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Author: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Subscribed: 14,410Played: 392,368Subscribe
Share
© 2025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Description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是一個「人物深度專訪」的網路廣播節目(Podcast),專訪對象從高階經理人,企業CEO,到在各個不同領域上的專業者。我們聊的內容從企業動態、商業趨勢到各種各樣不一樣的人生故事。希望透過他們的分享,可以帶給你不同觀點與思考模式,還有追求夢想的勇氣。
在這裡,我們喝的不是酒也不是水,而是各種關於人生的滋味。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每週一集(太長時候會變成兩集),每週五晚上更新,希望透過聲音的形式,讓大家可以在通勤、運動或放鬆的時候可以隨選收聽。如果你有想聽的人物採訪,歡迎留言或私訊告訴我們。本節目由關鍵評論網製作播出。
605 Episodes
Reverse
📚 如果你對丁寧的著作《丁寧的轉念學:30個日常練習,培養轉念體質,逆轉能量與慣性,陪伴自己度過情緒風暴,人生不卡關》有興趣的話,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購買,支持我們的節目。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丁寧,他是知名的演員,曾經以《幸福城市》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最近還有《孤味》、《誰是被害者》、《她和她的她》、《拜六禮拜》等知名的作品,各種戲路收放自如。最近他出版了一本書叫《丁寧的轉念學》,裡面分享了他過往對於身心靈學習的心得和如何透過各種方式來實做。 丁寧出道很早,但是我近年來比較多都是看到他在臉書上分享關於三鐵運動的一些心得分享,所以本來就覺得這個轉變很有趣,然後看到他這本談「轉念」的書,剛好也是這些年我閱讀和接觸很多的內容,所以看到他出了這本新書,就很期待邀請他來聊聊。 我們一開始先聊了為什麼他會想要當明星這件事,後來他跟我說他畢業之後就開始進入演藝圈作一些幕後的工作,但他還是很想要走到台前,所以就臨演開始做起,聽他描述他去當臨演的過程,我不由得想起周星馳經典的喜劇之王的劇情,真的非常像。 後來他說演戲過程中,遇到很多次卡關,他也想了很多方式去突破,而其中接觸瑜珈和身心靈課程給了他很多收穫,這中間的過程有非常多有趣的故事,讓他親自來說給你聽。另外我很喜歡他最後跟我分享,從36歲接觸身心靈課程之後,這10幾年來的變化,到底有什麼是他特別有感、覺得自己不一樣的部分,他說了兩個故事,我覺得很令人感動。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管理故事 EP91: 「🍌香蕉有不同熟度,吃的時機會影響口感。其實溝通也一樣。選錯時機,就算內容再好,也可能吃不下。比方說老闆正要進會議、心情不好、或是你在走廊臨時攔住他,可能都不是好時機。想談重要的事,先預約、先說明要談什麼,才能讓對方在「剛剛好」的狀態下給出好回應。」 ◇ 喝一杯單元「管理通靈信箱」◇ 單元中,身為「關鍵評論網集團」創辦人兼內容長的馬力歐,將親自回覆你在職場管理上,所面臨的疑難雜症與困境。 無論你是「職員」不懂主管的想法與決策,想知道到底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身為「主管」的你,在團隊中遇到了溝通挫折與決策難題,想了解更多解決辦法,歡迎各位點選以下表單連結提出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馬力歐的專屬回覆:https://forms.gle/qQte5nG26ULpdfgQ6 ▲收聽&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如果你對黃之暘的著作《好好吃魚:從產地到餐桌,從市場進廚房》有興趣的話,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購買,支持我們的節目。