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Author: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Subscribed: 25,339Played: 353,240Subscribe
Share
©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Description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很多事學校教不了。
但這裏有Power up秘笈:
100種活出人生意義的可能性,
好好生活的必備心理技能,
都在《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Facebook | Instagram
搜尋:劉軒 XUAN
想知道最優質的積極心理學知識
Facebook | Instagram
搜尋:軒言文創 SoundShine
合作邀約:events@soundshine.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但這裏有Power up秘笈:
100種活出人生意義的可能性,
好好生活的必備心理技能,
都在《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Facebook | Instagram
搜尋:劉軒 XUAN
想知道最優質的積極心理學知識
Facebook | Instagram
搜尋:軒言文創 SoundShine
合作邀約:events@soundshine.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23 Episodes
Reverse
【停止內耗|阿德勒X完形雙學派,帶你走出反覆卡住的人生】
療癒心理師周慕姿,最新力作👉 https://hi.sat.cool/TkoVl
💪用一堂課,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上,掌握自己的生活與選擇!
🔸心理學權威雙學派🔸內耗四型判斷🔸五步驟轉化法🔸真實案例解析🔸獨家自我檢測工具
❤️🩹最適合焦慮現代人「強化內心心理武器」的內耗行動策略
📍募資期間限時低於5折!輸入專屬優惠碼:howto350,還可以再折 $350 元!
▬ ▬ ▬ ▬ ▬ ▬
上集我們和周慕姿心理師聊過「內耗」的源頭:從小到大累積的情緒模式、焦慮背後的標籤、以及她自己作為心理師也會面對的自我懷疑。還沒聽的朋友,記得回去補聽——那是理解內耗脈絡的最好起點。
在這集下集,我們把焦點放到「怎麼走出來」。慕姿談到三個人生任務:接納需求、承受情緒、確信價值;也分享她如何面對冒牌者症候群,以及從討好、疏遠到對抗,不同模式背後的心理運作。當我們學會承受不舒服的情緒、不再完全活在他人的期待裡,就能真正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
💡 重點段落
(01:32) 三個人生大任務:接納需求、承受情緒、確定自身價值
(03:23) 用量表辨識你的內耗模式
(05:06) 養出屬於自己的標準和內在權威
(12:28) 「肚臍眼的勝利」——屬於自己的成長指標
(16:31) 放下他人眼光,才是真正的卓越
▬ ▬ ▬ ▬ ▬ ▬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停止內耗|阿德勒X完形雙學派,帶你走出反覆卡住的人生】
療癒心理師周慕姿,最新力作👉 https://hi.sat.cool/TkoVl
💪用一堂課,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上,掌握自己的生活與選擇!
🔸心理學權威雙學派🔸內耗四型判斷🔸五步驟轉化法🔸真實案例解析🔸獨家自我檢測工具
❤️🩹最適合焦慮現代人「強化內心心理武器」的內耗行動策略
📍募資期間限時低於5折!輸入專屬優惠碼:howto350,還可以再折 $350 元!
▬ ▬ ▬ ▬ ▬ ▬
你是不是也常常腦中有個小劇場,不停上演——對方剛剛那個表情,是不是在怪我?還是我哪裡做錯了?
這種反覆糾結,就是我們常說的「內耗」。
在這一集《How to人生學》,劉軒邀請到老朋友、暢銷作家暨諮商心理師周慕姿,一起聊聊現代人為什麼特別容易掉進內耗,背後到底藏著哪些心理機制。從自卑感到羞愧感,從童年的生存策略到成人關係中的衝突,她帶我們抽絲剝繭,看見那些不斷困住自己的迴圈。
💡 重點段落:
(04:04) 什麼是「完形心理學」?未竟事宜如何影響成人情緒
(07:13) 跟著課程練習,慢慢懂情緒
(09:51) 專業心理師也會內耗?周慕姿的自我懷疑心路
(16:14) 自卑感如何轉成羞愧感,成為內耗的核心
(19:59) 討好型 vs. 疏遠型:不同的生存策略,如何形成惡性循環
(25:13) 對抗型人格:從小的比較經驗,到長大的不安與競爭
最終,也許你會發現:原來這些內耗並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某些舊有的模式正在悄悄運作。
👉 下一集將在明天播出,我們會繼續和周慕姿聊聊,如何走出討好和懷疑,找回真正的自己。
▬ ▬ ▬ ▬ ▬ ▬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 ▬ ▬ ▬ ▬
高鐵是許多人生活裡最熟悉的風景:旅行、演唱會、出差或回家。從台北到高雄的 96 分鐘,平凡得幾乎不會出錯。
但在電影《96分鐘》裡,這段旅程卻被顛覆——當高鐵開動後,傳來驚人的警告:車上有炸彈。
這部片歷時九年籌備、斥資 1.6 億打造,是台灣影史首部高鐵災難動作片。由《粽邪》監製鄒介中領軍、《狂徒》導演洪子烜執導,主演包括林柏宏、宋芸樺、王柏傑、李李仁、姚以緹、蔡凡熙與李銘忠。故事圍繞拆彈專家宋康任(林柏宏 飾),他必須在疾駛的 96 分鐘內解除炸彈、拯救全車乘客;李李仁則飾演救難隊隊長李傑,在危急時刻展現殘酷抉擇。
導演洪子烜分享,為了拍出真實感,劇組直接搭建一比一車廂,並用七百片 LED 打造「行駛中的世界」,在狹窄密閉空間裡挑戰動作戲。
在這次訪談中,我們特別邀請到導演洪子烜與演員李李仁,一起聊聊幕後創作與演出心境。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談到一個比電影更深的問題:什麼才是真實的英雄?
