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Claim Ownership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Author: 蔡禮旭
Subscribed: 1Played: 13Subscribe
Share
© 蔡禮旭
Description
《群書治要》一書,是中國古聖先王修齊治平之智慧、方法、經驗、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歷經千萬年考驗所累積的文化寶藏。這部寶典既能助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也必能為當今各個階層的領導者提供可貴借鑑。而對於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群書治要》也是修身、治家、處事的智慧源泉。
為讓有心領納先哲智慧的讀者能迅速地吸收全書的菁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中心組成選譯小組,製作了這一文白對照的選本。我們將《群書治要》整理為六個大綱:君道、臣術、貴德、為政、敬慎、明辨,每個大綱中,又歸納了若干條目。從全書中,我們力求選取既切合當付社會需要,而又精闢簡明的短文,最後經過幾輪篩選,選定了現前這三百六十段。而對選文進行白話翻譯,則參考各種譯本,加以推敲討論。譯完若覺仍欠圓滿,則在譯文後稍加發揮,以便讀者更好地領納先賢的精神。
由於學識有限、時間倉促,本書定有許多疏漏之處,敬請諸位仁人不吝賤教。衷心祝願每一位讀者,身心和諧、家庭和樂、事業和順,讓我們共却創造和諧世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6 Episodes
Reverse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午安。上節課我們談「賞罰」,在一百五十八頁二百六十四句,我們剛剛跟大家交流。我們一起把它讀一遍,應該讀起來對這個義理就比較熟悉。 【古之明君。褒罰必以功過。末代闇主。誅賞各緣其私。】 諸位學長有沒有轉煩惱為菩提?有沒有化悲憤為力量?有,這個開悟是小悟。而且很難得,是「聞教便行」,看到經教,看到人家講解的義理,他馬上入心,馬上去力行。「奚待更勸」,有這種學習態度他每天都很有提升跟突破,不用人家還在後面推,還要在那一直勸、一直拉。在《孟子》當中,舜王之所以為聖人,孟子講到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學習的態度。舜王還沒有遇到老祖先的教誨,他也是住在山林裡面,跟一般農夫過的日子沒有太大的差別。重點在於「聞一善言」,當他緣到了,見到好的經典教誨,「見一善行」,他看到別人優點長處,他馬上依照經典、依照人家的長處去落實、去效法。「若決江河」,就像黃河堤壩被沖掉,大水很勇猛,水勢非常大。舜王他那個力行的氣勢,就像黃河水一樣,誰都阻攔不了他斷惡修善。「沛然莫之能禦」,所有的人都反對他學經教,他如如不動,他突破困難去依教奉行。 我們跟舜王的差距關鍵在這裡,我們要去落實一句經教,別人幾句話就把我們動搖了。甚至於還自己找了好多藉口:這句話其實沒有那麼容易落實,你看看張三怎麼樣,李四又怎麼樣。我是凡夫,我又不是聖人。這些念頭跟舜王的念頭,就不一樣,舜王是想著怎麼樣契入,我們是找一大堆藉口,告訴自己不可能。所以「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其實人的成就不管是學業、還是事業,他人生的造化都跟他的思想有關。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轉化成性格,性格就決定命運,根源在思想。企業界稻盛和夫現在的影響力,可能是數一數二的,尤其他很可貴的關心下一代,關心整個地球的安危,他有良知。他說現在這個時候,企業界縱使完全停止成長,都應該這麼做,都應該愛我們的地球,他特別重視環保。他還給年輕人寫書,鼓勵他們夢想一定可以實現,推薦的第一本書《了凡四訓》,改造命運。他以他的人生經驗,包含他是虔誠的佛弟子,對於中華傳統儒釋道的這些教誨,他根基很厚。 他整理出來一個成功方程式,思惟模式乘以熱情、36乘以努力,一個人的成就都不是偶然的。而努力是零到一百,熱情是零到一百,思惟模式是正負零到一百。一個人假如自私很嚴重,他為了謀自己的私利,他可以不睡覺,他很拼命,他也很努力,但是他的思想自私自利。比方說他設計殺人遊戲出來,他有沒有熱情?日夜在做他也很努力,但是他思惟模式錯了,那這個殺傷力就很大,他是負的。所以要正向思考,就像我們剛剛說的,要把煩惱轉成菩提,這就是思惟模式。很多人一個小事就可以沮喪好幾天,那他思惟模式不對。沮喪了甚至於都會往壞處去想,這樣人就會沒信心,疑心都會重,這就不好。很多人時時都能自我鼓勵,對人都是相信,他就常常都是面向陽光就很好。 我們一位老同仁就有跟我提到,剛剛上課我有幾點要調整、修正一下。第一,在讀這句子在第幾頁第幾句要講兩遍,不然我們一些學長年紀大了,沒有聽清楚。不只是現場的人,假如我們有網路上的,他也沒有聽清楚,他就翻不到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們要講每句以前,大家先念個二、三遍。因為可能我們沒有事先複習,講每句好像從來沒夢過它,對它很陌生,邊看邊慌張,好像每個字都看懂了,可是意思不知道,不大認識它。讀幾遍可能就比較定在這個經句上,甚至多少有些領會。然後講解完,再讀一遍,就好像這一句學得很紮實,這些建議都很好。第三,我在講解的時候會講到第二冊,有些人沒拿第二冊,然後他就會有點慌。再來,第二冊哪一句,沒書的人,你在念那一句的文言文,他就腦中一片空白,斷訊。一讀文言文就好像讀不懂,不如乾脆就念白話解釋,大家那個理解是比較連貫的,這是第三點提醒。第四點,是麥克風不要拿太遠,拿近一點大家聽得比較仔細。 我一聽冷汗直流,因為出道比較早,出道早了站在講台上久了,其實不夠謙卑。應該每一場下來要主動問這些同仁:哪裡還有不好的?你看才講一堂課,人家可以指出四個問題來。其實我在跟大家講解的時候,這其中幾個點都有感覺到,但是沒有當下去做調整,所以是定力不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做事的過程當中,感覺有些不妥。但沒有及時調整,事後又覺得:假如那時候調整應該可以更好。或者是就是沒調整,壞了,就有點懊悔。所以定力很重要,為什麼不夠定?心虛。講《群書治要》它都有很多典故,像這節課講「賞罰」,那到底整個國家的賞罰,我們從二十五史當中體會多少?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帶團體這個賞罰用了多少?假如這些經典、歷史的吸收,跟人生的閱歷不足,講起來還是會有點底氣不足。所以還得趕緊去翻多一些故事,故事當中就有它具體的這些態度跟做法。當然人有充分的準備,定力還是會比較夠,信心比較夠,在臨場當中的一種觀照也會比較高。 這位同仁在跟我講的時候,我就想到《群書治要》講要納諫,要接受別人勸諫,《群書治要》也沒離開生活。後來他又講到,他說因為這些年派給他的工作比較多,因為工作很多,無形當中有些能力在增長。比方聽我講一堂課,可以找出四個不足,這就是他承擔責任之後,提升上來的能力。我聽了之後挺高興的,我說你的意思,以後就不再抱怨我派工作給你了嗎?你這個念頭叫轉煩惱為菩提。因為剛剛要下課以前我們有約定:下了課要轉念是!聖狂之分在一念,這個學長不只是護念我,他還轉那個念頭,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有時候在承擔責任的時候,不知不覺提升自己不知道。然後去羨慕別人:我工作那麼多,他們每天還可以聽《太上感應篇》,都還可以聽經。不知道那個鍛鍊本身,其實對自己的修學會大有助益。學了之後還要有很多的歷鍊,體悟才會更深。我們接下來先看二百六十七句一百五十九頁,我們來看賞罰的原則,它應該依循的原理原則是什麼?不可以亂賞,不可以亂罰。我們一起把這個經句念一遍,我看我們念兩遍好了: 【爵祿者。國柄之本。而貴富之所由。不可以不重也。然則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二教既立。則良士不敢以賤德受貴爵。勞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祿。況無德無功。而敢虛干爵祿之制乎。】 我們延續剛剛的經句,就是一定對於國家、社會有功勞,才能夠授予爵祿,獎賞他。經文一開始就講,『爵祿者』,官爵和俸祿,這個爵位在大馬比較容易感受,我們常常遇到華人界,有拿督、有丹斯里這些爵位。我在台灣長大這些爵位就很少聽到。爵,我們看到這裡講,「爵祿」是『國柄之本』,國家權力的根本,權柄。爵祿其實對國家的安定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爵祿才能達到富貴的途徑,不能不重視。因為富貴,是一般的人民大家都希求、努力的方向,而得到都是依循正確的途徑,大家會很用心努力的去邁進,人都守本分,人都知道要下功夫。但是假如這個爵祿不符合規矩,都可以用特殊關係得到,人民的信心就沒有了。誰肯努力?努力有什麼用?靠關係不就上去了嗎?人民對國家的信心就沒有了,這國家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不公平了,人心不安。常常都是談論這些不平的事情,最後國家一有什麼重大的情況,可能會兵敗如山倒。因為對國家的不公,已經有很多不滿之處。 大家有沒有看到現在整個國際間,有些什麼災禍出來了,反而國家的人落井下石,還製造動亂。雖然派軍隊去鎮壓,也要想一想,老百姓為什麼人心變成這樣?一來是沒教育好,二來是不是有國家種種的做法,已經造成人心的憤怒。國家有很多政策,都是影響民心,比方說房地產炒得很嚴重的國家,人心一定不平。由國家來控管整個房地產,不要造成買個房子,根本平常一對夫妻,努力一輩子都不可能得到。請問這些年輕人他還努力什麼?誰造成的?不就是不法的那些炒作。炒到最後這些一般的平民百姓,他怎麼去面對未來的生活?人心不平都在這些地方。記得我第一次聽我們執行長講課,在河南許昌,他到一個地方去,他就了解那個地方的房價。他覺得這個地方房價太高就太錯誤,房價愈高這裡的百姓買不起房子,不就很不安。所以一個社會的公平很重要,很多不法的手段,包含這些炒房地產都可以一夕致富,這個對人心都有很不好的影響。應該是把這些情況都要改善,都應該是憑著努力一步一腳印去達到成功。 其實這種都是不怎麼努力就賺大錢,會誤導下一代,都想要用這些取巧的方法,來快速致富,這對下一代的思想態度,都有不好的影響是!有個什麼電視節目一紅,然後這個人就大富大貴了。然後一大堆人都要去走他那個路,每天做明星夢,心態都不踏實。那假如從這個角度,整個從傳播媒體出來的這些節目、書籍,就要倡導實幹、勤奮、努力,最後得很好結果的這些例子,要舉出來。其實人假如很快獲得富貴的,往往很快就把它揮霍掉,他不會珍惜。這些例子也要給大家看,你不要去羨慕一夕致富的人,他的結果你有沒有看到?你有沒有看過一夕致富的人,最後傳了十代?開始我要重視家教,沒看過一個!老子說「禍福相倚」,他的德行基礎不夠,你一下子富貴給他就完蛋了。 所以富貴都要是紮紮實實來的,但是,富貴能不能紮紮實實來,掌控在國家的手上,整個朝廷的風氣。所以為君者,這些掌握國家重要權利的重臣是關鍵,比方宰相,宰相公平,像王旦每個人都服他,他的公正。後來遇到呂夷簡,范仲淹給他畫個「百官圖」,現在朝廷裡面,大部分都是你的裙帶關係上去當官的,那整個朝廷就失去公平了。那老百姓怎麼看?老百姓會有信心嗎?甚至於風氣就變成都在那裡諂媚、討好這些當紅的官員,所以國柄之本,『而貴富之所由,不可以不重』。怎麼重視?不能絲毫的偏心、絲毫的馬虎。就像范仲淹他當副宰相,這些重要的官有一天他們在考核官員,把一些考績不好的劃掉。旁邊的同事講,你那一筆下去他們家都要哭了,他被削掉他的祿位,不能當官。范公講我削掉他是一家裡哭,我不給他削掉,說不定這一縣的人都哭,這一方百姓都得哭,不能以私廢公。 事實上講把那個人劃掉了是慈悲,為什麼?不要讓他造大罪業。一世為官九世牛,他不愛護老百姓,他怎麼對得起這個俸祿?俸祿是全國人民的納稅錢,他怎麼還得起?所以能捨非無情,有時候把他劃掉是對他的慈悲,讓他反省,痛改前非,反而是好事情。范公自己以身作則,今天假如感覺很多事情沒有辦得好,對不起國家這一天的俸祿,整夜不睡覺,隔天起大早趕快去辦公,覺得今天有彌補過來,才安安心心睡覺。所以他們這些心境、行持令人佩服。掌握國家這些爵祿的大權,不能不謹慎重視。你一個批對了振奮全國人心:這個人好,對!用這樣的人我們有信心。你用錯一個人:完了。你比方說一個國家的教育部長,那個位置重不重要?你看多少家長的心、百姓的心繫在這位置上,你用對了全國有信心,你用錯了:怎麼又是諂媚、巴結的人坐那位置?就完了。這些我們都遇過,確實是這樣。像宋朝時期,范仲淹被貶了那麼多次,皇帝一把范仲淹立起來全國振奮,老百姓每天到菜市場去討論,今天范公發生什麼事,司馬光先生發生什麼事,真是這樣的。一接到他們去世的消息,當場整個菜市場老百姓放聲大哭,甚至幾天都不做生意。所以您看一個有爵位、有祿位的人,對百姓的影響有多大。而且你用對一個部長,請問他還可以提拔多少個幹部?對!人心都有信心,所以不能不重視。這不止國家如此,每個團隊也是這樣。你重用一個付出的人,不是鼓舞大家的士氣嗎? 接下來具體講,『然則爵非德不授』,這個爵位不是真正有高尚道德的人,絕對不可以授予他。『祿非功不與』,沒有真正為國家付出的功勞,就不能給予俸祿。這個封爵位,像古代國老、三公地位非常高,太師、太傅、太保身分達到極高。那他愈高他就成為全國人民的榜樣,大家都效法他、都尊崇他,上行下效。爵位是肯定這個人,以後影響全國人民的價值觀。今天你常常推舉的是賺大錢的人,還是推舉的是最有道德的人,人民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爵位不簡單。他是國策顧問,國家元首常常都去向他請教,把他當作老師,國家元首都這麼做了,那老百姓崇尚道德。假如獎賞的都是賺大錢的人,年輕人全部都在想錢,那不一樣了。 我們有曾經體驗到什麼?我們在安徽廬江,當時候鄉下的風氣,就是比誰的房子建得高。到外面去打工拿錢回來蓋房子,人家蓋二樓,我蓋三樓,就在那裡攀比,比蓋房子,人比人氣死人。為了面子我看也挺累人的,所以有句俗話提醒我們,叫打腫臉充胖子,橫批:累死算了。我光想都有點不舒服,這個攀比很累的,這樣的方向就錯了。當時候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之下,我們辦「好婆婆、好媳婦」這些表揚,這沒有獎金,也沒有祿位,就是一張紙,獎狀裱得很漂亮,這就是爵位肯定她。大陸有一個地方,他們是專門選好媳婦,哪一家的女兒被評為好媳婦,那一家開始放鞭炮,他們家出來的女兒有正字標記,品質保證,這一家養出來的女兒,決定是一級棒的、非常好的。這是榮耀不花錢,但是大家就拼命要爭取這種道德的榮耀。這個影響很大,嫁出去的女兒不敢亂來,不能給自己家裡丟臉,「德有傷,貽親羞」。 所以,當時候我們頒這個「好媳婦」,慢慢人與人之間討論的,是誰家好爸爸、誰家好媳婦,不是比建房子了。我記得我們評選完了,那一年的過年,我們去拜訪老百姓,結果那個好媳婦、好婆婆,她那個獎狀都放在她們正廳最明顯的位置,我們一進去就看到了,她們以這個為榮。實在講聖人的話用一句,家庭跟社會馬上就有非常大的轉變,是我們信不信、用不用?聖人每句話都是巨力萬鈞,聽老人言,幸福就在眼前。孔子講「君子喻於義」,家庭要教出好聖賢,要教他道義。「小人喻於利」,從小幼兒園就教他競爭,不是培養小人嗎?這句話能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一句就解決了,哪有那麼複雜,可是我們不學。孔子講「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整個社會風氣就變了,舉善而教不能。從二OO七年「道德模範」評選到今年,都已經進入第八個年頭,那影響幾億人向他們學習,就一個活動,就是孔子的教誨你真去做了,社會影響非常非常大。 所以孔子講世間有五不祥,你把它轉過來都變吉祥。最重要的一個,天下的不祥在哪?「聖人伏匿」,聖人的教誨沒人認同;「愚者擅權」,競爭、鬥爭的思想充斥在全世界,天下之不祥。現在聖人的教誨出現,神州大地就開始放光,舉善而教不能。國家有規定,把聖人的教誨,進入國家的政策法令,那受益的面就更具體。每個公司對於殘障的人士,要一定的保障他們的工作權益,教不能。我們新疆郝鐵龍董事長,我當時候聽他分享他公司的情況,非常感動。我說一家公司可以把〈禮運大同篇〉演出來、落實出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我們的企業要變成國家、社會的榜樣,就像我們吳執行長他們的企業,他要把這個幸福企業、家文化的理念,傳播到全世界。吳執行長前幾天就在韓國開國際會議,好幾個聯合國代表參與,你就看那個會議的成績到哪裡,他又藉這個機會,又傳播整個中國的家文化、幸福企業的理念。 所以老祖宗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人真的下了決心,發了這樣的願,每個人的人生都做得到。「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你們要以相信的眼光看著我,你們不要一聽,我有點講不下去。但是我講的都是《弟子規》上的,聖賢人不會騙人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郝總他們「天下為公」,他們要做出表率,他們幫當地的黨校上傳統文化的課。黨校都是國家幹部,有沒有在幫助國家選賢與能?當地那麼多各行各業到他們公司來學習,都是在幫各個行業有緣的人培養人。培養人最重要是什麼?德,「德者本也」。所以他們的企業生意愈做愈好,做到半夜十二點都做不完,有些推都推不掉,都介紹到其他的公司。人家說沒關係,晚一點,就要讓你做。因為他們這樣的行為,就讓人家很信任他們,給你們做我放心。 曾經有家長,他們也很會想事情,他說我的兒子現在學倫理道德,講信用,社會上的人都不講信用,那我的孩子一出社會,他不就吃虧了嗎?人的腦子很會想事情,我就問他,我說今天你跟人家做生意,你給誰做?你會交給不守信用的人做,還是交給任何情況都會守信用的人做?當然是守信用的。你為什麼說你兒子會吃虧?對!一千個人裡面只有他守信用他會吃虧嗎?我又不是愚痴的人,我去拿給那些不守信用的人,我被他們騙一次、騙二次,我也乖了。我最後一定是交給絕對不會不守信用的人幹,日久見人心。大家有沒有發現,人現在發問問題,「一切法從心想生」,光是聽人們在談話,就可以了解到,人現在想事情都想得很短。我假如明天沒飯吃?我的孩子假如考不上中考?就是考慮這些很眼前的點,他看不了深遠。為什麼?人隨時考慮都是欲望,看得很短淺。一個很愛吃的人能看得很遠嗎?反正我吃死了,不如死了沒得吃。這用閩南話念,就是「食到死,贏過死沒食」。我跟你保證這樣的人,他的慢性病三十歲就到,鐵口直斷,這種吃法三十歲他的身體就抗議了。所以現在整個文明病都是吃出來的,年齡都一直往前拉。人寧可短暫的這種欲望的滿足,可是他將來要面對三、四十年的病痛,很短見。 郝董他「講信修睦」,人家相信他,為一方的大眾各行各業服務,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對員工的父母很關心,對員工的小孩很重視。他們還頒「孝心獎」,獎勵自己員工的下一代有孝行的,還編刊物鼓勵這些孩子。「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他公司裡面超過三成的員工是殘障人士,教不能。結果他講到,這三成的員工,比正常人更負責、更努力。這些話聖人都有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而且他不只是安一個員工,這員工的父母、家人,面對一個先天有缺陷的兒女,操不操心?他要擔心。遇到國家好的政策,遇到這麼有責任感的企業家,安了一家人的心。這個都積陰德,陰德就要在這些地方算。 你看國內這些重視傳統文化的企業家,他用傳統文化教育員工,員工三十年不懂事的,從來沒給父母拿錢的,開始拿錢了。那老人很激動,雖然那公司離他們家幾千公里,這個飛機票錢我都得花,我一定要去給董事長感謝。所以一個董事長、一個企業主、一個團體的領導人,做到下屬的父母一定要當面來感謝你,這個都是積陰德,無形當中安了天下多少人。〈禮運大同篇〉可以落實,每個團體、每個企業都可以做到。教不能這句話孔子講的,「則勸」,整個勸善的風俗就形成,風俗,每個人每天都在受整個風俗習慣的影響。大家有沒有到一個佛寺的經驗?幾百個人吃飯安安靜靜的,打菜,請問你坐在那裡,本來你很喜歡講話的,你會講話嗎?他有沒有叫你別講話?沒有。它整體的那個環境潛移默化,影響人心。 有些人去接觸傳統文化的課程,第一天去的時候,看到人家鞠躬很不習慣。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他自己也不知不覺鞠躬起來,第五天,流眼淚走,這個場對他的影響才四、五天。我記得那時候在湯池,泰國的副大使他去參觀,還下到田裡面去,下到二里半村去,跟當地的村民處得很好。結果他在分享的時候,就先給我們鞠了一個躬,那個躬有點靦腆不是很習慣,但是也就不自主的鞠了一下,那都是幾天的時間,所以善良風俗非常重要。陳弘謀先生知道這個重要,他編的「五種遺規》,其中一種叫《訓俗遺規》,怎麼改善社會風俗。還有《養正遺規》,人才的根本,「人材之成,自兒童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教女遺規》孩子是女人教出來的,「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怎麼教女?西方人都說Lady first,你們覺得好嗎?你們自己想!人要有感悟的能力,我這個話就點到為止。其實Lady first的意思也是很有深意,就在於女人在先天上的力氣,比男人弱是!所以身體強者應該愛護弱者,這是對的。 但是假如把這個解錯了,什麼都得女人先,麻煩了。For example(舉個例子),有個奶奶對小孫女講:你不可以這樣,有些事你要讓你弟弟。那個小女孩馬上說Lady first,這就偏掉了,連弟弟她都不讓,都要讓我們女生。女人都不讓人,她怎麼修忍辱?女人是大地,「厚德載物」。什麼事情都要爭先,那她的厚德怎麼培養?所以古人生女兒,是拿個瓦放在床下,很有意思,床底下最底下了,所以女人能屈得下來,屈到什麼程度?任何事情不會讓她發脾氣,她就定住了全家族的人心。為什麼?有什麼摩擦、衝突到她這裡來就化掉。我回想我母親那一輩,好像很少發現她們生氣,我沒有看過我母親發脾氣,人家凶她,最多不講話。我姐姐更誇張,人家凶她,她就當場流眼淚,人家看她流眼淚也罵不下去。這一招滿好用的,她不是刻意用,就沒有學到發脾氣跟人家吵,沒有。 母親對女兒的影響非常大,所以閩南話講「選田要選好田底,娶妻要看好娘親」。你去買一個田地,要看它的土質好不好,你要娶一個媳婦(娶一個太太),要看她的母親德行怎麼樣,那個都有影響。媽媽穿著樸素,女兒絕對不會濃妝艷抹,《教女遺規》都談到這些怎麼教育女子。《太上感應篇》說「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能屈下來,是不可能柔順的。大家也別有不平,男人就不用練柔順嗎?男人當臣子的時候他當然要柔順。為人臣、為人妻、為人子,這些理都是相通,所以大家我一講到女人,你們不要不平衡,每個人都得修鍊這些修養跟功夫的。陳弘謀先生用心良苦,他編的書都是從根本要解決家庭跟社會的問題。 我們再拉回來,爵祿也是國柄之本,你封給誰尊貴,老百姓就效法他的德行。你假如封的那個人都是追名逐利,甚至於還貪污了國家一大堆錢,那你一封反而副作用,所以「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沒有功勞不能給他很高的俸祿。『二教既立』,就是授予爵位,和俸祿的政教制度設立,形成風氣,形成風氣以後,老百姓的眼睛很亮。因為國家元首、上位的人他們也重視這件事,「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結果假如這個授予的人,老百姓清楚他的情況,然後馬上形成輿論力量,封給那個人爵位,封錯了。請問,掌權的人、授予爵位的人,會不會省思?會!得爵位的人會不會生慚愧?他會不敢接受。因為接受以後,還要被人家異樣的眼光看,名不符實,老百姓的眼睛很厲害。就像學過《群書治要》的選民,就不一樣,他會看怎麼樣的領導者才是做對,有沒有修身?有沒有戒貪?有沒有反身?有沒有納諫?就有標準可以看,他可以投神聖的一票。沒有判斷力也神聖不起來,所以民主國家要學《群書治要》。風氣看不見,力量非常非常大。假如已經有權的人,統統都是授予這些有裙帶關係的人,那些被授予的人還耀武揚威,他還怎麼羞恥心?老百姓就哀莫大於心死,沒辦法了。那就權貴之人亂政,就完蛋了。 所以二教既立,『則良士不敢以賤德受貴爵』,賢良的士人、讀書人,他就衡量我的德行太淺薄,這麼高貴的爵他不敢受。『勞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祿』,有功勞的大臣,就不敢以小功去接受優厚的俸祿。『況無德無功,而敢虛干爵祿之制乎』!那何況是沒有德行、毫無功勞的人,怎麼敢白白的去接受爵位和俸祿?這是社會的風氣,包含因果教育,德不配位,名不符實,都是折很大的福報。他領了這些俸祿,不好好為國家努力,他都要背負因果。所以人懂得因果,每個名的背後都是責任,我們有沒有盡到那個責任?有這因果的道理,他爵位就不敢亂受,受了以後就戰戰兢兢去盡自己的責任跟本分,這是賞罰的原理做法。在第二冊當中,還有提到一些做法的原則,就是在《漢書》裡面就講到,有書的學長,在二百一十頁二百八十四句。 【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以類相從者也。一物失稱。】 凡是有爵位、有官職,有賞賜和刑罰,都是按功過的等級來相應的施與,都是有標準的。一件事做得不恰當,這個賞罰不當了: 【亂之端也。】 禍亂,人心的不平就從這裡開端。 【德不稱位。】 德行與爵位不相符。 【能不稱官。】 能力與官爵不相符。 【賞不當功。】 賞賜與功勞不相當。 【刑不當罪。】 刑罰與罪過不相當。 【不祥莫大焉。】 沒有比這樣更不吉祥的。我們冷靜看,每個做法的不當,對他自身、對他的家人、對整個社會人心的向背都有關。古人的心很敏銳,他都會體恤人心的變化,一個人德不配位會怎麼樣?那他的功夫沒有下在德行上,下在怎麼去攀龍附鳳,對他的心有損。再來,他一被封了這個位置,老百姓人心不平,無德的人怎麼站那麼高的位?所以不吉祥,他不吉祥。社會人心也不平,不平就是不祥的預兆,那對國家的信心會大為減損。『能不稱官』,能力跟他的官位不相稱,麻煩了,他的事情都是影響一方百姓又做不好,那百姓不要遭殃嗎?他自己也遭殃,他要負因果責任,不好的官員他的後代都很慘,這在《從政遺規》太多正面跟反面的例子,可以查。這對我們也是個提醒,每一句離不開修身,我們假如德不配位,趕緊退位,我們不貪這個虛名。人要名符其實,名聞利養要放得下。 「能不稱官」,能力確實不能辦好事情,那我對不起國家、對不起領導對我的信任,怎麼辦?讓位於賢。不止自己主動退,找到更適合的人推舉他,這才是真正對得起國家領導的信任。當然又有一種情況,你要退位,領導說讓你繼續幹,怎麼辦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群書治要360》上節課是談到,「為政」第十個綱領「綱紀」。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的,是進入「為政」的第十一個綱領「賞罰」,在一百五十八頁二百六十四句。每一個為政的做法,必有他對辦政治所起到的目的,對於整個政治它的作用,我們要先了解。在《群書治要360》第二冊,有談到賞罰的目的,在二百零八頁二百七十九句,我們了解它的目的,才不會把賞罰給用錯了。二百七十九句講到: 【賞在於成民之生。罰在於使人無罪。是以賞罰施民而天下化矣。】 意思是獎賞的目的,在成就人民更好的生活,刑罰的目的在使人不會犯罪。所以目的在獎賞行善,因為善有善報,大家都樂於行善,當然人民生活會更美好。刑罰就是讓人民了解,種惡因會得惡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有敬畏法律的態度就不敢犯罪,所以『罰在於使人無罪』,這是賞罰的目的所在。所以斷惡修善是賞罰最重要的目的。二百八十句也都是講到,賞罰所達到的目的: 【善治民者。】 善於治理百姓的人。 【開其正道。】 這個『正道』就是向善的正道。 【因所好而賞之。】 順著人好善、好德的天性獎賞。 【則民樂其德也。】 則百姓自然歡喜的感戴其恩德,感恩戴德。行善的人受到獎賞,大家也都很歡喜、感動,因為這是順著民所好的德行。比方前不久我們中國政府舉辦,「眾里尋他—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全中國找了十位,還有二十位是「關注、愛護的孝心少年」。當時候也是同仁發簡訊,讓我們了解有這頒獎典禮。我想看這個頒獎典禮,看這些孝心少年的孝行,沒有流眼淚的,應該是不孝。所以要試自己孝不孝,可以去看這個片子,這個網上現在都有。我敢保證每個人看都流眼淚,不孝的人都會流眼淚,為什麼?不孝的人是習氣障礙,他本性還在。國家肯定,企業家資助他們每個人都有滿好的獎金,因為他們的生活都非常的困難。像其中有一個男孩,一個八歲的男孩就開始照顧他生病的母親,他的母親得尿毒症,一個星期還要推著輪椅,讓他母親去做透析維持生命,就這樣推了很多年,那個路途都是幾千上萬公里可能都有,來來回回多少的歲月。 結果感動到有一位女司機,就免費載這個孩子跟他的母親去醫院。這個孝行會感動很多人,而且還感動他的老師,搬到他們家附近,然後常常去他們家給他輔導功課。我感覺這位老師也很令人感佩,這麼體恤這個孩子,不忍心這個孩子,因為孝順他的母親,耽誤了學業。那主辦單位用心良苦,把這個孝心少年的獎頒給他,就請了這位計程車女司機做頒獎人,同時也彰顯這位女司機,她也是好善好德,看到人家的孝心,感佩、支持他。所以『因所好而賞之,則民樂其德也』,百姓歡喜:國家做這樣的事太好了!所有看過這些節目的流眼淚,都感覺這是國家的德政。尤其在這個頒獎典禮,還請了不少孩子在現場,我看很多鏡頭,這些小孩看到孝心少年都很感動、流淚,啟發孩子們本有的孝心。 在全世界你看這麼多國家,不止我們老祖先強調「以孝治天下」。西方是政教合一,長期以來,上千年整個政治都受到宗教的影響,所以宗教教育其實對西方社會影響是很大的。我們看到不管是天主教、還是基督教,都非常強調孝道。可是現在看全世界這麼多國家,包含伊斯蘭教,強調「天園在母親的腳下」,意思就是跪拜父母、時時能侍奉父母的人,他跟天堂的路接得上去,他一定要積德行善才有這樣的善報。而百善孝又為先,所有這些宗教都強調孝道。但我們冷靜看到現在民主社會,誰在扮孝心少年?誰在宣揚孝道?民主國家大家冷靜去看看現在的電視,都在播什麼?殺盜淫妄很多了。所以,我師長直接點出,現在全世界的問題在哪裡?問題都在人心。人心為什麼出問題?缺乏教化,沒有教育他。現在最好的工具,傳播媒體,有衛星、有網絡,這個在一百年前都沒有的東西,現在這麼普遍,要善用傳播媒體教化這力量不可思議。我們看兩個小時的頒獎典禮,感動之處太多太多了。這樣的節目假如在全世界播一年,天下太平了。 所以我們現在中國大陸的政府,它用媒體來宣揚孝道、宣揚道德,這是德政。幾十年來全世界都在關注,很多人在說,包含像英國湯恩比教授,這樣有地位的學者,都強調中華文化的重要,都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個中國人的世紀,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文化能夠向全世界弘揚。大家冷靜看看,中華文化它的包容性非常強,它跟任何文化一接觸,會豐富這個文化、這個宗教,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伊斯蘭教傳到中國,雲南那一帶很多伊斯蘭教徒,鄭和就是雲南人。所以印尼的爪哇,那個伊斯蘭教是透過鄭和下西洋,傳過來的。蘇門答臘的伊斯蘭教,是中東傳過來的,中東是遊牧民族。中華文化是幾千年的農業,由漢文化一直承傳。你看蒙古,是遊牧民族他馬上奪天下,跟漢文化不一樣,比較武力強大。可是蒙古治理中國不到一百年,好像八十多年,他們也積極學習漢人的文化,最後就被漢化。清朝女真人也是漢化。 而爪哇島的伊斯蘭教徒非常的溫和,它也跟中華文化融合了。蘇門答臘的伊斯蘭教徒就比較激進,這個都是證明中華文化的力量,對世界不同的種族跟宗教的利益。所以整個全世界的人對中華文化愈了解,他不止不擔心,可能希望趕快中華文化到我的國度來。鄭和下西洋那個時代,確實很多國家都希望鄭和的船隊,趕快到我的國家來,不管是生活的能力,還有整個文化,對他們的社會都有極大的幫助。假如沒有極大的幫助,為什麼幾百年後的人們還在紀念他?鄭和廟在整個東南亞一帶有多少,印尼還以鄭和的名字取了一個都市叫三寶壟,可見得感恩戴德深到什麼程度! 所以人心需要教化,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而師長講到,現在整個社會人心,為什麼偏得那麼厲害?東方忽略聖賢教育。因為整個亞洲受中國的影響大,整個中華文化延伸到日本、韓國、越南、緬甸、寮國。大家假如有機會去到這些國家,都還能看到漢文化的影響,漢文化是儒釋道。西方忽略了宗教教育,他們相信科學覺得上帝不存在,所以對經典不恭敬、沒有深入,忽略孝道的教育。甚至連法律都說不用奉養父母,這已經偏偏偏愈偏就愈遠了。所以全世界要重新回到倫理道德、回到孝道,得要有幾代人正確的努力不懈才行。現在希望寄託在中國,中國領導人特別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從舉辦的這些活動就可以看得出來,甚至立法,老百姓奉養自己的父母,是本來就應該盡的責任,不奉養父母要處罰。所以這個賞罰都是在讓人了解到,什麼是人生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 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我們看到每個孝心少年,要不是六歲、要不是八歲,就承擔起一家的生活經濟的重擔,真的讓我們有點無法想像。六歲的人能做什麼?八歲的人能做什麼?所以老祖宗說這個孝是本有的天性。你說六歲這麼小的年齡,誰跟他講過《孝經》?誰給他上過孝道的課程?上了多少?他為什麼懂?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可以承擔這麼大的壓力責任?而且更讓我們動容的是什麼?個個人笑容都非常燦爛。這個很值得探索,我們觀看他的經歷眉頭都皺起來,為什麼他們笑容這麼燦爛?可能我們邊看邊說,這樣的日子可能活不下去?那是我們的感受,不是他們的感受。他們笑得燦爛代表他們很快樂,為什麼?問心無愧。因為他們行孝跟性德相應,他做的時候他覺得打從內心歡喜,只要父母能減輕痛苦,只要父母還能活下去,就是他的動力。 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話給我們,我們在這個孝心少年身上也體會到,「孝子心中只有父母」。既然只有父母,哪還有我累?哪還有我苦?其中那個男孩,為了讓母親吃得比較營養,因為醫生說他母親營養不良,他每天上學沿路撿那個塑膠瓶去賣,你看他也不覺得羞恥,為什麼?他心裡面就想:怎麼讓我母親吃得營養一點。就這樣沿路撿,撿去賣,去買一些營養的回來煮給母親吃。所以師長老人家說,真正的快樂,不是從外面欲望的刺激得來,那是苦暫時停止。你這欲望刺激完,下一次的欲望更大,要吃得更好、要穿得更好,那怎麼會是真正的樂?他行孝是真樂,助人是真樂。老祖宗這些名言,我們用生命去體會,為善最樂、行孝最樂。這個二百八十句講到的: 【塞其邪路。】 就是杜絕百姓行惡的邪路,因為做這些事都會得到嚴重的處罰,他有敬畏的心,不敢做。談到這個,像我小的時候,我們高雄左營區有個龍虎塔,一隻龍、一隻老虎很長,我們走進這隻龍跟虎裡面,它就是有道家的「地獄變相圖」。我們那時候可能四、五歲,看到造惡會受這樣的果報,都很緊張,幼小的心靈就覺得不能造惡事,不然會感嚴重的惡報。這個道家因果的教育,讓人終身不忘,同時從小給孩子法律的教育,他就知道這些事情是錯誤的。所以: 【因所惡而罰之。】 順著人厭惡的邪惡,來懲罰這些罪行。 【則民畏其威矣。】 則百姓自然會畏懼其威嚴。大家記不記得,小時候有沒有看過「包青天」?有!應該華人一代可能都有看過這個節目。你看一進去那個衙門排在兩排的人,叫威武!那個氣氛挺恐怖的。還有包青天那個虎頭鍘,這都無形當中讓人敬畏犯罪。二百八十一句這個都是跟目的有關,經句裡面講到: 【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 你獎賞一個人,天下都知道以他為榜樣而跟從。像一個六歲的女孩,她的父親從幾層樓高摔下來,脊椎受嚴重損害,就不能動了。結果這個六歲的孩子就開始照顧她父親,甚至是爺爺奶奶輩都是她照顧。她十二歲的時候,看到報紙上寫某某醫院可以治療類似這樣的病,她做了一個推車,十二歲的女孩推了她父親五百多公里,真正推到上海去。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為了救治她的父親,一路上遇到一些有緣人,都被他們感動,還有就幫忙載他們一程。後來感動北京很好的醫院幫她父親治療,現在父親可以坐輪椅,本來都是動彈不得。像這樣的孝行在電視播出來,每個人心裡面,也會覺得孝心有善報,得到這麼多的幫助,所以『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假如全中國的老師,把這個節目放給所有的莘莘學子看,那這個不得了,這對下一代的影響非常深遠。 而商鞅變法,當時候秦孝公用商鞅,當他拿了一個很長的木頭立在南門,寫到:把這木頭搬到北門,賞十金。結果沒有人要做,哪有這麼好的事情,才搬個木頭過去就賞這麼多?沒人做。結果賞金就一直加加加,加到五十金。有個人一看,反正搬過去真的沒有賞,也不算太辛苦,他就姑且試一試,就把木頭搬到北門,商鞅就真的賞他五十金。這個事情一傳十,十傳百,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政府怎麼樣?言出必行,我們要相信國家法律。那不就「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都要遵守國家的法令。所以有一個成語叫「徙木立信」,遷徙,搬這個木頭立了全國對法律的信心。所以這個得五十金的人還是傻人有傻福,不過可能是他前世也有種因,剛好遇到緣得了這個福報。從這個故事也給我們啟示,立信對一個家庭、對一個班級、對一個團體、對一個國家,非常重要。 所以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一個國家,假如老百姓都不相信國家領導人,這個國家非常脆弱,很快會發生內亂都不一定。一個家庭,孩子都不相信父母,這個家沒有向心力,要分崩離析。但是這個相信不是要求出來的,是父母、領導者、老師,自己做出值得讓人信任的行為。像一個父親的威信,跟言出必行決定有關係。我們自己回想看看,為什麼會這麼相信父親,甚至是敬畏父親?因為父親從來沒講過一句假話,真的是!甚至連一句玩笑話都沒有講過。我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我父親是當了外公以後,才比較有幽默感。事後想想,應該不是這樣,因為當外公跟當爸爸角色上有點不同。當外公叫含飴弄孫,當父親他是整個下一代是非善惡的標準,他不能亂開玩笑,那到時候孩子都搞不清楚狀況。所以孩子對是非善惡的標準,從哪裡建立的?看一下爸爸、看一下媽媽:就是不可以做的。那可以做的是:嗯,這樣才能做。 有一個故事應該我們比較熟悉,但是聽故事的重點,就是故事裡面這個精神,自己真正能體悟,變成自己處世的態度,變成家道,甚至是整個團體應該守的,做人、做事的原則。這個故事就是「曾子殺彘」,曾子的太太有一天要上街,結果孩子可能哭鬧,這個媽媽就說,你不要吵,回來我殺豬,煮豬肉給你吃。結果孩子就說好、好!挺高興的。後來他太太回來了,曾子就準備,結果曾子的太太一看就很緊張:你幹什麼?他說殺豬,妳剛剛不是答應孩子嗎?他不吵,回來妳要殺豬,煮豬肉給他吃。她說我跟他開玩笑的。你一個玩笑開了,兩個玩笑開了,以後爸爸媽媽講的話,孩子怎麼相信?一個人假如連父母都不相信,他這一生人格怎麼健康?所以當父母、當老師要了解,我們的態度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根本。現在為人父母者,把教育覺得是學校的事、社會的事,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三字經》就提醒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教養一定是從家庭父母開始,哪有說學校跟社會的事情?家庭教育是根本,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發展,宗教教育引導人靈性不斷提升,最後契入聖賢無私奉獻的人格,這是家庭教育的圓滿。這四種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所以曾子這個做法是讓父母懂得不能欺騙孩子,要立信於孩子。父母所定的規矩、所講的一切話,孩子決定不敢馬虎。延伸到學校老師答應的事情也一定要做到,孩子愈相信老師,他學習愈恭敬,學生愈得利;假如老師不守信,學生對老師的話很難信服。他聽聽就好,那孩子學習不可能好。這樣變成,讓學生不相信老師,那他的道業就很難成就,學業就很難成就。《弟子規》也提醒我們,「凡出言,信為先」。下面接著講: 【罰一人而天下知所避。】 懲罰一個人,天下人都知道這個事情決定不能幹,所謂成語講「殺一儆百」。而且這個罰,一開始就要罰,不然人會有僥倖的心理。 【明開塞之路。使百姓曉然知軌疏之所由。是以賢者不憂。知者不懼。干祿者不邪。】 賞罰分明,明確老百姓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那百姓就知道做人的軌跡、做人的道路,他遵紀守法。這樣子『賢者不憂』,賢人不擔憂,人民都知道怎麼做人。『知者不懼』,有才智的人就不害怕。『干祿者不邪』,謀求做官的人也不會走上邪路,因為「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這些領的公家的俸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所以公務員犯罪判的罪罰一定比較重,因為他這樣傷害的人太多,對不起太多的人。當然我們看到這個刑罰,剛剛說「知者不懼」,有才智的人就不擔憂。我們看二百八十二句就有把它進一步做說明。 【賞足榮而罰可畏。】 賞賜足以使民眾感到榮耀,而懲罰足以讓民眾覺得畏懼。所以: 【智者知榮辱之必至。】 因為國家這個法令是非常嚴整、非常公正,所以有才智的人、聰明的人,他就知道榮耀跟恥辱必然會到來。意思就是說,他行善必然會得到榮顯,他為國家盡心盡力了,這賞罰都很公平,他當然能夠愈來愈有成就。假如賞罰不公平,努力的人沒有被賞,諂媚巴結的人都被賞,這個有才智的人也不肯奉獻力量。所以這就是當整個法令是非常公平的時候,有才智的人就知道『榮辱必至』。所以一定帶頭: 【勸善之心生。】 勉勵自己跟大家一起為善的心就生起來。 【而不軌之奸息。】 圖謀不軌的念頭就停下來。這幾段都是賞罰的目的。好,我們回到第一冊,了解到賞罰目的是斷惡修善,接著,賞罰它的原理、它的做法在哪裡?我們看二百六十四句講到: 【古之明君。褒罰必以功過。末代闇主。誅賞各緣其私。】 古代賢明的君王,褒獎和懲罰都要依據當事人的功勞或過失,這樣子褒獎跟賞罰依照標準才公平。公才能平,平,人心才能安,人心安了才能樂,公平安樂。這個領導者心不公,老百姓心不平。法律只要不公平,人人很擔心,法律無辜加罪於他,或很輕的罪被判很重,很重的罪只要送很多錢就被判無罪。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老百姓能夠不擔心嗎?心能安得下來嗎?有一段話是講到,一個高官他的下屬會敬畏他,不是因為他很嚴苛,而是因為他很廉潔。他是上位的人很廉潔,底下的人不敢亂來,被他廉潔的正氣所影響,叫「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廉潔;民是老百姓人民,「民不服吾能」,不是服氣我有多強的能力,「而服吾公」,服氣我的公平公正。而「公生明」,一個人公正的時候,因為他無欲他看什麼事情清楚。他已經收了什麼好處,他都偏向、袒護了,他怎麼去看清楚事情?所以古人對這些分析非常的透徹,領導者不公平他的威信就沒有了,老百姓的民心也沒有了,這個影響非常不好。領導者就是因為失了公平,用自己好惡愛憎在做事情。 我們複習魏徵寫給唐太宗,「諫太宗十思疏」,最後面有兩句話,「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君王權利很大,愈高位的人其實對團體的影響愈大,每個團體、國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團體都有制度的。這些法規之所以不能立信於人,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領導者首先不遵守。所以有一句俗話講,「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一個國家、團體當中,法令讓人民不相信,很可能原因,都出在領導者自己就已經把它壞掉了。比方準時,領導者自己定的準時,自己又不準時,那老百姓就不重視這些規定,底下的人就不重視了。這一段魏徵的提醒,你要賜給臣民恩澤的時候,不要因為你很高興就亂賞,一個小功,你給他賞一大堆。所以人的修養在哪裡鍛鍊?你很高興的時候你要伏得住,你很生氣的時候也要伏得住。 像我們有聽到格言講的,「盛怒時勿答人書,盛喜時勿許人物」。很高興的時候,不要承諾給人家什麼東西,就有可能太高興:什麼東西給你,包在我身上。其實那不是自己說了算的,還得要去努力看看,結果一高興了就胸脯一拍,最後失信於人。很生氣的時候不要寫信給人家,延伸開來,很生氣的時候不要寫短信給人家。或者很生氣的時候,不要直接衝到他住的地方去,不然橫批:出人命。都要先冷靜下來,只要是情緒不穩定,做任何事絕對也會更嚴重,所以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無因怒而濫刑」。唐太宗這樣的皇帝,幾千年來能找到幾個?但是他有沒有因怒而濫刑?還是有,他也很難隨時隨地都伏住自己的情緒。所以有一次他就因為太生氣,就馬上要對一個官員行刑,最後錯殺了那個人,他非常非常後悔。結果後來有一個成語叫「三審定讞」,在唐朝就是這樣,延伸到現在叫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要經過三個法院審,最後定罪,怕誤判。縱使是確認死刑,還得要照朝廷兩天重複複奏,就是要喊給皇帝、喊給官員了解,兩天要喊五次最後才執行。所以對死刑犯慎之又慎,不可誤殺,這都是無因怒而濫刑。 接著經文講,『末代闇主,誅賞各緣其私』,末代的亡國昏君,他們誅殺跟封賞,都是順著個人的私情、個人的愛憎,大忠臣他把他殺了,大奸臣他一直賞他。所以他就已經失去理智,不是以功過了。從這裡要挑選領導者、挑選幹部,比方說一個班級裡面挑選班長,不能那個性格就是愛憎好惡很強的,不然他就不公平,到時候會鬧革命,其他的同學起來給他鬧革命。其實這句話講的也不是別人,也很可能是我們自己。因為我曾經聽一位老師講,他有一個學生很早就讀《資治通鑑》,讀的時候就給老師講:老師,這些末代的帝王,夏桀、商紂怎麼這麼愚蠢?忠臣他都殺,只是給他意見,他不高興了,他就殺了他,給他講好話的他就很高興。他就笑這一些末代皇帝。大家要冷靜,末代皇帝有沒有讀書?有,都是些明理的。 我請教大家,我們這個時代的華人幾個人讀聖賢書?都是升學主義,知識技能。請問你有讀過《資治通鑑》的舉手,你有讀過二十五史的請舉手,對,這些歷史我們所知也有限。他一讀了,覺得這個太誇張,怎麼可以這樣做?後來這個班上選班長,這個讀《資治通鑑》的人被選上。然後他當了班長以後,人家給他提意見,他就生氣,然後循著自己高興,很多他的權利,都是循著他高興去做,聽不進人家的勸。有一天他老師就說:你愈來愈像夏桀,愈來愈像商紂。他才嚇一大跳!當一個班長都不容易了,更何況是當一個帝王。當一個班長有這麼小的權力,人的這種虛榮、愛憎都會上來,那當一個皇帝還得了。 而且有些皇帝是前期還能保持,後面就不行了。唐玄宗前面是開元之治,後面差點把唐朝給毀了叫「安史之亂」,同一個人。所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可能這個皇帝一上來,大家都希望勵精圖治,慢慢慢慢的五欲六塵的享受,他就墮落了。所以逆境磨練人,順境淘汰人,真正當官的人也好,修身的人也好,不可以享福,享福沒有幾個人不暈頭轉向,不墮落的。所以范仲淹先生的話很有道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吧!代表什麼?生於憂患,這一輩子都別享樂。享樂是順境,幾乎沒有人不暈頭。所以要以苦為師,不要享福,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這也是「諫太宗十思疏」。大家冷靜去看,一個人終其一生,富貴、德行能保住的,都是沒享福。曾國藩先生他的後代都不讓他們享福,家裡的活都要自己幹,都要早起,都要刻苦,這正確的。所以生於憂患,就一輩子心都應該恭敬、謹慎來生活。 剛剛講這段話,有沒有學長說,活著不能享福,這人生還有啥意思?大家要冷靜了,假如我們人生的快樂是建立在享福,去享受那些欲望,那錯了,那是刺激,不會是真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才是真的。隨著你智慧、靈性的提升,那些物質的享樂沒有意思,那是刺激而已,是變成欲望的奴隸,那沒有什麼樂。讀書樂,所以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諸位學長,你自己可以試試看,比方說你很用功讀書,讀一個月然後讀到什麼程度?沒有時間去逛百貨公司,沒有時間買東西,沒有時間用money,就是連買這個要花多少錢,他要找我多少錢,連找錢的腦筋都不用傷,全部都用功在讀書上,那個感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時候我們剛好在準備課程,一天下來三、五個小時,讀到會心處拍案叫絕,神交古人。這樣的心境你慢慢慢慢物質的欲望就淡,所以回也不改其樂,那不是強迫,那是自自然然的。所以大家不要擔心,學傳統文化人家不會逼你,不要吃好吃的,不要穿好穿的,那是你自自然然的,自己世味哪有法味濃,世間這些欲望的味道,哪有經典這些善法的濃!所以能夠在順境當中修行,這個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古人留下來的這些話,值得我們深思。「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富貴怎麼不離身?還是要做到節制自己的欲望、節制自己的傲慢,他一定要戰戰兢兢護念自己,怎麼可以去享樂放縱?那就守不住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有這樣的心態,才能夠在福報當中不墮落。俗話講「富不過三代」,因為我們中國大陸強調科學發展觀,所以這句話在現實社會,應該改成富不過三十年,都過不了,現在是十年都困難。因為大家都沒有這些概念,沒有這些基礎了,現在情況很慘烈,趕緊要從小教起,不然都不懂了。 二百六十四句,點出了褒罰,賞罰依循的標準是功過,決定不能依循個人的好惡、個人的私情,這個就不能以私廢公。在《群書治要》的《春秋左氏傳》有一段記載,魯宣公二年鄭國的公子歸生,他接受楚國的命令要去攻打宋國。這樣念下來有沒有一點頭暈?鄭國的公子接受楚國國君的命令,去攻打宋國,搞清楚了。還有第二個重點,重點在哪?當時候用人才不分哪個國家,用人唯才是不是?只要這個人能夠讓國家強盛,這一點也提醒我們一個國家要強盛,決定要平等對待不同的種族、民族,甚至不同宗教。唐太宗那個時代真是民族大融合,太宗用的很多都是其他民族的,也是重用他們,不分彼此,人心才能凝聚,當時候也是用人唯才。結果將要開戰了,宋國的華元率兵迎戰歸生,就是楚國的軍隊。將要開戰的時候,宋國的華元就宰了羊犒賞將士,可是他在犒賞將士的時候,沒有給他的車夫羊斟吃,大家都分了,沒有分給他的車夫羊斟。結果等到開戰那一天,開戰了,他的車夫在前面駕車,他的車夫就講,前幾天分羊肉,是你說了算,是你做主。今天戰車的進退,是我說了算,所以他的車夫羊斟,就把他的車子開進鄭公子歸生的軍隊裡面去,結果它宋軍大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身邊的人不好惹,不能得罪身邊的人,不是!要愛護身邊的人,要平等對待。當然我們實在不了解,當時候華元為什麼不分肉給這個車夫。我想當然第一個情況,應該是他還不夠尊重這個車夫。我們要了解任何一件事情發生,有時候是分羊肉叫導火線,人一次羊肉沒分到,就害他的主子死,我看這樣也有點過分是不是?但可能長期以來不被尊重,這個導火線一點才會造成這個結果。所以當身邊的人對你的態度很不好的時候:我是領導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但這樣的心境就反思不夠,可能要想已經是因為三年,我們這種錯誤太多次,造成底下的人都很難受有怨了,應該要這樣想,「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然這個故事就提醒我們,「誅賞不能緣其私」,要公平對待。 一個故事裡面有很多學處,剛剛跟大家講,楚國用鄭國人,用人唯才。再來這個羊斟也是我們的學處,他的主子對他不好,主子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自己要先做對。現在在五倫關係當中,
尊敬的諸位學長、諸位長輩,大家下午好。 我們剛剛跟大家談到,「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從自我的提升當中,強調的是不要隨性,包含不要太有把握。像上一節課,我要上來以前把頭髮梳得很整齊,但是忽略了沒有做沙盤推演,這都是剛剛課程裡面講的,不好意思,我是反面教材。因為我的沙盤推演忽略了,我上來以後,鞠了兩個躬,鞠了躬以後頭髮掉下來。孔子教導要「不貳過」,要效法顏回夫子不貳過,所以我以後上來只要鞠完躬,要先做這個動作,不然可能又忽略了頭髮又掉下來。頭髮掉下來,會讓底下的人整節課都不是很專心,他在那裡擔心,好像有學長就比了一下。我剛剛下去叫了一位學長,我說我頭髮掉下來,你沒有看到嗎?他說有,我在底下比了好幾下。比好幾下我還是沒看到,所以這裡又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做一件事一定要把它做到位。另外一個學長又跟我講,他說可是我們坐在旁邊,老師你直接看不到,有沒有道理?你不會走到這裡來是不是?很有意思! 人什麼念頭都有,就沒有一個把它做到位。所以做什麼事情,可以找十個、二十個藉口,但是你想幹,鐵定可以把它幹好。但是又想一想,坐在旁邊的人不敢來這裡給我比?他又有想法:那個攝像的人。我的頭髮還是這樣,顯然他沒有給我提醒的!就是說我們在思惟一些事情跟實際情況要符合,不然這個不符合的情況,又讓我們把這件事就不幹了。所以思惟要是有意義的思惟,不要變成不符合實際狀況的思惟。為什麼坐在旁邊反而不敢來中間提醒?所以孔子講「慎而無禮則葸」,就你太謹慎,反而做什麼事怕怕的,想去做,我想可能有學長因為我頭髮的問題,他在那裡:我要去,算了,可能有其他的人。 所以孔子這些話很有味道,在我們生活當中就會發生。「恭而無禮則勞」,禮是節度,你的節度要掌握好。「慎而無禮則葸」,你太謹慎,謹慎到自己有點害怕,想做又不敢做就在那裡猶豫、躊躇,就做不出來。但是大家要注意,害怕是自己的心理反應,我們有時候會隨順自己,沒有想到大眾的利益。所以為什麼說「仁者必有勇」,因為他時時考慮就是他人的利益、大眾的利益,那個「仁」就會推動他,突破他的那種比較太過謹慎,或者有點畏懼的性格,就把他推過去。所以人不能突破習氣,往往是慈悲心不夠切,利益對方、利益大眾的心不夠,想自己比較多,你的顧忌就退下來了。「勇而無禮則亂」,個性很勇敢,但是沒有深入經典學做人的分寸,勇而無禮則亂。人很正直、直率,但是沒有經教的學習,「直而無禮則絞」,可見得學很重要,有好的性格,還要經過經典的教誨、人事的歷練,慢慢才能走到中道。你看,正直的人他不知道講話的分寸、因緣,講得也對,但太衝、太直了,對方會受不了,很像繩子絞在一起,都快要斷的那種感覺。 我們剛剛還講到,人君的本分,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本分。所以諸位學長,在台下聽課也有一個本分,就是台上的人頭髮掉下來的時候,你們看到了要盡一分道義提醒我,人的本分anytime anywhere。比方趙學長今天做主持,他有沒有本分?有,這整個開課前、開課後,他的職責在哪裡?他要把它串聯好。再來,麥克風他要檢查,他想說我們信息部的人會檢查。你再檢查一遍不就萬無一失!有些做法都要有double check(再次確認),這樣比較不會因為剛好一個人疏漏。疏漏是有可能,為什麼?他剛好那一段時間身體不好,剛好他太太要生孩子,是不是?人之常情,都會有不穩定的時候,可是你有重複的檢查,就不會出這個情況。 不然剛好今天有哪個國家的元首來,還是什麼重要的人物來,我們一上去,麥克風講不出聲音,人家一看,辦事怎麼這麼不牢靠,接下來的話人家還會慎重來聽嗎?人家很內行的人他都看細節,看你落實的程度,不是只看你講話。包含台上這個坐墊的高度,上一個講課老師可能是一百五十五公分,下一個講課的老師是一百七十四公分,本來有墊子現在不用了,本來腳底下有墊子現在不用。假如這個都沒有檢查,那麻煩了,我坐上來就變成這樣,所以這個都要了解到,扮演每個角色,都要細心去沙盤推演,這樣才能讓人家感覺辦事特別仔細、縝密,人家才能信任我們,我們這些經教都是落實在工作、落實在生活當中。好,我們剛剛延伸到二百六十二句,這是提醒我們在君臣關係當中,應該怎麼順著君臣的綱常、倫常。我們一起念一下: 【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矣。是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倒逆則亂矣。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則臣事事矣。是君臣之順。治亂之分。不可不察。】 經句提到『人君』,一個君主凡事都是親自去做,『躬』就是親身、親自,什麼事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把下屬的事情都做了,他的下屬就不知道要做什麼好。甚至於他做了,每一次都不合我們的意,好像動輒得咎,都是被罵,罵了又不講怎麼改善,罵得他最後就緊張,不敢做,反正你都會來做,那我都讓你做好了。每個人在五倫的因緣當中,心態都會起變化,他是往好的變化、還是往不好的變化?首先當父母、當老師、當領導的人,這個心態的變化一定要往正念、正確的態度去變化。因為他處上位,他一正,底下的人比較容易效法、信服、認同,因為上行下效。有沒有下行上效?這就是人情事理。你的身分比較高你以身作則,底下的人很容易接受跟效法;你處在下位,領導者又很固執,你要影響他就不是那麼容易。而且本身高位者就有本分要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這個才是辦政治。 往往我們在這個道理當中不清楚,所以學很重要。信解行證,對經典相信不懷疑,願意去學,所以信是第一步。但人對於聖教的信心,來自於哪裡?他連經典都還沒有深入,他怎麼知道好東西?所以他認同經典有個緣,有個增上緣是什麼?介紹他的人。所以為什麼要「為人演說」?演要在前面,你演得好,人家認同才能說;演得不好,信任沒有,愈說可能人家愈反感。比方說領導常常遲到,然後他在開會的時候:諸位同仁,不可以遲到。你相不相信反效果更嚴重?所以這個信,假如我是一個領導者,底下的人還沒接觸聖教,那他的信跟我有關。「身教者從,言教者訟」,自己帶頭去做,人家很容易接受。你恭敬他們,他們很歡喜,自自然然就恭敬你;但是我們自己很傲慢,要求他們恭敬,很難接受。我們先做到位,這個信有積累對我們信任,然後帶著他們深入經典。人要明理,也要有個過程,甚至於明瞭理,「理有頓悟,事要漸修」。知道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本來的慣性又跑出來,還要再提醒,還要再陪伴。 科學家調查,一個人對一個道理要記住,要重複幾遍?二十一遍。告訴大家,是記住,還不是契入。知道、悟道、做到、得到,二十一遍叫知道。所以從事教育工作,耐性很重要,你要不厭其煩。孔老夫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有所感悟了,他還會反反覆覆在跟慣性、習性做個拉扯,這都是正常現象。所以真正放下習氣的人,他絕對不苛刻要求別人,因為他已經走過來,他知道不容易。凡是很會批評別人的人,決定自己還不是修學的過來人;因為修學的過來人,不可能是這樣的心境跟行為。反而我們曾經跟大家說到的例子,看到別人的問題,可能就是自己也有這樣的習氣。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這個故事非常有味道。所以一些大儒,他們修學的體悟就講到,凡是見別人的過失,假如把這個過失一反省,自己幾乎都跑不掉,只是深淺嚴重的程度不一樣,但是還有。 要不見人過,不跟人對立,一定要落實《弟子規》說的,「見人惡,即內省」。他也是我們的老師,他也在教育我們,尊重、恭敬他就不會見他的過,這叫愛敬存心,他在幫助我們提升,恭敬他。再來,我一定要做好,給他好的影響,你愛護他,叫正己化人。人能把愛敬兩個字放在心上,決定任何境界一提起來,煩惱就調掉了。所以《了凡四訓》行善的總持法門,就是「愛敬存心」。其他的你可以不隨時記住,就這愛敬存心記住了,不會被煩惱障住,不會被煩惱牽著鼻子走。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這也是《了凡四訓》提醒的。所以,人的心不定,隨時都在變化,隨時都受環境的影響,除非自己很理智,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我們講到君臣,今天我們不懂這個,你把底下人的事情都攬去做叫做『倒逆』。他還不懂,他還繼續看底下的人做:這樣不合格,來來來,我自己做。又不教他,最後他會變成什麼?底下的人都無能。麻煩了,他這個態度一出來,他對底下的人都苛責,彼此不就很難過。 大家都被打擊了,他的心態愈偏愈厲害,我一個人當十個人用。一般人聽到覺得:他好厲害!一個領導者怎麼可以一個人當十個人用?他一個人可以培養出十個人,這樣是對的。所以人沒有經典的指導他的心會一直偏,愈偏,底下的人就偏得愈厲害。他愈覺得底下的人無能,底下的人要不自卑,要嚴重的變什麼?怨。你都不給我們機會,你也不指導我們,就是會罵而已。上下相怨,上面的說,底下無能;下面的說,都不體恤我們,也不教我們,只會罵我們。《孝經》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我們不能學成上下有怨,為什麼孝可以上下無怨?孝就有愛心,會設身處地。孝是父子有親的原點,而且孝一開,性德開。「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我們對人不能保持愛敬,就是這真心還發得不徹底、孝心還不徹底,鐵定對父母還不夠愛敬,可能還有不耐煩,還有見父母過這些現象。所有修行的根源問題,都離不開孝道。 所以為什麼找人才都是回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所以少成若天性,真正培養人才要從小開始,發掘人才要觀察他的家庭教育,這是根本。除非當事人非常受教,這個緣分,領導者要指導下屬才容易,因為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我們學的時候都二、三十歲了,師長老人家講,二十歲以上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要用暗示的,四十歲以後講都不能講。我以前聽到這句話:真的嗎?你看我都不老實。這句話是師父的人生閱歷講出來的,代表人隨著年齡的成長,很多習慣愈來愈固著。除非他發真心,我這一生一定要成就,不然光是一個面子要放下,談何容易?連對父母道歉都很困難,怎麼去尊重老師?怎麼去跟老師真誠相待?怎麼去跟領導真誠相待?所以我們愈是成年接觸聖教,我們學貴自知,要有自知之明。要下真功夫、要下大功夫,對自己的習氣要趕盡殺絕,不能有絲毫放任。 人家講得對,一定要表態:謝謝你的提醒,我一定改給你看!沒有這種決定的氣概,我們學很多年真的自己冷靜想想,退多進少。「修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真幹二字心境,呈現出來是什麼?沒有一毫自欺,沒有一毫夾雜叫真。我們在思惟的時候,把自私自利、把貪瞋痴慢夾雜進來,不真,不是用真心。明明自己發脾氣了:我哪有、我哪有?自欺,這不是真。幹呢?一毫自恕一毫懈怠即非幹。感覺到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容易。我們有學長也有研究《易經》,真正能改造命運的人,一百個人當中難得有一、二個人。為什麼?因為改變命運大根大本就是改變習性,「改習為立命之基」。我們能不能看出自己的命改了沒有?很簡單,我的貪念減少多少?我的脾氣減少多少?人脾氣不調伏,該衝突的因緣還是衝突,該犯的過失還是犯,他忍不住。 有一位長輩,他的父親就跟他講,依你的背景種種,要娶一個不錯的太太,應該沒有問題,但是父親最擔心你的,就是你的脾氣。知子莫若父!請問大家,我們學習聖教,有沒有曾經問過自己的爸爸媽媽:爸,你覺得我最嚴重的習性是哪幾點?有問過的請舉手,好,請放下。我們連最親的父母都不敢直接請教,然後來提醒我們,其他的要接受也不容易。我們面對自己最信任的身邊人,「聞過欣」,有沒有請教他?為什麼不請教?「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沒有主動,自己的顧慮在哪裡?自己的牽掛在哪裡?那是更深的習氣,不這麼探下去,自欺一關要破談何容易?明明自己在乎,嘴上又說不在乎,人家就不可能繼續給我們講下去。明明有得失,你說沒有,我看得很開了。其實我們跟這些親戚朋友在交流的時候,常常都會看到:我最放得下我兒子,我不擔心他了,我都放下,全放下了。那就是最放不下的人。我才不罣礙他了,真放下的人不會嘴巴掛著。所以人修學最可悲的事,是被自己給賣掉,不願意承認自己,不自知之明,那不就被自己給耽誤了嗎? 所以,我們看到俞淨意公,他修學的過程,有一段自己的體會是什麼?只要你這一生修學要成就,必然要跟他下同樣的決心,不然種種習氣打不過去。大家以前有沒有看過,武俠片「十八銅人陣」?少林寺你要畢業。有沒有看過《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關?人只要一覺得:我還不錯!保證不出三天,絕對遇到事情過不了,一有得意馬上考試就來,戰戰兢兢,不能得意忘形。俞公他已經得到高人指點,明理了,但還是起起伏伏、進進退退。最後在觀音聖像前面,懺悔磕頭磕到流血,願自己的「善念永純」,善念一直保持。