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當INFP遇上ENTJ
當INFP遇上ENTJ
Claim Ownership

當INFP遇上ENTJ

Author: 周子愉Fausto Chou、Audree

Subscribed: 0Played: 2
Share

Description


本频道聚焦新闻时事与身心灵成长,专为喜爱深入思考、注重内在成长的观众打造。由个性迥异的INFP与ENTJ两位主持人联手呈现,透过他们截然不同的视角切入时事话题、生活细节和人性观察,激发多元的讨论与深层反思。不论您是共情敏锐、内心丰富的INFP,还是...
41 Episodes
Reverse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数位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世代的生存密码。这集播客深入探讨了当代年轻人面临的世代困境,以及如何在传统价值崩解与新兴科技兴起的夹缝中找到立足点。主持人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出发,剖析为什麽变革总是充满阻力,制度惯性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以及个人在大环境变动下该如何自处。节目中特别讨论了世代传承的生存逻辑是否还适用于现在,传统的应对模式在面对数位原生世代时遇到哪些挑战。更引人深思的是,主持人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新可能性,鼓励听众思考如何成为新系统中的重要节点,而非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对「矿工思维」的反思,以及如何重新定义现代社会中的理性自利。这不只是一场知识分享,更是一次价值观的重构之旅,帮助听众在混沌的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逻辑与价值座标。无论你是刚踏入社会的新鲜人,还是正在思考人生下一阶段的职场老手,这集节目都能带给你全新的思维角度。00:00:58:困境时代的降临,一个世代转型的预测框架00:05:15:变革阻力的成因,制度惯性与转型成本00:10:07:宏观趋势下的个人自处之道与适应策略00:14:03:世代传承的生存逻辑,检视传统应对模式的适用性00:18:17:区块链带来的可能性,成为新系统的节点00:27:34:跳脱「矿工」思维,寻找新的价值平衡点00:32:05:利己主义的重构,理性自利的现代诠释
在不确定成为常态的年代,真正决定我们走向的,往往不是轰烈的瞬间,而是平淡日子里的每一个选择与调整。这一集把焦点放在看似无事的空白期,拆解如何把停滞变为蓄势,把焦虑转为可执行的路径。我们对比回推法与节点管理,提供在不同人生阶段与资源条件下的取捨思路,教你为「不确定」设计目标,而不是为确定性写剧本。当个体的独特性遭遇资本体系的KPI与流量逻辑,我们讨论不契合时如何自建赛道:调整节奏、定义自己的成功指标、用边界保护创作与生活的张力。从历史的长镜看当下,暴风雨前的宁静如何在数据与叙事中同时出现?我们梳理风险如何悄悄累积、讯号为何总在噪音里被忽略,并以可行的观察框架把模糊变清晰。也谈黑天鹅与灰犀牛,说明在平静期建立缓冲与弹性的具体做法——资源分配的冗馀、决策的预案化、节奏管理的松紧度,以及如何把试错成本维持在可承受的范围。当转折来临,心智准备如何先行于行动?我们示范一套从感知、判断到行动的微循环,帮助你在变局中抓住可控部分,快速重心復位。如果你正处在看似什麽都没发生、却隐隐不安的时期,这一集将给你一张可用的行动地图,让你在平淡与风暴之间,走出自己的节奏与路径。00:00:41:生活中的平淡空白期00:01:59:回推法还是节点管理,谈目标设定的选择00:08:22:当个人独特性碰上资本系统主流,不契合之下创造自我道路00:15:49:暴风雨前的宁静? 从历史看风险的累积00:21:31:黑天鹅或灰犀牛,在平淡中建立调整与应对弹性00:29:44:平静之后的转折:面对变局的心理与行动准备
