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信誼好好育兒

信誼好好育兒
Author: 信誼基金會
Subscribed: 715Played: 3,175Subscribe
Share
© 信誼基金會
Description
各位爸爸媽媽,這裡是專屬於你們的親職好時光,每集都會邀請來自親職教養各領域的專家陪你們聊聊育兒生活事,提供發展與教養的因應對策,一起關心孩子的健康,還有各界達人帶領親子玩中學,更重要的是給我們爸爸媽媽支持的力量,補充育兒所需的能量與思緒。歡迎訂閱收聽,一同享受育兒旅程!
✔信誼好好育兒Podcast官網
https://bit.ly/3vih0ud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加入信誼LINE好友
https://bit.ly/3TRpv8Z
✔信誼好好育兒FB粉專
https://bit.ly/3TBktfk
✔信誼好好育兒IG
https://bit.ly/3TBkBLQ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信誼好好育兒Podcast官網
https://bit.ly/3vih0ud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加入信誼LINE好友
https://bit.ly/3TRpv8Z
✔信誼好好育兒FB粉專
https://bit.ly/3TBktfk
✔信誼好好育兒IG
https://bit.ly/3TBkBLQ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82 Episodes
Reverse
孩子玩遊戲卡關時,你會立刻伸手幫忙,還是先等等再觀察?本集邀請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解析孩子如何透過動機、觀察與思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爸媽該怎麼「有智慧地等待」,又該在什麼時候適時伸手,才能真正支持孩子學會解決方法?
信誼《遊戲的力量:1-8歲共玩指南》特刊限時免費索取。👉 https://hsinyi.org/64k0b1
本集節目重點
✅不是大孩子專屬,解決力從寶寶期就開始發展
✅認識解決力的核心歷程:動機→觀察→思考→嘗試
✅當孩子卡關時,爸媽該如何適時協助?
✅避免用「上帝視角」看孩子,保護他的自我指導能力
✅情緒影響解決力,爸媽該怎麼回應孩子的挫折?
✅別再說「輸了沒關係」,你的小事是孩子心中大事
✅提升孩子問題解決力的遊戲建議:
✦寶寶期|動態障礙賽+回應技巧
✦幼兒期|主題創造遊戲+提示技巧
✦兒童期|合作性、競賽性桌遊+引導技巧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家也有一個「拖延小魔王」嗎?做什麼都要三催四請,喊破喉嚨還是不肯動!其實,孩子愛拖拉,可能和自控力還在發展有關。本集節目邀請《教出自控力》作者顏安秀校長,聊聊孩子為什麼會拖延,並分享分齡引導技巧,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慢慢變得自動自發!
想知道更多,歡迎點閱【自控力發展大揭密】專題!https://hsinyi.org/ok091a
本集節目重點
✅孩子慢吞吞,爸媽快抓狂!為什麼小孩愛拖延?
✅幼兒時間感怎麼教?爸媽陪練作息小技巧
✅兒童時間管理怎麼學?爸媽引導抓重點
✅比時鐘更管用!兩大時間神器:沙漏+計時器
✅不催不罵,用對方法讓孩子遵守時間約定
✅個性不同,時間管理也要「因材施教」
✅孩子總說「等一下」,教你拆解孩子的拖延話術
✅計畫老是跳票?教你怎麼幫孩子真正落實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知道台灣孩子從出生到國中,累積接種大約超過30劑疫苗嗎?面對這麼多公費和自費疫苗,爸媽常會擔心:每一劑都要打嗎?會不會有副作用?流感、腸病毒、RSV、新冠疫苗到底該不該施打?本集阿包醫生巫漢盟將解答常見的兒童疫苗疑問,分享接種前後該注意什麼,以及孩子怕打針不配合時的應對方法。
本集節目重點
✅為何要打疫苗?從預防醫學角度談疫苗接種
✅哪些自費疫苗或流行疾病疫苗建議要施打?
✅兒童疫苗都安全嗎?可能會有哪些副作用?
✅兒童疫苗接種前、接種後要注意什麼?
✅孩子怕打針,如何安撫一進診間就哭鬧的孩子?