💡重點段落
(00:05) 高鐵日常與《96分鐘》的故事設定
(02:26) 拍攝幕後:1:1車廂搭建與700片LED打造的「移動」世界
(03:53) 李李仁的角色信念:「犧牲少數,拯救多數」的殘酷選擇
(09:48) 真實的英雄,或許就在日常小事裡
(17:12) 近百位群演的「真實反應」,如何讓災難場面更有說服力
(22:31) 高鐵車廂內的一鏡到底動作戲
(31:48) 《96分鐘》帶來的人生思考
🍿《96分鐘》96 Minutes 正式預告💥 9月5日 (五) 引爆大銀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5MGF0stYz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 ▬ ▬ ▬ ▬
在昨天上線的上集裡,Toshi 帶我們走進他跨文化的人生歷程,而在這一集,他的故事更精彩、更驚心動魄。從在歌舞伎町與黑道老大的正面交鋒,到在金融業見識到職場潛規則,再到與父親的重逢與告別,Toshi的人生既像電影、又赤裸真實。
這一集,還邀請到與劉軒合著《超男進化論》的 Shelton 詹斯敦,一起坐在錄音室裡,陪著Toshi聊他的故事,也聊到「男性之間如何建立真誠的連結」——這也正是超男訓練營的初衷。
聽完這一集,你會發現,人生中的風景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荒謬、更殘酷,但也因為有真實的分享與彼此的支持,我們才更能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
💡 重點段落
(04:14) 初次與黑道交鋒:從恐懼到意外獲得信任
(13:33) 尋父之旅:重逢、失憶與最終告別
(17:04) 日本職場文化的矛盾:加班、低效率與「過勞死」
(21:39) 當工作凌駕於家庭,Toshi的選擇與反思
(27:46) 撞衫意外:Toshi和Shelton友誼的開始
(33:20) 超男訓練營:男人能卸下心防、說出真心話的空間
▬ ▬ ▬ ▬ ▬ ▬
🎧延伸收聽:另一位上屆超男訓練營學員Eddy的故事:
〈美式躲避球的人生課〉上集👉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81d4e354-726d-4da6-acb3-365a3761b669
〈美式躲避球的人生課〉下集👉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66ec4675-2fef-4d3f-8002-659707411e65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9/1–9/10 樂天 Kobo 九週年慶🎉
📚 書海 dive 一下!全站電子書:結帳輸入優惠碼【9HBD】享 73 折優惠
消費單筆滿 $999 送 99 點、滿 $1899 送 199 點、滿 $3899 天天抽閱讀器!
⚡️Elipsa 2E
隨身筆記本般的閱讀器,Stylus 2 可劃線、筆記、螢光標記,一鍵擦除。翻頁流暢、低藍光設計,長時間閱讀也舒適。
⚡️Libra Colour
彩色螢幕看漫畫超有臨場感。輕巧機身+翻頁按鈕+人體工學設計,還有 IPX8 防水,掉進浴缸也不怕。
⚡️Kobo 電子書商店
全球 800 萬本電子書,28 萬本繁體中文;手機、平板、電腦跨裝置無縫接續。
📢有了 Kobo,閱讀就是一種隨時隨地的樂趣。
🔍聽眾專屬購買連結:https://koboaisa.com/82uedu
▬ ▬ ▬ ▬ ▬ ▬
你眼中的日本,是乾淨有序、禮貌周到,還是隱藏著許多不成文的社會規矩?
在這一集《How to人生學》,劉軒邀請到上一屆「超男訓練營」的學員 Toshi,他有日本血統,在台灣度過童年,卻在青春期被送往日本國際學校,展開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他的故事跌宕起伏:從小時候與金城武成為玩伴,到進入日本校園卻遭遇長年的霸凌;從文化差異與身分認同的衝突,到發誓此生不再回日本,卻因家庭變故而不得不踏上歸途。
這段看似戲劇化的經歷,正映照出日本社會背後的「隱形規則」——輩分壓力、群體文化,以及與西方截然不同的英雄形象。
Toshi 的分享,不只是個人經歷,更是跨文化生命歷程的縮影。
💡 重點段落
(06:22) 日本最古老的國際學校:橫濱 St. Joseph International School
(07:51) 一扇門的意外,開啟Toshi多年痛苦的校園生活
(12:09) 美國 vs. 日本的英雄形象:文化差異如何塑造「個人」與「群體」
(16:30) 與金城武是兒時玩伴:兩位「台日混血」的友情故事
(21:18) 父親失蹤與家族秘密——Toshi 與日本的難解命運
本集為上集,下集將揭開Toshi更戲劇化的發展:從尋父之旅到與黑道交涉,以及更深層的日本觀察。
▬ ▬ ▬ ▬ ▬ ▬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一集《How to人生學》是與 全美亞太裔總商會(National ACE) 共同策劃的特別節目。
在台灣,紀錄片《造山者》熱映,講述一群年輕工程師如何奮力築起護國群山。
在美國,亞裔的奮鬥史,也是一段段「造山」的歷程——第一代移民帶著夢想與勇氣闖入陌生環境,在教育、科技、創業與公共服務中逐步打下根基。如今,他們不僅成就斐然,更將視野轉向培養下一代,期待有更多亞裔在美國發聲、影響世界。
本集邀請到 National ACE 總裁兼CEO 董繼玲,以及兩位重量級嘉賓:陳潤吾博士與胡立民博士,分享他們在美國的奮鬥與貢獻:亞裔如何從移民到創業、從教育到科技,持續創造影響力?又能給下一代什麼啟發?