「善力精進」,什麼是善力?懺悔力、反省的力、感恩的力量讓它相續。人感恩的力量不相續,埋怨就進來了,念恩就忘怨,念怨就忘恩,正念就沒有辦法相續。人的正念能提起來,感恩重要!我們每天吃飯前念感恩詞,能夠放在心上,邪念不容易進來。為什麼?要感恩的太多了,感恩國家、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農夫、感恩各行各業、感恩大眾的支持,不要多,其中一個句子提起來邪念就進不來了。懺悔力,要承認錯誤,然後愈挫愈勇。又犯錯了,不要沮喪,迎難而上百折不撓。所以俞公講的善力精進,善力是孝的力量、感恩的力量、懺悔的力量。 「倘有絲毫自寬」,你看自恕、自寬一樣的意思,有絲毫自寬自恕即非幹。他下決心了,我有絲毫的自寬永墮地獄。那他就沒有後路了,沒有後路就勇往直前;有後路就還有明天、還有明年,最後還有下輩子,這就麻煩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以諸位學長,我們今天回去,晚上列三個最需要克服的習性,痛改、痛下功夫,用一個月的時間改這三點,一個月之後我們來互相切磋交流一下。所以聖教能不能有功夫都在改過、放下,這才是功夫。沒有改過、放下,學的是知識跟學術而已,自己很難得真實的利益。什麼是真實的利益?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法喜,煩惱會輕、會少,智慧會增長。 剛剛我們提到,領導者的心態偏了,底下人也會跟著被影響,所以上下相怨,不被理解。《孝經》是非常好的管理學的經典,我們一個領導者要愛眾,「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諸侯章: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對下,「必謙以和」,謙虛、和藹、和氣;對上,「必忠以敬」,對上忠誠,不失恭敬。我們的心態一偏,對上諂媚,對下變成傲慢,變成苛求,變成不體恤、忽略,這樣就不好。我們不管是君還是臣,都是在這個本分當中積功累德,不能變成造作罪業,就非常冤枉。尤其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單位,是可以跟廣大的大眾結善緣、結法緣,要珍惜好這個機會。我們盡心盡力做出來的書籍、光碟,假如有一萬個人受益,這是我們整個團體對他人的服務貢獻,我們這一生就在服務當中積累自己的功德。一般的人在其他的行業因緣,要跟上萬的人結善緣,不一定有這個機會。 我記得二OO五年十月底,剛好我們在廬江第一期的課程,當時候有三十幾個學長,我跟他們共勉,能夠來做弘揚文化的工作,是跟大眾廣結善緣,是有福氣能夠來做這個事情。當時候我還給他們講了一句閩南話(福建話),好像是周潤發的廣告,他不知道有沒有版權,我必須要講一下是?台灣有一些廣告詞滿有味道的,比方孫越先生,他說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這挺好的!孫越不簡單,演藝圈名跟利都是達到很高點,他最後走向公益事業,盡心盡力在服務大眾,可佩。為什麼?公眾人物做公益活動,認識他的人這麼多,起而效法,功德無量。所以人有名,你要藉這個名利益更多的大眾,不是拿來炫耀那就墮落,麻煩了,就對不起上天、對不起大眾的信任,對不起領導對我們的栽培。名的背後是對社會、對團體的責任才對。當時候周潤發的廣告是說:福氣!所以我跟這些學長們共勉,我們來幹這個事情,老祖宗、聖賢人會保佑我們,我們好好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以顯祖宗。 所以我想,我們祖宗在天之靈,一定默默的祝福我們加油、加油。你有時候氣餒了、退心了,突然晚上一作夢,比方說你假如是魏徵的後代,突然魏徵就來到你的夢中:不要氣餒,我支持你。或者姓李的,唐太宗就出現;或者是姓劉的,劉邦就來。我們的祖先很慈愛後代,冥冥中都在護佑我們,大家看《三字經》就很清楚,「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誰點化他的?他去世的祖父到夢中點化他的。「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他隨時都在護佑我們。新疆有一位老師,她的老闆很仁慈,拿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光碟跟書籍免費送給他們。她有一個習慣貪小便宜:免費的拿了很多,裝了一箱回去放在床底下,沒有看、沒有學。有一天早上她三、四歲的女兒過來跟她說:媽,昨天我作夢,夢到爺爺。她公公已經過世,結果她的女兒夢到她公公來,爺爺說,叫媽媽把床底下那個書拿出來學,尤其《了凡四訓》。孩子怎麼知道?什麼叫《了凡四訓》?她爺爺在夢中告訴小孫女的。 大家想一想,怎麼不直接跟媳婦講,還得要託小孫女講?因為我們的腦子亂七八糟,連睡覺都不安寧,作夢很多,祖先的頻率插不進來。能夠夢到周公不簡單,夢到聖賢人你的心很真誠清淨。不然你夢夢看周公來不來?誠則靈。「一念不生是謂誠」,雜念要放下,尤其邪念那更感不來。邪念都感妖魔鬼怪,都做惡夢。她聽完之後嚇了一大跳,為什麼?她那一段時間起了不好的念頭,打算要跟她先生離婚,她的公公趕快提醒她:趕快學聖教。這是她親口跟我們分享的,她現在在新疆也在教傳統文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個都是很可貴的例子。 我們看到,「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這個現象就稱為顛倒錯位,那顛倒錯位必然會造成混亂,造成上下相怨。所以『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君主任用臣子,不用事必躬親,臣子就會各司其職。我們傳幫帶接著能夠信任、肯定他們、鼓勵他們,他就不斷提升。這樣子做就是『君臣之順』,因為他們各司其職,盡職盡責完成任務,這樣君臣的倫理就順暢,有正常的發展。這樣是『治亂之分,不可不察』,是「君臣之順」、還是「倒逆」,這就是治世跟亂世的區別所在,不能不審慎、明察。 我們再回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一個領導者要知道他的職責本分,權責、權責,我的權利背後的責任是哪些,很清楚。清楚了他就會照著去做,不會越權、不會攬權,這個分寸不會去侵人家的權責,這分寸就拿捏得好。所以延伸開來,自己在這個職責本分提起責任,放下習氣,延伸到對整個團體的,人際關係、整個組織的倫理,我們就能敦倫,大家都和睦。不止是自己上下級,再延伸開來,平級單位才能和順,互相相親。別部門的事,我們常常給人家拿來做,這個變成越權了。這樣才能和睦組織,這是第二點。第三不只是說不能越權去做事,連建議都要有分寸,建議是為他好,有分寸;再來,絕不批評,我又沒去管他的事,但是一批評就造成人心的動盪。待會我們再來分析,不屬於我們管的事情,我們批評一大堆,會有什麼副作用。先看連建議都要有分寸,因為你不在那個位置,不管那個部門的事情,免得侵犯別人的職權。 但是假如這個部門的負責人來請教?那你假如懂了不講,不就沒有盡一分力嗎?分工不分家,他覺得你可以給他建議,然後他跑來請教你,你說不關我的事,那是你們家的事,那叫分裂大家庭了。分工不分家,真的他願意聽你的意見,只能在理論上提出意見供他參考,不能說太具體的辦法。為什麼?因為客觀的狀況是他比我們了解,你把原理原則給他,他客觀判斷,怎麼去用這個原理原則,把事情做得妥善。假如我們客觀狀況不了解,又具體說怎麼做,我們會不會判斷錯?請問,你說你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第三步怎麼做。等他做了以後不行,責任歸誰?就是你給我講一、二、三,我都照做了,現在不行。你跳到黃河都洗不清,這個不是不承擔責任,這都是進退的分寸。他是主事者,他聽了你的建議,你有把握他做幾分嗎?這個都是變數。所以進退當中守住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能盡多少力。 「哀公問政」,孔子說「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是不是?原理原則。有沒有講得細到你要教你兒子第一句話怎麼教、第二句話怎麼教,沒有那麼細。「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親親就是他齊家,大方向告訴他。「來百工也」,他真有心,他就會去了解各個行業的情況,調底下的人來問客觀的狀況,怎麼帶動風氣?怎麼改善問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來跟你請教的人,他對你的話百分之百不打折扣,而且絕對有狀況他都會自己承擔,不會推給你,他又覺得你的經驗決定有更好的方法,他願意百分之百去做。但是,這樣的緣分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少見。所以聖人強調的,還是你把重要的綱領告訴他,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當然更可貴的,比方說他落實到一定程度,他會一直來請教,你一直在他的情況之下,再去給他最重要的這些綱領的建議。就好像中醫治病一樣,病情都在變化,他可能一、二天要把一次脈,趕快調整。 這一段話當中我們有看到,「人君任臣而勿自躬」,領導者信任授權給下屬去做,『則臣事事矣』。這一句話就是說,臣他承擔不斷的歷練,最後他能做好,可不是第一次就做好。那我們這個領導者的心態很重要,接受、包容底下的人犯錯,失敗為成功之母,哪有做任何一件事情一次到位的?我們要求一次到位不就變成太苛刻。只要要求底下的人一次到位,我想底下的人一做事都會發抖。你有沒有看過哪個父親,他的兒子一歲左右在學走路,然後他推著他兒子說,兒子,我只給你一次機會,你只要沒有走好,輪椅伺候。你那孩子不練就已經全身發抖。都是什麼?一直信任他、一直鼓勵他,他就愈走愈穩了,人學習這是必經過程。 所以為領導者在任何事情發生,還是要回到我們在講「君道」,反身當中的,那句聖王代代相傳的教誨,叫「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無以萬方」。我自己犯錯絕不找藉口、絕不推諉給別人;但是老百姓有過失,都是我沒有把他們教好、帶好。比方今天我們團隊,同仁進來,他不夠盡責、不夠好學,我們覺得你做傳統文化的,要表法,你要為人演說,你怎麼可以懈怠?你怎麼可以這麼不用功?結果這個同仁花了二年、三年還是不改,當然這個領導會很難過:我都花了二、三年,我花那麼多功夫,我也盡力了。二、三年不容易,這一句朕躬有罪要不要繼續用?要。他的心境不到位,他沒有這個使命感,他怎麼去為人演說?那不就變成我們攀緣了嗎?攀了緣以後,他又不受教,不把自己也累死,把他也累得半死。 為君者或者是你教學的人,你要緣分具足;緣分不具足,你出再大的力氣,效果有限。結果你很多事情都幹不了,每天就為了一、二個同仁不聽你的話,在那裡傷了很多的精神體力。這個還是要回過頭來,多少人做多少事情,你何必去強求這些不具足的緣分?傳統文化一個團體,又不是說一、二千人才能弘揚傳統文化。這就是對事情的判斷力、決策的能力,多少人做多少事,我們才二十個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你要看哪個部門,雖二十人,但是都盡心盡力,都有使命感,都能做出一些成績供養別人。又不是在大,是有沒有真正把《弟子規》、把三根的教誨,做出來在自己的團體。或者在每個部門,哪怕二十個人放大光明,為什麼?每個人來他都能看到怎麼落實,那二十個人放光明,光照神州、光照大千!我們那個喜歡大,也可能是做事的習氣,大比較有面子、比較有氣勢是!所以「毋欲速,毋見小利」,都還是要隨緣盡分,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所以一個上位者,「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不能去抱怨,當父母的人,能不能抱怨孩子不好教?不行,因為是你生的,不然你不要生,生了你要負責任。所以很多女孩子要出嫁的時候,她爸爸媽媽都交代一句話:你自己挑的,自己下決心了,不要嫁了以後回來抱怨。人生本來就是這樣,抱怨就是不負責任,你自己選的哪還怨?那不是很不成熟。古人決定事情非常冷靜、非常慎重,他不輕易答應你,不輕易承諾,有些承諾可是要終身盡責任的。所以你看古人那個私塾,父母把五、六歲的孩子帶到老師面前。我對那些私塾老師太佩服,人家給他三跪九叩,他受那個禮太不容易了,戰戰兢兢,那要對這個孩子一生的道業要負責,這都要慎重考慮。真的答應,再怎麼難都沒有退縮的心,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信義,答應了,再難不回頭。 我們中華民族的婦女,一百年前沒有人有離婚的念頭。你說那個時候她們遇到的丈夫,難道沒有很惡劣的嗎?可能有,少數,可是她們的念頭裡面,就是為孩子、為一個家。而且人只要不抱怨、不發脾氣,遇到脾氣再大的人也不會被打。一般會被打,就是付出很多,但是很容易講一些刺激別人的話。那男人本來脾氣就不好,又被一刺激,那麻煩,他脾氣就控制不住了。我有一個長輩,是屬於曾祖那一輩的,長得很莊嚴,結果他的先生長得很醜、脾氣又很大,常常跟人打架,從來沒有打過他太太。因為這個太太很柔和,從來沒有抱怨、沒有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群書治要36O》的課程,談到「為政」的「綱紀」,二百五十九句是上一次談到的經句。今天我們要進入二百六十句,「綱紀」,綱舉目張,綱常。所以在「綱紀」所提到的經句,可以說是為政當中,不變重要的原理原則,動了綱常可能國家就不安定。從上一次的經句: 【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尊師則不論貴賤貧富矣。】 這是重要的綱常,因為德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而孝親尊師是德行之大根大本。所以只要忽略了孝親尊師,人德行就不穩固了,就會做出違反倫理道德的行為,家庭、國家就必亂了。我們在這個大時代當中,孝親尊師這樣的風氣,遠遠不如一百年前,甚至於比起三、五十年那就差的非常遠。師長有強調,整個文化要復興可能得要三到五代的人,尤其這個教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文化復興不能急。「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不能求立竿見影,因為已經忽略那麼多代了,我們首先放下對他人的要求,不要求別人行道。所以師長講「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面對他人的五倫八德沒有做到位,不只不見他們的過,都是期許自己:我要把五倫八德落實給他看,從內心的和諧做起,不要求別人就不對立。不然我們只要見人過,自己已經跟人對立了,那不止不能復興文化,可能我們就以身謗法,自己的心行就跟經典不相應了。 所以夫子一些教誨,我們要常常銘記在心,「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正己,要求自己,不要求他人,不然我們不止不能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反而招來別人的埋怨,自己還沒有做好就要求他人。正己不求於人的態度,落實在《群書治要36O》的每一句當中,這個心態對了,這個經句才能真正利益自己。心態錯了,這個經句,反而變成指責、要求別人的一個工具就不好。比方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看到尊師,可不能去要求別人尊師,得要自己做出來。「自重而後人重,自敬而後人敬」,自己真正犧牲奉獻,展現師道的精神,自然贏得別人的尊敬。「君子不重則不威」,自己懂得穩重,懂得師道從我做起,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自重自有威儀。「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這個師道就從自己的態度,慢慢可以復興起來。 師如此,當父母的亦如此,父母一言一行都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這是真正的慈愛。領導者都能做到以身作則,上行就下效了。看每句經句,只要是從正己去落實,這個心態正確了才能入道,不然句句可能都變成傲慢、見人過的,一個助緣就不好了。我們很冷靜來看,我們學傳統文化三年、五年,很可能三年、五年之後,反而看別人過更嚴重,三、五年前剛接觸的時候還很謙退,因為懂的還沒有那麼多,所以要很冷靜。孟子講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實的學問在心地的功夫,謙卑退了,傲慢增長了,再學二十年還是退。一真一切真,學聖教是恢復真心;這個心偏掉,一切就偏掉,一妄一切都妄了。好,那我們以正確的心態接著來看下面的句子,二百六十句: 【湯曰。何謂臣而不臣。對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諸父臣而不名。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謂大順也。】 這個句子我們體會到,聖賢的學問離不開倫常的大道,「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這一句就是君臣的綱常。其實我們每個人跨出家庭,步入社會最常面對的倫常,就是君臣關係。像前面的師生關係,在古代師生如父子,它的精神是相應,所以父母是守喪三年,師生是心喪三年,精神一樣。而我們看到在商朝時代,這離我們好幾千年,代表這五倫關係都是代代承傳。商湯請教伊尹,當時候的名相,賢相伊尹,請教他什麼是『臣而不臣』?這第一個「臣」,就是輔佐,用他做輔佐的大臣,卻又沒有把他當作臣子看待。「臣而不臣」的深意是什麼?伊尹接著說到,國君不稱臣子為臣子的有四種情況,『諸父臣而不名』,國君面對他自己的伯伯、叔叔,這是從小看他長大的長輩,他現在做為天子、做為國君,但他打從內心尊重這個長輩、記得長輩對他的恩德,可能成長過程,這個伯伯不知道幫他撒了幾泡尿都有,這麼愛護他、陪伴他。古人很清楚「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人是要不斷增長自己的德行,恢復自己的本善。他當國君也離不開這個目標,他從事各個行業,都是要達到這個明德的目標,這是他提升自己的德行、道心的一個因緣。 所以有些人當國君,有些人當臣子,有些人當媽媽,有些人當老師,但是您看,不管他在哪個因緣本分,他都可以契入聖賢境界。周朝的三太,她當母親也是契入聖人的境界。人決定不能因為自己的身分地位,擁有的外在的這些物質條件,反而造成心性的墮落,這就是太冤枉、太可惜了。我們冷靜看看這個時代,人一有錢給父母講話愈來愈大聲,那完蛋了,他心性就墮落,他在財富當中貢高我慢墮落。所以大家看到這樣的人不止不能生氣,他是可憐的人,哪有什麼好生氣的?他太危險,他太冤枉了。哪有人有富貴反而墮落,你看多冤枉。他是用富貴去不斷的提升自己,造福於人,「財散則民聚」。「仁者以財發身」,用財來不斷的增長自己的仁德之心。人不明這些義理,在富貴當中很難不顛倒,所以首先要明理。「詩書為起家之本」,首先要讓子弟讀聖賢書,不然你真正富貴起來,那下一代驕奢淫逸就非常嚴重。擺在我們面前這三、五十年經濟快速開發,但人心墮落的速度也相當的恐怖。「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些話在這個時代體會起來都非常的深刻。所以古人這一分存心首先不忘本、不忘恩,所以看到自己的長輩,絕對不敢把他當臣子看。 『諸兄臣而不名』,他當國君面對自己的兄長,他還是那樣的恭敬,怎麼會叫他哥哥臣?不可能。所以我們看清朝雍正他是老四,看到他的哥哥,三哥,大哥,絕對不會是以臣來稱呼。因為就像《孝經》當中講到的,「禮者,敬而已矣」,禮教是每個人從小到大行為的規範,大家都學禮。為人子之禮,為人弟子之禮,為人弟妹之禮,為人媳婦之禮,為人夫、為人婦之禮都有,甚至朋友之間也有禮。「敬業樂群」,朋友、同學之間尊重道業,和睦相處就是禮,常常跟同學吵架就非禮。「無相聚以邪談」,同學之間都是談經論道,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談什麼哪個名牌很好,都是追求這些虛榮,那這就非禮了,「禮行於朋友矣」。而禮它的本質是什麼?恭敬。恭敬對方的道業,然後「報本反始,不忘其初也」,就是禮的精神,「禮者,報本反始」。我們看禮當中非常重要的祭禮(祭祀),飲水思源,慎終追遠,就是不忘恩、不忘本,然後那一分恭敬,所以「曲禮曰:毋不敬」。假如對自己父母長輩這個恭敬心變了,就變心、就染污了,那就墮落了。恭敬不失,而且愈來愈提升,這個才是在修道當中。 我們報本反始的精神,從念父母、長輩、家人的恩德,延伸到在學校裡面,也要念老師,念學長、同學的恩德。我們有聽到朋友談到以前大學的同學,十來年沒有見面,剛好這個同學走了政治的路當官,四十來歲官也做得不小,他自己是走上教育的工作。跟同學約見面,他同學先到,他一進餐廳他同學坐在那:小陳,來來來,坐坐坐。那口氣就好像上司在喊下屬的口氣,你說十年不見了,多期望那種老友相見,兩眼淚汪汪,很思念那種同學的情誼。看到同學本來很激動,聽到那個語氣都涼一半,那一講話,頭都還有點往上抬,講沒幾句變成官員在訓話,這都不是報本反始,因為同學相處,必然有互相照顧的這些時光。朋友是道義,什麼是道義的體現?受恩莫忘,他的好我放在心上;施惠無念,你給他的幫助絕對沒有放在心上,不然就不是道義。 幫助人放在心上叫利害關係,付出了都想我以前對他很好,他現在發達了應該回饋回饋我,那叫利害之交,不叫道義之交。義,應該的,應該的怎麼會放心上?所以人一有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付出有所求,求不到了怨就上來。所以有怨的時候,我們要提醒自己,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自己的心遇這個外緣動了。當然人能無所求付出也不容易,要體恤人情,這個標準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別人的,這個自我觀照很重要。包含什麼?道友之間,同參道友他一心向道,他有這樣的心態,這個可以提醒,「善相勸」。平常沒有到這樣的認知、交情,不可以這樣點。更高的標準,三輪體空,幫助別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他人,中不見所施之物。你幫助他的事,或者給他的東西,根本心上痕跡都不落,這樣的布施,心包太虛,這個功德很大。 剛剛是談到人不忘本,從家庭到學校,延伸到對領導、對同事,人都會有因緣聚散。以前幫助過你的老師,在道業當中也不一定比你先成就,有可能你後面學的超過他。你以前的領導,他以後在事業的發展,也不見得比你高。或者你是公務員,你剛到一個部門,領導、同事對你也非常栽培,可是二十年之後你的官比他大。那我們就要想一想,當你再碰到老領導,你的官已經比他大了,你跟他的應對當中有沒有不忘本?一談起話來:二十年前假如沒有你幫助,我哪有今天!人家一聽心裡暖洋洋的,不只跟你溝通不會有壓力,還非常的感動。所以古人這些經典當中的話語很有味道,這是《孟子》上面的話,「不忘其初」,對一切人的恭敬、對一切人的愛護始終如一,不忘其初。所以冷靜想想,人要不變心也是功夫,所以這面對世間五欲六塵的誘惑染污,能如如不動才能不變心。 在周朝有個故事印象非常深刻,在《德育課本.忠篇》,有一則故事叫「忠婢覆鴆」,一個非常忠誠的婢女,她把毒酒翻覆的故事。在周朝有一個大夫叫主父,他從魏國到周天子管轄的地方當官,當了兩年官回到自己的國家。他的妻子不忠於他,跟鄰居有染,結果這個妻子就起了歹念,就要拿毒酒毒死他的丈夫。然後主父回來了,他的妻子就命婢女把毒酒要呈給他的丈夫喝,大家想想這種情景也是非常危急的狀況。這個婢女她已經能了解到,自己的主母有這樣的惡行,她也很敏銳,知道這杯酒決定是毒酒。她自己就在那裡打算該怎麼辦?她想著:我假如遞上去了,就把我的主人給殺死了。可是假如我把真相講出來,可能主母(女主人)也要被處死。她左右為難,走著走著急中生智,所以人的真心可以長智慧,故意跌倒,一跌倒酒就翻了。結果主人就很生氣,你這個下人怎麼端杯酒都不會?就打這個婢女。這個妻子一看怕東窗事發,就更落井下石,慫恿他的丈夫要殺了這個婢女。一杯酒弄倒了還不至於判死罪!女主人就想要藉這個機會滅口。結果這個主人的弟弟可能了解到一些情況,很快就來告訴主父。主父知道就把他的妻子休掉了,然後要納這個婢女為自己的太太。諸位女同胞,假如是你,你會接受嗎?你們都沒反應?聽故事的時候要入戲,這樣體會才會深刻,不然故事還是故事,自己還是自己。 你看,看電影的時候,請問大家,你是誰?男的看電影自己是男主角,女的看電影那個心情一定是隨著女主角在起伏。有沒有人看電影說我就是廚房端菜的那個人?我看沒有!所以你說人還挺微妙的,從這裡看出什麼?人都有志氣的是吧!看電影都還有自我期許在裡面。我們看《德育故事》,為什麼要入這個故事裡面才能體會到,我們假如在這些境界當中,談何容易!那個所處的急迫性、壓力都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因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像林則徐他到廣州去禁鴉片,在路上走了多少天?請問走在路上什麼心情?那既得利益者可能是成千上萬都要他的命。所以我們假如能夠沙盤推演,對古聖先賢那個崇敬心會更高。我們剛剛談到,要納這個婢為自己的太太,結果這個婢女堅持不接受,推掉了,然後就賞給她很多的財富,然後找個好人家把她嫁掉。這裡也看出來,古人還是不強迫他人,縱使他很有身分地位,但是他待人還是有分寸,不可以強人所難。 讀書人呂坤就這個故事分析到,我感覺《德育課本》除了這些故事可歌可泣,這些評論的讀書人,真是有高度的智慧跟人生的閱歷,點出來真是讓我們茅塞頓開。不然有時候看完這個故事,可能有十個學處,自己看完才看到一個學處,非常可惜。呂坤說到,忠婢在這個事件當中,她每個態度、每個做法都跟善相應,都跟君子之風相應,甚至超過君子,君子都不見得能夠做得比她好。首先她不張揚自己女主人的惡,她很厚道,不彰人短,人的厚道是什麼?講別人的不好講不出口。所以人厚道從哪裡?恭敬別人,哪怕他有惡行,他還是尊重他。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看人造惡不忍、也不願意講,這是厚道;不忍看主父,看自己的主人被毒死,忠。然後裝作把酒給翻倒了,這是智慧,在那麼緊急之下,能有這樣的善巧出現。然後打她打得很嚴重,可能把她打死,她還是不願意彰人家的惡,這非常的貞烈,忠貞、貞烈,這些一般人都達不到。然後不敢嫁給他的主人,居她女主人的位置,這就是禮,她很恭敬。 女主人犯這麼嚴重的錯,女主人的惡沒有在她的心中,她還是一樣把她當女主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有契入聖賢教誨的人,這句話再延伸,天下無不是之國君。你看那些暴君,忠臣在勸的時候都是痛哭流涕,沒有見他君王之過,一心只想君王好。我們現在想一想,領導有點不妥當,我們可能就批評得很厲害,這個跟古人比起來還是有差距。再延伸開來,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他有任何的過失都沒有放在心上,就怎麼幫助他、怎麼去愛護他而已。還有一點很可貴,她面對自己的主人,就是當作君的態度,那嫁給他變什麼?變太太。她始終如一!古人這些態度很可貴,領導就是領導,怎麼變成丈夫?所以不忘本。然後敬而已矣,這個恭敬不變,就是始終如一的精神,都在這些故事當中,體現出來。 我們回到經句上看,「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看到父王這些老臣都是他的長輩,都為了這個國家犧牲奉獻了一生,在他的心裡面非常非常佩服這些老臣,所以決定心裡面沒有把他們當臣子看。而且這些老臣智慧德行都高,把他們當老師看。大家從很多古籍去體會,湯王對伊尹,文王、武王對姜太公,您從他那個對話,確實是恭恭敬敬把他們當老師看。所以只要把大臣當老師看,就是這個朝代要興盛的徵兆出現。假如把賢臣的話不當一回事,這個國家就要滅亡了。「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他已經悖逆了君臣之禮。接著,『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謂大順也』,面對德行非常高尚的大臣,其實還是把他當作老師一樣尊敬,所以「臣而不名」。這是順應,「大順」是順應倫常大道。在《了凡四訓》當中有一段話很重要,人的善根,都是從孝敬流露出來的。所以《了凡四訓》強調十個行善的綱領,其中有一點叫「敬重尊長」,恭敬心從哪裡入手?「家之父兄」,家庭裡面兄姐、父母、爺爺奶奶長輩;「國之君長」,你在團體當中,領導、學長這些比我們年長,資歷比我們深的人。「舉凡年高」,年齡長,「位高」位置比我們高,「德高」德行比我們高,「識高」見識比我們廣博,「皆當加意奉事」,都要很用心恭敬對待,長養自己的恭敬心。 在《群書36O》第二冊有提到,曾子說古聖先王用來治理天下的,重要方略有五個,這是在第二冊二百一十七句,一百五十八頁。有學長已經準備好第二冊,抱歉,剛好有用到,沒有先請大家拿過來。 【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 這都是治天下最重要的綱常。 【貴貴。】 第一個『貴』就是尊重,尊重顯貴之人,他有地位,他帶領大眾。我們不尊重他,所有的人民不就輕視他,他怎麼帶領人民?所以在佛家非常重要的根本大戒,其中有講到四重戒,「不謗國主」,不能毀謗國家領導人,不能毀謗一個團體的領導人,叫「貴貴」,他才能帶領全國人民。 【貴德。】 尊重有德行的人,那全國人民都效法有德的人,尊重有德的人,這道德就復興起來。我們看很多開國帝王都非常尊重高尚道德的人,比方東漢漢光武帝他尊重嚴光,還把他帶到宮裡面跟他一起睡,非常尊重他。范公就有寫到,〈嚴先生祠堂記〉,「先生之德山高水長」,這是東漢時期的人,范公在宋朝還非常推崇嚴光的道德,那也是漢光武帝做得好,不然怎麼會有這個故事流傳?這是「貴德」。一個領導者,比方國家元首,他在一些場合,剛好跟他的老師一起出現,特別尊崇他的老師。比方說他在主席台,他就給他老師留個位置,來跟不來都給他留個位置,這就「貴德」。那全國人民一看,哪有對老師不恭敬的!所以一個領導者一舉一動都能帶動風氣。我們看到現在中國的光盤運動,不止影響中國,還影響全球華人。我們上一次去參加一個課程,每個人都掛了一個牌子「光盤行動」,不浪費、全部要吃光光。 而且光盤行動好像是四菜一湯是吧!我們小的時候是「梅花餐」,五菜一湯,這個都是很好的節儉之風。你從小有這個態度,擺太多菜你會心疼,覺得太浪費,所以響應。因為有時候到一些地方去,三十幾道菜,那個從頭吃到尾很難受。他一直端出來,都覺得根本就吃不下了一直端,太熱情,也是感覺對方很熱情,但很捨不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然後心裡想,吃這一餐飯,跟皇帝吃一餐的福報差不多,自己已經沒什麼福報了,還折這麼大的福,所以怎麼吃都吃不胖,就是很多福報都漏掉。宋朝的蘇大學士他很有原則,你請他吃飯,超過幾道菜他就不去了,他就不吃了,他也是帶動一個風氣。 【貴老。】 尊重老人,這就是表不忘本。沒有老人哪有我們?沒有爺爺奶奶哪有父母、哪有孫子?老人的心血才讓現在的社會有發展,所以人都在這些國家最重要的風氣當中被提醒。現在夏商周的這些道統、這些治國方略,沒有被重視,多少國家都是瞧不起老人,老人活著都覺得很壓抑。年輕人看到他們,都覺得老了、沒用了、不能做事了,小孩都不知道,現在社會發展全部是他們流血流汗,那麻煩!這一代年輕人瞧不起老人,再下一代更慘,連老人沒命了、餓死了都不管。所以如是因、如是果,要慎之又慎。我們有一個學長,談到他的爺爺被朋友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晚輩照顧他很多年,把他送終送得很好,不簡單。沒有血緣關係照顧老人,老人有時候晚年生病,行動不便,不是子女,勝過子女的尊重愛護,結果現在他們也老了特別健康,自己的兒女特別孝順。大家想一想,那兒女從小看,連不是爺爺奶奶的老人都這麼愛護,那孩子從小不就效法、學習到了嗎?所以人生哪有吃虧的事情!人欠你天會還你。如是因、如是果,所以「貴老」重要。 【敬長。】 尊重長者,這些都是我們剛剛談的不忘本,這些都是大順,都是恆順倫常大道,『敬長』。最後一個: 【慈幼。】 幼有所長,慈愛孩童,為什麼?孩子是整個國家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沒有好的下一代,那人類就要滅絕了,就對不起祖先了。所以為什麼結婚這個婚禮這麼隆重?因為他是要承先啟後。為人父母這一生最大的功德,就是把自己的兒女教育好,成為國家的棟梁,這個對家族、對國家最大的貢獻。你當了大官,孩子沒教好,功不抵過,因為流弊太大。你展現的是什麼?為了功名忘了對孩子的情義、道義,怎麼會沒有流弊?在西方幾千年歷史它是政教合一,政治受到宗教教育的影響非常深,整個西方宗教強調,任何的成就都彌補不了家庭的破碎,因為已經沒有辦法給社會好的帶動。所以『慈幼』,也是提醒我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為人領導者,對於家庭、對於道統、對於民族、對於團體,重要的責任就是要培養出下一代來,培養出接班人。不然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成就最後等於零,因為沒有人接續就斷了。 好,在《韓非子》一書當中有提到,文王他在討伐崇國,以前的討伐,一定是這個國家已經悖逆、違反倫常大道,這叫正義之師,他是去平亂的。在我們歷代當中,像韓國出現殺了自己的國君這些誖亂,我們中國派兵幫他們國家安定,馬上又把軍隊撤回來,這叫正義之師;不然這個亂下去,民不聊生。為什麼鄭和六百年之後那麼多人感他的恩?當時候馬六甲王國被泰國侵略,眼看就要滅國,鄭和出來主持正義,把它的國家救回來了,後來馬六甲國王常常都到中國,去朝覲中國的天子。文王去伐崇,結果他的襪子鬆掉了要重綁,他是走到鳳黃墟這個地方,然後他就蹲下來自己在綁。旁邊很多臣子,姜太公看了怪怪的:君王,你怎麼自己綁?周文王就說了,一個國君對待上等的人,把他當老師一樣尊重;對待中等的人,把他當好朋友一樣尊重;對待下等的人,才吩咐他一些事情去做。現在所有的臣子,都是我先王的臣子,所以沒有一個人可以使喚,我當然要自己綁。我們這些聖王他做出來了,「先王之臣,臣而不名」,不止不稱呼他是臣子,連這些綁鞋帶的事情,不敢使喚他們做,恭敬他們,「盛德之士,臣而不名」。 另外有一個說法,是說晉文公跟楚國交戰,走到鳳黃陵,結果也是襪子鬆了,自己去綁。因為這些故事傳了幾千年,可能有版本不同,但是義理是一樣的,義理沒有傳錯,都把它記錄下來。也有可能都沒錯,為什麼?他們都有這種心境,鐵定都會遇到這些情況。剛好他在綁的時候,他左右的人就說怎麼不請臣子綁自己綁?晉文公說,對待上等的人,他是敬畏的心;對待中等的人,他是愛護的心;對待下等的人,才能夠吩咐他們去做事情。我雖然不是很賢德,雖不肖,但這些人都是先君的臣子,我怎麼可以吩咐他們做這樣的事情?好,這是古人給我們的風範。我們接著來看二百六十一句,我們一起先把它念一下: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我們剛剛講到,出了社會,君臣關係是重頭戲。一個人上班的時間,可能比在家庭的時間還要多,人要修鍊自己,要積功累德,離不開君臣關係。假如君臣之禮都不明白,很可能因為自己的不明白,反而會犯很多的錯。所以為什麼人要學經教?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我們今天開始學到的經句,明理以後就不能再犯這樣的錯了,再犯叫什麼?明知故犯,那比前面的罪過更大。所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我已經明理了,此義理在生之身也,就從我明白的義理開始做;不然就是把經典當知識學,背一背而已了;不然就是糟蹋經教,糟蹋古人的苦心。所以誰有福報?學了真幹的人有福報,學了不幹折福。糟蹋聖教怎麼會不折福?而且學了還明知故犯,還不承認,那就變「倘揜飾,增一辜」。所以學聖教的人要有一個覺悟,什麼覺悟?沒有後路可以走。對,學了以後不幹,倘揜飾,增一辜,明知故犯!所以恭喜大家,你們跟我一樣幸運,因為沒有後路走,鐵定要往前走,就不會因循苟且。「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所以每句要當難遭難遇想,太難得的經句,這每一句是從一萬四千多部書當中,八萬九千多句裡面選出來的精華。你要深入《群書治要》的人,每一天感謝編輯《群書治要》的眾聖賢,感他們的恩。最近有一位副校長他常常聽師長,說退休的校長、老師發心來深入《群書治要》,十年深入。假如退休的時候六十歲,好好深入十年,七十歲,一個七十歲的人出來講經不得了,所有的年輕人全部被震撼了。以前人家一說六十歲好像就很老,有沒有發覺現在,你看,我們執行長跟康顧問,都是六十歲左右的人,你們覺得他老嗎?都覺得他們好像熱情十足,每天從早忙到晚精神奕奕。其實最重要的是什麼?有志向,每天都覺得有方向、有目標,非常有朝氣。人為什麼會變老?沒有目標,每天又說我老了、我病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愈想就愈老。 今天早上跟康顧問在談話的時候,我們說你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快六十歲的人,他非常客氣,他說我都跟年輕人在一起。我想幼兒園老師最不容易老,每天接觸小朋友,講出來的都是赤子之心的言語,所以他們不容易老。每天讀經的人不會老,為什麼?經典就是教我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要恢復自己的率真、真心,怎麼會老!所以真正用心學經教的人返璞歸真。你看許哲女士,不少學長見過,她一百多歲笑起來很可愛;像我們師長,很多人把師長的法像框起來,每天感恩、每天禮敬。我看到很多都是師長笑得跟嬰孩一樣燦爛的照片,其實這樣的照片也是提醒自己,不要學成老學究了,要愈學愈天真、愈有活力才對。 我們在求學的過程,其實對君臣之禮學習得比較少,這句就非常重要。孔子強調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不擔任這個職位就不去參與、不去計畫這個職位範圍內的事情。每個經句一定跟明明德、跟親民相應,就是跟自行化他相應,自利利人。這句從自身來看為什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的另外一句有說明到,「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第一,做事情一定要專注才能成就,他的心才定。他都去關心,看著別人的事情去給人家意見,要去耕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田。上一次我們跟大家交流到,做事很重要的一個態度專注,「事無鉅細,不專則不精;業無大小,不熟則不巧」。你不專精怎麼熟能生巧?我們現在實實在在講,要把一個職位扮演好,應具備的德行、經驗、能力,都不是一日、二日之功能夠達到的。我們現在很冷靜的評估自己,我現在在這因緣我的本分有哪些?一列出來,不知道要下多少功夫,可能都覺得時間不夠用。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能力,尚且時間不夠,我們還分心去管別人的事情,鐵定自己的事做不好。 而且我們要了解,我們在團體裡有本分,我們在家庭裡也有本分,演什麼要像什麼。在家為人子,學聖教為聖賢學生的本分;在單位為人臣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接著繼續談我們在應對事情、做事情,應掌握的一些原則,比方在講到做事情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事情,我們說道法自然,繩鋸木斷、簷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然我們假如做事的原則沒有掌握,有時候都瞎著急,自己一著急,心都不定,對事一點幫助都沒有。而事物它的整個發展,必然有它的軌跡可循,所以「天下之勢,以漸而成;天下之事,以積而固」。很多形勢我們要判斷清楚、要掌握好,而且形勢好的時候,更重要的要有人才出來,所謂教化一方,利益一方,都要有正知正見的人才。但人才非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所以對於天下的形勢,我們可以感受到整個中華文化的復興,在整個中國領導人的帶動之下是必然之勢。但我們要了解人才難得,首先自己要期許自己,要好好下功夫、好好提升,機緣成熟為國家民族所用。 而以學問來講,那得要厚積薄發,我們自己不好好實修,到時候真的機會來了,孟子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假如面對一些誘惑敵不住,本來是要利益天下、復興文化,最後自己變成負面教材,那就情何以堪!所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而我們剛好談到求學問方面,在之前我們有以夫子為榜樣,談了為學、談了如何做一位老師,在這裡就不再多談。就幾個點跟大家再交流一下,在求學問當中,不在於我們學了多久,得的真實利益,在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都要從誠敬心當中下功夫。而儒家的學問、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問,很強調篤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是屬於學問,加上「篤行」,這才是真實的智慧,要解行相應,自己的境界往上升才有智慧。 有一段格言講到,「為學為教,用力於講讀一二,加功於行者八九」。不管是求學還是從事教育的工作,把精神力量用在講課或者讀書、聽課上一二。把主要的功夫放在哪?放在力行上八九。有一句詩提到,「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少壯就開始接觸這些經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等於是一句要落實,都要下很大的功夫。之前有跟大家提過,明朝有一個薛文清公,他就講到二十年來對治一個脾氣「怒」字,都感覺還沒有調伏盡,以此知克己不容易。要真正把這個瞋怒心完全調伏,那時時刻刻不可以放鬆,所以加功於行者八九。還有求學問要有恆心,不能間斷,就好像鑽木取火,鑽木取火鑽了兩分鐘手酸,休息三十秒,三十秒後再鑽,它又涼了,火還沒出來。火好像智慧一樣,未出來已經休息了好幾次,很難真正鑽出火來,所以要用功不間斷,絲毫不可懈怠。甚至於古人的用功,連作夢都不敢懈怠,夢裡面有做得不好的行為,醒過來還要懺悔。這是跟大家提到循序漸進的重要。 再來,在面對事情要「度德量力,審勢擇人」。我們說量力而為,我們自己的德能還有包含做這件事情,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具不具足?所謂「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事實上當我們這麼仔細去衡量而拒絕,反而會贏得對方的信任。因為對方會覺得我們做事是非常慎重,不會輕易答應。但是答應了再怎麼難都要去做到,這是古人做事他很守信諾。他很慎重評估,不輕易答應,答應了拋頭顱、灑熱血他都要做到。而審勢當中有些形勢還沒有形成,不可以強求,比方說雖然是好事,法律還沒有同意,這個時候你硬做,最後落個違反國家規定,那好事的流弊就很大,這個審勢很重要。這也延伸出來,另外一個格言說到,「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我們看事情要方方面面,不能只看到它的利益,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要想得到。古人考慮事情都會強調,「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比方我們學傳統文化,做的事情跟法律不相應,最後人家會說學傳統文化的都不守法,這個流弊就非常大。有些地方還沒有拿到批文,就開始辦課程,這都是很不妥當,要名正言順為妥,做好事不可心急,要很冷靜。 《了凡四訓》當中有講到,呂洞賓跟漢鍾離學習,教他點石成金,一點那石頭就變金子,馬上就可以去救濟人,好不好?「先審其害」。呂洞賓很冷靜的問,那請問這個金子會不會再變回石頭?他說五百年後會變回來。呂洞賓說那我不是害了五百年以後的人?這麼做還是不妥當。漢鍾離說修仙要積三千善事,你這一念三千善事滿了。因為他連五百年後的人都為他設想,這一念心量非常廣大。就像我們現在從事傳統文化的弘揚,我們這一、二百年來傳統文化被忽略,等於是再一個興起的時節因緣。有一句格言講到,「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夫子影響我們二千五百多年,夫子在世的時候他有七十二賢、三千弟子,他要革命不難,他為什麼不做?會有流弊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審時度勢,整個文化的復興可不是二年、三年就成就了。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培養一個人都要幾十年的功夫,現在是整個中華文化能夠再度復興起來,這沒有三、五代的人怎麼做得了!而且欲速則不達。 這幾年來整個傳統文化是宣傳期,很多人沒有學過經典、沒有聽過這些課程,連五倫是什麼?八德是什麼?他還不一定講得出來。他一接觸經典、一接觸課程:這個東西很好。宣傳效果,播種下去了。種子播下去了接著呢?要施肥、要灌溉,它又不是明天就可以收成。所以各個地方長期教學的風氣很重要,哪有說一接觸就成聖賢?當地有沒有電視台在播放?有沒有教育單位持續在教導?所以宣傳期之後要走入長期的扎根期,把德行真正扎下去,把經典真正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的工作。請問扎根期要多久?剛剛我們說對一個怒字要二十年,才知道克己難,所以不能急。都要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身修才能家齊,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單位才能為人演說,所以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這些都要了解到,不然我們都覺得辦課程就是弘揚文化,都沒有人去落實,最後廣大的人群說:這講課的人都是講而已,都不做。他還學不學?那這就不是以慎重之行去利益眾生,這道風怎麼會遠? 好,那真正要扎根可不輕鬆,要放下每個習氣,比方說好面子,要把這個好面子放下,要一層皮撕下來。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怎麼會苦?撕下來的時候就不被它控制,就不被欲望牽著鼻子走,就快樂。可是邊撕的時候怎麼樣?當然會痛。比方我們都有經驗,自己說錯話、做錯事了,對方剛好糾正我們,一下子那個態度有點不是很歡喜,本來要給他頂回去,突然想到「聞譽恐,聞過欣」,吞回去。你假如說讀了這一句以後,人家勸你馬上歡歡喜喜給他鞠躬,我真的要給你鞠三個躬,你太厲害了。因為我們習慣好面子,我自己讀書過程當中,都跟人家攀比成績,慢慢慢慢自己就好面子。人家一講我,我第一個反應是不高興,可是《弟子規》又是這麼講,馬上提起來得要轉變一下態度。始而勉強,終則泰然,哪有一開始就歡歡喜喜,那不是普通人,可能是顏回轉世他不貳過,人家一給他講,他接受就去改了。 接著,剛剛論的「慎重之行利生,道風日遠」、「先審其害,後計其利」,就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要戰戰兢兢。為什麼不求有功?這是我們炎黃子孫應盡的本分,所以不邀功。但是生怕自己的疏忽,給傳統文化抹黑了,不願意這麼做,這樣就會很謹慎。所以謹慎,也是做事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不謹慎事情早晚要出問題。要能夠守住成果,謹慎重要,要居安思危,要防微杜漸。再來,事情在面對很多不同的情境,比方緩事宜急幹,這個事情不是很急,可能是下個禮拜、下個月的事情,但是你分配好時間積極去做。急幹就是很有步驟的安排好,就趕快去做,不會臨時抱佛腳。我們往往事情不是很急的時候拖拖拉拉,把時間都混過去,等到明天該交出來了,就一直熬夜、熬夜到很晚。這樣第一個,事情的品質不好;第二個,身體搞壞了,這都不長遠。所以「緩事宜急幹,敏則有功;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我選的這些句子,因為我常常犯,跟大家做交流這些句子,特別提醒自己。 緩事宜急幹的話,閒時要忙,事情還不是很急迫,一來要提升德行跟能力,再來要循序安排事情。我們現在變成有事幹的時候,想學習、學習,然後沒事的時候又胡思亂想,又下不了功夫,都不安住在境界當中,這樣做事跟修養提升不上去。急事宜緩辦,這個事情很急,首先心要定住,不然一急躁,就顧不了自己的心跟一言一行,怎麼去辦事?鐵定愈搞愈亂。心要先定住、要靜,把心先靜下來,人的心要靜不容易,欲望要淡,得失要淡,心裡罣礙的事要少。你每天牽掛那麼多事,事情一來你怎麼專注面對?所以我們看這些格言,就可以感覺到古人他們修養功夫很深,這些都不是一日、二日之功,都是長期在事情當中,不斷歷鍊突破自己。無事的時候,人沒有事的時候戒個「偷」字,沒有事就做白日夢,胡思亂想,時間就沒有了;有事的時候戒一「亂」字。劉念台這個讀書人說到,一個學聖教的人,遇到事情不能很好的應對,會慌、會亂,總是因為心有毛病、有不足的地方。這個心問題出在哪?他接著講遇到事情只有練心法,每件事都在練自己的心,歷事鍊心,沒有練事法,全是這個心是根本。 而練心之法怎麼練?「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心裡面很清淨,沒有什麼罣礙的事。所以我們現在練心地功夫、心地清淨,什麼事要看得破、放得下。無一事,心裡面沒有事很清淨,就像鏡子,鏡是清淨的,它遇到什麼都照得清清楚楚。就像湖面它很平靜的時候,靜水照大千,旁邊看得明明白白;可是它起波浪?啥也看不清楚,手忙腳亂。所以古人從這些事物當中,都在提醒我們,心要靜下來才能有智慧,才能從容處理事情。所以這裡講到,燈動了就不能照物,水動了就不能見物,水面照東西就不清楚。人的心性也是這樣,所以心一波動、一妄動了,「動則萬理皆昏」。人一急躁起來,哪一句經句提得起來?我們曾經看人動情緒的時候,你跟他再交談,他講了二、三十句話,你很柔軟的問他,你剛剛講這二、三十句,沒有一句是師父教的,沒有一句是經典的,他萬理皆昏,都隨著他的情緒在思考了。「靜則萬理皆澈」,能靜得下來,煩惱能伏得住的話,他的智慧能夠觀照到自己的心,觀照到整個事情的客觀狀況。所以心靜,靜這個字每天二十四小時,離了一刻都不行,只要離了心境就開始亂了,心就會亂了。 這裡有幾個比喻很有意思,門每天開開關關,但是它那個門樞是不動的,樞常靜。妍媸,好看的東西、不好看的東西,每天都在鏡子前面來來去去,但是鏡子是常靜的,不隨它轉。人也不能隨接觸的東西心亂、心轉,「人盡日應酬」,應酬就是應對很多不同的緣分,應酬不是去喝酒,去應對很多緣分,心常是靜的。所以唯有靜,你一舉一動你才從容,你才很清楚不慌亂,不然做的事情都會後悔。假如隨著事情,心念都一直妄動、慌亂,那你面對事情一定看不清楚。所以縱使是在睡覺的時候,念頭不靜,作夢也是胡亂作。大家有沒有經驗?你剛好事情多的時候,連作夢都是夢那些事情。人的心太活躍了,一分鐘之內,都不知道有幾個妄念在那裡起起伏伏。所以這個心要時時不妄動,都在定靜當中,不容易。大家不相信,你試試看,你三天什麼事都不幹,不過要你的領導准你假。你三天什麼事都不幹,好我就把心靜下來,你看靜不靜得了?比方說送你到寺院去,你從今天開始就住在寺院裡面,暮鼓晨鐘,你不是很喜歡靜下來嗎?好,從今天開始你都不要回家了,就住在寺院裡面,每天暮鼓晨鐘伴著你入睡,你看能不能接受? 馬上心思如湧泉一般,我太太、我兒子?平常這些東西是你有事情忙來忙去,你看不到自己的念頭很紛亂。真的要你靜下來,哪有那麼容易?所以人練要靜下來的時候,會感覺很多妄念。這個時候要什麼?以理折情,用這些聖賢的義理調伏自己的妄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人那麼多妄念都是過去妄想、現在妄想、未來妄想。過去的已經過去,要放下;未來的還沒發生,不要瞎操心;現在的,也別擔心,依照道理好好的去應對、去盡心盡力就對了。你看師長的教誨、經典慢慢調伏這些妄念,慢慢會愈來愈少。這些義理常常正念分明,心就在法喜當中,不在紛亂當中,所以靜下來也是循序漸進。一下子說好,我關起門來,一個月不見人。你得有功夫,不然你會有點輕微的精神病出現。給你關一個禮拜:趕快找個人來跟我說說話,我快不行了,快憋不了。很多事情還沒經過都覺得很容易,「事非經過不知難」。你很羨慕人家關一個禮拜不出來、一個月不出來,那也不容易。 我們剛剛講到,練心法怎麼練?心中無一事,唯有心中無事,乃能事事,這有味道。比方你剛剛罣礙的事沒有放下,另外的人來找你談話,有聽沒有進。或者你對這個人有成見,你邊聽就邊有對他的一些懷疑跟看法,你怎麼去應這個事情?所以這句話在自己處世待人再去看看,很有味道。要不斷放下心中的這些牽掛、妄念、習氣,「此是主靜功夫得力處」,你真的要靜得下心來,要時時練胸中無一事,慢慢的功夫才能得力。處事大忌急躁,所以不能亂,我們剛剛說到的忙則多錯,不能亂,「有事時戒一亂字」。「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你自己都顧不了自己了,「何暇治事」,怎麼可能還能夠去負責事情?所以首先,「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心裡面為什麼那麼多事情、那麼多念頭?總是貪瞋痴慢疑的念頭伏不住。這點我們在前面的課程有跟大家講,嚴以律己,要把這些東西調伏。比方說財色名食睡你非常貪著,那個心隨時都是妄念紛飛,怎麼可能會靜得下來?所以放下得失、放下欲望、放下這些最執著的妄念,這個很重要。 再來,有四個字很重要,「事緩則圓」。我們是很希望利益人,把事情做得好,但往往會有情況是愈幫愈忙。大家有沒有經驗?人家夫妻吵架,還是朋友之間吵架,我們去當和事佬,結果愈幫愈忙,然後自己也被攪進去氣得半死,這個都考驗我們應對事情的涵養功夫。這個事緩則圓,因為我們往往在聽一些話的時候,自己的情緒會被牽動。比方對方談的時候談到我們,自己的情緒被牽動;或者你在聽話的時候,聽一面之詞。曾經我們也遇過兩個夫妻衝突,你聽他先生講的話,太太不是人;你聽他太太講的話,先生不是人。有時候聽:奇怪了,怎麼同一件事情講出來的話天壤之別?一來角度不同,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我執、我見很強,他看事不客觀。其實假如一件事情,雙方講出來差那麼多,我想雙方講的都有失客觀。除非你很清楚,其中一個人的修養他不打妄語,不然一般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牽動,去看事、去說事情。 那這個時候怎麼辦?「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這個很好,事緩則圓。熟思,非常周詳的去了解、去思考,才能得到實情,真實的狀況才能夠判斷得好。所以人聽話首先要很冷靜,他哪裡帶情緒講,你都能夠點出來。然後因為你歷鍊得多,你能夠判斷他的虛實,再去客觀了解,則得其情,他的情實就清楚。緩處,了解清楚再去處理,不然一處理可能對方覺得被誤會、誤解,反而那個情緒更大。所以緩處,你客觀了解,先肯定他對的、肯定他的存心是好的,只是方式方法可能對方不能理解,用這樣的方式去跟他談。緩處則得其當,很平緩冷靜的去處理,會處理得比較妥當。我們有時候聽一面之詞,激動了就去批評、去罵人,那就愈幫愈忙。你雙邊充分了解之後,你就可以判斷每個人他的態度,他的念頭偏在哪,比較能夠看得清楚,進而你能夠去調劑人情,然後發明義理、發明事理,把他的正念給提起來。 再來,做事情「言不可道盡,事不可做盡」。這個做事的分寸很重要,事不可做盡,不要什麼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攬,應該見好就收,功成身退,不要戀棧,最後會著名聞利養,還惹來一大堆的毀謗。要帶動風氣不為師、不為先,這個都是做事很重要的態度,好事多讓別人做。事不可做盡,我們就曾經遇到做盡,有的是好事不讓別人做,有的是壞事做過頭,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有一個官員叫奚顯度,他負責皇上交代的工程,結果夏天很熱,不讓工人休息;冬天已經凍得沒有辦法工作,他還是苛求。那很多人受不了這樣的虐待,就自殺了,他不體恤這些人民,最後他也被處死刑。這樣的人做事情鐵定會出很多紕漏,最後就被判死刑了。 還有一個監獄的官員,他對自己的下屬也很嚴格,比方交代他一件事情,晚了一天打五大板,以前那個衙門裡面的板子很大的。結果有一個下屬晚了六天,他心裡想,這三十大板打下去他就沒命了,他就找他的領導商量,可不可以分幾次打?結果這個官員就很苛刻,事就做盡,不答應,直接打三十板,活活打死,對自己的下屬不仁慈。結果這個下屬死亡的消息傳回去,他的兒子當場嚇死,他的太太自己的丈夫跟孩子死了,她也自殺,就一個苛刻三條人命沒了。他的下屬心裡想,可能他會收斂一點,沒想到一點都沒有改變。所以人反省很重要,不然再大的福報,最後還是會折光。你看他這麼苛刻,三條人命,他還能繼續當官也是很有福報。人假如沒有福報,傷害幾條生命,他自己的命也沒了;很多人有福報亂殺人,他還在那裡做皇帝,所以人的福報不一樣,但真的假如做盡了,就折光了。沒多久他回到故鄉,帶著自己的獨生兒子回去就生病,兒子就病得很嚴重,在病中還在那裡叫喊:不要追我、不要追我。好像有人在要他的命,最後就死了。那他也傷心,最後也沒多久就死了。所以事不可做盡。 壞事不可做盡,好事也要讓大家一起來。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出去吃飯,剛好有法師一起出去,學習聖教的人對法師很恭敬,有這個機會,法師是講經典、是老師,他們尊重。其中有三個人,都希望能夠請法師吃飯,結果他們三個人走去付錢,其中一個人把兩個人推開,挺粗魯的,然後就堅持,我付就好了!我看另外那兩個人回來的時候臉色很臭,你何不我們三個人一起來,不是皆大歡喜,幹嘛做事都這麼執著自己的意思?所以好事也不可做盡。大家一起來,然後功成身退最好,帶動風氣了就好了!可不能做了好事,每一次見到人:這個事是我先做的,你知不知道當時候老法師,誰是第一個請他來馬來西亞的?是我!功德全部都報掉。我還有證明,你看,這張照片是我跟師長照的。所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容易。 「言不可道盡」,有時候勸人點到為止,你再過了,他本來還歡喜,你一過了他惱羞成怒,你前功盡棄。當然因為你的言語柔軟的話,你一看這句話他已經皺眉頭了,趕快鳴金收兵,不要再講,見好就收,這是講話的分寸。還有「絕交不出惡言」,好合要好散。一見面相見歡,結果最後吵架,以後都見面不相識,那多遺憾!要善始善終,叫好合不如好散。大家緣分盡了,歡歡喜喜,說不定二十年後又見面了,又是一個好的開始。你假如這個緣很不愉快,可能我們心上常常都有一塊石頭,甚至於一想就生氣,甚至於對方每天在詛咒我們,你會覺得怎麼耳朵很癢,人家罵你會有磁場、會有念力。所以面對人生所有的事情跟因緣,廣結善緣,絕不跟人結惡緣、絕不跟人結怨,這都是做事相當重要的態度。 接著,我們來談一下面對事情的態度、心態。剛剛那些是原理原則。什麼態度?不怕事,不惹事。人不敢承擔,就是怕事。所以人要存公心,存利益天下的心,勇於去承擔責任。再來,縱使面對人家的指責、不理解,他也據理力爭,因為他要為大眾負責、為人民負責。少數人不理解,他也能接受這些批評,「人不知而不慍」。「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甚至於為了天下的人,有生命危險他都不怕。大家要了解,明朝時候海瑞要覲見皇帝,已經把棺材買好了,然後諫言一去,皇帝暴跳如雷:他不想活了?那官員說他已經把棺材都買好了。皇帝反而有點氣不出來。我們看到古代忠臣犯顏直諫,范仲淹直諫好幾次,那都有生命危險,被貶得很遠。他當時候都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交代他的子孫在自己的墓地旁邊,辦學教學,繼續還是利益天下,但是都有想到自己可能要面對的情況。 當然我們雖不怕事,但是對事不對人。當時候宋朝有一個官員當到宰相,范仲淹畫了一個百官圖,那個百官圖,呈現太多人都是藉由宰相的裙帶關係去當官,所以一看就知道這個宰相私心。宰相一看到這個奏摺,就集了很多力量毀謗范仲淹,結果范仲淹被貶得很遠。後來這個宰相弄權一時,你總有下來的一天,很多人就落井下石。反而范仲淹對他沒有一絲一毫的落井下石、批評他,甚至還憐憫他。范公就強調,當時候縱使是進諫百官圖,也是對事情,不對任何人起對立衝突。學聖教的人仁者無敵。 再來,不惹事。「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這無事生非鐵定是折福的,所以我們處事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甚至於心量大,再大,面對任何事情能夠開誠布公、盡棄前嫌,以前的事都過去了,不要放在心上,讓大家都有這樣的心境,來一起共事。假如我們自己本身沒錯,都能帶動這樣的風氣;自己本身有錯?首先去賠不是,首先去承認錯誤,那也能開啟大家坦誠相待。不然你不化開局面,大家彼此都不信任、都有隔閡,事情怎麼辦得成?做事的態度,我們剛剛講第一點,不怕事、不惹事。第二點,「一心敬慎」,時時在處理事情非常恭敬每個人、恭敬每件事情,這敬當中還有什麼?花的錢,尤其是公務員要為國家人民負責、為公眾負責,這個都是恭敬的表現,能省得一分就是為公家著想。甚至於自己在當公務員,都要對得起國家的俸祿,范仲淹先生他假如覺得今天做事不夠盡忠盡力,當天晚上睡不著覺,隔天很早趕快去辦公,覺得有補過來自己才心安。 而這個恭敬、謹慎表現在「慎始慎終」,這個慎始很重要,為什麼?人心很受一開始的影響。比方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你要把士氣帶起來,慎於始。好的印象會直接影響別人對我們的信任,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一個單位接待部很重要,每個人一來,都是接觸接待的人員,他假如很有笑容、很親切、很恭敬,都跟所有的人一開始就結善緣。你假如找一個連笑都笑不出來的,好像人家欠他很多錢,你去讓他接待大眾,那有點……。這樣的人你要把他用去管財務,他那個臉就讓每個人想要去走後門,一看到他:算了、算了。用人取其長,要用人把他的長處用出來。包含每個緣分,他假如一開始,就能得到很好的叮嚀、很好的啟示,建立起非常正確的態度,他整個事情就能夠比較圓滿,發展得好。比方說一個人要去念大學,他首先建立對這四年應該有的態度,他不能蹉跎光陰。有些大學生一進去被學長帶壞了,跟他說university,叫由你玩四年。他一開始就被人家誤導,就毀掉了。 我就是被學長這麼講的,不過我不怪他,因為我自己定力不夠,我有愛玩的因,遇到那個緣,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但是我要懺悔,我做錯了怎麼懺悔?要勸所有有緣的大學生,不要再走我的彎路。那當學長的人、當長輩的人,在你的學弟或者你的晚輩要去念書,你就要告訴他,這黃金的四年,你要好好提升德行跟能力,你出大學才能報父母的恩,才能報整個國家對你的栽培。你把那個恩德要入他的心,他就覺得我要好好提升自己,他那四年就不會空過。包含我們老祖先非常深明「慎於始」的重要。所以成年禮,你成年了應該有什麼責任、態度?在那個禮儀當中收攝他的身心。婚禮,婚禮非常隆重,整個過程提起他的責任感,這不是兒戲。「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這是社會國家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婚禮、結婚。因為國家能不能出人才,社會、家族能不能出人才就在夫婦的相處上,夫婦好合自然能出聖賢子孫。好,這恭敬、謹慎的態度,不要急於求成,這個也是謹慎的態度。「勿欲速,勿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第三,做事的態度要深信因果,深信因果他絕對廉潔不貪污,他知道貪財會感來橫禍,這個因果,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歷史當中有很多例子,比方在魏晉南北朝有一個人叫陰鏗,他為人很善良,有一天他跟朋友在吃飯,他看到服務人員很辛苦,給他們端菜倒酒。他突然就端了一杯酒,然後拿了一些好菜,要請這個服務人員吃。他那些朋友都笑他,說你幹什麼?他說他可能服務的不知道有多少人,連那酒的味道他都沒有嘗過,因為他窮:請他喝一杯。這個服務員很感動,喝了他那杯酒。結果後來梁武帝時候發生侯景之亂,很多的賊寇作亂,陰鏗就被賊寇給圍住,眼看著就沒命,突然有一個人殺出來幫他解圍,把賊寇給打退。他突然撿回一條命,魂不守舍還沒定下心來,趕緊問:這位兄台,我跟你非親非故,你怎麼冒著生命危險救我?結果對方講,我就是當初你請我喝一杯酒,我感你這一分情義,剛好遇上,就報這個恩。 所以諸位學長,要多請人家吃東西,這個歷史當中舉不勝舉,就因為請人家吃飯。包含春秋時候的趙盾,他就是請一個人吃飯,最後也撿回一條命,那個人幫他殺出重圍。所以要廣結善緣,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當你在危難、當你在很需要幫助,那些善果就現前了。假如你非常危難、焦頭爛額的時候,找人幫忙沒人肯,不要生氣,要反求諸己,平常沒有跟人家結善緣。這個深信因果要深信到一個惡念,都能產生嚴重的惡果。像有一個讀書人,本來考得上進士,但是知道自己考得上,當天晚上起個念頭,太太長得不夠漂亮,回來要換太太,他就考不上,一念就把福報給折掉了。包含人最嚴重的損德,是不孝父母,有個讀書人學問也很好,一直考不上,有個修學的高人就提醒他,以前曾經瞪過自己的父親,所以折掉了福報。當然假如他肯發自內心至誠懺悔,我想他也能夠轉變命運。但從這些事例讓我們了解,一個惡念都不能起。