✅帶年幼孩子出國旅遊,必打的疫苗有哪些?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孩子一生病,爸媽總是又擔心又疲憊,特別是剛進托嬰中心或幼兒園,更容易反覆被傳染。本集邀請阿包醫生巫漢盟,帶你了解為什麼孩子在群體生活中特別容易生病,教你用「3A觀察法」判斷就醫時機,掌握發燒、感冒、咳嗽的照護重點,安心陪孩子度過「免疫力養成期」。
本集節目重點
✅發燒能增強免疫力?醫師解析:該退燒還是觀察?
✅燒到40度仍活力滿滿?教你分辨哪些狀況要警覺
✅運用「3A觀察法」,快速判斷生病的就醫時機
✅咳嗽很難好怎麼辦?連兒科醫師都怕的「小麻煩」
✅上學就常生病!如何陪孩子度過「免疫力養成期」?
✅吃對關鍵營養素,對免疫細胞發展最有效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每個爸媽都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不用提醒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但這需要一項關鍵能力「自控力」。本集邀請媽媽校長顏安秀,帶大家了解從幼兒到國小孩子的自控力發展脈絡,並分享實用的方法與練習策略,幫助孩子逐步學會自我管理。想知道更多,歡迎點閱【自控力發展大揭密】專題!https://hsinyi.org/ok091a
本集節目重點
✅什麼是自控力?它跟自律有何不同?
✅為什麼自控力高的孩子,更能調整自己、適應社會?
✅自控力養成的兩大關鍵:意願與目標
✅幼兒期自控力培養技巧:心理預期、轉移注意力、正向鼓勵
✅兒童期自控力培養技巧:練習制定計劃、啟發內在動機、適時肯定
✅自控力也會減弱,如何讓孩子的自控力長久穩定?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孩子拼圖總是對不準、常常寫錯字、看錯行?問題可能不在眼睛,而是「視知覺發展」!本集邀請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老師,教你認識視知覺,並分享1-8歲的實用遊戲,幫孩子打好未來讀寫能力的基礎。
信誼《遊戲的力量:1-8歲共玩指南》特刊限時免費索取。👉 https://hsinyi.org/64k0b1
本集節目重點
✅幼兒期視知覺發展,影響未來讀寫表現
✅怎麼判斷孩子視知覺能力夠不夠?爸媽的觀察重點
✅閱讀與寫字不是天生就會,透過練習就能進步
✅促進讀寫能力的視知覺遊戲建議:
✦ 1-3歲|基本配對 × 簡易拼圖 × 找找看
✦ 3-5歲|圖案配對 × 仿畫仿作 × 物品分類
✦ 5-8歲|符號配對 × 記憶型仿畫仿作 × 部首分類
✅陪玩策略超重要,父母該如何引導與示範?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什麼❗6歲前近視不能點散瞳劑⁉️ 孩子近視,不只是戴眼鏡這麼簡單!控制不當,度數會愈來愈深,甚至可能高度近視!近視控制一定要點散瞳劑嗎?會有甚麼副作用?有別的選擇嗎?本集邀請馬偕兒童眼科莊怡群醫師,從專業角度分析各種近視控制方法的利弊,幫你做出最安心的決策,有效延緩孩子近視加深。更多護眼知識,歡迎參考【專題】守護寶貝的視力!https://hsinyi.org/okyedj 👆
本集節目重點
✅近視會遺傳嗎?高度近視父母如何降低孩子風險
✅預防近視最關鍵原則:用眼習慣、戶外活動(曬太陽)、減少3C
✅沒時間帶孩子戶外活動?「望遠凝視」在家也能做!
✅別輕忽姿勢不良對孩子視力發展與骨骼的傷害
✅一定要點散瞳劑嗎?副作用有哪些?濃度至關重要
✅角膜塑型片是什麼?與近視控制日拋型有何差異?
✅兒控眼鏡真的有效嗎?跟一般眼鏡差別在哪裡?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孩子常揉眼睛、瞇眼、歪頭看東西?可能是視力警訊!本集邀請馬偕兒童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莊怡群,教爸媽把握視力黃金矯正期,從「小徵兆」觀察斜視、預防弱視,照護過敏與感染眼疾,守護孩子眼睛健康。更多護眼知識,歡迎參考【專題】守護寶貝的視力!https://hsinyi.org/okyedj 👆
本集節目重點
✅視覺帶動大腦發展,別錯過0-2個月黃金期
✅在家也能觀察孩子視力:光反射、圖卡、視力表小技巧
✅斜視長大不會自己好,把握1歲前觀察並及早治療
✅弱視與屈光不正,8歲前矯正效果最佳
✅針眼、結膜炎如何區分與照護?避免小問題變大麻煩
✅千萬別揉眼睛!越揉越癢,小心視網膜剝離
✅睫毛倒插不舒服,一定要手術才能治嗎?
