都不是很清楚,只聽過理性、務實、科學,還有清廉、勤政、愛鄉土,有點像把民進黨那一套移植過來,但許多政策是常變來變去,特別是兩岸關係與主權這一部分,國民黨與民眾黨應該是有一些差距。
「事實上,我在地方的感受,民眾黨對於藍白合是比較急迫的,想要趕快去促成,國民黨目前是不急的」,呂家愷說,民眾黨9月初放出新聞說會再9月底公布第一波議員提名名單,這就很奇怪了,藍白都不確定怎麼合,就要先提名,是不是先搶先贏的意思?
呂家愷質疑,民眾黨提過「聯合政府」的概念,然而聯合政府能穩固多久、遊戲規則怎麼定、聯合的方式如何,這麼多未知數,也就是說,藍白合還有很多工程需要去做、去協商,或許在中央的立法院比較容易藍白合,畢竟能夠制衡執政黨,但是在地方,恐怕又是不同的景象,這些都是國民黨新任黨主席的考驗。
對民進黨而言,曾任扁政府環保署長的郝龍斌,或許是相對容易對話與溝通的主席人選,且據稱中共方面較偏好鄭麗文而非郝龍斌,呂家愷表示,「外來勢力沒有投票權,可以不必顧慮外來勢力怎麼想,共產黨遠永是共產黨,國民黨是國民黨,國民黨的路線,不會因為中共決定什麼而改變,重點還是要去除對手的抹紅,關鍵也在怎麼把九二共識講清楚…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火災無情,短短幾分鐘就可能決定生死,面對熊熊火勢,你會選擇衝回屋內搶救貓狗?還是往頂樓狂奔求救?新北市消防局火災預防科股長邱晧純在接受網路節目《艾瑞克IN新聞》主持人陳志仁和花俏妹專訪時表示,這些都是錯誤決定,可能讓自己陷入更危險的境地;他指出逃生三關鍵是「往下、往外逃」「不折返回火場」以及「資訊清楚報」。
當住家發生火災,許多人直覺認為「往上跑比較安全,還能等救援」,但這其實是大忌,邱晧純解釋,火災產生的濃煙比空氣輕,會迅速往上竄,往頂樓反而是把自己推進「毒煙雲」。正確做法應該是「往下、往外」逃生,若路徑被阻斷,就退回相對安全的密閉房間就地避難,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主持人花俏妹提出自身經驗,指小時候全家人身在知名今日百貨大火現場,明明已經逃出,爸爸卻又折返回樓上的餐廳去取遺落在桌上的鑰匙,幸好最後平安回來,但已經讓全家人嚇壞。邱皓純也說,根據消防實務經驗,很多人因為想救寵物、拿財物又折返火場,這其實相當危險。
邱晧純強調,火場火勢在短時間內就會進入最猛烈的階段,一旦折返,死亡風險倍增。真正愛家人或毛孩,應該交給專業消防人員處理。他也表示,民眾打119時,最關鍵的是提供「五要素」,首先「人」:是否有人員受困、數量多少。再來「事」,火勢情況如何,有無爆炸危險。還有大約多久前開始燃燒,確切地址、樓層,還有建物用途,是住家、工廠還是倉庫。
「尤其受困人員要講清楚!」邱晧純提醒,錯誤訊息會讓消防員在濃煙中多跑好幾趟,甚至延誤最佳救援時機。許多民眾都認為火災逃生一定要「拿濕毛巾摀口鼻」,但邱皓純澄清,乾毛巾也能阻擋部分煙霧,重點是快逃,不要浪費時間找水。
邱晧純也以過去救援經驗做例子,表示過去有民眾急著衝回火場搶救寵物,最後卻自己喪命;也有鄰居誤報「裡面還有阿嬤」,消防員冒險衝進火場,卻發現阿嬤早已出門。他說這些插曲讓人心驚,但也凸顯了:正確資訊與冷靜判斷,能讓救援事半功倍…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動盪的上半年,社會充斥著不安與挑戰。然而,在這樣的氛圍中,《艾瑞克IN新聞》最新一集節目再度邀請靈學老師陳惠君,在節目中分享自己對下半年的展望,特別指出在農曆七月結束後,象徵著能量轉換與新篇章的開始,更應以感恩的心態迎接下半年的新局,強調唯有以正向思考與堅定信念,才能帶來平安與力量。
陳惠君表示,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生活中的抉擇與困境,但真正的力量不是依靠外界的神蹟,而是內在的決心。她舉例自己遇到挑戰時,並不會透過擲筊或通靈去尋求答案,而是先決定自己要採取的態度、所求目標在哪,再祈求信仰的支持。「真正能幫助我們的,是選擇用什麼心態面對人生。」
陳惠君提醒,經過上半年動盪不安的局勢,很多人心中有焦慮甚至恐懼,然而「感恩」能夠帶來安定的力量。無論是對身邊支持我們的家人朋友,或是生活中看似微小的祝福,懂得心懷感謝,就能轉化壓力為力量。陳惠君指出,當社會充滿動盪時,更需要透過感恩來維繫內心的平靜。
談到近年來社會中接連傳出的意外事件與離世消息,陳惠君認為,這提醒我們更要珍惜當下。「挑戰雖然令人感到不安,但同時也蘊含成長的契機。」她建議大眾,把困境視為淬鍊心靈的過程,並在其中培養更堅韌的心志。唯有如此,才能在不確定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展望下半年,陳惠君鼓勵大家保持正向積極心態、尋求安定,不要被外界的紛擾影響。她提醒,社會事件或許無法由個人掌控,但我們能掌控的是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只要持續累積正能量,專注於能做的事,就能逐步創造出更好的未來。陳惠君呼籲:不要被恐懼綁架,要勇敢去面對挑戰…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今年企業女子壘球聯賽,代表U18的兩位中華隊小將:「美女一壘手」鄭嘉禎與「備受期待」的投手黃瑜芊,成為場上最受矚目的焦點。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的體育節目「企業女壘週報」,體育主播楊博智與鄭嘉禎、黃瑜芊一起暢談球場的點點滴滴,認為她們不僅憑藉球技征服觀眾,更以堅毅的心態與對壘球的熱情,寫下屬於年輕世代的體壇故事。