要起善念,而且這個善念要為天下的百姓著想,像衛仲達的例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課程從《群書治要》當中看,歷代皇帝沒有不尊師,「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尊重老師進而尊重道德學問,那每個人就有智慧、就有德行,這天下才能夠安定。所以這幾節課我們談的主題,是「做孩子一生的貴人」,上一節課是第七個重點「自我教育的重要性」,當中第四個要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在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我們又分為三項跟大家做深入的交流、探討。盡自己的本分,在為師的角色上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延伸開來,扮演任何一個角色要扮演得圓滿,要讓人家接受、信服,這個君親師的精神都要能夠到位。君,以身作則;親,愛護,不棄不捨;師,循循善誘機會教育。 而為師者他也為人臣子,他也為人弟子,尤其我們這個時代,縱使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我們所接觸到的師範學院的培訓,也是只有四年的時間。像我自身在學校服務之前,我是讀師資班,等於是大學畢業之後,再讀一年的教育學分,讀了一年人家就叫我們老師。看著我們老祖宗的經典,被人家叫老師,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為什麼?德不配位,名不符實。「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什麼道、授什麼業、解什麼惑?甚至於自己人生,還有很多疑惑不能解決,自己都不能度怎麼去度別人?自己都不能覺怎麼去覺悟他人?所以從事教育工作要名符其實,自己在經典當中要下大的功夫,不斷的深入才行。而且首先要具備一個做弟子的態度,假如我們今天在學校教學,覺得自己已經可以是老師,這就我們自身沒有自知之明。自己都不明怎麼去啟發別人的智慧?所以人貴自知,自己的程度到哪裡,自己心裡有數。 我們在這個時代,二、三代人忽略了聖賢教育,我們都是補習的狀況,更要從根本紮根做起。所以這個敦倫盡分當中,為人弟子的本分要做到,我們跟大家分享到,要主動發問,有不懂的地方要詢問。其實這是《弟子規》當中對學問基本態度,「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我們聽到這句話大家都點頭、都認同,請問上個禮拜七天過去了,我們面對那麼多人事物,有沒有不了解的地方?針對不了解的地方有沒有請問經典?有沒有請教他人?假如沒有,這一句話還是知識。為什麼我們不去主動的請教他人?因為我們覺得還有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以這種主動學習的態度不足。再來,利益他人的心不切。學聖教慈悲為本,要利益人的心很切,我早一天明白,我早一天可以利益孩子、利益他人。總是要在遇到的事情當中,清楚自己的心不足在哪裡,這個毛病出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個行為?心需要在哪方面去修正、去提升。孟子說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正的真心應該念念要利益他人,那就要主動提升自己、主動突破自己,這是愛人的表現。 不只是為人學生、為人弟子,我們是聖賢弟子;還有為人臣,在學校裡面我們面對校長,我們也是為人臣。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到底要教給學生什麼學問?我們要教給他,首先我們得明白這些學問,進而要去做到這些學問。假如我們自己沒有用心去做,知行不合一,學生要信任我們也不容易。而學什麼?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倫常不外五個關係,在家有三個倫常關係,出外延伸出,君臣是領導跟被領導,還有朋友關係,家裡面就有夫婦、父子、兄弟這個五倫,學問沒有超過五倫關係的。假如我們在學校裡面跟領導都處不好,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懂得怎麼君仁臣忠嗎?所以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今天假如一個老師,他在家裡的倫常關係都處不好,他每天甚至還要帶著情緒到學校去,可能學生還要受池魚之殃。大家求學過程當中有沒有經驗,某某老師今天走進來說,小心一點。今天好像有點暴風雨的前兆。那我們在講台當中就表不了法,「學問深時意氣平」,我們在講台上,常常讓學生感覺帶著情緒,甚至於言語當中還會針對五倫關係,批評、發脾氣,那已經沒有辦法給孩子學到,怎麼人與人和睦相處了。 夫子有一個精神,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一定要時時能夠這樣去期勉自己,「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聞到好的教誨必然自己,這個躬親就是親自去落實、做到了,然後去引導學生做到,這是以身教來做示範。這個態度對於我們接下來談的,第三個部分,就是一個為師者,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他怎麼去對人、怎麼對事、怎麼對物?他對人的態度,可以是隨時隨地都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什麼時候是教育?可能有人會覺得上講台才是教育;當父母的人覺得把孩子叫到面前來,就是開始教育他。其實一舉一動潛移默化都在影響,甚至於沒有見到孩子,光是思想波都會影響。之前有跟大家講到一個例子,有個母親本來學習傳統文化挺認真,有一陣子看韓劇,不看韓劇好像還要有一點定力才行,結果就迷了看到三更半夜。突然發現她的女兒在學校不認真學習,都在偷看小說。她在那裡看韓劇,也沒讓她女兒看到,但是她這不認真的念頭,就影響到她的女兒。所以父母跟子女是連心,確實如此。 我們上一次跟大家就對人談到,第一,知恩報恩、飲水思源,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第二是愛敬存心,不管任何時候,哪怕是跟人有摩擦、衝突,「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有沒有尊重對方?有沒有愛護為他設想?這個愛敬之心不可須臾離也,要時時能提得起來,不然學聖教會學成應付。你對某些人尊重、某些人不尊重,這就學成不平等、學成大小眼、學成傲慢,瞧得起的就尊重,瞧不起的就不尊重,這樣學是學偏了。不只對人平等恭敬,任何時刻也要平等恭敬,老師看我們的時候要恭敬,老師不看我們的時候還是要恭敬。在眾人面前要恭敬,自己獨處的時候也要恭敬。上班的時候要恭敬領導,下班的時候還是要恭敬領導。不然就學成做樣子應付給人家看。 第三,我們提到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其實這些對人的態度說難不難做到,說簡單也不容易,關鍵在哪?能不能放下自我,念念為別人著想,這樣就不難做到。不然以自我為中心,容易放縱自己的念頭跟言行。第四點,我們提到要離愛憎、離好惡,要平等恭敬、平等慈悲。第五點,有一句跟大家共勉,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這樣的存心,他懂得寬恕,懂得時時觀自己的心有沒有偏頗、有沒有高下、有沒有傲慢?其實我們的心偏了,又有什麼資格去講他人、去論對錯?所以必然我們自己先做好了,自自然然感化他人,叫正己化人,這是個很重要的處世態度。比方我們可能在跟人談話當中,會談到:那個人買名車買了幾十萬。我們可能接話:有什麼了不起,我才不稀罕那些東西,我安貧樂道,我不追求那些虛榮的東西。 別人在貪物質,其實我們講這些話的時候,自己有沒有在貪?還要標榜自己挺高尚的,不追求那些東西,可能我們當下也在貪這個高尚之名。所以看別人貪的時候,在批評別人貪,可能當下我們也在貪。所以蘇東坡先生那個公案很好,「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心裡面沒有貪瞋痴慢,遇到人家貪瞋痴慢,他不會起現行,他遇到這個緣不會起現行。比方說一個人跟你講話很傲慢,你可能他一離開說有什麼了不起,就是碩士畢業而已,有什麼了不起。其實我們在講這個話的時候,傲慢心也起來了。比方說你不要生氣好不好?你講話小聲一點。我們在講別人的時候,我們自己不也是沒有做示範嗎?我們也動氣。所以聖賢學問用功處,在「善觀己心」,時時能洞察心念是覺還是迷、是正還是邪、是清淨還是染著。 第六,跟大家談到,處世不猜疑。當然我們在跟大家探討這些處世的態度,我們當下在吸收心態也要對。比方我們說知恩報恩,那是自己做知恩報恩,不然我們懂了這個理,又去看別人的過,他沒有知恩報恩,他沒有愛敬存心。所以學聖教的人求諸於己,不要求別人,「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我們不猜疑別人,但是遇到別人猜疑我,「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別人猜疑我了,反求諸己。「君子恥不修」,這句話在《群書治要》當中也有,「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君子羞恥自己沒有真實的修養,不羞恥別人誤會他、侮辱他,別人誤會、侮辱我們就動心,那哪來的修養?受侮不答,聞謗不辯才是功夫。我們要重實質的東西,而且對於什麼該羞恥、什麼不該羞恥要搞清楚,人會覺得說被別人瞧不起很羞恥,不是的,做不到聖賢的教誨才是真正要羞恥的。 恥不信,羞恥自己沒有做讓人家相信的事情、言行出來,不羞恥自己做到了,但別人還是不信任我,我們已經心安理得,不去強求,日久見人心。我們不能人家一個不信任,我們就跳起來,那是變成什麼?強求別人、要求別人要相信我們。任何事情要讓它水到渠成,不是強求而來的。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羞恥自己沒有能力把這個事情、把這個位置扮演好,不羞恥別人不給我機會。所以在每個當下都是要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比方在一個活動當中,沒有被派到重要的工作任務,那你很傷心:這個工作一定要給我做,你不給我做,我就不幹了,我就不學了。那是很在乎表現,那這個心態都不對。有機會,別人可以做的讓給別人,沒有問題;你今天沒有表現的機會就說不幹了,那叫威脅領導。我們剛剛說心念止在哪自己清楚不清楚?這種心態在情緒用事,所以主管不用我們是正確的。你要成就一件事情,要為大局著想,不能常常動氣。所以當自己不被理解,或者不被重用的時候,反而應該回過頭來,反思自己有哪裡不足,這樣會更上一層樓,不會在那裡鬧情緒。 我們上一次談的第六點,不猜疑,但不要求別人要信任我。而為什麼不猜疑?因為學聖教的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相信每個人都有本善,所以對人不會有成見。縱使在發生事情的時候,因為對人沒有成見,不會妄下判斷。我們看到一個動作、情況:他一定怎樣怎樣,那都已經內心對人家有成見,太武斷。要充分了解情況,然後不要造成誤會。真正充分了解情況,對方真的有錯,那也沒有成見,為什麼?「苟不教,性乃遷」,那是他後來染上的習氣,不是他的本性。所以相信人有本性,對每個人,他始終保持信任。跟對方有緣更要進一步什麼?盡自己的道義。因為他本性迷失了,他現在貪心做主、瞋恨做主,所以這個時候是做《弟子規》,「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昨天有朋友跟我交流到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我說不見世間過是心上沒有他的過,沒有把他的過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那變成成見了,但是不是不清楚是非對錯。你今天看著孩子在那裡發脾氣,然後你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那你看你的孩子以後會怎麼樣?我老子都不敢管我了。那還得了?所以我們依文解義,不能依這個文字的相去解,要依它的義理去理解。所以心上沒有成見,始終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很清楚判斷,這不叫分別,這叫了別。是非善惡了了分明,清清楚楚自己的職責在哪,有幾分緣分就盡幾分力量。所以法是圓融的,不見世間過跟善相勸,是相融的。 我們接著跟大家談第七點,處世要懂得包容。今天是印度教的印度同胞們過年是吧?好,我們應應時節,以印度教的教誨來談包容,那當然頗具意義。為什麼?因為這個大時代比較紛亂,可謂空前的亂世,這個一點都不誇張。你看現在家庭的矛盾,以前沒有這麼嚴重過;現在翻開報紙,多少地方發生戰爭;還有天災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我們在這個大時代都有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讀老祖宗聖賢書應該有的心量,沒有這個心量,我們的書就白讀了。《大學》告訴我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是以這樣的心來學這部《大學》,「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我們不誠意正心,這個心怎麼去包容別人?那怎麼達到真的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沒有把自私自利放下,怎麼去包容別人?沒有把是非對錯放下,怎麼可能不跟人對立? 師長跟我們前首相敦馬哈迪先生曾經交流過,兩位長者都是胸懷天下的仁者,他們見面一開始談的就是世界和平的問題。這一段話大家都聽過!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國家與國家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種族與種族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在我們馬來西亞應該很有感受,好幾個種族、好幾個宗教生活在一起。「政黨與政黨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宗教與宗教和睦相處,平等對待」。而現在宗教徒佔全人類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師長說從宗教徒先開始帶頭,這個世界是慢慢可以走向和平安定的。跟我們當前處事待人接物很有關係,我們要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包容。他們這些種族、宗教當中好的教誨,我們也認真學習,在談話的時候彼此讚歎,大家就很歡喜。因為你很尊重他們的經典,他們的聖賢。「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耶穌,則基督教徒悅;敬阿拉,則伊斯蘭教徒悅。 敬這些宗教的經典,他們的宗教徒都歡喜。剛好這裡有一句印度教的教誨,這也是包容,叫「高貴的心靈是把自己奉獻給促進他人平靜快樂」,人心靈高貴在哪?奉獻給促進他人平靜快樂,他們體會這個是生命的意義。所以助人為快樂之本,這人生的意義,即使這些人曾傷害他。人與人的相處要真心對待,這不是交易,不是說對方對我好,我才對他好,這是我們做人應該如此,要愛敬對待別人,不會因為任何的情況而改變。假如我們改變,那我們就變心,就不是用真心。清朝有一個神醫叫喜來樂,他有說到今天有一條狗受傷,我是當醫生的,救死扶傷是我的本分,我把那條狗給治好了。有一天牠心情不好又咬了我一口,結果沒多久牠又病了,我治不治牠?這就是每個人回到自己內心深處,愛敬對人是我做人的根本,怎麼會因為他的態度而改變?那我是利害心,不是道義的心,那我學聖教學了這麼多年,不是白學了嗎?義跟利我都分不清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還有一句伊斯蘭教的,「在憎恨與喜悅的日子說公道話,接濟與我斷交的人,照顧與我絕情的人,原諒對我行不義的人。」您看,那個包容心有多大!我念這一段話的時候,感覺想到《了凡四訓》說的要行仁愛大道,要先難,要從最難的地方下功夫,這句話不容易。人要在憎恨,你對他有怨恨,可是你講話還要公道;你很喜歡他,你很高興的時刻,你也要講公道話。那個心要時時保持公平、平等,這是功夫。你要接濟跟你斷交的人,其實也對,他都跟你斷交,冤家宜解不宜結,剛好遇到他有大難的時候,你去幫助他,不都化掉了嗎?照顧與我絕情的人,實實在在講人沒有愛,哪有絕情是!你會不會去面對路邊的一個人說,我要跟你絕情,他會覺得你腦子有問題。 但是回過頭來再想想,孔子有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你喜愛他的時候他什麼都好,什麼都幫他想;發生了一件事以後,怎麼看他怎麼不順眼,甚至於還詛咒他。他有沒有問題,暫且不論,我們的心也變得太厲害了。所以回頭想想,這個絕情還是因為我們有愛憎,他的行為我們很不高興,這個愛就起化學變化。孟子那句話我們時時觀照,「求其放心」,迷失的真心把它找回來。我們因為境界而改變處世的態度,這個都是真心迷失掉了。所以要照顧與我絕情的人,他與我絕情,我不與他絕情;他不跟我和,我跟他和;他跟我斷交,我不跟他斷交。保持自己的真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因為實在講他生氣、怨恨,那也是一直在變化,也不是真的。只要你堅持對他好,慢慢的他就知道,原來你是對事不對人;假如他生氣,你也看他不順眼,那這個梁子就愈結愈嚴重。 原諒對我行不義的人,這些道理好像都是相通,別人錯的也是對的,他對我不義,因為他沒有學,人不學,不知義。怎麼沒學我們都不原諒他,那我們不學成苛刻了嗎?可能我們又說:他有學,學了十年!他學十年都學成這樣,不是比沒學更可憐?你看這念頭一轉,不就天下太平了。為什麼轉不了?因為我們執著,因為我們對立。因為我們一對立就沒有設身處地,沒有想到他的家庭背景,沒有想到他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想到他未來的淒慘可憐。你從過去看、從未來看,你對任何人不會對立、不會怨恨的。 最後舉一個興都教,興都教說「寬恕必能制怒」,這都是包容。基督教說「不要以惡報惡」,這是基督教講的。大家有沒有想起來,我們《群書治要36O》在講「度量」的時候,有一句話也是老子的教誨,大家不要翻課本,好像我也翻了,好,我們先不翻。我們一起想一想,以德報怨這樣才能化解衝突。大家有沒有看我剛剛就是一個很錯誤的行動,我看到別人翻書,沒看到自己先翻,講別人都比較容易。這是各個宗教當中都有,英雄所見相同的見解,都是包容來處世。 第八點,善解人意。比方說有一個人過來跟你說,某某人說你怎樣怎樣。我們接著說那是他誤會,我們相處得很好,他以前怎樣怎樣對我,挺好的。對方就講不下去了。這樣的話,再傳到那個批評我們的人的耳裡,那一個巴掌拍不響,他還不好意思,就不再批評了。因為你都記他的好,他的良心就被這個態度給喚醒。比方某人做錯了一些事情、不妥當的地方,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可能跟他講:他可能最近太忙,他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可能心裡的負擔很大就忘了、漏了。這都是善解人意。有可能真是這樣,假如不是這樣,對方一聽很感動然後也會生慚愧,人家都這麼包容、體恤我,那我得更謹慎、更周到才好。常常說他不是有意的,他只是一時剛好激動,你不要往心裡去,你不要對他有什麼誤會,這個都是善解人意。其實這是護念自己的善心,也是護念身邊人的善心。不然身邊的人已經情緒起來,我們還添油加醋,那沒事都變有事,小事都變成大事,這是善解人意。 當然還有很多,包含我們《群書治要》當中講的孝悌,這個也是處世。而且孝悌不只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要延伸開來,孝敬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兄弟姐妹,「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須愛」,包含我們時時念著恩義、情義、道義、仁義,仁義存心,這個在我們《群書治要》裡面也有,要誠信待人、謙卑待人,這個部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其實這是其深無底,其廣無邊,所有的學問都離不開處事待人接物。 接著我們看對事情,做事情有哪些正確的思想觀念?首先我們做事的目的要很清楚,不是為了做事而做事。很多人做事,陷在事情裡面,愈做自己愈強勢、脾氣愈來愈大,跟著他的人也學不到真正做人做事的德行。一個人強勢,最後身邊的人都被他影響,講話都很大聲,都不體恤人情,自己墮落,身邊的人也墮落。這是真正做事的目的嗎?可不能這件事情做完,所有的人都墮落了。要怎麼樣?這件事情雖然沒有做成功,每個人的靈性都提升,智慧都提升。靈性、智慧都提升,怎麼事情沒有做成?豈能盡如人意,很多事情是眾緣和合是吧!它條件沒有具足,可是每個人都是盡心盡力去做,他的心量都不斷拓寬,雖然事情沒有成就,那是表面沒有成就,所以看事不能看表面,「莫以成敗論英雄」。我們最熟悉的孔老夫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從事相當中他並沒有能在一個國家當官,把這個國家治理成春秋時代的示範國。不是夫子沒有能力,是什麼?是眾生福報不夠。是當時候的君王私心太重,他不相信有大公無私的人,他就害怕孔子會不會把他的權位給拿走了?會不會搶了他的威信?有這個疑惑怎麼可能可以重用得了孔子?所以因緣不具足。但是夫子已經盡心盡力,他就圓滿了,他的精神長存,「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其實二千五百多年之後,我們也應該再效法孔子的精神。而且這二千五百多年來,哪個聖賢弟子不是在效法孔子的精神?哪有每個讀書人都遇到盛世的,不很多都遇到亂世嗎?明朝的史可法,宋朝的文天祥,但他們盡忠報國也是萬古長存,怎麼可以以成敗論英雄?我們一說到忠臣就想到孔明,他最後也沒有復興漢室,但是,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圓滿的。所以我們做事真正的目的要搞清楚,《大學》開篇就講,人生的價值在哪裡?「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一個人如何明明德?如何親民?如何止於至善?就在他依教奉行,就在他生活所遇到的每個人事物當中、每件事情當中,他在歷事鍊心。舜王遇到了他的父母,最後成就了他的德行,他的至孝,最後他的福報也現前成為天子。他的明德恢復,就在他的父子關係當中歷鍊,恢復自己的真心。 所以做事的目的是要自利利他,自利恢復明德,不是去搞自私自利,那是刀頭舐蜜,那是禍,不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利益是恢復無量的智慧、德能、福報。我們執行長常說的無我、內求,就是在每件事情當中,最後把自私自利完全放下,這是做事的目的。我怎麼做這件事情脾氣都控制不住?貪求、攀緣很嚴重,就藉這個事放下自己的習氣。在親民,親民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利益蒼生,所謂見義勇為這是親民。我們很清楚做事的目的了,就不會陷在事相裡面,就能夠保持理智,就能夠善觀己心,做事的時候看清楚自己的心。再來,處處體恤別人的心,所謂做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您看這個做事態度,不是在自利利他嗎?論人為什麼要先將自己想?比方我們在談論這個人有什麼習氣,假如我們真的反省,很可能我們講別人的地方,我們自己都還有,改掉都來不及了,不先去看別人。 那我們做事情有哪些原則?首先務本。做任何事情要從根本去下功夫,「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假如我們做事都是枝末,那解決不了問題,會本末倒置。成就一件大事根本從哪裡下手?從心下手,從孝道下手,從修身下手,這些都是務本的態度。從智慧下手,因為沒有智慧怎麼去做事?都是幫倒忙。青年十二守則有講到,「學問為濟世之本」,濟世要利益這個世間,真實學問重要。而且這個學問不是知識,是智慧,所謂「好學近乎智」,這個學習的目標是智慧,不是知識的積累。孔子在《論語》當中有講,「誦詩三百」,《詩經》三百首他都倒背如流,學了很長的時間。「授之以政」,讓他去辦政治,「不達」,遇到事情還是不能通達應對;「使於四方」,派他出去做使者,「不能專對」,他沒有辦法外交的應對,把事給搞砸了。「雖多,亦奚以為?」雖然他已經熟悉了《詩經》三百,但他是知識,不是真實的學問。 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也要冷靜一點,我們學習的時間很久,但是真正去辦事,反而經典當中的義理沒有辦法用出來。比方我們都知道做事要冷靜、要鎮定,要以靜制動,以沉制浮,以寬制褊,以緩制急,這個理我們都知道。可是一遇到緊急的事情,就開始手忙腳亂,鞋子也穿錯了。所以理有頓悟,事要漸修,還要更多的歷鍊、鍛鍊,慢慢的解行相應。因為在歷鍊過程當中知不足,那個體會會愈來愈深。而且要悲智雙運,你有慈悲利人的心,要用智慧去做,不然好心辦壞事,所以智慧很重要。有一句話叫「慈母多敗子」,她愛她的孩子,怎麼最後毀了她的孩子?「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她沒有用智慧去教。再來,辦事的原則有名正言順,每個人在一個團體,或者在一個職務當中,你要給他名正言順他才好做事,他才好領眾發號施令。不然他自己心裡也虛、也沒底,然後別人可能還對他有譏嫌。所以用一個重要的幹部,都要設身處地為他著想,還要尊重他,尤其這個名正言順重要。 再來,做事的原則,本分、職責要清楚。大家都很清楚做事就不亂;假如職責不清楚,到時候三個部門在那裡探討,這事是誰的?有時候做了以後,另一個部門又覺得你搶了他的事,那不是橫生誤會嗎?所以本分職責要清楚。「君子思不出其位」,我們思考的、盡力的在自己的職責之內,不要自己的職責沒做好,都去擔心、去罣礙別人負責的事情,就沒有那個必要。當然自己職責完成了,其他部門真的有需要,我們也能適時的去體恤、去支援。所謂分工不分家,這都是很重要的做事原理。再來,做事要合情、合理、合法,這情理法要掌握得圓融。我們常常在掌握情理法的時候,會覺得比較有難度。像我們有一次辦進修班,有一個學員他沒有報名就坐飛機飛來,要上課。諸位學長,假如你遇到了怎麼處理?飛機票挺貴的,你顧慮這個情,那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坐飛機飛過來,沒有報名他就要上課。所以還是要遵守一個團體的規矩,但是又要情理還要說得過去,你要體恤他的心情。所以多留他幾天然後安排好他的生活、學習,我們善盡地主之誼,然後之前講過的課程又刻錄給他帶回去。所以這個情方面做到盡心,讓他感覺盡力了,但是在這個規矩上還是不能破掉。 也是再一次提醒他,您這次來最重要的一個學習,就是到哪還是要遵守哪裡的規矩,不能太衝動。你假如能記住這一點,這點對你一生都有很大的利益。你聽了以後有什麼不了解,我們再聯繫。真正你是執事的人,你會遇到很多情況,比方說你會遇到走後門的人來找你,怎麼辦?你一答應他,那你以後的事就愈來愈複雜。你說我也沒得什麼好處,我只是念他那一分情而已。但是你壞了規矩也不行,所以這個都要有應對的方式、方法。其實走後門本身,對當事人一點好處都沒有,為什麼?這個機會不是他自己爭取來的,是他老爸給他爭取的,是他老媽給他爭取的,真的對他的孩子有利益嗎?他不會珍惜的。所以你要跟他的爸爸媽媽分析,你這麼做不是幫他,是害他。我知道你這分心,你是真正為孩子想,你們當父母的心情我了解。他一聽:你很理解他。 這叫先要顧及人情,最後才給他發明事理,要疏通這個人情,然後再把理跟他講。因為他覺得你理解他,你的話他比較能接受,那你這麼一個分析,實在講你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接下來跟大家交流到,「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第三個重點,就是我們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這樣我們就盡到增長學生慧命的責任。而這個主題,每個人人生的體悟都不一樣,所以這個分享,禮旭是拋磚引玉。也是我們為人君、為人親、為人師,自己要不斷的積累更圓融的、更有智慧的思想觀念。比方說一個父親,他人情練達,那他的孩子,就跟一般孩子的見識不一樣。一個老師他處世非常圓融,處處替人想,孩子跟他相處兩年,絕對受他很大的影響。包含孩子跟著我們幾年,你遇到事情是緊張、是退縮,還是冷靜,還是很果決的去面對、去處理,都有可能會發生。所以這個思想觀念我們可以透過人生的積累,甚至於可以不斷的從經典、從歷史,學到更多的做人做事的智慧,這個深度、廣度還得老師自己下功夫。我們早一天有智慧,早一天表現出正確的做人做事態度,學生就早一點種下了好的種子。孔子是「學而不厭」,為什麼他學習不厭倦?他學到的智慧馬上可以去幫助學生。所以早一天覺悟,學生就早一天得利益。 那不是當老師這樣,當父母、還有當領導,都要有這樣的使命感。首先對人應該有的思想觀念、態度是什麼?第一,對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我們閩南話講的「吃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敬鋤頭」,你吃水果,要拜這棵果樹的樹神;你今天吃米飯,你要感謝那個鋤頭,就是它們耕耘才能有米飯。當然這個意思也是要感謝農夫,感謝成就我們可以吃到米的一切因緣。那延伸開來,我們有四重恩,最重要的四個恩德,父母恩。為什麼它是最重要的恩德?沒有父母怎麼有我們的生命?尤其三歲以前,一把屎一把尿拉拔成長。懷胎十月的辛苦,臨產那個生產非常辛苦。昨天我才看到我們一個老同仁,他的太太生了個男孩,他太太差不多四十公斤,很瘦,還流了很多血。他說他印象很深刻,覺得母親的恩太浩瀚,女人生產都有生命的危險。那包含生完產這個念子忘憂,孩子一生下來,最大的痛苦早就拋到九霄雲外,都是念念考慮孩子的健康。幫我們洗尿布,洗濯不淨,哺乳養育,喝母親的乳汁,三年哺乳可能都要幾百公斤。所以女人的骨頭是偏黑,那個營養都給了嬰孩。 我們整個成長,父母操了多少心?從我們的健康,跟兄弟姐妹的相處,還不懂事常常打架、吵架,那最傷父母。還有安全問題,你們自己當哥哥姐姐,要特別注意弟弟妹妹的安全,不能帶他們去游泳,very dangerous,就很危險,真的出了什麼意外那怎麼跟父母交代?要愛護、保護好兄弟姐妹。包含讀書有沒有友愛同學,有沒有尊重老師,有沒有用心讀書,這個父母都得操心。包含工作,尊不尊重領導,跟同事能不能和睦;以後結婚,還得操心我們夫妻相處、孩子教育種種。所以「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甚至於臨終都還在為孩子著想。那知恩得要報恩,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在念父母恩,我們翻到五十一頁八十二句,我們複習一下: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啣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這段敘述最能讓人回想成長過程中,父母對我們種種的愛護。一開始就講到,那片長得很茂盛的莪蒿,再近一點看,原來不是莪蒿,是青蒿。人很多憂思的時候,往往看東西都看不清楚,因為心中充滿憂思,竟把青蒿都看錯了。因為他的憂思來自於回想父母的辛勞,所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可憐辛勞一輩子的父母,他們為了養育、照顧我,「劬勞」就是勞苦、憔悴。當然從父母的臉上,我們可以看到歲月的痕跡,母親照顧孩子,踏出了孩子的人生,也送走了自己的青春。包含我們自己的父親,「父身病是為子勞成疾」。父親在我們的心中是非常高大,為什麼父親會生病?為家裡的經濟太操勞,積勞會成疾。我都感覺父親是個巨人,巨人生病了,那個家就感覺好像要塌下來,這是我的感受。我父親一輩子沒有躺下來,到醫院去,這個感謝祖宗的庇蔭;我的母親有,曾經生病打點滴,很嚴重。我記憶深刻,都好像世界快要黑暗下來了,沒有母親那種感覺很恐懼,就是母親生病,自己內心都很恐懼。父母真的是天地! 所以當唱到〈跪羊圖〉的「父身病是為子勞成疾」,是真的;「母心憂,是憂兒未成器」。剛剛講到的我們一堆習氣,還讓父母提心吊膽,那是太不應該了。而他已經成人了,可是父母不在了,他覺得『無父何怙』,沒有父親可以依靠誰,『無母何恃』,沒有母親可以仰賴誰,其實他是心理上,覺得沒有辦法回報他的父母。而且一個人能讓他內心最踏實的,就是可以報父母、報對他有恩的人的恩德,這是讓一個人內心最踏實、最歡喜的事情。所以古人才留下來最大的悲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然有聖賢的智慧,世間任何的事都可以轉,這點好像上一節課有跟大家強調。有聖人的智慧,可以轉煩惱為菩提,轉危機為轉機,可以化悲憤為力量。雖然父母已經離開,《孝經》告訴我們,「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一個人真正道德學問成就,在經典當中講到,「一人得道,九祖升天」。為什麼?沒有父母、祖先哪有他?他的成就最大功勞,就是父母、就是他的祖上,所以父母、祖上得的福報最大。世間沒有事情不能挽救,只要我們明白真相。靈魂哪有死?是身體壞了,身體是靈魂住的地方、用的工具。 大家有沒有騎過腳踏車?有。你們小時候腳踏車騎,騎壞了怎麼辦?修理。修理到不能再修理了?換一台。有沒有人特別念舊,這一台已經陪了我八年,我怎麼可以這麼沒有情義,以後走路我把它背在身上,那也不行。所以哪有人活三百、五百,不可能,他終究這個身體會壞,那壞了就是換身體。所以死亡並不可怕,就好像換一件衣服。是人不了解生死,所以對它產生恐懼。那當老師的人要不要教生死的問題?要。我們的學生,也會面臨他的爺爺奶奶、他的家人離去,你不給他引導正確、引導好,他會得憂鬱症。我曾經初中的時候,我一個最尊敬的大姨丈去世了,車禍,我好幾天睡不著覺,他對我非常好。然後我就想這麼好的人怎麼死了?我想不通。最後我自己跟我自己溝通,我說可能他到更好的地方去了,轉了念頭才睡得著覺。大家就看得出來,我情執深重,感情太重。都要了解這些宇宙人生的道理,自然而然在面對生死就會很豁達、很正確的心態。 孔子講「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就告訴我們人有靈魂。但靈魂它的智慧,靈性它會變,它是往上升、還是往下墮?這就是最關鍵的,智慧可以帶得走,身體都帶不走,身外之物更不可能帶得走。真正明白人生這些道理,他絕對努力帶得走的智慧、靈性、德行的提升,他不會去努力追逐身外之物,一樣也帶不走。不止帶不走,他還牽掛老半天,一口氣在那喘半天,喘了三年、五年在病床上不肯走:我的房子、我的車子。多苦!這叫家累,多了一大堆的累贅。人家竇燕山受了聖賢教誨,人家就不一樣,活到八十幾歲,那一天他自己知道自己壽命到該走了,齋戒沐浴,洗得乾乾淨淨,跟所有親屬道別:我走了!給大家say goodbye。講完坐著眼睛一閉就走了,無疾而終。五福臨門,最殊勝的就是無疾而終,「考善終」。有一句俗話叫「好死好超生」,他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有智慧,他的靈性就往上提升。 我們學生的人生會遇到多少的境界、因緣,你老師這些都不懂,你怎麼引導他、輔導他?所以這個時代當老師得練出十八般的武藝,十八般武藝都得練,都得積累才好。對不起,我今天講閩南話講得比較多,因為我今天收到消息,我們閩南漳浦教育局局長大力推展《弟子規》,現在每個禮拜那個地區所有老師培訓,一培訓就是七天,這個教育局局長親自上課,還有很多老師去支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就這樣七天七夜一直培訓,每次幾百個老師這樣培訓。有這樣的父母官,讓我非常感佩,因為太高興,今天就多講了幾句閩南話。真的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詩經》講的,「君子如祉」,君子是人民的福祉、福報,「亂庶遄已」,有他在的地方,很多人民的災禍就化掉。這些老師都學會了去教育孩子,很多孩子本來要叛逆的,就轉過來。 我們也是今天聽到,在內蒙有個老師也是學傳統文化,他負責的是全校那個年級最差的那一班,他給他們聽了一年的傳統文化講座,好像是一個禮拜的哪一天聽而已,就這樣聽了一年,很多頂嘴的孩子收斂、改過來了。結果一個全年級最差的班,參加高中聯考,考上好高中的是整年級最多的,化腐朽為神奇。所以大家要相信,孔子是會顯靈的。松花江中學當時候推展傳統文化,他們的成績快速提升。本來隔壁那個學校比他們好很多,結果他們推展了一、二年,整個成績跨越、超過他們非常多,所以人是可以教得好的。這些好消息我也不能講太多,不然課又上不完,做事還是要掌握分寸,我還得把進度要拉回來。這個叫人逢喜事精神爽,隨喜這些好的父母官。 孝子們覺得人生最大的遺憾,沒有辦法跟父母同住盡孝,所以他就感覺『出則啣恤』,在外行走的時候心中悲痛,「啣恤」就是抱著遺憾;『入則靡至』,入是回到家裡又見不到父母,就感覺好像沒有到家一樣,房屋空空蕩蕩。這個我們想到,翟導演推開他們家的門,他說他最大的幸福就是喊一聲娘,沒有父母就不像一個家庭一樣。『父兮生我』,父親生下我;『母兮鞠我』,「鞠」是養育,三年哺乳養育之恩。尤其我們在這個時代,其實我們小時候父母都是很艱難,當時候又要工作,又要回來哺乳,母親所承受的壓力非常大,這個大家要回去了解。我們有一個學長,他就怪他母親沒有照顧他,哺乳只哺了四個月。後來,剛好我們班級裡面,有「述祖德」的學習活動,他自己回去了解到他幾個月大的情景,才知道他的母親要工作,趕回來給他哺乳,來回的路程就要五十分鐘。而請假只能請一個小時,他的母親必須在十分鐘之內哺乳。你看那種奔走的壓力很大,所以哺乳四個月之後,因為身心太疲憊就沒有奶水。我們不了解情況,還怨母親,一了解才知道自己太不能體恤母親的難處。善體親心,就知道父母之恩比天高、比海深。 我自己讀到這句「母兮鞠我」,這個我要非常感謝我的祖父。因為我的記憶沒有記得這麼早,都忘了那個情境,我的祖父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就提醒,你媽媽生你們三個小孩,還得去學校教書。我們住海邊,我記得我三、四歲回到老家,我三歲就到高雄市。我母親去上課她是沿著海岸線,那個路很小,都要貼著沿海很謹慎的走,不然會掉到海裡面去。這我小時候的記憶都還有,六、七歲還懂。那我母親每天下課時間,她要趕回來給我們三個哺乳,還要走那個路很危險的。然後我爺爺就說,你母親太累了,帶那個班六、七十個人,還要回來養你們三個孩子。所以有時候上完課,下課就昏過去了,累到昏過去,然後上課都是學生給她搖醒:老師上課了。沒辦法,醒不過來。當時候聽了很感動,就好像母親在那裡奔走的影像,就歷歷在目,因為我們自己也知道老家的情境。爺爺沒有給我們提,我們哪知道? 又說我們愛哭,哭哭哭,母親隔天還要上班。然後我爺爺就說,媳婦,你去睡覺,我來照顧就好了。我爺爺也很體恤我的母親,所以當公公的人體恤媳婦,就多了一個女兒,媳婦就多了一個父親。很微妙,我爺爺曾經五十幾歲的時候胃出血,那胃出血你沒有及時發現會沒命的,就又是我母親發現的。所以我爺爺會說,我這個媳婦救我一命,你看這個公公跟媳婦之間的緣分結得非常深。就我爺爺晚上哄我們睡覺,我聽他老人家講,他也很睏,就用腳搖,拉一條線用腳搖。後來功夫很高,睡著了還能搖,可能是藉由那個慣性定律。聽到這個不止是感母親的恩,還感爺爺的恩德,我們的人格健康就是因為父母、爺爺奶奶這些長輩,都提醒我們忘記的恩德,這太重要!「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拊」是撫育,「畜」是疼愛。母親最早起,母親吃飯吃得最晚,然後最早吃完又去忙,又去給我們用水果。所以母親對我們的撫育之恩,都在每個生活的小細節當中。尤其最晚睡,洗衣服洗到很晚,最早起又要弄早餐。「畜我」這個疼愛,我母親很疼愛我們,所以我們很喜歡回家,都有香噴噴的東西可以吃。我父親也非常疼愛我們,當時候我們念初中都在長身體,又要讀書讀到很晚,都是父親出去買熱騰騰的東西給我們吃。然後我記得我念小學六年級,我父親買了一台二手車,那是人家開了十年的車,買來的時候後座是歪的,我們三個姐弟擠在那裡感情愈來愈好。雖然家裡不富裕,為什麼要買台車?全家剛好出遊,那些出遊的情境都是我們一生的回憶。包含那個車子性能不怎麼好,爬坡爬到車子往後退,全家尖叫。雖然它是十年的車,對我們來講完全是感覺,父親他是全心全力的在陪伴我們成長,給我們留下生命中最好的回憶。所以看這些句子好像幾十年的歲月,就浮現在自己的腦海。 『長我』,長養我們,尤其是智慧的增長。我父親平常話很少,最主要是我犯錯比較嚴重,他會訓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提醒我要自愛,不要糟蹋自己。『育我』,教育我,而父母給我們的教育,往往在每個生活的情境,包含我父親在給我奶奶拍背、按摩。晚上老奶奶睡不著,父親也不睡,在那裡陪伴,這都留在我們的印象。甚至包含母親只有打過我一次,打我兩下,就轉過身去,那我就感覺母親是流淚了,不願意給我看到,打在兒身,痛在娘心。這教育我一輩子,那種感受,怎麼忍心再讓父母擔心。所以很多親戚朋友,說我父母看起來比較年輕,我父親講說沒有被孩子氣。其實我爸爸太厚道,我們還是有做很多不對的地方。但是就是因為深深感覺父母的愛,就覺得不願意再讓他們難過,報恩都來不及了,還讓他們難過? 『顧我復我』,「顧我」就反覆顧看,就生病的時候最明顯,看的時候那個憂心就寫在臉上,一晚起來好幾次。「復我」這就掛念,我們求學在外,父母都常掛念,尤其回到家中,第一句話你怎麼瘦了?趕緊煮我們愛吃的東西。然後『出入腹我』,要出門、進門的時候抱抱我們。我告訴大家一個祕密,據我的記憶,我抱我母親應該是抱到小學四年級還在抱。所以我一些長輩都笑我,這麼大了還常常黏著媽媽。黏愈久,母子連心的效果愈好,我現在一想起來都有那些情境在。當然媽媽愈疼我們,抱我們抱到小學四年級,我們要怎麼回報?把父母給我們的這分真愛,要去愛別人,這才是報父母的恩,這樣父母才沒有白愛我們,「出入腹我」。所以『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念著比天高、比海深的恩德,回想父母的含辛茹苦,卻沒有機會報答的時候就是感嘆,念著蒼天,然後心裡憶念父母,所以這是痛切自己,這一分遺憾不能夠停止。那當然我們就轉成「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至誠一定感通,父母在天之靈一定會很欣慰。好,那我們體會父母恩。接著我們看怎麼來報恩,五十七頁八十九句: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侍奉父母,日常居家的時候應恭敬的心去伺候,不只讓父母食衣住行無憂,而且要以恭敬的表情、恭敬的心去伺候。子夏問孝,孔子說「色難」,歡歡喜喜、恭恭敬敬的表情、態度去侍奉父母,這是最難能可貴的。我遇過父母,孩子讓他衣食無憂,挺會賺錢,但老人家講,我們也不缺那些錢,讓我們最難受的,就是孩子頂撞我們,那言語就非常忤逆,對我們發脾氣。老人家講他這麼一頂撞過來,兩個禮拜緩不過勁來。所以『居則致其敬』,恭敬很重要。為什麼緩不過來?我當時候聽我就推想,因為父母從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看著我們的容貌這麼天真、這麼可愛,然後一把屎一把尿,這樣把我們拉把長大,經過了多少的歲月,陪我們喜怒哀樂。所以當他看到,一個長得比他高的兒子、比他大的女兒,他回想的是整個過程。而今天他抱在懷裡的孩子,這麼可愛的臉龐,居然頂撞他,你說他緩得過勁來嗎?所以有時候我們不能設身處地父母的心,就不知道我們這一句話殺傷力有多大。 所以夫子這些提醒很重要,『養則致其樂』,奉養的時候應該和悅的心、歡喜的心去服侍,食衣住行都是「養則致其樂」。煮父母喜歡吃的,煮的時候不要太硬,軟、暖、緩,老人牙齒比較不好,食物要煮得軟、煮得爛,他才好咬。第二,要煮熱食,吃涼的食物傷胃,不能給老人吃涼的東西。第三,老人吃飯比較慢,不好咬怎麼會吃得快?這個時候不要催老人吃東西,還有跟老人一起吃飯,不要吃太快,當孩子的人、當孫子女的人,一下子吃完了:爺爺,你怎麼吃這麼慢?他就很有壓力一直吃。還有老人還沒吃完,就在那裡開始收盤子,那老人也很有壓力。所以伺候老人要柔軟,尤其人老了像小孩一樣,要細心呵護。所以跟老人一起吃飯要吃慢一點,一定要吃得比他慢,他就沒有壓力了,你陪他吃他很高興,食。 衣,穿衣服保暖,常常春夏秋冬體恤季節的變化,提醒父母加衣服或者添加新的衣裳。有時候摸摸父母的背,感覺一下夠不夠暖,我想那一個動作,可能會讓父母覺得比衣服還要暖。有時候抱抱自己的父母、抱抱老人,都是父母跟我們之間,很好的這種肢體的溝通。那當然你買衣服也要孝順,順,要順父母之心意,你不要買他覺得太昂貴的衣服,還是買很好的品質,但不要太貴。甚至於雖然買的品質很好,不算太貴,可能父母還嫌貴,這個時候你假如三百塊錢買的,你就跟爸爸媽媽說五十塊錢。那父母一想,不然他覺得太貴,穿在身上每一次看到:好貴、好貴!那他穿著不歡喜,所以這個時候可以跟父母說五十。父母一拿來穿說還是有點貴,你明天再幫我買一件。那你要趕快去買,你不能說又要買一件,要很歡喜說好好好。你不要又在那裡算又要三百,那你要改進,你心中沒有父母,只有money。孝子心中沒有那些金錢跟物質的概念,只要父母歡喜全心全意去辦到。 我們看《德育故事》,曾子伺候他的父親,剛好今天那個菜父親特別喜歡吃,吃吃吃,吃完了,問曾子說還有嗎?有。沒有都馬上說有,為什麼?人老了脾胃比較弱,要遇到他很喜歡吃的東西不容易。所以看到老人胃口好,那孝子心花怒放很高興,沒有都馬上說有,然後回到廚房趕緊做。或者廚房沒有,趕緊去借,一定要拿來,讓他父親吃得歡喜痛快。所以整個物質只要父母歡喜的,趕緊去提供給父母,報這個養育之恩,這是衣服,食衣。 住,住的環境,注意老人最怕摔,那整個浴室,這些老人生活的環境,都要有防滑的措施。最近整個我們祖國大陸重視傳統文化,現在連鞋子都有孝親鞋,那個底部特別防滑,這個都體恤老人怕摔。這個企業絕對做得成功,他不只在經營事業,他在弘揚中華文化。那個底部好幾層,老人一穿非常穩、非常舒服,所以住的考量包含溫度、濕度、通風都要考慮。甚至於老人比較習慣住在他熟悉的環境,他一熟悉,一吃飽飯,可以出去散步,跟這些老朋友談話聊天,他日子非常舒坦。結果有時候我們沒有體恤到老人的心情,硬是把他帶到都市叢林。這個譬喻不錯,那高樓大廈一棟一棟的,有沒有像那個森林一樣都圍起來了,都市叢林,那他整個生活就很不習慣。其實你們很喜歡住都市,我喜歡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首先空氣清新。空氣比吃的食物還重要,對自己生命的幫助,空氣跟水住在鄉下最好,在都市還要買礦泉水,花得更多。你常常出門就是青山綠水,那芬多精很多。所以你真的孝順,搬回去鄉下跟父母一起住,也挺好的。我的事業呢?那你不明白,你這一生的福報,該是你的跑都跑不掉。你回鄉下去,還是可以賺得到這些錢、這些福報,那陪父母晚年日子過得這麼舒坦,將是你一生最大的安慰。 所以我本來打算,因為我成績不錯,考上老師,剛好我就住在那個鄉下,代課一年。那個校長問我,你願意留下來嗎?我們學校裡就有一座山,我一下課就可以爬山,特別幸福。結果因為成績好,可以回都市,我打電話給我爸爸說:爸,您覺得我在鄉下好,還是回到都市?我爸說回來!離家比較近。我就聽話我就回去了。不然我現在也教書十多年,在鄉下可能每天晚上出來賞月、泡著茶,跟人家談《群書治要36O》。也有可能,現在台灣印這個書很多,說不定就在跟人家探討。後來就回家了,我們孝順,順著父母的心意就對了。好,這個食衣住行,生活點滴都要體恤入微,養父母之身。再來,養父母之心,不能讓父母有被冷落的感覺,工作再忙,回到家陪父母坐一坐談談心,是一定要有這分孝心就對了。其實我們最親的家人,都很能體恤我們,但我們要以一分真心去感得他們的欣慰。 昨天我跟我們執行長,他很愛護我們,吃飽飯給我們很多勉勵,其中他就舉到他們夫妻相處。這些相處的真心大家要會聽,要舉一反三,反三有點來不及了,現在要舉一反一切,對一切人都要用這樣的心。他有提到,他的工作比較辛苦,他是二千多人的大家長,現在更辛苦,海外還有小孩嗷嗷待哺。所以當大家長不容易!白天出門,太太還在休息;晚上回來,太太已經睡覺了,這是披星戴月。很早起床天還沒亮,很晚回來天也是暗的。所以只要有時間,一定把這個時間空出來給太太:夫人,我有時間了。一排出來,然後他的夫人就說:你已經這麼辛苦了,你好好休息。因為他把太太放在心裡,一有空,絕對第一個馬上都想到自己太太,不容易,馬上就把這個時間空出來給太太。那太太感覺他的真心,馬上就說你太辛苦了,好好休息。說不定要煮一餐很好吃的,這是我的推想,待會下課再跟執行長確認。你看,夫妻這樣真心相待,孩子一定懂得夫妻之道,每天都在真心相應,給孩子做表率。 那我們馬上有時間,都想到父母、想到子女,縱使陪伴他們的時間不是很多,他們絕對可以體會到我們的真心。真心做出來,最親的親人都能感覺到。為什麼做不出來?沒心肝,沒放在心上才會做不出來。然後就會有一個非常漂亮的藉口:我忙,忙到沒時間吃飯……。所以這個時代有點不是很妥當,就是好像賺錢最多的人,誰都要看他臉色,誰都要給他開綠燈,好像他不回家看望父母,沒時間陪家人,全部都要給他綠燈,其實不對。只要跟父母、跟家人相處,覺得我們冷落了家人都不妥當。把那麼多的時間都花在外面,你花那麼多時間是真心嗎?對父母、對親人都不愛,「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妥當。尤其假如學傳統文化,還讓父母家人覺得被冷淡:來人,是要處罰的,是沒有做好表率。 說到這裡我要懺悔一下,我當時候念大學回到家裡,好像大部分時間都跑出去找朋友。這個還是冷落了自己的父母跟姐姐,後來姐姐點了我一下:你回家,在家裡的時間好像搵豆油(沾醬油),沾一下就不見人。這很慚愧,你看父母還這麼包容我們。不能讓父母有煩惱的心,什麼讓父母在煩惱?趕緊改正、去掉。不能讓父母有驚怖的心,恐懼、擔憂不行,要趕緊去解除掉。不能有愁悶心,憂愁煩悶。不能有難言心,讓父母很想講的話憋在心裡講不出來,這是很不孝的;要讓父母心裡的話,隨時可以跟我們講。不能讓父母有愧恨心,慚愧、抱憾、埋怨的心不可以有。 那要真的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有一段話非常好。「父母所欲為者」,欲為就是父母的志願、志向,「我繼述之」,發揚父母的事業,或者圓滿他的志願,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非常關心、掛念的兄弟姐妹跟孫子女,或者是孩子;父母本身也有兄弟姐妹,也有孩子、也有孫子,「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昨天我們一位學長,談到他父親有一個姐姐,當時候他們移民到大馬,他這個姐姐還在大陸,生活很不容易。他常常寄錢回去給姐姐,後來他姐姐的孩子全部讀到大學,都是他父親支援他姐姐跟這些外甥、外甥女。那他這麼照顧姐姐跟她的後代,誰最高興?他的父母。子孫對父母來講就是他的枝葉,父母是根,這是養父母之心。還有他的志向,最後是養父母的智慧,孔子提醒我們,「老者戒之在得」,人年紀大了最重要的,就是讀聖賢書增長智慧,愈來愈豁達,愈來愈放得下。假如沒有深入修學聖教,這社會風氣攀比很厲害,比來比去,患得患失,煩惱會愈來愈多,就沒有寧日可以過了。所以子女孝順父母,在他晚年一定要讓他深入聖賢的教誨,他一定寬心,他一定人生很充實、很有目標。這是養父母之智慧。 回到我們跟大家講到,對人首先要知恩報恩。對我們的老師,報恩最重要的依教奉行,對社會做出貢獻,是給曾經教導過我們的老師最大欣慰。當然過年回家一定要去看望老師,老師年紀都大了,一定要把《群書治要》,把《弟子規》、《了凡四訓》帶給老師,老師會很欣慰自己的學生在學這個。你帶回去給老師,說不定其他的同學去了,老師又把這些書介紹給他們,那你以前那些同學都有緣分。我們知道遇到老祖宗教誨的,難能可貴,要知緣、惜緣、造緣,造更多的人能夠聞聖教的因緣。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現在是聖賢弟子。國家的恩,剛剛跟大家提過還有大眾的恩,「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一個人一天各行各業在照顧我們。怎麼回報各行各業對我們生活的照顧?首先自己也要把自己這個崗位做好,這個行業做好,我們就利益了這個社會。那每個人都盡心盡力在自己的崗位、行業,整個社會就非常安樂、非常興旺,每個人盡一分力量。 再來,面對各行各業的服務,我們要非常感恩的去謝謝他們。比方我們開車的時候,那個公路上收費人員,他也在服務我們。你過去的時候,給他親切的一個問候、感謝,說不定他三天心情都很好。今天你到餐館去,也很感謝那些服務人員,說不定他整天
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這幾堂課,跟大家共同交流的主題,是「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這個孩子,從事教育工作指我們的學生,對於家長是我們的小孩,對於一個領導者是我們的員工,這些員工跟我們在一個大家庭當中,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愛護。再放眼,我們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我們祖宗的存心,所有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都是一個大家庭。面對我們中華文化繼絕存亡之際,我們應該把這個民族的責任扛在肩上,做整個中華民族後代子孫一生的貴人。有機會就要把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介紹給他們,讓他們能夠站在五千年的智慧之上,看得更遠。而老祖先在經典當中,教誨我們,都是要天下為懷。所以我們學好了,讓全世界對我們中華文明產生信心,進而利益全世界的下一代。這也不辜負一九七O年代湯恩比教授,對我們中華兒女的期許。湯恩比教授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唯一能夠再帶領世界走向幸福安樂的大道,要靠我們中華兒女。 所以面對這個主題,我們心胸有多寬大,可能我們在吸收老祖宗的這些教誨,就會更深刻,所謂「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我們今天記得一句、體會一句,說不定這句就改變了別人的人生。那當然要改變別人的人生,首先得要改變自己的人生。自己學了傳統文化,沒有脾氣,自私去掉了,都能處處為人想,我想身邊的人絕對會非常感動,進而很好奇,這個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他在學習《弟子規》,在學習《群書治要》,這叫為人演說。你改變得很大,改變得很好,你就表演給他看,他就對中華文化有信心,他有信心才會深入去學。所以這個主題,做孩子、做你生命中有緣人一生的貴人,首先得做自己人生的貴人。人一生的命運怎麼改變?「改習為立命之基」,把壞習性改掉,命運就變了。一個人脾氣很大,說不定他命中四十三歲遇到一個人起衝突,結果命就沒了。但是他把壞脾氣改掉了,他的命就改了。他本來很吝嗇,他就沒有福報;他改成懂得布施,福田就愈來愈厚,他的命運當然就轉了。那改掉習氣,就要時時自我教育,看到這個心態不對、言行不對要痛改。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是我們這個主題當中第七個大項。這第七個大項是最重要的,因為從事教育工作,身教最重要,一定要以身作則。在這個主題當中我們之前提到,第一教育者首先受教育;第二知道自己有過失,知過、悔過,進而要改過。我們常常: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知道了五年、十年就是不改,那叫明知故犯,「倘揜飾,增一辜」,這樣不只沒有改命,還折福。第二個重點改過非常重要。為什麼折福?糟蹋老師給我們的教誨,糟蹋聖賢人留這麼好的寶藏,哪有這樣而不折福的道理?所以誰有福?聽父母話的人有福。誰折福?不聽父母話還忤逆的人就折福。所以禍福都在一個心態、心念之間。 第三,我們要改過要抓住綱領去改,當然改過以前要發三心,要發恥心,別人可以做聖賢,我怎麼可以一直墮落?「裝身於千古聖賢之列」,這有志氣。比方文天祥到了孔廟,看到歷代的大儒,歐陽修、司馬光這些留名青史的聖哲人,他小小年紀就期許自己,決定要像他們一樣。所以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言。所以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早發願的人。「裝身於千古聖賢之列,不願為隨波逐浪之人」,這個隨波逐流力量很強,整個物欲橫流,所以我們得真正愛護自己、把持好自己,進而要成就自己,人生不能空來一場。要真正有成就、有意義,這一分發願、這一分志氣就變成改過的動力,源源不絕的動力,發恥心。 發畏心,敬畏,為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懂得趕緊改過,彌天的大惡還可以悔改,就好像千年暗室,拿一個燈去照,千年暗室就去除了,大放光明。但是假如不肯改,到生命結束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改,自己沉淪之外很可能殃及子孫,所謂「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我們在歷史當中看到不少,董卓亂政,他自己被處死了,連他九十幾歲的老母親都被拉到刑場,結果滿門抄斬,所以要有敬畏。人不能放縱自己的欲望,不能肆無忌憚,要懂得敬畏真理、敬畏天地鬼神,有了這樣的警覺性,連惡的念頭都不能起。所謂「有一行而釀子孫之災」,這個行為會造成子孫的災禍,不可以做。有一言而傷天地的和氣,這就沒有口德了,我們以前老一輩的要積口德,口下要饒人;包含一個念頭不對都變一個惡的種子,會感召未來不好的果報。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讀書人,他的學問很好,怎麼考都考上不功名,後來遇到一個高人提醒他:你雖然學問很好,但是你的福報折得很厲害。所以人考得上功名,除了學問好,他還要命中有這個福報才行。財布施得財富,他得有修那個福報才行。結果這個高人提醒他:因為你年少的時候,不高興,狠狠的瞪了你父親一眼,這對你人生折了大福。大家想,這起了個瞋恨的念頭,他的功名就被折掉,所以這個念頭它的能量是很厲害。你起一個善念,就像《了凡四訓》裡面講,衛仲達先生,「君之一念,已在萬民」,為全國人民著想,所以那一念的力量超過他四十歲造的惡。起個念頭要害全國人民,那不得了,這個負能量的損害就非常非常大,這可能就要殃及子孫。所以明這些道理,敬畏的心就可以起來,就不敢有惡念,叫「克念作聖」,克制自己的惡念,念念都是正念就契入聖賢的境界。所以要發恥心、發敬畏之心,還要發勇猛之心。發現過失痛改,大的就像被毒蛇咬到,馬上把手就砍掉,不然命就沒了;小的就像被芒刺刺到,趕快把它去掉。這是談自我教育重要性第二點改過。 第三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抓住改過的重點,自己怎麼改?嚴以律己。與人相處怎麼去調整?寬以待人。抓住這個綱領具體下手處,就是我們上節課跟大家談的,第四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就在盡本分,敦睦倫常當中盡自己的責任,同時提升自己的境界。閑邪存誠,心就不斷轉惡為善、轉迷為悟,就可以克念做聖人。那敦睦倫常,這個敦就是和睦、和諧,我們看到古人,一千個人住在一起和睦相處。我們現在三個人在一起,每天都不知道要吵幾次,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那這就很難敦倫,那更不可能盡到本分。這種家庭情況,父母都提心吊膽,連肝都吊起來,還讓父母操心,孝道就差遠了。「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我們讀到這句德有傷,現在還有哪些行為、還有哪些性格,讓父母掛心的,趕快把它改掉,不然父母的擔心,是不可能能改善、能放得下來的。 比方貪心不去掉會不會觸犯法網?比方說傲慢會不會跟人衝突?比方脾氣大會不會出事?這些都讓父母操心。比方愛喝酒,光是一個愛喝酒,父母就沒有寧日,喝了酒會亂性,喝了酒安全有問題。更恐怖的是賭博,一賭,可能全家都在苦海當中,這些都要馬上改掉。所以要盡本分不容易,得真正能夠時時善觀己心,我的心態有沒有偏掉?心態一偏,天壤之別。舉個例子,就像在家庭、團體當中,各自責,反省自己,天清地寧;各相責,互相指責,天翻地覆。這只是一念之間差異,天壤之別,所以必須閑邪存誠,存真誠心、存反省的心。所以一開始我們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下手處要時時提醒自己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因為我們要盡每個本分、角色,一定要做到君親師的精神。我們傳統文化、傳統的家庭當中都強調祭祖,「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不忘本的人他才沒有失去人格,忘本就糟蹋人格,行為可能畜生都不如。因為烏鴉都知道反哺,羔羊都知道跪乳,怎麼天地人三才的人可以不知恩? 傳統的大家庭正廳都是祠堂,祭祖先的,祭祖先一年春秋二祭,還有一些重要節日。平常就拿來教育子孫,就是私塾的教室,效果很好,在祖宗的靈前上課不敢打瞌睡、不敢不專心、不敢不尊重老師。我第一次到馬來西亞來上課的地點也是祠堂,剛好在吉隆坡的陳氏宗祠,害我好像瘦了半公斤,戰戰兢兢。陳氏祠堂,因為我們清楚是舜王的後代,陳姓、胡姓這些都是。一想到是舜王的後代,不敢造次,要盡心盡力結這一分善緣。感覺在祠堂裡上課確實不一樣,因為我們的祖先時時都念著我們這些後代。我們的祖宗有高度智慧,而且是真正慈悲到了極處,為我們五千年後的子孫著想,五千年後還可以學到他們的教誨。其他民族就沒有這個福報。而祠堂的正中有一個神位,上面寫著「天地君親師」。我們之前去雲南還看得到這個牌位,天地化育萬物,沒有天地我們就沒有生命,要感天地之恩。接著我們人生,對我們恩德最大的君親師,君王治理國家安定,各行各業才能發展興旺。不然你看現在這麼多國家在打仗,那生靈塗炭,可能都是顛沛流離,妻離子散都有。 其實馬來西亞,可能在上一輩都經歷過戰爭,都遇到日本佔領,那時候內心的恐懼可想而知。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長者他們的經歷,我們好好體會,就感國恩,進而好好在每個行業盡本分,讓社會發展得好,安定,回報國恩,所以這個君恩、國恩不可忘,君。親,親是父母,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生命,養育、教育之恩。還有師,老師教育我們,我們才懂得禮義、懂得做人。因為沒有禮教,人的行為可能就離了這些倫常,做出來的行為,可能就會傷了父母、傷了親人的心。所以,親恩不能忘,師恩不能忘,這是天地君親師。而君親師可以說是我們人生處事待人的三寶,君我們上一節課講到,以身作則、使命感、大公無私、知人善任、納諫,這些部分都是君的精神。親,養育、對我們高度信任,然後不求回報、不棄不捨,這是親的精神;師,啟發人的智慧、道統的傳承,還有培育民族的棟梁,這是師。我們掌握這個精神,扮演任何一個角色都能扮演得非常成功。 這三個精神,時時要求自己不是要求他人,因為現在人都有煩惱,煩惱在哪?比方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老師覺得學生不好教,領導覺得下屬不好帶。大家有沒有這個煩惱?想不想放下煩惱?傳統文化教給我們,「轉煩惱為菩提」。可能我們現在最痛苦的事情會轉念,那個最痛苦的事,會變成最快樂的事情,轉念很重要。真的,可能同樣的事情,兩個人遇到,一個人覺得像下地獄,一個人覺得像上天堂。明明同樣一件事,為什麼他們的感受不一樣?所謂「境緣無好醜」,人生的際遇沒有好壞;「好醜起於心」,心的分別執著、心的好惡造成的。我們中心的吳執行長,他十五號對我們大馬的大眾講了一堂課,「《群書治要》在企業中的實踐」。有來的學長請舉手?大部分都有來,請放下。我想大家應該印象很深刻,我們執行長講,他遇到愈困難的事情愈興奮,又是他人生一個很好突破的機會,而且愈困難突破了,幫助的大眾愈多。 當時蘇州政府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很久不能解決。後來政府來找他,他花了三個禮拜的時間,把這個問題給解決皆大歡喜。為什麼能解決?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我們一聽解決了:拍手,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態能解決,什麼方法能解決。其實在執行長他分享當中,心生則種種法生,方法從哪裡來?從他的心出來的,都是無我利他的心。對方感覺到了:你怎麼處處都替我想,你也沒有得什麼好處。人就覺得很感動,他就肯跟你溝通。誰願意對立衝突幾年都不能解決,誰願意?你們有沒有遇過有人去打官司,打了五年花了很多錢,常常上法院,他說好快樂,我上法院上了五年。那他是精神有問題。都想解決問題。所以這個無我利他的心境,可以感動對方,「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首先哪裡開了?他的心結就解開。再用方法,再互相之間的設身處地,互相的一種調節、一種包容,那就能化開。 我們看談到的君親師,就讓我當下感受最強烈的,也是我們的執行長,他落實君親師落實得非常具體,非常讓我們感佩。首先君,以身作則,他開始工作,早上可能五、六點就開始工作,工作到晚上十二點。其中有一天忘了上廁所,十幾個小時沒有上廁所,我聽了很心疼,還是要去上廁所,這個還是會傷身。兩位領導,我們的執行長跟我們的康顧問,兩個人從來的第一天到現在,都是這樣在工作。我對執行長講,曾經聽過您的課,您有兩句話我印象很深:「做人的最高品質是無我」,把自己忘了,念念為他人、念念為國家社會;「做事的最高品質是忘我」,把自己給忘了。看到他們幹了一整天,十幾個小時沒有疲態,害我打哈欠都要到旁邊去打,有點不好意思。