✅視力檢查不能等上小學,2歲用3C就可能近視300度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根據信誼2025年的遊戲行為大調查,發現「專注力」是父母最感到困擾的發展項目之一。孩子坐不住、玩遊戲三心二意,就是不專心嗎?本集邀請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解析 0-8 歲孩子的專注力發展與迷思,並提供專注力分齡遊戲建議,從動態活動到生活任務,陪孩子越玩越專心!
信誼《遊戲的力量:1-8歲共玩指南》特刊限時免費索取。👉 https://hsinyi.org/64k0b1
本集節目重點
✅坐不住不等於不專心!重新認識孩子的專注力
✅爸媽的催促、碎念或介入遊戲,可能正在破壞專注力
✅分心其實是卡關訊號,爸媽該怎麼幫助孩子?
✅如何判斷孩子的專注力是否符合發展?
✅幼兒過早接觸 3C,未來恐影響閱讀與專注表現
✅必玩的專注力分齡遊戲建議:
✦ 0-1歲|感官探索 × 小小實驗家
✦ 1-3歲|跑跳放電的動態遊戲
✦ 3-6歲|動手操作 × 開放式遊戲
✦ 6-8歲|把學習變好玩,玩出時間與空間感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阿包醫生×背包客Ken:這些年,孩子教會我的事。父親節到了,你家的爸爸收到祝福了嗎?沒有人天生會當爸爸,多數人都是在陪孩子長大的路上,一點一滴學會的。本集由知名小兒科醫師阿包醫生巫漢盟與曾經請過一年育嬰假全職帶孩子的背包Ken,聊聊那些當爸爸後的糗事、成長與甜蜜收穫,請媽媽一定要分享給爸爸收聽,一起遇見更成熟的自己!
🎩父親節留言活動|孩子改變了我什麼?
留言抽爸爸繪本,爸媽都可以參加!爸爸留言加碼抽價值980元「鹿角靈芝百菇精」👉 https://hsinyi.org/n05exc
本集節目重點
✅爸爸們,請勇敢擁抱父職人生!
✅當了爸爸以後,才真的懂得什麼是付出與責任
✅照顧孩子不簡單!即使是兒科醫師,新手爸爸也曾崩潰過
✅用心陪伴絕對值得:孩子到了青春期,還願意擁抱爸爸說晚安
✅爸爸別怕「添亂」,從「間接育兒法」開始,做媽媽最強的後盾
✅事事以孩子為優先,成為爸爸這條路「人生的順序全變了!」
✅兩位爸爸的真情告白:只希望,能陪孩子很久很久……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正向教養遇上現實壓力,該怎麼辦?本集再度邀請駱郁芬臨床心理師,一起面對爸媽常見的挫折:明明想好好溝通,卻忍不住大吼;想堅持原則,卻總是心軟妥協。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做不來,這集給你理解與支持,走向溫柔又有力量的教養之路。
本集節目重點
✅一不小心對孩子大吼,事後怎麼辦?
✅老是心軟妥協,怎樣才能溫柔又堅定?
✅想好好溝通,為什麼每次都變成「講大道理」?
✅明明努力做正向教養,為什麼看不到孩子的改變?
✅家人說你太寵孩子?學會覺察與回應外界聲音
✅心理師示範「正向心法」,陪你轉念看見孩子行為
✅爸媽也需要被理解,「正向」對待自己同樣重要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孩子不合作、不聽話,你會用獎勵或懲罰讓孩子配合嗎?這些方法一開始看似有效,但久了卻可能讓孩子愈來愈依賴外在動機,行為也很難真正改變。本集邀請駱郁芬臨床心理師,從正向教養角度帶你看懂獎勵與懲罰的盲點,學會如何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教出真正自律、有責任感的孩子。
本集節目重點
✅不打不罵還不夠?為什麼連獎勵也不建議用?
✅常被讚美的孩子,反而不敢嘗試、更害怕失敗?
✅正向教養主張「鼓勵」取代「讚美」,兩者有何不同?
✅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就……」其實是一種懲罰?
✅用「剝奪」來管教孩子,真的會有反效果?