🎙️ 本集來賓:
👩💼董繼玲總裁
曾任布希、歐巴馬、拜登、川普四任美國總統任內的聯邦政府高級官員
與丈夫共同創辦「國際領袖基金會」(ILF),26年來致力於培養亞裔青年領袖
現任全美亞太裔總商會(National ACE)總裁兼CEO,長期推動AAPI企業、資源與政策影響力,至今已協助發放逾千萬美元資金,支持全美300萬亞裔中小企業
👨🔬陳潤吾博士
全球玉山科技協會榮譽理事長
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榮譽教授,30多歲即成為該校最年輕電機系主任
曾創立軟體公司,並與富士通等國際大廠合作
投入教育與創業結合,對矽谷教育與科技貢獻重大
加州聖塔克拉拉郡將1998年9月10日命名為「陳潤吾博士日」(Dr. Ray Chen Day)
👨💻胡立民博士
全球玉山科技協會榮譽理事長、矽谷美華科技商會前會長
台大電機系畢業,UC Berkeley 電機與電腦博士
曾任 IBM Research 研究員
1998年創辦 Ellie Mae,後續上市並在併購交易中市值突破100億美元,成為矽谷華裔創業典範
集資成立首個華人「特殊兒童之友中心」
💡重點段落
(05:21) 《造山者》的啟發:台灣與美國能否打造新的護國群山
(09:00) 胡立民博士:從台大到IBM,再到百億美元創業的轉折
(11:07) 陳潤吾博士:被母親送去美國,意外開啟的矽谷教育與創業之路
(17:19) 融入主流社會:語言、common sense 與跨文化連結
(28:33) 為何2025年的今天,赴美求學與創業依然值得
(32:34) National ACE 年度大會:協助亞裔中小企業在資金與市場競爭中持續壯大
這一集節目不只是回顧移民奮鬥的故事,更是對未來的呼籲:如何讓亞裔在美國持續「造山」,從個人成功到群體影響,為下一代打造更寬廣的舞台。
▬ ▬ ▬ ▬ ▬ ▬
🎧延伸收聽:EP330|打開機會之門,全美亞裔總商會總裁 董繼玲:「即使害怕,也要勇敢去做 」
👉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d0616f47-5fe1-4904-abad-2e21b5c02677
▬ ▬ ▬ ▬ ▬ ▬
📌 National ACE 2025 年度大會 將於 2025年9月19日 在 紐約市時代廣場萬豪侯爵酒店(New York Marriott Marquis, 1535 Broadway, NY 10036) 舉行。
主題為「卓越行動:推動商業、創新與影響力」,白天為會議(9 AM–5 PM),晚上則舉辦晚宴(6–8 PM)。
這場盛會是全美最大的 AAPI 企業家與中小企業領袖聚會之一,聚焦商業、創新與影響力。更多資訊請見 nationalace.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想要一台「速度快、省成本、還能遠端操控」的印表機?
【Epson L4360 連續供墨印表機】
高速三合一 Wi-Fi 功能
自動雙面列印,節省時間與紙張
列印速度:每分鐘 15 張黑白、8 張彩色
彩色列印速度比前代機種快 60%
搭配 Epson Smart Panel App,或是手機串接Line列印,隨時隨地手機遠端列印
連續供墨系統容量大,一瓶黑墨僅 650 元,可印 8,500 張
加購墨水並上網登錄,享最高三年保固
🖨️購買連結(專屬優惠):
MyEpson👉https://ett-tw.biz/QDHSA
Momo👉https://ett-tw.biz/7N2c8
PChome👉https://ett-tw.biz/ZyEzw
燦坤👉https://ett-tw.biz/RFbL8
#Epson連續供墨印表機 #商務多工神助力 #大印量列印 #L4360最佳助力方案
*須上網登錄且符合活動條件,詳見官網了解👉 https://www.epson.com.tw/Promotion
▬ ▬ ▬ ▬ ▬ ▬
「改變」常常讓人害怕,但如果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我們該如何與它共處?