這是以身作則,君還充分聽取我們很多的意見,這就是納諫。 親,這幾天中餐、晚餐,都跟所有的同仁一起吃,很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學習、工作,這就是愛護。昨天晚上我們一個同仁剛好血壓高,昨天已經恢復正常,執行長就帶著我們一起去,到他住的寢室看望他,這就是表演親給我們看。還有師,這個師,循循善誘,給我們上課的時候,包含跟我們一起用中餐、晚餐,吃完飯有時候一聊兩個小時,每個同仁的問題,他都一一給他們解答,這是機會教育。尤其有一段話印象很深,因為我們執行長,他在整個傳統文化的落實,給人最印象深刻的,是他落實「家文化」。二千多員工不用打卡,他說哪有回到家還要打卡的?二千多員工很團結,像他們員工只要懷孕都是特別照顧,可以晚一個小時上班,或者早一個小時下班,吃飯的時候都是坐特別桌,給她們特別加菜。因為每個同事懷孕,那孩子就是這個大家庭的下一代。而整個「家文化」,確實是中華文化的核心。 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西方的科學家,他們研究了一個主題,為什麼全世界的文明,只剩中華民族的文明,中國的文明還歷久不衰,達到五千年之久。是什麼因素才能成就這樣的文明?他們去做研究,研究出來的結論: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這就告訴我們,整個文明的道統靠什麼承傳?家承傳。這個家不是三口之家,也不是四口之家,少則二三百,多則五六百。所以為什麼齊家可以治國?跟幾百人相處都能很融洽,這個處世就懂得進退,有處世的智慧、胸懷都在其中。我們的民族面臨一個很大的轉變,大家族沒有了,這個文化怎麼承傳?都市化以後我們下一代素質快速下降,為什麼?兩代怎麼教孝道?怎麼教處事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甚至只有他一個獨生子女,那不都寵壞了。所以道統沒有辦法靠小家庭傳承,很困難,那不傳承我們的下一代會快速墮落。香港有一個華人很感嘆,說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為什麼短短幾十年變最短視的民族?這個我們聽起來很有感受。因為打開報紙,年輕人為了幾百塊、幾千塊,傷害自己父母、爺爺奶奶的例子,已經不是新聞了。看到這個情況,我想我們的祖先在天之靈在淌血,這麼好的教誨給我們,我們不學,學自私自利,學跟人家爭奪就變成這個樣子。 那擺在我們面前是這個現象,而且這個現象愈來愈嚴重,青少年犯罪率愈來愈厲害。既然在我們眼前出現,我們就有責任、就有道義要改善,見義要勇為。師長有高度的智慧,看到現在都是小家庭,那文化怎麼承傳?提出「企業家」,企業團體是個大家庭,以前的大家庭是用血緣的關係來維繫。企業家團體的大家庭,用道義、用仁義來團結,這一點其實日本做得很好,但現在也愈來愈衰弱,因為還要透過不斷的教育才行,不然好的傳統也很難保持。因為日本是亞洲最早接受功利主義,它現在孝道這些倫理道德也下降得很厲害。他們有承傳的企業,那員工都待一輩子,從來沒換工作,他生活、居住、下一代都照顧得好好的,所以人心很安,盡心盡力為自己的團體。這用仁義、用道義,不是血緣。 而執行長他們聽了以後,就在自己的企業落實「家文化」,結果帶動幾千家企業,到他們的企業去觀摩,去學習他們的經驗。大家不要小看一個團體企業對整個國家、社會的影響,那力量非常大。幾千家企業接觸,都照著「家文化」去落實,不得了,影響無遠弗屆。現在連日本、韓國都在效法,他也受邀到日本、韓國,包含這一次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也是開會議,我們執行長也是親自去授課,也解決了很多他們提出來不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他能夠回答這些問題?因為他自己做了這麼久的時間,他的企業二十多年,他真正去落實君親師,哪有問題提出來他不能夠解決的!他真做了一定能說。說不一定做得到,說有時候是理論;你得解行、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契入。那執行長他真正自己去做了,由他來給我們講「家文化」,感覺有醍醐灌頂的感受,特別點到最重要的核心點,他點出來就是君親師的師,他不只抓住機會,他點都點到最核心。哪些是最核心?有我就不是家文化。這句話很經典! 請問大家,一聽到「家文化」,第一個念頭是什麼?給我溫暖。那每個人都要溫暖,誰去燒柴火?每個人都首先想我、我、我,那叫自私自利,怎麼是家文化?我們就想起師長的教誨,中國的教育達到的兩個目的,第一個,就是讓一個人父子有親的天性終身保持,就是孝。那他的孝道終身保持,不就心中只有父母,他怎麼會自私自利!由這個孝道的核心、愛的原點,再延伸達到第二個目的,從孝延伸,從愛父母延伸到愛兄弟、愛家族、愛鄰里鄉黨、愛社會、愛民族,最後愛世界一切不同種族、宗教的人。那天我們一個學長,他就講到他的母親,跟所有宗教的人相處得非常融洽,那是因為他的母親本來就有孝道的基礎。再來連乞丐都愛護,都不輕慢,所以這一延伸開來,對所有宗教都愛護。他小的時候,跟著母親清真寺進去拜,天主教這些都去禮拜,都去恭敬。 老祖宗的教育達到的這兩個目的,愛父母終身保持,延伸開來愛一切的人,甚至愛一切的生命。愛護一切的物品,不糟蹋物品,勤儉、惜福,都是從這個愛的教育延伸出去。那既然是在這樣的家道,從愛父母到愛家族,就沒想自己,這樣才能帶動家文化。哪有每個人都想自己?那不就爭了、不就奪了。這點我相信諸位學長只要冷靜,尤其馬來西亞的學長,為什麼我這麼講?因為你們的父母,決定都是艱苦過來的。像我們在台灣上一輩還不一定,因為台灣的生活環境,三十年前還是比大馬好很多。大家想想,你們三十年前有沒有電視可以看?有沒有餐館可以吃?三十年前我十歲,看電視看到戴眼鏡,常常吃餐館,福報享得太厲害了。很多大馬的學長三十年前都挑大糞,都幫父母,能為父母分憂的人,保證晚年有後福。大家仔細去觀察,真理就在自己的身邊,哪有念念體恤父母的人,沒有福報的道理。 大家冷靜去看,比方說有七、八個兄弟姐妹,頭幾個人很刻苦,後面那最後的生活比較好了。結果三十年之後風水輪流轉,前面大哥大姐還是懂事,很有後福。最後那幾個小時候就享受,享受了都要戴領帶,都要穿得漂漂亮亮,結果他的下一代,也比較愛花錢,最後他晚年不好。所以老祖先說「三十年風水輪流轉」,是有道理的。有沒有人轉了三代人還富有的?有,那一定是有智慧的家道承傳,叫勤儉持家才辦得到。只要喜歡花錢,青出於藍會怎麼樣?勝於藍。保證你富不過三代,沒有一家僥倖的,不要跟真理過不去。所以誰有福報?聽真理、聽祖先的話、聽父母的話不會敗。一家如此,一個朝代亦如是,清朝為什麼盛?前面那幾個絕對不敢打折扣,完全遵照老祖宗,後面比較沒有遵守,他的氣數就會比較弱下來。 所以我們執行長講的第一個點,家文化首先要無我,為父母、為家人著想。這就是我們幾千年來,大家庭最核心的精神。我父親是長子又是長孫,我父親的一生事業也比較平順,這個確實都是托祖先的福報。由於受的傳統文化的教育,所以一生就是道義人生,從來沒想過自己,我沒有看過我父親的思惟裡面,有先考慮自己的,沒有,父母、兄弟、朋友都非常盡力去愛護。而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很有福報在哪裡?對於祖國大陸的親人盡心盡力愛護,這個太可貴。就是自己可以沒得吃,不能讓家鄉的親人沒得吃,這道義的人生態度。所以,馬來西亞的天災特別少,好像也沒遇過地震,這個都是福報的感召,包含現在漢學院在馬來西亞辦。我沒有吃醋,我隨喜,我們盡心盡力支持,學傳統文化就要當個明理的人。為什麼在大馬?因為大馬華人非常珍惜老祖宗的教誨,有感就有應。 家文化第一點無我,不能自私自利,才能建設家文化。第二點,治家沒有祕密,家裡人沒什麼話不能講,坦誠溝通。這個我們執行長跟我們相處幾天,我們都感覺到,反映一些情況,充分了解,然後趕緊去協助、去處理。第三,平等愛護,沒有大小眼、沒有偏心,這個很重要。第四點,強調勤勞、勤儉持家,這個都是家文化裡面很重要的,沒有勤儉,這個家道就要敗。我們執行長抓住任何一個機會點,他在表演君親師的師,機會教育。看到我們同仁在教室裡面穿得很厚,還要圍披肩,執行長說首先不恭敬這個同仁,讓他那麼冷。所以我們執行長強調:時時要保持恭敬心,對人、對事、對物,連地球的每分資源都不能浪費。他在他們的企業省電,做出來的效果非常、非常好,給他整個企業的營運成本降低非常多。包含他們一個禮拜三天低碳餐,吃素食。這麼多年省下來,那不知道可以少砍多少樹木,這都是恭敬心的落實。 再來,時時是歡喜心,時時是感恩心。這感恩心、歡喜心、恭敬心在哪?Any time,大家複習一下,any where(隨時隨地)。一定在每個細節,為什麼?一言一行都是心的反射,我們講得再高再大,真正有沒有做到都看細節。這個冷氣太強不只對聽課的人,包含我們中心是社會大眾的支持,那我們這麼耗損電,也是對大眾的不恭敬,那也是對聖教的不恭敬,聖教教我們要節儉。好,今天的冷氣還可以嗎?我們主事的同仁要隨時,假如太冷注意一下,太熱也要注意調整一下。待會我們會談到,正確的思想觀念,君親師裡面都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思想決定了一切的言行。那正確思想觀念裡面有對人、對事、對物,所以在處理事情就不能過與不及,不能太涼也不要太熱,待會有人聽課暈倒了那也不行。「容容虛空,適得其中」,做什麼事情,要適中,待會我們再來討論怎麼適中,持中道。 這是提到恭敬心的落實在每個細節。包含執行長講,你就從二樓到三樓,還要坐電梯嗎?電梯你一啟動那耗的電就很多,你都盡量走樓梯,那省下來的電就不得了。而且你看省了地球的資源,同時自己多運動,身體好,所以利他絕對自利的。這是跟大家分享「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也從我們中心執行長領導給我們的表演,我們體會相當深刻。感謝師長的威德,感謝盧叔叔的智慧,他慧眼識英雄,推薦中心要禮請執行長來帶領我們。當然也感謝祖宗在天之靈的庇蔭,也感謝諸位學長,托你們的福報,因為你們都祝福我們中心,這些力量,就感來執行長跟康顧問對我們中心的護念。 第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第二個大項是我們在工作崗位,包含我們教書,一個當老師的人整班都聽他的,我們當時候說是一個班的國王、統帥。但換另外一個角度看,校長是我們老師的領導,人有很多角色在轉換。請問一個人當董事長,回到家在他媽媽面前是什麼?是兒子。他假如頻道轉錯,在媽媽面前還是董事長,鐵定給母親弄得夠嗆,看到他還要發抖。他傲慢,甚至於拿的錢多,造成母親的壓力這就不對。所以人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覺心,應無所住而生起真心、孝心、善心,住就是有執著點,比方學歷產生執著點:我碩士畢業,我博士畢業。他一執著,他的氣勢就愈來愈強,他就傲慢。比方說賺了不少錢,以前跟人講話客客氣氣的,現在走路要晃,還要頭抬得高高的,那不就住在我很有錢。比方一個人頭髮烏黑亮麗,會不會執著?一看到別人很多白頭髮,他就在那裡:我的頭髮很漂亮。他也很執著他的頭髮,那就炫耀,就壓到別人。人要自愛,什麼是自愛?不要讓自己有執著,不要讓自己有染污,清清白白來到這個世界,要清清白白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實實在在講人一貪著,人一自以為自己高,活得可夠累的了,哪有什麼好?因為你覺得自己有什麼,就常常要別人給你肯定、給你讚歎、尊重你。那別人不給你肯定、讚歎,你回去不就很難過、很生氣。是,那不都是自己找麻煩,自己找苦吃?所以老祖先提醒我們,自討苦吃、自作自受、自掘墳墓,好,接下來你們自己想。老祖先這些成語在開我們的智慧,所有的障礙煩惱是自己的心造成,不要怪別人。就像剛剛給大家舉,我們執行長愈難愈興奮,怎麼會有障礙?那大家這個課都聽過,這兩天遇到困難有沒有愈來愈興奮?我又要成長,我又要突破;還是像消了氣的皮球。所以讀經、聽課最重要是什麼?教誨要入心變成我的靈魂、變成我的態度,就得大利益了。所以人不能因為你人生的經歷,而產生貪瞋痴慢這些不好習氣、態度,應該在每個因緣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我教孩子,愈教我的使命、我的心量愈來愈大,對了;教書愈教脾氣愈大,錯了。你當董事長愈來愈有人生的使命,把很多不懂事的員工都教得孝順,那你的德行智慧往上升。很多人當董事長欲望愈來愈重,那不就下墮。 那當老師是一班的老師,但他換一個角色,又是校長帶領的下屬,所以我們也是人臣。以前的皇帝很懂,他是九五之尊,全國他最大。可是一個人假如時時都是君,會不會心態偏掉?會,他會愈來愈狂妄,誰都要聽他的。天子,他是上天的兒子,他歸誰管?歸老天爺管,所以對老天爺來講他是臣,老天爺是君。只要有天災出現,他說我做錯了,他得到天壇去向老天爺懺悔,他也是人臣。人時時調整還是為人臣,他就會謙卑收斂。人一直往高處爬,還要常常自己歸零,不然會恃才傲物。為什麼說少年得志大不幸?他一下子覺得自己很高,就下不來了。 好,那人臣的本分,我們上一次跟大家交流到四種主動。一個當老師的人,一個當校長的人,校長是不是人臣?他面對教育官員他就是人臣,所以為人君者同時也是為人臣。假如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上節課談到,厚道的人,以至於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厚道,那在處世當中看人就要看後半段,都是相信人家可以愈來愈好。不止相信,假如有緣要助他一臂之力,不要對人有成見、懷疑、否定。尤其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者,老師的一分信任是學生的動力,老師的一個否定可能讓學生消極、沮喪。孔子是我們的好榜樣,曾子曾經提到夫子的修養,「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看到他有改善、有善行的表現,以前所有種種都不放在心上,肯定他現在的表現。人當他過去種種錯誤,他的親人、他的老師、他身邊的人,都沒有去否定他、去指責他,反而他有些許的優點,就肯定他,這樣能把人的良心給喚醒:我這麼一點好,我太太就肯定,就給我宣揚,我這些不好,她隻字不提,我不能糟蹋了她的信任,那種良知的動力就出來。尤其在家庭裡面叫不言家醜,家裡人不好,到處講,最後還傳回自己家人耳朵,這梁子就結得嚴重。不好不講,好的都肯定,傳到家人的耳朵裡,會感動。都是隱惡揚善,會把人的良心給喚醒。 所以浪子回頭金不換,反而他的良知真的喚醒,他可以去帶動很多迷途中人。因為他是被鼓勵、肯定回過頭來,他也會給很多跟他有同樣走錯路的人信心。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當他真的回頭,他的生命可以產生非常大的價值跟力量。請問,誰是浪子回頭?首先哪個浪子要先回頭?從我們自身開始。這一回頭力量很大,比方我們馬來西亞的學長,你假如以前是受英文教育,華文講得都不怎麼流暢,好事還是壞事?你只要一回頭都是好事。你說好,我要到漢學院十年深入一部經,我以後要做漢學家。大地都震動,你這個願心非常勇猛。為什麼?你真正做到,那所有從小就讀華小跟獨中的人,會不會覺得很受刺激?連從小不在華小都能學這麼好:來,我們一起上!你就帶動很多人的信心。有些人又說,我都已經六十五歲了行嗎?行,六十五歲,六十五的好。因為六十五歲都出來,年輕人敢不出來嗎?是不是?你們不相信?假如第一排坐著一個滿頭白髮的人在那裡聽課,後面的人都不敢打瞌睡,不好意思。六十五歲真的發願成為漢學家,最起碼延壽二、三十年,日子還很長別擔心。 因為承傳漢學,這攸關世界的安定跟和平,這麼大的願力,老天爺一定會給你延很長壽命,這個理上我們可以了解。就像孔子他自我期許傳承道統,在危難當中夫子毫不畏懼,他覺得他是有使命,不可能就這麼死去的。好像跟大家有分享到,我們一個專門做水處理的董事長,他精通《易經》。當時候要到馬來西亞來他一卜卦,好像這個事情不能成。他就發了一個願:縱使我這個事業不成,我也要把我們中國水處理最高的技術,帶到馬來西亞來利益這個國家。結果他來以後事業很順利,這一念利益一國人民的心,就轉了這個緣分。我遇到這位董事長,我也跟他說,你一定要出來弘揚《群書治要》,專攻《易經》,他回去也很用功。好,我們互相期許,每個人一發願,都是最完美的安排,叫perfect(完美)。所以這個浪子應該是指我們自己,我們忽略了這一生應該最重要的使命,是承傳中華文化,「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當然人還沒有聞聖教以前,難免不明理,會做錯事情。所以聖賢人教誨我們容人之過,而且別人的過失我們要留有餘地,甚至幫人家掩飾,不要去張揚人家的錯誤。在與人相處當中,也要注意這一點,比方今天所面對的人,我們並不熟悉他們的過去,很可能我們在談話的時候:現在的政治人物都貪污,結果他是當官的。現在的年輕人,年少輕狂,墮胎什麼的,剛好講到她也有這個情況,那可能對方的心裡又會覺得,他是不是知道我什麼?他是不是對我有成見?無形當中會造成誤會。所以面對你不熟悉的人談話,言語少,然後人家有問你再跟他交流,這就不會造成這樣的誤會。因為人家問,你答,那是順著在談論這些義理,對方就不會敏感。以後彼此有信任了,舉一些具體的東西,他肯跟你探討,那就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在處世應對進退,也要懂得觀察緣分,不熟悉的人,還是以靜制動來應對,來得比較妥當。 甚至你要敏感,比方今天來的是什麼背景的,你假如知道,你就不要談人家忌諱的東西。或者已經看到了,對方身體先天有殘缺,那你就要格外的恭敬小心,不要談到他敏感的地方。或者你已經看到他衣著可能家裡不是很富有,就不要去談富貴的那些話題。或者你已經知道他考試沒考上,你就不要去談:想當年,我考試是太容易了。那個人桌子一拍就走了。所以這厚道,就在這些時時體恤人心、人情事理表現出厚道。當然厚道的地方實在舉不勝舉,我們就舉到第四個點,這a、b、c、d。在哪裡表現?在送禮、在包紅包,婚喪喜慶的這個進退當中看到厚道。像我們回想小的時候,父親都有一本記錄禮金的往來,上次女兒出嫁的時候他包了二千,現在他女兒要嫁了二千二,就是不肯佔人家一點便宜,還要加一點。 這個我們幾千年的祖先,像當皇帝的人都是這樣,非常慷慨,外國的友邦給我們禮物,我們皇上一定是加倍再還給他。所以有沒有發現各國的都很喜歡到中國來?因為我們很慷慨、很大方。您看鄭和下西洋帶去的,都是中國最好的文化跟謀生的能力,都無私的就奉獻給他們,而且不佔人家的一寸土地。假如沒有這樣文化涵養,都是去佔人家的土地,去掠奪人家的人力跟財物,這是很不厚道的。因為老祖先厚道,鄭和下西洋六百年之後,還有多少人在紀念他。所以人心即天心!幾百年之後的人還懷念,那做出來的,就跟上天好生之德是相應的。馬六甲就是鄭和下西洋,當時候很重要的一個據點,當地還有很多鄭和廟,就紀念他的德風的。 了凡先生他的姑父是個非常厚道的人,我們剛剛所提的,這些設身處地、不計較,在他們處世當中都流露出來。比方有一次他帶著僕人去赴宴,結果僕人的定力不夠,喝醉了,最後是他主人划船把僕人給拉回來的。拉回來以後,聯絡了他們的妻子家人,趕緊把他們扶回去休息。結果隔天早上,他的姑父沈心松先生那天就睡得很晚,他的太太非常不理解,就過來:嫁給你這麼久從來沒看過你晚起,還睡這麼晚,趕快起來了。他說那些僕人還沒有起來,我就不起來。因為我假如先起來,一定會遇到他,他一想到昨天那個場景,他會抬不起頭,覺得難為情。我先等他們都出去工作,我再起來。體恤人家會難受,自己再多躺一下,等他們都出去了再起來,厚道到這麼細微之處。 僕人有時候不小心看到桌上一碗白色的東西,以為是水就把它潑掉,結果是釀出來的酒:一百粒米,可能才釀出一滴酒,那很浪費。不止沒有發脾氣,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既往不咎,但是提醒他以後要小心,百粒米才釀一滴酒,要判斷清楚,下次不要再這樣就好。或者小孩不懂事,僕人的小孩把菜給撞翻了,盤子也破了。當下僕人就要教訓孩子,馬上阻止:那孩子又不是故意的,好好提醒他,以後走路小心就好。剛好有一次沈老先生生病了,他是員外,都有田地租給農民,但農民念他的情感還特地坐船來看他。他的夫人了解到,就非常感激這個農夫,這麼念這一分情,然後就在這個農民來了之後,就煮了一個豐盛的餐點供養他,熱情好客,然後還把他坐船的錢給了他。因為這個農民來還拿了禮物,就衡量了那個禮物,加倍加厚的又還禮給他。所以在送禮當中看出人的厚道。好,這個厚道的部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厚道的地方其實還很多,我們舉一反三,處世時時念念為人想,我想這個厚道,可能最後表現在一舉手一投足當中。 接著我們再來一起探討,自我教育重要性的第四個重點,我們具體怎麼來自我教育、怎麼來自我要求?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下手。「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敦睦五倫關係,然後在這個關係當中,時時想著我還有哪個本分要盡力?只問自己有沒有盡力,絕不要求別人有沒有做到。就像大舜能感動他的弟弟,是他只問自己有沒有盡到兄長的本分,他並沒有去要求、指責他的弟弟,這樣才能感動對方。因為假如有要求跟指責,就不能閑邪存誠,去指責、要求這個念頭,就愈來愈偏、愈來愈邪,就不可能用真誠心去感動對方。而且一指責,各相責,天翻地覆,事情會愈來愈複雜。 在古代有一個讀書人叫繆彤,他們有五個兄弟姐妹,這麼多兄弟姐妹合在一家生活,他是大哥。後來弟弟們都娶妻,就發生了這些弟婦們都在討論要分家。他是大哥,顯然他很多的弟弟讀書、成長,甚至於娶妻,我想都離不開他這大哥的鼎力愛護、相助。人有時候遇到一些境界,會被牽動,會忘了這些恩德,但他不是真忘。但是假如在別人忘了恩德的時候,馬上說五年前我是怎麼對待你的?十年前我是怎麼愛護你的?人一聽會怎麼樣?他會慚愧。慚愧到最後難受會變什麼?不歡喜,埋怨:有什麼了不起,我又沒有逼你,你自己願意的。所以你硬要別人感你的德,會副作用。因為實在講我們當時候盡這分情義、道義,難道是為了對方回報嗎?假如我們這個念頭很強,那我們用的也不是真心。真心,不求回報的才是真正的真情真義。所以人付出,不能要求別人回報,而且也不能流露好像你比較高,你比較有德,人家比較低,在接受你的恩惠,這樣也不好,那就壓到別人。你兄弟姐妹之間他也要自尊,他的家庭情況、福報跟你不一樣。假如你說弟,你拿去,我錢比較多,幫助你。他可能不是很歡喜:算了算了,我自己憑自己能力就好。但是確實是很吃緊,這個時候你又不要讓他傷了自尊,你就有善巧方便。 所以人的智慧從哪裡來?就念念為他想,始終不忘這一顆心,方法就出來了。「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人真心不變,那顆愛心會生出智慧來。往往為什麼我們一心為對方好,還是想不出好方法?是那個心沒有保持,慢慢想著有點不耐煩,慢慢想著:我已經做很多了,他怎麼這麼不受教。這些念頭一起來,方法就沒有了。有耐心才有真心,始終如一去為他設想,一定可以想出好的方法出來。看到兄弟姐妹困難,又怕傷了他的自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那你就是很善巧,剛好孩子考上大學:姪兒,真爭氣,太好了,來,叔叔給你包紅包。包大一點!或者家裡有什麼事情值得慶祝的,你就善巧的表達一個恭喜,那不就支援給他,這都是善巧。 剛剛我們講到繆彤,兄弟跟弟媳吵著分家,當下那一念就表現出繆彤的修養,弟弟都是他拉拔大的,他心上都沒有。所以真正孝悌做到位的人,他對父母的付出跟對兄弟的付出,心上痕跡都不露,他心上只有做得不夠。所以至孝之人,你一稱讚他,他誠惶誠恐:沒有、沒有,我還做得很差,還有哪裡不足。因為他根本沒有覺得這是值得讚歎的,他覺得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怎麼還用讚歎?那當下繆彤並沒有去指責他的弟弟,關起門來:我是讀聖賢書的人,學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居然連兄弟都不能團結。他就很慚愧,他就自己打自己,在房子裡懺悔。那可能這一念反求諸己這個真心也能感通,他的弟弟跟弟婦好像有慚愧,就去看看大哥的情況,又看到在自己打自己。趕緊阻止他的大哥,跪下來道歉:我們不分家,我們有今天都是大哥的照顧。就因為他的自我反省,就把這個家給重新又團結起來。 讀書人在這一章、這一篇故事,後面下了一處註解,這真的是人生的智慧,說到「天地間,除自責自盡外,更無道理矣。」更無道理矣不是說除了這句,其他都沒道理,其實所有的道理都不離這一句道理,這一句道理就是「忠恕之道」。其實聖人所教都離不開忠恕之道,自責是忠,自盡是恕。就是人與人五倫關係當中,發生的任何一個事情,只要我們的心擺對了,就能處理得好。所以內聖外王,自己內心都跟聖賢教誨相應,這個王就是一定可以是家裡的好榜樣,王就是表率,一定是團體的好榜樣,因為人家佩服我們的修養。就像繆彤遇到這件事情,他就自我反省,第一個態度就是自我反省,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所以心態一調整,心態是正報,他的家庭情況是依報,心境一轉,依報就隨著這個正報轉了。就像剛剛舉的舜王,舜王都是自己去以身作則,他的心是正心,就能轉動這個地方的風俗。這個依報就隨著他的以身作則,他這個父母官的存心轉動。 自盡就是不管情況如何,我還能盡什麼?我還能做什麼?還能做哪些補救?或者自盡裡面還有,我是不是有哪些方法不妥當需要再調整?都是一直往是不是我的心態,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對?這就是自盡,盡力去改善,更無道理矣。假如我們當下這一句教誨入心,以後處理人事問題,我相信不會出什麼大問題。首先自我反省,我哪裡有不妥?因為人一反省整個氣氛,大家會互相反省,我還能出什麼力?就帶動大家不分彼此,盡力去完善、去補救。能自責自盡才是閑邪、才是存誠。那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要敦倫盡分,首先我們要能時時不離做人的三寶精神,來扮演好這個老師的角色,就是第一點「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師長曾經有個專題,就談到「如何做到君親師」,事實上每個人要扮演好自己,家庭跟工作的角色,一定都要做到君親師才能把它做好、做圓滿。因為師長會談到君親師,是聽到不少當父母的人說,孩子不聽話;當老師的人說,孩子不好教;當領導的人說,員工不好帶。那師長就談到,可能我們在扮演君親師色的時候,我們著眼只在君,但親師忽略了;著眼在親,但是君跟師忽略了。 比方我們在學校教書著眼師,但是有沒有君以身作則?舉個例子,我們初中規定學生不可以染頭髮,結果抓、抓,抓了好長一段時間效果不彰。所有的老師都覺得很疲累,怎麼這麼沒有效果?突然有一個人靜下來一看:我們的老師染頭髮的好多。老師染,叫學生不染,那怎麼服氣得了?所以當老師,他可能會執著在這個身分:我是教人的。但他忽略了君要先以身作則,身教才有效果。再來,親,你跟孩子不親,他怎麼信任你?他不跟你對立、衝突就很難得了。你沒有建立信任關系,他對你的嚴格管教可能造成誤會。所以「君子信而後諫」,信任之後才勸諫;「不信則以為謗己也」,沒有信任關係,你就常常教誨他,他會覺得你對他有成見。 諸位學長,我們回想自己成長過程,有沒有覺得老師對我有成見?或者發現好像很多同學都覺得老師對他有成見?你們好像都想不起來的表情,你們放下的功夫很好,「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大家要知道這句話,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是不放在心上。但是只要談論到,一想起來就非常明白,當時候對在哪、錯在哪,了了分明。假如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全部想不起來,叫健忘;你常常想,那叫放在心上罣礙、放不下。平常都不想,一講就想起來,然後一想就是藉這個事情,就供養大眾:我以前那個歷史可荒唐了,可慚愧了,娓娓道來。所以師長這麼一提醒,再延伸不止當老師要注意到君親師,妳在家裡面妳當太太,也要君親師,君是什麼?以身作則;親,要愛護丈夫;師,妳要抓住每個很好的機會點,以先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提醒他,機會教育,那也是師的角色。「妻賢夫禍少」,一個太太假如在提醒先生,非常善巧又帶點幽默,可能先生的一個劫難就跨過去了。 比方說他抽煙抽得很厲害,那身體就受損很厲害。那妳就很善巧:我們的女兒長得這麼可愛,多麼希望她結婚典禮的時候,是你牽著她的手走上紅地毯,是由你把她的手交給她的丈夫,你決定不能缺席,要好好愛護你的身體。點到為止,不講了。妳不要說煙不要抽了,他就我偏要。人有時候還觀照不了自己的心態,特別會鬧牛脾氣,也明明知道人家講得對,就是不舒服,好像我現在就聽他的我不高興。這你講話就要懂得分寸,點到為止,見好就收。所以給人家建議,別人不能接受,還是自己的柔軟跟智慧不夠,不能怪他。得不到他人的諒解,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就像《弟子規》那一段話特別精彩,「親有過,諫使更」,不要忘了我們的初心,是要讓他改、是為他好。「怡吾色,柔吾聲」,態度;「諫不入,悅復諫」,悅是找他高興的時候,地點、時候都要找得對。悅復諫,復是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耐性;「號泣隨,撻無怨」,他不能理解還罵我們一頓,關在房間哭一哭,自立自強再出來。為什麼?哭還是我好傷心,我執還沒放下,擦乾眼淚再出來奉獻。 您看這一段話就讓我們反省,我們在做一件事、勸別人,是不是這些環節沒有注意到?這個義理則放諸四海皆準,扮演哪個角色都可以君親師。甚至於你是一個社區的居民,可不可以做到君親師帶動這社區的風氣?可以。而且人都想著,我怎麼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就不會去見人家的過。因為一想自己還有不到位的地方,趕緊做了,哪還有時間去看人家、去批評人?甚至於你批評他的地方,就回過頭來:他亂扔垃圾,我還做得不好,我每天撿,一定感動他。這一念轉就從迷惑、意氣用事,轉到覺悟、轉到以身作則。我們在事相當中舉不勝舉,我們就談精神就好。作之君第一,以身作則的精神;第二,使命感,一個領導者一定是帶著團體去追求目標,追求有意義的人生,所以他必然要有使命感。就會讓人家感覺,跟著這個領導很有希望。你不要當領導的每天一談起話來:人生苦短,人生沒啥意義。那就完了,這樣的領導人,他的團隊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積極向上,大家看道德模範評選,有一個女士叫許月華。她很早就喪父喪母,十二歲雙腳被火車壓斷,十八歲送到福利院去。結果她去了以後沒多久,她給負責人說,我要出來照顧比我小的孩子。那負責人嚇壞了,妳雙腿都沒有了,需要人家照顧妳,怎麼可能是妳照顧人家?但是她堅持,開始用板凳走路,都是實木的板凳,三十七年的時間照顧了一百三十八個孤兒。我們想一想,假如那是我們的人生,我們還笑得出來嗎?她居然是非常樂觀,常常展現笑容。她帶出來的一百三十八個孩子,有不少孩子都是先天兔唇,或者有先天殘障的。但是我們看到她培養出來的那些孩子,跟她一樣的特質,很樂觀,這就是以身作則。她的心地非常柔軟,她在談話當中,談的一點我們印象很深。她能設身處地到,這些孩子先天殘障特別敏感,你一個動作,可能就會傷到他的心。 她有時候抱這些孩子,這些孩子會流口水,流得很厲害。這個口水只要沾到她的身上,她絕對不會用手去擦,她很怕這麼一擦,那孩子很難受。所以這又是厚道厚到一個動作,都生怕去傷到對方。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聽到這個例子,佩服得五體投地,覺得她是我們的榜樣。她雖然是當媽的角色,但她那個樂觀,她是君,她又是師。我想她一百多個孩子回來找她,她一定會給他最好的引導。所以在訪問的時候,有一個女孩把她推出來,那個女孩也笑得很燦爛。人家問她,你從小在福利院,怎麼可以這麼樂觀面對人生?她說跟我媽媽學的。君當中還有一個特質,就是大公無私,這樣才能服眾,整個團體才服氣;你私心,那可能團體就會人心不平。不止帶團體一樣,當父母的人生了三、五個孩子,也要以無私的心來對待孩子。 再來,知人善任,這也是作之君很重要,在團體當中用人用錯了,這個團體就要遭很大的災禍。比方你要用去管理財務的人,特質一定就是廉潔正直;你要讓他去帶領一個部門,他的人格特質,一定要是非常有度量。因為「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一個主管人員心量狹小,這個團體、部門壓力很大,是非會不少。那你任用他,本來是要他來帶領一個部門,要安一個部門,最後反而問題愈來愈多。那也不是他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用人不當。他的才性是適合衝鋒陷陣、打前鋒,你把他用來當元帥,也不對。領導者用錯人不能指責這個人,還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為什麼?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長,是我們懂不懂得用?我們閩南話「歹歹馬也有一步踢」,你們沒有聽過?歹歹馬就是很差的馬,牠最起碼還會一招,牠也會踢。那你就去用他剛好會的那個,他也能夠付出!所以「用人取其長」,用他的長處;「教人責其短」,你要提升他,你要明白他的問題不足,然後很有耐心的去帶,手把手傳、幫、帶,把他帶起來。 再來,很重要的一個為君者的修養,就是要納諫,要能接受別人的勸諫。唐太宗是很好的榜樣,人家批評他錯了,他沒有反駁,他還很有雅量,錯了他也接受,這樣大家就可以沒有壓力的去勸皇上。有時候皇上他畢竟是九五之尊,很有威嚴,假如底下臣子勸的時候,他又龍顏大怒,可能臣子也會有顧忌,他很多話就不敢完全表達,很可能貽誤重要的事情,老百姓會受害。念念為人民著想的皇帝,他一定很有度量,接受批評跟不同的意見。當然在五倫關係也都需要盡這一分責任,就是勸諫,然後也要有修養,納諫。勸諫的人心平氣和,不是藉題發揮,甚至不是去揚他的惡。 所以「規過於私室,揚善於公堂」。不能在別人面前去批評他,這樣就不厚道。勸諫的人心平氣和,接受的人歡歡喜喜,感謝對方,這個家庭跟團體就可以坦誠相待,沒有話不能直率的互相溝通。但是假如彼此沒有這樣的態度、修養,到最後都不能直心的互相溝通,那就變成表面上都不講,私底下就講,就給人家看笑話。你私底下講,傳給外人聽,人家覺得這個團體不團結,互相批評,那不是這個家跟這個團體給人家看笑話?所以不言家醜,也是很重要的人生態度。因為自己的家、自己的團體有責任,怎麼還批評?改善都來不及了,還出去講給別人聽,那我們不是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敦倫盡分。我們都不懂敦倫盡分,還有資格去批評別人?尤其還批評自己的人。 接著親的角色要盡到照顧、養育,你說我當老師還要養育學生?有。像我那時候帶六年級,他們常常會肚子餓,我就要準備有機的餅乾給他們吃,人在長身體的時候很容易餓的。你說我是領導,畢竟他到團隊來,一天可能有八、九個小時在跟我們相處,他生活種種,飲食甚至保暖種種,你要很自然的去關心,也是養育。比方她吃冰的時候,你要勸她,吃冰對身體的損害很大。你就不要只跟她講,不要吃冰。現在成年人很好面子,你直接跟她講她不歡喜,你說從前從前我有個好朋友,從小喜歡吃冰,最後這個女性朋友她長了一些瘤很不好。你又沒有直接講她,然後她每一次想要去買冰棒,就想到會長瘤就不吃了。我跟大家講不是嚇大家的,沒有僥倖的,為什麼這麼多婦女病?都是吃出來的,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親,第二個特性,高度的信任。哪有父母不相信他的孩子?孩子成長,尤其在學走路的時候,他不知道跌了多少次。有沒有哪個當父母的人,孩子跌了一百次,說我買個輪椅給他坐好了,我看他不行。不會的,對他那個信任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的,所以信任的眼神就傳遞給孩子:孩子你一定可以的。就是這種鼓勵,一下子把孩子的潛能就激發出來,尤其踏穩第一步,家裡人跳起來:太棒了!高度的信任。我想當父母的人,那分高度的信任,在孩子學走路時候那個狀態,再拿到現在青少年的身上,我想也能把他勸回頭。現在因為我們已經當父母的人,沒有像孩子一、二歲那時候,我們對他那種高度的信任,可能孩子很多的不好都放在心上,一看到脾氣就來。不行,這樣轉不了孩子的心,你還是要用這個高度的真心去轉。那當然,父母也好,領導也好,老師也好,他在護念我們的成長,大家要了解護念跟信任是不衝突的。你不要老師提醒你哪裡不好,你說老師不信任我,這個理解就有待商榷。因為我們還不是聖人,很需要提醒。 所以那個信任是建立在什麼?相信我們聖與賢,可馴致。但是假如我們有哪些不足,他們都看不清楚,他怎麼護念我?他怎麼指導我們?他怎麼提醒我們?所以慈母多敗子,她那個慈已經變成什麼?全是情感、溺愛了,她就護念不了她的孩子。而我們有時候太重自己的自尊,疑心太重,有時候別人提醒我們,馬上就心情很不好:他不信任我。不要這樣,理要清楚,要用正確的道理調伏自己的情緒化,這樣反而可以感更多貴人來護念我們的人生。假如人家好意提醒我們,我們又覺得不高興,人家不信任我,人家下次就不敢再提醒我們。為什麼?人家又不願意得罪你,這個時代誰願意得罪人?除了父母,除了老師,很少人會很直接的,常常這樣護念我們。但只要態度轉了,我想人生會有很多貴人出來,「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再來,不棄不捨,不放棄,哪有父母要放棄孩子?所以不棄不捨。再來,不求回報,這個也是父母無私的愛的精神表現,不求回報。很多當領導的人栽培了一個下屬,之後他有點不懂事,不念恩離開了,我們也不要生氣。盡心盡力栽培他,是盡我們的本分,他縱使不在我的公司,學到的做人跟能力,他走到哪也是利益社會,我們心量大一點。但是他不對的地方,總有一天機緣成熟,他會反省、懺悔,他會更佩服領導的度量、修養,我們不就又教育他了嗎?假如他有不懂事的地方一出現,我們又在那討人情,又在那罵他,跟他的緣分就切斷了,這很可惜。你縱使以前對他再怎麼好,因為已經有隔閡,他那些反省反而出不來。所以老祖先提醒我們「絕交不出惡言」,公道自在人心,何必逞一時之氣? 突然想到厚道一定要注意,絕對不要講非常絕情的話,五倫關係裡都不能講絕情的話。尤其這個時代人很可憐,為什麼?他做人做事他不知道標準在哪、準繩在哪,他也很迷惘。又沒有很好的家庭、學校,還有明師指點,人的思想觀念善惡夾雜,他也做不了主,還有些習染會拖著他。現在去哪裡找,哪個學生、哪個孩子,父母一講、老師一講全部聽?萬中難得有一二!可是他轉不過來,他現在不能接受,他得要跌一跤,可能他又會回來問你,那你得要有耐心等待。可是他一不聽話,我跟你斷絕父子關係,你不就把他的後路給斬斷了嗎?所以當父母的講這種話也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這個主題談到第七個大項,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在自我教育當中首先第一,要認知「教育者要首先受教育」。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因為傳統文化的承傳,倫理道德的教育我們接受得少,讀了師範學院,或者在因緣當中出來推廣傳統文化,學生就稱我們是老師。其實我們基礎都還不牢固,所以我們這一代人都是亡羊補牢,是補習教育。決定不能因為別人喊我們老師,我們就錯估自己的程度。因為孟子提醒我們一句話,「人皆好為人師」,等於這個習氣是很容易被調度起來的,所以更要非常慎重的,來調伏這個好為人師的傲慢。比方學生教不動,那不能說去批評學生不受教,能夠反過頭來是不是我的耐心不足?跟這個學生互動過程,我自己有沒有動氣?這就是在自我教育。假如我們沒有先要求自己,就先去要求學生,那在人情上他是不可能接受得了。比方說讓孩子不要發脾氣,但是我們在跟他講話的時候,已經發脾氣,那不只學生不能接受,一般的人也很難接受。 所以要讓這個好為人師能夠調伏得了,還是要回到只有自己一個人是學生,其他的人都是我們的監考老師,看我們的修養到不到位。其實我們很容易在一件事當中,要去爭個對錯,好像一定要爭到是我對,他錯了,才肯罷休。其實冷靜想一想,五倫關係都是講道義、都是講情義,爭個對錯不是傷情了嗎?所以人一執著道理,去看別人、去要求別人,執理則傷情,只要傷了人與人的情感,傷了人情其實已經非理了,已經不在道理當中。所以通達人情都了解,比方在家庭當中,不是講理,不是拿理去要求家人。家人不能講理,講理會氣死你;要講情,講情義,講情就互相疼愛。所以既然是情義,就要念念為對方著想,我們提醒自己,本來我是為他好,怎麼最後變成要跟他爭對錯?往往都是這樣,明明是為先生好,在勸他,勸到最後著在我為他好,他怎麼是這個態度?我受不了,這口氣我嚥不下去。那跟本來的初衷都變了,所以人要始終如一用真心,我們的心不能始終如一,叫變心的人。 諸位長輩、學長,你們有沒有遇過變心的人?有沒有讓你三天吃不下飯,還是三年睡不著覺?細細想想,難道自己不是變心的人嗎?對父母有沒有始終如一的情義?小時候信誓旦旦,一定給爸爸媽媽好日子過。現在娶了老婆就忘了娘,這個也是變心。走入婚姻的夫婦,有沒有想到當初的承諾?有沒有始終如一?所以一個人想要不用道理去要求別人,真的是挺困難。有一個方法我們剛剛也提到,就是自己是學生,其他的人都是老師。比方對方變心,就教育我們不能像他一樣,他也在教我。所以他變心,我始終如一,一個真正始終如一的人,一定感動他旁邊變心的人。大家相不相信?你們沒有反應是非常嚴重的問題,very serious(非常嚴重)。為什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首先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一個真心現前的人,怎麼可能不感動旁邊的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假如這點我們不能認同,我們可能打從內心裡不相信這個真相。然後假如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就會就覺得:你看、你看,這個根本就是沒有辦法回頭,根本就是沒有善根,你看我跟他講多少次了。那愈偏愈大,對人就不信任、有成見了。實在講我們講別人沒有善根的時候,請問是誰沒有善根?我們已經懷疑他人,懷疑人之初,性本善,是我們沒善根,不是他沒善根。所以不回光返照,往往都是在看別人錯,沒有觀到自己的心態有沒有偏頗掉。所以一個人能夠不意氣用事,不動情緒,首先要練一個功夫,就是「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每個人都是老師,來提升我的功夫,他變心,我不變心,我不能感動他就是我的德行不夠,那哪還會看他的過!「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這個話不是拿來背的,這個話是拿來自我提醒,就不會見人家的過。 我們祖先大舜,他當時候在雷澤一代,整個風氣都是在爭在奪,他看了非常的憐憫。大家注意,看到這一方的人都不懂得禮讓,都是在那裡搶奪,舜王有沒有見他們的過?有沒有指責?沒有。仁者無敵!反而是什麼?憐憫。怎麼身為炎黃子孫,怎麼身為天地人三才,居然被習氣控制成這個樣子,做不了主。那種爭奪,只會讓自己、讓這個地方,風俗愈來愈壞,人愈來愈無福,他憐憫他們。因為舜王懂得真理,要禮讓、忍讓、謙讓才和諧、才有福報。他們本有本善,但是不明理,怎麼讓他們明理?舜王沒有用講道理的,去勸他們,完全用以身作則去做。他們爭,他不去揚他們的惡,因為「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第一個,被揚惡的人他不能接受,可能惱羞成怒就衝突。第二個,聽到我們揚惡的人,可能統統加入在那裡批評別人的惡,我們也帶錯團體的風氣。講一句話、做一件事得要三思,冷靜想清楚。自利利人的言語跟行為才做,對自己、對別人都沒好處,那叫不理智,那個事情不要做。我們上節課強調的不愚痴,要有理智。 結果都是不指責,但是看到別人讓,他就讚歎,然後自己主動去做出讓的行為,一年左右的時間這個地方的風氣,就整個轉過來了,整個地區,不是只有一個人。所以我們現在身邊的親戚朋友,我們不能感動他,那要反省,要以舜王這個為榜樣,來實實在在的完全落實《弟子規》,落實這些經教。因為人都有良心,一個脾氣大的人,他身邊只要有一個完全不發脾氣的人,慢慢的他的慚愧心也會被喚醒。一個貪心的人,身邊有一個無私奉獻的人,他會不好意思的,這就是證明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人與人既然都是一分情義、道義,就不應該是用理去壓人、去爭對錯,應該首先從我們做到一點,念念為對方著想。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這個念頭不能變,一變就變心,一變就貪瞋痴慢都來了,都是意氣用事。所以一開始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者首先受教育,那我們今天談到的,一個老師、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教育自己有沒有念念為學生著想,有沒有成就學生的這分願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一定要成就他。我們看孔老夫子,很多學生跟著他幾十年,夫子也是誨人不倦。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夫子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我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希聖希賢來鞭策自己。 第二個,自我教育很重要,從提醒我們自己先受教育,在觀照自己、教育自己的過程,只要發現過失就要下功夫去改過,所以第二點改過。改過的動力在哪裡?還是慈悲心,還是利益學生的心。因為假如今天我們習氣不改,不知不覺會給學生負面的影響。我們走這個路就是要利益學生,怎麼可能願意給他們不好的影響?但我們一日不改,可能就一日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為師者這個身分,跟一般世間的行業還是有不一樣,既然選擇了,發現自己過失,要有痛改的決心。況且從事教育工作,在學校往往是領國家的俸祿,那要對得起社會大眾納稅人。假如是在傳統文化行業的因緣,那是對得起廣大人民的支持,都應該要有這種氣概,趕緊「德日進,過日少」。 第三點,我們提到改過當中,一個重要的綱領,「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首先調伏貪瞋痴慢疑這些習氣,改過從根本、從起心動念改起,從思想意念改起,心裡不起這些邪念,自然不可能有不好的言語跟行為。而嚴以律己是成就自己,寬以待人是跟人和諧相處,這也是恕道。上節課我們講到寬以待人,首先第一點要設身處地,設身處地具體表現,上次我們提到,剛好在寫這個提綱的時候,寫了這個1,這個1下去,好像不能再用阿拉伯數字了,就寫了這個a,這個也表示現在是國際化的時代,有阿拉伯數字、有中文字、還有英文字,好像還有羅馬是吧?這個是不是?我們上一次提到,不給人難堪。再來,不貢高我慢,不傲慢。曾國藩先生說,討人厭敗在一個「驕」字,很驕慢就給人很大的壓力,很不舒服,講話都帶刺,都要把人家壓下去、比下去,這就不替人著想。 再來是感同身受,這像我們上一節課講,一個新人來到我們的學校單位,我們也回想,曾經我們也是新人,到一個新單位也是很緊張。我們能替他著想,很熱情的招待他,熱情的帶他熟悉所有的環境跟工作,那他就覺得好像回到自己家一樣安心。包含比方家裡娶媳婦,這個新娘到了一個家族裡面,難免還是會忐忑不安。那假如這一家的人都能感同身受,在很多地方讓她寬心,不要太緊張。比方說她剛嫁過來,尤其現在這個時代,人出嫁前一、二個月才開始學煮飯,好像這個情況現在是比較普遍。那剛嫁過去的時候,廚藝還不是很好,結果蒸饅頭,那個饅頭丟人,都可以把人家丟腦震盪是吧?真的。我曾經聽到一位朋友講,他說他太太第一次蒸饅頭,慘不忍睹。他還跟他太太開玩笑,就稍微比了一個動作,就是拿那個饅頭敲頭,然後昏過去這樣。他太太也沒有辦法,就蒸成這個樣子,結果她公公就拿起來吃,雖然很硬:還不錯。她公公故意的!結果當下這個媳婦就非常感動,公公這麼包容,還鼓勵她。後來她跟她公公的感情非常好,就像父女一樣。所以人能夠感同身受,可能會交到一個知心的朋友,可能這個五倫關係就非常融洽。 包含上次舉到的,主人對待僕人,知道他們那麼冷的天氣,起來假如肚子裡沒有吃點東西有個熱氣,特別傷身。雖然她都七十幾歲的老太太了,還是這麼勤奮的去照顧這些僕人。我們見到一切有緣的朋友都要想著,他也是有父母的,他也是有家人的,他們的家人都希望他在公司裡面,受到人家的愛護跟尊重。假如他在公司裡面受到欺負,受到人家輕慢,所有愛護他的家人,不都很難過嗎?假如我們感同身受,把他當作親人一樣愛護,他回到家一提到自己的同事,就好像知己一樣。他的父母跟家人光聽他談同事,就安了一大半的心:我兒子在公司裡面,還有像兄弟姐妹一樣,照顧他的這些同仁,安了一方家人的心。 設身處地當中要換位思考,六十四卦有一卦叫「泰卦」,我們常常說「否極泰來」,這個泰卦叫「地天卦」。從這個卦象,地在上,天在下;大自然的現象應該是天在上,地在下。那等於是天跟地換了位置,換位思考,在團體裡面,比方一個國家有君有臣、有君有民,君是天,天子假如能為人民設想,人民也能體會領導者的難處,那互相體諒這個國家會強盛起來。好,這是從君臣關係來看。在家庭裡面丈夫、父親是天,母親是地,先生能體諒太太的辛勞,太太能體恤先生在外的不容易,這個夫妻一和睦,夫妻互相感激,念對方的恩德,那夫婦有義二人就同心了,其利就斷金,這個家就可以興旺。但是假如沒有換位思考,先生都是嫌棄太太,太太也笑先生沒有能力,賺不到什麼錢,這個可能家裡面就沒有寧日,就是互相指責、互相要求而已。 整個五倫的關係,其實我們只要冷靜去觀察,人與人當中出現矛盾衝突,您假如是旁觀者,往往其實也沒有什麼事情,都是執著自己的角度,沒去體恤對方的難處。你說現在做一件事情,從人來講,可能當事人自身他也在學習當中,他又不是聖賢。可能他在做這件事的過程,還要很多人配合,那大家也還在學習,怎麼可能做得盡善盡美?假如我們只一直盯著他的錯誤,在那裡放大。那對方也覺得我都付出那麼多了,你怎麼都不體諒一下我的難處,那這樣就沒有交集。轉個念頭什麼事都沒有,體恤他的不容易,讚歎他的不容易,肯定他的付出。一肯定:沒有、沒有!我們還是有很多不足。讓人家更有積極性去付出,同時,他們自身也會自自然然,提起一種自我反省、自我再提升。因為人家一稱讚會誠惶誠恐、受寵若驚:還有很多不足。所以人與人相處,不要吝嗇於給人家肯定、給人家讚美;不要變成只會嚴苛的批評要求,這樣不好。要練習口吐蓮花,常常都是給人肯定,給人信心的言語。 第二寬以待人,要不計較,學習聖教首先要從心地,拓寬心量做起,不能心量狹小,走到哪鐵定跟人家斤斤計較。聖賢人都是胸懷天下,大肚能容,要從心上學起,怎麼學?剛剛我們講,念念為對方著想,就是具體的做法。包含遇到事情不要跟人家計較,肯吃虧,這個也是在拓寬心量。或者看到別人的優點稱讚,看到別人的善事、好事稱讚,心量就大。因為我們假如沒有明白做人的道理,在這個時代成長,嫉妒心是很容易起來的。諸位學長,有沒有人沒有嫉妒心的?請舉手。我想可能是七十二賢再來,不然他居然沒有染上嫉妒心,那太厲害了。我是很早就染了,看到別人考得好:有什麼了不起,運氣好而已。那這個嫉妒心就增長。多看看、聽聽古聖先賢他們的行誼,會讓人起慚愧心。 記得看到明朝的楊翥,他是做到尚書的職位,尚書就是現在的部長,那都是國家重要的幹部。他確實充分展現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像他們鄰居,把房子都建到他們家的屋頂上。一下雨,隔壁家的雨水都打在他們家。然後家裡的人就很不能接受,就在那裡發牢騷,他笑一笑說下雨天少,晴天比較多,沒關係。好像很多事情,心量一拓寬就沒事了,天下本無事,是我們不肯拓寬就有事了。說到這裡就想到,我們安徽桐城,有一個名勝古蹟叫六尺巷。那是清朝張家,他們好幾代都是宰相大官,張英他們家就住在桐城。可能大家比較熟悉另外一個人,叫張廷玉,你們也不知道,那是雍正時代的一個名臣。剛好隔壁家建房子,建到他們家裡面來,他們家裡的人就寫一封信到京城,去讓父親了解。那一般聽到:豈有此理,怎麼建房子建到我們家裡來。可是你看張英看完了,就給家裡寫了一封信,「千里家書只為牆」,就為了人家圍牆蓋過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秦始皇他當了皇帝,又怎麼樣?現在不是化為黃土?所以人生什麼都帶不走,有什麼好爭的? 結果家裡的人一聽、一看,以前的人,父親的話不敢違背,有孝道的承傳,不只不跟他計較,自己家退三尺,你們要蓋給你們蓋,退三尺。結果對面也是官員住的,他看張家退了三尺,就你們君子,我就變小人,我也退三尺,所以就退出了那個六尺巷。這個故事也證明我們剛剛說的,對方貪,你不貪,他生慚愧心;對方爭,你讓,他生慚愧心。這歷史當中都可以證明,人都有良知的。剛好有機會,我真的去走那個六尺巷,發現一件事情,汽車在六尺巷裡面只要看到有人,他馬上連動都沒有動,他就把車停下來,等行人走過來,他才走。因為在那個巷子裡面,假如車子、摩托車繼續這樣開,對方會怎麼樣?可能會有壓力。所以他們也懂得讓,不要讓人家有壓力。所以一看到人他先停下來,等人家走過去,前方沒有人他再走。我說這幾百年之後,讓的風氣還在這個巷子裡面。 所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處世待人的精神,有沒有在自己的家族承傳?我們最近很多學長們在「述祖德」,他的父母很勤奮,他的爺爺奶奶樂善好施,從他們的身上都看到祖輩父母德行的承傳,所以他們的父母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的風範對得起後代的子孫。那像張英這樣讀聖賢書的人,他的精神幾千年還在為人們所稱道跟效法,這一生沒有白來,這是有意義的人生。楊翥,您看他轉個念,哪有什麼事要去計較,他厚道到什麼程度?隔壁生了小孩,小孩子很怕聲音驚嚇。他因為每天上朝都是坐驢子,但是驢子有時候會叫,他怕驚嚇了嬰兒,他就把驢子賣了,自己走路這不簡單,他是官員,一般官員都有官氣,我高,人家低,他居然替一個孩童著想。我們看到什麼?他們的仁愛心是沒有分別的,他們對人的恭敬心是沒有分別的,這才叫真心。對他很好,對這個人不好,那個不叫真心,那叫分別心,那叫愛憎的心。可是他真的對他很好,他對他很好是現在,假如對方不合他的意、不照他的意思做,或者是回饋給他的他不滿意:我對他這麼好,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那愛會變成什麼?恨。相處久了,會不會很多不歡喜的地方?那不就變恨。所以那個愛也是貪愛,不是真愛,真心一定跟不分別相應。 所以對人平等恭敬、平等慈悲才是用真心。大家冷靜去看看,恨都從哪裡來?開悟了沒有?恨都從愛來的。今天一個不認識的人,他剛好不高興罵你兩句,你會痛苦三年嗎?不會!算了算了,不要跟他計較了,可能他買股票輸得很慘,你不跟他一般見識。但是假如是妳丈夫,突然有一句話,讓妳深深的不能接受,跟他冷戰二年都有可能。那個怨恨從哪裡來?所以諸位長輩、學長們,我們現在心上還有怨恨的人,不是他變心,是誰變心?是我們變心。要調整到本來的初衷去待人,始終如一才對。但我們冷靜觀察自己,請問我們對成人守信用,對三歲的小孩守不守信用?假如不守信用,那這個對成人守信用也有點怪怪的。為什麼對他守信用?我要不守他的信用,我以後跟他借錢就借不到;他出去講給別人聽,我名氣受損。可是那三歲的孩子,他可能對我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先糊弄他幾天沒關係,這也是錯誤的態度。 《德育故事》裡面「郭伋亭候」,非常有意義,他是一個漢朝的大官,孩子們看到他應該是慈眉善目,這都是會互相交感的。諸位學長們,你們有沒有遇過,一個小孩子看到你一直哭,不敢走近你?這個時候你要反求諸己,可能身上有殺氣。郭伋,孩子看到他就很喜歡,統統圍過來:大人,你下一次到我們這裡來(送他走)是哪一天?他算算日子:某某天我會來。就放在心上,結果他早回來了一天,為了實現當時候給孩子講的承諾,是哪一天來,他在城外的亭子裡,過了一夜才進來,他不願失信於小孩。所以這是平等恭敬才是對的。從楊翥對一個孩子他那種體恤入微,我們可以想像他當官,那一方的百姓是非常有福報。 後來有一天又發生他們家的祖墳,古代的人都很慎終追遠,對自己的祖墳都還派人去看守。剛好小孩不懂事,把祖墳那個墓碑給推倒,那個守墳的僕人趕緊回來:大人,我們祖墳的碑被小孩給推倒了。結果他並沒有生氣、計較,他還趕緊問:哪一戶人家?就跑到那一戶人家去了解;孩子有沒有受傷?首先關心孩子。講到這裡,我們就想到孔子家裡失火了,孔子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傷人乎?」有沒有傷到人,身外之物沒有放在心上。馬廄失火,可能馬就沒有了,等於是你的一台豪華轎車沒有了,心不心疼?你們都不心疼,佩服佩服,那可能是幾年的俸祿才夠買一匹馬。所以人修養在哪裡看到?突如其來的事情就看到他的心地功夫,完全沒有那種指責別人的存心,都是處處為對方著想。所以問完,沒受傷?然後沒事、沒事,不要害怕,交代他的父母看好這個孩子,不要再讓他做出這些危險的動作,怕他被壓到。我想當下這父母慚愧又感動,這樣的好官,一點都不指責他們,還關心他們的小孩。楊翥不計較,從這幾個事例當中,我們就很感佩。 他的嚴以律己,其中有一個例子,他有一天睡覺,夢到自己走到一個果園裡面去,結果摘了人家兩顆梨子吃。他醒過來以後非常的自責,說夢中沒有經過人家同意,摘兩顆梨子,就是我平常這個義跟利分不清楚。結果幾天不吃飯處罰自己,嚴以律己。諸位學長,故事聽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改天作夢夢到不好的,有這些妄念、邪念,隔天面壁思過,或者餓一餐不吃飯,印象深刻。但也別餓得太嚴重,不然到時候作夢都是夢到肚子餓。從這個事例我們就看到,古人自我鞭策是非常嚴格,為什麼?他們非常清楚人一天萬境交集,念頭一不覺察,一個念頭錯了,整個錯誤的念頭就一直相續。就像剛剛我們舉的例子,不能換位思考,一直盯著對方的錯。他會放大,不只放大,又講給別人聽,是非愈來愈多,沒事變有事,小事就變大事。所以這個錯誤的態度念頭要止住,或者是憤怒要止住,不然無法收拾。 「忿如火,不遏則(上節課講過)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你們沒有背起來,因為你們覺得還有明天可以學。所以我有個建議,下節課請諸位學長上來講,我保證這個禮拜你看到什麼都記起來,所以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我們以前在學校教書,趕鴨子上架,自己的積累都不夠,但是每天都得上課,都被逼出來。你們的日子都很太平,這些句子說不定你今天記起來了,當天回到家,就一個人遇到那個問題,你這句話一出去,像一個甘露水、清涼劑一樣:謝謝你,我真是茅塞頓開。你這句記住的話就功德無量!你看一個人氣得不得了,忿如火,不遏則燎原,你會把自己的福報跟你家裡的和諧都燒掉,他突然冷靜下來。因為現在這些好的教誨,人他假如沒有遇到緣分,他可能忙忙碌碌四、五十年都還沒有學過。所以當時我們辦一些講座,尤其印象最深,看著那七十幾歲的老人,拿著《弟子規》的課本在那裡流眼淚:我都七十幾歲了才剛學到,我要好好學,我七十歲才開始學做人。我們炎黃子孫講出這樣的話,你看祖宗有多心疼,代代都留給我們,就這幾代忽略掉。 所以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要有志氣、要有使命感,我們把漢學院好好辦好。大家注意馬來西亞漢學院代表什麼?馬來西亞的華人要承擔起來,任何因緣有主伴關係,主就是主角,伴就是配角。所以馬來西亞漢學院的主角,就是馬來西亞的華人,你們不要覺得我在推卸責任,我不是這種人,你們要相信我,我當配角也會很賣力的,嘿休、嘿休我也很賣力。但是你要看這個主角、主人愈盡心盡力,你能感召更多全世界的華人來共襄盛舉。假如主人都不積極、都沒有使命感,人家說來了之後,我看也幹不長久,我看先考慮考慮、先觀察觀察!任何因緣都要了解主伴關係。假如這個因緣是我們負責,我們絕對當仁不讓去承擔。今天你們回家可能會作夢,夢到要上台講課,你就突然夢到自己在那裡一直看書、一直看書,醒過來以後,就從那天開始不使一秒鐘空過、不使一句話空說,好好努力。我們早一天有智慧、有學問,遇到我們的有緣的人、跟學生就早一天得利益。 宋朝是文人政治的時代,出非常多的宰相名臣,我們熟悉的,范仲淹先生、司馬光先生,還有韓琦、富弼、王旦、王曾,這都是我們非常仰慕的名臣。他們的身上都看到宰相肚裡能撐船。像富弼,其實富弼這些名臣,都受過范仲淹的教導跟栽培。范公最大的貢獻,培養了朝廷很多的棟梁,還有辦義學。他把他們家那個風水寶地捐出來蓋學校,聽說現在也是名校,好像歷朝歷代,他那個學校、那個地方出的狀元,好像就有八十幾個人,進士就幾百個人。富弼小時候就看出肚量,不跟人計較,有一天有人在罵他,結果他的朋友就過來跟他說:他在罵你。富弼說他可能在罵別人!這個朋友說他指著你的名字罵,指著你的名,一個字都沒有錯。富弼說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就沒有放在心上。我想這個罵的人,假如後來有聽到別人轉述到這個情況,可能也不好意思,不再罵了。看人家一點都不計較,怎麼可能還罵得下去? 所以人跟人能罵得起來,就是雙方都動氣,愈罵愈來勁。人與人會打架也是這樣,就愈打愈來勁。假如一個人打,一個人都不還手,他打幾拳他打不下去了,不好意思,他的怒氣就下來了。我們師長就有講到,人家打他,他從來不還手,對方假如推的力量太強,他就倒在地上,結果後來就打不下去。而都不跟人衝突,上司最欣賞,領導人最欣賞這樣的人。因為領導人他看的是大局,他知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都會提拔那些不會跟人衝突,會為大局著想的人,會栽培這樣的人,考績都會給這樣的人,甲等的考績,馬來西亞的考績叫A等的考績。所以不跟人計較吃不吃虧?一點都不吃虧。反而你不跟人衝突,所有旁觀者看到的,都是欽佩,都是認同你這樣的處世態度。 剛剛講到的韓琦,也是不跟人計較,曾經人家贈送他玉杯,用玉做的杯子很珍貴,他也不佔人家便宜,也是用很多錢買了一雙玉杯。有次招待客人,那客人都是官員,官員當中的下屬,有一個不小心撞到桌子,把他兩個玉杯給摔破。大家都知道,他高價買回來的玉杯,當場所有的客人都傻了,那個下屬嚇得發抖,跪下來求饒。結果韓琦(他封魏國公),魏國公還帶著笑意,把那個人叫起來:別那麼緊張,每一樣東西它能用多久都是有定數的。今天就是這個杯子該壞的時候,你又不是故意的,來,起來、起來,大家吃飯、大家吃飯,大家喝酒,沒什麼事情。這個寬以待人做到家了。 又有一次,魏國公他在看書,好像也在寫書信。旁邊的士兵幫他拿蠟燭,這個士兵拿著蠟燭,稍微有點分心,就一分心,不小心蠟燭燒到了他的鬢髮。魏國公繼續做他的事,只是一個手勢,把那個火給熄掉,繼續專注的做他的事情。結果過了一會兒,他可能發現一些動靜,一看那個士兵換人。他說你怎麼換士兵了?他剛剛拿蠟燭把將軍的鬢髮都燒。我們換人。把他叫回來,他已經知道如何不燒到我的鬢髮,他會拿得很好,趕快把他叫回來。不跟下屬計較更重要的仁慈,因為他能推想到,這個士兵假如真的被叫下去了會怎麼樣?一定會被嚴格處罰,所以不計較。我想光是這件小事,就振奮整個軍心,這個事情一傳出去,我看士兵可能哭成一片,太感動了。這麼好的將軍,都要跟隨他。那打仗就在一個士氣,團結一致,士氣如虹。 所以有段格言講得好,「大其心,容天下之物」,沒有不能包容的,根本就不可能去計較。「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這段話看古人處世的那種氣概恢宏。「萬物一體,謂之仁」,儒家就是教我們契入仁愛之道,把萬物都當作自己一樣愛護,不止人,還有一切生命,謂之仁。普天之下沒有不能包容的人,沒有不能原諒的人,沒有不能愛護的人。還要虛心受天下之善,比方說一個長期講學的人,講學跟教學不一樣,講學是上台講堂課。教學是什麼?教學相長。而且教字是以身作則,手把手帶才叫教學;講了課沒有帶學生叫講學,不叫教學。而且以前在私塾的教育,私塾老師都是跟學生住在一起,那個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大。而長期在講課,假如講的內容,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提升自己,第四個下的心地功夫,進入「不傲慢」。從《禮記》開篇「曲禮」,就講「毋不敬」,對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就不可能傲慢。《易經》六十四卦,只有一卦「六爻皆吉」,就是謙虛,謙虛就對治傲慢。哪些表現是傲慢?比方瞧不起人是傲慢,比方我佩服的人我才尊重這也是傲慢。那不佩服的就不尊重了?那不還是用高下心在看人嗎?學聖教的人,要看到人家的本性,不要對人有成見,對人有成見也是傲慢。那是習氣,習氣是可以改的、可以放下的。他本覺本有,他本來就有明德、本善,他一定可以恢復。所以要對待每個人,都把他當聖賢看,一樣的尊重,那我們這個態度不就給他信心嗎?而當我們去尊重別人,坦白講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順我們的性德,對別人不尊重就隨順傲慢,那是不愛自己、糟蹋自己。要平等恭敬,不能說什麼我佩服的我才恭敬。 請問大家,經典裡面有沒有這句?所以他都不照經典做,傲慢。都照自己的意思,不照聖人的意思,就是傲慢,自我的主見非常強。所以隨順聖賢經典的教誨,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隨順自己的想法、看法,這是學聖教第一步一定要踏出去。孔子「述而不作」,他所談的都是經典,沒有說自己的看法、創作,然後首先來要求自己,這些經典要求自己。好批評是傲慢的表現,很武斷,看到什麼就馬上判斷,一定是怎麼樣,很可能會判斷錯,這一形成習慣就愈來愈傲慢。武斷、批評這都不好,對自己、對他人的殺傷力太大。有一句格言說得好,「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行非常好的人,這一句也可以讓我們勘驗自己的修養,「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刻薄、傲慢),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觀德於忍,觀福於量」,德行好他度量一定大,其心和平,對人都是包容、信任。見人皆可取,看人家的優點,口中所許可者多,坦白講都看到人家的好處也要練習。 這個道理很好,我也很想看人家的優點,可是好像都看不到,因為習慣看人家缺點。慢慢訓練,每天寫看到誰的優點,每天寫、每天寫,慢慢的欣賞別人優點就變成習慣。