✅大家愛用的集點換獎品,背後竟藏著教養陷阱?
✅想養出主動又負責的孩子,關鍵在「歸屬感」與「價值感」
✅【實戰演練】孩子遇到困難就不想學,怎麼引導?
✅【實戰演練】姊妹搶玩具一直吵,爸媽該怎麼做?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幾年「正向教養」幾乎成了育兒關鍵詞,很多爸媽都想學,但也常有疑惑:不打不罵、溫柔說話就可以了嗎?本集邀請駱郁芬臨床心理師,從阿德勒心理學出發,釐清正向教養的核心,並示範如何面對孩子的不合作與情緒,做到真正「溫和而堅定」。帶你把理念轉化為日常實踐,翻轉你的教養觀!
本集節目重點
✅正向教養是什麼?為何越來越多爸媽想學?
✅「溫和而堅定」怎麼做?不是妥協也不是強硬
✅【教養練習】孩子不收玩具,是故意還是不會?
✅【教養練習】玩遊戲輸不起,該不該讓孩子贏?
✅【教養練習】寫功課拖拖拉拉,怎麼說才有用?
✅【破解迷思】「溫和」=爸媽只能忍?
✅【破解迷思】「堅定」=爸媽不能退讓?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帶孩子參觀美術館,你是不是也會擔心:「孩子真的看得懂藝術嗎?」別擔心!現在六都的美術館幾乎都有專為兒童打造的藝術空間,讓他們能自在探索、親近藝術。本集邀請北藝大吳岱融教授,談談如何在美術館裡與孩子一起發現並感受藝術。原來,每一次參觀,孩子都能在其中發現不同的細節與感動!
節目加碼:全台兒童友善美術館推薦名單→https://hsinyi.org/xj8xzl 快來收藏,假日就能安心規劃美術館親子小旅行!
本集節目重點
✅別小看孩子的眼睛!他們天生就有藝術雷達
✅孩子也能在美術館裡動手玩,透過遊戲親近藝術
✅0~6歲孩子的美術館參觀陪伴原則
✅6歲以上孩子參訪美術館的重點與引導
✅親子共賞藝術展,如何輕鬆溝通禮儀與規矩?
✅吳岱融教授推薦:北中南必訪的兒童藝術中心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好餓的毛毛蟲》為什麼讓全世界孩子愛不釋手?經典圖畫書的魅力,不只是故事好看,更藏著豐富的思考與情感。這集邀請臺師大講師、閱讀推廣專家葉嘉青老師,帶我們深度賞析艾瑞卡爾與李歐‧李奧尼的經典作品,教你用「放聲思考法」陪孩子讀出閱讀力與人生智慧。本集節目提及書單,歡迎參考(https://hsinyi.org/9j88do)!
本集節目重點
✅孩子為什麼要讀經典?從世界名作培養閱讀品味
✅「放聲思考法」是什麼?帶孩子深入理解、啟動思考力
✅經典賞析1|艾瑞卡爾:結合藝術、科學與童心的創作大師-
⮕共讀示範:《好餓的毛毛蟲》世界第一本探索玩具書
⮕共讀示範:《棕色的熊》重複句型+記憶遊戲的語文啟蒙
✅經典賞析2|李歐李奧尼:充滿詩意與寓言精神的故事大師
⮕共讀示範:《亞歷山大和發條鼠》思考情感與自我價值
⮕共讀示範:《田鼠阿佛》用藝術滋潤孩子的心靈
✅家有小小孩怎麼運用「放聲思考法」共讀?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孩子生氣、大哭、害怕時,爸媽該怎麼辦?情緒教育從小開始,但年紀小的孩子說不清楚情緒,該怎麼引導呢?本集邀請臺師大講師、臺灣閱讀協會常務理事葉嘉青老師,教你運用圖畫書與對話式共讀技巧,陪孩子看見自己、理解別人,從故事中培養情緒力。本集節目提及書單,歡迎參考(https://hsinyi.org/5z84zu)!
本集節目重點
✅圖畫書真的能培養孩子的情緒力嗎?
✅如何幫助孩子認識情緒、梳理感受?
✅情緒主題的共讀,需要不同的技巧嗎?
✅面對分離焦慮,故事能帶來哪些安撫與支持?
✅孩子生氣哭鬧,如何透過故事來引導?
✅說故事也可以培養同理心與換位思考?