在這一集《How to人生學》,劉軒邀請到老朋友郝旭烈(郝哥)。
郝哥不只是財務管理專家與PMP專案管理師,更是暢銷作家、熱門podcast《郝聲音》主持人。
過去,他曾擔任台積電高階財務主管、淡馬錫決策者,以及大亞創投執行合夥人,累積超過30年的商場智慧,成功輔導過千家企業、萬名員工,並審閱過上千件投資案。
在這一集裡,郝哥沒有只談專業,而是透過自己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他對「改變、應變、蛻變」的體悟。
改變,或許一開始總是讓人不安,但唯有願意嘗試、敢於放下,我們才有機會看見新的風景。希望這一集,能陪你在變動的人生裡找到自己的勇氣與步調。
💡 重點段落
(06:53) 郝哥的「三變」:改變、應變、蛻變
(13:46) 鐵人三項的挑戰,如何影響自己與女兒
(16:41) 從「習慣到不習慣」——成長與成就的循環
(24:47) 失敗不是結束,而是「此路不通」的提醒
(27:23) 從孔子、C.S. Lewis 到金庸:古今智慧中的改變哲學
(30:56) 四季更迭的啟示:從落葉到重生的自然隱喻
(34:26)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讓未知變成可知
(38:41) 努力之外,更需要判斷力與改變方式
▬ ▬ ▬ ▬ ▬ ▬
🎧延伸收聽:EP382|【心情Studio】一如既往:預測未來的線索,藏在那些永恆不變的事物
👉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fd7e5191-e160-49ba-8cfb-d0a30ad0539f
▬ ▬ ▬ ▬ ▬ ▬
📚《享受蛻變:駕馭人生變化的順應力》郝旭烈 著/ 幸福文化 出版
|博客來👉 https://rebrand.ly/z4avp8m
|誠品線上👉 https://rebrand.ly/xl0mivq
|Readmoo讀墨👉 https://rebrand.ly/64c6ibw
|Kobo👉 https://rebrand.ly/y23t99v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有些孩子像功夫茶杯,專注而精緻;有些孩子則像馬克杯,能裝下各種可能。
當功夫茶杯遇上馬克杯,往往是痛苦的開始,但若能理解彼此的特質,這份不同反而會成為最大的互補。
在這一集,劉軒繼續與他的三阿姨——也是他最敬佩的教育專家 畢竹筠老師。她以多年陪伴學生與家庭的經驗,帶我們探索如何辨識孩子的特質,並將之化為力量,而不是負擔。
如果還沒收聽上集,別忘了一起聽,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因材施教的智慧。
💡 重點段落
(02:28) 學習風格與特質:探索型、逆思型,各自不同迴路
(04:07) 功夫茶杯 vs. 馬克杯:專精與斜槓的差異
(05:54) 神經大條、小條:將衝突轉為互補
(08:54) 特質無好壞:關鍵在於善用
(17:49) 為什麼我們總用「現在進行式」對待「過去式」的痛苦?
(19:54) 畢老師送給父母的一句提醒
最後,畢老師提醒我們:每一個孩子的不同,正是他們最珍貴的地方。父母若能以讚賞與鼓勵陪伴,而非比較與批評,就能幫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自信。
▬ ▬ ▬ ▬ ▬ ▬
👩🏻🏫 畢老師的臉書專頁👉 https://rebrand.ly/uvysqlj
🌻畢老師的部落格「快樂聊天室」👉 https://happychattingroom.blogspot.com/
📚正向能量提升讀書會👉 https://rebrand.ly/4wu7b3j
🎧延伸收聽:EP324|【解鎖青春情緒】優秀背後的壓抑代價——導讀 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
👉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34fead3a-fa3e-40c7-8a0e-20f3be446be0
▬ ▬ ▬ ▬ ▬ ▬
💌歡迎分享您錄一段語音,分享您的故事、想法、和心得,並寄至我們的《How to人生學》聽眾專屬信箱:howtolifestory@gmail.com
💡【解鎖青春情緒】與保瑞盛維恩基金會合作,致力於促進心理健康,透過教育與倡導活動提升大眾對心理衛生的認識。系列節目從多角度剖析青少年在現代社會面臨的情緒挑戰,並提供專業見解與實用建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青春期的浪潮裡,孩子最需要的,不只是知識與成績,而是那份「被看見、被相信」的力量。
當父母只等孩子表現好才給予肯定,而孩子卻在等父母先理解自己,雙方往往陷入無止盡的拉鋸。
在【解鎖青春情緒】第二季第八集中,劉軒邀請到他的三阿姨——同時也是敬佩的教育專家 畢竹筠老師。長年推動天賦教育與潛能開發的她,分享陪伴無數家庭與青少年的經驗,談父母如何學會傾聽與理解,並讓孩子在支持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感。
💡 重點段落
(04:23) 劉軒年少時,三姨給予的無價支持
(05:28) 「相信我的人」——被接住的力量
(07:19) 如何回應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急著批評
(11:41) 情緒管理要從三歲開始練習
(14:50) 青少年與父母的「權利 vs. 責任」衝突
(21:17) 學會放下期待,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23:58)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而是獨立的個體
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往往不是說教,而是一句:「我相信你。」
下集將在明天上線,我們將會談到:孩子最需要被接住的時刻、情緒存摺、以及父母如何學會轉變心態。敬請期待!
