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不正經的人類學散步指南》

《不正經的人類學散步指南》
Author: 凱西 & Peter
Subscribed: 3Played: 1Subscribe
Share
© 2025 《不正經的人類學散步指南》版權所有並保留一切權利
Description
旅行,不只是打卡拍照、走馬看花,
而是一次次走進歷史、文化與結構背後的日常。
《不正經的人類學散步指南》邀請你跟著我們一起用人類學的角度、貓散步的速度,
在城市的巷弄、歷史的縫隙、生活的細節裡,
一本正經地玩耍,專業地不正經。
節目融合人類學的觀察力與好奇心, 帶領你在日常裡發現設計、挖掘歷史,
用文化說故事,走進知識與生活的邊界。
🔔 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
👉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61576031613409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urious.anthro/#
👉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打賞給我們: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410f483-9bbe-46aa-8d31-89cda0231ce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不正經的人類學散步指南》邀請你跟著我們一起用人類學的角度、貓散步的速度,
在城市的巷弄、歷史的縫隙、生活的細節裡,
一本正經地玩耍,專業地不正經。
節目融合人類學的觀察力與好奇心, 帶領你在日常裡發現設計、挖掘歷史,
用文化說故事,走進知識與生活的邊界。
🔔 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
👉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61576031613409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urious.anthro/#
👉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打賞給我們: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410f483-9bbe-46aa-8d31-89cda0231ce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9 Episodes
Reverse
《旅行不正經・知識很上心》
這一集是節目的導覽篇,
介紹主持人組合、節目定位、節目風格和未來走向。
🔔 這個頻道是怎麼誕生的?
🔔 什麼是人類學?
🔔 為什麼叫「不正經的人類學」?
🔔 人類學和散步有什麼關係?
🔔 未來的節目可以期待什麼樣的內容?
⬇️ 也歡迎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喔~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031613409
Instagram:curious.anthro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端午節你有吃粽子嗎?
在東西方各國文化中,都存在著「應景食物」這項飲食習俗,
這一集我們從端午節的粽子延伸,
特別介紹摩洛哥的週五習俗「Friday Couscous」,
聊聊這道每逢週五必吃的「Couscous」如何承載宗教儀式、家庭情感與文化認同。
從香料配方、料理方式到阿爾及利亞的「美食領土爭議」,
一起用味蕾踏上北非的文化散步!
🔔 每逢端午必上演的南北粽大戰
🔔 摩洛哥?摩納哥?傻傻分不清楚??
🔔 為什麼每週五要吃 Couscous ?
🔔 Couscous 到底是什麼?
🔔 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之間的「Couscous Wars」
⬇️ 也歡迎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喔~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031613409
Instagram:curious.anthro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一集會帶大家穿越時空回到 16 世紀的布魯塞爾,
一起體驗一場真正的中世紀嘉年華:Ommegang Pageant
從 Ommegang Pageant 的起源、演變,到現代 Ommegang Pageant 熱鬧非凡的歷史遊行,
比利時如何透過這場文化表演,凝聚城市的身份感,也行銷屬於自己的歷史魅力?
凱西將以觀光客的第一視角,帶你走進這場又好玩、好拍、又充滿細節的沉浸式時光旅行,
這不只是一場「看」歷史的活動,而是會活在歷史之中。
最後我們還會聊聊,我們對「中世紀」的印象是真實的嗎?
下次去比利時,可千萬別錯過這場一年一度的歷史盛會喔!
‼️更正:文藝復興市集的「騎士比武」使用的是「短劍」,節目中口誤為「木劍」
🔔 從白沙屯媽祖遶境到一年一度的文化祭典
🔔 史上頭銜最長的很角色:查理五世 aka 普世皇帝
🔔 Ommegang Pageant 是什麼?
🔔 現代 Ommegang Pageant :一整天的歷史沈浸式體驗
🔔 從白天的歡樂文藝復興市集到晚上超熱血的盛大表演
🔔 原來「中世紀」只是浪漫主義運動下「重新想像出來」的形象!?
🎭 2025 Ommegang Pageant 慶典日期在7/2和7/4,相關資訊如下:
📍 官方網站:https://ommegang.be
📍 活動資訊:https://ommegang.be/infos/
📍 購票平台:https://www.ticketmaster.be/artist/ommegang-billets/939811?language=en-us
🔔也歡迎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喔~
📍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031613409
📍 Instagram:curious.anthro
📍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打賞給我們: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410f483-9bbe-46aa-8d31-89cda0231ce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一集我們要帶大家去探訪「伊斯坦堡三寶」中的「聖索菲亞清真寺 Ayasofya Camii」!