✅圖畫書怎麼幫助孩子發展人際互動與社會觀?
✅共讀不只陪伴孩子,也讓爸媽重新理解自己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親子共讀只要「唸故事」就行了嗎?爸媽要怎麼做,才能讓寶寶喜歡看書,更喜歡在閱讀中主動參與、開口表達呢?本集邀請臺灣閱讀協會常務理事葉嘉青老師,一起來聊聊親子共讀該怎麼開始?要如何為孩子選書?對話式的共讀又該怎麼做?本集節目提及書單請到這裡參考(https://hsinyi.org/2z88y3)!
本集節目重點
✅懷孕期間也能與腹中寶寶共讀?
✅早期共讀對孩子發展有哪些好處?
✅親子愉悅共讀三要素:發展里程碑、優質好書與陪伴
✅對話式共讀技巧:閱讀前、中、後的具體做法
✅0-6歲分齡共讀技巧示範與選書解析
✅孩子「吃書」「啃書」怎麼辦?
✅共讀時孩子坐不住、一直翻頁或跑開該如何應對?
✅吸引孩子積極參與共讀的關鍵對策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知道嗎?台灣最受親子歡迎的博物館,是自然科學類的展館唷!本集再次邀請北藝大吳岱融教授,帶你深入充滿驚喜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從恐龍、昆蟲到賽車實驗,透過博物館專家的實戰經驗,分享在博物館裡怎麼陪孩子玩中學、學中問,在一次次驚呼中啟動真正的科學思考力!還加碼推薦全台兒童友善博物館名單(https://hsinyi.org/xj8xzl),快來收藏!
本集節目重點
✅從「吵著回家」到「拜託再玩五分鐘」的逛展魔法
✅0歲到小學,年齡不同、看展關注也不同!
✅引導孩子從好奇出發,激發像科學家一樣的思考力
✅親子館、動物園、水族館也都是博物館的一種?
✅回家後還能延伸學習?親子共玩探索有撇步
✅孩子想要逛紀念品店,甚至買東西,該答應嗎?
✅吳岱融教授精選:全台兒童友善博物館推薦名單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也曾想帶孩子去博物館,但心裡卻想:「我自己都看不太懂,要怎麼陪孩子一起看展呢?」別擔心!其實爸媽不需要是專家,也能和孩子一起在博物館裡當個「好奇寶寶」。本集邀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所長——吳岱融教授,帶大家打破對博物館學習的刻板印象,告訴你博物館有多好玩,還加碼推薦全台兒童友善博物館名單(https://hsinyi.org/xj8xzl),快來收藏!
本集節目重點
✅幾歲可以帶孩子進博物館?
✅逛展前必做的3項準備,親子都輕鬆
✅如何讓孩子在博物館學得開心,不是在「寫作業」?
✅面對超級大展怎麼逛?專家教你鎖定重要展品
✅別追求滿載而歸CP值,怎樣玩博物館才長久?
✅不用指導孩子,親子逛展家長最該做的是……?
✅吳岱融教授精選:全台兒童友善博物館推薦名單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讓孩子安心上學,爸媽的準備也很重要!本集邀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歐姿秀副教授分享:如何為不同年齡的孩子做好入學準備,以及親師合作的方式,讓爸爸媽媽從容面對新學期,幫助孩子快樂開展幼兒園學習生活。
想了解更多?推薦【大手牽小手,做好入園準備】專題(https://hsinyi.org/vj8hh8)以及《幼兒園學什麼?》電子專刊(https://hsinyi.org/v08f8u),陪孩子一起準備上學!
本集節目重點
✅入學準備第一步:先了解園所怎麼幫助孩子適應
✅第一次上學好緊張?如何陪孩子熟悉新環境與老師?
✅上幼幼班前,爸媽最常忽略哪件事?
✅別用「老師」嚇孩子,讓孩子喜歡上學的方法
✅分離焦慮怎麼辦?請預留一個月的心理緩衝期
✅親師怎麼合作?不只靠聯絡簿,把握接送時刻最有效
✅「同生共養」打造親師與家長群的合作新關係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https://bit.ly/3TRpv8Z
📩掌握孩子成長關鍵,免費訂閱0-8歲育兒電子報
https://bit.ly/3Zc8p8F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https://bit.ly/43x1TcS
👉專訪合作請來信至
service@hsin-yi.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