德薄,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都是批評,都是瞧不起人,都是記恨人家,故目中所鄙棄者眾。德薄就表現在他的傲慢上面,包含常常跟人家爭對錯,也是傲慢。好為人師,別人都聽不下去了,就一定要跟人家講,這也是傲慢。為什麼會傲慢?原因當然有很多,我們剛好《群書治要》課程,有講到「度量」這個章節,對傲慢有比較多的探討。這裡就舉幾個比較普遍的心態,就是高下見,慢就起來,我高,人家低。所以我們學聖教,假如肯領納於心就調伏傲慢,像《弟子規》講「聖與賢,可馴致」。大家都可以成聖賢,有什麼好傲慢?《弟子規》說「凡是人,皆須愛」,我們對人都沒有友善的態度,就沒有落實《弟子規》,有什麼好傲慢?「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勿諂富,勿驕貧」,不要人家沒有錢你就驕傲,或者沒有學歷就驕傲,這樣不好。人很容易因為外在的條件比人家好,傲慢;或者覺得自己的學問、道德比人家好,傲慢。 坦白講傲慢對人就沒有學問,也沒有德行了。有句話叫「文人相輕」,那已經是給文人戴高帽了是吧?相輕的人就不是把書、把經典真正讀進去。首先「毋不敬」就沒做到,那是什麼?有名無實的讀書人,那要折福的。所以假如我們告訴別人:我是學傳統文化的。你已經告訴別人,不可以傲慢,一傲慢就折福,名不符實。「名者,名亦福也」,我們有這個名,沒有做那個實,福報就在花掉。像我的話要調伏得快,不然因為我虛名在外,所以就長不胖。要趕緊實修,德行要趕緊跟上。所以這個高下見,包含頭髮比較烏黑亮麗,也會傲慢,對,不然女孩子怎麼都一直要給人家欣賞一下?學聖教的人所在之處,要讓人家生歡喜心。你一頭烏黑亮麗的黑髮,假如遇到我,我白頭髮都好幾根,我不就很自卑嗎?包含身高也會傲慢、學歷也會傲慢、雙眼皮也會傲慢,是吧?所以人在這種攀比的社會,不傲慢你真的不是普通人。你學了以後,一直觀照才能慢慢把它去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清清白白的來,幹嘛要染這麼多惡習?真是對不起自己,要慢慢善觀己心,把它放下。 還有一種傲慢,叫卑慢,比方說從小家裡沒錢,被人家取笑,產生心理的障礙。大學畢業一出社會拼命賺錢,賺到錢以後買大房子、買大車子,炫耀給人家,好像以為這樣,可以撫平自己內心的這種遺憾,錯了。為什麼?他房子再大,有沒有人房子比他大?那他不就又要痛苦。他車再好,還有人的車比他好。所以假如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好像要掩飾自己的自卑,然後去掙一大堆錢、去讀很多書,然後取得這些外在的條件,那樣的人生累死了,人比人氣死人而已。人不是因為外在的條件而尊貴,是因他的行為而尊貴!多少國家的領袖,背後被人民罵得死去活來,那有什麼好尊貴?我們感覺那是可悲。為什麼?他對不起自己、對不起人民。你看許哲女士她有什麼社會地位?對,她也沒有當科長,她也沒有當經理,她也沒有這些地位,但是她為什麼是國寶?她無私無我,因行為而尊貴。我們的行為跟經典相應這才是尊貴,不是去跟人家攀比,要把人家壓下去,那個方向目標都錯了。 這些傲慢的態度怎麼對治?第一,跟聖人比就不容易傲慢。「德比於上則知恥」,慚愧、知恥都來不及了,還有什麼好傲慢?假如我們傲慢心起來,就起一個觀想:孔子、孟子、聖賢祖宗,你們一定都看到我的傲慢了,我實在無地自容,我還告訴你們要成聖成賢,居然還順著自己傲慢。這樣慚愧心就起來。這幾天我們共學班的學長,他們有一個課程是「述祖德」,能把自己父母的恩德、父母的德行、祖上的德行,他能回想起來然後去告訴大家;同時道己過,懺悔自己曾經的不孝跟過失。好多的學長分享當中都提到,祖宗真的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有個學長,他出生的時候,就沒有見過他爺爺,結果他爺爺幾次到他的夢裡來,他還以為是神仙,因為鬍子很長。就跟他奶奶:那個白鬍子很長,我遇到神仙,她說那是你爺爺。所以孔子在《中庸》裡面講,你看在祭祀的時候「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聖人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身體會壞,靈性不會壞。所以我們的祖宗都很有德行,很多都在更高的境界,都看得到我們,他靈性是往上升。《三字經》就證明「竇燕山,有義方」,那不就是他的祖父來點化他,他改過自新,不然他福都折完、快沒命了。所以人要相信真理,要相信祖先;不要懷疑真理、懷疑自己的聖賢祖先,這一念就折大福報。 我有跟大家舉過例子,有個新疆的女士她的老闆學傳統文化很慷慨,印了很多書跟光碟,她有點貪小便宜,每次都拿很多,拿了以後又不看,放在床下。突然有一天她女兒說「媽,我夢到爺爺」,就是她公公,「爺爺說(她女兒三歲)趕快把你床下的書拿出來看,尤其《了凡四訓》要看。」她嚇壞了,因為她女兒不知道她床下有書。祖宗都在護佑,剛好她那時候動了念頭,想跟她丈夫離婚,她公公就來了,後來還滿認真。所以我們中華民族很清楚,有祖先、有天地的這些神明,所以大家到鄉下地方都還看得到,敬天、敬地(敬土地公)、還有敬灶神(灶神爺記錄善惡)、祭祖先。人有這樣的恭敬心他就斷惡修善,不敢放縱,這都是很可貴的文化。所以第一點跟聖人比,師長教導我們,學儒就學孔子,就從今天開始,不是跟張三也不是跟李四比,是跟孔子比,這決定不傲慢,因為還差一大截。趕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其後」。就是感覺跟不上夫子,差距太大了,趕緊要勇猛精進,追趕上去。所以師長這句法語很得受用,「學道學老子」,以老子《道德經》為標準;「學佛學釋迦牟尼佛」,以這三教的聖人為榜樣。像我們從事教育工作,釋迦牟尼佛一天教八個小時,教四十九年,我們就往這個目標邁進,哪還有時間傲慢! 第二,傲慢容易在學習聖教的過程,會起現行,聽多了可能拿道理去看別人、去要求別人,這也容易傲慢。所以我們讀經也好,聽經也好,要有正確的態度,自己是當機者,是講給自己聽的。哪怕自己是跟大眾分享課程,講課給學生聽,那也主要是勸自己。而且勸完大眾,要提醒自己:我講的這個道理大家都聽到,假如我沒做到,人家看到了笑話,人家看到了對聖教沒有信心。自己就戰戰兢兢,更不可能傲慢。要有只有自己一個人是學生,其他的人都是老師,其他的人都是老師就不可能傲慢,這些心態都對治傲慢。真是如此,孔子就是這麼教的,我們要會用,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那他的善是我的老師;「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的不善也是我的老師。不同人,善、惡人是老師,同一個人,他有善有惡,他的善也是我們老師,他的惡也是我們老師。比方說這個人他脾氣大,那他就提醒我不要像他一樣,他不也在教我! 而且假如我們看到一個人脾氣大,不斷鞭策自己不要再發脾氣,我跟您保證,你完全把脾氣調伏掉。你又跟他是同事,或者是你的家人,他一定會感動,因為他看到你一直在改。人都有良知,一個大逆不道的人,你罵他不孝,他也生氣;你說他孝順,他還挺高興,他都有良知的。要轉,這個心態不轉都跟人對立,他傲慢,你就看他傲慢。其實一個人傲慢,能讓我們不高興,我們也傲慢。「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蘇東坡這個故事很啟發人。這個人脾氣真不好,我們的脾氣也起現行,那還能講別人?所以「工於論人者」,都是論斷別人就傲慢,「察己必疏」,看自己就更不用心,甚至還給自己找藉口都有。孔子教育他的學生子貢,口才這麼好,又那麼有錢,坦白講是很容易起慢心,所以看到學生在批評別人,夫子抓住機會點:端木賜,你很賢德了嗎?我在自己身上下功夫,都覺得時間不夠用,你還到處批評人。這個機會點抓得非常有智慧,所以往後看到任何人的過不能動氣。 首先好,他有這個,我全改,感動他,不辜負他給我的啟示,多好!仁者無敵就不跟人家對立,也不跟人家衝突。這是真正落實《弟子規》,「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把它改掉。所以盧叔叔他讓我們很佩服,他說他要做改過的專家。我記得,一直以來長輩是我的父輩,智慧又那麼高,德行又那麼好,常常都問我們:你覺得我身上有什麼缺點,你給我指出來我改。這麼謙退!我們講到這裡來反思一下,我們有多久沒有問另一半:我有沒有什麼缺點,你可不可以幫助我?要問這句話以前要找一家咖啡店,要表現誠意。或者我們是當領導的,我們多久沒有問下屬:有沒有哪些做得不妥?那才是一個領導者受諫的態度展現出來。假如很久了,那鐵定我們很謙卑受教的態度,還是不足的。 而我們在學習態度要了解,傳統文化是實學,是君子之學。在《荀子.勸學篇》說到,「君子之學也,入乎耳(從耳朵進來),著乎心」,這段話提醒我們不能學錯,內化到自己的心裡去了,時時觀照這句教誨。「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君子求學的態度,耳朵聽進來,放在心上,時時觀照,時時落實,真的做到了布乎四體,他表現在舉手投足,誠於中,形於外。你看他言語柔和,你看他任何人的需要,他非常敏銳,主動就去幫助。我們有時候看很熱心助人的人,我們坐在他旁邊都有點不好意思:奇怪了,他怎麼都能夠看到這麼多需要?自己都慢半拍。這就是他布乎四體。形乎動靜,一個人有涵養,他不只一言一行讓人感覺到如沐春風,連他不講一句話,都給人很好的感受磁場。師長有說,他的老師章嘉大師,說在他老人家身邊一句話都不講,身心舒暢。用科學講叫磁場非常好,形乎動靜。那小人之學入乎耳,還沒有入心,都沒有先從自己修身做,就出乎口,可能就去好為人師,或者是指責別人、批評別人了。口耳之間只有四寸,怎麼可能可以修養好自己七尺之軀?心是主宰,所以這些教誨首先要先入心,要用心去落實才行;不然都變記問之學,或者只是賣弄口舌而已。賣弄口舌變成毀謗聖教,人家說那個學的都是講而已,都不做,這樣是有過失。所以我們學習的態度入乎耳,著乎心,學一句實實在在去做一句,布乎四體。 我們具體來談一些,比方說批評怎麼對治?批評是傲慢的表現。我們有個學長,講到他父親教導他:一個人你沒有認識三年,你不要批評他。這個教誨非常有智慧!一個人都沒有認識三年,怎麼會知道他心裡想什麼?看到他一個動作就判斷,看到他一個動作就批評,這個一定會批評錯的,人家可能是善意,我們還覺得人家做錯。所以這個家規很好,剛好我也聽了,我也要來效法,就是他父親這個教誨跟我有緣。也可以教導孩子,他會用心去觀察、去學習別人的優點,但不武斷馬上去下判斷。而這個批評首先對自己不好,好批評的人那個慢心一直增長,自己就墮落。第二,真正經歷過人世間很多團隊的事情,就知道這個時代做事容不容易?不容易。為什麼?人失去善惡是非的標準。我們不是從小學經典,所以要建立共識就相對困難。而且人的福報又比較淺,沒有福報要做事情,往往很多條件不具足。所以這種種分析,要成就一件好事就已經很難,我們還常常批評,對於那些付出的人會不會打擊他的信心?會不會打擊他的積極性?會。所以有大局觀能看到現在成事不易的人,他決定不亂批評。哪怕真的有不足,私底下先肯定對方,然後很委婉假如怎樣就更好。對方得到你的肯定,他更積極,你又給他建議,他很歡喜接受,就對了。 不然事情已經很不容易了,好還沒肯定,劈里啪啦就批評了好幾點,那做的人心寒。你說他真的做得不夠水平,你有沒有去了解,他只有一個禮拜的時間,他又不是兩個月。所以好批評一定要改,不然這個口造了很多孽。人馬上下判斷的時候,請問客觀條件都了解過了嗎?所以人都不夠冷靜,會被習氣牽著走。你都客觀了解,保證你不會批評,為什麼?你的動機是為了對方好、為了整個團體好,你怎麼會批評?你會善巧的該肯定的肯定,該鼓勵的鼓勵,該提醒的提醒,對了。批評會傳染,「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一個孩子、年輕人聽一個大人批評幾句,他就學會了;你要讓他學習好學,跟著你三年還不見得學得會。認知到這一點,在孩子面前,在下屬、在年輕人面前,絕對不做錯誤的示範,不然我們沒有資格做領導,也沒有資格做長輩,你已經把他帶壞了。所以教兒教女先教自己,當父母哪有那麼容易?當老師、當領導哪有那麼容易?我們只是有個名而已,實是什麼?實是理智,實是念念為他想。不是逞口舌之快,情緒化的人已經沒有資格當領導跟老師,是我們有那個福報坐那個位置,但是更要警惕我要名符其實。所以君親師都得學,祖先給我這個福報,讓我可以做老師,學生信任我、家長信任我、國家信任我,對得起這個信任,那人就謹慎,不會放縱自己。別人叫我們老師,我們還給他錯誤的示範,情何以堪? 剛剛分析的,批評,自己墮落,打擊付出的人。再來,你一批評聽到的人又對當事人起成見,不是搞得團體失和嗎?實實在在講誰能聽了話,心裡不落痕跡的,我聽了就過了,我不會放在心上。這樣的功夫我也服了你,那也不簡單。那一落印象不就造成成見,師長老人家,人家要講這個批評的話,他馬上說好了,你不要講了,我一輩子都記他的好。智慧!人家一講,他怎麼說你,你知道嗎?你趕快說,他怎麼說我的?完了。師長又提到,假如你一下叫他不講交情又不夠,他惱羞成怒也不好。我知道了,這事我知道也是善巧,甚至再補一句,他對我很好的,哪裡好、哪裡好,對方就講不下去了。還有不適合勸他:對不起,我上個廁所。離開就好了!人要有自知之明,聽了以後會落痕跡還聽,那還是隨順習氣。師長當時跟三個老師,那是台灣當代的高僧大德,學問太好了。學問很好,很多人嫉妒,會毀謗老人,你看師長那麼年輕,就有這些應對的智慧,他不聽,不然把自己跟著這麼好老師的機緣,都給毀掉。尤其人容易先入為主,除非你自己慢慢調整到,你不容易落痕跡、不容易受他影響,聽了以後很客觀的去判斷,你有這個功夫那就還行,還沒有以前,要有自知之明。像我們認識一些長者,他們好像包青天一樣,斷案很厲害。甚至我們在跟他講的時候,心偏了,他馬上就看出來,我們就講不下去,有德行的人這個功力。 再來,批評從大局來講,會影響整個團體的和睦。有大局觀,就慢慢會調伏自己這個習慣,自愛、愛人、愛團體。批評跟勸諫不一樣,勸諫的動機是為他好,而且還會抓場合,還會抓時機。言語還會怡吾色,柔吾聲,這個叫勸諫,這個叫護念對方。批評就是自己不高興,逞一時之快而已。再來,武斷很容易誤會別人、錯怪別人,這個都慢慢從生活當中,從自己的習慣、念頭當中去調伏。剛剛跟大家寫了這一段,「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都看人家不順眼,「故目中所鄙棄者眾」,關鍵是內心缺乏忠恕。所以師長老人家,在儒家當中提取了四個字,這四個字就含攝儒家一切教誨,在佛家找了四個字也含攝,儒家「仁義忠恕」,佛家「真誠慈悲」。人刻傲、武斷,武斷到底要證明什麼?我跟你講,他一定是怎麼樣,到底要證明什麼?這樣去武斷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我覺得應該冷靜想想。對自己、對別人沒有好處的話跟事情不要做,不然就是隨順習氣,不然就是愚痴沒有智慧。 自害害人幹嘛做?所以變成什麼?缺乏忠恕。忠是什麼?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對方,「盡己之謂忠」。盡力都來不及了,幹嘛批評、幹嘛武斷?所以缺乏忠。可能有人會講,會!我對那些好朋友我盡心盡力,那些人我看不順眼我不盡心盡力。請問大家,他對那個好朋友真的是忠嗎?這個值得思考。忠這個字怎麼寫?心是中,是中庸之道。這個人幫,那個人不幫,他已經不中,哪有忠?可是他也很盡力。那是什麼力量?愛憎那個愛的力量,那個叫好惡的動力。我喜歡他就盡心盡力幫他,告訴大家喜歡會不會變?不是真心都會變。我恨那個人,保證他前面先愛那個人,愛愛愛有條件的,對方都不回饋他,他就恨,那哪叫道義?那騙得了別人,真正明眼人騙不了。所以沒有平等慈悲都不是用真心,不要被自己騙了,那是最可悲的。明明自己不是忠義之人,心裡還常常想著自己忠義,那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態錯在哪,怎麼提升? 所以人時時是分別心作用,這個人對你比較凶,你都對他很客氣;那個人對你很柔和,你失約都對他失約,反正他又不跟你計較。那不是人都分別,欺善怕惡不就表現出來了。對你好的人,你要更恭敬他,才是對的態度。反正他也不會罵我,那不好。從這些處世待人的應對,我們內心深處還有很多習氣要調伏。「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這段大家回去念《了凡四訓》,這個開解的什麼是端、什麼是曲,開解得非常好。真心,不夾雜絲毫的諂媚、絲毫的目的、絲毫的貢高我慢在裡面。所以能忠,只想著怎麼盡力去幫這個人、幫這件事,不會批評。恕是寬恕,不會放在心上,甚至什麼?這個恕道「如其心」。雖然人家沒有做好,但是不會情緒化的把他全部否定,還會看到他的存心,還會看到他的難處,先給予肯定,然後來協助他。所以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 再來,對治傲慢,老人家有句法語,叫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別人錯為什麼對?叫正常現象,他沒有學過,他怎麼會就包容、寬恕?我對的也是錯的,因為我們起一個我對,就要去爭對錯了,高下已經出來,我錯了,我已經被習氣牽著走了當然錯。親人之間是為了爭個對錯嗎?還是為了利益對方?所以家裡不是法院,家裡是講情義的地方,講情就互相疼愛;家裡假如講理,講理就氣死你,這也是通達人情事理。《朱子治家格言》講到,「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常常覺得自己對就是傲慢,不懂得反省,因事相爭,已經衝突了,焉知非我之不是,我有沒有錯?我錯得少,我才錯兩分,他錯八分。那還是錯,人有錯他只要想那個錯,他就不好意思,他就不會繼續生氣。所以說我錯得少,坦白講他沒有認錯,他還是盯著他錯得多。人只要覺得自己有錯,慢慢氣焰就下來。不然再繼續思考:我咬著他八分錯,他會咬著我兩分錯,那個狗咬狗很難看!各相責,天翻地覆。 用一句成語來講就很容易了解,一個巴掌拍不響。很有道理,兩個人能吵得起來就是什麼?水平差不多,叫半斤八兩。那水平差不多有什麼好傲慢的?有什麼好爭的?這麼一思考,心就平了,不好意思。有人就會說,那有沒有一個人都沒有錯,都是對方錯?有,完全沒錯,就對方錯。那個沒有錯的人不是吃虧了嗎?保證他不吃虧,他會怎麼樣?他會變聖人,福慧圓滿,怎麼會吃虧!人有時候思考事情都不夠深、不夠遠,都是一時間我受不了了,別跟我講了。舜王都沒有錯,沒有錯他還認錯,這才是修養,就賢人爭罪,愚人爭理。愚人爭理,一爭家庭就失和,團體就失和了;賢人爭罪,都是我的錯,別人就一看,他也都沒錯,還自己扛,大家的氣焰就下來了。你看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爭吵,父親馬上去跟人家鞠躬、認錯,這個孩子就流眼淚,慚愧了。 包含我們看五倫關係當中,都有完全沒錯,最後這樣的人成就都非常高,真的不吃虧。舜王智慧成就,福報現前當天子。《德育故事》裡面,「張李丐養」,她先生很早就過世了,留下一個婆婆又瞎,瞎了眼而且脾氣又大,常常還罵她、打她。她自己一個女子當乞丐,已經夠難的、夠苦的,還要奉養一個瞎了的婆婆,而且脾氣又大。諸位女同胞,你們入戲了沒有?這個角色讓你演會怎麼樣?最後她成就非常高,無疾而終。當盡所有的錢財幫她婆婆辦後事,辦完削髮為尼,無疾而終坐著,活到八十幾歲就走了,大福報。五福臨門,最大的福就是臨終前沒有病痛,自在的走。 我們接著進入,嚴以律己第五個心地功夫,不疑。這個懷疑首先我們體會、體會,對自己的殺傷力非常的大,人懷疑自己就好像墮到深淵一樣,不知道底在哪?沒力氣了、做不了、學不了,就一直往下沉。老祖先說天人合一,整個大自然跟人心是相交感,大家回想一下,二十年前,很少聽到說哪個都市裡面,突然一個地方有個大窟窿出現,整個房子、車子全部陷進去,連橋都陷進去,你們聽過沒有?現在這樣的新聞不少。人的疑心愈來愈重,疑心愈重地會陷下去,就像人一沒有信心,好像跌到無底深淵一樣。天人合一是真的,不是假的,人心善,風調雨順;人心不善,天災很多。所以老祖宗知道真相,一看到這些亂象馬上反省自己,要求自己改過。首先誰先做?皇帝天子先到天壇去懺悔自己。他這麼做就帶動全國人民也反省,所以很快的那個災禍就轉掉了。 對別人殺傷力也很大,對團體殺傷力也很大。比方今天你一個好朋友,他不相信你,保證當下我們很難過。再來,一個團體彼此之間不信任,這個團體隨時都會瓦解,因為互相不信任。「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沒有互相的信任懷疑了,這個團隊再有一百人、一千人,可以在一夕之間就瓦解掉,很脆弱的。可是假如互相信任誰都不能影響,二人同心,其利都可以斷金,「三兄四弟一條心,門前泥土化黃金」。大家看整個聖教弘揚開來,一開始都幾個人彼此信任,眾志成城。我們體會到了,別人不相信我,我一定相信他,慢慢那個風氣就被自己帶動起來了。別人不跟我和,我一定跟他和,其實誰不願意跟人和?誰願意懷疑別人?你完全的信任那一分至誠就感通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人現在很希望建立自己的自信,而我們觀察到,現在有信心的人不多,甚至那個信心隨時遇到一些境界會變化。首先第一個信心不多,為什麼?我們從小到大都跟人家比,這個攀比的風氣太明顯,比來比去。像我就很沒有信心,第一個,成績不好,小時候成績就考十幾名、二十幾名,回到家頭都不敢抬起來,不好意思。再來,小學畢業身高才一百五十五左右,站在那裡:完了、完了,我會不會跟我媽媽一樣高?每天在那裡跟我媽媽比,媽我怎麼跟你差不多?現在想起來很不孝,要懺悔,對!兒不嫌母醜,怎麼可以嫌我媽媽矮?你看罪業。但那個時候風氣,自己就很在乎,就希望長高一點。所以我到學校去,我們那些女同學有的一百六十幾,初中的時候女孩子先長高,男孩子比較晚,我們那些女同學也不能怪她們,她們也沒學過《弟子規》,每次都走在我身邊來就這樣(比高),我就沒信心。人在這樣的環境,你說有信心,這個人也不簡單,他要不是契入真理不然就是傲慢,不是自信。人只要有攀比,哪有真的自信? 除非他真正了解真相,什麼真相?我本有明德、本有本善,我一定可以恢復,他幹嘛自卑!所以經典可以開人的智慧,開人正確的人生態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我有明明德,我幹嘛自卑?我有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我不自卑了;「苟不教,性乃遷」,我還有習氣,我不自傲。所以經典很好用,幾句話你領納在心裡,你的整個心態就轉了,不自卑也不自傲。為什麼?我有習氣,可是習氣可以改掉,我還是可以恢復我的本善,我幹嘛自卑?「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所以信心一定是建立在真理,決定不是建立在外在的比較條件上。說因為我很高,我很有自信,那你假如到NBA去,那些人都比你高,你會不會沒自信?你說我學歷很高,學歷比我們高的還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信心假如是建立在這些條件上,遲早它要變化,它不是真的。你說可是我先天,比方說我先天是殘障,我怎麼會有自信?很多,我看有些報導,先天一出生,腳就沒有了,手也沒有了,非常樂觀。演講底下那些學生都哭得痛哭流涕,他以自己的人格感到尊貴,他以自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上次課程談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在嚴以律己當中,我們從心地上下的功夫,是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首先我們看不貪,假如貪念不能調伏,我們就變成欲望的奴隸,怎麼可能能去教育好學生、能去感化他人?我們自己就在貪求的痛苦當中,自己不能覺,就不可能覺悟他人。諸苦皆從貪欲起來,人生的苦,坦白講都是求不得。嬰兒一天笑一百八十次,剛好我們一個同事,她的孩子六個多月,她說不止,我算過了,超過。嬰孩每天笑這麼多,結果我們成年以後,每天平均笑不到七次。根本上就是貪欲一直在增加,所以愈來愈多的求不得苦產生。假如我們不貪,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歡喜接受,這個貪欲慢慢就淡了。「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對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歡喜去接受,不管是哪個人、哪個事情都是來成就我的。那在這其中就不生好醜了,沒有喜歡、不喜歡的問題。 假如一切境界都歡喜接受,一切境界,就不能干擾我們的清淨心。人心一平靜、一清淨就生智慧,不生煩惱,所以這個貪要下功夫調伏。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他不會去刻意要求物質上的享受,不然他的貪欲就愈來愈提高。欲令智迷,他怎麼會有智慧?所以儒家強調從格物下手,這個格物首先就是調伏貪念。而且人有時候,不只現在的當下會貪求,甚至會擔心未來,那也是貪求。俗話講說做白日夢,也是貪求未來。所以會對未來希求,或者會擔憂,首先要明白一個真相,就是「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需要去煩惱未來,現在跟未來是分不開的。農夫講,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耕耘。 而我們感受到一個教育工作者,他要教化學生,要教化人心。這教化的教字,教字左邊兩個叉,下面一個小孩,以身作則。醫生醫人身體的病,老師是醫人靈魂的病,所以世間人尊重老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現在人的靈魂出了什麼問題?最嚴重的問題自私自利,不為父母、不為他人著想。現在學生、這個時代人的病是自私自利,那我們怎麼治他們的病?無私奉獻,就治自私自利的病。我印象很深,當時候二OO三年,我剛到海口沒多久,到了一所中學給中學生講傳統文化。兩個小時之後,本來一開始,這些中學生來臉色都不好看,因為被逼來聽傳統文化的課,然後很大的比例手上都拿著一本書,他們想沒辦法,只好坐下來,想說等我開始講,他就開始看他的教科書。但是畢竟孩子還單純,老祖宗這些教誨,符合人性,通每個人本有的明德,愈聽愈感興趣。結果課程結束,學生想要發言,其中一個學生舉手,邊講邊哭,他說我聽學校領導講,這個老師講課不收費。這個學生對我的影響很大,就不收費,就可以讓一個孩子哭,你說這個孩子是不是證明人之初,性本善?可能他在這一生十幾年的歲月當中,他所感受到的現象,是見利忘義。他願不願意這樣?他不願意。我們才付出一點點,就讓這些孩子這麼感動,所以人確實是可以被感動的,得要我們真幹。社會的病是自私自利,我們完全犧牲奉獻。 所以湯恩比教授有講,「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仁義,哪有想自己?大乘佛法慈悲為懷,念念為眾生。湯恩比教授說,他研究人類的歷史(他是世界歷史專家),有三個人無私奉獻,第一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師,他教書四十九年沒有間斷,一天講八個小時。金氏世界紀錄,應該評釋迦牟尼佛是全世界第一的老師。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個老師教四十九年,每天講八個小時,沒聽過?連大年初一都沒休息,連除夕夜都沒有休息。第二耶穌基督,你看,為人民受苦,釘在十字架上。第三甘地(印度的甘地),甘地以和平的方式,取得國家的獨立,請問少死了多少人?這也是很值得敬佩的。湯恩比教授期許孔孟學說、大乘佛法救世,又舉出了這三個榜樣,我想我們身為炎黃子孫應該有方向、有目標。能無私,絕對不貪,生活知足常樂,吃得飽,穿得暖,有一個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夠了。因為把精力耗在物質的享樂跟追求,靈性、智慧是會下降。真正人的靈性提升,他不打妄念,一天吃一餐、吃兩餐就夠了,不需要消耗這麼多能量。所以大家不要看到,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就嚇得半死,其實他們那樣的生活是非常自在的。 我們又談到「不瞋」,不瞋恨,不亂發脾氣。《格言聯璧》當中有講到「忿如火」,一個人的憤怒像火一樣,「不遏則燎原」,你不遏止它、不調伏它,那個怒火可以把整個草原全部燒掉,森林全部燒掉。有人因為一個怒火不能調伏,最後夫妻離婚,孩子家庭破碎,這樣的情況很多。所以老祖先教誨我們「窒欲」,節制欲望,不貪;「懲忿」,要調伏忿怒,這不瞋。上次跟大家談到六忍,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其實我們要了解,貪瞋痴慢疑它都是依附在我貪、我瞋、我痴、我慢、我懷疑,所以這些煩惱有個賊王,俗話講「擒賊先擒王」,把自我中心給砍斷,念念為他人,貪不起來,瞋不起來,這些習氣起不來了。這是上根利智,直接從根本下功夫。諸位學長,我們從今天開始練個功夫,念念為他人著想。我們練一個月再來分享一下,很有味道。我們理有頓悟,體會到都是這個自我在作祟,事要漸修,在每個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去發覺:又是我瞋、又是我貪把它放下,為人想。 第三「不痴」,不愚痴,不意氣用事,要有智慧,要用理智。之前我們首先提到,深信因果,這是能辨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不能只求眼前,其實所行的一切善就像一顆種子,種在地上,遲早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它一定會開花結果。有個讀書人叫柏之楨,他非常愛護動物,所以冬天大雪紛飛,鳥兒都沒有東西吃,他把雪都掃開,空出一塊地,把很多的米糧撒在地上,讓鳥兒過冬。結果後來發生流寇侵襲每個村莊,他們村莊也遇到流寇侵襲,流寇那都是強盜,一進去全家就被殺光。結果突然他們家就聚集成千上萬的鳥,平常都沒有,為什麼這些鳥要飛過來?萬物都有靈知,牠感覺到這些強盜的殺氣。請問大家,地震發生前動物有沒有感覺?有!只有一種動物沒啥感覺,你們笑什麼?你們這個笑帶有智慧,為什麼?叫自知之明,我們都是最晚知道的。很多生命都知道,牠都感覺到那個能量,鳥感覺到了。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有戶人家就是愛一隻老鼠,沒有殺害牠,養牠,最後這一家人就被那隻老鼠救了。老鼠那一天到處咬他們,把他們都氣得跑出去,最後救了他一家人。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所以李叔同先生後來出家弘一大師,他讓他的學生畫了一個《護生畫集》,那裡面太多動物會報恩的故事。要深信因果,讓孩子從小就相信善有善報,他行善會非常的歡喜,養成習慣。結果飛來這麼多的鳥,那個盜賊遠遠看,這戶人家這麼多鳥,鐵定沒有人住,才會有那麼多鳥在那棲息,就轉到另外一家去,他們家二十幾口人,倖免於難。所以經典告訴我們,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愛護鳥,讓鳥兒不害怕,他們是無畏布施;讓鳥兒不用挨餓受凍,是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保了全家的性命。 另外杭州有個婦人,看到小動物就很生氣,就殺害,點一把火把,把那些螞蟻都燒死,那一燒都是成百上千的。看到蚯蚓,她也不高興,就拿石灰粉把蚯蚓洞堵住,剛好又遇到下雨,雨下下來跟石灰一起作用,會起高溫,就把那些蚯蚓給燒死。結果後來她生了個孩子,當然對這個孩子百般呵護,有一天孩子放在床上,出去了,沒多久回來床上變成一個黑團。就近一看,被整群的螞蟻咬得遍體鱗傷,都變成黑的了。這都是真實的故事,你說螞蟻那麼小,牠有沒有靈知?對!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馬來西亞有句俗話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對。「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今天打人,遲早被人家打回來;今天罵人,遲早被別人罵回來。「天道好還」,天道是一個循環,真明理的人,不愚痴的人,哪還要去傷害別人?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最後孩子死了,自己暴斃,就傷心到最後也死了,所以一定要深信因果。 再來,我們提到「不痴」,是改過不因循苟且。因循苟且是糟蹋自己,怎麼會有智慧?而且我們要了解,一分時光,一分命光,寸金難買寸光陰,不能蹉跎時光,不改過、不提升自己,不珍惜時光是很愚昧的表現。所以珍惜時光,明明德,親民,就成就自己、成就別人,這有智慧。接著,我們又提到第三個,檢驗不愚痴,就是在人生的重要抉擇,他能有正確的判斷,這個很重要。像我們上節課講到,今天我們要起一個因緣,要看得很深遠,有沒有哪些配套措施?辦了一場講座,當地能不能運用媒體?當地能不能有個長期教學的單位,護念大家的修學?能不能樹立榜樣,讓大家去取經?人不能起一個緣分,後面就不負責,都要想得很長遠才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弘揚文化不是熱鬧,不是辦活動。 包含傳統文化是師道,所以抉擇老師、抉擇朋友非常重要。古人選擇朋友非常慎重,「君子忌苟合,擇交如求師」。孔子生前對著學生講,他去世之後子夏會愈來愈進步,子貢會退步,在我們《群書治要》上就有。因為子夏都喜歡結交比他有德行的人,子貢喜歡跟比他差的人在一起,他就會退步。所以為什麼孟母要三遷?前天有一對從北京來的夫妻,帶著二歲半的女兒,說要來了解漢學院辦學狀況。我請教他們貴姓,那位母親說我姓孟,孟子的後代,您看她從北京坐飛機到吉隆坡來幾千公里,我們對他們的態度也很感佩。所以擇友、擇師,比方擇師找你最佩服的人,你對他就百分之百不懷疑,這就是緣分。而且還要冷靜,不能說很喜歡他就跟他學。首先你很佩服的人,他也要是一個好弟子,他也要有師承,這叫冷靜。這是關係自己的道業不可隨便,不可一時衝動,他是不是也具備當弟子的態度?他有沒有主動請教、主動會報、主動請示、主動參與這些態度?就是具體講他有沒有落實《弟子規》?落實《弟子規》就是具備了一個當學生的態度。你覺得他辯才無礙,那有辯才不一定是良師,你得看他有沒有知行合一?因為現在的人很佩服人家的才華,一下子就被才華給吸引,還是要很冷靜,從根本去看事情,一個好老師,首先一定是一個好弟子。 接著,智慧還用在能辨別善惡、辨別邪正上面。邪正不好辨別,現在追名逐利的佔大部分,那不都跟著邪走。義才是正,正義、正義,應該是要時時想著父母恩、國家恩,這才是正。甚至於有一個國家的報紙,篇幅很大寫了一句話,「欲望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登在報紙上,麻煩,它的新聞局都不知道邪正怎麼分辨。現在好多電視節目殺盜淫妄,國家也在放。古代執政者都用經典來對照,所演出來的東西都是什麼?忠孝節義,不識字的人都懂做人的道理。現在電視節目邪正難分,都亂了。我們回想自己成長過程,我自己唱的那些歌,都不是中正之樂,都是靡靡之音,自己糊裡糊塗就被污染。好,辨別善惡可以提供大家看《了凡四訓》,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是有非、有陰有陽、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偏有正、有難有易」,皆當仔細去辨別。不然不辨善惡那就是痴!其中一開始,一群讀書人,那已經讀了幾十年的書,他不見得能辨善惡,跑去問中峰和尚。以前有一句話叫「無事不登三寶殿」,以前出家他的學問、道德要跟考進士差不多,考過關了拿個度牒才能去出家。 所以這句俗話就讓我們了解到,當官的人、世間的人煩惱問題解決不了,到哪去請教?到山上三寶殿,去請教這些很有學問的出家法師,而且他們心地清淨。我們在紅塵當中打滾,這些讀書人就問,說經典當中說善一定有善報,惡一定有惡報,一定是這樣嗎?他有懷疑。你說打人罵人是惡,中峰和尚說「未必然也」;那禮敬人、讚歎人是善,中峰禪師說「未必然也」。所以連善惡都辨別不清楚,怎麼可以辨善報跟惡果?連善因善果都分不清楚,當然結果一定會看錯。所以中峰和尚提醒他,假如是為了利益對方,打人跟罵人是善。他們看得太表面了,當然我們不能學表面,打人罵人是善,你打下去得把他打醒你再打,打下去以後他恨你一輩子,那是沒有智慧。禮敬人、讚歎人,內心是為了求得他的目的,那還是不善,那是諂媚了。所以看事情看到根本處,起心動念心地上才會準。「利人者公,公則為真」,沒有夾雜自私的心這才是真善;「利己者私」,夾雜自私自利在裡面,「私則為假」。所以這真假都要會判斷。 剛好昨天遇到一個董事長,事業也做得很不錯,他是搞污水處理的。他在初中,不知道有沒有畢業,書讀得很少,他說他讀到初中而已,我說你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說為什麼?我說因為你沒有被考試轟炸,你沒有被填鴨一直填下去。我請問大家,小學生的眼睛比較明亮,還是大學生?你們說的,不是我說的。人愈來愈清明,心地愈透亮,靈魂之窗是眼睛,怎麼會書愈讀神情愈暗淡?所以教學方法要思考。不能這樣壓,壓到最後悟性都沒有了,壓到最後父母的感受他都體會不到。所以整個學校系統一定要重視德行,孝道的教育、悟性的開發。其實他是一心一意就希望大自然這些河川,能夠恢復清潔,他有那分願心。他說這分願心起來以後,很多全世界高端的那種水處理的技術,他研究《易經》,他一靜下心來很快的就把它想通了。他當初要到馬來西亞來,他卜卦不好,他說那整個因緣可能不妥。最後他起了個念頭,他說這筆生意我可以不成功,但是我一定要把中國最尖端的水處理技術,送到馬來西亞去。這個願一發出來,這個生意就做成了,所以他以後可能常常會到馬來西亞來。然後我啟請他,你要講《易經》、《群書治要》,《易經》是群經之首,你責無旁貸。 昨天我們談話的時候,他談到他選擇配偶三個條件,第一孝順;第二勤儉,能幹活,他說他太太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第三家裡要窮,因為他說家裡窮,她到我們家來她就受得了。而且他看得很遠,他說因為我事業再怎麼發達,我不是去享樂的,所以我太太一定要陪我安貧樂道。他現在事業做得很好,穿得很樸素,追求心靈的成長,精神生活這個部分。夫妻現在學傳統文化,學得非常歡喜,他的太太我見過,上次到他住的常州,他太太非常樸實。他擇偶的三個條件,提供大家做參考。你說我都結婚了,以後你娶媳婦還是什麼可以參考。這些人生的閱歷可以多積累,說不定哪天,人家就問你怎麼找配偶,你就可以供養。很難講的,你會遇到什麼人,問你什麼話很難講,像我這樣的人都可以變成證婚人,沒有結婚,還當證婚人。幸好我們有講過《群書治要》,「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你看五倫關係的核心是夫婦,夫婦一講情義,教出來的孩子都有恩義、情義,這些孩子跨出去了都是忠臣。五倫的核心夫婦,「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這個社會能不能出君子,看夫婦和不和樂,夫婦常常吵架,孩子去哪裡學跟人相處和睦?《禮記》這段話你們都讀過了,有沒有背起來?改天你們當證婚人就可以講這一句。 不痴第四點,禮旭舉這些,其實不痴在哪裡?一切人事物都跟不痴有關。看人看不準就是愚痴,做事沒有章法不就愚痴了嗎?所以我們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是愚痴,就是有智慧,要用智慧來洞察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只是舉些向度,供大家去體會不愚痴的重要。看得深遠,這個人有智慧,什麼是深?看什麼事情都看到根本。《論語》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看得很遠,不是只看眼前,不是急功近利,那從看得深叫務本。我們想到師長講,「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這就是務本。實實在在講,務本的人決定沒有對人的指責跟批評,指責、批評的人決定沒有務本。比方說我們指責自己的另一半,那錯了,正己化人,正己是本,化人是枝末,這個根本立住了,吸收到營養水分,哪有枝末不茂盛!另一半不好,回過頭來:我做得還不夠好。和諧家庭從我心做起,首先打掉什麼?打掉指責他人的瞋恨、傲慢,這就對了,務本。 有個太太她給她先生打電話,剛好先生在忙,對她有一點不耐煩。然後她就說我是練你的耐性,我是磨鍊你。當然先生不耐煩被境界轉,但這個太太講這個話有沒有道理?第一,我是磨你的耐性,她已經在要求對方,所以念頭不能察覺就愚痴。「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那不正己,自己不先做好而求於人,而要求人則必怨。孔子說要舉一反三,我們最起碼正反兩面要考慮是吧?接著,她說要去磨鍊人,老師磨鍊學生,是這個老師德行已經成就,他知道這磨下去會開悟才磨他,不然你磨下去叫造孽,叫跟人家結惡緣,那不是真的磨。所以大家不要拿著這些道理去扣在別人頭上,還是要先自己做好,為什麼?自己做好才有信任的基礎。沒有信任的基礎,人家一聽就不歡喜,幹嘛這麼強求?什麼事情要水到渠成,而不是去要求別人。你要相信我,你要聽我的,我為你好,講這個都已經不自然,那個都是要說服別人。 今天團體裡面有很多的問題、不足,還是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德不廣不能使人來」,我們團體流動率很大;「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我們度量不宏大,人家跟我們相處壓力特別大,他就安住不了。可不能我們底下的人走了,還罵人家沒有善根,那就愈錯愈離譜。甚至於一個人有度量、有涵養,這員工要離開,挺優秀的員工還離開,鐵定我們要反省。然後請教他:你覺得我們團隊還有哪些不足,請你給我們指教,這樣會進步,「福在受諫」。這個員工要離開,必然他一定有看到問題,尤其傳統文化的單位,那是應該我們依教奉行,是像家一樣的溫暖,怎麼會有這個情況,人家還不願意待,要離開?這要反思。這個時候請教他,他講出來的,我們趕快去改善;不然我們給傳統文化,臉上抹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寫出來了,感謝他,這幾年或者這段時間為傳統文化,為我們團體的付出,然後我們會用力、用心改善這些情況。假如我們改善得不錯,歡迎你再回來。我想這樣他不會帶著怨恨走,他也會有一分對我們的期許,相逢自是有緣,人要珍惜彼此的因緣,不要結惡緣。 接著,看得遠,《了凡四訓》有句話,對看得遠註解得非常好,「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我遇到盧叔叔,是十一年前,他非常有智慧,他是洞察機先。他看到社會當中用的打火機,上面都有女人這種暴露的照片,這個徵兆會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萬惡淫為首」,他們都很敏銳。包含當時候我們在廬江,同仁之間彼此稱呼,都是比方姓王,我們稱王老師,比方姓謝,我們稱謝老師。結果當時候盧叔叔就說,這樣子不妥。我們說想用老師是期許彼此,「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個期許是好的,但是我們在用老師的時候,能不能提起這種態度,而沒有染著這個稱呼?因為「人皆好為人師」,假如都被叫老師,慢慢變成都是我教別人,不是別人教我。假如好為人師,還能不能提得起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就不容易了。因為後來觀察到,打電話的時候,比方某某同仁打電話:你好,我是王老師。那他自己稱自己是王老師,就麻煩了。像我們打電話一定:你好,我是蔡禮旭。因為我們覺得配老師兩個字,我們還遠遠不夠格。「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他們都看得非常細微、非常長遠,洞察人心的變化。所以後來就調整都叫學長。 而「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長遠,不論自己而論天下」。比方說女子的穿著,古代為什麼非常保守?因為她想到社會風氣。現在個性張揚,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請問大家,一個女人穿衣服想到天下社會風氣,她穿衣服有沒有功德?hello,有沒有功德?有。功德在哪裡修?心地上。我們奶奶輩的,你看她們穿得多端莊,人家看了就肅然起敬;現在穿得暴露,人家一看都輕慢她。我給大家保證,哪個國家穿著最暴露,女人最不被尊重,甚至於女人被傷害的情況,比例一定非常高。所以自重而後人重,女人要先尊重自己。女人被尊重表現在哪?哪有說表現在暴露,表現在身材?那不是把女人給貶低了嗎?那不是把女人物化了嗎?女人是天下太平之根本,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概念。所以還說中國人瞧不起女人,這個都是亂講,這假如還是華人講出來的,那這個造的罪孽就重了。太太這個稱呼是周朝傳下來的,周朝出了三太,他們養育出來的孩子都是聖人,太姜、太任、太姒代代都出聖人。女人因為孝順父母、孝順公婆、相夫教子而尊貴,因為家庭跟天下有沒有好的發展,女人家操之一大半。 哪有人不尊重自己的母親?可是現在很多孩子,對母親沒有以前那麼恭敬。恭敬不是要來的,恭敬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孩子自自然然感激母親。假如都不愛孩子,那孩子怎麼提起對母親的愛跟尊重?現在什麼重要?賺錢重要,照顧孩子不重要。義跟利倒過來了,而義利一倒過來不長遠,《易經》都提醒我們,「利者,義之和也」。這個利不是眼前的利,是長長久久的利,他必然是什麼?落實道義。這個和,就是他的道義都盡得很好,他才能長久的利益。比方說當商人的人,他做手腳他沒有義,他的利能長遠嗎?馬上敗家子就到他們家來,不義之財必然要流失掉的。夫妻只賺錢,不教育孩子,敗家子就來了。之前有跟大家提過湖南株洲,一對夫妻開工廠,最後不教孩子,孩子賭博、賭馬,傾家蕩產,最後夫妻去自殺,孩子最後福也折光了,三十來歲就死了。所以《易經》這個話值得我們深思,利一定是從盡道義,哪個行業不是盡道義!人生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服務他人,符合義。 《了凡四訓》對這一段,提出子貢跟子路的故事。子貢在其他的國家,把自己魯國的人被抓去當奴隸,他把他贖回來。按照國家規定,國家會給他贖金,可是他不領,非常清高,結果孔子罵他。子路有一天在路上,看人家溺水快滅頂了,他奮不顧身跳下去救他,結果那個人感他的恩德,把自己的牛送給他,子路收了,孔子讚歎他。收了人家的牛,一般人說你付出還拿收穫;子貢贖人不拿收穫,反而人家會覺得他很高尚。孔子的看法不是這樣,他看得很遠,子貢贖人不拿錢,以後每個要贖人的人,想到這件事他有顧忌:我贖回來還拿錢,比不上子貢,會不會讓人家笑話?他有猶豫就有可能錯失救人的機會。一個人沒救回來,他可能是一家之主,這一家人就靠他活,可能就誤了一個人、誤了一個家。但是他假如把贖金拿回來,這些罣礙、這些擔憂就沒有,就不會猶豫。子路奮不顧身去救人的命,接受了那頭牛,這個社會上大家就傳:善有善報、善有善報,以後要多救人。風氣不就帶起來!不能只看一時表相,要看得很遠。 沈老都看得很遠,我非常幸運,能親近他老人家幾次的機會。比方說他就期許我們,教書是最沒有「錢」途(金錢的錢),就賺不了什麼大錢。但確是最重要的行業,因為文化傳承要靠師道,看得遠!有一次我們在跟他談話,有人說這個繁體字,沈老看著他說是正體字,正體字它一點都不繁。注意,人會有潛意識,繁體字、繁體字、繁體字,最後內心是什麼感覺?正體字、正體字內心是什麼感覺?正統的,正統的裡面含有人生智慧。大家看「臭」字怎麼寫?自大再多一點就臭,有意思!你看那個孝字、忠字會意,忠,心一偏了就不忠。信人言,人講的話不守信,就不是人講的話,不守信就是把自己的人格給踩在地上,你看這個多有味道。義,義怎麼寫?羊,羊是吉祥、是美善的意思。所以把我愈來愈完美叫義,這樣人生觀對了。讓我吃得好、穿得好,那不叫讓自己愈來愈美、讓自己靈性愈來愈高,不是,那是讓自己愈來愈墮落。所以大家注意,沈老這段話聽完了以後要改口,不然有罪過,讓人家落一個印象,繁,繁他就不學了;正,正體字他要認祖歸宗,要認正宗的。 我記得以前,在念一些西方翻譯的書籍,其實我在念大學的時候,感覺我們喪失民族自信心,連我們念師範學院讀的翻譯書多。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懂教育的,五千年的理念、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效果,為什麼我們念師範學院都是念別人的?喪失民族自信心。翻譯過來有一個詞叫「以人為本」,大家看過這個詞沒有?請問大家,當你看到這個詞,這個人你第一個先想到誰?自己。那麻煩,以自己為本不就自私了嗎?所以這西方翻譯過來要注意,西方功利社會是自我為中心。可是中國有句話孝子心中只有父母,沒有自己,楊香「扼虎救父」,她父親被老虎咬著就快喪命了,一個女子衝過去把老虎揪起來。她有自己她就有恐懼,她救得了她父親嗎?你看不止對父親是這樣,以前的兄弟趙孝、趙禮(漢朝),為了兄弟去死奮不顧身,他哪有自己!有自己的人做不出這種事情出來,做不出《德育故事》出來的。 所以這個「人」,一般假如沒有進一步引導,可能這個詞會被誤用。大家注意看,民主國家都講我的權利。你看到哪個民主國家說我的義務,我大學畢業了我要去盡我的義務。少!因為被引導到都是要去要自己的權利,利字當頭,為了自己的利,可以把機場佔領,可以把火車車軌佔領,他哪管其他人損失多少,他哪管每個人還等著回家,幾個月不回家,他不會去想這個。所以人性要體會得到,我們老祖宗通達人性,這個自私不可長,自我不可長,今天有個人拿了一張團體照:你也在裡面。然後把這個團體照拿給你,請問你先看誰?所以這個人,你假如用習性去看待他,他就變自私自利;這個人假如用本性來看,那他要恢復明德就抓到本。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價值提升德行、提升人性,才是人生的意義。而不是追名逐利、不是靈性一直墮落。好,重視德行,恢復明德,請問德行的根本是什麼?「人之本在德,德之本在孝」,都是找根本。所以師長在講經的時候說,我們中華民族以孝為本,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做孩子一生貴人」這個主題,我們上一節課談到了第七大點,「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自我教育重要性當中首先我們強調,「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要懂得時時自我觀照、自我鞭策、自我教育。第二個重點,我們要「勇於改過」,是要有勇氣改正自己的過失、習氣。坦白講這個部分,走過來的人都能理解到,改個習氣好像扒皮一樣,那過程是挺辛苦的。但是真正把習氣放下了,自己的身心才能真正輕安,不被欲望、不被習氣所控制。所以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那個習是真正去放下習氣,去實踐了得到內心的喜悅,成長的喜悅,不再認賊作父,不再被習氣控制。 第三個大點我們上一次提到,改過的綱領,夫子是「忠恕之道」,俗話常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是忠,先忠於自己,時時反省自己。「克念作聖」,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把錯誤的念頭轉過來,真正下的功夫是在起心動念處。所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恕道。在嚴以律己當中很重要的是自愛,因為俗話說到,「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所以愛護自己的德行、愛護自己的慧命,絕對不能放縱自己的習氣,更不能讓自己在染污的環境當中。《弟子規》講「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學壞是一日有餘,很可能我們染污了這些不好的思想觀念,要再去掉就很不容易了。做個比喻,一個墨汁滴到水裡是很短暫的時間,要把這個墨汁再從清水裡去除,要花十倍、百倍的時間都不止。我們之前《群書治要》當中,在「謹慎」的部分有學到一句經句,我們複習一下,「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行善首先必須要放下自己的吝嗇、貪心,才能夠做得自然、做得歡喜。所以一開始做還是挺勉強的,那個登就是很出力,要慢慢做習慣。所謂「始而勉強」,一開始讓我們不貪,很慷慨去布施給他人,調伏這個貪心,一開始做一定有相當的困難,但是做久了,就會很歡喜、很自然。從惡如崩,假如放縱一個邪念,很可能會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嚴以律己這個嚴字,不容有絲毫的放縱、閃失。 明朝的曹鼐是明英宗的宰相,那也算是道德學問,以至於一生的地位都達到高點。他在年輕的時候做一個監獄的官員,有個女犯長得非常漂亮,當時候他也是起了不好的色念,但他很有警覺性,他想方法對治。當時候是晚上,他就拿著毛筆一直寫四個字,叫「曹鼐不可」。古代都是用毛筆,曹鼐不可克住自己的邪念,好像寫了八十幾次。大家可以想像寫四個字,鐵定力道都下得很重的,寫到天亮,這個念頭調伏過去了。從惡如崩,我們想假如曹鼐這一念沒有克制住,他有後面人生的造化嗎?那就不可能,很可能就毀了他的一生。而且我們為人父母,我們身為人師,以至於為人領導者,我們的一言一行,隨時都會影響身邊的人。 什麼時候在影響?我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有一個剛當爸爸的,孩子還在牙牙學語,他非常著急,他就常常抓著他的兒子,說「叫爸爸、叫爸爸」,這個太著急了。什麼事情水到渠成就好了,不然會適得其反,因為強摘的瓜不甜,應該水到渠成,反而是最好的。結果常常就這麼逼著他的兒子叫爸爸,後來他兒子會講話,有一天這個父親在家門外,看到自己的兒子把家裡的雞抓起來,然後對著雞說叫爸爸、叫爸爸。所以潛移默化當中會影響小孩、會影響學生。所以當老師的人連念頭都不能錯,當父母的人連念頭都不能錯。比方我們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長,請問大家,爸爸媽媽今天是高興、還是生氣,我們知不知道?我們受不受影響?對!那現在我們成人,也為人長者,那應該反思隨時在影響身邊的人。 有一個母親,這是她真實的情況,她說她學傳統文化很用功,結果她的女兒狀況也都非常好,讀書也很主動。當然一個人在修學的過程當中,還是會有起伏,她突然有一段時間不用功,遇到韓流,趕韓劇,在看韓劇,看得半夜都看到二、三點,捨不得放下。結果突然了解到,她的女兒這段時間,在學校上課不專心,在底下看小說。她為之一驚,自己的一個行為,馬上就影響她的孩子。我們常說磁場會互相影響,她很用功,就感染女兒;她一不用功,女兒也跟著墮落。而且孩子愈小,受父母的影響愈大。所以嚴以律己當中,還含著對學生、對小孩的慈愛,我們得要做好樣子給他們看。包含一個做領導的人也是如此,我們態度謙和,肚量很大,可能帶出來的團隊風氣就是這樣。假如脾氣很大又強勢,慢慢底下的人也會變成這樣。 有一句對於領導的一個格言,這也是盧叔叔教誨我的,「獅帶群羊,羊亦獅;羊帶群獅,獅亦羊」。獅子帶群羊,最後群羊都變獅子;羊帶群獅,最後群獅也變成羊了,所以這個上行下效的影響很大。他們為什麼受我們影響?他們信任我們。那人要對得起別人的信任,不能因為對方信任我們,反而給他錯誤的思想觀念,這樣情何以堪!那我們就對不起君、親、師這三個角色。我曾經聽我一個同事講,他說當老師的影響力真的很大,比方他帶一年級的小朋友,有一天一個小朋友扎了兩個辮子,他隨口說了一句話:你紮這個辮子很好看。隔天五、六個人都紮辮子,你看那個帶動的影響風氣有多大。 好,那剛剛講到的連念頭,對方都沒有看到的,都會影響到學生跟孩子。所以我們得要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要「克念作聖」,在這些念頭下功夫。上一次我們談到「不貪」,不貪財色名食睡。其實人之所以有不好的念頭,跟不好的行為,還是來自於不明理。他假如真正明理,這些念頭跟行為只會給自己招禍患而已。請問大家,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一個人說,我就喜歡自己招禍患?沒有!誰不願意趨吉避凶、誰不願意災消福來!但他真的明白,這些念頭確實會給自己,甚至於給家人招禍,他就不會這麼做。就像上次跟大家提到,當官的人貪財,還害了人家的生命,最後子孫幾乎滅絕。哪有真明白的人還幹殃及子孫的事情?《朱子治家格言》說,「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他真的明白了,他也不願意給自己的妻子女兒招禍患。而且對這個貪財,假如他真正明白,該是他的跑都跑不掉,他幹嘛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謀取?所以明理重要,讀書重要,不然會幹傻事。 所以《朱子治家格言》講到,「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不明理的人,很難不做錯事,很難不讓自己招禍患。大家冷靜看看,現在年輕人沒有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放縱欲望,給自己的身心,給自己的福報,有非常非常大的折損。所以我們為人老師,要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現在要把這些很重要的思想觀念,深植在孩子的心中,成為他正確的價值觀。所以不貪財,為什麼?「命裡有時終須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其實這個道理,我想現在很多人哪怕學歷再高都不懂。但是農夫懂,因為他向大地、他向大自然學習,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要怎麼收穫必然要怎麼去耕耘。現在功利時代,都是急功近利,都想不勞而獲,這個都是錯誤的思想觀念。 貪名,這個貪名具體表現在好面子,也是貪名。假如我們今天做錯事,很想去給對方道歉,又提不起勇氣,這就是好面子、好名。其實那個哪叫真正的名?愈不道歉愈讓人家看扁,愈沒有好名聲。所以人不懂理,其實都不是在愛護自己,是在糟蹋自己。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染,應該把它放下。而《了凡四訓》當中有講,「名者,造物所忌」。名不是好東西,只要心態錯誤了,這個名反而是累贅,叫盛名所累。所以人心態對了,用這個名可以造福人群;但是假如用不對那就會變累贅,俗話講的「人怕出名豬怕肥」。《了凡四訓》又告訴我們,這個造物所忌的話,就是我們的德行跟名聲不匹配,是折福的。「名亦福也」,我們這個名本身也是福報,名不符實,這個福報就折損得很快,所以有一句成語叫「德不配位」。這些道理都明白的人,誰要去貪個美名,貪個超過自己的盛名何苦! 德不配位,這個福報一折損完,會有災殃,有一句成語叫「英年早逝」。有些讀書人名氣非常高,為什麼?才幹很好,文章非常好,大家把他看得很高。但是他修養不足,為人苛薄又享有盛名,最後可能三十幾歲福就享完,就走了,這在歷史當中很常見。所以假如人年輕出名,得要趕緊韜光養晦,誠惶誠恐。大家再冷靜去觀察,很多演藝圈很早就出名,而且表現得比較狂傲,都會容易短命。尤其他一出名以後自己的言談舉止,都帶動錯誤的社會風氣。他應該用這個名去帶動善良風氣,他還做帶動惡劣的風氣,這樣的人他就很容易祿盡人亡,福祿折光,命就沒有。這個德不配位,在政治界、在演藝圈容易觀察得到,因為他們的名都太大。包含我們還曾經聽過,一個少將聽到內部消息,已經確定明天宣布他當中將,他知道了很高興,找親朋好友吃飯,宴請親人吃得很高興,結果當天就死了,有沒有當上中將?沒有。早一天知道,結果沒有當成,他命裡的福報還沒有積累到可以當中將,所以一下被中將這個名給壓扁。所以古人不願意有盛名,甚至於處世都非常的謙退。「謙卦六爻皆吉」,那好名的人往往喜歡炫耀,反而是招禍。 所以名是一種責任,反而不是應該去執著、去誇耀的。比方說身為董事長那是一種責任,因為要照顧的員工愈來愈多了,才對。而今天假如真的我們德不配位,不要好這個名,應該怎麼樣?為團體想,要把這個名讓出來,把這位置讓出來這樣才對。不然你有個名本身你有個職位,它就帶著責任,比方是一個官員,那他就帶著責任,在這個位置上最重要是愛護人民。假如有一個比自己更好、更有德才的人,當然要把位置讓給他,這才是我們的初衷。我們坐上那個位置,難道是為了抱住那個位置,而忘了去愛護人民嗎?所以古人教我們處世要禮讓、要謙讓。「讓功於眾,讓名於上,讓位於賢,讓安於長」,把好的生活環境讓給長輩。「讓食於幼」,剛好孩子正在發育期,父母、長者少吃,貧苦的時候都讓給孩子吃。 而讓名、讓位給賢者,這是為大局著想,這是忠於國家、團體,這個修的福報非常大。歷史當中,齊國的鮑叔牙讓位於管仲,結果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甚至於團結了中華民族,免於被外族所毀滅。孔子對管仲的功業非常的讚歎,沒有管仲,可能我們華夏文化,漢人的血統就斷掉了。那管仲有這麼大的功業,誰成就的?鮑叔牙。他不讓、他不推薦,這個因緣就不能成。所以鮑叔牙的後代,十幾世都是名大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該讓不讓,自己會招禍,而且人只要不肯讓,就是好名。接著嫉妒,嫉妒再嚴重陷害,這個惡念就愈來愈嚴重。李斯殺害他的師弟韓非子,他師弟的學問比他好,他嫉妒,把他給害死了,最後李斯後代就斷子絕孫。所以有一句話說,「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 其實這個對我們當下都一樣,我們在學校系統裡面,哪個老師他強調的理念非常好,我們隨喜功德支持他、推薦他,這個對團體的幫助很大。假如我們不認同,還嫉妒、還毀謗他,這就是蔽賢蒙顯戮,很快會有的災禍降臨。所以我們在人生的因緣當中,在團體裡擔任領導的工作,只要發現團隊裡面有比我們好的人,你積極推薦他,把位置讓給他。古代教化非常有智慧,官員戴的帽子叫進賢帽,前面低後面高。大家看過宋朝的歷史劇沒有?最近不是拍了「岳飛傳」!您看那帽子前面低,後面高,「後後勝於前前」,希望自己舉薦出來的人都超過自己,為國舉才。好,這是從不能好名,再延伸到團體當中應有的一種修養,讓位於賢。 財色名食睡,這個食就包含生活當中的享受,我們要了解「欲令智迷」,欲望愈重愈沒有智慧。因為每天都想著要吃這個、喝那個、穿那個,他煩惱就很重,怎麼會有智慧?比方說大家在聽課,突然想到自己最喜歡喝的咖啡,還聽得下去嗎?還在那裡待會要到哪裡吃什麼,那就心不在焉。而且這個欲是深淵,貪著假如不懂得克制,會愈陷愈深。所以生活的享受,應該知足常樂最好,應該不要去跟人家攀比。一攀比這個對物質上的追求,就沒有止境,為什麼?人比人最後就氣死人。不只自己很難過,自己很好虛榮,拿兒子去跟人家比成績,拿先生去跟人家比賺錢,全家人統統壓力都很大。所以,有時候人陷入欲望,腦子都不清楚。「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家人能聚在一個屋簷下,那是多難的緣分,應該是互相親愛、互相成就。怎麼是互相給沉重的壓力?所以人要時時腦子冷靜,不要隨波逐流。 好慕虛榮的人活得可累了,是吧!你看穿衣服,穿了一次就換另外一件。好虛榮,穿過了再穿,人家笑話:這個衣服退流行。再穿人家就笑話,被人家笑死了。我師長很有智慧,他提醒我們:笑死是他死,又不是你死,緊張什麼?而且我們學傳統文化好好提升氣質,這個衣服穿了十五年以後,再穿出去剛好復古,人家一看:你怎麼穿這麼流行的?因為我們又很愛惜衣服,看起來還像新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什麼?人有氣質,二十塊錢的衣服,看起來都像四千、五千塊錢是吧!人沒有氣質,一千塊的衣服,看起來像十塊錢的衣服。所以這個時候你又沒有氣質,穿出去,你看我這個衣服多少錢?人家一講,你都快火冒三丈,那叫自取其辱,不要怪別人。所以人知足就常樂,就珍惜一切物品的享用,活在感恩當中,不在奢侈當中。而且節儉的人有福報,節儉的人仁慈,「儉近仁」,節儉接近仁德,因為他能把省下來的,去幫助他人,這是仁慈。而且節儉的人比較會為未來打算,那個放縱欲望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只看到欲望,啥都想不清楚。 這是跟大家談到貪的部分,當然調伏這個貪欲要循序漸進。比方這個貪睡也要調伏,你本來睡七個小時,今天聽完課,明天五個小時,一下子少睡兩個小時,結果隔天昏昏沉沉,開車差點出車禍。這個不要用力過猛,要循序漸進。有些人已經都高血壓了,都喜歡喝這些很甜的東西,對心臟都很不好,對高血壓都有惡化作用,這個時候都要下功夫,慢慢慢慢把它改掉、戒掉。好,就先講到這裡,不然下一次沒有人要來參加課程,都是:不要逼我。其實俗話講,「世味哪有法味濃」,真正放下這些欲望身心輕安,那種快樂世間買不到的。這個時候,人家再用外在這些欲望誘惑你,你也不肯,那是累贅,那是刺激,沒有刺激你又苦了。所以真正的樂絕對不是從外面來,從內心自自然然流露出來。 第二個「不瞋」,不瞋就是不可以亂發脾氣,這個要下大功夫,因為瞋對自己、對他人的危害非常大。首先,暴怒傷肝,所以脾氣大的人,身體一般都不好。大家想一想,身體受損,發一次脾氣,整個人要多久才能調適過來?許哲女士說三天才能恢復正常。她要三天,我們可能要十天以上,甚至於十天之後,又看到那個人來了,火又上來了,所以自己的身心都有傷害。坦白講脾氣大的人不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看一個人的善根從哪裡看?只要你告訴他:你這麼做不孝、你這麼做對不起師長。他馬上放下,這才是真正有善根。你假如勸他:你這個態度不對,師長不是這麼教的。我是凡夫,現在受不了!他比師長大,他比聖人大,那怎麼會有善根?所以真正有善根的人他會想:沒有父母就沒有我,沒有師長、沒有聖賢人的教誨就沒有我的慧命,所以這些恩德比他的生命還重要。生命都可以為父母而捨,哪有說一個壞習慣不可以放下的?所以人能夠念恩,他的善根就不斷增長。為什麼還是放縱習氣?自我、自私太嚴重才會這樣。自我了,就自己最大,其他人都放在一邊。 所以人假如常常想,做這些事、起這些念頭對不起父母,要生大慚愧心。我們師長老人家,教誨我們五十五年,這樣的苦心我怎麼可以給他糟蹋?要依教奉行,馬上這個錯誤的念頭就能轉。尤其在家庭當中脾氣大,這全家人都遭殃,所謂怒似猛虎。