把「未来学」从遥远的想像拉回日常抉择,这一集从走上未来学之路的起点谈起,拆解它的最终目的与研究意义,带你看见思辨如何成为可複製的决策能力。节目一路走进「选择与意图」的内在工法,面对决定前的怀疑与过渡期,学会辨识临门一脚前该检视的关键面向。接着以实用框架评估成本与效益,盘点资源、风险与机会,让每一步都有据可依。最后回到个人目标与外在价值的拉锯,帮你釐清真正的优先顺序,把理想与现实对齐。无论你正要跨入新领域、准备转职,或启动下一个专案,这一集都给你可落地的思考工具与行动提示,让决定更有自信、更有效率。现在就按下追踪与收听,把思辨力升级成你的决策引擎。00:01:17 走上「未来学」这条路的契机00:04:08 未来学的最终目的与研究意义00:10:18 走向新的领域,谈选择与意图00:22:02 决定之前的怀疑与过渡00:22:52 最后决定前的思考面向00:31:53 如何评估抉择后的成本与效益00:35:47 个人目标 v.s. 外在价值,决策中的核心考量
在这集播客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公共空间中育儿焦虑与世代价值的交织,特别聚焦于高铁的「宁静车厢」,它所呈现的隐形压力场与父母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随着少子化的议题日益严峻,政策上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也从欧美社会的共同育儿观点出发,反思如何突破传统制度的限制,探索可能的解决之道。进一步分析韩国「拒童咖啡厅」的现象,我们讨论市场选择、个人权利与歧视之间的微妙界限,并质疑这样的文化表现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心态。在这趟思考之旅中,我们探讨不耐烦的情绪来源,是否真的是小孩的行为惹人烦,还是我们自身的内在投射造成的困扰。随着个人主义逐渐扩张,生育率下滑与资源分配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重新检视社会的结构与资源分配,并思考如何在面对选择时,既保有正义感也能选择善良,进一步反思在现代社会中权利与尊重的界线。最后,我们探讨政府的干预在法律与执行层面上的理想与落差,以及集体治理模式在现代社会秩序与品质之间的辩证,呼吁对公共空间的更多理解与包容。00:00:19:高铁「宁静车厢」,公共空间中父母的隐形压力场00:05:14:治标不治本,少子化政策的表层回应与制度困境,看欧美社会的共同育儿观00:10:23:韩国「拒童咖啡厅」:市场选择、个人权利与歧视边界00:13:36:不耐烦的是小孩还是你自己?谈内在投射00:15:35:心态转折,生育率下滑与资源分配,个人主义扩张的社会背景00:20:29:正义魔人还是选择善良,权利尊重是核心标准,以个人意图重塑社会友善度00:28:00:法律理想与执行落差:政府干预的边界思考00:32:12:控制型治理模式:集体维护之下的秩序与品质辩证
这集节目我们要聊的,是每个人都绕不开却往往陌生的东西——法律。从我们习惯性的「乖乖顺民」思维,到意识到法律其实是用来保障自己权益的工具,思维的转换往往决定了我们在关键时刻能不能真正保护自己。会用法律不只是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培养的能力,因为只有懂得运用,它才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能够带来机会与主动性的武器。节目中也会带你拆解,为什麽有人觉得法律运用的门槛高,其实背后不单只是知识,更考验逻辑与心态的调整。我们还走进法庭一探究竟,看见冷静无情绪的理性辩论如何展现,并从知名案件──辛普森案中的「毒树果实理论」切入,理解旁听法庭的独特价值。这一集不只是法律专业的分享,更是一般人都能听得懂、用得上的思维转换,让你重新思考,法律到底离我们有多近。00:00:19:从「乖乖顺民」到维权思维:法律人的世界观00:07:24:会用法律,掌握保障权益的机会与主动性00:11:04:要会运用法律门槛高?挑战逻辑与心态00:17:36:冷静无情绪之下的逻辑交锋,法庭辩论的实际样貌00:21:27:辛普森案中的毒树果实理论,看见法庭旁听的价值