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黃之暘,他是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除了在學校教書之外,還致力推廣食魚文化,自稱「有魚就不吃肉」。有些老聽眾可能知道我在2021年疫情封鎖期間開始自己在家煮飯做菜,但我幾乎沒有做過什麼水產類的食物,可能就是干貝或是簡單的清蒸魚,不過我對於吃魚或是水產類的食物一直都很有興趣。所以當收到黃之暘老師的新書《好好吃魚》的時候,就想說應該邀請老師來跟我們多分享一點關於認識水產、好好吃魚的知識。因為黃老師推廣吃魚這件事好多年,我很好奇這些年有哪些迷思是特別明顯的。他說其實現在技術進步,真的不見得一定要吃「最新鮮的」,因為新鮮是沒錯,但不見得風味最好,單是這一點我想就會讓很多人有點意外,想說我們常常「海鮮海鮮」不是就應該要最鮮嗎,為什麼老師會說「賴活不如好死」呢?另外大家習慣性的追求高CP值,也是這些年老師在推廣食魚教育的一大重點。老師也說,真要最划算,其實在家自己煮一定最划算,所以一直去追求高CP值,很容易錯過很多風味和對於食物的認知和瞭解。我自己因為是煮水產的小白,所以也請教了老師,像我這種小白該從何入手,還有去市場該如何挑選魚類水產?老師說去市場就是把握多看、多問、多聽。而要煮的時候,可以以「以終為始」,從最後想要吃到的料理去回推,就會比較容易知道可以買什麼樣的水產做搭配。 如果你想跟黃之暘老師一起更深入的聊魚、識魚、吃魚,也歡迎收聽老師的Podcast《河鮮海味》,發現更多新鱻食令與趣味!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本集內容 在假訊息氾濫、演算法推播強化同溫層的時代,「媒體識讀」不再只是分辨真假新聞的技術,而是理解世界、表達觀點、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素養。世新大學媒體識讀中心研究員黃聿清,在《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中,從橫跨公視、研究與教育的實務經驗,分享她對數位與 AI 時代媒體教育的觀察與思考。 她也提醒,媒體素養不僅是「看懂媒體」,還包括「行動」──面對不當內容,可以檢舉,也能退訂,用觀眾的力量改變媒體生態。「媒體亂象是社會共業,但冷漠只會讓壞內容壯大。公民的行動是讓媒體變好的關鍵。」 從「看媒體、讀媒體、做媒體」到公用頻道的民主實踐,黃聿清的信念始終如一:媒體素養的核心不是防禦,而是培養每個人參與公共討論的能力。在 AI 與資訊爆炸的時代,這不只是看清世界,更是參與世界的方式。 ▲ 想了解更多公用頻道資訊,可搜尋「台北市公用頻道 Channel 3」,免費申請上架你的故事,讓公共媒體成為你發聲的平台。 📢本集來聊: 📍從公共電視到研究現場:看見媒體制度的限制📍看媒體、讀媒體、做媒體:素養的三個層次📍AI 時代的媒體創作:基礎功與品味更顯重要📍媒體近用權的實踐:Channel 3 如何讓公民發聲 ▲ 本集節目由【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贊助播出▲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管理QA EP90: 「我在海外的小公司做產品設計。公司最近找來一位比我大一輪的 美術總監叔叔。他很會社交,處理一些小案子也算順利。但一起做產品美術後,問題開始出現。 他超愛說教,說要簡單明瞭,結果提案超複雜,又充滿閃光跟大量動畫。原始檔也不給,只給手繪輸出,我還得重新組裝他的想法。我該怎麼向上管理?」 ◇ 喝一杯單元「管理通靈信箱」◇ 單元中,身為「關鍵評論網集團」創辦人兼內容長的馬力歐,將親自回覆你在職場管理上,所面臨的疑難雜症與困境。 無論你是「職員」不懂主管的想法與決策,想知道到底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身為「主管」的你,在團隊中遇到了溝通挫折與決策難題,想了解更多解決辦法,歡迎各位點選以下表單連結提出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馬力歐的專屬回覆:https://forms.gle/qQte5nG26ULpdfgQ6 ▲收聽&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如果你對詹鳳春的著作《聽見老樹的呼救:從阿里山吉野櫻、柳營老榕樹到草屯鳳凰木⋯⋯橫跨全台的「搶救老樹」紀實,走進傷病現場,重啟人與自然的生命對話》有興趣的話,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購買,支持我們的節目。