假如家裡一個人脾氣很大,可能每個人回家要進門以前,都要深呼吸三次,這無形的壓力很大。假如一個老師脾氣大,那孩子還要跟這個老師相處兩年,可能都會有輕微憂鬱症出現。有緣才能相會,要惜緣,怎麼可以還給對方壓力;學聖教的人,所在之處要讓人生歡喜心,第一個要把脾氣戒掉。脾氣大的人一定讓領導、讓父母多操了很多心,脾氣一大兄弟又衝突,父母多難過;脾氣一大,交派工作還得看我們的臉色,那是在幫忙,還是在添亂?因為我們在學校當老師,是有多種角色的。面對我們的主管或者校長,我們變一個臣的角色,我們君臣關係也要演好,也是給孩子做表率,孩子以後出去也要為人臣子、為人下屬。一個老師假如當人家的下屬當不好,這是因,以後你的學生出去,都不是好的下屬是結果,都要想想這個因果會相續不斷,因為我們的身教給他做得不好。會的,一個學校裡面的老師對國家領導不尊重,這個學校出來的學生出去都是罵國家領導,這個我們都觀察過,這個造的罪業都很大。這逞一時口舌之快,把下一代給帶壞了。 那不能不忍,為了自己的身心、為了團體、為了未來,別給自己的人生造下很多的障礙。「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不然還要收拾殘局。發完脾氣要再把這隔閡去掉,有時候挺難的。而一個人的德行就從能不能忍辱開始,「觀德於忍,觀福於量」,福氣看自己的肚量。我們知道發脾氣都有這麼不好的壞處,就有警覺性,脾氣也是病,自己德行上面的病,那既然是要治病,得把病根找到。人為什麼發脾氣?比方貪,貪不到就生氣,不順己意就很容易生氣。比方今天吃得好,很貪這些美食;明天太太煮上來,今天這個我不喜歡,怎麼比昨天差,瞋恨心就上來。所以不順己意就容易起瞋恨;好面子容易惱羞成怒,也很容易發脾氣。再來,對人有成見都放在心裡面,就會藉題發揮,這個也容易發脾氣。那大家要了解,自己的心要自己愛護,不要把純淨純善的心變成垃圾桶,是!都把別人的不是放在那裡,不就把這個善心都當垃圾桶用,所以坦白講幾個人自愛?明理的人才會自愛。 而且我們要了解,「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本善、都有明德,可是他傲慢、可是他貪心,那是「苟不教,性乃遷」,那是習染,不是他的本善。我們都記他的不好,那叫認假為真,那是假的。你說這個人脾氣大,你把他的脾氣拿來我看看,那是虛幻的,他一時遇到一些境界發起來,他現在也沒發脾氣,那假如脾氣是真的,應該隨時存在才是真的。會變的就不是真的,永恆不變的才是真,會變的就是虛幻的。不變的是什麼?他本有的真心。他只要把這些習氣都放下,他真心一現前,那他是聖人,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慈悲,都是利益眾生,這是每個人本有的。「聖與賢,可馴致」,我們假如堅定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聖成賢,對人不會有成見,只會幫助他改習性。所以難,難在對宇宙人生真相的正確了解,一了解,決定用正確的態度處事待人接物,不會對人有成見。別人有錯誤,你替他更擔心,幫助他,善巧用很多的方法來協助他提升。 再來,傲慢也很容易發脾氣,一傲慢就瞧不起人,容易指責別人。所以這些錯誤的心態,都要把它轉變過來。既然知道這個病根所在,用什麼藥來治?「一切法得成於忍」,要修忍辱。有六個忍的方法:「力忍」,把這脾氣壓住,這是症狀解。「忘忍」,算了、算了,不要計較,宰相肚裡能撐船。「反忍」,反省自己,人與人會發脾氣、會衝突,有一句俗話叫「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只要衝突了,兩個人都有問題,所謂半斤八兩,不用去比。真正有修養,那對方怎麼惡劣,自己不會被激怒的,一定雙方都有錯誤,這個衝突才會產生。那可能有人就會問,假如一個完全沒有錯,一個錯全在他那裡,那會怎麼樣?那個完全沒有錯的人,最後就變聖賢人。他吃不吃虧?您看,我們看事情都很看表相、看一時,比方說舜王的父母要害死他,我們一看舜王好可憐,這個父母太可惡。但是您看,舜王還覺得是自己錯,他沒有錯還覺得自己錯,他吃虧了嗎?假如是我們早就跳起來:我都沒有錯,還叫我跟他認錯,我跟他拼!拼了又怎麼樣?舜王連沒有錯都反省自己,都是自己錯,最後成聖賢。智慧、德行、福報都圓滿,做了天子哪有吃虧!所以學聖教首先學吃虧,不要爭理,不要計較,反忍。 「觀忍」,他那些脾氣都是假的,都是剎那在變化的,你觀到這個真相,你就不去計較他。包含你觀察他的成長背景,原來他在學校、在家庭裡面又缺愛、又缺教育,你不止不跟他生氣還會憐憫他。這個我們在帶班過程,本來覺得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誇張,一了解就是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再看他,你氣不起來了。「喜忍」,所謂回瞋作喜,本來要發脾氣了,轉個念笑了。為什麼?突然想對方就是來提醒我,我都學了八年、學了十年,脾氣還這麼大,這是監考老師,我要感謝他。知道我自己有幾兩重,馬上就回瞋作喜了,就看一切人都是老師,都是來成就我的,這個是喜忍。 「慈忍」,都為對方想,比方劉寬他的太太一輩子沒看過他發脾氣,就安排了一個事情,讓他的婢女在他穿好朝服等著要上朝,盛裝,把那個羹湯端過去,羹湯很燙,然後故意不小心翻倒,把那羹湯洒在他的衣服上面,看他生不生氣?人有時候吃飽不要撐著亂,當然他太太或許這麼做還是有點無聊,不過現在想想還滿有意義的,因為他太太不這麼做,這個故事還沒得講,還是要感謝他的太太安排了這個布局。結果一倒下去,一般的人一定是:我要上朝,很燙!脾氣就來了。我、我,有這個我就會生氣了,沒有我就不生氣了。我們剛剛說要找到病根,擒賊要擒王,貪瞋痴慢疑的賊王是誰?就是我,就是自私自利。「如斬毒樹,直斷其根」,把這個根斬掉,這些習氣就沒有依附的地方。這也是《了凡四訓》講的,要直接從根本把它給斬斷。劉寬為什麼沒生氣?一般我們來講很難不生氣,因為他為對方想,所以第一個念頭,就是怕她燙傷,馬上有沒有燙到妳的手? 好像之前也跟大家講過,有個新加坡的媳婦,先生非常佩服他太太,而且還說到,有時候自己的母親錯怪他的太太,他的太太還跪下來認錯。錯怪是沒錯,被誤會了,而且還跪下來給她婆婆認錯。諸位女同胞,談到這裡,我們做得到嗎?從行為當中覺得做不到,其實從心地上去體會不難做到。「慕賢當慕其心」,這些有德行的人、聖賢人,你只要從心地去效法他,其實不是很困難。為什麼?因為聖賢人的心是我們本有的,一相應了要做就不難;心境沒有到位要勉強我們,也很難。這個太太接了他先生的話說,不會,一點都不委屈,因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婆婆是家裡的寶,是我們的福田。沒有婆婆我們怎麼教孩子孝道?所以看到婆婆生氣了,會傷身體,趕緊念頭裡面就是怎麼讓婆婆的氣降下來,一跪下來,婆婆的氣就降下來,她不止沒委屈,心安。慈忍,念念為婆婆想。 大家再冷靜體會體會,媳婦跪下來道歉,這戲劇會不會繼續演?會。一般的人講好委屈,好難過。但是看戲要看完整,這個媳婦跪下去認錯了,過幾天事情會不會水落石出?人都忍不了一時的委屈,最後一發脾氣事情更糟。忍住了日久見人心,何必要一時爭個你死我活,爭個是非曲直?都是好面子,或者傲慢,一定覺得是自己對、自己高,才會這麼堅持。不然親人之間,應該柔軟、應該懂得退讓,不應該是這樣。婆婆後來知道,心裡想我都錯怪她了,她還跪下來給我道歉,這樣的媳婦八月十五號打燈籠都找不到,那不是更疼她了嗎?這個慈忍,媳婦多了一個媽媽,婆婆多了一個女兒,那不是轉了整個家庭的氣氛跟命運嗎?聖賢教我們叫感化,用自己的行為感動對方,感化整個家庭的命運。好,這是跟大家講瞋要調伏,絲毫不能放鬆,不進則退。 我們冷靜看看,我們學傳統文化,剛學的時候脾氣好還是現在的脾氣好?這得要我們自己勘驗自己。我們因緣上在學習,可是假如不對習氣下大功夫,還在增長,所以這個不得不慎。明朝有一個大儒叫薛文清公,他感嘆到,「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盡,以是知克己最難。」要克服習氣,沒有到「不計成敗,不顧生死」,又發脾氣,人有時候自己伏不住又開始氣餒、開始沮喪還是習氣,那變成懷疑自己。所以不計成敗,只要錯誤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快轉過來了,哪還有時間在那裡沮喪老半天。是不計成敗,不顧生死,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今天要調伏這個瞋恨,那必然要下一段功夫,但真的又發脾氣了,要真實面對自己,然後去真誠的承認錯誤,去給人家道歉就對了。不然發了脾氣還在掩飾,那就「倘揜飾,增一辜」。 第三「不痴」,不愚痴,首先表現在哪?深信因果。他知道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果相續的。比方說《弟子規》「聞譽恐,聞過欣」,聞過欣是因,果是什麼?「直諒士,漸相親」。「能親仁」,親仁是因,「德日進,過日少」是果。「父母呼,應勿緩」是因,以後出去工作服從領導,叫果。全部都有因果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善是因,餘慶是果。那從大的來看,我們這個民族綿延五千年不衰,那就是我們的祖宗有德!所以人就感恩他不會愚痴,他不會在福報當中,都覺得理所當然。假如每個人都深信因果,他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就慎重,不會放縱。所以深信因果他就不會情緒化、不會意氣用事,意氣用事就不理智,就愚昧。而其實當一個人在意氣用事的時候,他也是不自愛在糟蹋自己。了凡先生有講,很多人其實都有很好的天賦,「天下聰明俊秀不少」,都有很好的天賦,可是這一生為什麼沒有什麼成就?「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那意氣用事,就是都順著自己的脾氣、性格在走。所以我們自愛,應該提醒自己犯的錯,期許後不再造,這樣的人是理智的,這樣的人是不蹉跎他的時光。 我們都聽過,顏回「不貳過」,那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諸位學長,你們怎麼無辜的看著我?不貳過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跟我們有大關係!錯誤繼續發生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好。我們剛剛談到,教育者首先受教育,第二個點,我們舉到《菜根譚》當中的,這句教誨,「融得性情上偏私」,這個私是自私的私(剛剛對不起,寫錯了),「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經綸」。而整個家庭的關係,最惡劣的情況,沒有比舜王更惡劣的了,父母(他的父親跟繼母)要害他。而在這樣的家庭關係當中,舜王可以以他的至誠孝心,感動當時候的天子堯帝,感動全國人民,最後也感動了他的父親、繼母,還有傲慢的弟弟。從這個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金石為開是結果,因是什麼?精誠所至,人的至誠心要現前。 曾國藩先生講到,「一念不生是謂誠」。什麼是真誠?沒有一個邪念才能真誠,沒有一個貪瞋痴慢疑在其中,才能真誠。比方今天你起貪心,貪對方的東西,你跟他講話真誠嗎?比方說帶著情緒不真誠,帶著傲慢不真誠,帶著懷疑、帶著成見不可能有真誠。所以要無所求的付出才能真誠,心裡面親人一絲一毫的成見都不在心上,才能真誠。有成見在心中,一遇到什麼情境藉題發揮,無名火就上來。所以從舜王他團結整個家庭的歷史,我們能學到什麼人生的智慧?「慕賢當慕其心」,要仰慕,要能夠體察到,聖賢人是用什麼心境在面對自己的父母、親人。大舜心中只有父母,念念為父母想,而且他是堅定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因為堅信這個真理,所以不能感動對方,他是反省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舜王有這種心境,天下無不可化之人。跟人相處見性不著相,見人家的本性,相信人家有本善、明德,不執著人家錯誤的行為這樣才能真誠。一執著,他曾經給我講那句,氣死我了;他做那件事,太令我傷心,都記這些東西就不真誠了。 所以我們今天一開頭說,教育者要首先堅信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時候你不只不會執著他不對的行為,你看到他不對的行為是感嘆、憐惜,因為他有本善,居然變成欲望的奴隸、習性的奴隸。就好像一個人是千萬富翁,結果他不知道他家底下有千萬財富,他還去給人家討飯。你看到這個討飯的,你會怎麼做?我這比喻不夠具體嗎?你還會叫他繼續討飯嗎?不會!你們反應這麼慢,有點不夠有良心,還是因為我講的時候,你們沒有馬上進入角色當中?這樣你們要跟我配合好,重來一遍。話講到哪我們意境要體會到哪,這樣就能很有默契;不然你們沒反應,我就覺得是不是我比喻有差、有誤。想像一下,一個人房子下面有千萬財產,結果他不知道,他拿個破碗去向人家討飯,你看到了會怎麼做?好,我先去把他的千萬財產挖出來,那太貪心了。千萬財產是比喻每個人的本善,你不用挖別人的,自己都有,是不是?你明白這個真理,怎麼忍心還看他繼續過這種苦日子?所以舜王他確實有時時都相信,每個人有本善這種心境,對一切人非常恭敬,盡力的去成就他。 我們從這裡再反觀自己,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我們不相信。而且我們有個嚴重的問題,違反《弟子規》,叫記怨忘恩。心裡面都裝垃圾,別人對我們的不好,全部裝進來,叫不自愛,臭了自己本善的心,記怨忘恩。《弟子規》告訴我們「恩欲報」,怨應該要忘,我們不能人生都違反了本善,這樣就會顛倒,人生會很苦,苦了自己,苦了他人。一個人記怨忘恩自己痛苦,父母親人都痛苦。我們真誠現前,尤其我們自己學的先真誠現前,全家人對傳統文化、對聖教都有信心。所以家裡的人不能認同我們學傳統文化,還是自己沒有做好,不能怪他們。我們真的照著做,哪有他們會不接受、不感動的道理!所以但恐誠心未至,一定是我們的心態還沒有到位,要這樣去觀照。而且我們真的有把父母跟兄弟姐妹,看得比我們的生命還重要,念念為他們想,甚至於可以為父母獻出生命都在所不辭,那就沒有私心,人那種真誠會感通。不只感通家裡人,會感通更多的助力來幫助自己的家人。比方說我們現在假如在大馬,家裡人剛好在大陸,你的誠心現前,很可能貴人就會現前到你們家,或者那個好的緣分就會去幫助你的家人,這個都是要靠誠心去感通。 像我的一位長者盧叔叔,他後來出家,到佛門代佛說法出家了。他在出家之後,他們團體當中有很多長輩,這些長輩因為為道辛苦,處理很多事情,操勞過度,需要這些經絡的調整,但是在山上。他就去找了一個非常好的醫生,請求醫生能夠為他這些長輩調養身體。這醫生一想,路途那麼遠,就遲遲沒有答應,當下昌明法師就跪下去給他磕頭:我這些長輩他為聖教付出很多,他們很重要,請求你一定要幫他們調養身體。當場對方非常感動,馬上就答應他,所以誠心真的是可以感通。而且要幫助自己的親人,我們說「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也要用誠心感通,讓自己的親人都有好的學習環境,慢慢讓他提升、成長起來。所以真正要幫助一個人,要很用心,要費很多的精神。也就因為在付出這些精神的時候,才能清楚我們是不是真心真愛,真正有耐心才是真愛。哪有幫一下,家裡人不順從、不聽話了,馬上就生氣、不高興了,那不是真誠心,不是真心。好人做到底,現在要護念一個人的成長,他的整個修學不容易。我們看舜王,他整個扭轉家裡面的這些矛盾、嫌隙,花了多久的時間?很長的時間。這是跟大家交流到這句《菜根譚》的格言,所以這句讀完,真正處理家裡的事沒有別的,遇到任何境界,統統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就對了,一定可以轉動,可以愈來愈好。 第三,就是起心動念不自欺。因為聖賢的經典,都教我們從根本修身,什麼是根本?起心動念是根本。歷史當中有談到一個故事,因為古代讀書人儒釋道的經典都有深入。其實從哪裡看到?從清朝雍正皇帝詔告全國人民的,一篇「上諭」就知道,一開篇就講到,「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三教就是儒釋道,這是中華文化的主流,覺民,就是讓人民斷惡修善,讓人民覺悟的教育。「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所以儒釋道是相輔相成,都是教育我們轉惡為善、轉迷為悟好的教育。宋朝的蘇東坡先生,他是大儒,跟佛家的佛印禪師交情非常好。古代有一句話叫「無事不登三寶殿」,所以出家人在山上清心寡欲,煩惱輕智慧高。 包含白居易,唐朝的讀書人大儒,他到山上去找鳥窠禪師,鳥窠禪師剛好住在樹上,白居易就說,法師,你在那很危險。禪師點他,你比我更危險!因為他當官的一沒做好,決策錯了貽害人民,這個罪業就大。包含官場上他得要一心敬慎,不可馬虎。後來白居易請教鳥窠禪師,什麼是佛法?鳥窠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就笑了:「三歲小孩都知道」。鳥窠禪師接了一句:「八十老翁做不得」。這個道理好像大家都知道,知道不做到叫知識,不是真實的修養學問。知識有沒有副作用?有,叫「不力行,但學文」,知識,「長浮華,成何人」。所以現在學歷愈高,很可能愈傲慢,因為他學知識。假如你學歷愈來愈高,是學真的道德學問,那應該是愈來愈謙卑,「學問深時意氣平」。所以這些句子都可以勘驗,我們是學知識,還是真實的學問。當白居易在那裡笑的時候,三歲小孩都知道,他知不知道他的念頭錯了?這麼簡單!輕慢心起來。禪師點他,八十老翁做不得,這是唐朝的。 再經過幾百年來到宋朝,蘇東坡先生有一天,覺得自己修身的境界不錯,寫了一首偈子,「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他看著佛祖毫光照大千,感覺自己「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就把這四句偈給他的同參道友佛印禪師看,就用很快的速度送過去。佛印禪師看完了,在上面寫了一個字「屁」,有點不文雅,結果就送回來。當然有時候那個不文雅,才能讓一個人的教育點出現,當然這是教育的一個善巧方便,然後看能不能讓對方有所體悟?結果蘇東坡先生打開一看,火冒三丈,寫了這麼好的偈子,境界這麼好,怎麼給我一個屁字?然後就以最快的速度,要趕去找佛印禪師理論,結果下了船要進山門,佛印禪師已經在下面寫了兩句話,在那裡等著他。所以坦白講,佛印禪師還更了解蘇東坡先生的程度,蘇東坡先生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談什麼境界?談什麼功夫? 結果看到這兩句,「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怎麼是八風吹不動?一個屁字就讓你氣沖沖衝過來了,還八風吹不動。所以起心動念不可自欺。請問蘇東坡先生,什麼時候八風就動了?寫的時候就動了。覺得自己八風吹不動,那不就在炫耀了嗎?那不就是八風!盛衰毀譽稱譏苦樂。盛衰的境界、毀譽的境界、稱讚譏諷、苦的境界、樂的境界,你都如如不動,那才是八風吹不動。所以這麼一譏笑他,他就受不了。當下蘇東坡先生並沒有看到念頭,看不到不就是自欺了嗎?還向別人這樣炫耀,不是欺人了嗎?所以祖師有一句教誨,讓我們常常觀照,「利關不破,得失驚之;名關不破,毀譽動之」。名利心要去掉都不容易,其實人只要有名利心,他就不可能真誠,就不可能真心。 比方說一個校長很在乎得到的獎牌,名利心,很可能他的學生訓練到運動傷害,他也都不關心這些事情,因為這個欲會障礙他。再來,這麼在乎得那個獎牌,孩子的身體、孩子的課業種種,會不會被耽誤掉?我們看名利,利,只要有得失就是利的心。這個人我喜歡,那個人我討厭跟他相處,這都是得失心;這件事我喜歡幹,那件事我不喜歡幹。你面對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你有喜歡、跟不喜歡都是得失,這都會讓你生煩惱。比方接到一個班:這些孩子我很討厭,能不能換個班?這些念頭。名關,好名、好面子不破,毀譽馬上就讓我們幾天都睡不好覺了。所以這個八風,其實要常常善觀己心,慢慢才能調伏這些習氣。尤其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孟子留了一句話提醒我們,「人皆好為人師」,等於是說,我們這個習氣是很容易起來的,除非有高度的警覺性。不然很容易就在當父母、當領導、當老師的因緣當中,那個好為人師的傲慢就會增長起來,習氣就會愈來愈增長。 其實我們冷靜看一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並不是愈來愈清淨、愈來愈有智慧,因為染上的這些習氣愈來愈多。所以真正覺悟的人,才懂自愛,愈活習氣愈來愈淡,愈來愈放下這些染濁,從哪裡看出來?從他的笑容就知道。小孩子的笑容很多,一天一百八十次,成年以後愈笑愈少,為什麼會愈笑愈少?欲望愈多,求不得的苦愈來愈多,怎麼會笑得出來?所以人真的要明白人生的意義才行,帶得走的是智慧、是靈性的提升,人這些道理搞明白了才會取捨;不會取捨愈活愈笑不出來,沒有意思。我們剛剛舉這個八風吹不動,比方我們假如年紀比較長,有一句成語提醒我們「倚老賣老」。我當校長的時候,你都還沒出生;我當老師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裡混。這個話一講出來,我們為人師表的風範就沒有了,慢。所以孔子講「老者戒之在得」,患得患失的心很重,常常會去炫耀自己的過去。坦白講一個真正自我教育的人,他談過去只有一個目的,啟發對方。除了這個目的以外,他以前的事不會一直重講,除非這個事可以啟發對方,常常講變成炫耀了。這個都要善觀己心,純是一個利益對方的心,每句話都是這個目的,沒有其他的目的。 第四,我們既然知道,起心動念是自我教育下功夫的地方,我們哪些念頭最嚴重?從最難的地方下手,對立的念頭。怎麼辦?第四個重點放下對立,放下控制,放下佔有。我們看到這些念頭,首先不自愛,自己已經被這些邪念給障礙住。再來,我們慢慢再推演開來,一個人起對立的念頭,他的家就有浩劫,他的團體就有紛爭,那還能利誰?但往往我們在台上講出來的話,有可能會調動別人的對立,調動別人的愛憎,這就不妥當。我們這言語都是要跟經典相應的話,應該是啟發人、恭敬人、愛護人,不應該是啟發對立的念頭。這三個念頭其實我們可能每天會起很多,坦白講你看到哪個人不歡喜,就有對立在裡面;不然應該看每個人,人人是好人才對。人對錯的態度太強烈,就容易跟人家對立;人高下的念頭太強烈,就我高,人家低,瞧不起人。太強調對錯有啥意思?錯都已經錯了,幫助他才重要。 尤其我們在學校,比方做校長、做領導,這個從自我修身,再延伸到你帶團隊,選擇的重要幹部,決定不能有對立的人格特質。你假如選這樣的幹部,問題就大。所以選重要的幹部,一定是要愛敬存心的,他每個考慮都是怎麼去愛護人、對人恭敬,不要輕慢任何一個人,他有這樣的人格特質。坦白講去哪裡找?「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找幹部一定要先調查家庭情況,我真的不騙大家的,人才從哪裡出來的?從家庭出來的。人成年以後再培養,不容易,而且時間都要比較長,「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因為他孝心起來,他的性德就開了,他會愛敬他人,不勉強;你叫他不愛敬他人,他很難過。我曾經就有聽過,校長自己本身對立太強,他一對立,他跟這個人討論學校的事情,他不認同他,校長跟這個人對立。最後變成什麼?全校搞成兩派,一個支持校長這一派,一個反對校長那一派。你看,領導者的一個念頭,搞得全校不得安寧。全校還有幾千學生,每天校長跟老師們還在搞這些名堂,這真的是對不起國家社會,坦白講。所以一個當官的人、有權位的人,要時時冷靜告訴自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愈高的領導的一個念頭,可能就形成整個團隊的風氣,怎麼可以不慎? 所以《孝經》講得精彩,一個當團體的最高領導,當君王的人,「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自我的要求要更高!你一傲慢,那個殺傷力沒有辦法講。而事實上這個被校長不認同的人,他是非常可貴的人,為什麼?他敢跟校長直言,這個人有勇氣。所以人,今天有哪一個人對你直言,你要先想一個問題:他是什麼目的?他是為學生,他又沒有能謀得一個什麼。結果這個校長被什麼障住了?他不給我面子。卻體會不到這個人有忠誠的特質,他敢對你犯顏直諫,你現在在社會上要找這種人不好找。他犯不著得罪你,反正我也有薪水可以領,我得罪你幹嘛?他沒有為學生的心,他會這麼做嗎?所以校長假如能體會到這個老師的忠誠,一轉念包容他,不得了,這個學校的風氣完全不一樣,就一念之差有差多少!我們聽了、看了很感嘆,往後自己為人臣、為人君就得到很大的啟示。這個很忠的老師後來也反省,當初雖然是為學生好,但我的態度還是太強硬了一點。 所以每個人都能從每個故事裡面,每個主人翁當中,來反思自己都能學到東西。所以善學的人,看一場好的電影,學很多,括號(好的)。你不要看一場不好的電影,三年的學習全部付諸東流水。「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你得要保護好自己的道業。這個放下對立重要,校長、領導者,「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你一發脾氣,這個事情就很難很好的去發展。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什麼?不是看他背了多少經典,聽了多少經典,那都是相上的東西。實質?「觀德於忍」,他的肚量、他忍耐的功夫,「一切法得成於忍」。我們看首先這個一切法,自己的修養要得於忍;人一忍不住脾氣,「火燒功德林」,沒有修養,沒有功夫。「百萬障門開」,一生氣一大堆不好的念頭,都起來障礙自己,這是從自身。 再延伸,一個家庭沒有忍,每天有吵不完的架,這家庭怎麼和樂?所以古代的女子,甚至於不要說古代,就是三、五十年前,有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傳統的女性,就是我們母親那一輩,一輩子從沒看發過脾氣,那個對整個家庭的安定力量非常的大。那延伸到一個學校、一個團體,領導者常常發脾氣,大家的積極性被打擊得很嚴重。你肚量很大,別人說錯了也接受,旁邊的人一看,這個領導佩服。他又能廣納雅言,所有的意見都能夠集思廣益,所有人工作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這個事業哪有不發展好,事乃濟。「觀德於忍,觀福於量」,量大福大。所以佛家,你到傳統佛家的山門建築,一進去首先看到宋朝彌勒菩薩(布袋和尚),肚子很大,意思就是要有肚量。所以學傳統文化首先要學肚量,再來,要笑口常開。 接著,我們看控制的念頭,人一有控制的念頭,容易強勢。有的女士強勢把先生給壓下去,這個陰陽有一點顛倒,我發現強勢的女子,先生都會鬱悶。而且他的兒子會軟弱,這是我的觀察,我不是亂講的。太太太強勢了,先生好像鬱鬱寡歡,然後那個孩子很怕事,你問他什麼事情,你問我媽!去參加一個畢業旅行,我還是要問我媽才行,不然我媽要罵我。就很沒有陽剛氣,為什麼?被媽媽給壓下去。所以陰陽要正常,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教出來的孩子人格很健康。還有這個控制是什麼?權利欲望太強,別人都要聽我的,這都是控制的念頭。應該轉這個念頭,是成就他人的念頭。再來,控制,人家不聽我們的就不高興,要轉成什麼?耐性。他現在不聽我的,我還是對他很好,我不跟他生氣。 再來,要把權利欲望轉成什麼?轉成感恩一切人付出的念頭,不能人家幫我們成就事情,都覺得是應該的。每個同仁的付出,我們都感恩在心裡面,才不會在當領導的位置上墮落下去,很容易佔有的念頭就出來了。你應該幫我這樣做,應該幫我那樣做。佔有的念頭從哪裡來的?就是覺得什麼都是應該的,慢慢佔有欲就愈來愈強,你應該給我的,不給就生氣了。所以不懂得感恩的人,就會覺得什麼都是應該的,慢慢他那個佔有欲很強。所以要把應該的,轉成珍惜每個人的付出、珍惜每個因緣,知緣、惜緣、造緣,知恩、感恩、報恩這才對,這才是在每個事情因緣當中提升自己,而不是讓自己墮落。人什麼時候容易佔有?像剛剛提到應該的念頭。有一次我們一個同仁,他出去講課回來,剛好有朋友託他拿東西給我。那他也很可貴,他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他一回來還沒進自己的房間,先到我的房間去,把人家託的東西趕緊拿給我,他了了一件事情。我也很感謝,我看他自己的行李都還沒卸下來,就先拿給我,然後他就回去了。 我們兩個都沒發現,他把東西拿出來的時候,掉了兩顆紅棗,從他的箱子掉出來兩顆紅棗。後來過了一段時間,我才在那個角落看到兩顆紅棗,我就馬上拿起這兩顆紅棗,去找這個同仁。結果他剛好不在,我就交給另外一個同仁:你把這兩顆紅棗還給某某同仁。然後這個同仁接了兩顆紅棗,心裡就想:這個蔡老師也小題大做了,兩顆紅棗要還,他太見外了!他就很多念頭。結果他接過來以後就一直在那裡想想想,最後他實在很難受,他就來找我,他說幹嘛兩顆紅棗還要還?太小題大做了!這個很好,他有什麼懷疑他直接問我。現在很多人與人的問題在哪?看到一個行為,自己想想,愈想愈偏頗,然後愈想愈嚴重,沒事都變有事。所以要直接溝通、真誠溝通,很多問題都是沒有,自己想出來的。所以他直接問我很好,我說因為我自己處在這個位置上,別人都對我很好,我不能視為理所當然。所以這兩顆紅棗沒有他同意,我不能佔為己有,我要謹防我的起心動念。所以這不是兩顆紅棗的問題,是自己的念頭,能不能在這些境緣當中,要覺照得了,不然我就墮落了。 當時候我們在廬江的時候,真的全國人民太愛護我們。我們在一個鄉下,吃得到全中國最好的東西,煙台的蘋果,大連的櫻桃,什麼最好的東西都送到,這些地方的長者,把我們當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我們在這個順境淘汰人,都吃最好的,哪一天拿這個東西來:這比上一次的差。完了、毀了,不知不覺溫水煮青蛙,就在福報當中墮落了。戰戰兢兢,護念好自己的念頭,你怎麼可以生比較?那個都是人的至誠心拿來的,你不能吃了好的之後,就用這種比較的心,去對待人家至誠的心。我們以前教書的時候,我在台灣教書,那個學生的奶奶扛著芭樂,她們自己種的,那個不能用多少錢去衡量,那是人家最真誠給我們的一個祝福,送她們自己種的芭樂。所以我們看到是人家的真心,不能看到是那個東西。所以剛剛講,見性不著相,要見人家的心性,真心,不能著在這個相上。 而人這個佔有欲,最容易在情愛當中生,叫愛欲。還有在什麼?一些嗜好當中生叫嗜欲。有沒有當校長、老師,最後迷上玩股票,他還能把學校教育辦好嗎?或者一些欲望控制不住,沒有去玩那些欲望、嗜好就很不舒服,像吸毒一樣,有,那喜歡賭博的人,沒賭博要他命。喜歡抽煙,或喜歡打高爾夫球,打到該辦的事都沒辦,都有可能。窒欲,要節制欲望,不然會壞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有些人喜歡古董,愛得要命,喜歡古董超過他太太,他太太得跟古董吃醋有沒有?這也是嗜欲。這不得了,假如還有來世,你這麼愛那個古董,那來世你會做什麼?古董旁邊的螞蟻。因為你離不開它,那就麻煩了,靈性就一直往下降。喜歡遊山玩水:鳥好好,蝴蝶好好!那你假如還有下輩子去當鳥去了。變成迷了、變成貪著就不好了。遊山玩水幹什麼?長智慧,上善若水是吧!「其心潔白,猶如雪山」,登喜馬拉雅山就是要修自己的清淨心,看到那個皚皚白雪,會學的人接觸一切人事物都是在修鍊自己。而不是接觸一切人事物都在貪著,上一次去成都吃那一碗麵真好吃,都三年了,還常常作夢。 古人留了一句話提醒我們,「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人那個欲望不節度,有些人喜歡打麻將打到半夜,那個對身體都是很大的損害,不只對自己損害,妻子父母在家裡提心吊膽,不安心。留了一大堆財貨,反而讓子孫衝突,所以勿以財貨殺子孫,這才有智慧。愛欲也很難斷,情愛,問世間情為何物?不問了馬上放下,別搞了,纏綿悱惻搞煩了,不想再搞了。這個愛欲就是什麼?要求,要求不到就怨、就恨,熱戰打完了,打冷戰,什麼是冷戰?不講話氣死你。大家要知道,真愛是不會變的。所以你要去哪裡找真愛?從你父母身上就找得到了。我們從小到大氣父母氣幾次,他還不是一樣很愛你,那才是真的。開悟了沒有?會變、會變質的,本來很愛你,明天就很恨你,那都是假的,虛情假意。現在人不懂真愛,早上結婚,下午就跑去離婚。誰有真愛?孝子才有真愛。「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不正常!這段我們要了解,情欲不是真愛它會變化,因為什麼?他求不到,他愛不到了,你沒有照他的意思,他就怨、就恨。 今天你看到一個陌生人,你會不會說我恨你?不會。可是為什麼對自己親的人,就會:我恨你?因為有愛欲,求不到就變了,開始化學變化,從愛就變怨,從怨再更嚴重就變恨,從恨更嚴重就變慘劇發生了。就不要再往那裡發展,拉回來、拉回來。往往很悽慘的事情,都是一開始沒有很好的去調伏、去化解,才會搞成那麼嚴重。其實假如我們有怨的人、有恨的人,就要告訴自己:我自己根本就沒有真愛,還去怨誰?我們對人已經變質,我們哪有真愛?自己虛情假意,還要去怨誰?所以能反省自己的人,慢慢的那個心才能夠回到正念上來。那自己都做不好,自己都沒有真愛,還要去要求誰?只要要求,得來的絕對是別人的埋怨。因為自己都做不好,還要求別人,人家怎麼服?所以「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首先怎麼正己?恢復我的真情真義,對每個人的情義不變,這個才是用真心。不然我們沒有資格批評別人沒有真心,沒有資格批評別人虛情假意。這是今天跟大家談,「教育者首先受教育」,四個跟大家分享的綱領。 接著第二個重點,自我教育的重點在「勇於改過」。前面這段是透過這些經句教誨,讓我們知過,原來我們連念頭都偏得太嚴重,在家庭關係、人與人關係都有太多的不足。知過了,承認了接著?改過。不能什麼道理都知道,但是都不改,那還不是真知道。勇於改過第一點要發「恥心」,羞恥心。就像《了凡四訓》當中講到的,人家可以留名青史,百世可師,我為什麼一身瓦裂,染上這麼多習氣欲望,死了之後沒有留下任何的價值,白來人間一遭。這麼一想,羞恥心上來了。《菜根譚》裡面有一句話,看了特別振奮自己,「裝身於千古聖賢之列」,自己要這一生能列入聖賢的行列,「不屑為隨波逐浪之人」,不隨波逐流、不沉淪,這是有羞恥心。 那像我看到這個羞恥心,就想起我師長,當時候我們在廬江剛開始學習,老人家勉勵我們:你們以後要對老百姓宣揚傳統文化,從事教化工作要記住,「做到再說是聖人,說了以後能做到是賢人,說了以後做不到是騙人」。這個騙人兩個字印象就很深,有時候剛好比方說走到一個地方,人家在放我們的講座,聽了幾句突然就想一想,這是自己講的,好像沒做到,就冷汗直流。講給別人聽,突然哪一天人家問我說:蔡某某,你那一次講這個,你做到沒有?這個時候也得真實面對,做到就說做到,沒做到就要說沒做到。但是,自己有沒有真正認真的,往這個方向去努力,不懈怠?自己曾經講過的這些教誨,自己有沒有戰戰兢兢趕快去落實?這個對自己就非常重要,不然到最後變成講都講給別人聽,就完了,就好為人師了。 這個改過,恥心一起作用,就不給自己找藉口。我記得當時候我在帶一班六年級,剛好自己做錯了事,那修學不得力還很差,就一個慣性,就開始解釋找藉口。講了幾句看孩子愈聽,那個表情就是:聽不下去了、聽不下去了。我一看孩子們的表情也有點震動,孩子比較敏感,我們不承認錯誤再解釋,本身就不真誠。所以他們的磁場一接觸,就有點好像快聽不下去了這樣。我們馬上警覺,就調整自己的心態,趕緊給他們鞠一個躬:這件事老師錯了,道歉。我那個躬鞠完頭再一舉起來,學生的眼睛發亮。所以我們對學生講了這麼多經典的教誨,自己不做,反而學生沒信心;自己真的用心一步一步的去落實,反而讓學生看了對聖教會有信心。所以「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學生、大眾對聖賢教誨的信心,是建立在我們這些弘道的人。但求無過,我們得記住《中庸》講的,「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一言
尊敬的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這幾堂課,都就「做孩子一生的貴人」,在談師道的尊嚴。一談到尊嚴,「自敬而後人敬」,一定是自己的行為值得人家尊敬,所以尊重、尊嚴決定不是去要求來的。人生所有的結果,都是靠自己耕耘,自自然然水到渠成。我們談「做孩子一生的貴人」,今天就最後一個重點跟大家做交流。我們一談到老師,我記得我在海口的時候,有個企業邀請去分享一堂管理的課程,他們感覺傳統文化裡面,有很多聖王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他們管理的智慧,他們非常感興趣。當時候都是高階主管一起來參與課程,我就請教他們,今天上管理的課程,大家第一個念頭是管誰?他們說當然是管員工。 我還記得二OO四年七月份,我們在海口辦了第一期「幸福人生講座」。很巧我們在上課期間,因為在一個飯店裡,有個太太她突然走進教室,當時候是休息時間,她走進來看著桌上放著一本《弟子規》。我看她的孩子應該是念小學左右,差不多三十多歲的人,她看著《弟子規》,就說《弟子規》小孩學的,然後她就出去了。「弟子」不是指小孩,哪個人不是父母的弟子?哪個人到學校不是老師的弟子?哪個人到各行各業,不是他這個領導、他這個師傅的弟子?你沒有弟子的態度,怎麼學得到父母、老師跟領導的智慧跟人生經驗,還有能力?這個弟子她就覺得是孩子。所以很多家長拿到《弟子規》這本書首先教誰?從媽媽就變警察,她教孩子了。所以態度決定成敗,態度決定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後才來改變態度。所以一個老師能不能成為改造人靈魂的老師,他在從事這個工作,首先心態就非常重要。心態是什麼?自我教育最重要。《尚書》告訴我們「先覺覺後覺」,自己沒有覺悟,怎麼可能幫助別人覺悟?自愛而後才能愛人,自助而後才能助人,自知而後才能知人。我們不懂得自己問題在哪,怎麼去解決別人的問題? 今天這個重點,第七「自我教育的重要性」,非常關鍵。什麼時候是自我教育?Anytime anywhere。比方我今天自我教育了多少次?真正會自我教育的人,他了解到「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今天有沒有比昨天進步?不然我就退步了。我這一個小時有沒有比前一個小時進步?再來什麼時候有進退?一個念頭就有進退,「聖狂之分在乎一念」。又有一句話提醒我們,「一失足成千古恨」,那一失在哪?一念之差才會有那行為。所以怎麼自我教育?善觀己心。聖狂在一念之間,時時要觀照自己的念頭是覺、還是迷,我們都觀照不了自己的念頭,很難真正去幫助到別人。就像《三字經》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相信自己有本善,相信所有的人有本善,請問這個態度,是不是應該不可須臾離也?這個真理不可以現在相信,五分鐘以後不相信,有沒有可能?有。五分鐘以後走出去,剛好看到你最討厭的人,你還相信這個真理嗎?我們這一天看到的所有的人,我們都能提起性本善、明明德,都相信他們可以成聖成賢,那我們的念頭是在正念當中;看這個高,看那個低,看那個不高興,我們都在妄念當中,都在迷惑當中。 所以自我教育是隨時隨地要觀自己的念頭。講道理都很簡單,回到每天的每個細節,就不容易。比方我剛剛要上台來,我就要觀自己緊不緊張,要上台了會不會緊張?為什麼緊張?得失心重。那我也是在迷惑顛倒,隨時要調自己的念頭。一個教育者,要「勤於教學,勇於改過」。為什麼要勤於教學?因為這條路是自己選的,選擇從事教育工作,就應該深愛教育工作。自己選擇的行業要不忘初心,自己選擇的人生伴侶要不忘初心,自己選擇的每個因緣要不忘初心,這才是用真心。不然都是用虛偽的心去應付,那叫自欺欺人,那有什麼人生意思?要深愛面對每個學生,念念怎麼去成就這個學生,要有這樣的態度。不然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很可能會造孽,因為我們不愛他,很可能言語、行為就會傷到這個學生。傷了他,他會不信任老師;不信任老師,以後他就不肯學習;不肯學習他就沒智慧,他的後代子孫都完蛋了。所以老師這個行業,有志於此再來,不然就不要來,沒人勉強。所以這是一個志業要對得起民族,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他們的父母、他們的祖先的一個行業。 勤於教學這個勤,勤在哪?不能勤在好為人師,勤在好好提升自己。我們早一天提升,學生早一天得利益。所以真正有愛心的老師,他學聖教決定不用人家去推他,還要去勉勵他,不用,他自動自發,這是真正有利益學生的這分動力。而這勤奮當中我們要了解,教學這個教字,我們前幾節都有談到,左邊兩個叉,下面一個小孩,變成要以身作則,這兩個叉是上行下效,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可以做表率。而教育工作是教學相長,「學而後知不足,教而後知困」。我在教的過程,論理論到一半好像感覺沒有通達,講不下去,就知道自己還不足。或者今天面對這個學生,起了情緒,我的耐性還不行,我的瞋恨還很重,知不足。所以勤於教學還要勇於提升自己,還要勇於改過,自己有沒有懈怠、不勤奮?自己有沒有不斷勇猛改過?這個對一個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心態,勇於改過就是自我教育具體的落實。 我們要改過首先有一個前提,要知過才能懂得要從哪裡改。覺得我又沒有什麼過失,我們曾經朋友之間在交流:我們昨天有什麼過失?朋友說我昨天好像沒有過失。這位朋友講到,他昨天沒有過失只有兩種情況,第一、他是聖人,第二、他是完全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請問人一天起幾個念頭?講幾句話?做幾個動作?閃幾次眼睛?看人的眼神是給人信心、還是給人打擊?有些人跟我們講,你講話很衝。有嗎?有嗎?他當然不知道他啥時候不對。所以我們要知自己的過,首先要突破一個關卡,叫「習氣使然,渾然不知」。比方不知道我們所有教育界的同道,有沒有曾經聽到自己的學生在交談:老師好凶,脾氣好大。剛好被我們聽到,當老師的人過去:我脾氣有大嗎?我脾氣有大嗎?他那個當下脾氣就很大了,還問學生?當我們被人家批評的時候,當下聽到火上來了,那人家講得很對。所以有些習慣可能幾十年,我們自己發現不到,這個時候怎麼辦? 得深入經典對照,自己才能知過,才能進一步談得上改過,看經典、聽經,對照自己。再來,更謙虛的落實《弟子規》說的,「聞譽恐,聞過欣」。我假如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每天還做錯,還影響自己的學生,我們就有愧自己老師這個身分;早一點改過,我才對得起學生。人家指出我們的問題,應該是很歡喜。人家指出我們的問題,我們不歡喜,是我們抱著面子,抱著習氣不放。人家一講我們歡喜,因為我們念念為學生得利益,我們念念為自己得利益,所以才會歡喜。因為知過,一改自己就提升,這才是自愛;所以不自愛的人,才會好面子,才會抱著習氣不放。坦白講幾個人懂愛?愛首先從自愛做起。我談到這裡就非常感激我的父親,我父親雖然沒打過我,但我確實還挺調皮,有時候做的行為讓父親實在受不了,那個家法真的拿出來挺粗的。我就會突然想起一句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看那個這麼粗,我趕快認錯。所以人有時候會被父母、被長輩責罰,就是錯了還不認錯,長輩要打我們的記性,把我們的那種固執、那種叛逆要有所調整。我爸爸棍子拿出來,我就爸,我錯了。就不會被打了是不是?別討打。 那當然父親也藉這個機會點,好好的把我的問題講清楚,讓我不要重蹈覆轍。而在教育我的過程,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你要自愛!這句話重複了好多遍,印象特別深。當聽到師長老人家說,古聖先賢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聽到這個愛字,那個自愛就跑出來。不能糟蹋自己,而且糟蹋了自己,是傷了所有愛護你的人,他們為你操心,為你擔憂,這怎麼是回報愛我們的人應該做的事情?這樣我們就不知恩報恩,就比較沒有良心。我父親常常勸勉我要自愛,我長大以後,有一次跟我母親在談話,我母親說,每次你爸爸教訓你,那些道理你到底懂不懂?我媽在旁邊一句話都沒有講,很配合我爸爸教育我。但是她在旁邊聽,不知道我這個小學生聽得懂不懂?後來我跟我母親講,句句都懂。我父親在教訓我的時候,我從沒落一個印象,說爸講這句話我不懂,從來沒有。為什麼?因為父親是用真心在跟我們講,真心跟真心會相應的。所以真的是回想父親教育我們那個神情,現在還歷歷在目,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表情體會很深。所以我們三個姐弟常常互相勸勉,爸媽對我們這麼好,我們最起碼不能讓他們多操心。 我們要突破習氣使然,渾然不知,要先明理,你明白道理,才能自我觀照、自我要求。經典首先第一個重點「教育者首先受教育」,因為經典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談自我教育的重要性,首先第一個綱,是教育者首先受教育。我們剛剛講到心態,一個當父母的人,假如孩子來臨的時候,他不先覺得是要先教育自己,他就想著要教育孩子,他不會把孩子教育成功。比方我們常常父母在對孩子就發脾氣:我給你講多少次,你都不聽。其實父母在那裡情緒化的時候,他已經沒給孩子好的表率。我都給你講多少次,他也不了解以身作則才是教育,身教才是教育重要的一環。其實從言語當中,他對教育的認知都已經不夠,他應該要先受教育才對。所以我們要到學校教書以前,我們就有一種態度,也是跟著師長學到的:有情緒的時候,不要教小孩。有情緒了,我們自己就控制不住習氣了,怎麼去教他?而且孩子鐵定落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的脾氣,你講了哪些道理,坦白講他記不了多少。所以脾氣大的父母,他跟孩子講什麼,孩子事後回想想不了什麼,因為人都籠罩在那個情緒化當中。所以有脾氣就不要先教孩子,可以先離開,穩一穩情緒再說,當父母的人如此。再來,當老師、當領導的亦是如此。 這個心態有了,就抓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親師的理都是相通的。我們複習《論語》裡面講到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君親師其身正,你不用要求,你的德行就感化孩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自己沒有以身作則,雖然三令五申,孩子、學生、下屬也不見得會遵守,甚至會形成不好的現象跟風氣,叫陽奉陰違。父母、領導在的時候,跟不在的時候,是兩個樣子。所以我們看到孩子陽奉陰違,不要先跟他發脾氣,首先要反思,我們自己有沒有先以身作則,因為身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比方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我曾經聽到一位校長(是中學的校長),他感嘆的說,有些教育變成急功近利,捨本逐末。那就沒有務本,捨本逐末,什麼是本?德是本。什麼是末?知識、能力、才幹是末。德才兼備,才為德所用,知識為德所用。他學的科學,最後去製造殺人武器,他不聰明嗎?他沒有才能嗎?但是他沒有德這個本。《資治通鑑》告訴我們,「德者,才之帥也」,靈魂是主帥,它駕馭我們的能力。結果現在沒有德了,學歷再高,講的話會傷害自己的妻子;做的事,會讓他的領導人肝腸寸斷。 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當那個幹部,是這個領導一手栽培起來的,結果他為了謀自己的利,把組織裡面一半的人統統帶走。他有今天是領導培養他五年、八年,你看人現在很狠心,他能把一半的人帶走,你看他的言語跟能力高不高?高。可是他無德,他不懂得什麼叫忠,急功近利。我們把孩子都教成只看眼前、只看利益,都不務根本,因為沒有根本,遇到這些誘惑兵敗如山倒。你說現在沒有德行,男人要抵禦這些女色的誘惑,不容易!所以我們所有教育界的同道,我們今天從事教育工作得問問自己,你的學生,不會被女色所誘惑的,有把握的請舉手;你的學生,不會離婚的,請舉手。我們從事教育工作,連教孩子不離婚都沒把握,我們能真的給他幸福嗎?我們有沒有把握,學生以後不得癌症,不得文明病,不得憂鬱症、躁鬱症,不會自殺,不會墮胎?我剛剛念的哪一條在他的生命當中發生,他都不可能是一個幸福的人。不會忤逆父母,不會兄弟相殘,不會兄弟爭財產,不會拋棄父母,會贍養父母,不會觸犯國家法律,有德這些都不會產生。所以要務本,不然坦白講我們孩子這一生,還有很多坎坷的路要走。 所以這位校長講的不能急功近利,教育是百年大計不能急於求成,都變成功利。這個校長做了一個比喻,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你把一個蛋放在鹹水裡面,一個禮拜以後它變什麼?鹹蛋。你把它放在紅糖水裡面,一個禮拜以後它變什麼?甜蛋。那自然而然,著什麼急?所以您看這句話提醒我們,做什麼事別著急。其實一個人修身是根本,修身從哪裡下手?「為學第一功夫,降得浮躁之氣定」。你一浮躁就快要動怒,就快要著急,一動怒火燒功德林,百萬障門開,自己墮落,有可能去利益任何人嗎?自害害人。因為這個浮躁是要發脾氣的前兆,所以要耐得住性子。這個貪快、貪求的心要調伏得掉,「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您假如有這種心境,保證你活八十歲、一百歲沒問題。 你要什麼都著急,快快快;吃飯,快快快;幹事,快快快;坐車,快快快,等死。這個我不是詛咒大家,人愈急躁心臟跳得愈快,一個人一生平均心臟跳的次數是有一個數的。你常常著急砰砰砰、砰砰砰,本來應該活九十歲,砰砰砰六十歲就完了,因為跳得太快。本來是活六十歲的,但是氣定神閑,很有修養,所有的人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說來,先喝杯怡寶的白咖啡,還是福建凍頂烏龍茶,不是,鐵觀音,凍頂烏龍茶是台灣的,對不起,我太懷念故鄉了。這個成大事的人不可煩、不可亂,要定得住。所以「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這確實是過來人,真正修行的過來人給我們的提醒。 我們一談到務本,剛剛講的,不能捨本逐末,務本最好體會的,其中就是《大學》開篇那八個德目,「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這是人生終極的目標志向。所以讀古書的人,真的有讀進去,都是胸懷天下的安危。他假如沒有這個心,那他古書讀三十年叫白讀,因為沒有入心,他把它當知識研究,甚至還帶功利:我好好讀,拿個碩士、拿個博士,以後還可以去領個薪水。他那個不是真實學問,他那是知識,把它當學術以後去謀他的收入而已。真正學進去了必然是要時時為天下著想,時時從本分下功夫,時時守自己的念頭。因為「內聖外王」,內要契入聖賢的存心,外王這個王最重要的表率,是家庭的表率、團體的表率、國家天下的表率,外王。而這個內聖當中,主敬存誠非常重要,守好自己的真誠心、恭敬心。 我們講到務本,「本立而道生」,想到這八個德目,「欲明明德於天下」是最高的目標。「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治國是平天下的本;「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齊家是治國的本,我們今天要利益社會,首先要齊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這是《大學》裡面的教誨。我們看到有從事於社會慈善事業幾十年的人,在社會上享有盛名,結果他的孩子犯法在警察局裡面。一下子新聞報出來,那輿論就開始討論,為什麼做善事連孩子都不照顧?那他給社會的負面影響就出來了。甚至於他就趕快離開他所在的團體,怕人家也不信任那個團體,所以流弊就出來。不從根本,遲早要出問題,不可以僥倖。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是本,齊家是末,末不是說大跟小的問題,因為根深葉當然茂,葉是末,花果是末。根深了它營養、水分都吸收得好,它當然枝末這些葉、花果一定好。所以你修身好了,當然你的齊家一定齊得好。「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是修身的本;「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們剛剛講到,教育孩子急功近利,揠苗助長,請問跟格物有沒有關係?有。揠苗助長不就是貪快嗎?貪看到成績嗎?那不就貪欲。格物就是格除物欲,「物格而後知至」,煩惱、物欲少了智慧就長;智慧長,你時時自我教育、自我觀照,你的心是用真心,你很真誠,你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正。對自己不自欺,提升自己;對別人盡心盡力,幫助他正心,自愛又愛人。那心對了,一切言行都是在規矩當中,這就能自然達到後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好的果報,這是我們儒家強調的。道家也說「正己化人」,正己是根本,化人是水到渠成的枝末。 這個務本具體有一句格言,可以讓我們好好來體會。「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從這裡可以看出修身的功夫;「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經綸」。首先強調性情上的偏私,修身的功夫在哪裡看出來?性格改了多少、習氣放下多少。學習聖教要重實質,不重形式,不是說一個人經背得比較多,他就是有真實學問;或者他聽經聽的比人家多,他就是真實學問。坦白講一個人經背多了、經聽多了,還會到處給人家講,他性情上的偏私,他已經根本看不到,他還在給人家炫耀。聽經聽明白的人,他一定愈發了解自己的念頭跟行為偏在哪。為什麼?聽經、讀經是明理,他愈明白愈發現自己的不足。什麼叫開悟?發現自己的過失他今天沒有白活,他今天沒有自欺,他看到自己的問題,沒有渾然不知。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正的修身,真正的修行,這兩句話非常重要。沒有發現過失根本沒有契入聖賢的教誨。解,沒有解出來,它還是知識,它不是學問。所以什麼人是勇猛精進?調伏習氣的人。那我們剛剛說不自欺,我們勘驗自己:我學了五年,我學了十年,哪個嚴重的習氣我們真的放下了?本來很好面子,現在不好面子;本來很不能接受別人意見,現在可以虛心接受;本來處處疑神疑鬼的,現在很能夠信任人;本來很傲慢的,現在能夠謙卑待人,這個才是學問!我們曾經看到一些有緣的人,他們的一個念頭都是我們的學處,可能就對治我們最嚴重的那個習慣。 比方我記得在二OO七年的時候,我們南京居美馨公司葉總,他到我們廬江去上課,上了課以後他很感動。後來我們見到葉總的父親葉爺爺,他非常有正氣,特別認同傳統文化,所以他的孩子很支持傳統文化,有果必有因。那他很認同,他就想把自己公司一塊地,拿出來建傳統文化的學校,來弘揚傳統文化。這是大好事是不?這麼多年過去了,很多大陸的傳統文化學習者,都受到居美馨這一片土地上的甘露滋潤,幫了很多人。而當初葉總有這個考慮的時候,這是大好事,但是他第一個念頭,就是我要問我太太,這個念頭很可貴。我們人有一個態度,做好事容易強勢,我做的是好事,支持我是應該的,這就是習氣。所以下了這個這麼好的決定,但是非常尊重自己的太太,太太跟著我一起打拼事業的,所以沒有自我中心。自我中心就很容易自我主張、自私,做什麼事都不知會別人、不尊重別人。這一念就是我們的學處。 有一句話叫「念佛參禪似有悟,滾滾紅塵又現形」,自己在聽經、讀經感覺非常良好:我都沒有什麼不好的念頭,好清淨!小心,清淨也會貪。你一貪境界,就在那裡這個我喜歡,那個我不喜歡,那還談什麼清淨?清淨應該是順境不貪著,逆境不瞋恚,才叫清淨。所以人一不小心,性情上的貪著就起現前,所以善護己心不容易,善觀己心不容易!滾滾紅塵,自己在那裡聽得很高興,但是一接觸家裡的人、一接觸人群,馬上這習氣全來。所以自己有沒有功夫,不是自己說了算,得勘驗,得練一練才知道。什麼時候練?處眾,跟大眾一相處,很容易發覺自己一些個性上面的問題。 像這次「做孩子一生的貴人」,是南京召開了一個教育界的培訓,參加的都是校長跟幼兒園園長,就是我們這次的因緣。校長在學校他是最大的,結果來到這裡,手機要上繳難不難過?難過是自己的貪造成的。可不可以不難過?可以,把我放下就不難過了,你把我放下,就知道人家的善意。他為什麼收手機?讓我專注學習,才二十一天。假如那個手機不收走,放在旁邊,時不時就短信來了沒有?短信來了沒有?別人的登,所有的人都在那裡看手機,那還上什麼課,是不是?有一個人的手機登了一下,所有人都在那裡看。所以人要修清淨心,首先把手機收掉。我的意思是說,你要辦事的時候要開,不要誤了事情。到時候你在辦事的時候,人家一直聯絡不上你,氣死了,把事情給誤了。然後你就說,那個蔡某某說手機收掉。你們不要陷害我,不要拿我去當擋箭牌。每個人在聽每一段話的時候,要把義理聽懂,就是能夠干擾你的因素,你一定要放下。縱使你必須用手機辦事,你也要想一些方法,讓自己有靜下來的時間,你可以告訴這些跟你聯繫的親戚朋友說,我每天晚上七點到十點,決定是用功聽經,以後人家就不會吵你。 其實坦白講,人有時候為什麼會忙得像陀螺一樣?因為缺乏原則。你原則一立出來,人家慢慢的就了解,找你辦事是什麼時段,哪一個時段你是自己在用功,人家就清楚。所以我們有時候忙,忙到最後都怪別人:這麼多事都找我。一大堆那都是把理由推給了這個因緣,不反求諸己。人自己調整,整個環境都會調整,「依報隨著正報轉」,自己的心是正報,你的心一轉,你的環境一定會轉。我們今天念念為孩子想,你的班級一定轉,你的學校一定轉。孩子很敏銳的,他會感覺到校長、老師怎麼這個暑假不一樣?好親切,讓人如沐春風。哪有你的學校的風氣不轉的道理!一群校長住下來,他們應該出外都是一間房自己睡,出公差。結果到了南京居美馨,好幾個校長住在一起,用廁所還得排隊,他多久沒有過這樣的日子了,馬上不適應。所以人好日子過多了,趕快到非洲走一走,馬上這個修養可以有個很好的提升,不然都一直貪著下去。這個時候考什麼?放下自私。 團體當中處處給人方便,而不是人家得配合我,給我方便。你上個廁所就想到不要拖時間,人家還要用,你那個替人設想的心,把自己性情上的自私自利慢慢調整掉,所以處眾非常好。我怎麼看這個人不順眼,看那個人不高興?傲慢,又看到了偏私的地方。今天比方說我們的行為,造成跟我們一起生活的人的煩惱,我們都要生慚愧心,我們已經背離了仁愛之道,惱害他了。可是當人家生煩惱、不高興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是起另外一個念頭:就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大不了,還生氣?你看不反省,還罵對方,所以調伏性情上的偏私重要。你看,假如這種脾氣在家裡發,兄弟有什麼摩擦,你還在那裡發牢騷,還在那裡抱怨,父母的心在淌血都不知道。「同氣連枝各自榮」,父母是根,兄弟一衝突,那不就是這些枝幹在被砍,哪有父母不痛苦的道理?所以我以前聽到,姐妹因為一件事不高興,三年不通電話,我說人這個脾氣居然能夠造這麼大的孽。姐妹三年不通電話,她媽媽的日子怎麼過?所以人要改脾氣,能念念為父母想,這個脾氣決定改得了。就是念念只想自己才改不了,念念想別人也容易改。 而偏私當中,我們看到這個私字,就是自我,自己喜歡的,愛得不得了;看不順眼的,好像講起他來就沒有一處是好的。所以人的心態一偏,看什麼都看不清楚。所以《大學》,今天講《大學》挺多的,因為今天講務本,我們一開始講務本,《大學》很強調務本。「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喜歡他,卻還能看得到他的不足、缺點;討厭他,卻能知道他的長處跟付出。人的心一偏,為批評而批評,這就會形成很不好的對立。你說政黨跟政黨之間,難道人家沒有做好的事情嗎?哪有一講起話來人家啥都不是?那假如是政治人物這樣帶頭,全國人民假如無形當中學習了,那就麻煩了。那就變成什麼?苛刻、苛薄了。所以性情上這個偏私很嚴重的,愛憎要去掉,就是好惡的心。 剛剛跟大家講,什麼時候自我教育?Anytime anywhere,「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因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你還討厭他幹什麼?你說他做那行為不對,那是他的習性,不是他的本善。一個人有本善,現在被習性牽著鼻子走,你應該憐憫他,怎麼會生他的氣?那就是還不明理,不明每個人都有本善的真相。明理的人決定不再迷惑,不再起這個錯誤的念頭跟心態。所以我們真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了嗎?真相信的人決定沒有看不順眼的人,也沒有不信任的人,只有怎麼去成就他的心。你跟他緣很好,更好,你講話他會聽,趕緊幫助他提升。你不要跟他好到兩個人互相貪愛,情感愈來愈執著那不行,那是你沒有智慧。有,我在台灣,看夫妻好到你儂我儂,最後先生意外死了,太太活不下去。這就不是用真愛、智慧去愛護對方,最後太太還自殺,這個愛錯了。所以要用理智的愛,不能用情執的愛,要悲智雙運,真慈悲、真愛裡面有什麼?有智慧。 愛一個人要怎麼愛?沒有我的時候,我不在的時候他可以更好,你跟他的互動就是不斷的在提升他。就好像一個真正有智慧的母親,她照顧孩子,陪孩子成長,不是讓他愈依賴母親,而是讓孩子漸漸的可以獨立,有能力可以照顧自己,這才是會愛護孩子的母親。為什麼?人生無常,我們怎麼可能隨時或者長長久久,陪伴我們的至親?所以有智慧、真愛的人,他考慮事情是比較深遠的,不是只考慮眼前。所以父母沒有智慧,那個溺愛就是考慮眼前的感受而已,但那不叫真愛,那個叫欲望,叫情欲。「欲令智迷,利令智昏」,就考慮不到那麼遠。所以往往被情欲所控制,什麼時候才有一點反思?孩子不聽話了,才知道嚴重。剛剛我們強調要調伏好惡、愛憎的心,其實明理就是什麼?明白我這麼做害了自己,又害了別人。你真搞明白了還這樣做,那就是愚痴。對自己沒有益處,對別人也沒有益處,還繼續做,那不是真明白的人。請問大家,發脾氣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對別人有沒有好處?沒有。我們還繼續發那是自害害人,那我們是「可憐憫者」,我們比還沒學傳統文化發脾氣的人,更可憐,我們比他還可憐。他不知者罪小,我們明知故犯繼續發。 所以還是要下決心,孔子說「先難」,要行仁愛