在这一集播客中,我们深入探索如何在人生混沌中寻找隐藏的规律,并从非线性的人生轨迹中发现自我的独特性。节目从心流式工作开始讨论,分享如何用直觉取代僵化的待办事项,让工作变得更流畅而高效。接着,我们剖析思维转折点如何改写人生与职涯,带领听众反思那些关键时刻如何重塑未来。节目也探讨内在驱动力与外部推动的转变,从强迫式的努力转向发自内心的热情,实现认知层级的跃升。人生本就非线性,我们会谈论突发事件如何带来独特轨迹,并教你突破他人定义的人生框架。透过生涯混沌理论,我们学习在混乱中找到规律性,并放下批判心态。节目还挑战「我思故我在」的经典观念,从文化符号的舒适圈检视认知侷限。最后,我们讨论必经的循环,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以及在崩塌中如何重新堆砌,并探讨认知突围后的态度,是在主流中寻找独特,还是困于废墟之中。这集内容适合所有正在寻求人生突破的听众,让你从混沌中看见属于自己的光芒。00:00:21:心流式工作,用直觉取代僵化代办00:04:40:思维转折点,改写人生与职涯00:09:15:内驱与外推,从强迫到发自热情,完成认知阶层跳跃00:14:18:人生非线性,突发事件带来独特轨迹,突破他人定义的人生框架00:18:18:生涯混沌理论,在混乱中找到规律性,放下批判心态00:24:32:我思故我在? 从文化符号舒适圈看认知侷限00:28:45:必经循环:建构到解构,从崩塌中堆砌00:31:21:认知突围后的态度,在主流中寻独特,还是困于废墟中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这档播客深入探讨化繁为简的力量,引导听众从书店的意外体验出发,比较生活感书店与传统图书馆式书局的经营思维,并借镜日本书店如何将书籍深度融入日常。播客剖析认知落差如何影响专注与取捨,揭露资讯无底洞的陷阱,从不断累积的「加加加」模式转向简化思考与表达的智慧。听众将了解为何表达常越说越複杂的困境,以及如何透过安全感支撑的自我练习,掌握化繁为简的艺术。播客更分享在大量资讯累积后成为专家的秘诀,教导如何在对话中高效传递讯息,并透过高强度训练,用最简单的话语总结整个领域的精髓,让每位追求深度表达的台湾听众在忙碌生活中找到专注的平衡与力量。00:00:19:走进新华书城:一场意外的阅读体验00:03:42:书城经营思维:生活感书店 vs. 图书馆式书局00:06:35:在生活中融入书籍深度,日本书店00:07:31:认知落差插曲:专注决定取捨00:11:01:资讯无底洞:从「加加加」到化繁为简的思考与表达00:14:40:直达目标的表达?为何越说越複杂的原因与困境00:16:57:化繁为简的表达艺术:由安全感支撑的自我练习00:20:18:大量资讯后变专家,如何在对话中高效传递讯息00:21:12:用最简单的话讲最困难的事:一句话总结整个领域的高强度表达训练
这期我们深入探索了一个在美国年轻人间快速蔓延、名为「NBC」的新鲜现象,揭开这个世代在全球动盪与不确定中集体迷航的真相。当世界正经历着气候危机、AI技术崛起和就业模式剧变,年轻人们是否只是在迷失,还是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突破?这里不仅有对现状的敏锐洞察,更有关于人类未来选择的深刻讨论——合作共好,或是被丛林法则驱使?在这波转型浪潮中,我们也聚焦于职场如何趋于「一人公司」的自我管理模式,让职涯发展摆脱对单一专业的依赖。你将听到关于如何在创新与危机中寻找弹性解方、打破二元对立思维的启发性对谈;我们更鼓励每一位听众珍惜每段人生经历,因为这些累积不只是履历上的转换,更是深耕与成长的养分。只要愿意先行动,勇于尝试,哪怕路径未明,也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这期播客将带你从全球危机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职涯与人生的多元可能。一起穿梭在动盪与机遇之间,发现 NBC 世代独特的生存智慧,为你的未来点亮一道光!00:00:20:美国年轻人间流行的「NBC」现象,究竟是什麽?00:05:44:集体迷失,还是时代突破?00:08:54:比 AI 更令人焦虑?生态危机逼近,人类尚未做好准备00:15:50:人性选择:合作共好,还丛林法则?00:26:35:争端中的创新:跳脱二元对立,以弹性应变时局00:33:01:应对 NBC:先行动,再看见路径00:37:22:一人公司时代:职涯发展不再依赖单一专业00:39:02:每段经历都有价值:深耕历练,打破频繁转职迷思 