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詹鳳春,她是台灣第一位女樹醫,我最早知道他,應該是我們另外一個節目閱讀提案前共同主持人Juju跟我提到詹老師的第一本書《醫樹的人》。而最近剛好詹老師出了他第三本書《聽見老樹的呼救》,所以我們就邀請他來節目聊聊。 詹老師最早大學念的是日文系,他也在過程中對於日式的庭園設計很感興趣,所以畢業之後就去日本念短期大學,但念了8個月沒錢了,在要回台灣之間,看到了《樹木醫學》這本書,也因此認識到了作者鈴木和夫教授,他鼓起勇氣,去拜訪鈴木教授,第三次才獲得鈴木教授見面,並且獲准去旁聽他的課。 但他也說了,旁聽課程有三個條件,分別是「考取樹木醫證照、把知識帶回台灣,救治台灣的書木」,詹老師後來也一一做到,完成了對教授的承諾。 不過詹老師也透露,他其實當下根本沒聽懂鈴木教授要求的條件是什麼,就先一股腦的答應了。而這一聽讓詹老師決定隔天春天再次回日本繼續旁聽課程。 結果鈴木教授卻不只是讓他旁聽,還鼓勵詹老師去考研究所,甚至還幫她出了報名費。而在唸完研究所、跟著教授實務工作7年之後,詹老師也在第一次就考上了樹木醫。 但你知道嗎,樹木醫在日本是非常難考的一個認證,你需要有7年的現場工作經驗,然後還要考非常多科目的筆試,通過之後還要經過兩週的集訓,最後經過面試,才能取得資格。詹老師說他看現場很多都是中年人,很多都說自己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考才入選,所以他一位年輕女生第一次考就入選還考上,是非常非常罕見的。 考上樹木醫之後,因緣際會之下,他又去考了博士班,但這個博士班是東京大學工學院的都市工學-環境設計學,整個故事也非常有趣,讓我們聽老師自己分享。 他從2015年回到台灣,這10年來除了做顧問之外,也在大學教課,並且在全台各個地方拯救樹木。他今天在節目中跟我們分享了兩個救治過程,一個是阿里山的染井吉野櫻,一個是中原大學的八棵大榕樹。我問他為什麼會一直想要救樹,從中獲得什麼成就感?他的回答非常動人。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管理故事 EP89: 「最近中華職棒有個「三呎線」的判決爭議。聯盟規則本來說,這跟好壞球一樣,屬於「主觀認定」,是不能挑戰的。但比賽中,卻又破例「可以挑戰」了。 這就像公司規定自相矛盾,或主管為了某個目的「自打嘴巴」。當規則明顯有漏洞、不合時宜,或當下判斷違反了更大的公平性時,管理者是該堅持舊規矩,還是當下「違反規則」呢?」 ◇ 喝一杯單元「管理通靈信箱」◇ 單元中,身為「關鍵評論網集團」創辦人兼內容長的馬力歐,將親自回覆你在職場管理上,所面臨的疑難雜症與困境。 無論你是「職員」不懂主管的想法與決策,想知道到底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身為「主管」的你,在團隊中遇到了溝通挫折與決策難題,想了解更多解決辦法,歡迎各位點選以下表單連結提出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馬力歐的專屬回覆:https://forms.gle/qQte5nG26ULpdfgQ6 ▲收聽&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謝政豪,大家都會叫他Hauer。我認識他是很久以前的事情,2014年底、20215年初我們辦了第一屆未來大人物,他就是當時我們其中一位的未來大人物。當時的他才25歲,是台灣吧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而經過這些年,除了台灣吧之外,後來他又創立了薩泰爾娛樂,打造了知名的博恩夜夜秀這個節目,而最近又有推出MUSCLE HIGH這個台灣猛男秀,多元的創意和創作令人十分驚艷和佩服。前陣子我看到他的FB上貼出猛男秀的介紹,我才想起,啊,認識這麼久竟然沒有採訪過他,所以趕快找時間邀請他來節目上聊聊。 話說從頭,我們聊了他一開始怎麼接觸DJ這個表演創作開始,以及他為什麼想要做台灣吧這個創業項目。後來我們聊到了近年來不斷突破台灣喜劇表演天花板的《夜夜秀》系列,聊到了曾博恩。