尊敬的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上一節課,就經典當中談到夫子這些行儀,我們感覺特別能展現夫子教學的智慧,所以歸在夫子為師風範的第一個大項,「智慧」這個部分。第二個「仁」,智仁勇是三達德,仁是仁德、仁心、仁術,有仁心,接著做出來是利益天下蒼生的事業,而且利益不是當世人而已,而是利益千秋萬代。歷史當中讀書人讚歎夫子,「先孔子而聖者」,這些比孔子還早成聖賢的古人,「非孔子無以明」,沒有孔子的話,我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不認識他們。因為孔子那個時代禮崩樂壞,很多古籍很可能會喪失掉,那文化可能會斷流。夫子在那個大時代當中很有承擔,「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然後闡明易道,這些重要的典籍都是折中於夫子。所以夫子以前的二千五百年,文化靠老人家傳下來。「後孔子而聖者」,孔子以後的二千五百多年的聖賢人,「非孔子無以法」,法是效法,後世的人都效法孔子的精神、孔子的求學、孔子為人師表的態度,所以他們成聖賢。夫子是開啟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為什麼能影響這麼長遠?這個關鍵,在夫子所說的他自己做到,才能有這麼長遠的影響。師長老人家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做到再說是聖人,說了做得到是賢人,說了做不到是騙人。」可能接下來這句話振聾發聵,師長能看得懂聖人的行儀,為什麼老子、孔子、釋迦佛,影響了幾千年的人類,因為他們都是做到,所以人們對他們不會有絲毫的懷疑。所以仁德它能利益千秋萬代,首先的基礎在哪裡?在以身作則。夫子在《大學》裡面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他要利益天下蒼生從哪裡下功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他自己真的真修行,以身作則,他才能產生這樣的教化效果。夫子以身作則,在有一段與曾子的談話當中,體現出來。曾子說到,我曾經聽到談論夫子的行儀,有三段話,但是我聽到以後,自己還沒有能效法做到。首先說到,「夫子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見到一個人的優點,就肯定他這個優點,沒有把他的缺點,或者以前做錯的事,變成成見放在心上,不會。這個叫厚道,這個叫給人信心。 「看人要看後半段,浪子回頭金不換」。假如人家以前做錯,都不給人家機會,斷人的後路,這個叫苛薄。一直貶低他、否定他,很可能他會怎麼樣?狗急跳牆,破罐子破摔,他可能會自甘墮落,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完全否定人造成的。所以光是一個信任人的眼神,跟否定人的眼神,給人的感受是天壤之別。所以看人可不可以積功累德?看人的這種態度、眼神,假如對人都是信任,光是看別人就給人家信心,積功累德。假如看人就是懷疑、否定:不行。那眼光掃過去讓人家都得內傷,這個叫造孽。我們修學的路上,改一個習慣都有反覆,所以用一個東西也有個習慣的過程,請大家多多包涵。所以人真正經歷過,修身非帝王將相所能為,將軍可以不怕死,你叫他不要喝酒,要他的命;叫他別發脾氣,他受不了,讓他改習氣不容易。改習氣就好像一層皮,這樣一層一層撕下來,都有這個痛苦的過程。但撕下來,身心就輕安自在了,不做習性的奴隸了。曾子講到夫子的行持,「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很容易可以轉變對別人的一個看法,不會形成成見,你真的改過了,他非常肯定、隨喜你。另外這個易事,很容易相處、很容易事奉,給人家如沐春風。假如我們處處對人都有看法、成見,無形當中就給對方壓力。 第二個夫子的行持,「見人之善若己有之」,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到別人的貢獻,就像自己有一樣高興,就是隨喜讚歎,一絲一毫的嫉妒都沒有,還去宣揚,「道人善,即是善」。「是夫子之不爭也」,不會跟人家爭高下,不傲慢,都能隨時看到別人的優點,隨喜讚歎。其實現在團體當中、人與人當中,衝突為什麼這麼多?見不得人好、毀謗,沒有欣賞別人。第三,「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是夫子之能勞也」。聞到好的教誨善言,看到人家的善行必親自去落實實踐,然後再以過來人的身分,去指導他的學生來做到,每個教誨都是自己先落實。這個為了早一點利益學生,他自己是勇猛精進,這是能勞,自己不辭勞苦的用功,提升自己,是慈悲的動力、利益人的動力。那我們看到這一句,我們形成一個態度,覺得哪個教誨非常好,我們效法夫子,一定從我自己做起。 比方我們要勸人不貪、不瞋、不痴,我們自己得要把貪瞋痴調伏。假如不這麼做,看起來是希望弘道,但有可能是障道。因為假如我們說不要貪,可是我們自己生活上的享受愈來愈看重,人家聽我們台上講一套,台下又不一樣,不只不能弘道,反而讓人家懷疑聖教,那就變謗法。所以我們在學校教書有一個好處,什麼好處?鞭策自己。比方說這個道理講出去,三十五個學生都聽到,我是班主任,我一個人看三十五個,他們是三十五個看我一個。比方說「凡出言,信為先」,老師說的,那大家就看:老師,你上次講的怎麼現在還沒做?那背後就流冷汗。所以在學校教書不是壓力,是幸福,為什麼?沒有後路可以走,只能勇往直前。不然你就誤了這些孩子,讓他對自己、對聖賢教誨沒有信心。所以任何事都是好事,一念之間用覺悟去看它、用責任去看它,都是好事情。 接著,仁德的表現,第二個是「耐性」,就像我們教育的「教」字,左邊兩個叉,下邊一個小孩;右邊一個手拿著樹枝。左邊是身教以身作則,父母、老師畫第一個叉,孩子潛移默化,效法學習,畫第二個叉,上行下效,身教;右邊手拿著樹枝,不厭其煩耳提面命,耐性。而坦白講,沒有耐性也談不上真心,真的東西不會改,會變的就是假的。所以有沒有真心,不是嘴巴講的,得看我們有沒有至死不渝、不改變對人的這分愛。大家都聽過「愛的真諦」這首歌?這首歌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為什麼?最後一句拉得很長,叫「愛是永不止息」,永不止息要拉長一點,就代表長長久久才是真愛,不然叫虛情假意。早上結婚,下午就離婚了,那叫愛欲,那不是真愛。 從哪裡看到夫子的耐性?夫子在《論語》裡展現的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禮記.學記》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法,叫「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叫「和易以思」的教學法。引導他,不要讓他感覺,好像你硬拉著他的鼻子往前走,讓他感覺到引人入勝,他自自然然被吸引,而不是硬拉著他。「道而弗牽則和」,他接受得非常歡喜、和諧,沒有絲毫勉強,道而弗牽則和。強是鼓勵,鼓勵他,「強而弗抑」,抑是什麼?否定他、壓制他就不好了。應該不斷的鼓舞他的信心、善心,強而弗抑,他受到鼓舞愈學愈積極。「強而弗抑則易」,他學得很容易,不會痛苦,不會勉強。「開而弗達則思」,這個開是啟發他,但是達就是不一下子把所有的道理全部講完,把他的悟門給堵住了,這就有點變填鴨。你用啟發教學法,有些話點到為止,讓他很自然的去思考、去領悟,不要一直壓。一直壓他就會覺得:又來了,又要囉嗦,又要唱歌了。和易以思的教學法,開而弗達,他就會去思考、思惟。 大家聽完《禮記.學記》這個教學法,真正要教育好一個學生要很大的耐性。這個教學法,我們讀到《了凡四訓》,尤其是袁了凡先生遇到雲谷禪師這一段,我們就想起師長老人家說的,以前出家人儒釋道都通,很有學問的好老師,所以才有一句成語叫「無事不登三寶殿」。社會大眾一有解不開的問題問誰?到三寶殿去問法師們。他們都是很有學問,還要通過國家考試才能拿到度牒,那個度牒的程度差不多是進士的程度。而且他們的心地清淨,世俗的這些欲望他們能放得下,清淨心生智慧。所以感覺到雲谷禪師是非常好的老師,他在短短跟了凡先生的互動當中,和易以思的教學法表演得淋漓盡致。比方說引導他,都用什麼引導?他最熟悉的句子叫共通語言。比方說您今天去跟一個親戚朋友聊傳統文化,他就從來沒有讀過《論語》,你就子曰、子曰一句接一句,他一個頭兩個大。比方說你這個朋友他是種田的,你就跟他講,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他說對對對。你就用他聽得懂的去跟他引導,他就很能產生共鳴,所以這個道而弗牽很重要。 這個因緣,就是了凡先生跟雲谷禪師對坐三天,他沒有起什麼妄念。所以雲谷禪師就問他,你怎麼都沒有妄念?他說我的命早就被人家算定了,幾十年來都沒改,我還有什麼好想。雲谷禪師哈哈笑:我本來以為你是豪傑,原來你只是凡夫。這個哈哈笑也會讓人家好奇,該笑的時候哈哈一笑:難道命可以改變嗎?您看這些對話很精彩。命可以改變嗎?雲谷禪師講「人未能無心」,這自私自利、自我的心放不下,「終為陰陽所縛」,所以他的命運就固定了。但很重要的,「積善之人」,很善良的人、積很厚功德的人,數就拘他不定。假如你是了凡先生聽到這句話,會怎麼樣?有希望了。這個叫強而弗抑,就隨著談話,他的信心、他的動力慢慢就被帶起來了。你們有沒有遇過?比方這個人很有修養,有一個人印堂發黑走進來,跟他講完半個小時之後,印堂發亮走出去,這就是教學法功夫很強。您看了凡先生幾十年就在那裡:命改不了。經過引導出去之後,馬上發願先做三千件善事,所以雲谷禪師教學的功力很強。那當然我們體會到了,就能善學善用。 所以雲谷禪師告訴他,你這二十年來命運全部被人家算定,一絲一毫都沒有轉變,當然是凡夫。接著他好奇了,難道命運可以改變嗎?接著您看雲谷禪師講,「命由我做,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哪個讀書人沒讀《詩經》,沒讀《尚書》?全讀過了,都知道命由我做,福自己求。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書都讀過了,書還是書,他還是他。所以總在遇緣不同,他遇到雲谷禪師,把這一句更印象深刻:對,這個我都知道,原來我都沒有把它落實,是可以改變的。而且都是他最熟悉的。先講《詩》、《書》,再舉釋迦的教誨,其實這就讓我們了解到一個社會背景,以前的讀書人儒釋道都讀,教化我們二千多年。這裡又提到「我教典中」,我們佛門當中講到,「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妄語是佛門的大戒,佛菩薩怎麼可能騙人? 結果了凡先生聽了以後也很可貴,他馬上主動求教。有些人有懷疑悶在心裡,自己在那裡想、想也不講出來。他主動求教這叫「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其實這個對經典的誤解,已經在他心裡幾十年,他說孟子不是說嗎?「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我可以力求,功名富貴是身外的東西,怎麼求得到?」您看這個疑很久了。所以落實《弟子規》容不容易?心有疑,隨札記,雲谷禪師告訴他,孟子的話沒有錯,你自己解錯了。「汝不見六祖曰」,《六祖壇經》跟《金剛經》,這二千年的讀書人都讀了,《壇經》上面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福田靠什麼?心耕。怎麼會福求不到?「從心而覓」,從根本的心地去下功夫,「感無不通」,一定求得到。「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內外都求得到。「是求有益於得也」,你把這些道理都搞清楚,一定要從心地下功夫。「若不反躬內省」,你沒從心地反省,「徒向外馳求」,向外去攀求攀高官、攀有錢人。 「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你是求不到的,你沒有從根本下手,徒勞無功。「內外雙失」,你都向外求,都是貪也沒德行,那向外求,又沒有積福,就不可能求得到。「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財布施才能得財富,法布施才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才能得健康長壽,怎麼可能是在那裡拜神明就求得到的?要如理如法去求才求得到。把理給他講清楚,雲谷禪師就問他:你說說,孔先生算你的命終身是什麼樣的命運,你可不可以給我講一下?「余以實告」,了凡先生也是很實在的,一一告訴雲谷禪師,接著雲谷禪師這句話很重要,這叫開而弗達,啟發他,不是用道理填鴨給他。聽完以後,雲谷禪師問他一句話,你自己想想,你應該考上功名嗎?因為你剛剛說你的命中沒有功名,命中又沒兒子,那你可不可以反省你自己應該有功名嗎?應該有後代嗎?這麼一問,開而弗達。 「余追省良久」,了凡先生沉澱、考慮了好長一段時間,接著自己說「不應該」。是他說的,他自己承認的!假如今天我們的朋友說,我的命中是怎樣怎樣,然後我們就跟他說,對,你這個人就苛薄,所以你沒有孩子。他接不接受?我有那麼嚴重嗎?你講了八分,他覺得自己只有五分,接下來的話就聽不下去了。可是你看雲谷禪師他看得清楚,讓他自己想,他自己講出來,他體會更深刻。你看,我們現在人家爸爸媽媽,父母或者一些善知識、長輩提醒我們的問題,你哪裡哪裡不好。我有這麼差嗎?沒那麼嚴重?還會不是很能接受。接著他整個沉澱下來,自己思考、反省,說不應該。科第中人看起來就有福報,我先天就福薄,又沒有積極積功累德,來培養自己的福,「兼不耐煩劇」,就很容易起情緒動怒。「不能容人」,肚量又不夠。我有點念不下去了,因為我好像就是這樣。「時或以才智蓋人」,這些心境跟行為變成都折自己的福,才智蓋人。「直心直行」,這就是講話不看場合,不體會人家的心境,啪就過去了,人家回去療傷三天。「輕言妄談」,動不動聊一些大道理,到底理對不對,就比較狂傲。「凡此皆薄福之相也」,所以我考不上功名。 接著又分析自己為什麼沒有孩子,「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他太愛乾淨,所有的螞蟻蟑螂全部殺光光,就是太愛乾淨可能會傷及生命。其實應該要了解生命都是有靈性的,誠心可以溝通的。你可以請牠們搬家,拿一些好吃的放在外面請牠們去吃,不要傷害。「萬類相感」,所有的生命都有靈性怎麼交感?「以誠以忠」,真誠,忠是什麼?你也盡力利益牠們,就會相交感。我們師長老人家當時候在澳洲,剛去的時候螞蟻一團一團的,真誠待牠們,後來互相不干擾。所以沒有孩子潔癖太嚴重。第二,「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脾氣太大「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時時愛護人,為人設想,就像天地化育一樣讓很多的生命得以成長,但是這個忍就是殘忍,會傷及生命。我「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常常喜歡談很多話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喝酒喝到半夜,熬夜,「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這也是喜好,「不知葆元毓神」,傷及他的身體,「宜無子者六」。我想他的父母知道他有這些習慣也會擔心的,讓父母擔心也是折福不孝。他自己的問題所有都講出來,他自己承認。 接著更鞏固他的正確觀念跟信心,當然了凡先生還有一句很可貴,「其餘過惡尚多,不能悉數」,我剛剛講的只是一部分,我還有很多。人命運怎麼改的?「改習為立命之基」,把壞習慣一改,命運接著改,不欺騙自己,承認自己的錯去改正。我相信,聽到他自己的自我反省、懺悔,雲谷禪師可能會感覺到:孺子可教也。所以大家不要看,好像這些互動都是理所當然,假如了凡先生沒有反省自己,這個緣可能就到此為止了。這些緣分都是水到渠成的發展,恭敬、真誠的心感召來的,一個人一反省自己,那個真誠就流露出來了。你們有沒有看過有一個人,在反省自己對父母的不孝,他在那裡流眼淚,我們在底下也流眼淚?誠心交感。 「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不是求科第而已,「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因為他有修那個福報;「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命中沒福最後要餓死的,那都是他自己沒有修福感召來的。因為「命由我做,福自己求」。所以上天都是循著這個自然,絕對不是上天有什麼意思。而且就像生孩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就像孔老夫子的後代;「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像林則徐先生的後代,這個都是證明。「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就是絕後的,沒有孩子的,「德至薄也」,福報不夠。這個在歷史當中最典型的例子,五代十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他本來命中無子,他的祖父一勸他,他聽話,積極斷惡修善,最後生了五個兒子,都非常有出息。他活到八十幾歲無疾而終,洗好澡,跟人家say good bye,就斷氣走了,沒有任何病苦,真好!「聖與賢,可馴致」,我們現在就積功累德,鐵定有這樣的福報。 接著告訴他,你今天既然知道自己的非,趕快把不能考上功名、不能生子,這些壞的習慣盡情改刷,懺悔,然後發願把它改過來,記得要積德,記得肚量要大,記得對人要有愛心、要和氣,記得不要糟蹋自己的身體跟精神,就點了他所有的問題。然後「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你們讀到這句話有沒有感覺充電?「此義理再生之身也。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你從今天開始斷惡修善,循著聖人的教誨,你是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一定可以改格,可以改變命運。「太甲曰」,《尚書》講「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所以你這是今生的命運,只要你肯下功夫決定可以違、可以改。又說「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大家有沒有看這幾句話引經據典,強而弗抑,把他的信心,信為道元功德母,他的信心完全堅定,決定可以做得成。大家有沒有看到,了凡先生回去之後沒有懷疑。後面還講了很多,包含《易經》都出來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而且具體,真的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具體怎麼做?還給他功過格讓他怎麼操作,慈悲到了極處。自己看更精彩,今天回去好好讀這一段,這是好老師的榜樣,就像夫子一樣誨人不倦,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都是善巧方便,這是第二點耐性。 第三點是「有教無類」,展現夫子的仁德,只要肯學的都盡心盡力教。在《論語》當中有講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束脩就是拜師的禮物,在歷史當中的說法是十條乾肉。這個東西不是很昂貴,算是不怎麼貴重的禮品,就代表夫子重視的是什麼?拜師的恭敬,是那個禮,而不是說要送多好的東西。此禮不可廢,因為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才能得十分利益,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連個敬師的態度都沒有,這個緣就不具足了。所以只要是恭恭敬敬行過拜師之禮儀的,夫子一定盡心盡力教誨他。又有一句,《論語》當中「述而第七」的例子,剛好互鄉這個地方有一個孩子來求學,互鄉那個地方民風比較不好,感覺那個地方的老百姓很難教化。結果這個童子來向夫子求學,夫子的弟子就對夫子提出來說,那個地方的人根性非常惡劣,夫子,你教他很可能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夫子的回答就強調:他今天來找我,就代表他想要提升,他很愛惜自己,我當然要回應他的,是幫助他提升自己。人家這麼潔身自愛,你怎麼還拒絕他?那我現在教導他,只能夠確定的是他現在想學、用心來學,至於他以後怎麼樣,這個不是我能夠控制,我只跟他好好珍惜當前的因緣就對了。很惜緣,哪怕他剛好就這幾天善根流露願意學,夫子都盡力教他。 「述而第七」又有另外一句,讓我們去體會這個有教無類是什麼?和盤托出,毫無保留。夫子有一天對著弟子講,「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可能看出學生心裡在想什麼,可能有學生想夫子教我們,有沒有留一手?這是起疑心。夫子看出來了,雖然學生沒有講,讓他這個疑心消除,他才能得利益。所以告訴弟子,你們覺得我還有留一手嗎?我決定沒有留一手,我全部都和盤托出告訴你們。其實夫子是弘道之人,他何嘗不希望他每一個弟子,馬上都有真實的學問來服務蒼生,怎麼可能會留一手?雖然夫子這麼講,還是有極少部分的學生疑心去不掉,比方有一個學生叫陳亢,不過雖然他有疑心,但是他這個疑心叫偏中正。疑心,心不妥偏了,可是因為他那個疑心,他懷疑夫子有藏一手,跑去問夫子的兒子孔鯉。所以這麼一對話,這一段對話讓人更理解聖人無私、平等。所以他是「偏中正」,他也有功德,他是偏中正的善行。 他就跑去問夫子的兒子,你的父親私底下有沒有教你東西?孔鯉說沒有,我們一起上課的,唯一有兩次,我剛好從庭院經過,父親把我找過來,「學詩乎?」你學詩了沒有?「不學詩,無以言」,詩是讓人溫柔敦厚,心地敦厚講話才不會傷人、才厚道,學詩才會講話。又有一次我從庭院經過,父親看到把我叫過來,「學禮乎?」「不學禮,無以立」,要懂得應對進退恭敬他人,不然很難跟人相處,很難在人群立足,要學禮。我聽完退而學禮,就這兩次。陳亢一想學詩、學禮,夫子在課程當中都有強調,所以沒有額外教他的兒子。所以我這麼一問三個收穫,學到了學詩的重要,學禮的重要,又學到君子沒有私心。沒有說對他的兒子特別好,「遠其子」,平等的愛護。這個例子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其實我讀到這一段,我的體會非常深刻。比方說我曾經受到盧叔叔的教誨,我們從這些長者身上,他栽培有責任弘揚聖教的晚輩,超過他的孩子,這個我是親身體會過來的,為什麼?他們胸懷是天下的蒼生。兒子不見得比其他發願有使命感的人受教,所以誰願意受教,傾囊相授。我們上一次去請教這位長者,一跟我們講,一講就是七個小時、八個小時,忘了上廁所。真的從白天講,講到晚上才發現整天都還沒有上廁所。我們帶著幾位同仁去向長者求教,這真的可謂是嘔心瀝血。所以這點是有教無類,夫子的精神如此,我們從像師長、像親近的這些善知識身上,都能體會得到。 我也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師長有一次,在人民大會堂捐款給兒基會,不小的一筆款項,希望在各個社區都播放倫理道德的這些教誨。當時候這個捐款儀式結束,我們在蒙古廳吃飯,我印象很深蒙古廳非常的大,吃飯的桌子好長。老人家坐在中間講中華文化,一開始各講各的話,有的是記者,有的是教授,都是有頭有臉,都是社會當中很有地位的人。老人家娓娓道來,把傳統文化介紹,沒多久,很奇妙,每個人都不講話,全部望著老人家,聽他講。老人家那一分利人的心感動第一次見面的人。好,第三點有教無類,甚至抓住任何的機會,那蒙古廳那麼大,講話很耗氣,寧可自己耗氣,也要抓住每個人能聞聖教的機緣。 第四點「胸懷天下的蒼生」。我們看夫子在「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夫子一生不就是往這個目標去努力嗎?跟學生談論到學生的志向,有一次讓子路、顏回分享一下他們的志向。子路說我真的富貴,或者我自己擁有些用品,「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我的車馬、我的皮衣,我很好的衣服,任何朋友需要我統統借給他用,把我的用髒、用壞,我都不會惋惜。我的就是大家的,大家的還是大家的,應該是這個邏輯!我們假如說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這樣人家會擔心。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嚴以律己,不能去要求別人。我們這麼做,是因為覺得道義,是一個人應該有的態度,我們覺得是這樣,不要求別人要這樣做。接著顏回講,「願無伐善,無施勞」,不伐善就是自己奉獻的不會去提、不會去邀功,甚至可以把功勞讓給眾人、讓給領導。這是重要幹部應該有的胸懷,就像一個國家的大夫,無施勞,就是對老百姓要設身處地,他在農忙的時候,你還把他拉來做公共建設,他誤了農時,以後就沒飯吃會餓死的。這是一個國君應該有的胸懷,體恤。這是顏回講出來的志向。 子路就請問了夫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三句話。假如我們的社會現在往這個方向,很多問題會慢慢解決。要讓老人、父母安心,生活安適,很多老人問題慢慢可以克服。朋友信之,人與人假如講信義,好多衝突問題都沒有了,包含什麼?夫妻、兄弟都要講,就沒有這些家庭問題。少者懷之,好好培養下一代,民族國家才有前途,現在全世界青少年犯罪率愈來愈高,現在全世界都在思考,怎麼來改善這個問題。所以夫子教育的智慧,對我們這個時代太關鍵,這是講到胸懷天下的蒼生。甚至於我們都感覺,哪怕夫子的一個嘆息,都是為了喚醒迷惑的人,那個感嘆把我們的羞恥心給喚醒。比方夫子講「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已矣乎是感嘆、嘆息,我們當學生的假如讓夫子常常嘆息,我們是有罪過的。人的善根、人的福德從哪裡培養?孝親尊師。我們自己讓師長常常搖頭、擔憂,這是不妥當的。夫子感嘆,假如夫子就在我們面前感嘆,我們真的慚愧得要磕頭懺悔,這個才能真心來孝敬自己的夫子。 夫子講,我沒有見到能見自己的過,見過就要知過,內自訟,這訟就是能夠指正自己、反省自己,這叫什麼?悔過,不只知道,懺悔。很多人說我知道,但是您可以感覺到,他還沒有能懺悔自己。我這些過失真的傷了自己、真的傷了很多人,他體會還沒那麼深。所以我們看真正發自內心懺悔的人,會後悔、會流眼淚,那是很自然的。但悔過不是哭一哭,過就改了,還要真下功夫百折不撓,把它調伏,改過。夫子講到,見其過是知過,內自訟是悔過,還沒到改過。所以能見到能悔過的,就已經非常非常難。那代表假如夫子對我們這麼講,那很可能我們的表現,根本就是糟蹋了夫子的教誨,都沒有老實、聽話、真去幹。其實善知識、夫子的心裡面明不明白?當然他是修學的過來人,他自己當然明白。所以人真正改過了,就早一天不要讓父母再操心,不要讓師長再操心,不要讓自己的領導再操心。所以這個感嘆是千古之嘆,我們希望不要讓孔老夫子白嘆。我們做一個真改過的人,「過則勿憚改」。 夫子還有感嘆,「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像很難看到,好學的積極度超過好女色的積極度。我記得我們剛到海口,剛好舉辦課程,上課那一天,海口三亞舉辦全世界選美比賽。然後就有些當
尊敬的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O》的課程,這幾節課剛好是談到「為政」綱紀當中,尊師的句子。二百五十九句提到: 【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尊師則不論貴賤貧富矣。】 而聖人教導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老師不因這個身分而尊貴,而是因為他的行為而尊貴。所以他人對我們的尊重、敬愛,不是去要求來的,不是去指責來的,是自然感召而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為人師表者,自己做出來的行為值得人家尊重,自自然然實至名歸。剛好七月初在南京居美馨中心,它們辦了振興師道的課程,當時參加的,有一百多個校長、幼兒園園長、教育界的同道參與。跟我們這一句非常相應,所以談了幾個禮拜,都是以「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這個主題跟大家交流尊師、師道。從這個題目我們就感受到,假如每個當老師的人,他著眼的都是學生一生的幸福、一生的成就,他看得很深、看得很遠,這一念心就值得學生、值得大眾尊敬他。 而我們上節課談到的是第六個大項,「教育工作者的典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夫子教導我們仁者愛人,夫子一生的教誨都離不開仁愛之道,仁字兩個人,想到自己就想到他人。所以仁者特別能體恤別人的需要,就像大家今天看我戴這個頭戴麥,跟以前不大一樣,看起來像歌星(開玩笑)。這個頭戴麥是我們信息部的同仁,他們確實也是力行仁道,感覺我們講課的老師們拿麥克風,有時候拿一、二個小時,怕我們手酸。他們觀察入微,可能看到我們在台上上課,上到下半節,可能都是這樣快要沒力氣,都托著了,然後又看我們常常要站起來寫黑板,拿著麥克風在這樣寫,有時候還拿著課本,不是很方便,所以就替我們準備這個頭戴麥。這用具背後就是他們力行仁愛,替人設想。所謂知行合一,所了解的道理必然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他的工作。他工作要服務人體貼入微,觀察得很細膩,落實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叫實學。夫子教誨我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後就是「篤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是知,篤行是馬上去落實。 而上一節課我們談到夫子治學這些態度,我們上次一起學習了十句經文。這十句,我們有沒有學的過程當中轉變心態,跟靈魂結合在一起?這叫隨文入觀,觀就是馬上變成我們的態度,這就善學。不然聽了十遍、二十遍,道理還是道理,我還是我,那就學成知識。比方舉個例子,夫子治學「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句話我們學習了,從此以後對古聖先賢的經典,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這個信入心。好古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相信古聖先賢的智慧、慈悲,手不釋卷,一分一秒都不浪費,有時間就學習,信而好古。我們的態度就因為學習轉變過來,所以叫修身、修行。修正我們的態度,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叫修身、叫修行。 述而不作,所講述的話語,決定都是古聖先賢教誨的東西,不能隨便講自己的意思。因為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按自己的意思講,假如跟真理不相應,那就誤人子弟。所以這述而不作一學完,每次開口要隨順聖賢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想法、看法。您看這個治學,言語謹慎的態度,恭敬、謹慎,對於學生講一堂課,我們要對得起這一堂課的緣分,絕對不能誤導他人。聖人治學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的程度遠遠不如古人,更應效法。我們效法孔子怎麼當學生,治學的態度。今天一開始,我們繼續從夫子的行持,從古代的經典當中,找到夫子為師的風範。 我們第六個大項,教育工作者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上禮拜先談到孔子治學,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地方。今天我們談夫子為師風範,首先第一點智慧,夫子在《中庸》當中有提到,「天下之達道有五」,就五倫大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與人的關係離不開這五種,那真正要圓融和諧這五個關係,要靠三達德去落實。這三達德包含師生關係,古代講師徒如父子,這是在父子關係。但是現在又講,現在的師生只能像朋友,當然還是離不開這五倫的關係。事實上緣分,是多少緣分盡多少力,但是這顆一心一意成就學生的心,這是亙古不變的,但緣分有淺深。要圓滿五倫,圓滿師生關係,首先第一個,我們用三達德來學習,智慧表現在哪裡?務本,找根本。在《論語》當中教誨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人會愛父母,進而會愛他人;人會敬兄長、敬姐姐,愛護兄弟姐妹,進而去愛護同學朋友。 林則徐先生留了「十無益」非常精辟,這無益的意思,假如人生沒有遵循這十條道理,那可能這一生沒什麼意義,都是做表面功夫。這十無益當中提到,「父母不孝,奉神無益」,所有的神聖都教我們從孝道開始做起。每天拜,都不落實,根本是糟蹋聖賢人的教誨,怎麼會有福報?當然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連你最親的手足你都不愛護,你那交朋友都帶目的的,不是真正的情義。這都是務本,做人要務本,不然就本末倒置。現在很多人對客戶好得不得了,對自己的父母不理不睬,這個在社會當中,人家瞧不起,他不能立足,甚至他的事業不可能長久。他現在好像還賺不少錢,那是他祖上的福報庇蔭他的,他還不懂得做人,福就要折光了。所以大家冷靜去看看,沒有本的事業是不可能長久。 所以整個社會呈現企業的壽命愈來愈短,我記得好多年前看到的數字,可能現在更嚴重。應該差不多十年前的數字,中小型企業平均二點九年,一個企業不到三年就關閉了,不就好像扮家家酒一樣,胡鬧了。大型企業平均七到八年,大型企業牽動多少資產,牽動多少的員工?可是才七到八年就倒閉了,那會延伸很多的社會問題、家庭問題。那事業不能長久是結果,因是什麼?沒有德行的根本。賺一點錢,外面的誘惑一來,兵敗如山倒,所以這個務本就非常非常的重要。其實我們看到企業這麼短,跟我們教學的人有沒有關係?有,那老闆可能是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所以任何的家庭問題、團體、社會問題,全部都是人心的問題,全部要靠聖賢的教育才能改變人心,現在家庭社會的這些亂象,都得靠教育才能夠解決。所以我們看到《論語》這些句子,確實可以體會到,「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就看這一句就好了,「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他孝順就愛護別人,就移孝作忠,好多問題都解決了,哪有衝突!哪有不忠於國家、不忠於領導的事情!悌,愛同學、愛朋友,種種矛盾就化解掉。所以真的是半部《論語》治天下,這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看到務本,對一個教育工作者太重要了。我們總不能教了一輩子結果是什麼?本末倒置,甚至忘本,那我們是好心做壞事。很多教育界的同道非常認真,但是他們眼看著學生的素質愈來愈差,找不到根本。我也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我也著急!結果祖宗加持、祖宗保佑,剛好讓我翻到經典,《孝經.開宗明義章》,看到了一個最重要的務本句子,「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大根大本找到,教是教育,「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假如不從孝道開始教起,就不叫教育,這個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不能搞一輩子,連本是什麼都不知道。有人會想,現在的學校這麼多,而且從幼兒園學到大學十八年的時間都有,這個算不算教育?假如不教孝道叫知識傳習所,教了他很多知識,但是做人不懂。這個我們翻開報紙就看得出來,現在不孝子,不是說沒讀書的人是不孝子,學歷讀得很高,父母還沒下葬開始爭財產。大家冷靜去看很多大企業家,他那些孩子都是留美、留法、留德的,為什麼他去世之後,那棺木一、二年都下不了葬?擺不平。他培養了這麼多的子孫,全部都讀一、二十年的書,但是不懂得孝道,只懂得money錢,拜金主義。拜金主義怎麼是教育?功利主義怎麼是教育? 夫子講「君子喻於義」,培養君子是讓他了解道義,做人的本分,義是應該的。家的本分是什麼?團體的本分、對國家民族的本分是什麼?這是培養君子。「小人喻於利」,從幼兒園就教他競爭,那是培養小人出來,會傷父母的心,會傷領導、會傷他人的心。他縱有二十年知識的積累,他還是不可能能去利益人,因為心壞了,才幹愈高所產生的副作用愈大,這個我們教育工作者要體會得到。我曾經聽同道們講,有才無德叫危險品,還有講得更絕的叫毒品,那變毒害社會了。《資治通鑑》是司馬光先生花了十九年寫的,有一篇文章叫「才德論」,就提到「才勝德謂之小人」,跟孔子講的,你不要培養小人喻於利,小人他都想自己多了,就很難去利益到別人。所以當時候在《孝經》看到這句話,好像眼前一片光明,在我們家所謂手舞足蹈,實在很難表達自己的心情,就在家裡面跑了好幾圈,拍桌子:太好了、太好了。終於找到本,心就安了,安在這個真理上。全天下的人都不教,我們一定教,為什麼?我們不能對不起孔老夫子的真知灼見。儒釋道的聖人都讓我們從孝道開始做起,這是做人的本。老子也講忠孝友悌,都是從這裡做起。 這個務本的智慧,我們複習一段話大家就知道了,就是我們《群書治要36O》其中一個句子,魯哀公問孔子,房子往東邊建吉不吉祥?孔子說有五件不吉祥,房子往東邊蓋不算在內。這五個不吉祥,全部都是務本的智慧,「損人自益,身之不祥」。這樣的心念,念念都折自己的福,怎麼會吉祥?都要去損害別人,利益自己,這叫愚痴,損人決定不利己,這個對自身來講,是最大的災禍,不吉祥。接著談到家庭,「棄老取幼」,孝道沒有了,「家之不祥」;國家團體「釋賢任不肖」,賢德的人不要他,講真話都聽不進,把他貶得遠遠的,用一些溜鬚拍馬的、奉承的人,「國之不祥」。人存政舉,你有真正的正直、無私的幹部才能成就事業,現在人才不要了。您看夫子這每句話都講根本。 我們再複習一句,因為我們一起學古文,諸位學長,我們已經進入第幾個年頭?第四,從二O一O年開始。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背這句是決定不能忘本,哪怕四年過去了都不能忘,「出師表」,「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這千古文章,忠臣淚寫下來的。其中有一句,點出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治亂興衰的關鍵。孔明先生講,「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後漢桓帝、靈帝那個時候宦官當政,民不聊生,就是有德的人都被貶掉,甚至被殺害了。 所以夫子這段話非常有智慧,「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社會風俗愈來愈差,為什麼?父母不教孩子,老師不教學生,領導不教下屬,長輩不教晚輩。以前的社會風氣是看到小孩子不守規矩,不認識的小孩都會教導他,因為每個小孩都將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他們假如不懂事,對社會的危害都很大,所以您看當時候每個成年人的責任感是如此。結果現在的風氣變成:小孩有小孩的想法,學生有學生的想法,我們管不了了。講這句話要負因果責任,所有聽我們講這句話的人,都覺得對,你就誤導了他們的人生態度,這個要下十九層地獄,誤導大眾的思想觀念。「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每個人人生的身分、本分背後都是責任,怎麼會管不了?怎麼會沒有我們的事了?這個太沒有責任心,這不行。所以難怪下一代失教,愈來愈狂妄,父母、大人的話都不聽,那可能是我們的態度偏頗了。第五個不祥,「聖人伏匿,愚者擅權」,聖人不出來了,都是這些急功近利的人當權,把整個世界的潮流都帶往追名逐利去了,這就「天下之不祥」。 現在為了賺取眼前的利益,把整個地球母親破壞得體無完膚。從環境上這是天下的不祥,從思想觀念殘害下一代的身心。這愚者是誰?錯誤書籍的那些作者。現在很多暢銷書排行第一名,那是邪知邪見,那就變愚者擅權。包含一個國家的教育部長,主抓教育的人他對教育的認知本末倒置,愚者擅權,下一代就培養不出來,這就是天下之不祥。所以現在能把老祖宗五千年教育的,智慧、理念、經驗、方法、效果,得要做出成績來。因為現在人不相信老祖宗這些教誨,你不做出成績來,他還是懷疑。現在全世界的教育比較重視知識、技能、考試,沒有重視最重要的,孝的品德這部分。所以哪個學校落實德行教育,成為國家、成為天下的樣板,這個功德太大了。現在這個時代:你說這個好拿證據來!你沒做出實驗還不行。 所以在二OO五年底,我的師長在廬江辦了一個中華文化教育中心,對當地四萬八千鎮民,推行倫理道德、《弟子規》孝道的教育。一年的時間,離婚率、犯罪率大大下降,證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社會大眾,包含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我記得O八年的時候有一期的課程,馬來西亞的校長、老師,還有家長去了一百四十七個人,那台飛機差一點就被他們給包了,全球華人對整個文化,非常的珍惜。一個地方做出實驗來,大家很有信心起而效法。像我們現在在巴生興華華小,還有幾個實驗的學校做出一定的效果,現在很多包含海峽兩岸這些教育界的人,他來了主動要去請教、要去吸收這些學校的經驗,這都是做出效果才能給人家信心。所以怎麼讓聖教能夠發揚光大,師長老人家有一句話點到底蘊上,「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們自身。人能弘道,我是個老師,我把老師這個本分盡到;我是個父親,我把一個父親的本分盡到;我是個太太,我把太太的本分盡到。就在自己的這個身分當中行大道、行仁道。接觸我們的人,看到我們的人統統受感動,這個道就弘出去了。 我們接著看第二個,展現智慧,是夫子看事情看得非常的深遠,不是在眼前。套一句《了凡四訓》上面的經文,能展現看得深遠的角度在哪裡,「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在社會風氣問題出在哪?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夫子當時候的威望非常高,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弟子當中子路勇猛第一,好像在那個時代,沒有人比得上子路的勇猛;那以治國的智慧,可能沒有人能夠超過顏回;還有理財的能力,冉求很強;子貢的外交口才,是無人能出其右,這歷史當中都有記載。當時候兩國要交戰,子貢出面給他們曉以大義,戰爭就平息掉。所以有這麼多的人才、這麼多的弟子,但夫子為什麼當時候沒有發動革命?發動革命他自己治理一個國家,給天下做樣板不是很好嗎?老人家幹嘛這麼辛苦,周遊列國十四年,還遇到很多危難,可能我們會這麼想。 但夫子看得很遠,夫子看現在的國家領導人,還沒有壞到要起革命的程度,他又不是像夏桀、商紂魚肉人民。還沒到那個情況,假如發動革命,以後沒有夫子之德的人,動不動就要謀取政權,就民不聊生。所以夫子考慮的是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在《論語》裡又有,夫子講「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夫子看得很準,看到那個做假人去陪葬,夫子說做假人的這些生意人,以後會斷子絕孫,沒後代。為什麼?把假人做得像真的一樣,會造成以後有人拿真人去陪葬。果然被夫子講準了!所以聖賢人他會防微杜漸,洞察機先,這個都是他們看得很深遠。所以「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要給當世跟後世的人做榜樣,不可以隨性,不可以馬虎,一心恭敬謹慎。 《論語》裡面,又有一個例子非常具體,夫子學生子貢,當時候魯國的百姓,因為在其他的國家做俘虜,子貢花錢把自己的國人贖回來。按照當時候的法律,魯國政府會拿贖金給子貢,子貢說不用了,他很慷慨說不用了。結果這個事情孔子知道了,孔子就責備子貢,因為這麼做好像很高尚。但是魯國人民都不富裕,都不像子貢是大商人,可是子貢不領贖金,以後想救人的人,就有點猶豫了:我也沒啥錢,把人贖回來,又不好意思領贖金。他一猶豫,就有可能因為這個猶豫,沒有把人贖回來,那不是斷了一個人重要的人生機緣了嗎?你把一個男人贖回來了,他的父母、他的妻兒有人照顧。所以當時候孔子抓住這機會點,教育子貢:你做任何事,得要考慮整個社會、國家的情況,不能只是你一個人率性,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聖人舉事,聖賢人做一件事,是要移風易俗,這樣才能教化百姓。 另外又有一天,子路在路上看到有人快淹死了,非常勇敢跳下去把那個人救起來。那個人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太激動、太感恩,把自己家裡的牛送給他。大家知不知道一頭牛換作現在是多少錢?比方說你開工廠,一頭牛就是一台大機器的成本,要靠這吃飯的。很高興把牛送給他,子路也接受了。孔子讚歎子路,你拯人於溺,人家差點就淹死、差點滅頂,你把他救起來,對方感激送牛給你。以後魯國人都說好心有好報,這個行善的風氣就帶動起來了。一般人來看,子貢不受贖金比較高尚,子路收了人家的牛,好像比較低俗。但孔子看事不是這樣的,他看整個面,看整個長遠的影響,所以這個看得深遠。我們當老師也要看得深遠,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有智慧。 第三點怎麼看出夫子的智慧?以下幾點都跟《禮記.學記》,最重要的教學法相應,「禁於未發之謂豫」,有智慧的人,教育自己、教化他人,他是用預防法。不是等他染上壞習慣了,然後再來教,那個叫亡羊補牢。夫子說「少成若天性」,《易經》講「蒙以養正,聖功也」。所以教育的智慧,就體現在禁於未發之謂豫,不止是教育他人,還要教育自己。自己沒有染上的壞習慣,未生惡令不生,不能再習染了,已生惡一定要把它馬上改掉,「過則勿憚改」。第三點在哪裡體現?在夫子非常多的教誨裡面都有體現,我們舉一句就好了,夫子說「君子有三戒」,這個戒就是預防,「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所以保護青少年的心靈非常重要,「非聖書,屏勿視」。現在全世界的青少年非常慘烈,都被這些邪惡的書籍障礙他的清淨心。父母老師不能不懂,尤其是國家要管理好這些出版物、這些光碟。人民是需要保護的,孩子是需要保護的,還讓他們有判斷力,要隔絕這些污染源。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鬥是什麼?好勝心、嫉妒心,見不得人好。大家有沒有發現同年齡的人競爭性比較強?比方我們現在四十歲,看到另外一個跟我們年齡差不多的人,表現比我們好很多,我們可能就覺得有什麼了不起,運氣好而已。或者是就要跟他拼個高下,不懂得「道人善,即是善」,這都是嚴重的習氣。所以真會教育孩子,從小就讓他戒色、戒鬥,讓他「見人善,即思齊」,就不鬥了。「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所以人的患得患失之心,一般都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嚴重。除非這個人活得很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是提升靈性、提升智慧,不是要去貪求更多的東西,因為愈貪求就有求不得的痛苦。所以這個世界上不明白人生意義,走錯方向,愈活愈笑不出來佔大部分。我們不要說別人,我們就說自己,請問我們現在的笑容,跟二、三歲的時候比起來啥時候多?好,這是禁於未發之謂豫的教育智慧。 第四點因材施教。你很了解他的程度,你很了解他的心態,你才好指導他。《禮記‧學記》說,「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孫就是循序漸進法。他的程度是這樣,你跟他談孝道,就以他能理解的;他程度還不能體恤父母,你就跟他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他雲裡霧裡太高了,這得循序漸進。《禮記‧學記》裡有一句話,也是這個因材施教非常好的註解,叫「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你知道他心態偏頗在哪,你才能把他導正,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綱領長善、救失。知其心,知道別人的心態哪裡不對,可以幫助他。但我們想一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去知道別人?所以我們要知人、助人,首先我們還要自知、自助。孔子有一次問三個學生,什麼是智者?什麼是仁者?子路說「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有智慧的人讓人能了解自己,仁愛的人讓人能愛護自己。子貢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最後是顏回講「智者自知,仁者自愛」。這個也是務本! 一個人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亂七八糟的,顛三倒四,他拿什麼東西去愛人?有,現在這樣的人不少。比方說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業搞得亂七八糟,然後看到一個心儀的人就說,我一定讓你幸福,橫批:騙人。他連自己都愛不起來,他拿什麼觀念、態度去愛別人?這因材施教是第四點,我們舉一些具體的例子。首先舉教孝道,夫子怎麼因材施教?觀察每個學生的心態,跟他現在的家庭情況。在《論語‧為政第二》連續好幾句都是教孝道,跟「為政」有什麼關係?大有關係。《孝經》開篇就告訴我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所以整個國家推展孝道,天下就治了,國家就治了。所以「為政」裡面連續好幾次都是談孝道,孝道跟為政大有關係,是為政的根本。因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教學又以孝為先。 經句裡首先提到,「孟懿子問孝」,孟懿子是一位大夫,也是孔子的學生,他的父親孟僖子臨終以前,交代他們兄弟兩個,我死後你們一定要向孔老夫子學禮、求學問。孟懿子向夫子請教孝,孔子回答「無違」,回答完了這個因緣俱散了。樊遲駕馬車帶夫子回去,在這個過程裡面,孔子就對樊遲說,我剛剛遇到孟孫問孝於我,我跟他說無違。結果樊遲駕馬就問說,「夫子,無違是什麼意思?」大家想想,假如好學應該不等孔老夫子問?請問大家,我們回到春秋時代,能幫夫子駕馬幸不幸福?幸福!可以當面請教問題是吧?可是你看,真正在身邊不主動問,還得夫子主動問。這個也看到夫子慈悲,抓住每個因緣啟發他的學生,學生不主動問,畢竟他在身邊,第一個意思。 坦白講夫子應該在講話的時候,看學生的表情,就知道有聽沒有懂。眼睛雖然瞪很大,但是那個不是明瞭的眼神,明瞭會放光的,不明瞭有點呆滯,但是點頭。第一層意思,是樊遲不懂;第二層意思,是孟懿子可能也不懂,他又不主動問,透過他這個同學再確定一下他有沒有懂。結果樊遲說無違是什麼意思?孔子具體告訴他,「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因為跟夫子學習,是孟懿子的父親給他臨終的交代,你決定不能違背,這就是禮敬自己的父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都要禮敬,這就是盡為人子的本分。還有一個言外之意,因為夫子崇尚《周禮》,所以當時候要讓三家恢復禮制。他們的城牆都建得太高了,應該要打掉,要符合禮制,結果只有孟懿子不聽話,沒有遵守。所以夫子這個言外之意,也都是要提醒他們,德行偏頗的地方在哪裡。所以在夫子的《弟子列傳》當中,沒有孟懿子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夫子的學生,為什麼不列入?古人在處理這些事情很有智慧,他一個動作把實質的東西顯現出來。為什麼?不是跟夫子幾十年叫弟子,夫子的話你不遵守,實質上不是弟子。 這些做法有沒有教育後世?包含司馬遷編《史記》,把孔子擺在哪裡?世家那是貴族!這麼一寫不就把夫子對整個民族的貢獻,凸顯出來,「孔子世家」。所以孔子叫素王,雖然是平民,他的影響力超過君王,貢獻超過君王,所以司馬遷也不是普通人。又把項羽拉在「本紀」,本紀是皇帝,怎麼項羽擺在本紀?啟發後世的人,項羽有絕大的時機可以成為皇帝,可是他最後為什麼自殺?啟發後世的人,他太傲慢了,連死以前還不知道自己的錯,還怪老天爺,「天喪我,非用兵之罪也」,不是我不會打仗。所以這些聖賢人,他們的用意確實都能啟發後世。 第二個學生又問孝的問題,剛好是孟懿子的長子,「孟武伯問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為什麼這麼指導他?一定是了解他的情況,而這一句很有含義,唯是唯一,其就是指孩子,父母唯一擔心孩子是在他生病的時候而已。人吃五穀雜糧,很難說一輩子從來沒生過病,父母只在他生病的時候擔心,其他都不用擔心。代表這個孩子,德行、家庭、事業、嗜好都不讓父母操心,這樣才是為人子盡孝,立身行道那個先不講。我們都成年了言語、行為、習慣,還讓父母常常掛心:又抽煙、又喝酒、又亂發脾氣,這都是不孝。所以這段話給我們的省思就很多,我們馬上冷靜下來,我們的父母現在還擔心我什麼?我就不及格了。趕緊把父母的擔心去除掉,才是盡孝,養父母之心,不要讓父母再操心。 接著下一句,「子游問孝」。孔子回答,「子曰:今之孝者」,現在的孝子,「是謂能養」,就是覺得可以養父母吃得飽、穿得暖,這樣就叫孝。「至於犬馬,皆能有養」,犬馬,狗幫主人守夜,馬拉車代勞,牠們也是在奉養主人,兒子在奉養父母,都是奉養。「不敬,何以別乎?」但是奉養假如沒有恭敬的心,我們的奉養跟犬馬的奉養,不就差不多嗎?人跟動物的奉養差別在哪?發自內心的恭敬。所以夫子這一點就點出來,當時候的人盡孝太表面,沒有觀照自己的態度。我們拉回來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可能我們的標準覺得有拿錢讓父母過日子,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我們拿錢給父母的時候,有沒有恭敬心?有沒有跪下來,把這個錢放在額頭,供養父母?還是語氣:媽,拿去了。那父母更難受,坦白講我們很多為人子女拿給父母的錢,父母都存起來,提供我們以後,甚至孫子們用。重要的在哪?那個感恩、恭敬的心。所以夫子這些教誨,超越時空提醒我們。 第四句,「子夏問孝」,孔子講「色難」,和顏悅色奉養父母難。剛剛一開始,第一句跟大家講到,無違,要順父母的心意不要違逆,所以孝順,這個順字就在這裡。父母講得對趕快去做,父母這個做法不是很妥,不要馬上頂撞,要順勢而為,再規勸就好。所以這個順字很重要,毫無那種讓父母不歡喜的態度出現,因為一順父母的心才能寬。比方假如你的父母她年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教育界的同道,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剛剛從「振興師道」,第三點是知本分,知應傳道授業解惑。第四點是安貧樂道,為國育才。我們要了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栽培一個學生要相當的心血,所以安貧樂道才能為國育才,貧不是貧窮,貧是清貧。他的人生目標不是享樂,不是要賺很多錢,然後去花,他安在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工作上,他很專注、不分心。因為他要教學相長,「學,然後知不足」,尤其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也是成年以後才學中華文化,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給孩子引導這些做人處世,講到一半卡住,自己理還沒有貫通,趕快回去好好聽經,好好查經典,才把它觸類旁通,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時時反省,時時精進自強,二十四小時都不夠用,哪還有時間常常跑出去吃這個、吃那個,買什麼名牌的衣服,我想那自己要提升德行、智慧都不容易。所以為什麼幾千年來,為師者都是安貧樂道,有他的道理,而個中的喜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夫子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因為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無厭,有智慧;誨人不倦,仁德、仁慈,都想著利益學生,為國家培養下一代的人才。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的喜悅是從內而外出來的。 我們再換另外一個角度想,假如老師都是開BMW,都是開BENZ,在大陸叫奔馳、叫寶馬的,你看學生看了是什麼感受?老師怎麼可以賺那麼多錢?老師吸引他的是他的名牌、是他開的車、是他的錢,那學生怎麼向道?學生怎麼尊重老師?而以前是安貧樂道,為國育才,現在假如我們不守這個精神,變成追名逐利,安貧樂道變成追名逐利。所以現在有個說法,學校變成企業,一些大學教授,他的學生叫他老闆。此風不可長,老師追名逐利,最後就不是為國育才,有可能是誤人子弟,那有可能是摧殘民族幼苗,這是值得我們深思。因為追名逐利,這個名利心愈來愈重,看不到孩子的內心了。比方比成績,看到那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可能言語就會傷害對方,這好名。甚至於成績不好的,把他調後面去,你給我轉學,那這不是摧殘民族幼苗嗎?為什麼?因為孩子內心裡,最尊重的就是父母跟老師,可是老師卻這樣對待他,對他的心靈是非常大的煎熬。為名!有的為利,這個學生沒有到我們家來送禮,找他麻煩。師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怎麼可以為名利變成摧殘人家的靈魂?所以為師者不能受尊重,我們都要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沒有符合師德? 曾經遇到年輕的學子,談到自己求學的過程,因為老師為名利,非常排斥她,還叫她轉學。我看這個年輕學子講話的時候都發抖,你看那個陰影過了十年、二十年,還沒有辦法釋懷,那對她人格是嚴重的障礙,我們真的對不起「老師」這兩個字。當然假如我們面對的學子、我們的親人,在求學過程當中,真的被老師給傷過怎麼辦?我們得引導他。老師他當初進教育界,他也是有愛心的,但社會一些功利的現象,他也受到影響,所以今天老師這個情況。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你以後當老師,不能犯這樣的錯,你不要名、不要利,你要表現出犧牲、奉獻,讓師德、師道在你身上恢復。老師給你的人生啟示就很有價值,要轉念!他一直留在那個傷害當中,他自己也很痛苦。轉念變成什麼?變成使命,轉危機為轉機,轉煩惱為智慧、為使命感,這就是會轉念。聖狂之分在一念,是煩惱障礙自己,還是變成智慧、使命感,去提升自己、去利益他人,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還有,不止要愛護學生,這個老師他也是有使命才進入教育界,現在被這個社會風氣影響,我們也要回報這個老師。因為老師可能有不對的地方,畢竟也有照顧過我們的這些恩德。又像剛剛講的「恩欲報,怨欲忘」。人的心中還有怨恨放不下,自己一定痛苦,不可能快樂,甚至作夢鐵定會做惡夢,還是不自愛。再來,自己常常不快樂,常常做惡夢,父母知不知道?能不能感受到?可以!所以人假如不愛護自己的身心,其實還是不孝,所以要懂得放下煩惱。父母的心很敏銳,我們內心有哪些苦悶,他雖然不能完全清楚,他還是會替我們擔心,所以為了父母什麼煩惱都應該放下,應該轉念。面對之前的這位老師,應該去利益他的人生,再度喚醒他教育的愛心,所以回到家鄉買好的禮物去看老師。我想你去看他,他一定會很驚訝:他怎麼會來看我?是!為什麼?人都有良心,他曾經這樣子對待這個學生,我想他冷靜的時候也是會覺得不對,只是拉不下這個臉而已。你不只沒有埋怨,還去看望他,還念著以前他對你的好,他感動,會慚愧。 再來,又把《弟子規》,把傳統文化的書,還有像王琦老師、呂杰校長這些教育界,做得非常感動人的,現身說法的光碟、書籍送給老師。包含他從我們自己身上,他就感覺到,學傳統文化的人很有度量,我曾經這麼對他,這孩子一點都不跟我計較,還把這好東西送給我,還跟我講,老師,你的兒子不是讀大學了嗎?這一套光碟給他看很好。你替他想,愛護他的家人,那這個緣就轉了。因為這個老師假如不轉,他以後罪業很大,繼續為名為利會斷很多孩子的慧命。所以對他我們也要慈愛、慈悲,去讓他理解老祖宗的這些教誨。相逢即是有緣,把每個緣分有機會都要讓它圓滿,不要是衝突、遺憾、傷害。為國育才是我們的責任,古代當官的人戴的帽子叫進賢帽,古代連戴帽子都很有智慧,這帽子前面低,後面高。其實給我們當老師的人也是一種啟示,青出於藍勝於藍,希望教出來的學生都超過我們。而古人自己一有成就,回到故鄉第一個拜祖先飲水思源,拜完祖先就去謝他的恩師。您看孝道、師道都在一個人功成名就,回到家鄉當中完全把它表演出來。因為人小時候讀書,一般都是在家裡附近的私塾,整個道德的根基,就是這個私塾老師幫他扎下去的。我們回想幾千年來傳承的這些傳統,都特別有深遠的意義。 第五點,振興師道要自我提升。因為在《韓詩外傳》當中提到,一個人師應該是,「智如泉源,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這是人師一個很好的標準。在東漢末年,當時有個童子叫做魏昭,他雖是童子,但是他很懂得親近明師。當時候有個讀書人叫郭林宗,很有道德,也很有學問,他就一直主動的要去向他學習。然後郭林宗就問他,怎麼非得一定要跟著他學?他講出了一句名言,卻是一個童子講的,叫「經師易遇,人師難遭」。經師是很有學問,對某經典義理很通達,這是學問;但人師他是不止有學問,他還有很好的德行。所以就像剛剛這個標準,智如泉源,像河川的源頭活水一直出來,行是德行,可以為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啟發學子的德行。那整個為人師者的目標,就要不斷提升智慧跟德行,因為我們聽了魏昭這位童子的話,我們也有志氣,應該定位自己要為人師表,當人師。 那如何有智慧?《中庸》告訴我們「好學近乎知」,好學是怎麼樣?學習不厭倦、不中斷才有智慧。三日不讀書怎麼會有智慧?面目可憎。我們一個學長說現在的狀況,三小時不讀書就面目可憎。比我還好,我不用三小時,只要一個小時不讀書就不行,可能妄想、邪念、雜念就很多。所以智慧得要不間斷的精進用功才行,精則不雜,進則不中斷。就像鑽木取火,能鑽出火來,火就表智慧,那要怎麼鑽才會出火?你要不間斷一直鑽鑽鑽火就出來了。你假如鑽一下手好酸,休息一下,三十秒再說,三十秒了鑽鑽鑽,請問大家,這麼鑽什麼時候火會出來?怎麼鑽都鑽不出火來。所以為什麼孔子說「學而無厭」,不能厭倦,一厭倦就中斷,前面的功夫就退了一大半。所以李師公(李炳南老師),他說人學習傳統文化學一個禮拜,去看一場電影就全完蛋了。所以《弟子規》才提醒我們,「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甚至於控制不了脾氣,在當下不能提起經教的教誨,一發脾氣,火燒功德林,所有的修學全部都退回去。這個好學,我們待會依孔子的風範再來學習。 「行可以為表儀」,德行可以為學生跟當事人的表率。有這麼好的德行,決定從解行相應來的,他理解了然後他好好去落實。比方他理解孝道重要,他學一句去做一句,他一行他的德行跟心境就提升,一提升他解得更深,解得更深又行得更徹底,所以一解行相應智慧、德行決定會提升。一個人學了以後,身邊的人不認同,絕對出在解行不相應。所以《弟子規》特別提醒我們,「不力行,但學文」,有解無行,變什麼?「長浮華」。不止不能做人家的表率,人家看了不認同,「長浮華,成何人」。我聽不少朋友講,我丈夫學了以後處處要求我,壓力很大。要求別人不是傲慢了嗎?「但力行」他有行,「不學文」,沒有去深入經典,沒有去聽師長開解。「任己見,昧理真」,那他也是有行無解,就變成照自己的意思,就落實錯了、體會錯了,所以解行相應重要。其實我們真的要提升德行,只要學一句之後,時時刻刻不忘這句,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德行在提升。比方我們今天大家共同來落實一句,下個禮拜我們來交流心得,一個禮拜就會有感受,但是要不間斷的落實。 「念念為對方著想,念念為他人著想」,就落實這一句,專注去做,您做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可能你的親戚朋友會過來跟你說,我覺得你最近變了。人家覺得我們變了,行可以為表儀。大家冷靜觀照,我們雖然學了這麼多年,《弟子規》哪一句我們徹徹底底把它落實?所以這個行還是很不足。這段時間全神貫注把這句落實下去,告訴大家,這學問很有意思,不是學知識,不是學一條會一條,會一個標準答案而已。我們的學問是心性之學,會觸類旁通,你《弟子規》這一句、這兩句真的落實,其他的就觸類旁通都做得到。為什麼?你一句做到你的孝心出來了,其他的就很容易落實;你一句做到了,恭敬心現前,其他的都不難。你今天做做這句,明天碰碰那句,最後就沒有一句紮紮實實落實。好,所以自我提升,尤其「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所以真的能不斷提升悟性跟智慧,溫故而知新,道理愈悟愈深、愈悟愈廣,然後經典,古代這些教誨完全貫通,可以用在現在的處事待人接物,這樣的人愈老愈受歡迎、愈老愈有智慧。現在這個時代,假如不走學習聖教,可能愈老愈沒信心、愈老煩惱愈多。好,這是在振興師道,第五點跟大家的交流。 我們現在再一起交流第六個大點,就是已經期許師道尊嚴,從我們身上振興。我們得從哪裡學起?從跟至聖先師孔老夫子這麼好的榜樣學起,學他如何學習,學他如何教學,都能從老人家一生得到非常多的啟示。所以第六個大點,叫教育工作者之典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我們第一個大項,孔子治學的態度,這個治學不管是夫子自己講出來,還是他學生的分享,我想學生的分享,也是從承傳夫子教誨得來,都在我們學習的內容當中。第一個,夫子說到他的學習,「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子所講一切經教,都是古聖先賢教導他的,沒有他自己的創作,這就是不傲慢。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動不動就覺得這個道理就是自己發明的。其實我們看到現在的教育理論裡面,常常提到預防法、及時法、循序漸進法、觀摩法,這些方法都說是某某人他的理論。其實這些方法,我們幾千年前的經典都記載。就像《禮記‧學記》裡面講,「禁於未發之謂豫」,預防。夫子也教了,「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這就是預防,這些話就是在提醒每個人。「當其可之謂時」,學生犯錯的時候,夫子不是馬上提醒他嗎?夫子是表演,經教的理論都有。「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循序漸進法。 所以孔子講「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就是這個學生他的內心,沒有非常積極想要深入學習,這就是時候還沒到,你給他講太多他聽得不受用,覺得煩,循序漸進不要太急。不悱不發,悱就是他好像有些理有點貫通,他表達不出來,想跟你會報表達不出來,這時候夫子看出來,主動去引導、發明,對對對,師生就交融,但學生還沒到這個態度,他也不著急。舉一隅,好像房子的一個角落,不以三隅反,就是代表這個學生還沒悟到,沒關係,不急。不然硬填鴨式給他灌下去,會把他的悟門給堵塞,不能舉三隅反,則不復也。比方說像我們在跟學生談話,你談、談,然後他眼睛已經快要不行,雖然他在那裡點頭,但是他的眼睛告訴你,聽不懂、聽不懂,真的有,他也很努力,但是你看他的眼睛就不是那種,因為人聽懂的時候那個眼睛會發亮的,會愈聽不知厭倦,愈來愈亮。這就是機緣,就順勢的再不斷引導,可能他就貫通。但是你一去跟他講,他眼睛愈來愈沒有神,那就不要操之過急,也是循序漸進。「相觀而善之謂摩」,那夫子讚歎顏回的時候,不就讓其他的學生來效法學習嗎?夫子都表演出來。 這些方法幾千年前,我們老祖宗就講了,那現在這麼多世界上的專家學者,沒讀過我們的古書,還說我發明的,我發明的。他發明的這個可能是對的,其他所想的不見得是對的,那他愈來愈相信自己的看法,那就很危險。世間的真理、好話,聖賢、祖宗都說盡,你一有什麼想法,要對照經典,才能知道正不正確?所以現在教育理論那麼多,怎麼下一代教得一團亂?還有拿狗做實驗,拿貓、拿老鼠做實驗,我們祖宗從來沒有這麼教。所以夫子這個態度非常重要,述而不作,沒有自己創造發明,完全對照經典。人有這個態度就謙卑,謙卑就受教有地,「滿招損,謙受益」。信而好古,就不懷疑古人,很有信心,好古是他非常積極的學習。孔子在「述而第七」當中有說到,是「好古,敏以求之」,這兩句都是在「述而第七」,大家回去找的時候就很方便。你看尊崇古人的教誨,敏就是非常積極主動去學習。比方到周天子管轄的地方,孔子去向老子問禮,每個學習的機會都不放過。包含聞韶樂在齊國,夫子覺得這是天下多好的樂教,趕緊自己去深入,要去傳承,敏以求之。 第二個求學的態度,就是立志。孔子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在「為政第二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很多含義在裡面,第一個是學習一定要先立志。