在这个AI正在重塑职场生态的时代,你是否也在内心挣扎着一个根本问题:该离开寻找新机会,还是留下来稳住自己?当「钱多事少离家近」不再是职场解答,当第五消费时代带来了全新的生活节奏思维,当焦虑成为这个不确定时代的常态,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工作转换,而是一场深度的自我重新认识。这不是一个教你如何跳槽的节目,而是一次关于「看见真实自己」的深度探索。主持人将带你走过现代职场人最真实的内心挣扎:从被金钱和物质条件绑架的选择困境,到重新思考什麽才是真正的稳定。我们会深入剖析为什麽在AI全面改变工作样貌的今天,传统的职涯规划逻辑已经失效,以及如何运用「模拟终局」的思维模式,让焦虑转化为推动自己前进的力量。节目将引导你建立心理韧性,学会在不确定中找到内在的稳定感。你会学到如何跳脱惯性思维的束缚,用价值观而非外在条件来指导你的职涯决策。无论你正处在离职的边缘,还是在原地踏步中感到迷茫,这个节目都将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我们相信,真正的职涯转型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勇敢面对内心最深层的声音。当你开始用价值观带领下一阶段的人生方向时,你会发现所谓的「去留之间」其实一直都有第三个选择:重新定义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活出真正的自己。这是一个为所有在职场迷雾中寻找方向的人而录製的节目,让我们一起在AI时代的洪流中,找到那个最真实、最有力量的自己。00:00:21:离职的推与拉:换工作的群体现象00:05:00:该离开另寻支持,还是留下练习稳住自己?去留之间的平衡00:08:00:让钱帮我选择,困在以物质条件与舒适圈主导决策的选择里00:11:46:《第五次消费时代》看时代的节奏,重新思考稳定的惯性00:15:00:AI时代职场观转变:「钱多事少离家近」不再是解答00:18:19:当未来变得陌生,AI全面接管后的我们,如何自处00:25:18:模拟终局,让焦虑推动思考,拓宽心理韧性00:28:25:转职建议,用价值观带领下一阶段方向
在产业变革与人才发展的十字路口,「职涯博览会」深入剖析教育体系、产业动态与个人抉择的复杂交织。本节目透过半导体与生技产业的对比,揭示国家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共荣与历史包袱;以NVIDIA等跨国企业选址策略为例,解码企业布局背后的职场玄机。当全球大学排名重塑学术话语权,台湾高教面临人才外流与产业需求的拉扯,新鲜人站在求职热潮与学术落差的夹缝中,既要应对营造业等传统产业的生态差异,更需直面科技巨头挂名背后的真实职场版图。在这场关于选择、机会与困局的深度对话中,我们追问:当巨大的产业齿轮高速转动,个体该如何在半导体之岛与生技政策拉扯间寻找突围方向?又该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与本土困境中,为台湾人才困局寻找创新解方?00:00:15:闲聊职涯博览会,看见产业差异与公司文化00:09:55:浅谈营造产业,百工百业两样情00:11:49:夯产业求职热潮下,机会与落差并存00:14:56:公司挂名与总部地点透玄机,以 NVIDIA 与製药产业为例00:18:00:从全球大学排名谈台湾学术地位,那匹排行榜黑马00:24:41:半导体之岛 vs 生技立国,国家政策下的共荣与历史共业00:26:21:新鲜人求职选择与海外就学潮:忽视学术的台湾困境00:29:26:巨大的体系齿轮快速转动,真能跟得上时代变局吗