其實我在2018年年底的時候有採訪過博恩,當時他們剛做完第一季博恩夜夜秀,當時其實是賠錢的,不過後來第二季就大賺,於是這個IP才有繼續製作和突破的可能。 我們今天聊了非常多,後面有很多內容都是在聊Hauer跟其他的創作者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他會特別關注商業模式、多角化的收入來源,他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製作人,而像他這樣一個製作人的養成為什麼非常困難?我自己覺得有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他一開始就是處於創業模式,他會去思考很多事情,尤其是商業模式、賺錢和團隊合作的方式。 我們後來還聊到品味的培養,這個也是我們之前跟志祺七七的志祺還有導演徐嘉凱聊到的話題。Hauer跟我們分享了他對於培養品味的想法,他說他從當DJ的時候學到,你應該要有兩個playlist,一個是你自己喜歡的,一個放了別人會喜歡的,我聽了很有啟發。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管理QA EP88: 「我是北極熊,一位在 ESG 顧問業的中階主管,帶六個人。個性嚴謹、平常不太閒聊,也不習慣分享生活。和同事相處時,多半聚焦在工作本身,所以不少人覺得我有距離感、不太親近。 我自己認為好主管不一定要平易近人,只要在需要時能提供資源就好。但最近有人提到覺得我有點難靠近,我開始想:主管是不是應該要讓人感覺更生活化?有距離感的主管,會不會影響團隊氛圍或信任感?我需要為此改變個性嗎?」 ◇ 喝一杯單元「管理通靈信箱」◇ 單元中,身為「關鍵評論網集團」創辦人兼內容長的馬力歐,將親自回覆你在職場管理上,所面臨的疑難雜症與困境。 無論你是「職員」不懂主管的想法與決策,想知道到底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身為「主管」的你,在團隊中遇到了溝通挫折與決策難題,想了解更多解決辦法,歡迎各位點選以下表單連結提出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馬力歐的專屬回覆:https://forms.gle/qQte5nG26ULpdfgQ6 ▲收聽&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如果你對賴婷婷的著作《換框思維力:把OS轉成SO,不內耗不糾結,重啟人生只需改變視角》有興趣的話,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購買,支持我們的節目。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賴婷婷,大家都叫他Tracy。他現在是知名的領導力教練,組織發展顧問,擔任多家知名企業的領導力教練,像是鮮乳坊、cama cafe、KKday等。我自己在過去這幾年因為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作管理,所以對於管理、領導和教練等議題都很感興趣,所以這次有機會趁著Tracy的新書《換框思維力》出版,就邀請他來節目上聊聊。 因為他是念法文系,所以我們一開始就先從他的職涯初期開始聊起,他說他因為念法文,所以一開始是去法商做口譯,而在短時間進行了幾百場的會議口譯之後,也讓他心臟越練越大顆。後來他陸續歷練了非常多的工作,擔任了很多不同企業的高階主管、總經理等等,我問他這些不同產業的之間的差異很大,他難道都不會緊張或害怕嗎? 另外我們聊到了為什麼他會開始想要轉作教練、顧問,他說雖然當初在不同公司裡面都做到高層,但是在某個時間點他注意到自己其實不太開心,而且他是透過很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他說某天去ATM把自己的月薪領出來,然後看著一疊鈔票,心中想著是「這不值得」。後來又一次,因為心中太過不舒服,走在路上竟然噁心的吐了,更加意識到自己需要轉換跑道。 我問他教練這個工作在做什麼?什麼樣的人需要教練?教練跟諮商和顧問又有什麼不同?感覺好像都是高層主管或執行長才需要教練,一般上班族也需要嗎?另外教練最重要的技能是什麼? 最後我們也聊了新書的內容,裡面在談「換框」這件事。當然很多人都知道要轉念、要換個想法,但是要怎麼做呢?他提出了8種換框方式,其中有比較容易做到的,也有特別複雜、特別難但是效果巨大的換框法,他認為是「範疇」換框法,是什麼呢?