來自南投布農族的黃瑜芊,以及擁有阿美族血統的鄭嘉禎,兩人因壘球結緣。不同的成長背景,卻讓她們在場上建立起深厚友誼。無論是南投山城的清新空氣,還是東海岸的堅韌性格,都在這兩位選手身上交織成獨特的氣質。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人現為國家隊隊友,但隨著進入大學,她們將分別就讀台體大與暨南大學,未來在大專聯賽中將成為場上對手。從好友到對手的轉變,將為壘壇帶來更多精彩戲碼。然而,兩人都強調「友誼永遠存在」,即使賽場上競爭激烈,場下仍是彼此加油打氣的好夥伴。
其中,身材高挑的鄭嘉禎,談到自己原本主守游擊,後來才轉戰一壘。她的手臂力量與協調性,讓她能勝任多個位置,包括捕手、三壘甚至二壘,都有守備經驗。全能的身手,不意外透露自己最喜歡的球員就是「大谷翔平」,期待自己也能努力學習,展現多樣化的能力,也為教練團帶來更多戰術選擇。
相較之下,黃瑜芊的故事更具戲劇性。國中、高中時期原是明星投手,卻因左膝蓋的十字韌帶斷裂陷入低潮。經過一年多的復健,回歸球場的黃瑜芊,她的球速從84公里一路提升至106公里,展現驚人的潛力與天賦。不過黃瑜芊也坦言:「復健過程很痛苦,我一度想萌生放棄念頭,但憑藉對投手丘的渴望,我咬牙努力恢復健康。」歷經這次大傷,黃瑜芊終於完成蛻變,成為中華隊不可或缺的戰力。
談及國際賽,黃瑜芊、鄭嘉禎兩位小將皆流露出期待。黃瑜芊希望有天能對上日本隊,目睹偶像:日本女壘傳奇上野由岐子。而鄭嘉禎也透露,自己很希望能夠與其他國家選手較量,開拓在壘球場上的不同視野。然而,她們也不諱言穿上中華隊戰袍並非單純榮耀,也代表著沉重壓力。年僅18歲的她們,必須承擔來自外界的高度期待,這不僅是實力的挑戰,更是心理素質的考驗…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辯護人如果拿柯文哲可以重金交保,為什麼我不行?能否引援柯案向法官申請交保,這一點其實引起蠻多律師討論。但實務上,我可以明白跟你講,法官不會理你。」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及京華城等貪污、侵占等案件,再度獲得台北地方法院以7000萬予以交保,未來檢辯法庭攻防,成為全國矚目焦點。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再次邀請了會計師兼律師王朝正,針對柯文哲官司相關後續發展,進行分析與研判,本集內容相當精采。
首先,律師王朝正指出,柯文哲在司法程序中確實出現「一般被告沒有的待遇」。例如,從過去最早台北地檢署傳喚時,柯文哲曾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出庭;又如羈押禁見期間,仍能外出為父親上香,這在其他被告案例中極為罕見。王朝正直言,羈押禁見的設計是為防逃亡與串證,理應嚴格限制外出,如今卻出現「特別安排」,引發社會質疑是否因其黨主席身分而獲得「尊重」。
實務上,不少辯護人嘗試以「柯文哲可以,其他被告為何不行」作為論點,希望爭取同等對待。但王朝正強調,法院並不會因「因人設事」而改變裁量,因為法律判斷仍以個案情況為依據。這也揭示司法的挑戰:如何在特殊案件中維持程序正義,同時避免社會大眾認為存在「雙重標準」。
社會大眾對司法往往抱持「平等適用」的期待,但法律運作中難免出現彈性。柯文哲案之所以備受關注,不僅因其政治身分,更因為特別待遇的觀感可能影響司法公信力。王朝正指出:「法律專業應該以程序為依歸,避免過度受到外部壓力,才能維護制度的穩定。」
另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自從柯文哲再度獲得交保之後,柯文哲胞妹柯美蘭公開呼籲:「希望支持者不要再吵、不要再抗議,讓法官和柯文哲去面對司法。」這番話被外界解讀柯家人希望降低外部干擾,避免群眾行動影響法官心證,此舉被視為一種政治「降溫」訊號。然而,也有人認為此舉透露出柯文哲及幕僚團隊的壓力,擔心小草聲援行動過於激烈、屢屢挑戰司法,反而重創民眾黨的形象…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柯文哲交保了,北檢再抗告仍被法官「維持原判」,民眾黨的「兩顆太陽」命運如何?黃國昌願意軀尊降貴、服從柯文哲的指示嗎?不過,柯案的重點遠勝於白營內的風暴,包括司法羈押得當與否、政治力介入司法、押人取供是否成立、交保規範能成為案例遵循嗎?