在科技与人性交织的时代,我们踏上探索「人之为人」核心价值的旅程。这档播客深入剖析AI作为心灵慰藉对象的双面性,揭示专业心理谘商在科技洪流中的独特价值。当人类沉迷于只说想听的科技慰藉时,我们直面情绪逃避的真相,并透过《最美的安排》这部经典电影,见证人类情感连结的无可取代性。从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到《葬送的芙莉莲》的叙事隐喻,我们拆解语言作为工具与容器的双重本质。节目更尖锐触及心理治疗的阶级壁垒:当富人享有专业谘商时,穷人是否只能藉AI止痛?这种落差暴露东亚情绪教育的集体缺席,被忽视的情商正成为时代病灶。人类存在的独特性,终究体现在对意义的永恆追问。透过赫塞《流浪者之歌》的启示,我们见证「经历塑造灵魂」的生命真谛——正是那些笑泪交织的体验,铸就了科技无法複製的人性光芒。00:00:19:当AI成为心灵慰藉对象,看专业心理谘商的意义与价值00:09:13:只说你想听的,沉迷科技慰藉,背后的情绪逃避00:15:54:电影《最美的安排》,看见人类的无可取代00:18:20:人类 vs. AI,我们的存在,始终离不开对意义的追问00:22:05:经历使人具灵魂,从《流浪者之歌》看见答案00:28:30:心理治疗的阶级壁垒:富人谘商,穷人用 AI 止痛?00:30:05:被忽略的情商,东亚情绪教育的集体缺席00:44:00:是工具还是容器?从维根斯坦到葬送的芙莉莲看语言的本质
在探索自我成长与亲密关系的道路上,我们总会发现,曾经以为摆脱了的旧有模式,总在不经意间卷土重来。这期播客带你深入理解为何我们会重复过去的模式,如何面对它们背后的原因与意义。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在新与旧之间,我们需要学习自我接纳与平衡,掌握选择表达方式的自由,并清晰意识到这些选择如何塑造了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我们也将一起探讨在亲密关系中,转变过程如何呈现,以及如何感知和调整彼此的互动动态。当我们察觉自己陷入“得理不饶人”或习惯性忽略他人情绪时,便是再次审视自我的机会。真正做自己,必然需要“被讨厌”的勇气。如何在面对旧模式时设立界线,并在每个觉察时刻保有重新选择的自由?让我们一起,深入感受并实践内在的觉察与转变。00:00:30:遗忘的同理心:当我们不自觉回到旧有模式00:07:18:转变路上,旧模式为何再次出现?其背后的原因与意义00:09:51:在旧与新之间:学习自我接纳与平衡00:11:00:从娃娃音谈起:选择表达方式,也选择其影响与结果00:15:00:当转变变得具体:我们是否准备好让新选择成真?00:17:07:亲密关係里的转变状态与相处动态探索00:19:45:得理不饶人?ENTJ情绪感知能力的淡化00:24:36:做自己之前,你有被讨厌的勇气吗?00:31:23:与旧有共处,对自我设立界线00:35:10:事后觉察或是当下抽离,时刻重新选择的自由
一杯奶茶的纸杯成本如何牵动品牌行销战略?手摇饮的文化认同竟藏着潜意识消费密码?从电动车浪潮到绿色包材革命,科技与人性的拉锯战正在重塑商业逻辑。撕去「颠复式创新」的浪漫标籤,带您穿透表象,直击社会转型的深层肌理。我们将解剖霸王茶姬用一杯饮品写下的市场经济学,透视碳足迹议题背后的人性惯性悖论,更在行动支付普及化的浪潮中,捕捉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韧性光芒。当世界用「快转模式」冲刺,我们邀请您暂停0.1秒——这里没有非黑即白的变革宣言,只有真实商业战场的硝烟与新生。从台湾珍珠奶茶的文化符码,到民主价值的当代诠释,每段对话都在证明:真正的进步,始于理解旧系统的温度,终于点燃新思维的火种。按下播放键,让改变不再是撕裂的伤口,而是长出新芽的土壤。00:00:12:从纸杯成本谈起,看霸王茶姬的品牌行销策略00:09:25:只有台湾的才叫珍珠奶茶?探索潜意识如何影响消费00:13:35:碳足迹、减塑与绿色包材:面对改变,看见人性中失衡的惯性00:19:48:以「推翻一切」作为改变之道?让事物在原貌中变得更好,才是真正的进步00:24:11:建立改变的正向循环:在既有中灌注新事物00:25:34:电动车与行动支付当道,颠复市性社会转变看改变弹性00:30:23:快速变动的时代,还能谈长远规划吗?从过去菁英思维反思未来佈局00:33:12:现在的人不知民主为何物?改变是持续灌注新事物,逐步取代旧有的循环