聽到最後你就知道了。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管理故事 EP87: 「在未來,想跟老闆聊聊,可能會變成一種奢侈。越來越多公司裁掉中階主管,一個主管要管的人是十年前的三倍。有的老闆忙到連一對一都變成搶號制。員工得更主動,主管也越來越「超人模式」。但問題是,這樣的組織真的比較有效率嗎?」 ◇ 喝一杯單元「管理通靈信箱」◇ 單元中,身為「關鍵評論網集團」創辦人兼內容長的馬力歐,將親自回覆你在職場管理上,所面臨的疑難雜症與困境。 無論你是「職員」不懂主管的想法與決策,想知道到底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身為「主管」的你,在團隊中遇到了溝通挫折與決策難題,想了解更多解決辦法,歡迎各位點選以下表單連結提出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馬力歐的專屬回覆:https://forms.gle/qQte5nG26ULpdfgQ6 ▲收聽&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如果你對詹怡宜的著作《一步一腳印,邁向永續路——發現台灣SDGs典範故事》有興趣的話,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購買,支持我們的節目。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詹怡宜,媒體同業大家都叫他詹姐,他是TVBS開台第一號記者,而且在TVBS一路做到退休,待了32年的時間,今年則重返校園在台大新聞所擔任專任教師。 我們今天從他開始擔任記者這條路開始講起,他其實原先並沒有想過要當記者,他原先念的是政治,去美國唸書也是念公共政策,但因為覺得寫出來的東西會有很多人看這件事很吸引人,所以後來回台灣之後就先後加入了兩間報社擔任記者。 但是一開始的記者生涯其實並不算順利,他曾經看到同業可以很自在跟官員閒聊甚至大辣辣坐在桌上,讓他頗受震撼,認為自己覺得自己太內向害羞,可能無法當一個好記者。但後來TVBS開台,他想去做一些新的嘗試,於是成為了開台第一號記者。 在電視台的經驗讓他有很多學習和衝擊,而且在當時有線電視台的競爭很大,他說每天都會被收視率追著跑,可是我在訪談過程中,總覺得詹姐充滿衝勁和想要做好新聞的企圖力。 我問他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對於記者開始有自信了?他說大概是從當時做了「大河戀」專題拿下金鐘獎。而且他也開始覺得雖然本來是偏向寫文字,但後來也意識到影像能夠帶給觀眾更即時、更直接的印象,讓他也慢慢學習用影像說故事。 他在TVBS最經典的作品是「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這個節目,一做做了20幾年,至今依然是膾炙人口的長青節目,我問他這麼長的時間作這個節目,中間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有沒有倦怠的時候?他說其實反而是每次採訪,每次說故事,對他來說都是一種紓壓和充電的過程。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管理故事 EP86: 「為什麼大家能接受你早退,卻不能接受你遲到?」 疫情後,許多公司對「準時坐滿八小時」的要求鬆了,但遲到依舊讓人皺眉頭。這不只是時間問題,而是「眼見為憑」的職場劇場。看得到你努力,就覺得你敬業、看不到,就被貼上偷懶標籤。這場「生產力戲劇」讓人忙著演,卻忘了真正該做的事。為什麼會這樣呢? ◇ 喝一杯單元「管理通靈信箱」◇ 單元中,身為「關鍵評論網集團」創辦人兼內容長的馬力歐,將親自回覆你在職場管理上,所面臨的疑難雜症與困境。 無論你是「職員」不懂主管的想法與決策,想知道到底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身為「主管」的你,在團隊中遇到了溝通挫折與決策難題,想了解更多解決辦法,歡迎各位點選以下表單連結提出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馬力歐的專屬回覆:https://forms.gle/qQte5nG26ULpdfgQ6 ▲收聽&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王婉諭,今天會約訪他是因為我們之前的來賓周偉航老師,再跟我們訪談過程中,聊到時代力量,也聊到現在的黨主席王婉諭,後來也建議我們可以找他聊聊,因為周老師覺得王婉諭在這些年轉變很大。