民眾黨前秘書長謝立功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表示,這次柯文哲沒有因為接觸證人陳智菡而「回籠」,算是虛驚一場,其實台北地院算是很尊重柯文哲,「縮小到還沒有詰問的證人」,畢竟在檢察官所列證人清單,還有陳智菡;「所以我當時講一個風險控管的概念,何必陷自己於風險之中呢,我覺得今後盡量還是避免。」
謝立功說,為什麼有人會質疑執政者會介入司法?換個角度,當政者能不能把政治與司法切割得更清楚,台灣是五權分立,至少「司法」絕對應該要獨立的,當然,「我也不贊成隨便指責,還是要有憑有據,如果在那個時間點又是相關的人,當事者有必要做澄清」;他認為,台灣社會還是不要太對立,否則都在內耗,我們需要給解藥的人,而不是下蠱的人。
謝立功直言,從2024大選後至今,經歷這麼多政治對立與風波,罷免也結束了、公投也投了,柯文哲不再羈押了,社會氛圍是朝向和解之路,不和解會很糟糕,「我很認同柯美蘭的呼籲-要小草放棄抗議」,再看近期一些民調,對北檢的辦案、對賴清德的信任度等等,聰明的政治人物會去思考,有些事是否該適可而止。
一審有罪柯粉仍會力挺,超過10年刑期柯文哲不能參選
外界還臆測,民眾黨會不會傾全黨之力,押注在柯案的一審?謝立功認為,支持柯文哲的選票,「草有不同的草、粉有不同的粉」,雖然純粹挺柯的柯粉,在民眾黨內比例還是很高,不論一審是無罪還是有罪,這些小草還是會挺柯文哲。
然而,柯文哲會不會投入2026或2028大選?謝立功表示,幾年前有人建議柯文哲參選高雄市長,這是很好的創意,一方面是讓民眾黨去經營、拓展南部選票,也讓大家有不同的想像空間;但是,六都都應該再評估思考一下,是否跟他黨合作,都是整體戰略的思維;倒是柯文哲御駕親征,還要看一審怎麼判,因為相關法律規定,一審被判10年以上刑期,就不能作為候選人…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最近的中壢民宅五死火警,讓不少人心驚膽跳,也再次敲響火災預防的警鐘。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火災預防科股長邱晧純在接受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節目專訪時表示,住家火警的「三大元兇」正是電氣設備、爐火烹調與遺留火種。另外對現在許多人留意到家裡可以放滅火毯備用,他也表示滅火毯的確對像是廚房電器起火時,第一時間去覆蓋,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
邱皓純表示,根據新北市近三年統計,約有1600件住宅火警,其中將近一半(46%)都是「電氣火災」。最常見的就是延長線超載、老舊電線走火。邱晧純強調,延長線必須挑選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合格標章的產品,避免網購來路不明的便宜貨,以免發生嚴重火警後悔莫及。
另外他也說,像冷氣、電暖器等高功率電器,更要避免同時插在延長線,否則容易瞬間過載起火。平常沒在用的電器,也建議拔掉插頭,不要長時間佔著插座 。
第二名的火災來源,就是廚房的爐火烹調,他表示占了約 15%。最常見狀況是「忘記關火」,像阿嬤煮個湯就跑去公園運動,結果一回家廚房已經冒煙。邱晧純提醒,烹調時千萬別分心,油汙也要定期清理,因為殘油一旦遇火,比火箭還快。如果真的遇到油鍋起火,他強調絕對不要潑水,否則火焰會瞬間爆開。正確做法是「關火、蓋鍋蓋、用濕布隔絕空氣」。他也建議家中備妥滅火器,以備不時之需 。
住家火警第三名常見原因,則是「遺留火種」像是菸蒂、線香、拜拜的蠟燭等等。邱皓純表示,不少案例發生在神明廳,因為電線纏繞、香火未熄,結果一不注意就釀成火災。他建議,香爐周邊避免放置易燃物,電線也要定期檢查,最好安裝自動斷電裝置。
除了日常防範,邱晧純特別強調「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的重要性。新北市自96年就開始推廣,108年起更擴大補助給低收入戶、獨居老人等高風險家庭 。他說,這個小小的裝置,能在火災初期冒煙時立刻發出語音警報,讓人有時間逃生…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