▬ ▬ ▬ ▬ ▬ ▬
🎵《相信你的人》——陳奕迅 [Official MV]👉 https://youtu.be/dIrC9S6LJVg
🎤想聽畢竹筠老師的兒子 Sven 畢昇的acapella歌聲嗎?歡迎到他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SvenSingsSongs
🌻畢老師的部落格「快樂聊天室」👉 https://happychattingroom.blogspot.com/
👩🏻🏫 畢老師的臉書專頁👉 https://rebrand.ly/uvysqlj
📚正向能量提升讀書會👉 https://rebrand.ly/4wu7b3j
▬ ▬ ▬ ▬ ▬ ▬
💌歡迎分享您錄一段語音,分享您的故事、想法、和心得,並寄至我們的《How to人生學》聽眾專屬信箱:howtolifestory@gmail.com
💡【解鎖青春情緒】與保瑞盛維恩基金會合作,致力於促進心理健康,透過教育與倡導活動提升大眾對心理衛生的認識。系列節目從多角度剖析青少年在現代社會面臨的情緒挑戰,並提供專業見解與實用建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 ▬ ▬ ▬ ▬
*如果你還沒聽昨天的上集,建議可以先去補齊,那會讓這段對話更像一趟完整的旅程——從球場上的專注與反應,一路走到人生更深的思索。
在這一集,我們繼續與台灣美式躲避球推手、創業家、現役國手 Eddy Li 李承安 對談。從「Ubuntu」的團隊精神、到他在《超男訓練營》的蛻變體驗,探索運動與人生如何彼此映照。你會聽到 Eddie 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目的地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與你同行的那些人。
他也分享了如何在忙碌與挑戰中,仍選擇主動伸出手,成為別人的「神隊友」。這份能量,不只在球場上讓他帶領團隊,也在生活裡,成為與家人、同事、朋友深度連結的關鍵。
💡 重點段落
(00:30) 推廣美式躲避球的艱難起步與使命感
(01:43) 熱門實境節目《全明星運動會》助攻,讓美式躲避球成為人氣運動
(02:36) Eddie 的刺青「Ubuntu」與團隊精神
(04:33) 參加「超男訓練營」的真正原因
(06:11) 從訓練營領悟:人生意義在於同行者
(10:35) 躲避球的人生智慧——80%給自己,20%拉身邊的人一把
在每個人的人生賽場上,我們都需要隊友。或許今天的分享,能讓你想到某位也在奮戰的朋友,請把這一集傳給他。
▬ ▬ ▬ ▬ ▬ ▬
🔎 想更了解 Eddy 以及他推廣的團隊合作教育,可以從這裡開始:
🎈Eddy Li 李承安
電子名片:https://rebrand.ly/gqqnyp0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ddyli92/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overeddy/
💪Ubuntu 烏班圖
旗下企業教育服務品牌:
激勵運動:https://motivate.com.tw/tc/
樂趣灣:https://lebay.c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 ▬ ▬ ▬ ▬
六顆球同時飛來,你會選擇閃躲、接球,還是勇敢反擊?
在美式躲避球場上,沒有一件事能單打獨鬥。六顆球高速飛行的混亂,逼迫你瞬間判斷、依賴隊友、調動本能。這種訓練,讓人看清自己的性格,也練就了面對生活壓力的果斷力與合作力。
在這一集《How to人生學》,劉軒和台灣美式躲避球推手、現役國手、創業家與企業顧問——Eddy Li 李承安,聊的不只是球場上的戰術,更談他如何把「躲避球哲學」用來突破自我、凝聚團隊,甚至帶進企業培訓,幫助不同產業的人在壓力中找到合作的節奏。
💡 重點段落
(01:20) 人生就像一場美式躲避球賽
(05:58) 六顆球同時飛,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07:29) 美式躲避球為生活帶來專注力與反應力
(12:28) 高壓下如何與隊友建立默契
(20:48) 企業 teambuilding 愛上美式躲避球
這次與 Eddy 的對談將分為上下兩集。上集,我們聚焦於球場哲學如何轉化為人生與團隊智慧;下集,Eddy 則會分享「Ubuntu 精神」與他在創業路上的深刻體悟。
▬ ▬ ▬ ▬ ▬ ▬
🔎 想更了解 Eddy 以及他推廣的團隊合作教育,可以從這裡開始:
🎈Eddy Li 李承安
電子名片:https://rebrand.ly/gqqnyp0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ddyli92/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overeddy/
💪Ubuntu 烏班圖
旗下企業教育服務品牌:
激勵運動:https://motivate.com.tw/tc/
樂趣灣:https://lebay.c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靜心的力量(金句扉頁親簽版):覺醒,讓生命圓滿的唯一方法》賴佩霞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博客來👉 https://rebrand.ly/fa8s0lj
|誠品線上👉 https://rebrand.ly/adqya60
💻【電子書獨家收錄賴佩霞靜心親聲導讀】
|Readmoo讀墨👉 https://rebrand.ly/9hiqz9n
|Kobo👉 https://rebrand.ly/5k24pbz
▬ ▬ ▬ ▬ ▬ ▬
當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有多久沒有讓心真正安靜下來?
是坐下來冥想、專注呼吸,還是單純地停下腳步,感受此刻?
這一集,劉軒與多年好友、作家與身心靈導師賴佩霞,從她的新書《靜心的力量》出發,聊靜心不只是技巧,而是一種能幫助我們回到當下、看清慣性思維的生活態度。
她分享如何在日常的各種時刻練習靜心;以及認識那隻「內在的黑猩猩」——生存本能帶來的情緒衝動,如何被理解與安撫。當我們能與自己和解,就能在衝突與誤解中,依然保持善意與愛。
不論你此刻正被焦慮、恐懼或雜念包圍,這一集都能帶你找到回到內心寧靜的入口。
💡重點段落
(01:14) 靜心是一種狀態,而不只是練習方法
(09:06) 靜心千百種,不只靜態,更有動態式靜心
(15:36) 為什麼「當下」從來沒有問題
(20:51) 靜心如何改變我們對事件的解讀
(27:23) 我們內在的「黑猩猩」:生存本能與情緒反應
(34:53) 保持善意與愛的力量
▬ ▬ ▬ ▬ ▬ ▬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小學無限大
(體驗式成長桌遊——劉軒共同設計)
適齡7-12|預演練習校園情境|啟發多元智能發展|建立自信鼓勵探索
👉 https://lihi.cc/P5U7r
🎉結帳時輸入限定折扣碼 xuan,每組再折 NT$200
🐣上學Easy
(布朗克幼兒園 輕鬆學習包)
適齡2-6|開學適應,輕鬆Easy|情緒・社交・自理・習慣|幼兒園開學儀式
👉 https://lihi.cc/z8FHb
🎉結帳時輸入《How to 人生學》限定折扣碼:xuan100
▬ ▬ ▬ ▬ ▬ ▬
當父母的,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最好」是什麼?是分數?是自由?還是一個能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承擔選擇的環境?