一座承載了伊斯坦堡歷史變遷、年資超過 1700 年的建築,
聖索菲亞不僅是代表性地標和人氣觀光景點,
更是東西方宗教、文化、和藝術融合的見證。
由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一世皇帝開始興建,
鄂圖曼帝國時期更被加碼擴建,
她跟著這座城市經歷了政權交替、戰亂天災,
挺過火災、坍塌、戰爭、掠奪、破壞,
三個帝國、三種宗教、四種身份,
由於鄂圖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遠見和決策,
讓這座建築同時存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建築特色和裝飾藝術,
聖索菲亞就是這座城市的歷史縮影。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她那歷經滄桑的美麗~
🔔 被牽拖下水見證城市歷史的超資深建築物
🔔 從東正教堂到天主教堂再到東正教堂再到清真寺再到博物館再到清真寺的斜槓人生
🔔 一起來聖索菲亞玩尋寶遊戲和大家來找碴
🔔 超人氣的另類景點!伊斯坦堡最重要的一隻貓 Gli
📍 聖索菲亞官方貓的 Instagram:@hagiasophiacat
🔔也歡迎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喔~
📍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031613409
📍 Instagram:curious.anthro
📍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打賞給我們: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410f483-9bbe-46aa-8d31-89cda0231ce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一集我們要帶大家去探訪「伊斯坦堡三寶」中的「藍色清真寺 Sultan Ahmet Camii」!
蘇丹艾哈邁德一世 Sultan Ahmed I 在西元 1609 年時,
由於對外戰爭屢屢挫敗,
為了恢復帝國威信和展現虔誠信仰,
下令由 Sinan 的徒弟 Mehmed Ağa 設計建造,
清真寺參照了對面聖索菲亞的拜占庭特色,
並且加入傳統的伊斯蘭建築語言,
成為一座超越伊斯蘭宗教建築的鄂圖曼帝國建築藝術巔峰之作。
清真寺的設計處處暗藏心機,
從位址的選定、地基高度、建築語言、裝飾細節等等,
都是由建築師 Mehmed Ağa 精心計算考慮;
而內部鋪設超過 21000 片的伊茲尼克手繪瓷磚,
則是「藍色清真寺」這個浪漫暱稱的由來。
此外超過 260 扇的彩色玻璃窗,
讓不同角度的光線隨著時間變化照射進大廳,
和伊茲尼克磁磚的光澤相映生輝,
再和暖黃色的吊燈燈光互相融合,
讓整個內部空間充滿了神秘、燦爛、華麗、莊嚴、寧靜、和溫暖的氛圍。
而多達六根的宣禮塔竟然是建築師聽錯老闆指令的傑作,
也讓這座清真寺多了一則有趣的鄉野傳說。
讓我們帶大家一起去探訪這座伊斯坦堡最美、最夢幻的清真寺~
🔔 建造時充滿爭議,完工後流傳千古
🔔 原來是為了向對面的聖索菲亞嗆聲的清真寺?
🔔 一起去看看伊斯坦堡最美最夢幻不是藍色的藍色清真寺
🔔 聽錯老闆指令的建築師蓋錯的宣禮塔!
🔔也歡迎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喔~
📍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031613409
📍 Instagram:curious.anthro
📍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打賞給我們: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410f483-9bbe-46aa-8d31-89cda0231ce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一集我們帶大家過馬路,再深入地底,
來到伊斯坦堡三寶中,最具有神秘氛圍的「地下水宮殿」。
一座建於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大型地下蓄水池」,
歷經了 1700 多年歷史,
時至今日已成為伊斯坦堡的人氣景點之一,
也是丹布朗的小說和電影「地獄」最終大結局的場景。
建造蓄水池所使用的 336 根石柱全數來自於回收的廢棄希臘羅馬時期建築,
也因此石柱造型不同,
其中包括一根表面佈滿同心圓水滴型浮雕的「流淚柱」,
還有兩顆倒放和橫放的梅杜莎頭雕像基座,
當初建造時應該壓根沒想過有一天這裡會變成觀光勝地吧!
而水池中的魚,
不僅是揭開被遺忘數百年並且塵封已久的地下蓄水池的關鍵線索,
更是古代拜占庭人用來監控水中是否被下毒的「毒物監控機制」!
讓我們一起去這座神秘的地下宮殿探險吧~
🔔 不是宮殿的「地下水宮殿」
🔔 為了省錢四處撿資源回收蓋成的地下蓄水池
🔔 流淚柱和倒放梅杜莎頭的謎團
🔔 古代人的「毒物監控機制」竟然是魚!
🔔也歡迎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喔~
📍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031613409
📍 Instagram:curious.anthro
📍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打賞給我們: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410f483-9bbe-46aa-8d31-89cda0231ce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俗話說「臨時抱佛腳」、「有拜有保佑」,
這一集要帶大家去位在日本九州北部,福岡縣太宰府市的「太宰府天滿宮」好好的參拜一下!
天滿宮的江湖地位相當於「孔廟」,供奉著學問之神,
參拜天神可以祈求考試順利和功成名就,
神社入口的「御神牛」更是著名的吉祥物,
也因此牛的頭被歷代數以百萬的遊客摸到閃閃發亮哪!