我们不歌颂光明,而是潜入意识深渊,在慾望与禁忌交界的灰色地带,挖掘被压抑的创造能量。当AI用完美逻辑产出千篇一律的内容时,真正的创新正诞生于人类灵魂的混沌之中——从幼儿园长在少子化危机下的黑暗剧本构思,到角色扮演工作坊中集体释放的集体潜意识;从涂鸦少年在街角牆面爆破的叛逆线条,到成年人与童年阴影的终极和解。节目带你见证「破坏即创造」的悖论美学:那些社会定义为「恶」的冲动,如何成为艺术家笔下的超现实角色、创业者颠复产业的疯狂点子?当我们停止切割自己的阴暗面,完整的人性将迸发出比AI更野蛮生猛的创造力。这里没有心灵鸡汤式的正能量,只有对人性黑洞的诚实凝视——因为真正的创新,始于接纳我们灵魂中那头未被驯服的兽。00:00:45:前瞻议题分析,看见AI创造性的有限00:07:32:创造力工作坊,从蓝色蜘蛛网编剧到角色扮演共构未来00:17:13:五十岁幼稚园园长在无子化的时空背景下有多黑暗?剧构中看见人性阴暗面00:21:57:被遗忘的创造力?人性阴暗面中的创造源头00:23:23:善恶并立,塑造完整生命力00:27:18:从童年压抑到成年和解,阴影教育的缺席与内在整合之要00:30:13:灵性与慾望,在人性中找到平衡的艺术00:32:42:以涂鸦艺术为例,看创新与破坏
当00后开始整顿职场,管理者该如何接招?当「躺平」碰撞「狼性文化」,哪边才是终极答案?深入探讨千禧世代如何打破传统职场框架,揭露Z世代「反内卷」背后对工作意义的重新定义。从弹性办公到斜杠人生,解析多元工作模式如何重塑组织竞争力。新一代管理者不再比拚权威,而是学习用「能量管理」激发团队创造力。当「温度型领导」遇上制度红线,如何在人性化与效率间找到黄金平衡点?剖析Z世代员工为何将劳动权益视为不可退让的底线,解码「高能低就」现象背后,当代青年面对焦虑与野心的双重心理博弈。00:00:30:走进职场的千禧世代00:05:44:世代间的隔阂,自我意识的差异00:11:21:工作风格跟年龄有关?多元工作模式,现在职场的新常态00:14:50:从工作状态看出内在稳定性, 形塑你的工作风格00:21:23:00后的职场观:重劳权、反压迫,「争取」的新风貌00:26:51:从单一专业到跨域整合,从人的价值看世代间的矛盾00:32:00:下一代领导力,以能量管理为导向,在温度与制度间的平衡00:36:20:主流vs.新世代,用人观念挑战企业的与时俱进00:37:24:高能低就的心理机制,comfort zone下的自我逃避
你是否在996漩涡中感到窒息?是否厌倦了用加班时长衡量价值的职场潜规则?这档播客将带你穿透表面忙碌的迷雾,直面工业革命遗留的工作思维如何禁锢现代人的创造力。从「假装忙碌」的能量耗损到AI浪潮下的价值重构,破解正职工作与个人成长的能量平衡法则,揭示老旧工时制度如何暗中吞噬员工效能,探讨选择工作时的隐藏维度--你的职业是否在滋养你的生命?当KPI遇上生理时钟,表面功夫背后是恐惧驱动的两种思维模式。节目犀利指出:过度管控反而催生系统性造假,而真正的高效诞生于心智带宽的解放。面对不确定时代的经营压力,高位决策者如何突破认知茧房?我们解析从威权管理到生态型组织的转型密钥,揭露传统金字塔结构在智能时代的致命缺陷。当机器迭代速度超越人类学习曲线,节目带你预见:重复性工作消亡后,人类的核心竞争力将重新锚定在哪些维度?我们不止批判异化,更提供认知升维的实践路径--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范式迁移。订阅即加入一场思维觉醒运动,让每次收听都成为打破职场困局的能量补给站。在这里,没有鸡汤式安慰,只有对工作本质的颠复性认知重构。00:01:00:如何让正职中的自己更加稳定?工作之馀的重要性00:07:05:你的正职工作有支持你的能量吗?讨论工作的选择与00:12:02:摩登时代,被现代工作制约的人们00:19:00:效率产值vs.规定工时,讨论主流职场文化中人的价值00:20:56:老旧职场思维:长工时如何扼杀员工效能00:24:41:「表面功夫」的工作样态,源自2种底层逻辑00:29:28:面对营运管理的未知与压力,在上位者的内在格局00:34:00:「表面功夫」的能量消耗,成本远比你想像的高00:35:25:AI的迭代速度,如何加速工业革命思维的淘汰00:36:58:劳动解放后的人类,重新定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00:39:00:被淘汰意外吗?忽略与时俱进的预警