劉軒與老朋友——妙蒜工作室創辦人 Eric Yin 兩人都在台灣成家立業多年,也因孩子的教育,在近兩年決定舉家搬回美國。
東岸與西岸、不同的文化衝擊與適應過程,讓他們重新思考「教育」的真正價值。從孩子在青春期面對的社交挑戰,到父母在跨文化中學到的耐心與放手,這場對談是一封寫給所有家長的教育思辨信。
不論你身在台灣、美國,或正在猶豫要不要為孩子換個環境,這集都會給你許多值得深思的教育觀點。按下播放,和我們一起走一趟跨文化的教育現場。
💡重點段落:
(01:52) 讓Eric決定帶小孩到美國就學的轉捩點
(08:28) Eric獨特的「怪叔叔」選校法
(15:00) 移民一年後的回顧
(18:17) "High-context" 高情境文化 vs. "Low-context" 低情境文化:直來直往與讀空氣的差別
(25:28) 孩子搬到美國後適應得好嗎?變得更快樂了嗎?
(30:03) 美國社會的競爭文化跟台灣社會的競爭文化有什麼不一樣?
(38:03) Eric從女兒的便便故事創造出知名角色「布朗克」
(40:49) 《小學無限大》的緣起
(46:35) Eric給猶豫家長的忠告:自主選擇的力量
▬ ▬ ▬ ▬ ▬ ▬
✨補充資訊:
High-context & low-context culture(高情境&低情境文化)維基百科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context_and_low-context_culture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How to人生學》,邀請聲音表達講師、小大人表達學院創辦人林依柔老師回到節目上,帶來她的新書《讓孩子說出自信力》的精華觀點。
從她多年陪伴孩子的教學現場出發,聊聊語言背後的自我認同、如何在對話中真正建立連結,以及,為何「聽懂孩子的沉默」比說教更重要。
在這場溫柔又扎實的對談裡,你會聽見:
不是孩子不會說,而是他們不知道「說了會被聽見」;
不是溝通有多難,而是我們從沒被教過,如何溫柔地回應好意。
💡重點段落:
(03:59) 幫助孩子自信開口:別急著糾正,先看見他的美好
(09:14) 「三顆餃子」事件:如何在衝突之下,拆解情緒的冰山?
(14:48) 孩子說不出口的話,我們用故事來引導
(18:07) 在日常練習中,為人生的關鍵時刻做準備
(23:30) 「情感存摺」,是孩子一生的底氣
(29:41) 連AI都懂得溫柔回應,我們能跟上嗎?
(33:54) 接住孩子的情緒,是溝通的第一步
這一集獻給所有家長、老師,還有在學著表達、渴望被理解的我們──我們都該學會,怎麼在關鍵時刻,讓孩子的聲音被聽見,也練習成為那個能接住的人。
▬ ▬ ▬ ▬ ▬ ▬
📚《讓孩子說出自信力:依柔老師帶領孩子學會自信表達的7堂溝通素養課》林依柔 著/ 幸福文化 出版
|博客來👉 https://reurl.cc/3M51jX
|誠品線上👉 https://reurl.cc/0Wxzp9
|Readmoo讀墨👉 https://reurl.cc/QaWyYq
|Kobo👉 https://reurl.cc/QaWymO
📢 新書分享/簽書會:
8/10(日)台中場
時間:14:30–15:30(14:00 開放自由入座)
地點:誠品 台中市政店-5F科學人文書區
報名請至👉 https://bit.ly/4fr1KOd
9/7(日)台北場
時間:14:00–15:00(13:30 開放自由入座)
地點:誠品 新店裕隆城店-4F光合廣場
報名請至👉 https://bit.ly/3UCaSGh
9/14(日)高雄場
時間:15:00–16:00(14:30 開放自由入座)
地點:誠品 高雄大遠百店-17F活動書區
報名請至👉 https://bit.ly/45kW1Vs
【海外購書】
🏷新加坡、馬來西亞
星馬城邦書店👉 https://reurl.cc/Y39RkL
🏷香港
香港城邦、香港三聯、香港誠品陸續出貨,約8月中旬可到貨
🏷其他
博客來(海外運送)👉 https://reurl.cc/3M51jX
▬ ▬ ▬ ▬ ▬ ▬
👂【我想聽你說 Popcorn Talks 歡樂對話卡牌組】
一段好對話,始於一個好問題。
《我想聽你說 Popcorn Talks》裡別出心裁的問題與互動設計,
將為你與你所愛的人開啟一段又一段輕鬆且充滿溫度的對話。
前往軒言文創的官網購買👉 https://bit.ly/3DHoFE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 ▬ ▬ ▬ ▬
在這個什麼都要快、什麼都要響亮的時代,內向者常常被誤解成「不合群」、「不好相處」,
但其實,他們只是以更敏銳、更安靜的方式連結世界。
本集《How to人生術》,劉軒帶大家看見——
內向,其實是一套內建的深度感知系統。
只要掌握幾個方法,內向者也能自在社交、建立深刻的人際關係,不必強迫自己變得「很會聊天」,也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重點段落:
(01:14) 從神經系統理解內向者的特質
(02:28) 社交疲勞的三大來源:角色壓力、預期過載、誤認外向
(05:08) 三個實用練習:調整期待、設定能量預算、善用內向優勢
(09:00) 適用於不同場合的破冰題
(10:38) 總結
內向,不是缺點,而是一種安靜的力量。
找到自己的節奏,也能在人群中,建立真正的歸屬感。
▬ ▬ ▬ ▬ ▬ ▬