所以我們就安排了這次的約訪。 我之前並不認識王婉諭,我跟多數人一樣,對他最一開始的印象就是小燈泡的媽媽,後來則是注意到他在時代力量聲勢和狀況都很不好的情況之下,出來參選黨主席,承擔了當時可能沒人想要承擔的棒子。 我們今天一開始則把時間往回拉,拉到他還不是政治人物的時候,聊聊他一開始為什麼會去念地質系,為什麼會去當工程師的過往故事。後來自然而然我們聊了他當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以及為什麼他從很小(對,五歲)就想要生很多小孩,還有他為什麼這麼愛小孩。 當然後來我們聊到了小燈泡事件,聊到讓他開始投入社會倡議的過程,以及在2019年時代力量突然邀請他入黨並參選。他也說明當初幫他的幾位義務律師當中,有幾位就是時代力量的黨員,雖然在案件過程中都沒有聊到政治,但後來幾經思考,想說既然有這個機會,就試試看走進現場,更直接的去推動自己關心議題的修法。 我們今天聊了非常多,包含他參選時候的心路歷程,對,他雖然在2020年是名列不分區,但不分區立委也是要到處拜票和輔選的。還有他開始當立法委員的想法和大量的工作時間以及壓力等等。最後我也問他對於這屆立法院大量互相對抗的想法,以及有什麼建議,他也很認真的提出了分析和三點建議,我覺得很有意思。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管理QA EP85: 「小敏曾遇到的一位空降主管,帶來的不是支持,而是壓力。主管任務交代常常模糊,問問題就被說「太負面」,連想要討論也會被貼上「抱怨」的標籤。開會得到的資訊不分享,還用「沒消息就是好消息」敷衍大家。 久而久之,團隊裡的人只能默默把事情接下來自己消化,怕再被針對。這樣的工作氛圍,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問題所在,直到最後,有同事選擇離開,才意識到最負面的人其實是主管本身。遇到這種情況,馬力歐會如何建議呢?」 ◇ 喝一杯單元「管理通靈信箱」◇ 單元中,身為「關鍵評論網集團」創辦人兼內容長的馬力歐,將親自回覆你在職場管理上,所面臨的疑難雜症與困境。 無論你是「職員」不懂主管的想法與決策,想知道到底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身為「主管」的你,在團隊中遇到了溝通挫折與決策難題,想了解更多解決辦法,歡迎各位點選以下表單連結提出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馬力歐的專屬回覆:https://forms.gle/qQte5nG26ULpdfgQ6 ▲收聽&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如果你對李大維的著作《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有興趣的話,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購買,支持我們的節目。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李大維。他是中華民國退休外交官,而且是從基層外交官一路做到外交部長,後來還調任國安會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他的資歷非常完整,而且30幾年的文官生涯,歷任多位不同總統,也都獲得重用。他在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和光同塵》,他說不能說是回憶錄,比較像是一個職業外交官的省思。 他在書中一開始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背景,然後詳述了每個重大職業生涯的歷程。我們今天訪談聊了很多,包含了他在外交體系的各種經驗。他說當一個好的外交官要學會日本人所說的「閱讀空氣」,要從很細微的話語,甚至肢體語言中去判斷對方真正的意圖。 而他在駐美代表任內遇到很多重大事件,在事件發生當下雖然都很震撼,但他都能用處變不驚的態度來面對並且妥善的處理。做一個非常好的資訊溝通和傳遞者。 