再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不能知少而足,不能求學久了就疲乏,沒恆心,立是什麼?屹立不搖。不能遇到逆境就退縮,不能遇到順境就貪著。而且志於學學什麼?就是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學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學問,十五歲。請問我們看到這句要怎麼反思?我三十歲才學,那代表什麼?我們的學習要比孔子更用功!這樣我們才趕得上。三十而立,在一切境界當中不被誘惑,立得住腳跟,立得住德行。四十而不惑,這個不惑,他是在一切境界當中無可無不可,他可以因人因事因地,因人而異去靈活的運用這些學問,可以通權達變。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好像遇到一些境界,不知道是這樣好,還是那樣好,自己也拿不住主意,好像這樣也有道理,那樣也有道理,就在那裡猶豫。這個惑不是迷惑,就是他在每個境緣當中,判斷應該依循哪個經教他非常清楚,不會舉棋不定。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自己這一生,對於整個民族文化的使命。對於我們的受用,我們可以把它延伸開來,我們清楚自己對家族的使命是什麼,自己對教育界的使命是什麼,自己對於整個中華民族的使命,甚至於是對這個世界的使命是什麼。尤其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應該承擔起把中華文化介紹給西方社會。因為天下哪個地方亂了,其他地方都受影響,要有這種胸懷,而且中華文化確實是世界的瑰寶。有個俄羅斯的女孩,她就來聽課,我們一個學長幫她翻譯,她就很喜歡聽,她說每次聽完傳統文化的課,她的心就安定三天。不同民族她也可以受用,很歡喜!還有某個國家的元首,派了一個部長到馬來西亞,來拿《群書治要360》英文版的書。所以把傳統文化翻成英文,是馬來西亞華人的責任,OK?不只要拿去,還要宣講,這個我就沒有辦法,my english is very poor(我的英語很差),這是知天命。 所以二十一世紀是中華文化的世紀,每個中華民族的兒女,都應該知這個天命。孔子知天命,他這一生不空過,他這一生不辜負老天對他的期許。你看夫子在危難的時候毫無恐懼,「天之未喪斯文也」,上天要把中華文化的道統傳下來,「匡人其如予何?」匡人,宋國的司馬桓魋根本就傷不了他,確實這些危難夫子都平安度過。這個意思,就是發願承傳中華文化的人,可以逢凶化吉。我們再延伸,不只逢凶化吉,還可以延長壽命是不?你們好像不大相信我的話。你看我們師長老人家本來壽命只有四十五歲,你看老人家以天下為懷,整個儒釋道的傳承繫於一身,今年八十七歲,延壽四十多年,現在還這麼健康,不是最好的樣板給我們示範嗎?有這麼好的榜樣自己有信心進而什麼?要效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已經契入境界。耳順,一聽經典就完全貫通那個道理,人家一講什麼話就明白他的心意,這是證入的境界。七十而隨心所欲,就是起心動念、一言一行完全不離道了。 第三個學習的態度,第三點完全都是在談好學。「公冶長第五」當中有講,「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子講到,十個大家庭居住的地方,必定有忠信這些好德行的特質跟我差不多。我們尊重夫子,這個丘是夫子的名,我們不直接稱名,我們把它讀成某,不如丘之好學。所以夫子這點也強調,人雖然有很好的本質,還要後天勇猛精進用功,才會有好的成就、學問。這個好學體現在哪裡?在「子罕第九」當中有講到,最主要好學要有恆心。「子罕第九」裡面談的,「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夫子是用比喻的,你今天要用土造一座山,只差一笸土就做成了,可是我們停止了,那還是前功盡棄,所以有恆為成功之本,有恆才是好學。在商湯他洗臉的盤銘上,寫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苟日新就是立志向學,苟就是我這一生一定要做聖賢,叫苟日新。我們剛剛講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就是不要知少為足,每天都要有進步;又日新,就是不要半途而廢。 古人這些話都表很重要的學習態度,所以這段話夫子用譬喻的,譬如平地,這個地你要把它填平,你雖然只有一笸土下去,只要你鍥而不捨,總有一天一定把它填平。古人有個寓言故事,叫「愚公移山」,最重要就是恆心。「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一定可以做得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再來,我寫一個數字來表達,就知道是夫子《論語.雍也第六篇》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此不疲、樂在其中,他這好學的狀態當然是不一樣。對照一下我們現在是知之者,還是好之者,還是樂之者?知之者是知其然,好之者是知其所以然,樂之者是知其所以然之後又不斷的去深入、去落實,樂此不疲。比方為善最樂,那為什麼為善會樂?為善的時候跟我們的性德相應,所以真正的樂是從內心出來。那理解了,真的去做了,愈做愈歡喜。我們看身邊有很多人去做義工,他們愈做覺得自己的心量愈來愈擴大,愈來愈能夠體會大眾的苦難在哪裡,愈做愈覺得生命有意義,這就變樂之者去做。 再來第四點,就是學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我們剛剛其實也提到,就是要主動。這是在《論語.衛靈公第十五》,「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之何就是怎麼辦的意思,一個人遇到挑戰情況,他自己在那裡思考,該怎麼做、該怎麼解決、該怎麼突破,如之何如之何就是他很主動的要去想辦法。一個人都沒有這個態度,那我也拿他不知道怎麼辦,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一個人不主動去承擔解決問題,別人很難幫得上忙。所謂「天救自救者,天助自助者,天棄自棄者」,你自己都放棄自己,都不主動去學習,不主動去找方法,別人也很難幫得上忙、使得上力。又有一句俗話叫「扶不起的阿斗」,所以夫子也只能感嘆,那我也拿他沒辦法。這種態度很容易自怨自艾,自己在喊:沒辦法,我沒救了!這樣。所以別人能幫上我們多少忙,跟我們的態度成正比,比方說孟子他跟孔子學習,孔子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學習的態度是萬分誠敬的心,所以他學得比孔子直接教的弟子都還要好。我們得力處完全跟誠敬、恭敬的心成正比,所以為什麼古人說「反求諸己」,在很多事情當中都可以印證。剛剛這是主動的態度。 第五個態度,要不自欺,孔子對子路講到,「子曰」,叫著子路的名,「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我很感動你們都還記得,你們是溫故而知新),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個學習態度就是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不要打腫臉充胖子,說自己知道,這樣師長就不知道怎麼指導我們。所以是知也,這是一個求學很重要的態度,包含這樣才是一個明白的人,知道必然要誠實,要不自欺面對自己的師長,這才是正確的。有句格言說「強不知以為知」,不知道還裝作知道,「此乃大愚」,這樣就太愚昧了。本無事而生事,本來家庭、團體沒事,我們去饒舌把事情都搞起來了,「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這兩段格言,也對我們求學跟處世很好的啟示,因為不該講的話,是非話講多了,有時候沒事都變有事,小事都變大事。 第六,學習的態度要格物,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們讀《大學》說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個脈絡都是務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大根大本,格除物欲。所以夫子在「里仁第四篇」當中有講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那代表這個求學,就是物欲要降低,不然整個精神統統跑去追求物欲享樂了。「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而且「欲似深淵」,那不可能有成就。所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是叫你去餓肚子,也不是叫你住破房子。就是生活的享用夠用就好,甚至於能夠樸素、節儉,以苦為師更好。在另一句格言當中有講到,一個讀書人志於道,然後「而恥惡衣惡食者」,吃得不好他就在那抱怨,沒有穿名牌他就覺得很丟臉,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修道,他虛榮心、享樂的心太強,「未足與議也」,他沒辦法學道。 念完這一段,我們就想到許哲女士,她說她的衣服都是從垃圾桶撿回來的。新加坡的經濟很好,衣服退了流行,就丟了,不穿了。你們穿不穿?穿。好,這幾天有機會去找一件衣服回來穿,對,不然都很糟蹋。比方你們單位有這些衣服沒人認領,你就把它認領起來,這就是行道,不要糟蹋東西。你說它是襪子,洗乾淨就好了是不是?你們沒什麼反應,人家穿過的襪子你還敢穿?一來是洗乾淨了,二來對治愛憎的心,愛憎是嚴重的執著,喜歡、不喜歡。只要洗乾淨了,沒有喜不喜歡,你就提升。吃飯是不是行道?你從這個喜歡、那個不喜歡,到全部都喜歡,你功夫提升了。《弟子規》不是說「對飲食,勿揀擇」,這一條也是行道,把好惡愛憎的心放下,就從食衣住行當中去放下。 再來第七,這個學習的態度當中,就力行的態度很重要,學了馬上去做,夫子就是這樣的風範,他才有這麼高的成就。在「述而第七」夫子講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每天自己的道德有沒有提升、有沒有修正,然後學的這些經教,講是講究,學了之後有沒有很好的去思惟,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去深解這些經教,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聞到道義的事情,有沒有能夠馬上見義去勇為。比方說現在整個文化遇到了存亡危急的時刻,我們能不能放下享受的日子,多為文化承傳付出,這就聞義。所以大家看夫子聞義能徙是做得非常徹底,你看,夫子為了天下能走上安定,他離開魯國,周遊列國十四年就是為了行道,把《周禮》能夠藉由一個示範區,哪個國家願意用他,他把它落實了以後就成為天下的榜樣,大家一有信心全部來學習。那當時候沒有國君用孔子,那也是當時候的天下福報不足,但是老人家不辭勞苦,周遊列國十四年。 包含我們在團體當中,可能學校的領導,這個時代當領導真的不容易,為什麼?他管理那麼多人,大家做人處世基礎都不是很夠,所以他要花很多精神去溝通,去疏通,去勸請、勸告。假如剛好有件事情大家都不願意去做,這個時候你主動幫領導分憂解難,這也是義能馬上去徙。那吃不吃虧?你們好像都沒做過這樣的事情,是不?有捨有得,大捨會有大得。很有可能你去承擔了,別人都覺得是吃虧辛苦的事,很可能變得很好的事情。這個大家可以用以後的人生去感受,人欠你,天會還你。發覺自己的缺點就馬上去改,這是夫子每天在擔憂自己的不足,然後很下功夫的地方,所以那力行很強。我們每天在擔憂什麼?跟夫子比一比,今天的菜不怎麼好吃,那個人今天看我的眼神不大好,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今天那個人講我壞話,怎麼可以這麼不信任我?我們都憂這些東西,就耗一大堆精力。夫子都是在道德、學問上下功夫提升,這力行。 第八,學習要認真學,還要認真尋思義理,把義理可以貫通,把義理可以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因為夫子有講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段話是在「為政第二篇」裡面。我們學了經典去思惟它的義理,這叫深解義趣,比方說孝應該從哪裡去落實?假如我們有去思惟、有去聽經,那就會想到,落實在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向、智慧,他這一思惟,他知道下手處在哪裡。所以這個時代學了之後,還得要多聽這些修學過來人講經,我們才知道
尊敬的諸位教育界的同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上一堂課跟大家談到,「師道尊嚴」,這個師道尊嚴從我們教育工作者來看,我們要能體會到教師這個角色的重要性,這是我們自重、自愛。而我們也能進一步體會到,尊師的風氣對學習者的重要。尊師,學生才能夠重道,這是愛人。一個教育工作者並不是為了要求人家尊重,有這樣的心要當一個好老師就很困難,還要求別人尊重,事實上就不謙虛了。是為了讓孩子、讓學生學習當中,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必須帶動尊師的風氣。其實聖賢教導我們,都是要念念為學生著想、為他人著想,而不是去要求他人。而我們上一節課也談到,整個古代尊師的風氣,跟現在狀況的比較,要整個社會風氣又回到尊師的良好狀況,第三個重點,就是要「振興師道」,這是我們上次談到的重點。那振興師道要靠為師者自己來振興,自重而後人重,自愛而後人愛。師者是要啟發人家的智慧,智慧在哪裡體現?思考事情都是從根本思考,不是從枝末思考,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上一節課我們談到振興師道,第一,是要自重而後人重。第二,我們引了《群書治要36O》的一百七十七句,這是我們上節課談到的,一個為師者從這個經句當中,體會一個務本的精神。 【夫知為人子者。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者。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者。然後可以使人。】 這段話對於我們一個教育工作者,那應該是知為聖賢弟子者、知為聖賢學生者,然後可以為人師。我們都不能當自己父母,自己師長,自己聖賢、祖宗的好弟子,我們怎麼可能去做人家的老師?我們有了這個認知,那要當一個好弟子,首先從盡本分做起。我們現在從事教育工作,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本分是什麼?從唐朝韓愈的「師說」當中講到,這是我們第三個重點,「振興師道」第三點知本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授業、解惑,是為人師的本分。曾經我在師範學院讀書,我的導師尹老師,他曾經問我們一個問題,老師假如是傳授知識,老師能比得上電腦嗎?請問你有看過哪個老師他的知識能比得上電腦?沒有!對,那老師不用了,電腦就好了,找資料又快。我們當老師有時候還會短路,想不起來;電腦,現在網絡一上去,一按下去就全出來了。顯然教知識並不是老師最核心的價值,不然怎麼比得上電腦?老師可以教孩子如何去學習,如何去找資料,如何去運用這些知識跟才能,那就是要教德行。 而且其實人心非常的微妙,很多成績很好的孩子,他不是很尊重老師,為什麼?他可能覺得那些資料我查都查得到。所以我們自己教書那幾年,在路上遇到成績第一名、第二名的,都不跟我們打招呼,反而是哪種學生五十公尺遠,一發覺是老師了,就手舉得很高:老師好!很興奮,就是被我修理得最厲害的。為什麼?他錯了,你是為他好,教導他,所以他雖然被你打,他知道你是為他好。當然聽說現在不能打了,我離開教育界十一年。我們做任何事順勢而為,不能打就別打了,並不是一定要用打才能教好孩子。只要是用真心,應該孩子慢慢都能夠感覺得到。當然我講這樣,你們不要覺得我喜歡打學生,我才打過一、二次而已,那是剛好遇到講半天聽不懂,只認得棍子的學生,當時候才有用。 所以從自己,包含我母親也給我講過,確實她教幾十年的書,也發覺這個現象。所以你是教他做人,孩子一感覺到,對你肅然起敬。也有學校的領導跟我講,在學校裡面用《弟子規》教學生的老師,很受歡迎,學生遇到什麼問題都會來問他。首先當然他比較有愛心,他會教《弟子規》,必然他是為孩子的德行著想。就像我們這次的題目,「做孩子一生的貴人」,是為孩子一生的幸福著想,孩子可以感覺得到。再來,因為教《弟子規》是教他孝道,教他友愛兄弟姐妹,教他愛人,這與他的性德相應,他對老師就肅然起敬。所以我們看著現在的學生愈來愈不尊重老師,這是個結果,可能從原因上看,我們還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沒有傳道、授業、解惑,學生怎麼可能尊重我們? 在西元一九七三年三月的時候,美國發生了一件事情,美國政治經濟學的雜誌報導到,有一名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畢業生,大家聽到「哈佛」有什麼感覺?這個是頂尖的學校,這是商學院畢業的向法院控告他的老師。因為他依照老師所教的學理,在一家大公司管理財務,結果失敗而被解雇,他計算了自己失業的損失約七十萬美元。這是四十年前的事,要他老師賠七十萬美元。這件事發生在美國似乎很平常,例如受理這個案子的法官會認為,任何商品對消費者有傷害時,製造廠商應負賠償之責。學生應用老師的教材在事業上失敗,老師也不能辭其咎,這是他們法官的認為。但是在中國則是奇聞,外國把老師所教的東西當什麼?商品,當利益不是道。那都是商品,不傳道,怎麼會得到尊重?那被這個學生告,在美國也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而這段話裡面,其實有很多讓我們省思的地方。首先這個大學教授教的道理是真理嗎?他雖然是商學院的教授,他教的是真理嗎?很有意思,他假如教的是真理,應該這個教授是最有錢的人,有沒有道理?有!他是最懂得,他是專家,他應該用得最好,他賺最多,他怎麼是個教授而已?所以真正致富的真因,不見得是在大學的教科書裡,是在我們中國的經典裡面才有。 財富的真因是什麼?樂善好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財布施得財富這才是根本原因。不然假如這些教科書是真理,應該所有的人用了全部都有錢,怎麼有些人有錢,有些人沒有錢?我們今天用了經典裡面告訴我們的,孝順為傳家、齊家之本,哪個家庭孝順了不興旺的?都興旺。勤儉為持家之本,哪個家勤儉了反而敗了?沒有,真理是放諸四海皆準叫真理。所有的結果是有善因、有善緣結善果,可是一般很多書上講的,沒有把真因講出來,只是把緣分講出來。就好像一個種子種下去,你澆水、你施肥那是緣,因是那顆種子。現在沒有布施,沒有樂善好施的因,就拼命賺錢,也不見得賺得到錢,那是緣。所以亙古不變的真理都在經典當中。而現在很多的教科書,都是某些人自己想像出來、自己體會的,都不一定跟真理相應。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一定守住依照經典為師,不是他自己的創造發明。孔子也是這個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們這個時代不信真理、不信聖人,很多人都以自己的想法,他又很有知名度,很多人相信他,就完蛋了。 跟大家舉個例子,曾經得過諾貝爾獎的,他的話還編在教科書裡,講「企業唯一目的賺取利潤」,在教科書裡面很長一段時間。所以為什麼這麼多的事業體破壞大自然,肆無忌憚,他不管河川污染,土壤污染了,他不管。企業唯一目的賺取利潤,這是大邪說,還在教科書裡。所以,我們想起馬來西亞伊斯蘭教長老,阿里芬博士他有智慧,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紹馬來西亞一本教科書,拿給他審核,他把它退回去了,他說這本書連孔子的教誨都沒有,不合格,他有判斷力。這一句害死這個世間,說唯一目的賺取利潤的話,假如有孔子的話一審核過去,馬上就被淘汰還編進去?孔子在《論語》裡面講「君子喻於義」,道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小人喻於利」,小人只想著要謀自己的利,那這句話就是小人的思想,怎麼可以編進教科書裡?所以看到這些現象,就體會到我們曾經學過《群書治要36O》裡面,孔子跟魯哀公講的話,天下有五不祥,「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之不祥」,聖賢人的教誨沒人相信、沒人願意深入,這些小人的思想、功利的思想,充斥在世界,甚至每個人的思想裡面,天下大亂就是這麼來的。剛剛跟大家念發生在美國的事,四十年前就有。 而我們看到,法官也是覺得老師教的東西是商品。大家有沒有感覺,工業革命以後,好像連人類都變成商品。人類有尊嚴、人類有人格怎麼可以當商品看待?諸位同道,假如你在一個單位裡面,人家把你看作是生產線中的某個零件而已,你舒不舒服?不舒服。就好像我們的學生現在像不像商品?他們好像被同樣的對待,而不是因材施教。同樣對待是什麼?數學語文、語文數學、數學語文,每天就這樣出去了,出去以後?大學畢業出去了,退貨,人家不要。現在大學畢業、碩士研究所畢業,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多。請問這個社會當中,哪個企業它告訴你,我要的就是考試考很好的人?你有看過哪個企業主說,我要的人是考試考很好的人,我要的人就是他高中數學九十五分的?可是你看我們整個教育孩子過程當中,所有的專注點,絕大部分都在考試,結果他變考試機器。出來社會不會做人做事,不是一個好的幹部;結了婚,不是個好丈夫,也不是個好妻子;生了孩子,也不是個好父親、好媽媽,因為都沒有好好學過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要幸福孩子一生,得回到傳道授業解惑。 這篇文章登在台中蓮社出的,《儒學簡說》當中,這文章裡又提到,中國古聖先賢師生如父子,孔子對他的學生,這段話很重要。因為我們下一個重點,就是當老師的人,最好的榜樣就是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他是我們教育界的圭臬,是我們最好的樣板。而夫子視他的學生無不「視猶子也」,這在《論語》裡講,視學生就像自己親生的孩子。像顏回去世的時候,夫子哭得非常傷心,而且不止是為學生離去傷心,是為了天下喪失了這麼好的一個聖賢而難過,因為他這些學生要傳道的,要教化一方。子路去世了,被剁成肉醬,夫子以後就傷心到從此以後不吃肉醬。孔子去世,他的學子都服心喪三年,在夫子的墓旁很多學子守心喪三年,而且子貢更在墓地守了六年。所以聖賢如此垂範,後世做學生的無不視老師是春風化雨,為人師者視弟子如桃李芬芳,所以師生之間的那種情誼是非常優美的。師生關係,所以如此深厚,乃因為以道結合,道雖然無形,但有無上的道力。比方學子得道了他可以明明德,他可以親民,他可以成己(成就自己),他可以成就他人、成就萬物。 這個師道能夠整個國家民族重視,那我們這個國家民族將會影響世界,所以道是很有力量的。就像唐朝的時候,整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所以日本、韓國臨近的國家都來學習中華文化。唐太宗皇帝被世界封為天可汗,天下共同尊崇的共主。那從這個事例我們就體會到,老師的本分傳道、授業、解惑。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法則,不管是做人做事,它都是亙古不變的法則。遵守這個法則,不違越的去做人,這就是德,所以傳道德,教道德。道,首先人與人的關係是道,不離五倫關係,父子有親,親就是德,父子是道。君臣有義,君臣這個關係就是道,義就是德。夫婦有別,夫義婦德,夫婦就是道,這個別就是德,夫義,義是德,婦德,她遵守之後,丈夫表現道義,妻子很有相夫教子的德行。我們一般講女子四德,婦德;婦言,言語的修養;婦功,女子操持家庭的能力;婦容,她的儀容非常端莊,影響下一代這些生活威儀。 好,我們從傳道、授業、解惑,這三個角度來談,首先我們想到這個五倫大道,想到孔子在《孝經》一開頭對曾子講,「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古聖先王有一個至高無上的道,治理天下最重要的道理,用了以後人與人之間非常和睦。上下無怨,就是父子、長輩、晚輩之間和睦,包含官員跟百姓和睦,尊貴的人跟地位比較低的人和睦,靠什麼?靠孝道。孝道,父子有親了家庭和睦。移孝作忠,「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所以對於領導者盡忠尊重,不會忤逆,這也是從孝來的,所以道在中華文化的核心,孝道是最重要的。我們讀到《孝經》這段也是非常嚮往,「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希望我們的家庭社會就是這樣的風氣,所以假如當老師的人不教孝道,那就沒有傳道。而我們俗話又講「百善孝為先」,這個意思首先點出了孝是百善之首,再來,還有一層意思是孝心開,百善會接著開。 我們一談到道德都會想到五倫八德,八德有兩個說法,合起來是十二個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孝是做人的根,悌是做人的本,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枝幹,仁愛和平是做人的花果。而這整個十二個德目的落實,其實也是非常順乎人性,教育要順人性,他會學得很自然、很容易吸收。大家有沒有聽過,在古代,我們五千年的歷史當中,有人因為讀書讀得太痛苦然後自殺的,你們有沒有聽過?從來沒有。最近的清朝,我看民國時期也很少聽過,怎麼現在變成這樣?順著人性他很能接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從孝來看,他是侍奉父母,事親;他在大家庭當中敬長,悌忠信是敬長;禮義廉恥事君,在團體裡服務;仁愛和平,它是愛眾。很自然的從對父母的愛,侍奉父母親,然後在大家族當中敬長,悌,尊重長者、尊重哥哥姐姐,友愛弟弟妹妹。 而且忠信,是一個人一生責任感,還有人生努力的動力,在忠信,忠是盡心盡力,要盡心盡力孝順父母,讓父母有好日子過。這點在我們上一代人就看得到,他為什麼這麼努力讀書、努力用功、努力做事業?回報父母。可是到我們這一代,努力幹什麼?享受,趕快賺到很多錢,我要到歐洲、我要到德國哪裡哪裡去玩,他整個動力不一樣,不是忠於父母、忠於家族。我們身為中華兒女,都有一種人生態度是什麼?光宗耀祖、光耀門楣,這是一生的動力,忠。然後信,承諾過的事情,一定不斷鞭策自己要做到。諸位學長們,我們有沒有在內心裡面,曾經對父母許下承諾,對自己的親人許下承諾有沒有?你們沒有反應是忘了嗎?不可能沒有,這個承諾就會讓你有源源不絕向前的動力。 禮義廉恥,事君,「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團體之四維,我們《群書治要36O》剛學完這個重要性。再延伸到整個社會大眾,以至於世界的百姓,那就仁愛和平,是花果。這個表(十二德目圖表)對我們很重要在哪裡?我們總不能是無根的教育,沒有根怎麼會有枝葉花果?可是我們冷靜想一想,我們在學校裡面很強調,「要去愛護同學,要愛這個世界,我們是地球村」。愛不愛得出來?該怎麼貪吃還怎麼貪吃,都不讓同學。該怎麼亂丟垃圾就怎麼亂丟垃圾,還怎麼愛世界?為什麼我們花了這麼多的精力、財力,現在全世界花在教育的費用多不多?非常的多。但是整個下一代的素質一直在下降,怎麼會花那麼多的精神跟金錢,反而是教不出好的?根本重要。我們教育界常常都會講,現在的人初中畢業佔百分之九十幾,所以文化水平很高,有沒有?可是在古代讀過書的人不多,可是都懂得孝,都懂得做人,家庭裡面教、社會教。現在大家都去學校讀書反而不會做人,重要的是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結果,捨本逐末,不可能會有太好的結果。 所以孝道是教育的根,是整個中華文化的根本所在。對這認知愈深,任何人都不教孝,全世界的人都不教,自己一定還是教,其他的人不懂,另當別論。但我們有這個決心,自己盡心盡力教,決定可以給世人證實。懂得孝道的孩子有德行,懂得孝道的孩子成績一定愈來愈好。為什麼?「親所好,力為具」,父母希望他學業好,他怎麼忍心讓父母擔心!所以東北吉林松花江中學,他們就是抓孝的核心,所以整個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整個吉林松花江落實《弟子規》的經驗,對東北以至於中國大陸的教育都很有震撼力,他們稱為「松花江效應」。剛好我們呂杰校長跟王琦老師,二O一O年在馬來西亞北方大學,也有把他們的經驗,分享給二千五百多個校長、老師。 我們接著探討什麼?孝心開,百善皆開,我們來看百善不離這八德。悌怎麼來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人的忠心從哪裡來?也是孝。他對父母盡忠,自然而然就對別人也能盡忠。他去愛父母,他才懂得進一步去愛人,連對他恩德最大的父母他都不愛,怎麼去愛別人?所以愛的原點是孝道。《孝經》告訴我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這個違背德行不正常。信,「父母命,行勿懶」,答應父母的事要趕快去做到,首先對父母誠信。禮,「父母呼,應勿緩」,這個對父母非常恭敬、禮敬;「晨則省,昏則定」,這都是禮敬的態度。義,很有情義,「喪三年,常悲咽」,你看這些德行的根本都離不開「入則孝」。廉,廉潔不貪婪,「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恥,羞恥心,「德有傷,貽親羞」,恥的根本也是從孝根來的。仁,兩個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對方,根本就是「冬則溫,夏則凊」,冬溫夏凊都是設身處地為父母的需要著想,是吧!這仁愛,「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對父母生病的時候,那種無微不至的愛護、照顧。 上次有沒有跟大家分享到,這次我到南京去見到王希海老師,他對他父親,他父親中風二十多年,他細心呵護。我們看這個愛字,用心去感受,他父親的一個表情他就知道他需要什麼,確實是父母跟子女是連心,這是本有的。包含因為他父親臥病在床,最怕的就是得褥瘡,得褥瘡潰爛之後,就很難翻身,那個真的是坐立不安,痛苦不堪。他覺得說我父親已經夠痛苦的,怎麼還可以讓他長褥瘡?他覺得父親生病長褥瘡是他莫大的恥辱、過失。可是要不長褥瘡要常常翻身,他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手伸進父親腰的部分。他父親八十公斤也是比較重,他一伸下去,父親整個身體就壓在他的手上,差不多半個小時他整個手就麻了,醒過來,趕緊幫他父親翻身,然後按摩。所以他的父親生病一、二十年,皮膚都非常光滑、有彈性。醫生不相信他父親中風這麼久了,都覺得他欺騙他,結果去把那個病歷調出來,醫生流著眼淚,被他的孝心感動了:你護理的能力可以當我們所有護士的老師,她們都要跟你學習。 所以誰有創造力?我們現在整個教育都在強調創新、創造力,創造力的根本是什麼?孝心、愛心!不是孝心、愛心創造出來的東西,可能會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德才兼備,德是本,才是用,沒有德而有才很危險。現在多少青少年都迷在那些殺人遊戲裡面,那殺人遊戲誰設計出來?不就是很有能力、很有技術的人,但是他沒有德的根本。您看,王希海老師設身處地為他父親著想,他就想出這些方法來。包含他有講到,一個人父親臥病在床,幾天大便排不出來,居然沒有主動去想辦法,他覺得這樣是不應該的。為什麼?幾天排不出來難不難受?當然難受。那孩子為什麼沒有動作?他在醫院看到很多這個現象,他很不忍心。重要的是孩子沒有替父母想,沒有去體恤床上的父母。所以他就主動的幫父親按摩整個腹部,按摩好了用熱毛巾熱敷,然後又在肛門處幫父親熱敷,最後就順利排下來,父親就舒服。排在他的手上他非常的歡喜,終於解決了父親的問題。所以一個人能夠在照顧父母的過程當中,能捧到父母的糞便,那是最有福報的人,因為你報了恩。父母小時候就是這樣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照顧長大的,從不嫌棄我們,我們也以同樣的心來孝敬父母。 他這個方法講出來以後,我們認識了一位鄭老師,她父親臥病在床,真的也排不出來,她就用這個方法確實有效。我這次在南京,這位鄭老師也剛好來找我們,就遇到王希海老師當面非常感動,感謝他。就讓我想到經典裡面說,「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就是孝子他的孝行、至孝,絕對會讓聽到的人感動而效法他,就讓所有的人類都得到利益。就像我們看《二十四孝》,一看舜王的風範就很受感動,看子路百里負米。所以一個人假如心腸很硬,先看《二十四孝》,看一看眼淚流出來,心就不會這麼硬,那些都是至孝性德,特別感動。從剛剛這些例子,我們就看出孝子愛的細膩。 和,孝子跟父母相處,決定沒有一句不高興的話、情緒的話,沒有。哪怕是父母不對,也是「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您看那心多柔軟,父母不能接受,下次找父母高興的時候再勸。復是什麼?重複勸,沒有不厭煩。「號泣隨,撻無怨」,父母不能理解還打他,他也毫無怨言。父母不能理解打他,他心還是非常平,這個和平的平就在這裡練出來了。在《論語》當中還有一段話,跟《弟子規》的「親有過,諫使更」,意境非常相近。「事父母幾諫」,夫子教導到盡孝,侍奉父母,「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侍奉父母還要養父母之智慧,父母不是聖賢不可能無過,但是在父母有過的時候,這個幾就是稍微有徵狀的時候就趕緊要去勸,不能已經造成很大的問題才去勸,要防微杜漸。看父母的態度不是很能接受,不可以勉強,下一次再勸。但是對父母的態度還是一樣的恭敬,甚至更加的恭敬。 假如我們跟父母在溝通的時候,父母不能接受,我們心裡就不歡喜、有怨氣,就不可能做得到又敬不違。現在更嚴重的,到處說父母的不是,這就已經是偏離得太誇張。而且坦白講人出去說父母、說自己親人的過失,叫自取其辱,有句話叫「家醜不可外揚」。您曾經聽說有一個人,把自己家裡面另一半的醜事,父母兄弟姐妹的醜事講給別人聽,然後對方說,我實在太佩服你,給你鞠個躬。沒有!人家聽完反而就嘲笑你的家庭,看扁你。《弟子規》講「親有過,諫使更」,是本分。「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我們記得我們的本分,還有做人的態度。「念恩忘怨」,念父母親人的恩,心裡絕對不放父母親人的過,這個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我們當老師的人,對這些做人的態度要非常清楚,為什麼?這個都是他一生幸福,還是痛苦一生的關鍵。一個人念恩忘怨,什麼時候幸福快樂?當下就幸福快樂。心裡面都充滿著父母親朋好友的恩德,他每天過得很充實。為什麼?報恩! 但現在的人不懂這些孝道跟做人,剛好反過來,念怨忘恩。大家冷靜去看,發生在我們身邊,比方說同事朋友本來兩個人非常好,三年、五年的交情,突然出了點摩擦的事情,就一直罵對方,罵罵罵前面三年、五年全部都忘了,這是活得顛倒了,違反做人的態度。所以《弟子規》是做人的根本態度,「恩欲報,怨欲忘」。其實坦白講,人不願意念恩忘怨,他是不懂得自愛。所以幾個人會愛自己?那些處世的態度把自己搞的痛苦得半死,念怨忘恩的人快樂嗎?你有沒有看過一個人在那裡怨人,怨半天說好舒服!沒有吧?所以你說幾個人懂得自愛?應該順著自己的性德,時時都是快樂,助人為樂,為善最樂。誰會過日子?真的肯遵從《弟子規》去做的人,才是懂得過日子的。 又敬不違,勞而無怨,這個勞就是勸父母,可能不是勸一次父母就能接受,哪怕要勸很多次他也沒有絲毫的怨言。不要說勸別人,諸位學長、諸位教育界的同道,人家勸我們多少次,我們才聽?所以其實想想自己,可能慢慢耐性就出來。自己回想,我們學習中華文化這麼多年,那個從小的壞習慣改了沒有?就是父母每次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固執,怎麼這麼怎麼樣,那可能就是我們最嚴重的。那我們都學了那麼久都還沒改,怎麼勸別人一次兩次,就要別人馬上改,那不叫刻薄嗎?應該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能反過來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這又是顛倒,所以我們不認真把這些理搞清楚,隨時都學成顛倒。 大家冷靜去看,現在的年輕人,在團體當中能和氣、能與人不起對立衝突嗎?不容易。所以根本是還要回到孝。其實我們看這十二個德目,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所以一個人從孝道去修身,他的一生能夠達到利益國家天下的人生價值。而修身齊家、孝悌忠信的精神,其實就是我們這一、二百年,人類一直在討論的民族主義,都希望民族能夠更團結。大家冷靜去看,現在多少國家一直在分裂,有沒有?你看蘇聯分裂成多少國家,很多同民族的都在爭鬥當中,看了實在是很不忍心。而我們中華民族大一統幾千年,這個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重點在哪?在整個幾千年來,都重視孝悌忠信的教育,所以整個民族非常團結。以前都是少則一、二百人住在一起,多的時候三四百、五六百都有,非常團結。所以孝悌是根本,忠信是做人的一個動力,我們剛剛講的,為光宗耀祖,這民族都非常團結。 所以強調很多的理論,強調很多的主義,都要抓住德行才是根本。比方說治國,現在都強調要民權、民主社會,這一、二百年人類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思惟這些政治的制度。但是好像全世界的政治並沒有比較好,花了很多的精神,卻得不到好的效果。這句話大家冷靜想想,發生在哪?花了很多精神卻得不到好效果。這個現象在哪?在個人、家庭、國家、社會都看得到,世界也看得到。首先身體,我們這個時代,花在養生、吃營養品的東西多不多?多。效果好不好?怎麼身體愈來愈差?因為他沒有抓到根本,根本是什麼?修養。他吃那麼多營養品然後脾氣那麼大,好得了嗎?還有不懂得道法自然,吃那麼多營養品,結果都熬夜。他不抓根本,耗了一堆精力、財力、時間,沒什麼多好的效果,所以老祖宗說本末倒置。家庭裡面花那麼多時間教育孩子,結果教出來的孩子,反而比以前的不懂事,因為沒有抓到本,我們剛剛已經探討就是這個,你要抓孝的本。 包含世界上一直在研究這麼多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其次,什麼是根本?人的德行、素質才是根本。所以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有好結果,就是沒有把本抓到。我們看政治的本是什麼?德。「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你強調民權主義,結果老百姓現在都可以直接罵國家領導人,無禮!政治人物他沒學到禮,打架的現象很多,政治人物打架,下一代能不打架嗎?美國能教他的下一代不打人嗎?它發動那麼多戰爭,所以美國現在青少年犯罪率最高,都不是偶然的,是不是這樣?上行下效。他上一代那麼嚴重,怎麼可能教下一代能教得好?這個禮。接著義,義是對人民要有道義,要為人民謀福利,義。假如政治人物沒有義,他從政變成謀他的私利私欲,所以現在政客比較多了。那還是教育問題,不是制度問題。那些講著我們的政治制度非常好的國家,有比較好嗎?因為他已經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教育界的同道,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跟大家分享到「師道尊嚴」,第一個,我們從經典當中體會到教師的重要性。而第二個重點,尊師方能重道。我們引了《禮記.學記》的經句,講到「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尊重老師是最難能可貴,也是最關鍵的根本。「師嚴然後道尊」,老師受到尊重,然後道德、學問、真理才會受到敬重。「道尊然後民知敬學」,道德、學問、真理受到敬重,然後人民才會認真恭敬的學習。而剛剛我們講到,古代的帝王他很懂得尊師,以主人跟客人之禮來對待老師,跟我們《群書治要》講到的內容完全相應。我們打開《群書治要36O》一百五十六頁,我們今天剛好要講這句,二百五十九句是!巧不巧?怎麼這麼準。你說綱領這麼多句子,就這句講師道,剛好我們今天就要講這句。冥冥當中都有聖賢、祖先在保佑,我們大馬的華人,跟我們中國的華人,你看這個因緣都這麼相應,都一起從經典當中來學習師道,來期許振興師道。我們一起把二百五十九句念一下: 【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尊師則不論貴賤貧富矣。】 這是我們講「尊師方能重道」,第二個重要的經句,第一句是《禮記.學記》,第二句就在《呂氏春秋》治要當中提到。我們冷靜想一想,為政跟尊師有什麼關係?為政是管理好眾人之事,把國家治理好。每個人都尊師、都懂得倫常大道、都懂得自己的本分,那這個家庭就安定了。我們剛剛講的,「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這所有的親屬關係,大家學了倫理道德,互相親愛,這靠老師的教導。所以聖王非常清楚師道的重要,很尊重老師,包含請老師來教太子,來教他的孩子都要行拜師禮。而且尊重老師,就不會計較老師的身分、貧富貴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他這方面的學問、這方面的能力比我們強,我們都應該謙虛的去向他學習。 當時候韓愈先生在寫「師說」,可能當時候的社會風氣就比較好面子,不願意虛心向人學習。坦白講一個面子,誤了自己多少提升道德、能力的機會。其實這是傻,不自愛,所以人抱著習氣不放,其實真的是自己在障礙自己。不要認賊作父,好面子是貪,要放下這不好的習氣,「滿招損,謙受益」。《了凡四訓》講,「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一個人假如真的很謙虛,向每個人的優點學習,那不得了,他每天「德日近,過日少」。就像《弟子規》講「見人善,即思齊」,都很恭敬去欣賞別人的優點,進而向他學習。我們一天遇到不少人,每個人的優點都開始學習,這一生不成聖賢都難。所以《弟子規》實實在在落實一句,自己的道德學問就有很大的提升。假如我們學了半年、一年,二、三年都覺得沒有很大的進展,我們對於每句經句沒有實實在在去落實它。所以學還得回歸到學一句,實實在在做一句,這個才是實學。不然還是學知識而已,知識利益不了我們的身心,利益不了我們的人生,甚至於還會長浮華。《弟子規》講得很清楚,「不力行」,但學知識,「但學文」,就「長浮華」。因為這個道理不要求自己,就變成看別人,那就增長傲慢。《弟子規》的每一句,跟我們德行扎根、求道扎根都很關鍵,不可輕忽了扎根,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 我們再談第三個重點,「尊師方能重道」第三點,有句俗話叫「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這個俗話在告訴我們什麼?因為這個學生比他的老師學習的態度還恭敬,所以他就超過老師。老師能講,他沒有完全落實,當然他也在努力;學生接受了,他恭敬老師所講的每句話,他不會去看老師的缺點,他依然保持恭敬,甚至更加恭敬,更加珍惜,更加感恩。為什麼?因為老師講的是正知正見。他能珍惜這個法緣,所以他能夠青出於藍,勝於藍。所以這個點出來,狀元學生是因為他老實、聽話、真幹的態度超過老師。 第四點,我們要再強調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孝親是尊師的基礎」,這個對於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必須很深刻了解這個真理。我們都希望孩子真正受益,那得他先尊重老師;學生對老師尊重的態度,又建立在孝道的基礎。《孝經》告訴我們,「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這不符合人的行為模式,他一定是尊重對他恩德最大的父母,然後自自然然再延伸到尊重老師、尊重長輩。所以我們老師一認知到這個重點,他連孝親的根都沒有,去要求他尊重老師怎麼可能?辦不到。老師首先要知道自己最重要的傳道、授業,傳道當中最重要的教學生孝道。我們今天沒教學生孝道,我們就有愧於教育工作,這真的不是假的。因為孔子告訴我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就從這裡開始,我們不教孝道,根本教育都還沒開始。教育的育字是什麼?「養子使作善也」。百善孝為先,你不教他孝他百善都開不了,談不上是教育,知識傳授而已,不叫教育。我們為學生好,雖然家長、學生不一定懂得尊重老師,我們首先先教學生孝道。學生一學,回去替父母想,要尊重父母,很多孩子都很天真,回去隔天站在父母的房門口,父母一出來九十度鞠躬:爸媽,早上好!都把父母嚇了一大跳。大家想一想,這樣的家長高不高興?高興。不就自自然然尊重老師了! 人只要盡了本分,那個尊重就會水到渠成;人不盡本分,怎麼要都要不到尊重。比方夫妻相處,丈夫要求太太要怎樣怎樣,太太要求丈夫要怎樣怎樣,要來要去,就兩個人每天在那吵、吵。有一個開悟了自己先做好,就感動對方,你一盡本分,那他互相交感不也回到盡本分了。所以各歸其位很重要,尤其在這個時代,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對,尤其我們已經學的人,還不先做對,罪加一等。這不是我講的,你們別找我,為什麼?明知故犯有沒有罪加一等?有!《弟子規》也講「倘揜飾」,《弟子規》講的,不是我講的。我已經恭喜過大家了!congratulations,恭喜過大家,我們沒有後路可以走,我們要勇往直前承擔起來。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想明白了,就會做得非常心安、非常快樂、非常踏實。人短短數十寒暑,總要盡自己的本分,總要為這世間留下精神,從我們自己做好本分,做好老師、做好家庭當中的每個角色,以為後世的人做樣板。 第五點我們來反思一下,現在家庭、社會狀況確實沒有重視尊師。我們從古今的對比來看,第一拜師禮,古代古禮先向孔老夫子行三跪九叩,接著父親帶著孩子給私塾老師行三跪九叩。其實我們現在的人看到這個,不一定能體會個中的道理,甚至還會講:幹嘛給老師三跪九叩?現在是什麼時代了?現在是平等時代,學生也跟老師平等。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是他卻不知道,在這整個拜師禮過程當中,誰受到的利益最大?而且是終身的利益。從我們的角度看,根本無法深刻理解老祖宗通達人性的智慧,亂批評,這樣批評的人,要負很嚴重的因果責任。這拜師的過程當中,孩子最尊重的是他的父親,父親給老師行這麼大的禮,他敢不聽老師的話嗎?對老師的恭敬是百分之一百,不敢開玩笑,不敢僥倖。「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這個孩子尊師的根,就在這個儀式當中深深扎在心裡。 我們從師長分享,因為師長曾經小時候就是這樣拜師。老人家常常提到,那幾個月的私塾教育、德行教育,影響他一輩子。在這麼多誘惑的社會當中,他能夠全身而退,都是因為傳統這幾個月的私塾給他扎的根,所以老人家深刻了解老祖宗禮教的智慧。拜師是禮!婚禮過程當中那些教化,老人家都很清楚,高度的教育藝術,教育的智慧。那孩子受益了。可能有人會講:老師坐在那裡給人家拜,他都高高在上。又是自己的想法。大家想一想,讀聖賢書的人,不願意佔人家一點便宜,更何況是坐在那裡給人家拜,那是什麼心情?我們沒坐過,但是想像一下,如坐針氈。他父親也是成人,彼此之間都是互相尊重,怎麼承受得起人家這樣的大禮。可是為了誰?為了孩子、為了傳道之人、為了社會的下一代,哪怕如坐針氈也得坐!那拜完了,沒把人家的孩子教好,怎麼去面對他的父母跟家人?所以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禮教,教育的深遠,我們假如不細細去體會,還會誤會它,那五千年的教育智慧,可能就被我們扔在垃圾桶裡面了。而現在不是這麼恭敬老師,孩子在學校遇到點不滿、不愉快,氣衝衝就到學校來,還沒搞清楚情況,就向老師問難。那這老師怎麼還敢教學生?所以尤其這一段古今的對比,我們的家長要好好體悟,這是真為孩子好。 再來,我們校長、幼兒園園長要重視這一點,因為老師不可能為自己講話,人家也不高興。但校長、幼兒園園長要為老師設想,要體恤老師的難處。要提醒家長的態度,一個班上幾十個學生,老師夠辛苦了,這老師在你孩子身上也花了不少的心血。慢慢的他可能平和下來,才好處理事情。假如校長不能夠體恤老師,一有問難,還去責難老師,那老師心多寒!尤其校長又是老師的領導,領導要做下屬的後盾,這才是一個為人領導者的胸懷。哪怕是真的老師有點不妥,你把他攔下來了,老師冷靜下來一反省:我自己一點不小心,還給校長添麻煩。他更佩服你,我們整個學校的向心力更強。坦白講教育是合力,要把一個學生教好,要把一個後代教好,爺爺奶奶、姑姑、叔叔、伯伯、父母都要配合好。假如對教育的理念都不了解,互相唱反調,那教起來真是累死人也。 學校也是都要合力,孩子不懂事,特殊情況,校長叫過來,要讓孩子了解老師的苦心,家長來了也要讓他體恤老師。大家合力這個戲才唱得好,互相體諒。互相指責,到最後認真付出的人心都涼了:不如歸去!我現在聽到很多很認真的老師,我快教不下去了。我們趕緊鼓勵他,因為這些好老師太難得了,教育界再缺這些人不得了,下一代堪憂。所以你看到一個好老師很無奈,趕緊鼓勵他,然後約他出去吃吃飯,去吃吃素食,然後聽聽非常優美的音樂緩一緩。你再跟他分享《禮記.學記》,跟他分享這句尊重老師很重要。在我們眼前的緣分,我們能盡多少力就盡多少力,就是圓滿。 第二個現象,古今的對比,以前開喜宴、婚宴,多少的鄰里鄉黨、親朋好友共聚一堂,坐在首位的就是當地的教書先生。請問大家,現在坐首位的是誰?賺最多錢的、官做最大。大家冷靜想一想,這個教書先生沒錢,他不一定有很高的地位,可是你讓他坐最尊貴的位置,表什麼意思?尊重道德、尊重老師。而且他在那一方,代表這一方的子弟很可能都會被他教。有個大富人家辦了個私塾,很多鄰居他沒有錢去請老師,他就到這裡來讀。大家不要小看這一個動作,受益的是這一方的子弟。因為小朋友去參加喜宴,看到私塾老師都坐在首位,恭敬心就起來了。現在是有錢的坐首位,每個人都羨慕什麼?有錢,要賺錢,而不是重視道德。這樣的風氣實在講我從沒有見過,但是我有聽過一個例子,我非常感動。 我們一個同仁說到,他的奶奶除夕夜煮水餃,水餃叫金元寶,煮好第一盤水餃,交代他恭恭敬敬的端到祠堂去祭祖先。小孩可能五、六歲被派任務,戰戰兢兢端過去,尊重祖先的態度,就在這個生活細節扎根。接著第二盤出來,坦白講在三、四十年前能吃到水餃,那都是一年當中的春節、中秋節,想不想吃?很想,必須嚥下去。然後第二盤趕快端去給先生呷(先生吃),就是教書先生、老師。那孩子孝親、尊重祖先跟尊重老師,就在端水餃當中扎根,就在生活當中教了。所以當時候聽了,覺得這個老人家比讀過書、比大學生還懂做人。所以我當時候剛到大陸去,最不習慣的,就是很多老人很懂義理,一開口就說我沒有文化。我覺得他是最懂文化的人,他都說他沒有文化,說錯了,他叫沒有學歷,但是有文化。那些讀書讀很高,大學畢業,不懂得孝道的,叫很有學歷沒有文化,這樣才準確。為什麼?這些老先生、老太太感化了多少人,他怎麼會沒有文化!我們讀個大學到處很傲慢,一個人都沒感化,怎麼會有文化?所以聖教重實質不重形式。 所以這個對比給我們省思,假如你以後嫁女兒:從我做起,復興孝道、師道從我做起。用傳統的婚禮,然後請你們那一方最德高望重的,學問家、道德家坐在那裡,很有表法的意義。然後又順便請這個長者上台去給新人祝福,多好!所有的人還受益,那這一場婚禮就功德無量。順便再把「天下父母」的碟片,或者一些傳統文化的講座,當場發給每個人。那個都是機會點,因為他看了傳統婚禮,那是道義,那是恩義,每個人都會感動,感動他就想學。你不要看他感動了:過兩天我再拿給你。那個時節因緣會錯過。 第三處罰學生。實實在在講我們現在最大的障礙叫自我,父母處罰我們在那裡抱怨:打我打這麼重。卻不知打在兒身,痛在娘心,第一個,我們犯這個錯,父母比我們更痛苦;第二,還得打我們的記性,又再一次痛苦,我們還是體會不到。所以我感覺我們現在年輕不懂孝道,真的是太傷父母的心。接著到學校,很可能我們又要傷老師的心,老師批評兩句,我們就悶在心裡,好幾天放不下。其實大家想一想,老師何嘗喜歡罵人,罵人目的是什麼?當老師的人上講台來亂罵人,造業,他又不是腦筋有問題。像我們這個時代,當老師真不是人幹的事情。我曾經聽盧叔叔講,他真的當老師當到,真的我每天要給他敬禮,他良苦用心,帶學生帶了二十多年,為他全家著想、為他學生一生著想,學生還不知道感謝他。所以他曾經看那個韓國有談到老師的戲劇,講了一句話,說老師的大便狗都不吃。為什麼老師的大便狗都不吃?太苦了。狗應該改不了吃屎,但是為什麼老師的大便不吃?太苦了吃不下去。 所以當時候在聽師長講,現在哪有師生關係?朋友關係就不錯了,講他幾句就跟他結冤仇,不好。今兒都是自家人,就讓我吐點苦水。當時候我剛到大馬來,我們中心,大陸的華人、台灣的華人、大馬的華人、印尼的華人、夏威夷的華人,全部來自不同的家庭社會成長背景,思惟方式都不一樣。所以我講一堂課下來,有些地區的說:罵得好,很受益。有些地區心在滴血:老師好凶。所以我曾經有點精神錯亂,就不知道怎麼拿捏,要很謹慎的看一下,會不會傷到這邊?會不會傷到那邊?所以面對一個因緣得要體恤方方面面,結果德行又不夠,修養又不夠,有時候言語無形當中傷害到別人的心。所以我最近常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所以體會父母的心非常重要。再來,我們能夠體會別人的苦心。真的要體會別人的苦心,我們不放下自己的想法、感受,完全無法體會父母跟他人。我們不能體會父母跟他人,尤其你在團體當中不能體會領導,在學校不能體會老師,我們就很難變得懂事、成熟。一個人德行的根基,一個人的成熟度,決定離不開孝親尊師,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所以我們要真能體會師長的苦心,聖賢、祖先的苦心。 我有這個因緣陪大家一起,珍惜老祖宗的教誨、珍惜師長的教誨、珍惜聖賢的教誨,我只能還忝為大家的同學,真的是跟著大家一起學習。我能體會到師長哪些苦心,我供養給大家;我能體會到孔子哪些苦心,我供養給大家。而大家確實是我的老師,像昨天我們共學班的學長,他們非常發自內心去感恩別人,去反省自己。一個人真心流露,真的是令人動容,他在那裡流眼淚,我也陪他流眼淚。人真心那種能量、那種磁場太強了,還真的能夠看到自己的問題,去跟同學懺悔,覺得要跪下來道歉,因為感覺到自己的話,對對方的傷害太重。我被他震動了,被他們震動。一個人反省自己:我太慚愧了,我沒有以家人的心、我沒有以兄長的心去愛我的家人、愛我的同學,一個大男人流眼淚。結果後來課程結束了,我回去剛好又跟李老師在談一些事,結果又談到這些學長們發自內心的那一刻,我一談眼眶又轉著淚水。不過我們已經練出一種功夫,就只限制在眼眶轉,絕對不能掉下來,不然要扣技術分數。我現在跟大家分享,剛剛眼眶還是泛著淚水。所以我非常感激這些學長,他們的真心,對我的生命、對我修學的洗禮,我真的要發自內心感謝他們。 所以講到這個第三點,就想起師長說到,他們那個時候,當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處罰,回到家,小朋友什麼事瞞不了父母。要不是自己招了,要不父母一看眼神不對勁,就問,了解了,一了解在學校被老師處罰,隔天帶著禮物去謝老師。這是八十年前的事情。諸位長輩、學長們,你們的孫子、你們的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處罰,你們隔天拿禮物去送,號外、號外,最新的新聞可能會登報紙,帶動這個風氣。你想一想,老師再看到父母這個態度,又再一次的感動他,不能不認真教。所以這些禮本身,對於孩子、對於教學者,都有深遠的影響。現在孩子被處罰了,家長告老師上法院去,老師怎麼還敢教? 第四點,古代一直傳下來的師生如父子,師生是道義的關係,常懷感恩。現在學生在路上遇到老師不打招呼,為什麼?因為不是道義關係。那老師假如不教孩子倫理道德,就教孩子知識,孩子就變得功利,反正我就是考試考好。接著?他只看到學歷、看到文憑,他離開這個學校他也不念校長、不念老師的恩。所以一個學校重視倫理道德教育,決定他的學生會打從內心尊重校長跟老師,這是我親眼所見。我曾經去吉林松花江中學,他們的家長、他們的學生對校長非常的尊重。所以那分尊重是校長、老師,自己為孩子一生謀幸福,自然感得的。呂校長這麼多年,他所強調的,「推展《弟子規》,推展中華文化,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這就是他的理念。從這樣的比較,我們不要求學生,要求自己,我們有沒有跟學生結的是道義之交,是成就他的一生? 現在的一個現象,第五個現象學校變企業,企業變學校。當時我聽到這個現象,我感覺是我們教育界最大的恥辱,而且這個恥辱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招感來的。孟子有一句金玉良言提醒我們,「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人一定是自取其辱,人家才會來侮辱我們。「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自己家庭、國家亂了才會遭到別人的侵略、障礙。「家火不燒,野火不起」,外面是緣,因還是在自身。為什麼人家說現在學校變企業?因為一些大學生、研究生叫他的教授叫老闆,學校變成很重視成績賺錢,而忽略了學校最重要的職責,作育英才!這一點我也要對校長們、幼兒園園長們,非常中肯的提醒,因為我曾經受過傷。大家看得出來嗎?我曾經辭掉工作以後,又要回去考老師,剛好我們家對面的學校招考老師,一百九十一個人參加,筆試、口試、試教三關。第一個筆試刷掉了一百七十個人,只剩二十一個人,結果這二十一個只有一個男的,其他二十個都是女的。所以當時候我進入複試走在路上,他們學校的老師看到我:我們學校最缺男老師。結果我一進複試口試的地方,三個校長坐在那裡說:今天還有男的。我本來聽到這些之後,覺得我十拿九穩。 而且我要進去口試以前,我祈禱著說,這個地方所有孩子的祖先,你們保佑我考上,我會好好用心在這個學校教一輩子,我不會轉校。為什麼?我帶孩子最多兩年,台灣當班主任,一年級、二年級一個老師,三年級、四年級一個老師,五年級、六年級一個老師,所以學生我最多帶兩年。而且男老師一般都帶五、六年級,為什麼?五、六年級的孩子都長得比我們高了,不是男老師壓不住。兩年怎麼可能成就一個學生?所以我希望這兩年,只讓他們留下一個最重要的印象,「老師挺為我想的」。這樣就夠了,我要的不多,就先信任我就好了。而我留在那個學校一輩子,任何一個學生,信任我的人都找得到我,他知道學校對面那一棟大樓,可以喝到紅豆湯,可以喝到蓮子木耳湯,這樣就夠了。我的學生絕對不會走絕路,因為他知道這個世間還有人關心他,他不會走絕路。他撞得鼻青臉腫,他最起碼摸摸鼻子回來找我,我就再一次可以教他。我的算盤打得挺不錯! 而且我還打每個禮拜天,我們社區有幾百戶人家,社區免費教傳統文化,不然那個場地很浪費,很多人拿去唱卡拉OK挺浪費的,那是很莊嚴的地方。這些孩子們都到這裡來上課了,慢慢都會鞠躬,都會撿垃圾,這個社區不就形成風氣!挺好的。算盤打好了,又這麼虔誠,我一走進去勝券在握,坐下來。坐在最中間的叫主考官,旁邊還有兩個校長,三個校長,中間那個校長問我的第一句話,因為校長他是選他們學校的人才,選整個教育界的人才,他問我第一句話說,你有沒有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我才教兩年書,我說沒有。他說你有沒有做過行政工作?我都當班主任,怎麼會做行政工作?沒有。你有沒有帶學生出去比賽得獎?沒有。他問我好幾個問題,我只能搖頭,我邊搖邊想不妙,可能考不上。最後備取,還備取,還是沒考上。他就沒問我一個問題你有愛心嗎?一個教育人員最重要的不問,怎麼都問到要得獎?請問是校長室的獎牌重要,還是一個好老師把學生教好重要?我們的人生常常要拿出天平來稱一稱。 從我們自身來講,是脾氣重要,是性格重要,是面子重要,還是我們一生的道業重要?從家庭是我們的面子重要,趕快把女兒嫁出去重要,還是女兒一生的幸福重要?人生隨時都要把天平拿出來稱一稱。校長、幼兒園園長也要把天平拿出來,一個有愛心的老師重要,還是能幫我得獎重要?我們要不忘初心,我們走入教育界要的到底是什麼?學校不是為了名利而存在,是為了為整個社會國家培養下一代,這是我們要反思的。而為什麼人家會說企業變成學校?在大陸非常多的企業令我們肅然起敬,他們辦的傳統文化課程,甚至當地的黨校都來學習。他一個企業辦傳統文化課程,還幫國家培養幹部,人家那分道義,比我們從事教育的更強烈,那不值得我們尊重嗎? 呂杰校長在二OO八年一月一號晚上,我印象非常深,因為那次五天的課程,我們升國旗兩次。第一,禮拜一固定升國旗;第二,元旦一年的第一天升國旗,提起我們愛國、愛民族的心。因為大陸的國歌強調,我們的民族已經遇到最危險的時候。確實文化的承傳,我們這一代人是關鍵。當時候青島好多企業家,站上去三十多個人陣容很堅強,每個人都發願:我們要把青島建設成傳統文化的示範市。結果後來呂杰校長上去了,人家是從事企業的企業主,都這麼為文化、教育有使命,我是做教育的,我是校長。知恥近乎勇,所以呂校長回去之後做得非常好,那分勇氣承擔起振興師道的責任。 第六點,我們雖然強調「尊師方能重道」,但也必須了解客觀的狀況。我們常說隨緣、隨緣,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在當前的緣分,也要隨緣。這讓我們想起師長常常講到,我們師公李炳南老師他面對學生,真肯學的有打有罵。當然關起門來打,不然他是大人,面子沒法擺,替他想。不肯學的對他很客氣,為什麼?不跟他結怨。雖不跟他結怨,上台去的時候苦口婆心的勸,他願意接受,他就受啟發;他不願意接受,也不跟他結冤仇,因為在台上並沒有讓他感覺是指他。但是真肯珍惜的,他就會對照自己,自己去做調整,就受益了。現在孩子們他沒有孝親,更不可能一下子能懂得尊師,所以也不怪孩子。現在你太嚴格,可能孩子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這種緣分得靠自己拿捏。法沒有定法,看當時候的情況,因材施教。這個孩子恭敬十分,我們教他八分,對不起他;這個孩子恭敬五分,我們要教他八分,太攀緣,他被我們嚇退了。有,你太嚴格,教他太多,他覺得有壓力他就跑了。所以還得隨緣妙用,隨這個因緣,看緣分,客觀的去應對就好。這是跟大家交流到,古今對比從六個角度去談。 接著我們師道尊嚴談第三個綱領,就是「振興師道」。首先,第一「自重而後人重」。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為人師表,這個表字就是表率,要自重。我們要表現出,視學生如自己子女一樣的愛護,這樣我們才是真正把師生如父子,從我們身上做出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們不做出來怎麼弘道?父母、老師最重要的精神,無求無私的奉獻,所以他受尊重。所以為什麼親、跟師、跟天地並列?我這次到常州去看到牌位,在祠堂的「天地君親師」。為什麼君親師可以跟天地並列?因為君親師都效法天地無私的精神,化育萬物的精神,好!「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生長萬物,不佔為己有,就像天地一樣,天地何曾向萬物討過功勞、討過回報?為而不恃,作育萬物,這個恃不自恃己能,它沒有誇耀說這是我的功勞。想想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擔了多少心、吃了多少苦,從沒有要我們回報,甚至於還繼續把他的愛,給了我們的另一半、給了我們的下一代。所以當子女的,能早一點理解父母的苦心,我們的人生才真正開始發光。不懂孝道的人生,起心動念都在造業,對於父母深恩我們還怨他,這個業造大了。 所以今天父親母親很無奈,很可能我們做錯哪些事,他擔什麼心,我們不理解。那媽媽嘆了一口氣: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我們這當兒女的,看父母長長嘆一口氣,還不能深體親心,還不高興:媽怎麼批評我,妳怎麼不批評其他哥哥姐姐?你說人這個自我,把自己給害得多慘。父母為什麼深深嘆一口氣,那背後是什麼?所以我們的第一念都是自我。不順己意,不高興;誰講我了,不高興;誰不信任我,不高興;誰沒有為我,不高興。我們不就變成自我、自私自利的奴隸了嗎?這怎麼是自愛?人會有情緒根本就是我執,就是自我。擒賊要擒王,不要再做欲望的奴隸,不要再認賊作父。聖教教我們沒有別的,就教自愛,進而懂得去愛人,先愛父母,先體恤父母的苦心。都不知道那個嘆息唉,我們病了多少次?我們成長過程當中,交朋友不懂事多少次?我們工作不用心,常常換多少次?這哪有一件事不讓父母操心。 剛好,我感覺是老祖先保佑,我們好幾個同仁生的孩子都挺乖的,給他一讀《弟子規》就不哭。最近常常抱小孩,我現在常常被叫爺爺,這兩個字讓我有點接
Comments
Top Podcasts
The Best New Comedy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s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 Business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 Sports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 True Crime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24The Best New Joe Rogan Experience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The Best New Dan Bongino Show Podcast Right Now – June 20The Best New Mark Levin Podcast – June 2024
United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