👂【我想聽你說 Popcorn Talks 歡樂對話卡牌組】
一段好對話,始於一個好問題。
《我想聽你說 Popcorn Talks》裡別出心裁的問題與互動設計,
將為你與你所愛的人開啟一段又一段輕鬆且充滿溫度的對話。
前往軒言文創的官網購買👉 https://bit.ly/3DHoFE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雨路是一位跑過無數場馬拉松與鐵人三項的母親,兩個孩子也同樣優秀、獨立、有想法——女兒是頂尖的低音管演奏家,兒子則是數理資優生。
但身為母親的她,卻曾在陪伴青春期孩子的過程中,深深陷入自責與無力感。
女兒在拿下重要音樂賽事冠軍後,卻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兒子也在青春期頻頻爆發情緒,對抗、疏離、拒絕溝通。
雨路一度用錯誤的方式面對孩子的脆弱,說出那些至今想起仍讓她心痛的話。
但也正是這些錯誤,成為她重新理解「媽媽」這個角色的起點。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雨路分享她的故事——從過度努力與控制,到學會誠實面對自己的錯、學會放手,也學會好好照顧自己。
這是一段母親的轉變之路,一場與孩子並肩穿越情緒黑暗森林的旅程;更是一個女人,如何在一次次的痛與拉扯中,慢慢把自己重新生回來的故事。
💡重點段落
(02:44)與女兒一次嚴重衝突而跑出家門,開始找回愛跑步的自己
(05:44)在放任與放手之間掙扎
(07:03)原生創傷,悄悄藏在教養裡
(11:15)孩子卓越背後,也藏著敏感與脆弱
(15:59)對憂鬱症的不了解,讓她說出最傷孩子的話
(19:35)寫作帶來母女之間的和解與體諒
(20:56)學會與憂鬱共處,是走向夢想的一部分
(26:33)放手,讓孩子做自己
(27:57)別讓「母職面具」遮住了真正的你
▬ ▬ ▬ ▬ ▬ ▬
📔《用力奔跑的媽媽:跑過愛與傷痛,找回自己的光》雨路 著/ 木馬文化 出版
|博客來👉 https://bit.ly/3IUINaA
|誠品線上👉 https://bit.ly/45l1L1E
|Readmoo讀墨👉 https://rebrand.ly/m9fyr9c
▬ ▬ ▬ ▬ ▬ ▬
💌歡迎分享您錄一段語音,分享您的故事、想法、和心得,並寄至我們的《How to人生學》聽眾專屬信箱:howtolifestory@gmail.com
💡【解鎖青春情緒】與保瑞盛維恩基金會合作,致力於促進心理健康,透過教育與倡導活動提升大眾對心理衛生的認識。系列節目從多角度剖析青少年在現代社會面臨的情緒挑戰,並提供專業見解與實用建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Speak AI 英文口說 App,讓你更自信開口「說」英文!
• 由 OpenAI 投資,獲選 2024 Google 年度最佳應用程式
• 從情境對話開始學起,一路帶你說得更道地、更順暢
• AI 即時提供文法建議與自然用法,練出母語者等級的反應力
• 練習結束後自動整理錯誤,打造專屬複習課,是你的 24 小時英文家教
🚀 現在下載 Speak,年費會員只要 $299,限時優惠中👉 https://bit.ly/TW_25Q3_LiuXuan
▬ ▬ ▬ ▬ ▬ ▬
你生氣時的反應是什麼?是壓抑情緒,還是直接發作?
研究顯示,無論是壓著不說,還是盡情宣洩,都可能對身心造成傷害。
本集《How to人生術》,劉軒分享了幾個來自 CBT(認知行為療法)的方法,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處理憤怒情緒,從身體層面開始降溫,進一步轉化心理反應。
透過幾個簡單可行的練習,學習如何在怒氣升起時自我調節,保護自己,也維繫關係。
💡重點段落:
(03:55) EQ 比較高,就比較不會生氣嗎?
(04:55) CBT 療法簡介
(05:50) 讓情緒降溫的身體技巧
(08:43) 心理層面第一步:檢視內心的假設——四個問題,幫助辨識憤怒背後的誤解
(10:34) 心理層面第二步:挑戰內在信念,突破自己的「應該」與「不應該」
(13:00) 心理層面第三步:換一個視角重新看待衝突:reappraisal (重估)練習
(14:23) 如何對抗憤怒的總結
這不是一集教你壓抑情緒的節目,而是關於如何在情緒升溫時,找到穩定出口的實用指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有些人,總是當那個說「我都可以」的人,他們善良、體貼,努力維持關係的和諧,但久而久之,真正的自己也在這些退讓裡被一點一點地壓抑了。
如果你也曾在關係中感到委屈,卻習慣說沒事,這集【How to人生術】,會陪你一起釐清:
那些你以為的體貼,真的能讓關係更好嗎?
還是,其實正在悄悄傷害你們之間的連結?
在這一集中,劉軒談到:「討好」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從小為了生存而養成的一種保護策略。
當我們長期壓抑感受、不說清楚,反而更容易讓關係失衡。
節目也分享了幾個練習的方法,幫助你慢慢劃出清楚、溫和又有底氣的界限,不為了對抗誰,而是為了更真實地照顧自己。
💡重點段落:
(03:09) 你總是當那個說「沒關係」的人嗎?
(04:46) 觀念一:「討好」不是你的性格缺陷,而是一種保護策略
(08:00) 觀念二:壓抑自己,反而更破壞關係
(11:12) 如何設下界限?