他在書中提到「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這句話讓我覺得很震撼,我也問他為什麼他有這樣的想法。他也說明了這個想法的心路歷程。 最後我們聊到他在蔡總統8年任內的經驗,他說他從沒想過會接任外交部長,因為一般來說駐美代表已經是他認為職業外交官的頂端了,但獲得蔡總統的任命他也非常榮幸,並且努力以赴。 後來他轉任國安會秘書長和總統府秘書長,他也分享了在半夜接到緊急電話的心情,以及半夜要打電話給總統的一次事件,他在書中有很詳細的描述,但聽他本人說,更是身歷其境。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管理故事 EP84: 在職場上,你可能遇過愛對員工大小聲的主管。研究發現,這些主管常把羞辱員工視為一種「權威展現」,甚至認為這能讓團隊更有效率。但其實,這種管理方式不只沒幫助,還會逼走優秀的人才。 嚴厲的管理方式真的等於有效嗎? ◇ 喝一杯單元「管理通靈信箱」◇ 單元中,身為「關鍵評論網集團」創辦人兼內容長的馬力歐,將親自回覆你在職場管理上,所面臨的疑難雜症與困境。 無論你是「職員」不懂主管的想法與決策,想知道到底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身為「主管」的你,在團隊中遇到了溝通挫折與決策難題,想了解更多解決辦法,歡迎各位點選以下表單連結提出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馬力歐的專屬回覆:https://forms.gle/qQte5nG26ULpdfgQ6 ▲收聽&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如果你對朱騏的著作《復盤寫作術:從經驗萃取到知識產品的全方位實戰指南》有興趣的話,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購買,支持我們的節目。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朱騏,其實我一開始是在網路上知道他。知道的原因很單純,就是我自己也是GTD這套生產力概念的愛好者,過去在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中也不只一次用單口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過。而如果你現在Google GTD,有很高的機會出現在第一位的就是朱騏4年前在Medium上寫的文章。 朱騏曾經是一位產品經理,一開始是在國泰世華銀行當PM,後來去了新創公司,以及在SaaS軟體即服務產業工作超過6年,現在則是一位專注在數位寫作、個人覆盤、個人知識管理的線上寫作教練,經營自己的個人公司。 因為我個人對於生產力工具和個人知識管理非常有趣,所以這次也跟朱騏聊了非常多相關的內容。我一開始問他為什麼會想要教寫作?原因其實也跟他擔任PM這份工作非常有關,因為他說文件化是他學當PM很重要的一個突破點。 另外也好奇為什麼他會想要在去年決定開始創業,而他也很誠實的說,其實要決定創業的過程中,準備資金或緊急預備金並不是最關鍵的,反而是有個關鍵心態要突破才行,而後來他才發現,那個恐懼也只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那是什麼呢? 我在節目中也很好奇他現在使用的數位工具有哪些?於是他大方不藏私的以情境輸入、處理和輸出三階段,來跟我們分享了他現在各自使用的工具,還有最近很有收穫的書、聽了什麼podcast,精彩內容滿滿,保證你聽完超有收穫。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管理QA EP83: 老花PL在科技業當研發主管,帶 5 個人。三年前被副總點名,負責一個叫 M 技術的專案。原本團隊小小的,運作很順暢,結果專案成功後,公司加了兩個新主管 A、C。偏偏 A、C 彼此有恩怨、不熟技術,常互相卡彼此的提案。他辛苦整合團隊意見,卻常被要求反覆補資料、開「會前會」「會後會」,效率大打折扣。 他最怕的是,M 技術明明有潛力,卻被人事政治拖垮。於是來信問:「我該怎麼辦?要怎麼不捲入權力鬥爭,又能推進專案?」 ◇ 喝一杯單元「管理通靈信箱」◇ 單元中,身為「關鍵評論網集團」創辦人兼內容長的馬力歐,將親自回覆你在職場管理上,所面臨的疑難雜症與困境。 