气味是时光机,是记忆的密码,更是穿透表象的X光机。在这趟90分钟的感官觉醒之旅中,我们将从菜市场的鸡蛋摊位出发,穿越生死边界,直抵冰山下的灵魂深处--当你闻到冰箱里那枚微微发酸的鸡蛋,或许正在见证宇宙坍缩的微观现场。盲眼导盲犬教我们用耳尖触碰世界纹理,临终前的独特气味成为生命最后的诗篇,而超市冰柜上的动物福利标章,正悄悄改写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  从玄学到显学,从厨房到冰山,这不是一堂教你「如何活得更好」的鸡汤课,而是一场颠复五感认知的思维革命。当死亡透过气味具象成可触摸的告别仪式,当动物福利标章成为消费者的选票,我们正在见证人类意识的第三次跃迁--那些被贴上「小众」标籤的觉知,终将汇聚成淹没旧世界的浪潮。闭上眼睛深呼吸,你会听见冰山融化的声音,那是新物种破壳而出的生命节拍。  本集将带你拆解人际互动中90%的隐形冰山,更揭开动物福利标章背后那场静默的消费革命。当超市货架成为道德投票箱,当每颗鸡蛋都承载着宇宙讯息,你会发现:所谓的与时俱进,从来都不是追逐潮流,而是率先听见未来的心跳。00:00:19:从鸡蛋看玄学,从味道嗅出更多故事00:05:49:突盲狗狗的启示,探索世界的更多方式00:10:16:觉察气息,检测能量状态00:18:15:与世长辞,透过「味道」做最后的道别00:22:12:从亲人离世,具象化死亡的模样00:25:19:冰山理论,人际相处的可见与不可见00:28:27:冰山终将融为水,一眼透视人的从生到灭00:29:19:拓展感官,练习以「活在当下」的方式感受世界00:32:43:流于形式还是实质助益,动物福利标章的意义与消费者意识00:34:17:消费者主权,引领资本市场的主流变革00:36:44:回归本源,人类的再思考,动福与环保将成为主流00:39:40:意识的汰旧换新,思想走在时代尖端的价值
你是否曾在关係中不断重複相似的困境?是否感受过旧伤未癒、新痛再起的窒息时刻?这集播客不喂养心灵鸡汤,而是带你直视伤口--那些受挫后的自我怀疑、疗伤时与内心的拉锯、面对新关係时「重蹈复辙 vs 破茧重生」的关键抉择。00:00:19:受挫后找回再次尝试的勇气00:05:08:疗伤之路,一段与自我关系的课题00:06:58:烙印后是养分还是新伤害,在新关系中做出不一样的选择00:13:07:重复循环是为了重新选择,打破生命课题的方式00:19:00:进入关系之前的对频,亲密关系中界线与共情的平衡00:26:18:放下不再符合原则的人事物,为自己做主动选择
在动盪时代掌握全球商业博弈的生存法则!这一期我们将深度解构中美产业链角力实况,从霸王茶姬品牌战略到X Payment金融革命,带你穿透表象看透国际规则重组的本质。每週透过企业实战案例、关税政策解读与跨文化商业模式比较,解锁突破认知框架的三维视角!00:03:27:从中国手摇饮龙头霸王茶姬,看品牌如何深植人心00:16:14:关税拼输赢?! 中美产业供应链与商业模式之差异分析00:25:11:平衡视听,动盪世代下的资讯更新与思维跳脱00:27:05:从零到一才是原创?模彷到底是抄袭,还是学习00:33:22:以 X Payment 为例,跳脱美国秩序下的世界观
在AI高速运转的时代,人类独有的情绪感知能力既是礼物也是负担——当你习惯用理性压抑感受,长期超载的压力阀值可能正透过失眠、焦虑、慢性疲劳悄悄发出警报。我们从神经科学角度拆解「身体记忆情绪」的惊人机制,你会发现那些说不出口的烦躁与低落,其实早已被肌肉张力与肠胃蠕动如实记录。节目中深度辨析「压力麻木」与「压力转化」的关键差异:当代社会鼓吹的「抗压性」,有多少成分其实是自我感知的钝化?实践层面我们准备了具体方案:从ENTJ人格特质者的运动计画设计,到「以放松为目标」的运动心法重置;从冥想饮食的能量清理技巧,到破解「踏出家门好难」的心理制约。这些方法不追求自律苦行,而是教你辨识身体讯号后,用最小可行步骤重建与自我的温柔契约。这不仅是压力管理指南,更是一场重新定义自我对话方式的思维升级。准备好你的耳机,让我们陪你在理性与感知间找到安顿身心的锚点。00:00:33 忽略自我承压阀值,AI 时代下人类压力管理新思考00:06:41 你的情绪与压力,身体会记得00:09:33 压力管理的重新思考:压力麻木 v.s. 压力为动力00:18:20 压力与动力的平衡点,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00:21:03 冥想、运动与饮食,如何由外向内清理能量压力00:27:30 ENTJ 的运动计画,讨论运动减压00:29:50 改变旧有思维,运动的目的是放松00:37:34 踏出家门好难?规律运动的小撇步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