(15:57) 三個可以開始練習為自己發聲的具體方法
▬ ▬ ▬ ▬ ▬ ▬
📖延伸資訊:
The Screwtape Letters by C.S. Lewis(C.S. 路易斯)
台灣中文版《地獄來鴻》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9788
▬ ▬ ▬ ▬ ▬ ▬
📒【AM:PM 早安:晚安筆記本】
幫你把每一天都安排的有條不紊,讓流離失所的歲月,有個安放的所在。
透過這一早一晚的小小儀式感,決定我們一生的幸福感❣️
前往軒言文創的官網購買👉 https://bit.ly/3hpIYwF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有些歌,一聽就讓人回到某段生命中的片刻。
Music Corner 角落音樂餐廳,就是這樣一個載滿回憶的地方。藏身在小巨蛋附近,每晚都有現場演出,西洋老歌、華語金曲,陪你重溫曾經的感動。
不經意的一晚,也許就遇見那位唱進你心裡的歌手。
FB:https://www.facebook.com/MusicCorner.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musiccorner.tw/
▬ ▬ ▬ ▬ ▬ ▬
在這一集《How to人生學》裡,劉軒換位成為來賓,受邀參加太太Cardin的全新節目《卡登生活誌》。兩人從「為什麼要開始做 podcast」聊起,提到創作的心境轉變、也分享美國後的生活調適,還有身為內容創作者,在日常中如何與家庭角色取得平衡。節奏犀利,話題真實,也帶出許多他們過去在節目中較少談到的生活面向。
這段訪談不像常見的夫妻對談,更像是兩位長期從事創作的人,在彼此熟悉又誠實的空間裡,打開了一場關於選擇、轉變與生活意義的對話。
🎧這一集,你會聽到——
(02:00) 錄音現場揭秘
(03:37) Cardin為何決定開 podcast?
(04:51) 為了孩子,開始紀錄生活
(09:45) 真正的流量密碼?
(16:39) 身為創作者,如何在低潮中找回表達的力量
(19:24) 換了位置,才明白的事
🗽《卡登生活誌》是 Cardin 首度嘗試以 podcast 的形式說故事,她將會在節目中談談婚姻、親子、兩性關係,也會從「深度觀光客」的角度,記錄她目前旅居美國的觀察與思考。
本集節目為《卡登生活誌》EP5節選,完整版請至以下連結收聽: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rYgLoE
Spotify:https://reurl.cc/rYgLoE
▬ ▬ ▬ ▬ ▬ ▬
🔍延伸資訊:
Gary Vaynerchuk的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garyve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本集節目中,劉軒邀請了15歲的女兒千千,一起討論青春期中一個關鍵但常被忽略的主題:自我價值感(self-worth)。
千千目前就讀美國高中,兩年前從台灣搬到紐約,正在經歷一段文化轉換與自我探索的歷程。距離上次父女倆在【解鎖青春情緒】第一季中導讀《Untangled 少女心事解碼》已近一年,這次她不再只是回應父親的提問,而是以更成熟的語氣,主動分享自己在學校的觀察與內心的體會——包括如何在競爭壓力中看待自己,什麼樣的老師與朋友能幫助一個青少年穩定自我,以及社群媒體在塑造青少年認同感上所扮演的角色。
節目中,兩人也一同釐清心理學上常被混淆的三個概念:「自信」(self-confidence)、「自尊」(self-esteem)與「自我價值感」(self-worth)。它們看似相近,卻來自不同心理層次。千千提到,雖然自己能在課業上展現自信,但真正讓她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是朋友對她的形容:「你就像一個小太陽,總是願意傾聽。」這些真誠的回饋,也讓她逐漸相信:價值感不只能靠表現累積,更來自那些被理解、被接納的時刻,讓人能說出:「我就是我,而且我喜歡這樣的自己。」
最後,也邀請各位,在劉軒的臉書或IG貼文下留言分享:什麼事會讓你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同時我們也鼓勵家長:今晚回到家,不妨問問孩子:「你覺得你自己最棒的是什麼?」然後,好好地聽他說。
💡重點段落
(02:22) 從台灣到美國,每個青少年都在經歷的「比較」焦慮
(07:57) 「supportive」的定義和重要性
(08:39) 什麼是自我價值感(self-worth)?與自信(self-confidence)和自尊(self-esteem)的差別是什麼?
(13:51) 形成自我價值感的三大面向
(22:39) 社群媒體對青少年自我價值感的影響——千千的觀察與反思
(29:57) 找回自我價值感的兩種方式
(35:27) 給青少年與家長的具體建議與日常練習
▬ ▬ ▬ ▬ ▬ ▬
延伸資訊:
💄Sydney Sweeney的IG: @sydney_sweeney
▬ ▬ ▬ ▬ ▬ ▬
🎧也別錯過父女倆上次一起在節目上導讀《Untangled 少女心事解碼》: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9e68dcc9-78f9-4cbf-ae76-a273768c0178
▬ ▬ ▬ ▬ ▬ ▬
💌歡迎分享您錄一段語音,分享您的故事、想法、和心得,並寄至我們的《How to人生學》聽眾專屬信箱:howtolifestory@gmail.com
💡【解鎖青春情緒】與保瑞盛維恩基金會合作,致力於促進心理健康,透過教育與倡導活動提升大眾對心理衛生的認識。系列節目從多角度剖析青少年在現代社會面臨的情緒挑戰,並提供專業見解與實用建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好棒的分享
好棒的內容
足够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