參拜完太宰府天滿宮之後先別急著走,
繼續繞上後山還有一間小小的「天開稻荷神社」,
加拜稻荷神社才能考運財運通吃、改運升級喔!
至於一位平民出身,僅靠著學識被重用,還官拜朝廷第二高官的文官,
最後是如何成為天神的?
這一集的鄉野傳說也特別多,
從神牛、飛梅、天開稻荷神社、天神,甚至太宰府限定特產「梅枝餅」,
全都有各式各樣、各種版本的傳說,
你喜歡哪個版本呢?
🔔 一間江湖地位相當於孔廟的神社
🔔 學問之神是誰?為什麼天滿宮建在這裡?
🔔 多才多藝斜槓很多的菅原道真
🔔 拜完天滿宮之後別急著走,還有「隱藏拜點」喔!
🔔 一位含冤悲憤而終的文官怎麼會變成天神?
🔔也歡迎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喔~
📍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031613409
📍 Instagram:curious.anthro
📍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打賞給我們: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410f483-9bbe-46aa-8d31-89cda0231ce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位在丹麥赫爾辛格 Helsingør 海岸邊的克倫堡宮 Kronborg Slot,
不只是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哈姆雷特 Hamlet》的故事舞台,
還是 16 世紀時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 Frederik II 送給王后 Queen Sophie 的豪華結婚禮物,
而且最早竟然是 14 世紀時為了掌控海峽和方便收過路費而建的!
克倫堡的歷史本身就像是一齣戲,
從最早的沿海防禦堡壘到改建後的豪華文藝復興宮殿,
歷經了大火、重建、戰爭、用途變更,
最後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和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
城堡地道中還藏著一段古老傳說,
沈睡的民族英雄「丹麥人霍爾格 Holger Danske」隨時準備拔劍而起保衛國家!
在這一集節目中,
我們要帶大家去哈姆雷特的後台一窺究竟,
除了探訪克倫堡的豪華建築和精美裝飾之外,
還會揭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和這座城堡究竟有什麼關聯,
看看歷史、傳說與經典劇作如何在這裡同台演出!
ℹ️ 克倫堡官方網站:https://www.kronborg.dk/en
🔔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
🔔 原來是為了方便收海峽過路費而建的防禦堡壘
🔔 又是一座命運坎坷的古蹟啊!
🔔 想當年…克倫堡的輝煌和絢麗
🔔 在城堡地道中沈睡了數百年的民族英雄
🔔 超推薦!城堡官方推出的唱作俱佳真人導覽和花樣百出的沈浸式活動
🔔 從克倫堡遠近馳名的豪華轟趴得來的劇作靈感
🛜 也歡迎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喔~
📍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031613409
📍 Instagram:curious.anthro
📍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打賞給我們: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410f483-9bbe-46aa-8d31-89cda0231ce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鬼月我們也要來應景一下,
這一集帶大家去捷克 Kutná Hora 的「人骨教堂」散步~
位在 Kutná Hora 的 Sedlec Ossuary 是捷克遊客最多的古蹟之一,
這座建於 14 世紀上半葉的哥德式兩層教堂,
原址是一座西篤會修道院,
一把來自耶路撒冷的泥土,
讓修道院墓園成了整個波西米亞地區最熱門的指定下葬地點,
再加上饑荒、黑死病、戰爭造成的大量死亡,
最後竟然成為規模達到 3.5 公頃的亂葬崗。
19 世紀時貴族 Schwarzenberg 家族聘用的木雕師 František Rint 把人骨當作樂高,
拼出了獨具創意的各種裝飾,
因此讓收納了 4~7 萬具骨骸的 Sedlec Ossuary 以「人骨教堂」的別稱聞名世界,
每年吸引了超過 20 萬名大膽的遊客慕名前來。
Sedlec Ossuary 的下層禮拜堂是安放遺骨的虔誠之所,
而光線充足的上層禮拜堂則是祈禱和與上帝相遇的場所,
因此,這座教堂的寓意歷久彌新:「Memento Mori 銘記死亡」
ℹ️ 人骨教堂官網預約系統:https://sedlec.info/en/reservation
🔔 讓普通修道院變成聖地的一把來自耶路撒冷的泥土
🔔 從 3.5 公頃墓園中挖出的骨頭
🔔 天才建築師和創意木雕師聯手創作的人骨裝飾
🔔 人骨教堂三大必看裝飾:金字塔、吊燈、家徽
🔔 鄉野傳說中嚴重鼻塞 (?) 的半盲修士
🔔 在成堆的人骨裝飾中思考死亡和復活的意義
🛜 也歡迎在社群媒體追蹤我們喔~
📍 Facebook:《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031613409
📍 Instagram:curious.anthro
📍 Blog:《不正經的人類學生活指南》 https://cathychang0501.pixnet.net/blog
🤝 合作邀約:curious.anthro@gmail.com
💰打賞給我們: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6410f483-9bbe-46aa-8d31-89cda0231ce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