無論你是「職員」不懂主管的想法與決策,想知道到底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身為「主管」的你,在團隊中遇到了溝通挫折與決策難題,想了解更多解決辦法,歡迎各位點選以下表單連結提出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馬力歐的專屬回覆:https://forms.gle/qQte5nG26ULpdfgQ6 ▲收聽&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 如果你對一青妙的新書《青色之花》有興趣的話,歡迎透過這個連結購買,支持我們的節目。 我們今天的來賓是一青妙,我們其實並不是第一次採訪他。我們第一次採訪他是在2019年的3月,老聽眾可能有印象,當時我們還在外面錄音,主要是聊他作為首任台南親善大使的心得,以及演出當初次上映的舞台劇《時光的手箱》的經驗。而這一次,則是他帶了最新著作,他的首本小說《青色之花》來跟我們分享。 一青妙的身分非常多元,他是一位牙醫師,但同時也有演出舞台劇,後來也寫了幾本書,包含了家族故事和台灣尤其是台南的遊記,所以他在訪談中也說好像就是現在流行的斜槓人生。 我們第一次採訪他的時候,他當時演出的舞台劇《時光的手箱》其實是改編自他兩本跟家族有關的故事《我的箱子》和《日本媽媽的台菜物語》故事,而他在舞台劇當中則是演他自己。 我們這次先從疫情後他首次來台灣聊起,我也問了疫情後再次到台南有什麼不同的觀察,他說的確變化很大,感覺有很多以前的小店,在這幾年漸漸消失了,不過也有很多新的店面和大型店家出現。當然食物還是很好吃,而且他觀察現在日本人到台灣,前兩個城市的選擇應該就是台北和台南。 另外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聊他的新書《青色之花》,這裡面主要是他追尋家族故事的延伸,當然裡面有很多找不到的歷史故事,後來他選擇了用虛構小說的方式來補足。當然他也表示第一次寫小說壓力很大,也有些不習慣的地方。而這本小說除了他的家族故事之外,他也花了很多心力去處理他觀察到台灣上個世紀白色恐怖的歷史,以及近代各種社會運動,尤其是2014太陽花學運他的觀察。 最後我問他這本書日本讀者的反應如何,我這才知道,原來台灣版竟然是搶先出版?原因是什麼?記得聽到節目的最後你就知道了。 ▲社群連結FB、IG、Youtube都可以在這裡找到|https://portaly.cc/drinkwithmario▲本集使用的音樂Impressions (Acoustic) by Robert Alan Dunn Creative Commons CC BY SA 3.0 Robert-dunn-15 – Impressions-acoustic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第七季好無聊,以前的主題比較多元,會有新的發現和視角
喜歡曾公的設定目標、挑戰自己的過程
🎉是漢威耶! 我也是「國際大風吹」的忠實觀眾,喜歡這系列主題。 覺得漢威前段提到關於內容、標題與點閱率的問題,蠻發人省思的,身為觀眾,即使知道不要被聳動釣魚標題給吸引,但是,有時候…不知不覺又會落入一樣的輪迴。 覺得…這段時間慢慢看下
今天的內容很棒,來賓的談吐真的很不一般。 整體聽起來很流暢又獲益良多。 覺得來賓連「改稿」這樣的感性事都能標準化,讓人覺得很震撼,不過也確實蠻讓人佩服當時才如此年輕的王總編輯就有這樣的高度。
节目很棒,嘉宾太谦虚啦☺
廣播人真的好厲害 聲音都好好聽 兩個人聽起來都只有二十多歲xD
聲音好像 有點認不出來誰是誰😂😂 兩個人的聲音都好好聽!
這集超讚的,盧導的書看過幾本,但不知道本人原來跟書一樣有趣而且真的很會說故事。
請問最後面馬力歐提到國外有一些虛構的訪問podcast節目, 有沒有推薦的呢?
聽了董成瑜的訪問,想請問馬力歐最後提到的那個非虛構訪談的國外podcast節目, 有沒有推薦的呢?,
他說 ”對對對對對” 哈哈
為什麼這集不能播放呢?
政見聽起來滿天真的,果然是資深鄉民
很喜歡今天的訪談,輕鬆中又能增加一些知識,雖然張教授的說明有點跳躍,但是完全不混亂,而且聲音超好聽的😍~~
聲音的影響力,在這裡獲得印証
可以不要打字或傳訊息的音效嗎?很吵很不專業的感覺,而且會影響聽眾的注意力
請問是付費收聽的嗎?因為直接開聽不了下載也不行
真的有種好像在餐廳吃飯,聽隔壁桌的人聊天的感覺,刀叉碰盤聲跟嘴巴裡面有食物還有點頭回:「嗯嗯、沒錯…」 ,感覺好真實。😁
最喜歡的podcast之一👍 謝謝節目團隊用心製作每一集 建議分上下集的先傳下集再傳上集 這樣可以照順序聽下來~
我的日常